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运动与油气田分布

地壳运动与油气田分布

一、地壳运动与油气田分布(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1](2019)在《关中和柴北缘地区战略性氦气资源成藏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氦气是一种战略性资源,因其化学惰性、低沸点、低密度的特性,不仅广泛应用在低温超导、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等领域,而且在核工业和航天方面有不可替代的应用。我国是贫氦国家,氦气主要依赖进口,受制于人,氦气资源安全形势严峻。本论文综合运用稀有气体地球化学、油气地球化学、油气地质学和矿物学等学科知识,使用稀有气体同位素质谱仪、激光荧光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和电子探针,以关中盆地地热田和柴北缘油气田为研究区,在明确研究区氦气富集情况和成因类型的基础上,分别从氦气的生成、释放和运聚三个方面系统研究了氦气成藏机理,总结出氦气成藏模式和富集条件。分析井口气氦气含量及同位素,明确研究区氦气富集情况和成因类型。关中盆地本次采集的地热伴生气中He含量为0.05-2.94%,高于其工业标准0.05-0.1%。柴北缘地区马北气田He含量(0.06-0.20%)高于工业标准,牛东气田(0.01-0.02%)低于标准,东坪气田氦含量变化较大(0.02-0.48%),部分区域达到标准。两个区域He同位素值均显示壳源氦气特征。调研世界富氦气藏的地质背景,揭示壳源氦气藏与花岗岩的关系,讨论花岗岩中氦气生成特征。关中盆地南缘露头花岗岩和银额盆地井下花岗岩均富铀钍,铀钍平均含量高于克拉克值,但各岩体中铀钍非均质性强,电子探针显示以铀钍独立矿物和铀钍类质同象矿物两种形态赋存。花岗岩可生成大量氦气,与关中盆地有关的花岗岩氦气生成量为142.76亿方,远高于根据地热流体估算的盆地内氦气资源量(21.30 亿方)。研究花岗岩中氦气释放机理,总结出花岗岩中氦气释放模式。采用真空破碎、加热熔融和分段加热三种方法提取稀有气体,结果表明:①花岗岩中仅部分氦气可保存在岩石中(1.5-17.4%),结合前人研究,认为花岗岩中氦气的释放比率高达80%。氩气相对于氦气更难从岩石中释放出去。②温度是影响花岗岩中氦气释放的首要因素。250℃下,花岗岩对4He无封闭能力,丢失90%4He仅需6.4天。铌钛铀矿中4He封闭温度为125℃,该温度下丢失90%的4He需要2.5百万年。结合其他副矿物的封闭温度,认为27-250℃(400-7800m)为He部分封存区,低于27℃(400m以浅)为He完全封闭区,高于250℃(>7800m)为He不封存区。③断裂可进一步将不受温度封存的He运移至地壳浅部的流体系统中成藏。分析关中盆地稀有气体分馏过程,建立地热田地下水运移和氦气运聚成藏模式。空气来源的稀有气体(ADGs,e.g.,20Ne,36Ar,84Kr,130Xe)模拟结果表明,该地区经历过开放系统中重油-水瑞利分馏,且Kr和Xe富集°华县2井附近存在游离气藏,4He通量高。关中盆地氦气成藏模式如下:①地下水补给,ADGs随之运移至地下;②壳源气体(4He,40Ar*等)从地壳岩石中释放出来并溶解到地下水中,该过程持续0.30-1.98Ma。③地下水经历油-水分馏阶段;④主要气体组分(N2和CH4)生成并加入到地下流体系统中。随着甲烷补给量的增大,依次形成高氦弱气水溶气藏、低氦强气水溶气藏和高氦游离气藏。讨论柴北缘地区稀有气体分馏模型,建立油气田油气充注和氦气运聚成藏模式。柴北缘地区经历了油水-气水的多阶段相分馏过程,马北地区多油少气,东坪地区变化大,总体少油多气,牛东地区的油气特征介于马北和东坪之间。根据分馏模型,明确了氦气随地下水进行运移,计算了分馏前地下水中的4He含量,建立了柴达木盆地的氦气成藏模式:①地下水补给;②氦气初次运移。地壳岩石中衰变产生氦气释放并保存在(微)孔隙或(微)裂隙中的地下水中,在马北、东坪和牛东分别持续1.84-2.78,1.07-2.11和0.31-0.49Ma。③氦气二次运移。当油气集中生成而大规模运移时,地下水先后与油相和气相接触,导致溶解度极低的氦气从地下水中脱溶进入气相,随烃类一起运移至气藏。④油气藏形成后氦气补给可忽略不计。提出氦气富集的三大有利条件:①富铀钍的花岗岩区及古老地台的新构造活动区可为氦气藏提供丰富的来源;②地下流体系统中存在游离天然气藏,气-水平衡使溶解度极低的氦气,不断脱溶进入气藏,而非随地下水运移而散失,因此水溶气脱溶形成的气藏极有可能富集氦气;③气藏中主要组分的补给量适中,减小对前期形成的高氦气相的稀释作用,所以“低品位”气藏更容易发现较高氦气含量,对该类气田可进行天然气和氦气的综合利用。

