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重心北移需要百万吨钢材

西安重心北移需要百万吨钢材

一、西安市重心北移需钢材百万吨(论文文献综述)

吴洋[1](2020)在《西安城市雾霾演进与治理研究(1912-2019年) ——兼与英国伦敦雾霾的历史比较》文中认为在工业发展带来技术革新与社会文明进步的同时,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城市雾霾是工业经济发展的产物,英国伦敦雾霾与西安城市雾霾都具有工业化进程中雾霾城市的典型特征,通过比较分析两地雾霾的历史演进特征、空间区域分布、污染源、危害性、民众认知态度、治理措施及取得成效等,找寻工业作为城市雾霾的主要驱动因素,以期为我国城市雾霾的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历史镜鉴,为铸就与工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进行必要的学术探索。本文首先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分别对伦敦和西安两地特殊的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进行了分析,包括西安所在的风成黄土、风场作用、季风条件、盆地地形、降水量等因素以及伦敦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等,并概述了中外其他爆发雾霾的典型城市所具有的特殊自然地理条件,阐述了自然环境对雾霾生成的重要作用。雾霾的爆发除了特殊的自然因素作用之外,人为因素是重要的环节。西安与伦敦均是在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雾霾问题,在以煤炭为能源基础的前提下,两地工业发展迅猛发展,城市雾霾相伴而生。伦敦雾霾从初现期、持续期到爆发期的历史演进及空间分布呈现出一定特征,针对雾霾问题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其成功经验表明政府监管力度、民众参与程度、科学技术投入是英国城市雾霾治理的三要素。煤炭资源的动力保障及清末民国时期政府出台政策、实地考察、工业西迁等开发西北的战略举措成为西安近代工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建国以来煤炭运输条件的提升为工业生产提供了便利,西安市工业经济从过渡期、奠基期逐渐发展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现代化工业体系,西安城市雾霾的历史发展脉络从古代以沙尘为主的“风霾”、“灰霾”现象到建国以来以煤烟型污染为主的城市雾霾,1949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西安市工业及家庭燃煤量的攀升,城市雾霾表现出空间区域分布及年代季节变化的特征,针对这一时期的城市雾霾问题,西安市所采取的治理措施包括政府层面的综合治理及企业层面如发电厂作为重污染企业的减排措施等。近三十年来西安城市雾霾呈现出复合型污染以及范围扩大、程度加剧的新特征,城市空气污染源的复杂多样性、空气质量的年度及季节变化、雾霾空间分布及主要污染行业等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针对西安市近三十年来城市雾霾的新特征,一系列治霾新措施相继出台,通过对我国雾霾治理路径及英国提升空气质量的方式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雾霾治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雾霾是一种空气污染现象,存在严重的危害性。伦敦与西安雾霾爆发后对人类生命与健康、城市交通运行、动植物与农作物生长、建筑物外观、全球气候及经济发展等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性,中外其他典型城市在雾霾发生后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对于城市雾霾这一空气污染问题,民众对其也产生了一定的认知度。伦敦社会对雾霾的认知经历了从曲解到了解的转变过程,西安民众对雾霾则是从盲从转向清晰,可以看出两地民众对雾霾的认知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纵观两地的城市雾霾问题,存在众多异同点。在经济结构与环境问题的辩证关系、污染源与雾霾高发季、人与环境的互动作用以及科学技术与城市雾霾的双重关系这四个方面两地存在一定相似性;民众的认知度与参与度、雾霾引发的社会问题、所处自然地理环境、雾霾发生的经过及后果、两地雾霾发生时间段均有所差异。从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今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仍然是以高耗能的工业经济为主导,煤炭依然是现在及未来我国主要燃料来源,因此雾霾的治理任重而道远;从自然地理、燃料结构、群体意识、人地关系四个方面文末对西安雾霾的发展趋势做了预测,对未来西安市雾霾治理的自身优势做了分析,并提出雾霾所带来的积极效应,例如推动科技进步与产品研发、提升民众环保理念等。在环境保护成为人类共同使命的今天,在“建设美丽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我们期待“繁荣”与“清洁”和谐共生,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会更加美丽。

韩沫[2](2014)在《北方满族民居历史环境景观分析与保护》文中提出中国历史城镇数量众多,各地民居建筑艺术特色鲜明举世闻名。这些城镇除了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之外,还蕴含着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受几千年农耕社会生产生活模式的影响,人们对历史遗存的淡漠,再加上朝代的更迭,革古鼎新,多少宏伟壮丽的城市和建筑毁于一旦,这使中国目前保留下来的古城和古建筑更为珍贵。城镇发展浓缩着人类的文明与智慧,不同的城镇都有其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发展轨迹。民居建筑与城乡景观,作为文化的载体,在时间和空间上凸显城镇的时代特色。历史上的满族古镇也曾是具有独特风貌和深厚内涵的人类聚居地,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这些都体现在其所遗存的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及城镇整体的景观环境上。西方发达国家早在19世纪末就先后制定了古城古建筑保护法令,20世纪70年代提升为保护世界遗产法案。人类在保护自身文化方面向理智迈进了一大步。中国也受到这股保护文化遗产的世界潮流的影响,但工作还刚刚开始,举步维艰。满族曾经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起到过重要的作用,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曾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文化。在建筑景观方面也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既有雄伟、庄严、雕琢精美的宫殿、坛庙建筑,也有散布在各地乡村的广大民间建筑群,如民居、祠堂、书院等。传统的满族民居建筑景观经过历史与自然的双重雕琢,以其特有的体量空间形式,深厚的文化内涵,浓郁的地域特色,与乡村环境紧密结合,展现出满族人民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历史风貌,满族城镇民居景观的历史分析与保护就是对满族历史文化的梳理与完善,是从艺术学、美学的角度对满族历史文化的全新考释。景观设计规划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在我国成立学科至今仅有十余年时间,在国际上也不过百年历史。随着学科的发展和文化的演进,给人类生存空间带来新的课题。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从国际范围来看,属于典型的城乡景观规划设计。在满足城镇规划原则的前提下,运用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挖掘满族民居景观艺术的保护和复原之路,开发低耗环保的建筑材料,规划兼备复耕土地、社区管理,村庄绿化,景观效果,美学与实用共荣的新满族民居,主动接受传统满族民居的积极影响和引导,为北方古镇复原保护提供理论平台,完善景观学中满族民居聚落景观历史及现状分析的理论储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将是对景观学科乃至全人类文化艺术领域的伟大贡献。在我国现有的城乡总体规划体系中,存在对城乡文化系统认识的片面性,传统的规划只注重对现有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而忽视了对城市历史上曾经具有的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新的文化资源的展望和发展,这种倾斜导致了我国近年来大量的城乡规划改造抛弃历史文化挖掘与保护、千镇一面的窘境。忽略哪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完整性,无论对当代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建设,还是对眼下的古镇复修的实践来说,都是一种缺憾。这与我们当前重视文化建设、尊重民族历史的主旨是极不相称的,因为满族民居历史景观的形成发展代表了这个民族成长发展的历史存在,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满族民居历史景观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发展,是在继承保护、借鉴运用中创新的辩证统一的发展,只有保护满族民族文化中各个方面的优良传统,批判地吸收一切有益的东西,结合时代特征发展与创新,才会为中华文化的长盛不衰注入新鲜气韵。北方满族民居历史环境景观分析与保护,是对近代至今曾经的和现存的北方满族乡镇的历史环境作一遍梳理,在梳理的同时兼及满族文化交流、民俗历史、哲学美学等方面的研究,这个研究实质上面对的是满族文化的发展史,是一部以满族民居建筑和历史景观环境为载体的发展史。从理论研究方面看,相对满族文化其他领域的研究而言,满族民居历史环境研究明显薄弱,几个大的文化领域中,信仰(满族萨满教)文化研究的比较完善,在满族民居历史景观环境的研究方面尽管有了一定进展,但不论从景观学方面还是满族阶段史、满族民族史研究角度看都有很大欠缺,挖掘、深研远远不够。现实应用方面,从景观学科的角度讲,目前还很难见到完整的关于我国满族民居城镇景观方面的书籍,现在我国关于满族民居建筑的专着都是把单体建筑作为研究对象,而从环境景观这个大视野进行梳理的研究却被忽视,而一个民族的成长、一个乡镇的形成,往往是受自然、社会、哲学思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保护全人类文化遗产的大视野下,我们应将各民族文化历史研究的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把作为人类精神产物、物质产品的满族民居景观文化放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来认识。因为,一个国家的长续发展,离不开各个民族文化历史中一些优秀成分的继承保护和弘扬发展。

