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后标准化工作探讨

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后标准化工作探讨

一、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后标准化工作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陈艳莹,吴龙[1](2021)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改善了生产性服务企业的财务绩效吗?——信号显示对效率增进的挤出效应》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首次基于大样本微观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广义精确匹配克服样本选择偏误和内生性影响,系统考察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提升中国生产性服务企业销售收入的同时降低了企业生产率,在总体上损伤了其盈利能力,说明生产性服务业中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信号显示对效率增进具有挤出效应。分组研究显示,先认证的企业获得更大幅度的销售收入增加,生产率下降也更加明显。技术密集程度高的企业认证后销售收入增幅更大,生产率下降幅度较小,但盈利能力下降幅度更大。这表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未真正改善中国生产性服务企业的财务绩效,它对企业生产率和盈利能力的抑制可能在长期阻碍生产性服务业的升级。政府需要系统性地降低服务交易中信息不对称程度、加强对认证机构的监督并通过完善要素市场环境,纠正服务企业的经营目标短期化问题。

黄立涛[2](2020)在《A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制造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命脉所在,对于制造业而言质量更为重要。A企业是大型摄像机零部件制造企业,长期困扰A企业的难题是质量难以提高,原因是质量管理体系没有贴合企业实际情况,没有满足企业质量管理的需求。为了满足A企业未来发展的需求,提升质量水平,需要优化A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本研究应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以A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为研究对象,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设计方案。首先,通过访谈法寻找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不足,研究显示这些不足主要集中在客户服务、人员情况、预防措施、记录控制等环节。论文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环节进行剖析,得到成因主要有:客户服务意识薄弱、质量激励机制不完善、人员培训不到位等。其次,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理论并联系企业实际情况对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不足提出优化设计方案并实施,如:应用质量激励机制优化纠正措施环节、应用质量信息管理系统优化记录控制环节、应用PDCA加强员工培训优化人员情况环节等。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质量管理体系优化后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从而说明A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优化是有效的。通过本研究,有利于A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贴合企业实际情况,提升企业质量水平。本研究中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化过程,对于质量管理体系研究存在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同时对于其他同类型制造企业优化质量管理体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彭东[3](2020)在《买方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文中提出《中国制造2025》提出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着力点。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应围绕绿色技术创新构造与生态环境系统相协调的新型的现代技术体系。随着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的不断加强,我国逐渐引入了旨在减少环境污染的自愿型环境规制的办法。其中作为一种自愿型环境规制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是由第三方权威机构对企业实施评定从而颁发的证书,企业纳入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有效的显示企业的环境质量偏好。此外,随着企业由传统的单独竞争转化为垂直结构的竞争模式,企业对于买方产品需求导向的把握成为企业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点。本文从企业所面临的买方为切入点,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买方纳入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并且基于需求扩张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梳理了其内在的作用机制。