血栓心脉宁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疗效观察

血栓心脉宁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疗效观察

一、血栓心脉宁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刘丽媛[1](2020)在《血栓心脉宁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血栓心脉宁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67例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血栓心脉宁治疗,治疗组采用血栓心脉宁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3%(29/34),对照组为57.5%(19/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着;治疗后,治疗组精神状态改善明显,评分提升,且改善效果显着优于对照组。结论:血栓心脉宁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精神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张丹丹[2](2020)在《通络化痰胶囊治疗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及对VD大鼠Clathrin介导的NMDAR胞吞动态变化研究》文中提出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供血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属中医“中风病”范畴。通络化痰胶囊(Tongluo Huatan Capsule,THC)有活血通络、化痰熄风的功效,用于治疗中风病中经络痰瘀阻络证。团队课题组前期已完成该药Ⅳ期临床试验资料采集,但未对数据进行总结,现基于前期收集的临床数据进行系统性总结及分析,进一步评价通THC治疗中风恢复期的疗效和安全性。同时,基于中医“异病同治”思想,痰瘀阻络证也是缺血性卒中后引发血管性痴呆(Vescular Dementia,VD)常见证型,由此提出假设:THC对VD是否也会有效?据最新研究显示,上调网格蛋白(clathrin)及其内吞标记物Rab5B能够促进神经元表面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NMDAR)的内吞,减少神经元膜表面的NMDAR分布,从而减轻兴奋性氨基酸毒性造成的神经元损伤,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但是clathrin和NMDA受体在这一过程中各个时点的变化还未明确。故本研究拟针对VD大鼠模型,早期给药干预后造模,取海马组织,按照造模后3h/1d/3d/7d/14d不同时点,采用动物行为学及Western blotting(WB)、RT-PCR检测clathrin及其内吞标记物Rab5B、NMDAR1(NMDAR功能亚单位)的表达,探索脑缺血再灌注海马神经元clathrin介导的NMDA受体胞吞过程动态变化特点,同时探讨THC在VD早期干预中可能存在的作用,从而从微观表征层面证明中药异病同治的疗效。临床研究目的:进一步评价THC治疗中风病中经络恢复期痰瘀阻络证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单臂队列临床研究,纳入34家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中符合西医脑梗死恢复期及中医中风病中经络痰瘀阻络证诊断标准的病例,予THC治疗4周。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课题组前期采集的临床试验数据进行分析。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中医证候评分及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为疗效评价指标;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为安全性评价指标。结果:(1)2012年01月-2016年12月于34家二级甲等以上的医院纳入的受试者共2169例,THC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4.09%、81.01%;mRS总分减少50%及以上者817例(37.67%),总分下降至0-1者1187例(54.73%);(2)影响NIHSS综合疗效的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1.024,95%CI 1.009-1.039,P=0.002)、基线合并高血压(OR=4.720,95%CI 3.513-6.341,PP=0.000)、冠心病(OR=2.601,95%CI 1.530-4.421,P=0.000)、高脂血症(OR=2.234,95%CI1.234-4.407,P=0.008)、基线 NIHSS 评分(OR=0.902,95%CI 0.849-0.957,P=0.001)影响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综合疗效。(3)影响中医证候疗效的多因素分析显示基线中医证候评分对中医证候疗效有影响(OR=62.023,95%CI 37.407-113.026,P=0.000);(4)影响mRS改善的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1.019,95%CI 1.007-1.031,P=0.001)、基线合并高血压(OR=2.898,95%CI 2.144-3.917,P=0.000)冠心病(OR=3.625,95%CI 1.516-8.673,P=0.004)对 mRS 的改善有影响;(5)THC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为0.00%。结论:(1)THC在中风恢复期的治疗中单用或联用其他西医基础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残障及中医症状均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2)THC在中风恢复期的治疗中,年龄小、基线病情轻、没有基础疾病的患者疗效越好。实验研究目的:(1)探索VD大鼠海马区神经元clathrin介导的NMDA受体胞吞过程动态变化特点;(2)探索THC在VD早期干预中可能存在的作用。方法:大鼠适应性饲养7天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THC组、美金刚组(MH组)、参知健脑方组(SZJN组),分别予相应药物灌胃,假手术组、模型组予等量的蒸馏水灌胃,1次/日,连续7日。采用2VO+腹腔注射硝普纳的方法制备VD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大鼠分离双侧颈总动脉但不夹闭血管,不注射硝普钠。造模后进行跳台实验、新物体识别实验、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造模后3h、1d、3d、7d、14d分别取大鼠海马组织通过RT-PCR、WB检测海马clathrin、NMDAR1、Rab5B在造模后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水平。