虞震东[2](2016)在《煤的无机成因学说——兼论石油天然气和油页岩的成因》文中研究指明煤在学术界被"公认"为是植物遗体经成煤作用生成的。这是有机成煤学说。本文指出,这个学说严重缺乏证据。煤层中有大量植物遗体只是此学说似是而非的证据。这个学说的先天性困难使它无法解释超厚煤层的成因。这个学说无法解释地球上聚煤面积占成煤植物生长面积的比例太小的事实。本文提出了煤的无机成因学说:地下核燃烧使其燃烧腔四周地壳内大范围区域里的温度和压力都要升高;如果其中某个区域升高后的温压情况符合生煤所需要的温压条件,而且该区域有丰富的碳元素和地下水以及催化物质,该区域里就会自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大量的碳氢氧化合物并合成为煤。对土星的卫星土卫六的探测查明,土卫六上的固态碳氢化合物的数量是地球上2014年底全球煤的剩余探明可采总储量的二百多倍,土卫六上的石油天然气数量是地球上2014年底全球油气的剩余探明可采总储量的几十倍或几百倍。而土卫六表面温度为摄氏零下179°左右,非常寒冷。因此,土卫六上没有动物,没有植物,也没有大量微生物。所以,土卫六上巨量的石油天然气和固态碳氢化合物都是无机成因的。这样,人类探测宇宙得到的新成果所揭示的土卫六上巨量烃的存在既为本文提出的无机成烃论提供了铁证,又对学术界公认的有机成煤论和在学术界占主导地位的有机成油气论造成了致命性的打击。抛弃掉阻挡人们视野的、错误的有机成油气论以后,根据无机成油气论可以得到一个重大的结论:在地内不很深的部位应该存在着蕴藏有巨量石油天然气的石油天然气海洋,它正等待着人类去开采。本文并提出了寻找地内石油天然气海洋的若干突破点位置。本文指出,现代地质学对地球史上成煤期的时间认识是错误的,煤的生成时间应该是生成煤的地下核燃烧的发生时间。本文还提出,油页岩的成因并不是现代地质学所认为由生物遗体生成的有机成因,它也是无机成因的。地质学在数理化天地生这六大基础学科门类中远远落后于其他五大学科门类的发展。我们希望,地下核燃烧假说能帮助地质学赶上其他五大学科门类的进展,并使地质学本身早日进入原子能时代。