实证研究使用2007—2017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绿色专利数据以及其披露的买方企业为样本,构造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买方企业纳入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并且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其内在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买方企业纳入环境管理认证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买方企业纳入环境管理认证显着增加了企业绿色发明专利、绿色实用新型专利以及两者之和的申请量。进一步的机制检验显示,买方企业纳入环境管理认证一方面能够攫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传导到卖方企业,通过需求扩张效应为卖方企业增加中间产品需求从而激励上游企业的绿色创新;另一方面,买方企业纳入环境管理认证通过提高自身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通过技术溢出效应提高了卖方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

杨思敏[4](2020)在《绿色认证与银行借款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文中提出2012年中国证监会发布了《绿色信贷指引》。以此为标志,银行等金融机构正式将企业的环保绩效纳入信贷审批的衡量维度内。然而,银行所能接收的企业环保信息十分有限,企业和银行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性。为了向银行传递环保信息,企业需要一个具有广泛认可度的衡量标准。发布于1996年的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成为企业的最佳选择。作为全球公认的环保执行标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经过第三方ISO组织独立认证。这意味着银行能够确认以下内容:第一,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所发布的环保绩效具有更高的真实性;第二,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的环保绩效优于其他可比企业。据此,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能否为企业争取融资便利构成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以1998-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研究了绿色认证对总银行借款、长期银行借款、短期银行借款、银行借款成本产生的影响。在进一步分析中,由于在不同的公司特征下,企业的环保行为可能不同。本文根据企业环保性质、股权性质、融资需求分组,讨论公司银行借款的差异;由于绿色信贷政策可能影响企业的环保行为,本文以通过绿色认证的上市公司为实验组,以未通过绿色认证的公司为对照组,利用双重差分法(DID),考察了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发布对绿色认证产生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ISO组织审核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后,公司的银行借款量会显着上升。(2)ISO组织审核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后,公司的银行借款成本会显着下降。(3)在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前后一年、两年、三年和全部观测期内,绿色认证对公司银行借款产生的影响始终存在。(4)在基于企业环保性质、产权性质、融资需求的分组检验中,绿色认证对银行存款产生的影响主要存在于污染企业、民营企业和融资需求较大的企业中。(5)《绿色信贷指引》发布后,绿色认证对污染企业银行借款发挥的作用得到加强。本文的主要创新和贡献在于,本文从通过绿色认证的时点开始研究银行借款的变化,补充了绿色认证产生的经济后果的研究,也丰富了债务融资影响因素的研究。此外,本文的研究发现对各类上市公司提高环保决策和财务决策联动性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胡哲[5](2019)在《P设计院质量管理体系修订及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工程项目EPC总承包模式已经成为国内各类工程施工的主要方式。它是一种由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各阶段实施管理,最终向业主交付产品,对整个工程项目实行整体构思,全面安排,协调运行从而达到缩短工期、保证质量、节省资金目的的工程承包体系。在从传统的工程施工企业纵向一体化转变为项目的EPC总承包模式的过程中,如何建立起一个程序严谨、过程顺畅、实施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体系的一个重点,这将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最终质量,也是决定一项工程是否能顺利交工达到业主预期目标的关键一环。本文的研究对象P设计院遵照上级单位制定的方针政策,进行业务扩展,在保证原来设计工作的前提下,增加EPC总承包业务。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如何根据设计院自身实际情况,建立起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体系,使其有利于促进生产质量管理水平有较明显提升,使其生产质量管理工作逐步走向程序化、标准化、文件化,用有效的质量控制来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管理效能,增强顾客满意度。与此同时,也为其他刚刚加入总承包队伍的设计院修订质量体系提供借鉴和思路。本文以工程质量管理为核心,通过对目标企业EPC总承包项目中存在的设计、采购、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工程质量问题的基本特征、影响因素以及相关过程和环节进行分析。以六西格玛管理方法为指导,综合运用现代质量管理学理论、项目管理理论、系统理论等方法,详细地研究了P设计院质量管理体系如何修订问题。研究并提出EPC总承包模式下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内容、特征及层次,根据对整改后质量控制效果的分析,论证了适合EPC总承包模式的质量控制的运行机制与方法。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研究,本文建立了比较系统、全面的EPC总承包项目协同质量控制框架结构和解决质量问题的方法,并进行了实证研究,为总承包企业加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指导。