结果:(1)行为学①跳台试验(模型评价)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大鼠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潜伏期以及错误次数无统计学差异;VD大鼠与正常组、假手术组相比,潜伏期缩短,错误次数增加(P<0.05);②新物识别实验,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新物辨别指数下降(P<0.01);THC组、SZJN组、MH组辨别指数均比模型组高(P<0.01);③水迷宫:各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均有不同程度缩短(P<0.01)。不同分组对逃避潜伏期的影响有差异(P<0.05),模型组与其他四组大鼠相比逃避潜伏期延长;撤去平台后,模型组与其他四组大鼠相比在目标限停留时间缩短(P<0.01)。和模型组相比,假手术组、SZJN组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1)。(2)病理学HE染色显示,假手术组海马CA1区结构形态未见异常,神经元形态完整,排列整齐,胞核与胞质界限清晰可见无坏死。VD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不完整,排列紊乱,间隙增大,胞质稀少,神经元胞核深染,固缩呈三角形或不规则形,核仁不明显。造模后随着时间延长,VD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排列紊乱程度加重,间隙增加明显。与模型组比较,THC组、SZJN组大鼠海马CA1区整体组织损伤情况均有明显改善,神经元排列较为整齐,细胞形态结构较完整,胞质较均匀,胞核与胞质界限较清晰,少数细胞核深染、固缩,呈三角形或不规则形,核仁不明显。MH组大鼠海马CA1区细胞层次减少,神经元排列稀松,形态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部分细胞核深染、固缩,呈三角形或不规则形。尼氏染色显示,假手术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排列整齐紧凑,染色后呈现为颗粒或状块状,染色浓密且规则。VD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排列散乱,造模后随着时间延长,细胞带出现了断裂,细胞凋亡数量增加,大量神经细胞出现尼氏体碎裂。THC组、SZJN组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排列较为整齐,少数细胞间隙增宽,细胞带稍有变薄,少量的神经细胞可见到有尼氏体碎裂、胞质中央尼氏小体消失。MH组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形态和排列较模型组有所改善,部分神经元细胞凋亡,细胞带变薄。RT-PCR结果①与假手术组相比,造模后3h、1d、3d、7d、14dVD大鼠clathrin mRNA表达均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MHG组(P<0.01)、THC组(P<0.01)、SZJN组(P<0.01)大鼠海马clathrin 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②与假手术组相比,术后3h、7d、14d模型组大鼠NMDAR1 mRNA表达增加(P<0.01),术后1d NMDAR1 mRNA表达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术后3h SZJN组NMDAR1 mRNA 表达降低(P<0.01),术后 7d、14dMH 组(P<0.01)、THC 组(P<0.01)、SZJN组(P<0.01)NMDAR1 mRNA 表达降低;③与假手术组相比,术后3h、1d、3d、7d、14d VD大鼠Rab5B mRNA表达均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术后 3h、1d、3d、7d、14dMH 组(P<0.01)、THC 组(P<0.01)、SZJN组(P<0.01)大鼠海马Rab5B 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3)WB结果①与假手术组相比,术后3h、1d、3d、7d、14d模型组大鼠clathrin蛋白表达均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THC组大鼠在术后3h(P<0.01)、1d(P<0.05)clathrin 蛋白表达升高,SZJN 组在术后 3h(P<0.01)、1d(P<0.05)、7d(P<0.05)、14d(P<0.05)clathrin蛋白表达升高,MH组在术后3h(P<0.01)clathrin蛋白表达增加。②与假手术组相比,术后3h(P<0.01)、7d(P<0.01)、14d(P<0.01)模型组大鼠的膜蛋白NMDAR1表达增加,术后1d表达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THC组大鼠术后3h(P<0.05)、7d(P<0.01)NMDAR1表达减少,1d时表达增多(P<0.01),SZJN组、MH组大鼠术后3h、7d NMDAR1表达减少(P<0.01)。结论:(1)THC早期干预可减轻VD大鼠海马CA1区的病理损伤,提高学习及记忆能力,具有脑保护作用;(2)VD大鼠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神经元NMDAR1表达的动态演变在造模后先升后降再上升。clathrin及Rab5B表达降低导致神经元表面NMDAR内吞减少加重了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导致学习记忆能力降低。(3)THC早期干预VD大鼠,可通过上调clathrin表达使神经元表面的NMDAR内吞增加,或下调NMDAR表达来减少兴奋性毒性作用对神经元的损伤,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任智雄,孙林娟,郭茜,张颖[3](2019)在《血栓心脉宁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文中提出目的系统评价血栓心脉宁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百度、Google学术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Medline、Embase等数据库,并采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随机对照试验(RCT)21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总有效率)效果优于对照组(OR=3.14,95%CI 2.38~4.13,Z=8.15,P <0.000 01)。结论血栓心脉宁可以改善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且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效果更好。