谢忠强[3](2014)在《反哺与责任: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研究 ——以人力、财物和技术设备的输出为中心》文中认为上海是全国的上海,开埠以来上海与全国的经济联动关系就十分紧密。解放后,随着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建立,在国家对于全国经济发展调控不断加强的历史语境下,上海与全国的经济联动关系更加密切。上海的发展离不开全国的支援,而上海在得到全国支援的同时也为全国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历史贡献。建国后,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当中,上海虽未被当做国家投资的重点地区,但由于具有雄厚的工业技术力量,上海还是担负起了支援全国建设的历史任务。在建国后的头十年里,全国以工业化建设为重点。上海市为了支援全国的经济建设,充分动员本市资源,在人员、技术设备等方面对这一时期国家的治淮工程、内地工业建设、一五计划重点工程建设、内地文化教育事业等进行了有力的支援。上海支援全国的历史,自“全国一盘棋”的发展方针确立之后,在从大跃进开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间的二十年时间里面更是进一步展开。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上海支援全国”作为概念的体制语境消失,但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上海支援全国”的精神不但得到了很好的延续,而且还呈现出了新的时代特征。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的历史过程在推动全国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升华了上海自身的城市精神。正文共设五章及结语六个部分。第一章,主要在回顾上海历史地位演变的同时,以解放后上海与全国的联动关系为切入点,在“全国支援上海”和“上海支援全国”两个方向相互印证的基础上,为后面几章内容的展开提供历史背景和内在逻辑的铺垫;第二章,主要对1949年至1958年间上海支援全国的开展情况进行考证和分析;第三章,主要对1958年至1978年间上海支援全国的情况进行梳理和研究;第四章,则选取支援福建省为例,进行上海支援全国的个案研究;第五章,主要对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对全国的支援情况进行探讨;结语部分,主要对全文进行总结与概括的基础上,对解放后上海支援全国的历史进行宏观的评价和分析。通过研究,本文在前人成果启发的基础上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对解放后上海支援全国的研究有所推进:1、在对相关概念的考证方面有所推进;2、在对上海支援全国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上更注重保持其完整性;3、在进一步补充和挖掘史料的基础上对上海支援全国的相关史实的考证和梳理上力求更加丰富和全面。

刘伟[4](2011)在《建国以来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是一个地域广袤、自然条件差异很大的国家,区域对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政治性等多重意义,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自始至终都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不能不考虑的一个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们党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区域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区域发展战略思想,适时推动区域战略转型,对中国区域建设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深刻改变了和正在改变着既有的区域结构。在当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下,进行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研究,既是区域差距不断扩大的现实要求,也是区域问题集中凸显的理论呼唤,更是区域和谐发展面临挑战的紧迫需要,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现实价值。本研究综合运用党史学、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多种研究方法,从执政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视角,以中国现代化发展为主线,立足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与逻辑有机统一,对建国以来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进行系统总结。通过研究,本文将建国以来党的区域战略思想演进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前30年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思想、改革开放后23年的“两个大局”区域战略思想和新世纪近10年的“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并依据此划分,深入分析了不同历史阶段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调整的理论资源、内外部因素,系统总结了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客观评价了战略思想的实施成效,进而剖析了建国60多年来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调整的历史逻辑和理论创新,提炼出其发展演进的基本特点和经验教训。通过研究,论文重点提出了以下观点:一是提出“民族问题区域化”和“区域问题民族化”两个概念。强调在当前的背景下应该更多采取“民族问题区域化”策略,就区域谈民族、就经济谈和谐,弱化、消弭民族隔阂,强化、放大经济因素。二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区域战略思想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划分。既打破了按照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新一届党中央、将“两个大局”割裂开来的传统划分方式,又突破了目前对于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关注不够的问题,提出以“西部大开发”为代表的控制区域差距战略思想是对邓小平“第二个大局”思想的回应、是一个带有过渡性特征的战略思想,而“统筹区域发展”在党的区域战略思想发展历程中具有阶段性的意义。三是首次对党的“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进行系统总结。从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经济区经济”发展、“老、少、边、穷”特殊区域发展和以城镇化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等5个方面阐述了“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并认为实现由“主次性”向“全面性”的转变、更加强调区域发展的整体性,由“先后性”向“共时性”的转变、更加强调发展权的公平性,由“弥补性”向“互利性”的转变、更加强调区域间的共生性,由“缩小区域生产力水平差距”向“缩小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的转变、更加强调“以人为本”,是“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最独特的理论创新之处。四是从政治、经济、社会等综合性角度对不同历史阶段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进行评述,力求做到历史的“公允”。如在分析1958年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地方工业体系时,并没有简单认为这是“大跃进头脑发热”的产物,而是从当时缓解交通运力紧张、“避免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调动地方生产积极性等角度探究了其提出的历史合理性;在认识“三线”建设时,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既肯定其军事成效,也分析了经济方面存在的弊病;在探讨“改革开放缘何发起于南方小镇”时,不仅分析了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因素,而且从中国渐进性改革、南北区域的政治风险差异等方面探究了党的区域战略初衷。五是分析了60多年来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演进的内在逻辑,并从“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角度提炼了四个方面的经验教训。