钟清,方慧,杨辟元,李立,袁永真,裴发根[3](2015)在《上地幔高导层与内生金属矿产及油气藏的关系》文中认为依据大地电磁测深所发现的上地幔高导层顶面深度可以给出大陆岩石圈-软流圈界面(LAB)的空间发育特征,为认识岩石圈结构及壳幔相互作用等提供重要信息.本文在1996年编制的中国大陆上地幔高导层顶面深度图的基础上,补充了1995—2010年大地电磁测深结果和大地热流数据,以1°×1°网度编制了新的中国大陆上地幔高导层顶面深度图.我国上地幔高导层顶面深度变化很大,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特征,呈东浅、西深、北浅、南深的格局,从最浅的5060km到最深的230km,平均深度为100120km.据上地幔高导层顶面分布形态,全国共可划分出27个隆起区.通过与中国已知内生金属矿产和油气田的分布对比,发现我国大陆80%以上中生代内生金属矿床分布在上地幔高导层隆起带或其梯度带上方.中国大陆东部含油气盆地主体对应上地幔隆起区,油气田多位于隆起区上方或其边部的过渡带上;西部主体位于幔坳区,主要油气田对应盆地中心的幔坳向周边幔隆过渡的梯度带上;中部表现为仅盆地腹地对应幔坳,盆地周边对应规模较大的上地幔隆起带,主要油气田位于隆起带.总的来看内生金属矿床一般分布在上地幔隆起区靠近造山带一侧,而油气田一般分布在上地幔隆起区靠近盆地一侧.软流圈的不断上隆,造成岩石圈减薄、拉张,张性断裂的出现成为地球深部物质和热量向地壳上部运移的有利通道,为内生金属矿产的形成提供了成矿物质和能量保障,也为含油气盆地带来了生烃催化剂、热能和无机成因的石油与天然气.地球深部超临界流体的存在对上地幔高导层的形成、成矿物质运移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滕吉文,杨辉[4](2014)在《第二深度空间(5000~10000m)油、气形成与聚集的深层物理与动力学响应》文中认为在当今全球各国对油、气能源的需求和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油气能源十分紧缺的前提下,共享世界油、气能源的同时,必须立足于本土,迅速建立起安全、稳定,且可保证持续供给的油、气能源战略后备基地.油、气田勘探和开采中,尚存在着大于或远大于通常所规范的油、气生成稳定温度和深度限定,而向深部勘察油、气的理念又受到传统油、气成因理论的严峻挑战.为此,近些年来,通过对沉积建造、结晶基底,深部油气生成的物理(主指温度、压力)条件、物源和聚集储存空间的研究,提出:①沉积盆地中存在双相(陆相+海相)沉积建造,而基底则分为中、新生代沉积基底和古老的变质岩结晶基底,即双层基底;③地壳深部介质的物理化学属性和变质岩及存储空间为油、气的生成和聚集提供了物质基础;③厘定了在有机成因主导下,油、气混合成因(有机+无机)的新理念;④第二深度空间(5000~10000m)的油、气探查和开发将必是未来深部发现大型和超大型油、气田和深化研究的必然轨迹.

滕吉文,杨辉[5](2013)在《第二深度空间(5000~10000m)油、气形成与聚集的深层物理与动力学响应》文中认为在当今全球各国对油、气能源的需求和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油气能源十分紧缺的前提下,共享世界油、气能源的同时,必须立足于本土,迅速建立起安全、稳定,且可保证持续供给的油、气能源战略后备基地.油、气田勘探和开采中,尚存在着大于或远大于通常所规范的油、气生成稳定温度和深度限定,而向深部勘察油、气的理念又受到传统油、气成因理论的严峻挑战.为此,近些年来,通过对沉积建造、结晶基底,深部油气生成的物理(主指温度、压力)条件、物源和聚集储存空间的研究,提出:①沉积盆地中存在双相(陆相+海相)沉积建造,而基底则分为中、新生代沉积基底和古老的变质岩结晶基底,即双层基底;②地壳深部介质的物理-化学属性和变质岩及存储空间为油、气的生成和聚集提供了物质基础;③厘定了在有机成因主导下,油、气混合成因(有机+无机)的新理念;④第二深度空间(500010000m)的油、气探查和开发将必是未来深部发现大型和超大型油、气田和深化研究的必然轨迹.