王莉,黄丹丹,赵安容[4](2018)在《天欣泰血栓心脉宁片联合尿激酶治疗脑梗塞对神经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天欣泰血栓心脉宁片联合尿激酶治疗脑梗塞对患者神经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尿激酶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天欣泰血栓心脉宁片联合尿激酶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T-1水平、血浆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均较治疗前降低,ADL评分、N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T-1水平、血浆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于对照组,ADL评分、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欣泰血栓心脉片联合尿激酶治疗脑梗塞临床疗效显着,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液流变学,值得临床推广。

刘雪珂,李梦,祝金豹,刘维,谢文雅,孙旭[5](2018)在《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中风又称卒中,是以猝然晕倒、不省人事,伴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仅以口角歪斜、半身不遂为临床主症的疾病。中风相当于西医的脑卒中,而缺血性脑卒中又最为常见,占所有脑卒中患者的60%80%[1]。缺血性脑卒中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脑组织局部供血减少或完全中断,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的一种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常引起口角歪斜、失语、半身不遂等脑损伤症

郝宏铮[6](2016)在《木丹颗粒干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代谢组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建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模型,模拟出与气虚血瘀表征相对应的证候模型,通过对模型组血浆标本的代谢组学研究,寻找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病变的特征性代谢产物,分析代谢产物变化规律,探讨其不同代谢途径对生理病理相关改变的作用机理,探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的分子变化机制,从而进一步揭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的证候本质。同时运用代谢组学的技术与方法,从机体内源性代谢物的角度阐释木丹颗粒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机制及作用靶点,为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作用机理的系统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材料与方法:1动物疾病模型的制备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180士20)g共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空白对照组(n=10)和模型组(n=30)。空白对照组常规基础饮食,模型组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共8周。造模前禁食12小时,模型组给以一次性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溶液(Streptozotocin,STZ)诱发糖尿病。72小时后通过血糖仪测定大鼠尾静脉血血糖,血糖大于16.7mmol/L者列入观察对象,正常对照组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相等容积0.1mol/L枸椽酸缓冲液。然后模型组单日喂食甘蓝1520g/只,并放于水槽中游泳至出现半数以上沉降;双日持续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共4周,建立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气虚血瘀证模型。观察并记录大鼠的一般状态、气虚血瘀证的生物表征、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变化情况,测定大鼠神经传导速度、热板舔足间隔时间及血液流变学异常改变的相关指标,动物解剖经电镜光镜确认模型大鼠神经细胞出现变性坏死的病理性改变。所有实验数据均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19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各组实验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x±)表示。各组数据平均数之间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时判定有显着性差异,P<0.01被认为有非常显着性的差异。2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模型的代谢组学研究随机选取制备成功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模型组(n=7)和空白组(n=7)大鼠血浆样品进行分析,按质量数生成总离子流数据(Total Ion Chromatogram,TIC)经Masslynx V4.1工作站进行峰匹配、峰对齐、归一化等处理后,导入SIMCA-P11.5(umetrics,umea,sweden)软件中,运用主成分分析(pca)等方法,产生得分矢量图(scoreplot)用以获得样品分类信息,载荷矢量图(loadingplot)用以发现潜在的生物标志物,通过代谢标记物的一级和二级质谱信息,结合数据库检索、查阅文献和对照品确证,完成基于uplc-ms的大鼠血浆代谢标记物谱中代谢物的鉴定,并追溯其来源和代谢途径。