王丹丹[6](2019)在《地理标志茶叶加工企业质量控制行为研究 ——以黄山市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茶叶的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大众的关注,地理标志茶叶的生产必须遵行一系列严格的标准以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因此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茶企作为茶产业供应链的中端,其生产、加工、包装、储运等环节的质量控制行为直接影响着地理标志茶叶的质量。本文以黄山市黄山区、徽州区、休宁县、歙县和祁门县76家茶企的问卷调查为基础,利用波特钻石模型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对黄山市茶产业发展现状、茶企对地理标志茶叶实施质量控制的行为以及影响茶企对地理标志茶叶实施质量控制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和第二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内容方法以及对本文涉及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阐述。第三章,利用波特钻石模型分析了黄山市地理标志茶产业发展的现状。第四章介绍了受访企业的基本状况、受访企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对地理标志茶叶质量控制的认知和行为状况以及茶企对地理标志茶叶进行质量控制的机制。第五章在调研和访谈数据的基础上,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从基本特征、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等四个方面来分析茶企对地理标志茶叶的质量控制行为的影响因素。第六章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结论表明:主观规范中的“政府惩罚力度”、“目标市场”和知觉行为控制中的“原料控制”、“预期收益”四个因素对茶企是否提高地理标志茶叶质量具有正向的显着影响。第一,促进良好市场环境的形成有利于企业提高地理标志茶叶质量,政府应大力打击劣质茶产品,使得地理标志茶叶质量与价格相符,在公平有序的环境中保障茶企的预计收益,打击“机会主义”的行为。第二,茶叶销售主要目标市场的不同,不同市场的消费者对于地理标志茶叶的质量要求也不同,出口市场的消费者对于茶叶质量的要求最低,而传统市场对于茶叶质量的要求最高,给企业施加的压力也就最大。第三,茶企对地理标志茶叶原料的控制程度直接影响了地理标志茶叶的质量控制水平,对于茶叶加工企业来说原料来源无疑是关键环节。第四,决定茶企是否决定实施地理标志茶叶质量控制决策的关键因素是质量控制所带来的预期收益与成本的关系,若企业预计提高地理标志茶叶质量使得收益大于成本,企业就会提高地理标志茶叶的质量。

幸家刚[7](2016)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标准体系认证已成为发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的关键工具,农业标准化更是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和落实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主要抓手;但由理论界和政府共同推动的农业标准化在我国市场机制不健全的情景下尚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借助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双层系统模型,构建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质量安全认证所面临内外部环境压力的分析框架;探寻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质量安全认证行为背后的动力机制,尝试重新定位和完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的市场激励机制。在浙江省11个地区55个县区1261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标准化建设调查数据的基础之上,本研究利用解释组织技术采纳行为的技术组织环境(TOE)模型,纳入经营主体对内外部环境压力感知的度量,分析经营主体的质量安全认证实施决策、质量安全认证标准选择决策以及叠加认证决策三类行为;利用解释组织内部个体技术接受行为的技术接受模型(TAM),分析经营主体的生产性服务提供对于质量安全认证实施行为的影响;在此之后,利用均值分析和二元逻辑回归检验不同类型认证对于经营主体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质量安全认证决策行为主要受来自经营主体内部动机和外部市场激励的驱动,以及市场障碍的约束;并受到经营主体的个体特征以及市场分布特征的影响。在经营主体质量安全认证标准的选择决策过程中,相对于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管理体系认证标准的选择主要受到标准特性的阻碍;绿色食品认证则受政府规制的驱动和市场障碍的影响明显;而有机食品认证则明显受市场激励的驱动。经营主体的质量安全叠加认证行为显然受到经营主体内部动机的驱动,但受到标准特性和人力资源局限的妨碍;而越是感受到政府规制压力的经营主体,越不可能实施质量安全叠加认证。第二,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提供、统一投入品采购和检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的提供确保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质量安全标准认证的落实。相对于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而言,检测服务还显着正向影响了绿色食品认证的实现;但对于管理体系认证的实现而言,培训与指导服务更为重要。