真允庆,牛树银,刁谦,叶良文,巫静,宋涛,贾学谊[6](2012)在《东北地区地幔热柱构造与成矿成藏作用》文中提出东北地区处于古亚洲构造域和西太平洋构造域的叠合部位。该区地幔热柱存在8个地质标志:①南北以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太古代基底(断裂)为界,东西以变质核杂岩体分布为界,基本与日本海毗邻的范围为亚地幔柱的规模;②在佳木斯-牡丹江缝合线内见有科马提岩、苦橄岩,可能为地幔热柱的中心;③水系分布呈放射状及莫霍面分布为松辽盆地幔隆起一致;④典型的热穹隆状态;⑤以花岗岩为主的火成岩省;⑥中生代基性玄武岩基本落入Nb/Ta-Nb图解的地幔柱范围;⑦形成坍塌裂谷特征;⑧岩石圈地幔呈蘑菇云状上涌,地震层析资料证实与太平洋板块俯冲具有相辅相成关系。中生代地幔热柱成矿成藏作用的时空分布具有同时代、同火成岩构造控制,山岭成矿,盆地成藏特征。从He及Ar同位素组成阐明金属矿床与油气田的同源性,分析了幔枝构造是在地表的表现形式,无疑对当今深部找矿及海相油气田的勘查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吕丁友[7](2012)在《郯庐断裂带渤海段新生代构造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郯庐断裂带渤海段是渤海油田油气勘探的主力产区,统计表明目前渤海油田发现原油储量的近65%、天然气储量的近80%均分布在郯庐断裂带沿线。关于郯庐断裂带构造活动规律及油气富集分布规律的研究是当今石油地质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广泛文献调研和充分吸收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大量扎实的地震构造解释,成藏机理分析及大量的地质综合研究,对郯庐断裂带(重点是渤中凹陷地区)构造发育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关系取得以下主要认识和进展:1)在大量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渤海区域构造地质背景、郯庐断裂带演化变形特征的系统研究,认为郯庐断裂带渤海段自身具有明显的分带、分段、分层差异变形特征,可将其划分北、中、南三段,分析了各段在不同地质时期的活动特征;明确了主干断裂与派生断裂的相互关系及组合特征;指出左阶右行是郯庐断裂带构造圈闭发育的有利部位,圈闭(群)规模与左阶规模成正比;2)在郯庐断裂带沿线大中型圈闭(油田)圈闭类型、成因机制精细解剖的基础上,将圈闭分为两种,一是与伸展作用伴生的圈闭,二是与走滑作用伴生的圈闭,前者主要表现在古近纪,后者主要表现在新近纪晚期-第四纪。3)分析总结了伸展构造运动系统与走滑构造运动系统相互作用机制与模式,首次提出主要有三种作用模式:①走滑控凹型(羽状模式)②“H”型动力机制型③“U”型复合叠加型;4)采用有机质成熟度演化,运移路径三维模拟、生排烃门限分析等技术对郯庐断裂带(渤中段)油气成藏条件和断裂高效疏导体系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指出其具有近源成藏、持续供烃、高效输导、天然地震驱动、幕式成藏充注以及优质盖层等优势油气成藏地质要素,具备了形成优质大中型油气田的有利条件。对其成藏条件的特殊性与郯庐走滑活动的关系进行了论述。5)采用多种断裂活动定量半定量表征技术方法对断层活动性进行刻画,并结合断裂结构、溢出点位置、断距与盖层厚度关系的分析,指出郯庐断裂带断裂活动的差异控油作用,揭示油气富集层位、富集地段、富集程度从北至南的分布特征。6)通过对郯庐断裂带沿线大中型油气田的精细解剖和新构造运动与断裂高效疏导体系关系及成藏模式的总结分析,提出独具渤海特色的新构造运动条件下的油气动平衡成藏方式。并根据郯庐断裂带时空活动的差异性,将成藏模式分为5种富集模式。

康玉柱[8](2010)在《中国油气地质新理论的建立》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石油天然气勘查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并自主创新建立了七大油气地质理论,即:构造体系控油理论、隐蔽油气藏成藏理论、古生代海相成油理论、叠合盆地成油理论、前陆盆地成藏理论、天然气成藏理论及火山岩成藏理论等。笔者总结并概要论述上述油气地质理论的内涵。

张少云,真允庆,汪洋,陈国衡,李忠华,袁杰,巫静[9](2009)在《油气成因二元论及其地质-经济意义》文中提出文章分析了我国含油盆地的多旋回、二元结构、叠合盆地特征,提出了"油气成因二元论"的观点,认为石油和天然气既可由沉积有机质转化而成,也可由来自地球深部流体中的无机物生成烃,并列举出二元成烃八个方面的证据。油气成因二元论将对扩大找藏领域和深部找矿提供依据,对丰富矿床学理论、创建油气矿产-金属矿床-非金属矿床的成矿系列具有重要意义。按照油气成因二元论的思路,我国油气中的氦资源、金属元素将会在综合利用中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滕吉文,阮小敏,张永谦,闫雅芬[10](2009)在《沉积盆地、结晶基底和油、气成因理念与第二深度空间勘探和开发》文中提出在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研究中,涉及到深部空间的介质、结构和属性,在沉积建造上涉及到陆相沉积、海相沉积和火山岩相,在油、气成因理论上涉及到有机成因和无机成因,在机制上涉及到深部流体的分异、调整、运移和动力作用.这些本质性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是人们十分关注的科学领域.基于油、气生、储和形成的理论、应用和成效的研究提出,有几个基础性的理念问题必须重新认识,特别是沉积建造与古老变质岩结晶基底;双相(海相和陆相)沉积建造与盆地的内涵和双基(有机和无机)混合油、气成因理念.清晰地厘定这些认识不仅有益于对油、气形成、聚集和勘探及开发给出一个更为科学的深部空间,即第二深度空间(5000~10000 m)的油、气勘探,而更为重要的是基于对这些理念的重新认识和深化研究可构建新的思路或理论,且在新的理念导向下,强化油、气深部勘探,以期能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中取得新的成效,发现大型与超大型油、气田.