首先,根据保留时间和质荷比,在总离子流色谱图中提取得到代谢标记物的提取离子色谱峰。第二步,通过提取离子色谱峰得到代谢物的一级质谱图,找到其准分子离子和相关离子,确定代谢物的分子量。第三步,对代谢标记物进行二级质谱扫描,获得代谢物的结构信息。第四步,利用国内外相关代谢组学标志物在线数据库,通过代谢物的分子量进行检索,得到若干候选化合物。比较代谢物的二级质谱信息,去除不相关的化合物,完成代谢物的鉴定。第五步,参照可以获得的对照品,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分别对血浆样品和对照品进行分析,通过比较二者的保留时间、一级和二级质谱信息对鉴定结果进行确证。3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应用木丹颗粒干预后的代谢组学研究将制备成功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模型组(n=7)和中药组(n=7)。根据临床患者每日中药服用剂量换算成大鼠的每日等效剂量为4.375g/kg,中药组大鼠每天灌胃二次,连续4周。通过uplc-ms技术检测,观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模型经木丹颗粒治疗干预后,血浆中小分子代谢物组的差异性变化趋势,并对大鼠血浆uplc-ms代谢物谱分析方法系统稳定性进行验证,同时考察仪器精密度、实验方法可重复性、血浆样品及系统的稳定性。结果:1.造模开始后,模型组大鼠逐渐出现游泳半数沉降间隔时间缩短,耐力逐日下降,进食减少,倦怠懒动,精神萎靡不振,体毛光亮度减退,粪便时软时溏,或便次增多,4周后模型组大鼠开始出现耳部血管脉络扩张充血,口唇周围发黑、爪尾部紫暗等瘀血症状。2.8周后模型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分别出现异常改变,造模结束后模型组出现血糖升高,动物解剖经电镜光镜分析提示变性坏死及神经脱髓鞘改变,舔足间隔时间延长,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血液流变学改变。3.通过uplc-ms进行血浆代谢物谱研究在空白组及模型组均可发现精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胆酸及lpc,与空白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浆中精氨酸,色氨酸,胆酸和溶血磷脂酰胆碱(lpc)18:2的水平显着升高;苯丙氨酸,lpc18:0,lpc18:1和lpc18:2的水平显着降低。提示这几种物质在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大鼠血浆中存在异常改变,可能为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相关的生物标记物。4.通过uplc-ms进行血浆代谢物谱研究发现,与模型组大鼠相比,中药组大鼠血浆中色氨酸,lpc(20:4)和pc(36:4)的水平显着升高;苯丙氨酸,lpc(14:0),lpc(16:0/0:0),lpc(0:0/18:0),lpc(18:0/0:0),lpc(18:1),lpc(0:0/18:2),lpc(18:2/0:0)和胆酸的水平显着降低。提示这几种物质在应用木丹颗粒干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大鼠后其血浆中的含量发生改变,可能为木丹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机理提供新的依据。结论:1.本实验运用病证相结合的方法,引入“生物表征”的评价指标,在采用中医研究中较为公认的劳倦内伤“半数沉降”的方法制备气虚血瘀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病理指标模型,结果较为成功的建立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的动物模型。既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判定标准,同时也具有气虚血瘀模型表征的生物学特征。2.实验中发现精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胆酸及多种lpc等物质可能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大鼠特征性的代谢产物,对应用代谢组学方法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3.通过对实验模型组大鼠血浆代谢标志物代谢途径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分析可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可能是下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调节异常;多巴胺(da)或去甲肾上腺素(ne)合成减少,而同时生成假性神经递质羟苯乙醇胺和苯乙醇胺,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苯丙氨酸代谢异常导致维生素b12缺乏;血管舒缩功能异常、血管通透性改变,内皮功能损伤,一氧化氮(no)合成和释放减少,na+-k+-atp酶活性降低,氧自由基损伤,氧化应激,血管炎症反应增加;糖脂代谢异常改变。4.木丹颗粒通过多种途径、不同靶点、双向调节等方式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行干预治疗。不仅能使色氨酸,lpc(20:4)和pc(36:4)水平显着升高;同时也使苯丙氨酸,lpc(14:0),lpc(16:0/0:0),lpc(0:0/18:0),lpc(18:0/0:0),lpc(18:1),lpc(0:0/18:2),lpc(18:2/0:0)和胆酸的水平显着降低。通过用药干预后下游的代谢标志物出现的趋势特点推测出木丹颗粒作用机制。5.采用超高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是研究病证结合的中医动物模型有效手段之一,同时根据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推测出其可能的发病机制,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相关中药机理研究建立了良好的平台。