肖盛峰[5](2011)在《区域核心城市及其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已有的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大连市建设区域核心城市为背景,深入探讨区域核心城市建设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建立了区域核心城市判别的计量模型和竞争力评价模型,提出大连建设区域核心城市的战略构想和对策。这对我国区域经济布局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首先,论文对区域核心城市的理论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在对核心城市、城市竞争力和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进行了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重点从区域经济学、城市体系理论、都市圈理论、空间结构理论四个维度构建了区域核心城市的理论框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阐述了区域核心城市的内涵,界定了区域核心城市的概念和其竞争力的表现形式,归纳总结了区域核心城市的基本特征、功能和作用。其次,构建了“四维判别指数”和评价模型。从区域核心城市的概念出发,建立四维区域核心城市判别指数,建立了由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构成的评价体系计量模型,确定了区域核心城市的评价标准,以全国7大区域287个地级以上城市为样本,搜集大量数据进行综合评价,按照评价标准,确定全国7大区域的18个区域核心城市,分别是北京市、天津市、沈阳市、大连市、上海市、青岛市、杭州市、南京市、宁波市、苏州市、武汉市、郑州市、长沙市、广州市、深圳市、重庆市、成都市、西安市。以此作为区域核心城市竞争力评价的样本。再次,构建了区域核心城市竞争力评价的”星系”模型并进行竞争力评价。依据区域核心城市竞争力概念、内涵、特点和作用,构建了由经济力、集聚力、辐射力、创新力和环境力组成的区域核心城市竞争力评价的“星系”模型,建立了竞争力评价体系,搜集了大量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18个城市的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和逐项分析,得到2009年18个核心城市的竞争力排名,依次是:上海市、深圳市、广州市、北京市、天津市、苏州市、青岛市、重庆市、杭州市、南京市、大连市、宁波市、成都市、武汉市、西安市、沈阳市、长沙市、郑州市。最后,在竞争力分析的评价基础上,结合大连实际提出大连建设区域核心城市、提升竞争力的战略构想与战略重点。分析了大连建设区域核心城市的战略环境与竞争力基础,提出了大连建设区域核心城市的战略目标与竞争力提升目标,探讨了大连提升区域核心城市竞争力的战略布局和战略重点。

宋振华[6](2010)在《营口市公路客运枢纽布局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高等级公路网、高能效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使用,居民出行次数迅速增加,客运市场得到良好的发展。作为一个服务系统而言,公路交通基础设施需要有完善的配套设施来辅助,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必须与公路运输站场一起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实现“路站运一体化”的整体效益,科学的公路客运枢纽布局规划正是实现这一效益的基本保证。营口市位于以沈阳为龙头的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和以大连为龙头的辽东半岛沿海经济区的交汇处,这样的区位优势,使得营口成为辽宁省“五点一线”开发战略的重要支点,对外开放的先导作用优势更加突出,成为辽宁省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近年来,营口市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迅速,陆路交通十分发达,哈大铁路(哈尔滨—大连)、沈大高速公路、盘海营高速公路、黑大公路(G202)、辽宁滨海大道纵贯南北。营大公路、庄林公路(庄河—林西,为G305的一段)、岫水、桓盖公路连接东西,四通八达的路网为城区的对外社会经济联系提供了便利的公路交通衔接。本文以营口市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营口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城市发展概况与旅游资源情况进行,重点阐述了交通基础设施、旅客运输发展水平、公路客运发展以及旅客流量流向等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客运场站的发展情况,提出了现有公路客运场站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此同时,通过对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宏观政策战略、区域协调政策的分析,结合历史统计数据,对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交通运输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重点对公路旅客运输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其次,对营口市公路客运市场需求进行了分析与预测。通过运用弹性系数法、灰色预测法预测得到全社会客运量,利用比例拆分的方法预测得到了公路客运量,通过与一元线性回归法、人均出行次数法、增长率法得到的公路客运量预测值进行对比分析,得到比较科学的未来公路客运量预测值,进而确定公路客运枢纽旅客发送量的预测值,同时对公路客流量的方向分配比例进行了预测。依据公路客运枢纽客流量预测值以及公路客运枢纽客流量方向比例对公路客运枢纽规模进行了预测,为公路客运枢纽布局规划提供基础数据。最后,对营口市公路客运枢纽进行布局规划。基于上述预测结果,在布局原则的指导下,明确布局思路及布局目标,应用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考虑市域空间结构、公路网、运输方式等因素对公路客运枢纽布局的影响,明确公路客运枢纽选址并确定场站数量,最终得到营口市公路客运枢纽布局规划方案。研究结论将为“十二五”营口客运枢纽站场的建设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

徐艳芳[7](2010)在《德州市对外交通与城市用地拓展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外交通自古是城镇生存和发展的主要依托,古代城镇多白发的沿对外通道或运输水路布局发展。但是由于受交通工具简陋的限制,古代居民活动范围被限制在狭小的区域内,城市空间规模较小,城市间的联系交流受到很大影响和制约。当今,随着交通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出行距离的不断扩大,对外交通与城市用地拓展的关系较之以往密切且更加突出,因此进一步探讨二者之间的作用规律对于实现对外交通与城市用地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德州是一个因交通发展起来的城市。古运河、津浦铁路、京沪高速公路对城市发展具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其城市空间演进历程中留下清晰可见的印迹。因此,德州市的对外交通与用地拓展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较强的典型性。本文以德州市为例展开实证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其他交通枢纽城市的对外交通与用地研究提供案例积累和借鉴作用。论文主要内容包括:1、梳理国内外关于对外交通、城市用地拓展以及二者关系的研究进展和成果,进一步明晰研究的层次和内容。2、对三种不同对外交通方式主导下的德州城市空间扩展三个方面——空间结构、外部形态、功能空间——的演进特征及规律性进行系统分析。3、选取某一对外交通方式影响区为研究对象,对交通门户地区用地构成、动态变化特征及用地拓展的时序进行研究,并通过深入分析工业、物流用地与交通门户的内在关联性,进一步揭示门户地区工业、物流用地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4、结合德州市对外交通未来发展趋势的判读,提出城市空间发展构想并为对外交通影响下的用地布局改进提出建议。