二、地壳运动与油气田分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壳运动与油气田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关中和柴北缘地区战略性氦气资源成藏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含氦气藏
        1.2.1 世界含氦气藏
        1.2.2 中国含氦气藏
    1.3 氦气成藏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氦气生成研究现状
        1.3.2 氦气释放研究现状
        1.3.3 氦气运聚研究现状
        1.3.4 氦气保存研究现状
        1.3.5 研究区氦气研究现状
        1.3.6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主要工作量及创新点
        1.5.1 创新点
        1.5.2 主要工作量
    1.6 小结
2 研究区地质背景
    2.1 关中盆地地质背景
        2.1.1 大地构造位置
        2.1.2 区域地层
        2.1.3 构造演化
        2.1.4 岩浆岩
    2.2 柴北缘地区地质背景
        2.2.1 大地构造位置
        2.2.2 区域地层
        2.2.3 构造演化
        2.2.4 岩浆岩
    2.3 小结
3 研究区富氦特征与氦气生成
    3.1 实验样品及测试方法
    3.2 研究区富氦特征
        3.2.1 研究区氦气含量
        3.2.2 研究区氦气成因类型
    3.3 氦气生成特征
        3.3.1 壳源氦气藏与花岗岩的关系
        3.3.2 花岗岩中氦源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3.3.3 花岗岩中氦源元素赋存状态特征
        3.3.4 花岗岩的氦气生成量
    3.4 小结
4 花岗岩中氦气释放
    4.1 实验样品及测试方法
    4.2 花岗岩中稀有气体地球化学特征
    4.3 花岗岩中氦氩赋存状态特征
    4.4 花岗岩中氦氩释放特征
    4.5 温度对花岗岩中氦气释放的影响
        4.5.1 花岗岩中氦气的扩散行为
        4.5.2 富铀钍矿物中氦气的扩散行为
    4.6 花岗岩中氦气释放模式
    4.7 小结
5 关中盆地(地热田)氦气运聚成藏
    5.1 实验样品及测试方法
        5.1.0 实验样品
        5.1.1 与主要组分及碳同位素测试方法
        5.1.2 稀有气体含量及同位素测试方法
    5.2 关中盆地主要组分及稀有气体特征
        5.2.1 关中盆地主要组分及碳同位素特征
        5.2.2 关中盆地稀有气体地球化学特征
    5.3 关中盆地地下流体运移过程
        5.3.1 模拟条件
        5.3.2 气-水分馏
        5.3.3 油-水分馏
    5.4 关中盆地氦气运聚成藏模式
        5.4.1 氦气与地下水的关系
        5.4.2 地下水中4He含量
        5.4.3 地壳4He通量
        5.4.4 地下水中CH4和N2含量及N2来源
        5.4.5 关中盆地氦气成藏模式
    5.5 小结
6 柴北缘地区(油气田)氦气运聚成藏
    6.1 实验样品及测试方法
    6.2 柴北缘地区主要组分及稀有气体特征
        6.2.1 柴北缘地区主要组分特征
        6.2.2 柴北缘地区稀有气体地球化学特征
    6.3 柴北缘地区油气充注过程
        6.3.1 模拟条件
        6.3.2 单阶段相分馏(气-水平衡)
        6.3.3 多阶段相分馏(油水平衡-气水平衡)
        6.3.4 柴北缘地区油气资源
    6.4 柴北缘地区氦气运聚成藏模式
        6.4.1 ~4He与地下水的关系
        6.4.2 地下水中~4He含量
        6.4.3 地下水中~4He累积
        6.4.4 油气成藏后~4He补给
        6.4.5 柴北缘地区其他壳源稀有气体的富集
        6.4.6 柴北缘地区氦气成藏模式
    6.5 氦气富集有利条件
    6.6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2)煤的无机成因学说——兼论石油天然气和油页岩的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1 煤的有机成因学说存在的问题
    1.1 煤层中有大量植物遗体是有机成煤论似是而非的证据, 而且是此学说的一大疑点
    1.2 有机成煤理论无法解释超厚煤层的成因
    1.3 有机成煤理论的先天性困难
    1.4 地球上煤炭资源的分布很不均匀, 聚煤面积占成煤植物生长面积的比例太小
    1.5 煤的显微研究没有提供有机成煤理论的有效证据
    1.6 碳同位素成分问题目前尚不能作为有机成煤论的证据
    1.7 结论:煤的有机成因学说严重缺乏证据
2 煤的无机成因学说
    2.1 研究煤成因问题时不应忽视的线索
    2.2 怎样理解这条重要的线索?
    2.3 煤的无机成因学说
        2.3.1 地下核燃烧为地壳浅部碳氢氧元素以及催化物质都很丰富的区域提供适宜的温度和压力使该区域自动产生煤
        2.3.2 无机成煤学说中生成生煤原始物质的化学反应式
3 煤和石油天然气无机成因的铁证:土卫六上的巨量烃远超地球上已知的煤和油气数量
    3.1 土卫六概况[20, 27-30]
    3.2 土卫六上的巨量烃远远超过了地球上已知煤和油气的数量
    3.3 土卫六上巨量烃的成因
        3.3.1 土卫六上有火山
        3.3.2 地下核燃烧是土卫六木卫一和海卫一上火山爆发的能量来源, 也是它们的行星内部热源的重要来源
        3.3.2. 1 土卫六、木卫一和海卫一的火山活动是由其地下核燃烧产生的
        3.3.2. 2 内部核燃烧是木星、土星和海王星内部热源的重要来源
        3.3.3 土卫六的地下核燃烧产生了土卫六上的巨量烃
    3.4 土卫六地表各种地形的成因
    3.5 地下核燃烧假说对土卫六研究的重要贡献
    3.6 土卫六上的巨量烃对有机成烃论的冲击
    3.7 无机成烃论的铁证和结论
4 讨论
    4.1 沉积岩盛产石油天然气和煤的原因
    4.2 成煤期的时间要更新观念
    4.3 油页岩的成因也是地下核燃烧
5 总结