统一农产品销售、保护价收购和培训与指导三类服务显着负向影响着绿色食品认证的实现,从反向证明了这三类生产性服务对于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实施的促动作用。第三.,无认证的标准化相对于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更能显着提升经营主体的效益,从而表明质量安全认证的经济绩效并不明显;虽然质量安全认证会导致经营成本增加,但会促使经营主体的产品形象显着提升、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和价格相对提高。由此论文认为,要推动经营主体的质量安全认证行为,需要从强化市场激励、缓解市场障碍和优化我国的农业“绿箱”政策三个角度着力。只有充分发挥市场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上的主导地位,在政府的市场秩序维护和公共服务提供的基础之上,才能建立起依托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的长效机制,缓解进而解决农业面源污染,落实农业供给侧改革,满足人民群众对于食品安全的需要。

沙洋[8](2016)在《工程建设企业技术标准认证公告制及绩效研究》文中认为工程建设企业技术标准,是工程建设企业围绕所承担的任务,对材料和设备采购的技术要求,勘察、设计或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方法或工艺的要求,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的技术要求以及试验、检验和评定的方法等做出规定,是对工程建设企业中需要协调和统一的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工程建设企业技术标准认作为工程建设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基础之一,对于促进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机制的转换、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的第一部分是全文的基础研究部分。该部分在阐述研究背景的基础上,明确了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学者进行的相关研究做文献综述,详细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及相关基本概念。第二部分对标准、技术标准以及工程建设企业技术标准的相关定义进行解释,运用经济学原理对工程建设企业采用技术标准认证公告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国外及各行业企业技术标准认证状况分析”是本文主要的分析章节之一。首先对国外企业技术标准的认证情况进行分析,接着对国内各行业企业标准认证状况进行分析,最终通过国内外对比得出符合国内企业技术标准发展要求的启示。第四部分“工程建设企业技术标准认证公告制研究”是本文的核心部分。首先阐述我国工程建设企业发展的状况以及面临的问题,提出关于认证公告的实施主体、程序及形式。第五部分“工程建设企业技术标准认证公告绩效评价研究”是本文评价研究的核心部分。利用调查报告以及建立评价绩效的模型,分析工程建设企业实施技术标准认证公告的效益。本文利用契约理论、代理人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激励理论,运用系统分析方法论,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的方法,在国内外现状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技术标准系统研究,从切合我国工程建设企业实际的角度为我国工程建设企业技术标准认证公告提供依据。在实用价值上,本研究为政府、工程建设企业和机构等相关主体正确认识技术标准重要性、明确技术标准认证公告的方式、发挥企业技术标准的效用等方面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研究成果对相关主体有一定参考和借鉴作用;在学术价值上,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对其他关联系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依据。

高国钧[9](2016)在《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创新与完善》文中认为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CCC)是政府为保障产品安全、公共安全、保护环境、维护消费者利益,由特定机构依照法定程序判定产品是否符合技术标准的市场准入制度。作为市场经济国家的基础性制度,其内在动力来源于政府、生产者与消费者对于安全、效率与秩序的价值追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产生了众多的认证机构,其认证服务广泛渗透经济、社会、环境、政府管理、教育及人权保障,逐渐成长为重塑世界秩序的引导者。基于中立、客观、专业立场及“平民主义”精神,认证的理念、内容与方式具有普适性与超国家性,具有克服外部性、节约交易成本的作用,甚至在某些方面替代政府规制市场,事实上承担着干预主体的角色。在国家干预与社会自治之间,强制性产品认证机构,既有中介服务组织的一般特征,又具有自身的特异性。已有的研究探讨大多局限于认证对政府与市场的作用与影响。多年来,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有效性”颇受垢病,认证标志的“安全性”与“消费导向”价值尚未得到社会认可。保障认证信息的真实性及有效性是认证行业的生命线,也是认证主体的基本法律义务。尽管入世以来,国家认监委组织多次专项执法行动,但效果并不佳,认证主体不实认证、认证合谋、市场主体花钱买证等认证“形式主义”尚未予以根治;另一方面,认证程序、认证模式、认证单元划分、认证收费制度规定不尽合理,导致强制性认证产品合格率不高,认证有效性不强,消费安全面临极大隐患。本质上,在产品质量治理方面,当下政府所面临的并非单向式简单干预,而是双层干预,既要直面规制微观市场,维护竞争秩序,又要对认证主体实行干预。政府经济干预权理论并不完全适用于认证主体,对这种“混合规制”的规制已有的主流经济法理论并未对此予以恰当的重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很重要,但存在问题也多,已构成对我国市场秩序及经济法律制度研究的极大挑战,带来的命题是:什么形式和内容的法律规制能够使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法律系统最有效率地履行其支持市场系统的应然功能?