任云英[8](2005)在《近代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1840-1949)》文中认为西安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在近代百余年间(1840-1949)经历了由传统向现代的遽变,即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发展。近代西安因深居内陆,依托传统农业社会经济基础,游离于西方殖民主义直接控制的势力范围之外,但城市功能和空间结构仍在时代风潮的浸润下逐渐注入了工业文明的丰富内涵,因而导致了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其关键性因素是地缘政治结构变化,所以成为内陆城市近代化的典型实例。本文运用历史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以城市近代化为主线,从宏观、中观、微观二个层面,对与城市空间结构相关的各要素及其作用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研究,揭示了西安城市空间结构的近代化过程,探究了两安作为内陆城市其城市空间结构近代化的演变及其机理。属个案城市的实证研究。 本文绪论(第一章)确立了研究的总体思路,在此基础上,主体部分以晚清与民国时期两安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为核心展开论述。主要内容及结论分述如下: 论文的主体分三个层次,共用了六章篇幅论述了近代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第一层次,从宏观、中观、微观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进行研究。 从宏观区域的视野论述了近代西安城市发育的地理基础与历史脉络(第二章)。近代西安城基于历史以米都城选址的地理区位优势,凭借其农业自然条件、水利条件以及城市交通和军事防御等条件,在相当长时期内仍然保持着农耕文明时期的空间特征。辛亥革命后,城市建置发生了变化、近代工业化发展以及顺应国家、地方政治因素而得以发展,其空间结构发展以辛亥革命为分水岭呈现出晚清时期萌动发展与其后民国时期转型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从中观的自然地理空间界定要素和交通技术条件的相互关系,论述了城市地域结构的演变(第二章)。在晚清时期马车时代的交通运输条件下,城市南部的“出山码头”和北部的“水旱码头”承担了城市对外交通转运的职能,城市功能在地域的延伸呈分散布局的结构特征,出现了府城、关城和外围码头之间的功能与空间分层。民国时期汽车交通和铁路交通导致了外围码头交通功能的衰落,城市地域结构的演变呈城市空间要素向心性的趋集,城市功能的地域分层逐渐被尔关的繁荣和东西轴向的发展取代。 从微观的城市内部功能要素以及功能空间演变的层面过程论述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变及其成因。分两章即第四、五章。第四章论述晚清时期西安城服从政治、军事功能需求,以满城为核心仍保持着非均衡性的“城中城”格局,体现军事防御性的内向封闭的空间特征。光绪二十七年(1901)推行新政后,城市内部孕育了空间的封闭性与发展的开放性、新的城

李益彬[9](2005)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城市规划事业的启动和发展(1949—1957)》文中提出新中国建立初期(1949——1957)是中国城市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时期,也是新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这一时期,伴随“一五”期间国家156个重点工业建设项目的安排实施,我国城市规划事业应运而兴。通过城市规划,安排了大量的工业建设以及各项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建设。城市规划在配合国家经济建设、指导城市建设发展、提高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由于缺乏经验,这一时期的城市规划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总的来说是成功的,为新中国城市规划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被誉为中国城市规划史上的“第一个春天”。 新中国初期的城市绝大部分是在原有城市基础之上规划建设的。其城市规划的历史起点大致建立在这样三类城市基础之上:一、传统古典城市,如西安、成都、兰州等。至解放初,这些城市仍保留着古典时期的基本规划格局。二、近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城市,如青岛、大连、哈尔滨、上海、天津等。各帝国主义根据其需要对所占城市一般都做了相应的城市规划和建设。这些城市规划或基本上是占领国城市规划的翻版,或明显地受占领国城市规划思想、手法的影响。三、国民政府时期的一些规划城市。国民政府时期对南京、上海、北京、武汉等城市做了一些规划,这些规划深受当时欧美一些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的影响,同时也吸取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组织方法。所有这些城市规划,无论其实施与否,对新中国初期的城市规划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新中国初期,我们实行“一边倒”国策,城市规划也不例外,在规划的指

刘纪生[10](2004)在《西安市重心北移需钢材百万吨》文中认为本报讯(记者刘纪生)陕西省西安市政府向北迁移的方案,经广泛征求意见后,已于日前敲定。西安城市重心北移,将使西安的城市建设量增加。有关专家初步估算,如果“大西安”发展方案全部实现,钢材需求量将达百万吨。 西安市政府北移后,

二、西安市重心北移需钢材百万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安市重心北移需钢材百万吨(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城市雾霾演进与治理研究(1912-2019年) ——兼与英国伦敦雾霾的历史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雾霾城市的地理环境
    第一节 伦敦的地理位置与气象特征
    第二节 西安的地形地貌及气象条件
        一、地理位置与地貌特征
        二、气候特征及降水条件
    第三节 地理因素对城市雾霾的影响
        一、地理环境与伦敦雾霾的关系
        二、地理环境助推西安雾霾发生
    第四节 主要雾霾城市的地理特征
        一、洛杉矶特殊地理因素促成雾霾的形成
        二、北京地理环境加剧雾霾的严重程度
    小结
第二章 伦敦城市雾霾的历史探究
    第一节 英国煤炭资源的空间特征
        一、英国煤炭资源形成的地质条件
        二、英国煤炭资源的空间格局
    第二节 伦敦雾霾的历史回顾
        一、伦敦雾霾爆发的主要成因
        二、伦敦雾霾的历史演进及空间特征
    第三节 伦敦城市雾霾的政府治理及民众应对
        一、早期环保人士的反烟斗争
        二、政府对空气污染的治理模式
        三、民间团体参与雾霾治理
        四、科技进步提升空气监测水平
    小结
第三章 西安工业化进程中的雾霾态势
    第一节 清末民国时期西安工业起步的条件
        一、煤炭资源是能源保障
        二、政府对西安工业经济的开发
    第二节 建国以来西安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煤炭运输条件的提升为工业生产提供便利
        二、西安市工业发展的历史轨迹
    第三节 西安市雾霾的历史演进
        一、民国前西安市空气质量概况
        二、民国时期西安空气质量良好
        三、1949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西安城市雾霾的特征
    第四节 西安市城市雾霾治理的举措
        一、限煤运动的开展
        二、发电厂的废气减排措施
        三、城市雾霾的综合治理
    小结
第四章 近三十年来西安雾霾呈现的新特征
    第一节 西安城市雾霾近三十年来变化趋势
        一、近三十年来我国雾霾问题总体概述
        二、20世纪90年代西安市雾霾的变化特征
        三、近二十年来西安市雾霾的变化趋势
    第二节 近三十年来西安雾霾的阶段性特征
        一、雾霾呈现复合型特征
        二、雾霾程度加剧,范围扩大
    小结
第五章 近三十年来西安雾霾的治理及成效
    第一节 西安市近三十年来雾霾治理的新举措
        一、政府加大治理力度
        二、加强污染源的治理
        三、扩建城市绿地面积
        四、企业配合,科技支撑
        五、能源转型、产业升级
    第二节 中英两国改善空气质量的路径对比
        一、近三十年来我国雾霾治理的历程
        二、英国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关注
        三、我国雾霾治理的不足之处
    第三节 伦敦与西安雾霾的治理成效
        一、伦敦雾霾治理成效显着
        二、西安雾霾的治理成效
    小结
第六章 城市雾霾的危害性
    第一节 雾霾危害性概述
    第二节 国外主要城市雾霾事件及其危害程度
        一、美国洛杉矶城市雾霾带来的危害
        二、美国多诺拉镇及其他城市的遭遇
        三、日本城市雾霾及其危害性
        四、其他地区雾霾的爆发及负面影响
    第三节 伦敦雾霾的危害性
        一、对人类生命健康的威胁
        二、对建筑物及动植物的损害
    第四节 西安雾霾的负面影响
        一、对人体带来健康风险
        二、对城市交通造成负面影响
        三、对农作物造成破坏
        四、雾霾造成经济损失
    小结
第七章 城市雾霾的认知度
    第一节 从曲解到了解——伦敦社会对雾霾的认知
    第二节 伦敦雾霾时代的文学书写与历史记忆
    第三节 从盲从到清晰——西安民众对雾霾的认知过程
        一、我国公众对城市雾霾的总体认知
        二、西安市民众对雾霾的认知态度
        三、了解民众认知有益于政府开展雾霾治理
    第四节 西安与伦敦对雾霾认知度的差异
    小结
第八章 城市雾霾的中外异同
    第一节 两地城市雾霾的相似之处
        一、经济社会结构与环境问题的辩证关系
        二、人与环境关系的普遍性
        三、空气污染源及雾霾高发季的一致性
        四、城市雾霾与科学技术的双重关系论
    第二节 伦敦与西安雾霾问题呈现的差异性
        一、经历过程及后果的差异
        二、民众参与度形成鲜明对比
        三、地理环境的空间差异
        四、雾霾发生时间段不同
        五、伦敦雾霾引发社会问题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科研成果