李琳,黄继汉,张广民,刘传贵,张平,解雪峰,黄晓晖[7](2014)在《血栓心脉宁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系统评价使用血栓心脉宁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等数据库;手工检索纳入试验的所有中文及外文文献及其他相关文献,获取并评价有关血栓心脉宁治疗脑梗死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采用Stata 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23篇文献符合入选标准,2 737例患者。临床评价指标包括治疗总有效率、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血脂指标变化。在总有效率方面,22个RCT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14,95%CI(1.11,1.18)];在血液流变学方面,血栓心脉宁组治疗后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和全血还原黏度指标的改善均显着优于对照组;在血脂方面,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在安全性方面,仅有1个试验有3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结论:现有的证据表明,不论是单用还是与其它药物联合应用,血栓心脉宁具有提高治疗脑梗死有效率,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血液流变学和血脂参数的作用,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的临床研究质量较低,血栓心脉宁治疗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还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贾永亮,贾伟芳,陈聪,阮贞[8](2012)在《血栓心脉宁治疗脑梗死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文中指出目的系统评价血栓心脉宁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CNKI等电子数据库并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包括样本量、疗程在内的RCT基本特征和以总体疗效为治疗指标的数据。取优势比(OR)和95%可信区间(CI)衡量效应值,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8个RCT,合计1 024例患者。在总体疗效"有效"定义下OR为3.19[95%CI(1.92,5.29)],在"显效"定义下OR为2.15[95%CI(1.45,3.17)],在"基本痊愈"定义下OR为1.80[95%CI(1.37,2.38)]。结论分析结果表明血栓心脉宁胶囊对脑梗死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张彬[9](2009)在《基于心脑同治理论指导下老年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与理论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在中医臧象理论与整体观念指导下,“心脑同治”理论的框架构建;分析老年心脑共病这一临床常见疾病现象的证候特点;观察中药益气心脑宁治疗老年心脑共病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有效组方及新的科研模式与思路。方法:1.理论研究: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在藏象体系结构与功能完整统一的基础上,将心与脑看做一个整体,对心与脑的结构与功能及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系统性剖析。将发生于同一个老年个体的缺血性心血管病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看作一个整体——老年心脑共病,探讨老年心脑共病的病机、病位,并阐释心脑同治理论的内涵与外延。为对老年心脑共病的回归性研究与前瞻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2.回顾性研究:对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保健科老年心脑共病病例112例进行研究,对年龄、性别、病史、中医证候等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在老年心脑共病中,是否存在有据可循的中医证候方面的规律。以期为心脑同治理论与研究提供临床流行病学证据。3.前瞻性研究:以80例老年心脑共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组(40例)予以口服中药汤剂益气心脑宁,对照组(40例)予以口服通心络胶囊。按积分记录症状体征并检测疗效指标:中医证候疗效、神经功能缺损水平(NIHSS积分)、认知功能障碍水平(MMSE积分)、同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左心室功能(SV、EF、FS)、心电图、血压、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颈总动脉血流量、血脂水平(TC、TG、HDL-C、LDL-C)、内皮功能(ET-1、NO)、纤维蛋白原(Fib)等。同时监测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治疗4周后,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1.理论研究:在减象学说与中医整体观念理论基础上,心与脑在结构与功能诸多方面密切相关。血脉是心脑相关的内在物质基础,神是心脑相关的外在表现,脉络是老年心脑相关的结构基础。这是心脑共病的理论基础。老年心脑共病的基本病机是正气亏虚、痰瘀阻滞。脉络是老年心脑共病的关键发病部位。2.回顾性研究:在理论研究指导下进行。研究发现,心脑共病是老年临床常见的疾病现象;年龄与气虚证、痰浊阻滞证、瘀血阻滞证呈高度正相关。气虚证伴随老年心脑共病的整个阶段,并随增龄而比重增大。气虚证、瘀血阻滞证与痰浊阻滞证之间呈高度正相关,是老年心脑共病最常见的证候类型。老年心脑共病病史与瘀血阻滞证、痰浊阻滞证之间存在显着的线性正相关关系。3.前瞻性研究:根据前两部分研究结论,心脑密切相关,正气亏虚、痰瘀阻滞是老年心脑共病的基本病机。因此,对老年心脑共病采取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治疗原则,确立补虚、化瘀、祛痰、通络的治疗方法,使用益气心脑宁进行心脑同治。治疗后,中医证候、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具体表现在:改善老年心脑共病患者的中医证候:临床治愈7例,显效17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95.0%;改善循环系统的症状与体征: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P<0.01),减少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P<0.01),增加左心室每分钟搏出量(P<0.05),升高左室射血分数(P<0.01),升高左室短轴缩短率(P<0.01),降低血压(P<0.01),改善心电图;改善神经系统的症状与体征:显着降低NIHSS积分(P<0.05),升高MMSE积分(P<0.01),升高Barthel指数(P<0.01);增加颈总动脉血流量(P<0.01);降低总胆固醇(P<0.05),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5),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1);降低血浆内皮素(P<0.01),升高一氧化氮(P<0.05);降低纤维蛋白原(P<0.05)。结论:藏象体系下心脑密切相关。心脑相关是心脑共病的理论基础,是心脑同治的理论依据。正气亏虚,痰瘀阻滞脉络是老年心脑共病常见的中医证候类型。正气亏虚,痰瘀阻滞与老年心脑共病呈高度正相关。益气心脑宁对老年心脑其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是治疗老年心脑共病的有效方剂。心脑同治理论是藏缘理论指导下的关于心与脑的生理、病理、诊断与治疗的理论创新,基于临床,并经得起临床实践的检验。心脑同治理论的提出为中医藏象理论内涵与外延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以理论研究-回顾性研究-前瞻性研究三部分组成的临床科研模式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李可建[10](2007)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筛选优势治法与推荐方药。方法:全面收集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的临床试验,制定选择标准,筛选合格研究;采用Jadad评分标准评价合格研究质量;对相关效应指标进行同质性检验、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敏感性分析、失效安全数计算。结果:检索相关文献5087篇,纳入合格研究236项,涉及益气法、益气养阴法、活血法、清热法、活血化痰法、活血清热法、益气活血法、清热养阴活血法等治法28种,包括汤剂、丸剂、散剂、注射剂等方药74种,统计分析总有效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相对危险度及率差、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加权均数差、需治疗病人数,并计算99%可信区间(统计结果见附录2)。结论: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本研究认为益气法、益气养阴法、活血法、益气活血法、清热养阴活血法为优势治法;首先推荐的益气方药为黄芪注射液,其次为刺五加注射液;首先推荐的益气养阴方药为参麦注射液,其次为生脉注射液;首先推荐的活血方药为灯盏花注射液,其次依次为三七制剂、蚓激酶、葛根素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银杏叶制剂;首先推荐的益气活血方药为补阳还五汤,其次为通心络胶囊;推荐的清热养阴活血方药为脉络宁注射液。