为此,本文坚持学术研究的问题导向,尝试在“国家—社会中间层—市场”的分析框架下,以风险社会为切入点,以认证权为逻辑起点,以解决认证有效性为主线,以强制性产品认证法律制度的规范性为研究重心,探究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基本范畴,以公共治理理论、社会中间层理论、法律的道德性理论为基础,检视并总结市场体制深化改革背景下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及运行的规律和特征、存在问题,细致考察域外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发展的模式、特征及趋势,在经济法的视野下,做一个一般性和基础性的制度研究,以澄清和巩固认证机构的经济法主体地位,找到认证有效性不足问题发生的内在机理及多年未根治的原因,从宏观上研判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创新与完善的路径选择,从微观上明晰政府规制认证有效性的策略工具及法律责任实现机制。全文除绪论外,共分六章,各章内容具体分述如下:第一章是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内涵与理论基础。在政府、社会中间层和市场三者间合理地分配权力与权利,明晰干预权力边界和责任范围,形成三方相互监督、互相促进的局面,可改变政府“一股独大”的权力配置结构。认证制度源于西方,只有观照其制度起源和发展史,才能探究和洞悉其内在的功能与价值。风险社会的来临,引发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需求,凸显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首要“安全性”应用价值,阐释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历史与现实的五个动因及意义。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本质上究竟有何特别的制度机理?故有必要梳理认证概念起源和沿革,从而揭示强制性产品认证法律关系的特殊性。从权力与权利的分野与耦合角度,揭示了认证权的权源、本质及其基本特征。择取公共治理理论、社会中间层理论、法律的道德性理论,分别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视角、主体间性“多元治理”视角、法律与伦理交融视角,阐明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该当性,为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作理论上的铺垫。第二章是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历史变迁与特点。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具有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的双重特征,引进并借鉴于西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正在从认证大国向认证强国迈进。作为一种市场准入制度,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是我国市场规制法的重要内容,有必要全景式梳理其基本内容及运行机制,具体包括制度渊源、监管体制、认证程序、认证模式及收费制度。制度渊源除了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之外,还包括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指南、国际标准及国家认监委、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认证认可行业协会的规范性文件。从制度渊源的广泛性、复杂性、多层次性凸显了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变动性特征。良好的监管体制、科学的认证程序、优化的认证模式、市场化的收费制度对提高行政效率、认证绩效具有正向效应。上述事实性内容的交代,为概括和总结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发展的规律性特征提供素材和依据,即政府主导干预的父爱主义、质量规制的混合治理模式、发展路径的国际标准依赖、经济法调整的社会本位观、与生产许可制度两轮驱动。第三章是市场体制深化改革背景下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存在的问题。应然意义上,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很重要,但现实运行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中国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从简单模仿到改革完善,从被动依从到主动融入,在曲折探索中不断前行。在深入剖析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面板数据,总结认证主体社会化、认证证书集中化、认证市场结构寡头垄断等整体失衡基础上,梳理、研判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制度创新与完善提供靶向。大抵来说,主要问题体现在三个方面,基于立法机制视角的体系性立法缺陷、基于行政干预视角的政府监管不到位、基于认证绩效视角的认证有效性不高。具体表现为:立法位阶低层次,法律规范严重冲突,立法空白,立法体系不完整;机构设置不合理,运行机制不顺畅,执法力度不够大;机构独立性不强,技术标准不协调,认证程序不规范,虚假认证未根治及认证采信度不高。立法缺陷是根源,有效性不高是制度运行的表征,而监管不力是制度失灵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三个认证典型案例,运用博弈利益主体分析,进一步剖析和归纳造成上述问题的成因及影响。第四章是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运行的域外考察与启示。作为“互补性”制度移植,认证来源与引进于西方发达国家,对其制度与实践的深入考察可为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提供经验和范本。基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文化和历史传统、法系差异,世界各国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运行和规制并没有统一固定的版式,从而表现为一定的“地方性知识”。