(2)北方满族民居历史环境景观分析与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 研究的缘起
    二、 不容乐观的满族古镇历史文化保护现状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 各地满族民居发展动态
    三、 内容框架
第一章 历史变迁中的北方满族民居及其景观环境
    一、 清初、中期北方满族居住聚落初成
    二、 北方四域满族民居、景观环境遗存及保护现状
        (一) 东北三省满族民居建筑景观遗存及保护现状
        (二) 内蒙古满族民居建筑景观遗存及保护现状
        (三) 新疆、西北各域满族民居建筑景观遗存及保护现状
        (四) 河北地区满族民居建筑景观遗存及保护现状
第二章 北方满族民居景观环境的成因
    一、 自然因素对北方满族民居景观环境的影响
        (一) 气候条件、自然地貌对北方满族民居景观环境的限制
        (二) 寒温带生物种直接生成北方满族民间景观环境
        1. 森林和地方资源为北方满族民居的景观环境提供丰厚的材料储备
        2. 野生动物与家禽、家畜直接影响北方满族民居的景观原素
    二、 人文情愫对满族民居景观的影响
        (一) 萨满教、满族民间传说之“万物有灵”与“以西为贵”
        (二) 社会制度、民族政策对满族民居景观大环境的影响
        (三) 风土风俗、道德礼制直接促成民居景观环境各要素的形成
第三章 北方满族民居景观环境的营造技艺与风貌
    一、 北方满族民居建造技艺——就地取材与构造做法
    二、 北方满族民居建筑装饰特点
    三、 北方满族民居室内外格局
        (一) 满族民居的取暖文化:灶台、万字炕、跨海烟囱
        (二) 明堂、倒闸的格局与形制
    四、 多元文化影响下的满族民居景观元素
        (一) 荒蛮与自守——城墙、街路、护城河
        (二) 对称与阔达——三合院
        (三) 风水与民俗——牌坊、影壁、大门
        (四) 天圆与地方——屋顶、墙体
        (五) 信仰与礼制——索罗杆子和“喜里妈妈”
    五、 北方满族民居景观聚落形态的的整体风貌特点
    六、 满族园林
        (一) 满族园林-国家政治的旌旗
        (二) 满族园林-身份地位的华服
    七、 北方各域满族民居景观环境的差异
        (一) 草原之上的满蒙民居
        (二) 高原之上的满族民居
        (三) 东北满族民居模式同清京津四合院、南方建筑的比对
第四章 北方满族民居建筑景观环境美的意蕴
    一、 对立与背反——西方建筑景观环境的自由精神
    二、 中国传统合院景观环境的的礼乐精神
        (一) 传统合院景观体现出天、地、人共生共存的和谐思想
        (二) 儒道禅对北方民居聚落景观的影响
        (三) 由“木”引发的思考
    三、 北方满族民居聚落景观的审美意匠
        (一) 上而下、下而上的空间之美
        (二) 自然组群的演变之美
        (三) “豆包文化”的生土之美
    四、 满族民居景观在北方各域的演进与消亡
第五章 北方满族民居与当代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 传统满族民居建筑景观面临的挑战
        (一) “脱胎换骨”的改造及商业开发的破坏
        (二) 假景观的充斥
        (三) 关于政府的“大手笔”
        (四) 现代居民同古民居聚落环境的“心理距离”
    二、 保护满族民居历史环境的当代价值
    三、 发展满族民居历史环境的若干途径
        (一) “人文关怀”与文化古镇保护
        (二) 堪天舆地 和谐景观
        (三) “地窨子”的启发——还朴自然,原生建筑的回归与借鉴
        (四) 用循环生态理念保护发展古镇民居景观环境
        1. 生态建筑与建筑生态化
        2. 生态民居建筑景观的现状与探索
    四、 小结
第六章 北方满族民居及历史环境保护与发展空间
    一、 北方满族民居及历史环境保护案例——吉林乌拉满族老镇
        (一) 乌拉古镇自然风貌
        (二) 乌拉古镇历史文化、建筑景观现状分析
        1.乌拉古镇满族民居建筑现貌
        2.萨满文化在乌拉古镇满族民居建筑艺术中的保留
        3.当代乌拉古镇满族民居建筑的装饰特点
    二、 满族历史建筑保护——乌拉古镇“三府”保护
        (一) “魁府”、“萨府”现状
        (二) “后府”复原
    三、 满族历史街路保护——乌拉古镇民俗老街修复整治
    四、 满族历史城乡聚落保护——乌拉古镇满族乡规划开发
结语
参考文献
图录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反哺与责任: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研究 ——以人力、财物和技术设备的输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言
    一、 研究意义
    二、 相关概念及题意的说明
    三、 研究现状
    四、 研究框架及内容的设定与说明
    五、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几点推进(创新之处)
    六、 研究方法
    七、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一章 上海与全国经济联动关系的历史概况
    第一节 上海发展及其历史地位的演变
    第二节 解放以来全国支援上海的发展过程
    第三节 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的发展历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上海支援全国的初步开展(1949——1958)
    第一节 支援治淮:“开国治水”中的上海力量
    第二节 20 世纪 50 年代上海工厂内迁
    第三节 “一五时期”上海支援国家重点工程建设
    第四节 支援内地高等教育事业——以上海交通大学西迁为例
    第五节 20 世纪 50 年代上海支援全国文化事业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上海支援全国的进一步开展(1958——1978)
    第一节 上海与“全国一盘棋”方针
    第二节 20 世纪六十年代上海知识青年支援新疆农业建设
    第三节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市支援全国三线建设
    第四节 上海支援 1976 年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支援福建:上海支援全国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1949 年上海组建南下服务团
    第二节 上海对福建工业建设的协作与支援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改革开放后上海支援全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上海支援全国”历史语境的变迁
    第二节 内联协作与对口支援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全国防疫和救灾中的上海力量——以防治“非典”和“5·12”地震救灾为中心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部分
    附录一:上海支援全国大事年表
    附录二:市委整顿金融业工作委员会动员上海金融业职工 2000 人参加西北区行工作总结报告(节选)
    附录三:上海支援广西的迁厂工作总结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出版的专着及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加或主持的科研项目
后记