二、血栓心脉宁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栓心脉宁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血栓心脉宁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2.2 两组治疗前后精神状态对比
3 讨论

(2)通络化痰胶囊治疗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及对VD大鼠Clathrin介导的NMDAR胞吞动态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风病恢复期中医治疗进展研究
        1 中药治疗
        2 针灸治疗
        3 推拿按摩治疗
        4 运动疗法
    综述二 血管性痴呆中西医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1 血管性痴呆西医发病机制
        2 中医对血管性痴呆病因病机的认识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临床研究通络化痰胶囊治疗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及对VD大鼠Clathrin介导的NMDAR胞吞动态变化研究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研究设计
        6 治疗方案
        7 观察指标及方法
        8 疗效评价标准
        9 统计学方法
    第二节 研究结果
        1 观察对象入选及完成情况
        2 受试者基本信息
        3 受试者基线生命体征及一般情况
        4 受试者基线合并疾病情况
        5 药品使用情况
        6 基线体格检查情况
        7 基线辅助检查
        8 疗效评价
        9 安全性评价
    第三节 讨论
        1 临床研究完成情况
        2 临床研究治疗方案的设计及实施情况
        3 临床结果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实验研究通络化痰胶囊对VD大鼠clathrin介导的NMDA受体作用机制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第二节 结果
        1 行为学实验结果
        2 通络化痰胶囊对VD大鼠海马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3 造模后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海马组织clathrin、NMDAR1及Rab5b mRNA RT-PCR结果
        4 造模后不同时间点海马组织clathrin、膜蛋白NMDAR1 Western Blot结果
    第三节 讨论
        1 血管性痴呆大鼠行为学特点
        2 组织形态学特点
        3 通络化痰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早期海马神经元clathrin介导的NMDA受体胞吞过程不同时点的动态变化研究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1 创新与优势
    2 不足与展望
附录
    1. 通络化痰胶囊治疗中风病中经络(脑梗塞)恢复期(痰瘀阻络证)临床研究CRF表
    2. 各组大鼠海马CA1区组织形态观察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