(3)上地幔高导层与内生金属矿产及油气藏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上地幔高导层成因
3 大地热流值估算上地幔顶面埋深
4 中国大陆上地幔高导层的分布特征
    4.1 中国大陆上地幔高导层顶面深度图编制
    4.2 中国大陆上地幔高导层的分布特征
5 上地幔高导层与内生金属矿产分布的关系
6 上地幔高导层的隆坳格局与油气藏的对应关系
7 结论

(5)第二深度空间(5000~10000m)油、气形成与聚集的深层物理与动力学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油气盆地的沉积建造和基底
    2.1 沉积盆地中的双相沉积建造
        2.1.1 双相沉积岩系的分布与盆地界域
        2.1.2 双相沉积建造与盆地理念
    2.2 双相沉积盆地的基底
        2.2.1 中、新生代基底
        2.2.2 古老变质岩基底
3 第二深度空间油、气藏存在的物质基础
    3.1 在全球范围内第二深度空间的油、气藏形成与存储的基本依据
    3.2 中国第二深度空间已发现的几个大油、气田
        3.2.1 国内第二深度空间大油、气田勘探概况概况
        (1) 塔里木盆地
        (2) 黄骅坳陷
        (1) 南堡凹陷油、气藏
        (2) 千米桥古潜山油、气藏
        (3) 四川盆地大气田
        (1) 普光气田
        (2) 四川盆地东北部和西北部气田
        3.2.2 中国海相沉积与油、气聚集的特点
        (1) 非均质强的储集体
        (2) 多期成藏、多源成藏
    3.3 国外深层油、气藏的分布特征
        3.3.1 国外深层油、气田分布的区域性概况
        3.3.2 国外深层油气藏的温度和深度分布特点
        (1) 传统的温度界限早已被石油勘探的实践不断地突破
        (2) 一定温度和深度条件下油、气藏的分布特征
        (1) 4000m以下的中深层和深层油气藏分布
        (2) 古老克拉通地区
        (3) 年轻地台区
        (4) 油、气埋藏下限深度
    3.4 油气沉积盆地形成的深部动力学响应
        3.4.1 几种可导致上地壳介质发生“断陷”或“坳陷”的模型
        3.4.2 油、气田区壳、幔结构的“镜像”模型
4 第二深度空间油、气形成与聚集的物源温、压条件和属性
    4.1 有机质对成烃的贡献
    4.2 传统“液态窗”与外来氢的加入与生气
    4.3 深层油、气形成的温度和压力条件
        4.3.1 深层油、气藏存在温度门限与突破
        4.3.2 镜质体反射率和温、压条件与生烃及裂解
        4.3.3 国内外传统观点的局限性与近期实验研究结果和突破
        4.3.4 油、气形成的温压条件与深部生烃能力
        4.3.5 地温梯度也会影响深层油气的形成
5 油、气能源在第二深度空间储存的要素和空间
    5.1 影响深层油、气储集稳定性的因素
    5.2 深层油、气藏的储集性能
        5.2.1 深层储集岩
        5.2.2 孔隙度随深度的分布
6 典型油、气田储量随开采延续逐增的原因何在?何处会给予补给?
    6.1 石油可否再生或部分再生?并给开采中的油田以部分补给?
        (1) 中国几个油田中的异常现象
        (2) 国外几个油田中的异常现象
    6.2 天然气可否再生或部分在再生, 并给开采中的气田以部分补给
        6.2.1 中国几个天然气田中的异常现象
        6.2.2 国外关于天然气外渗的异常现象
        6.2.3 瓜伊玛斯 (Guaymas) 盆地的油、气特征
    6.3 煤层气的生成与不断补给说明了什么?
        (1) 甘肃窑街煤层CO2气突出
        (2) 煤层瓦斯 (甲烷气) 突出
    6.4 应该重视的几个问题
        6.4.1 原油中富含金属元素
        6.4.2 壳、幔结构与油、气生成与运移
7 双机 (有机+无机) 混合油、气成因新理念
    7.1油、气形成与聚集的有机和无机成因均呈现着一定的潜力
        7.1.1已发现的很多油、气田中确为有机生成的油、气藏
        7.1.2有些油、气田中确实存在着无机生油、气的物源
        (1) 油气田中含有金属铀和黄金
        (2) 碳酸盐岩沉积盆地中的Pb、Zn和微量元素
        (3) 可能的物源
        (4) 是否存在无机生成的可能性
    7.2 对油、气物源应进行量化计算
8 讨论和结论