(4)建国以来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及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1 区域
        1.2.2 区域发展战略
        1.2.3 区域平衡发展战略与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
    1.3 文献综述
        1.3.1 研究概况
        1.3.2 总体评述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分析框架
        1.4.1 研究的基本思路
        1.4.2 研究的主要框架
        1.4.3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中国区域结构格局
    2.1 中国区域的自然地理特点
        2.1.1 疆域环境的丰富性
        2.1.2 地域经济的自足性
        2.1.3 区域生态的脆弱性
    2.2 中国区域的文化差异及其影响
        2.2.1 中国区域文化的分布
        2.2.2 文化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3 中国区域结构的历史变迁
        2.3.1 中国古代区域结构的演变
        2.3.2 近代中国区域结构的变动
第3章 以改变生产力布局为重点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思想(1949-1978)
    3.1 党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思想产生的现实背景
        3.1.1 历史遗留条件的客观诉求
        3.1.2 国防安全与地缘政治因素
    3.2 党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思想提出的理论依据
        3.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区域发展的基本理论
        3.2.2 前苏联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3.3 建国初期党的"重点建设内地"区域战略思想
        3.3.1 "平衡沿海与内地"的工业布局论
        3.3.2 "统一规划、合理配置"的生产力布局原则论
        3.3.3 "注重战略防御"的地缘安全论
        3.3.4 "重点建设内地"战略思想的实施效果评价
    3.4 "八大"前后"注重沿海与内地配合"的区域战略思想
        3.4.1 "八大"前后党的区域战略思想调整的历史背景
        3.4.2 《论十大关系》对适合中国国情区域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
        3.4.3 "八大"前后党的区域战略思想调整的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3.5 "大跃进"时期建立地方工业体系的区域战略思想
        3.5.1 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地方工业体系的必要性探究
        3.5.2 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地方工业体系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3.5.3 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地方工业体系战略思想的历史局限
    3.6 六十年代后的"三线"建设区域战略思想
        3.6.1 "三线"建设区域战略思想的提出背景
        3.6.2 "三三线"建设区域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3.6.3 "三线"建设区域战略思想的实施效果
        3.6.4 党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的反思
第4章 以效率优先为指向的"两个大局"区域战略思想(1978—2002)
    4.1 "两个大局"区域战略思想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4.1.1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国际形势新变化
        4.1.2 周边国家快速崛起所带来的发展压力
        4.1.3 自身区域建设经验教训的理论反思
        4.1.4 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的引入
    4.2 "两个大局"区域战略思想的形成过程
        4.2.1 孕育时期
        4.2.2 发展时期
        4.2.3 完善时期
    4.3 "两个大局"区域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
        4.3.1 "两个大局"区域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4.3.2 "两个大局"区域战略思想的基本特点
    4.4 "第一个大局"——"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区域战略思想
        4.4.1 "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区域战略的启动因素
        4.4.2 "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区域战略的主要内容
        4.4.3 "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区域战略的理论创新
        4.4.4 "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区域战略的实施效应
    4.5 "第二个大局"——"控制发展差距"区域战略思想
        4.5.1 "控制发展差距"区域战略的启动因素
        4.5.2 "控制发展差距"区域战略的基本内涵
        4.5.3 "控制发展差距"区域战略的主要内容
        4.5.4 "控制发展差距"区域战略的重点措施
        4.5.5 "控制发展差距"区域战略的实施效果
第5章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2002年——至今)
    5.1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理论依据
        5.1.1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
        5.1.2 区域经济的理论创新拓展了发展新视野
    5.2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现实基础
        5.2.1 区域发展差距呈继续拉大趋势
        5.2.2 不同类型的区域问题开始集中出现
        5.2.3 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增加了地方与中央博弈的压力
        5.2.4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区域协调方式提出新要求
        5.2.5 国际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
    5.3 党的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提出过程
        5.3.1 孕育时期
        5.3.2 发展时期
        5.3.3 成熟时期
    5.4 党的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科学内涵和主要特点
        5.4.1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科学内涵
        5.4.2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主要特点
    5.5 党的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5.5.1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思想
        5.5.2 主体功能区战略思想
        5.5.3 推动"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
        5.5.4 促进"老、少、边、穷"特殊区域发展的思想
        5.5.5 以城镇化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
    5.6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实践效应
        5.6.1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对"十一五"中国区域建设的推动作用
        5.6.2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是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区域发展的基本方略
第6章 建国以来党的区域战略思想发展的主要特点与历史启示
    6.1 建国以来党的区域战略思想发展的主要特点
        6.1.1 战略内容上,具有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6.1.2 战略选择上,具有历史合理性与时代局限性的统一
        6.1.3 战略推进上,具有包容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6.2 建国以来党的区域战略思想发展的历史启示
        6.2.1 发挥集权与分权的最大效能,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6.2.2 寻求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的最佳结合点,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
        6.2.3 坚持集中谋划与发展模式因地制宜,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6.2.4 实现单一目标向综合目标的转变,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趋势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5)区域核心城市及其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核心城市的研究综述
        1.2.2 有关城市竞争力的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框架
    1.4 本文的创新点
2 区域核心城市的理论框架
    2.1 区域核心城市相关理论概述及启示
        2.1.1 区域经济理论与区域核心城市
        2.1.2 空间结构理论与区域核心城市
        2.1.3 都市圈理论与区域核心城市
        2.1.4 城市体系理论与区域核心城市
        2.1.5 小结:相关理论对区域核心城市理论建构的启示
    2.2 区域核心城市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建构
        2.2.1 区域核心城市的概念
        2.2.2 区域核心城市的形成条件
        2.2.3 区域核心城市的特点
        2.2.4 区域核心城市的作用
    2.3 区域核心城市与城市竞争力关系
        2.3.1 区域核心城市建设与城市竞争力提升的关系
        2.3.2 区域核心城市判别与城市竞争力评价
    2.4 本章小结
3 区域核心城市的判别指标与模型
    3.1 区域核心城市的判别
        3.1.1 区域核心城市判别概述
        3.1.2 区域核心城市判别指数计量模型
    3.2 区域核心城市样本选择
    3.3 数据的收集、处理与分析
    3.4 区域核心城市的确认
    3.5 本章小结
4 区域核心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与方法
    4.1 城市竞争力评价概述
        4.1.1 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4.1.2 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
    4.2 区域核心城市竞争力模型的构建
        4.2.1 核心城市竞争力的评价模型
        4.2.2 区域核心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4.3 区域核心城市竞争力评价方法
        4.3.1 主成分分析法
        4.3.2 因子分析法
        4.3.3 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的选择
    4.4 本章小结
5 区域核心城市竞争力评价结果与比较
    5.1 原始数据的获取
    5.2 区域核心城市竞争力评价结果
        5.2.1 因子分析的可行性检验
        5.2.2 提取公因子
        5.2.3 计算因子得分及综合评价得分
    5.3 区域核心城市竞争力分项评价与比较
        5.3.1 经济力评价及分析
        5.3.2 创新力评价及分析
        5.3.3 集聚力评价及分析
        5.3.4 辐射力评价及分析
        5.3.5 环境力评价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大连建设区域核心城市的竞争力提升战略
    6.1 大连建设区域核心城市的战略环境与竞争力基础
        6.1.1 大连市概况
        6.1.2 大连市建设区域核心城市的战略环境分析
        6.1.3 大连市提升区域核心城市竞争力的基础
    6.2 大连建设区域核心城市的战略构想与竞争力目标
        6.2.1 大连市建设区域核心城市的战略构想
        6.2.2 总体战略目标及提升竞争力的目标
        6.2.3 大连建设区域核心城市的战略布局
    6.3 大连提升区域核心城市竞争力的战略重点
        6.3.1 提升城市核心能量,增强经济力
        6.3.2 构建城市核心产业体系,增强集聚力
        6.3.3 强化城市服务功能,增强辐射力
        6.3.4 打造创新型城市,提升创新力
        6.3.5 注重城市生态建设,增强环境力
7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6)营口市公路客运枢纽布局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第2章 营口市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分析
    2.1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2.1.1 营口市概况
        2.1.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2.2 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分析
        2.2.1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2.2.2 社会客运发展现状
        2.2.3 公路客运发展现状
第3章 营口市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趋势
    3.1 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3.1.1 宏观政策
        3.1.2 区域协调政策
        3.1.3 营口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3.2 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
        3.2.1 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3.2.2 社会经济主要指标预测
    3.3 城市发展规划
    3.4 综合交通发展规划
        3.4.1 公路网规划
        3.4.2 铁路规划