(3)血栓心脉宁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检索策略
    1.2文献选择标准
        1.2.1纳入标准
        1.2.2排除标准
    1.3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
    1.4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文献检索结果
    2.2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见表1)
    2.3 Meta分析结果
        2.3.1临床疗效
        2.3.2安全性评价
        2.3.3发表偏倚
3 讨论

(4)天欣泰血栓心脉宁片联合尿激酶治疗脑梗塞对神经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疗效标准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2.2 神经功能及ADL评分比较
    2.3 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比较
    2.4 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2.5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5)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针灸治疗
    1.1 单纯针灸治疗
    1.2 电针治疗
    1.3 温针灸
    1.4 多种针法结合
    1.5 针灸治疗吞咽功能障碍
2 针药结合治疗
    2.1 针灸结合中药方剂
    2.2 针灸结合处方药
    2.3 针药结合治疗吞咽功能障碍
3 针灸联合其他疗法
4 思考与展望

(6)木丹颗粒干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代谢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英文论着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言
论文一 气虚血瘀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模型的复制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附论文图片)
    讨论
    小结
论文二 气虚血瘀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模型血液代谢组学研究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附论文图片)
    讨论
    小结
论文三 木丹颗粒干预气虚血瘀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模型血液代谢组学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附论文图片)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代谢组学在中医证本质研究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7)血栓心脉宁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方法与资料
    1.1 检索策略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文献提取及质量评定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纳入研究文献的一般情况
    2.2 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结果
        2.2.1 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效分析 (总有效率)
        2.2.2 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分析
        2.2.3 血脂指标改善分析
        2.2.4 亚组分析
    2.3 安全性评价
    2.4 发表偏倚分析
3 讨论

(8)血栓心脉宁治疗脑梗死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2 资料和方法
    2.1 纳入和排除标准
    2.2 文献检索
    2.3 研究筛选和数据提取
    2.4 质量评价和总体疗效定义
    2.5 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文献筛选
    3.2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3.3 统计分析
4 研究讨论

(9)基于心脑同治理论指导下老年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与理论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从藏象理论探讨老年心脑同治的理论基础
    一、心脑相关性探讨的指导思想
        (一) 藏象理论是整体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五行学说是藏象理论的思维方法
        (三) 藏象理论下的心与脑
    二、心脑共病的理论基础
        (一) 血脉是心脑相关的内在物质基础
        (二) 神是心脑相关的外在表现
    三、老年心脑同治辨证分析
        (一) 病机分析
        (二) 病位分析
        (三) 辨证分型
    四、心脑同治理论的临床意义
第二部分 回顾性研究——老年心脑共病中医证候分析
    一、病例选择标准
        (一) 西医诊断标准
        (二) 中医诊断标准
        (三)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二、老年心脑共病比例分析
    三、老年心脑共病中医证候分析
        (一) 性别与年龄
        (二) 年龄与证候
        (三) 证候之间
        (四) 性别与证候
        (五) 心脑共病病史与证候
        (六) 卒中史与证候
        (七) 胸痹史与证候
    四、结论
第三部分 前瞻性研究——益气心脑宁治疗老年心脑共病的研究
    一、资料与诊断标准
        (一) 病例来源及分组
        (二) 西医诊断标准
        (三) 中医病名诊断标准
        (四)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五) 中医症状记分标准
    二、研究对象
        (一) 纳入病例标准
        (二) 排除病例标准
        (三) 病例剔出标准
        (四) 病例脱落标准
    三、治疗及观察方法
        (一) 治疗方法
        (二) 观察项目与指标
    四、疗效评定标准
        (一)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二) 神经系统疗效判定标准
        (三) 循环系统疗效判定标准
        (四) 安全性评价标准
        (五) 统计学方法
    五、临床资料
        (一) 性别与年龄
        (二) 病程
        (三) 重要病史
        (四) 中医证候总积分
        (五) 神经系统情况
        (六) 循环系统情况
        (七) 颈总动脉超声情况
        (八) 实验室指标情况
    六、研究结果
        (一) 中医证候改善比较
        (二) 神经系统改善比较
        (三) 循环系统改善比较
        (四) 血压变化及疗效比较
        (五) 颈总动脉超声变化比较
        (六) 实验室指标比较
        (七) 安全性指标
    七、临床研究疗效分析
        (一)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二) 神经系统改善疗效分析
        (三) 循环系统改善疗效分析
        (四) 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改善疗效分析
        (五) 实验室指标改善疗效分析
讨论
    一、现代医学关于老年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研究现状
        (一) 老年独特的生理改变是疾病产生与发展的生理基础
        (二) 动脉粥样硬化是老年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病理基础
        (三) 颈动脉是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窗口
    二、老年心脑共病治则治法
    三、中药益气心脑宁方解释义
        (一) 方义分析
        (二) 现代药理研究
        (三) 配伍特点
    四、益气心脑宁作用机制分析
        (一) 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二) 调整血脂水平与改善血流变学状态
        (三) 改善颈动脉系统供血
    五、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
致谢
科技查新报告
发表论文着作