(7)郯庐断裂带渤海段新生代构造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渤海海域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背景
    2.2 盆地结构特征
    2.3 盆地地层格架特征
    2.4 盆地油气勘探概况
第三章 渤海海域郯庐断裂带新生代构造特征及演化
    3.1 郯庐断裂带渤海段基本构造格架
    3.2 郯庐断裂带渤海段新生代断裂构造发育特征
    3.3 郯庐断裂带渤海段主要构造样式及其成因
    3.4 断裂带伸展、走滑构造系统的相互作用模式
    3.5 郯庐断裂带的形成及新生代演化
    3.6 郯庐断裂带渤海段与新生界圈闭分布的关系
第四章 渤海海域郯庐断裂带油气成藏机理与模式
    4.1 活动断裂带成藏研究现状与难点
    4.2 渤海郯庐活动断裂带油气差异分布特征
    4.3 渤海郯庐活动断裂带优质油气田富集的关键地质要素
    4.4 渤海郯庐活动断裂带油气差异富集机理与模式
主要认识与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9)油气成因二元论及其地质-经济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成藏构造:多旋回二元结构叠合盆地
2 油气成因二元论的地质依据
    2.1 油气成分的依据
    2.2 中地壳低速层的依据
    2.3 干酪根成藏的依据
    2.4 来自基岩油气藏的依据
        (1) 根据3个深井温度变化可以证明, 实际温度与预测温度是相近的。
        (2) 3口井均在5
        (3) 重要的成果是在深部发现了储集层:
        (4) 烃源岩在深部仍保存了原来的特性。
    2.5 火成岩包裹体中含烃类成分的依据
    2.6 固体矿产与油气田共 (伴) 生的依据
    2.7 油气同位素组成的依据
    2.8 多旋回盆地、多期、二元成藏的依据
3 油气成因二元论的地质-经济意义
    3.1 油气成因二元论的经济价值
        3.1.1 扩大找藏思路, 为深部找藏提供依据
        3.1.2 火山活动为再生气合成模型做出贡献[53]
        3.1.3 我国东部天然气可作为He资源开采[54]
        3.1.4 综合利用石油中金属元素, 可以获得巨大经济效益
    3.2 油气成因二元论的地质意义
        3.2.1 油气田与金属矿床可以互为找矿标志
        3.2.2 矿床学应增添“有机”和“无机”统一体的新内涵
        3.2.3 应尽快创建我国能源-金属矿床成矿系列
4 结束语