        3.4.3 航空规划
        3.4.4 港口规划
    3.5 公路旅客运输发展趋势
第4章 营口市公路客运市场需求分析与预测
    4.1 公路客运市场需求分析
    4.2 公路客运市场需求预测
        4.2.1 全社会客运量预测
        4.2.2 公路客运量预测
        4.2.3 公路客运枢纽旅客发送量预测
        4.2.4 公路客运量流向预测
    4.3 公路客运枢纽规模预测
第5章 营口市公路客运枢纽布局规划
    5.1 布局原则、目标和方法
        5.1.1 布局原则
        5.1.2 布局思路及目标
        5.1.3 布局方法
    5.2 布局影响因素分析
        5.2.1 市域城镇空间结构
        5.2.2 公路网规划
        5.2.3 城市道路系统
        5.2.4 其他运输方式的影响
        5.2.5 旅游资源分布及旅游发展规划
    5.3 布局方案拟定与优化
        5.3.1 公路客运站场数量分析
        5.3.2 公路客运枢纽选址分析
        5.3.3 公路客运枢纽布局方案
第6章 全文总结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德州市对外交通与城市用地拓展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对外交通与城市用地拓展关系密切,需进一步探讨二者作用规律
        1.1.2 德州市对外交通与城市用地拓展过程特征显着,具有代表性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1.2.1 理论对象及范围
        1.2.2 实证对象及范围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比较研究法
        1.4.3 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方法
        1.4.4 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
    1.5 研究思路、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内容与框架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对外交通与城市用地拓展的理论综述
    2.1 城市对外交通
        2.1.1 定义及分类
        2.1.2 运输特性
    2.2 城市用地拓展
        2.2.1 城市空间扩展的研究
        2.2.2 城市土地利用拓展的研究
        2.2.3 城市用地拓展研究的层次与特点
    2.3 对外交通与城市用地拓展的关系研究
        2.3.1 港口与城市发展
        2.3.2 铁路车站与城市发展
        2.3.3 公路与城市发展
        2.3.4 对外交通模式与城市空间形态
        2.3.5 研究特点与不足
第3章 德州城市整体空间扩展与对外交通方式的关系研究
    3.1 城市概况
        3.1.1 地理区位与自然环境
        3.1.2 历史沿革与治所变迁
        3.1.3 城区对外交通方式及通道
    3.2 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特征及规律性分析
        3.2.1 水运主导交通时期(明代——晚清)——"一城两片,内主外辅"发展阶段
        3.2.2 铁路、公路主导交通时期(晚清——1996年)
        3.2.3 高速公路主导交通时期(1997年——今)——"双核分散组团"发展阶段
    3.3 城市外部形态演进特征及规律性分析
        3.3.1 主要对外交通轴线对城市形态演进的作用分析
        3.3.2 城市形态紧凑度变化
    3.4 城市功能空间演替特征及规律性分析
        3.4.1 码头、站点空间的变化
        3.4.2 工业、仓储空间的变化
        3.4.3 商业空间的变化
第4章 德州城市局部用地拓展与对外交通门户的关系研究
    4.1 研究对象及时间的选取
    4.2 门户地区的界定
    4.3 京沪高速公路门户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拓展时序分析
        4.3.1 土地利用类型划分
        4.3.2 土地利用规模结构变化
        4.3.3 土地利用间的相互转变
        4.3.4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演化
        4.3.5 门户地区土地利用拓展时序分析及评价
    4.4 工业物流用地与交通门户关联性分析
        4.4.1 绘制用地对交通门户依存度的等值线图
        4.4.2 工业物流用地对交通门户依存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4.4.3 工业物流用地依存度等值线图空间变异影响因素简析
第5章 基于对外交通的德州城市空间发展构想与用地布局优化建议
    5.1 德州城市对外交通发展趋势判读
    5.2 对外交通影响下城市空间发展趋势及构想
        5.2.1 空间结构发展趋势及构想
        5.2.2 空间形态发展趋势及构想
        5.2.3 功能空间发展趋势及构想
    5.3 对外交通门户地区用地布局优化建议
        5.3.1 交通门户地区土地利用与对外交通的相互关系
        5.3.2 交通门户地区用地布局应处理好几点问题
第6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的不足
图录表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8)近代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一、学科属性与研究范畴
    二、历史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方法
    三、本文的研究对象、目的、意义与方法
    四、相关的学术研究及其进展
    五、研究中的问题与本文的章节结构
第二章 城市空间发育的地理基础和社会经济背景
    第一节 城市空间发育的地理基础及其区域空间权衡
        一、城市空间发育的地理基础
        二、在区域空间权衡中的历史地位及其演变
    第二节 城市近代化发展的时段特征
        一、晚清时期城市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1840—1911)
        二、民国时期城市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1912—1949)
    第三节 近代城市工业发展的进程及其特征
        一、近代工业发展的时段特征
        二、“工业—手工业”的二元产业结构特征
        三、工业化初期区域产业格局的演变
    第四节 “西安府”到“西安市”——近代西安城市沿革
        一、今城与今名的由来
        二、“市”行政建置的形成及其演变
        三、行政界域范围与城市界域变迁
        四、近代经历的战争破坏与城市建设活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地域交通结构及其演变
    第一节 城市地域交通格局及其空间界定
        一、城市地域交通格局及其约束条件
        二、城市地域交通结构发育的自然地理环境基础
        三、城市地域空间的界定
        四、城市地域近郊村镇体系
        五、城市地域交通时空及其村镇分布特征
    第二节 城市地域交通结构特征
        一、府城外部码头的交通功能
        二、城市地域交通功能结构及其演变
        三、城市外部码头与主要集镇的分布及其功能作用
        四、城市地域交通运输及其空间特征
    第三节 城市地域交通结构的演变及其成因
        一、近代初期城市地域交通结构特征(1840—1934)
        二、近代后期城市地域交通结构演变(1935—194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晚清时期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萌动发展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功能要素及其变化
        一、城市空间功能要素的基本构成
        二、清末“新政”以后新的城市功能构成单元及城市空间的功能置换
        三、城市近代手工业及其空间功能要素
    第二节 城市总体空间格局及其军事防御特征
        一、城市空间格局及其防御特征
        二、满城内部的空间防御特征
        三、官府衙署及其拱卫满城的布局特征
    第三节 农业社会经济背景下的城市商业分布特征
        一、晚清时期西安城市商业功能及其影响范围
        二、晚清西安城市商业空间分化特征
        三、西安城市商业中心问题的探讨
    第四节 城市内部文化空间特征及其演变
        一、城市文化中心的功能地位及其空间要素的演变
        二、城市内部崇祀文化的农业社会特征
        三、城市内部祠祀的空间分布
        四、西方教会的传入、影响及其空间分布
        五、新式教育的普及及其空间意义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民国时期城市空间结构的转型发展
    第一节 设市管理与城郭格局的转型
        一、西安历次设市及其市区范围
        二、城市行政划区管理与空间功能分区
        三、民国时期城市人口规模状况
        四、城郭格局与城市道路交通空间结构的演变
    第二节 城市内部功能要素及城市公共生活中心的功能
        一、北洋政府时期城市内部功能结构要素及其演变
        二、南京政府时期城市内部功能结构要素的变化
        三、城市公共生活中心的功能
    第三节 城市商业空间结构及其演变
        一、近代西安商业空间类型及其分布
        二、城市商业消费特征
        三、城市商业的空间格局及商业中心的位移
        四、新的商业中心的交通空间导向性
        五、民国时期西安商业空间形态及其结构特征
    第四节 城市内部工业布局及其演变
        一、城市传统手工业布局的发展及其演变
        二、近代工业布局的发展及其演变
    第五节 城市新区的发展及其与功能的整合
        一、城市内部残破区的开发
        二、城市外围新市区的拓展及其分布
        三、城市旧区功能结构的整合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城、郊居住空间结构及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特征
    第一节 居住社会组织结构及其空间演变
        一、从两县分治到统一管理
        二、从坊巷到街巷的演变
        三、保甲制度下的基层居住社会空间组织及其管理功能
        四、城市内部人口及其空间分布
    第二节 城市地域城、郊居住社会结构及其空间特征
        一、居住空间组织职能及其结构的分化特征
        二、农业社会背景下的城、乡居住空间结构特征
        三、城、乡居住空间单元及其演化
    第三节 城市内部居住空间分异及其演变
        一、居住分异的影响要素
        二、晚清时期西安城市居住空间的民族分异特征
        三、民国时期西安城市居住分异的发展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城市空间结构的近代化特征及其成因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的近代化特征
        一、城市空间结构的近代化表征
        二、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空间过程
        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空间作用
    第二节 近代西安城市空间结构特征
        一、城市地域结构特征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特征
    第三节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成因分析
        一、地理空间因素
        二、社会政治因素
        三、交通技术因素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近代城市规划和建设及其影响
    第一节 近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及其历史局限性
        一、近代城市规划实践
        二、近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
        三、近代城市规划的历史局限性
    第二节 近代城市规划对西安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作用
        一、《西京规划》功能分区思想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
        二、《西京城市分区及道路系统计划书》的启发
        三、近代历史文化保护实践及其影响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对西安城市建设及历史地理学应用研究价值的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新中国建立初期城市规划事业的启动和发展(1949—1957)(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二、学术研究现状
    三、资料的收集与选用
    四、基本构思及框架
    五、主要创新点与研究难点
第一章 新中国初期城市规划在探索中起步和发展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城市规划的历史起点与理论基础
        一、新中国城市规划的历史起点
        二、新中国初期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城市规划机构和制度的创建
        一、城市规划机构的建立健全
        二、《城市规划编制暂行办法》的制定和颁布
        三、城市规划运作机制的形成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城市规划的方针原则与方法的确立
        一、城市规划方针的提出
        二、城市规划原则的确立
        三、工业及城市分布原则的确定
        四、城市规划工作方法与步骤的建立和完善
    第四节 新中国初期城市规划的全面展开
        一、新中国初期城市规划全面启动的背景
        二、新中国初期城市规划的展开
        三、新中国初期城市的发展
第二章 新中国初期不同类型城市的规划与建设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首都北京的规划与建设
        一、“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老北京的规划格局
        二、近代北京的城市规划
        三、新中国初期北京城市规划的历程
        四、新中国初期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五、天安门广场的改建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新建工业城市的规划与建设
        一、包头(新区)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二、洛阳(涧西区)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三、株洲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四、新中国初期其他新建工业城市的规划与建设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大规模扩建城市的规划与建设
        一、内地传统城市的规划与建设
        二、东北老工业城市的规划与建设
        三、沿海近代工商业城市的规划与建设
第三章 新中国初期城市规划的特点、问题及影响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城市规划的特点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城市规划中的一些问题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城市的规划建设对职工、市民生活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声明
后记