(10)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文献检索及其结果合并
        1.1 文献检索
        1.1.1 检索范围
        1.1.2 检索策略
        1.2 检索结果合并
        1.2.1 合并策略
        1.2.2 关键类
    2 文献选择
        2.1 文献选择标准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文献选择方法
        2.2.1 初筛
        2.2.2 二次筛选
        2.2.3 三次筛选
    3 文献分组、分类、编号、登记
        3.1 文献分组
        3.2 文献分类
        3.3 文献编号
        3.4 文献登记
    4 文献质量评价
    5 文献信息收集
    6 统计分析方法
        6.1 Q统计量检验法
        6.2 固定效应模型
        6.3 随机效应模型
        6.4 漏斗图分析
        6.5 敏感性分析
        6.6 失效安全数
    7 效应指标
        7.1 相对危险度、率差、加权均数差
        7.2 需治疗病人数
结果
    1 扶正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1 益气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1.1 黄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1.2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1.3 黄芪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统计结果
        1.2 益气养阴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2.1 参麦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2.2 生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 祛邪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 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1 活血的水蛭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2 丹参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3 灯盏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4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5 三七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6 红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7 银杏叶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8 蚓激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9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10 其他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2 清热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2.1 安宫牛黄丸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3 数种祛邪治法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 扶正祛邪方药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1 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1.1 益气活血的水蛭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1.2 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1.3 其他益气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2 清热养阴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2.1 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3 其他扶正祛邪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讨论
    1 临床疗效分析
        1.1 有效治法筛选
        1.2 有效方药筛选
        1.2.1 扶正方药筛选
        1.2.2 祛邪方药筛选
        1.2.3 扶正祛邪合用方药筛选
    2 安全性分析
        2.1 不良反应分析
        2.2 恶化/病死情况分析
    3 统计结果稳定性分析
    4 优势治法、推荐方药筛选
    5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病机假说
    6 影响系统评价结论的可能因素
        6.1 纳入研究质量
        6.2 发表性偏倚
        6.3 临床异质性
        6.4 待评价研究
        6.5 证候诊断标准及疗效评价体系
    7 后续研究
        7.1 动态更新系统评价
        7.2 有待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7.3 推广应用系统评价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查新报告
附录1 文献检索与选择结果一览表
附录2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统计结果一览表
附录3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纳入研究基本特征一览表
附录4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待评价研究基本情况一览表
附录5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排除研究基本情况一览表
详细摘要

四、血栓心脉宁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血栓心脉宁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J]. 刘丽媛. 内蒙古中医药, 2020(09)
  • [2]通络化痰胶囊治疗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及对VD大鼠Clathrin介导的NMDAR胞吞动态变化研究[D]. 张丹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血栓心脉宁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 任智雄,孙林娟,郭茜,张颖.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13)
  • [4]天欣泰血栓心脉宁片联合尿激酶治疗脑梗塞对神经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研究[J]. 王莉,黄丹丹,赵安容. 辽宁中医杂志, 2018(09)
  • [5]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研究进展[J]. 刘雪珂,李梦,祝金豹,刘维,谢文雅,孙旭.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8(04)
  • [6]木丹颗粒干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代谢组学研究[D]. 郝宏铮.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6(01)
  • [7]血栓心脉宁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 李琳,黄继汉,张广民,刘传贵,张平,解雪峰,黄晓晖.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4(09)
  • [8]血栓心脉宁治疗脑梗死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J]. 贾永亮,贾伟芳,陈聪,阮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22)
  • [9]基于心脑同治理论指导下老年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与理论探讨[D]. 张彬.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9(07)
  • [10]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D]. 李可建.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7(05)

标签:;  ;  ;  ;  ;  

血栓心脉宁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