(10)沉积盆地、结晶基底和油、气成因理念与第二深度空间勘探和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基底的概念与厘定
    2.1 中、新生代基底
    2.2 古老变质岩基底
3 盆地的内涵与理念
        3.1.1 我国油、气发展勘查的简单沿革和陆相生油的功勋
        3.1.2 中国沉积盆地分布图
    3.2 第二深度空间(5000~10000 m)油、气勘探、开发与海相沉积地层
        3.2.1 地史期间的海陆变迁与复杂的深层动力过程
        3.2.2 中国地下存在着丰富的海相地层,且已构成了第二深度空间油、气勘探与开发的源地
    3.3 双相(陆相+海相)沉积建造与盆地
        3.3.1 双相沉积岩系的分布与盆地界域
        3.3.2 双相沉积建造与盆地理念
4 油、气生成与聚集的成因
    4.1 油、气的有机成因
    4.2 油、气的无机成因
        4.2.1 无机油、气成因的地球化学探查
        4.2.2 深部基岩裂缝或破碎带的油、气藏
    4.3 油、气的双机(有机和无机)混合成因
        4.3.1 世界上很多油、气田均是以有机成因为主体
        4.3.2 有些油、气田中确实存在着无机质
        4.3.3 原油中含有金属(非金属)元素(含微量元素)的启示
        4.3.4 可能的深部油藏继生与物源
5 沉积建造和油、气成因理论的发展和实践
    5.1 有机成因的问世和油、气成因的第一个里程碑
    5.2 陆相油、气形成理论和生、储为油、气勘探进程中的第二个里程碑
    5.3 同一油、气盆地的双相(陆相和海相)生、储及扩展深部找油、气空间应为一次新的飞跃
    5.4 双机(有机+无机)混合油、气成因将可能是成因理论的又一次飞跃
        5.4.1 在基底、裂缝、破碎带和深大断裂处可能的油藏
        5.4.2 双机混合油、气成因
6 讨论和建议
    6.1 前提和科学问题
        6.1.1 前提和一系列有待解决的问题
        6.1.2 面临的难题和必须加速攻关和研发的四个方面
    6.2 中国深部沉积建造“透明”岩相填图计划和其宗旨、科学问题与目标
        6.2.1 这一计划的宗旨
        6.2.2 这一计划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和目标
    6.3 中国大陆、陆缘与邻近海域沉积地层和结晶基底勘探计划
        6.3.1 全国控制性剖面部署位置
        6.3.2 控制剖面以外局部地域沉积建造和古老结晶基底资料收集与区域性剖面
        6.3.3“透明”海、陆相沉积建造和古老变质岩基底探测方法和研究
        6.3.4 预期成果
7 结语
    7,1实现的目标
    7.2 地球物理工作部署

四、地壳运动与油气田分布(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中和柴北缘地区战略性氦气资源成藏机理研究[D]. 张文.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12)
  • [2]煤的无机成因学说——兼论石油天然气和油页岩的成因[J]. 虞震东. 前沿科学, 2016(03)
  • [3]上地幔高导层与内生金属矿产及油气藏的关系[J]. 钟清,方慧,杨辟元,李立,袁永真,裴发根. 地球物理学报, 2015(06)
  • [4]第二深度空间(5000~10000m)油、气形成与聚集的深层物理与动力学响应[A]. 滕吉文,杨辉.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特提斯研究中心, 2014
  • [5]第二深度空间(5000~10000m)油、气形成与聚集的深层物理与动力学响应[J]. 滕吉文,杨辉. 地球物理学报, 2013(12)
  • [6]东北地区地幔热柱构造与成矿成藏作用[J]. 真允庆,牛树银,刁谦,叶良文,巫静,宋涛,贾学谊. 地质学报, 2012(12)
  • [7]郯庐断裂带渤海段新生代构造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D]. 吕丁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2)
  • [8]中国油气地质新理论的建立[J]. 康玉柱. 地质学报, 2010(09)
  • [9]油气成因二元论及其地质-经济意义[J]. 张少云,真允庆,汪洋,陈国衡,李忠华,袁杰,巫静. 地质找矿论丛, 2009(04)
  • [10]沉积盆地、结晶基底和油、气成因理念与第二深度空间勘探和开发[J]. 滕吉文,阮小敏,张永谦,闫雅芬. 地球物理学报, 2009(11)

标签:;  

地壳运动与油气田分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