四、西安市重心北移需钢材百万吨(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城市雾霾演进与治理研究(1912-2019年) ——兼与英国伦敦雾霾的历史比较[D]. 吴洋.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 [2]北方满族民居历史环境景观分析与保护[D]. 韩沫. 东北师范大学, 2014(12)
  • [3]反哺与责任: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研究 ——以人力、财物和技术设备的输出为中心[D]. 谢忠强. 上海大学, 2014(02)
  • [4]建国以来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研究[D]. 刘伟. 陕西师范大学, 2011(07)
  • [5]区域核心城市及其竞争力研究[D]. 肖盛峰. 大连理工大学, 2011(06)
  • [6]营口市公路客运枢纽布局规划研究[D]. 宋振华. 吉林大学, 2010(05)
  • [7]德州市对外交通与城市用地拓展关系研究[D]. 徐艳芳. 山东建筑大学, 2010(05)
  • [8]近代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1840-1949)[D]. 任云英. 陕西师范大学, 2005(11)
  • [9]新中国建立初期城市规划事业的启动和发展(1949—1957)[D]. 李益彬. 四川大学, 2005(03)
  • [10]西安市重心北移需钢材百万吨[N]. 刘纪生. 中国冶金报, 2004

标签:;  ;  ;  ;  ;  

西安重心北移需要百万吨钢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