在概述世界主要国家放松规制政策和行政规制权的社会转向背景基础上,检视世界主要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具体内容和运行状况,并从宏观上归纳了各国模式,即美国、德国的标准先行、市场推动型模式;俄罗斯、日本、印度立法规范、政府主导型模式;英国、韩国因势利导、协同推进型模式。并总结概括上述典型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成功经验及对我国相关制度的启示与借鉴,即效率主义的价值判断、法治基础的权力改革、多元主体的配置结构、风险管理的决策方法。第五章是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创新与完善的路径选择。基于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国际认证的发展趋势,需要根据我国的市场环境、产业发展做出针对性的制度创新和完善。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在坚持科学发展、认证主权的总体理念指导下,以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为前提,科学界定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公益性和经营性职能定位,统筹规划,宏观布局,理顺政府与政府主管部门的关系,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规制相结合,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认证有效性为核心目标,在坚守质量安全底线基础上,坚持强制性产品认证与自愿性认证协同发展原则。针对目前中央力促审批制度改革背景下,同时要克服国家干预过度与干预不足的倾向,坚持国家干预适度性的经济法理念。放开认证行业,不等于政府撒手不管,干预也必须有一定的限度范围,要正确处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与生产许可证制度两者的关系和边界,促进合格评定方式的改革创新。剖析了《合格评定法》与《技术监督法》两种立法模式的历史条件和优劣,探讨了《合格评定法》的立法导向、总体框架及立法重点,分析了强制性标准在强制性产品认证中的法律地位,建设性提出修订《标准化法》的总体导向、基本原则和建议。第六章是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创新与完善的具体建议。法律制度运行好坏取决于其责任的科学设计与实施。预期成本超过预期收益是有效治理的基本要求,认证主体法律责任是认证市场有序发展的保证,是认证法律制度真正发挥其作用的关键所在。然而,认证的公益性与自利性的冲突与矛盾决定了对其规制的复杂程度。在论述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法律效力和范围基础上,以提高认证有效性为目标,探讨了市场导向与强制性产品认证竞争政策的关系,提出科学构建强制性产品认证机构的指定标准、程序规则、权利救济途径。认证行为的可控性是法律规制的目标,建议从完善强制性认证信息披露机制、提升强制性认证行为规范性两个方面来强化指定认证机构的规制。最后,从法律责任创新与完善角度,推动强制性产品认证法治化建设:建立黑名单制度,加大声誉成本;连带责任的认定与实现。从适用主体、行为模式、责任承担角度对《产品质量法》与《认证认可条例》中的连带责任规定进行比较分析,深入探讨连带责任的归责原则、过错推定的程序与条件、责任分担规则等,并提出合理化的立法建议。从制度执行的个体维度,提出在保证职业独立性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工厂检查员的专家责任制度。

孙莹[10](2012)在《ISO9000标准认证对贸易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关税税率的日趋降低以及其他价格限制等方面传统贸易壁垒的逐渐削弱使产品供应链更加多元化,这对整个国际市场和国际经济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产品供应链在全球范围内的延伸,标准及认证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日益凸显。在这一背景下,很多学者就标准与贸易的关系展开了研究,但是其中绝大部分文献仅仅关注了进口国特殊标准造成的贸易壁垒效果。国际标准对贸易影响的效果是怎样的?对贸易发展是促进还是阻碍?现有的研究并没有给出一个一致的令人满意的结论,而且鲜有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适用于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国际标准。中国是采用IS09000标准认证数最多的国家。本文将以IS09000标准为代表研究国际质量标准对贸易的影响,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重要问题:国际质量标准如何影响贸易发展?以IS09000标准为代表的国际质量标准对贸易产生影响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相关的实证研究是否支持理论层面上的推断?在理论方面,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研究IS09000标准认证对贸易的影响。在宏观层面经济背景下,IS09000标准可视为一种非强制性的制度存在,标准认证从某种意义上为国际经济交往提供了一个可靠、有效的制度框架。IS09000标准通过产品质量信号显示机制、质量管理共同语言机制、产品质量问题解决机制这三大机制对贸易形成影响。总的来说,该标准主要是通过缓解进出口商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贸易中的交易成本从而对贸易起到促进作用。本文还在拓展MQS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消费者信息不完全条件下的认证实施前后的国际市场均衡情况,结果显示IS09000标准认证的实施会提高消费者对进口产品质量的预期并提高国际市场交易量。产品替代率与IS09000标准认证对贸易的拉动效应成正比,但消费者对产品真实质量的信息掌握程度与IS09000标准认证对贸易的拉动效应成反比。本文的实证研究主要针对理论部分提出的围绕IS09000标准贸易效应的5个核心假说展开。首先,利用引力模型结合2008年36个经济体的相关数据研究了出口国和进口国IS09000标准认证增加对贸易产生的影响,同时关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贸易效应方面的差异,将样本分为发达国家对发达国家出口组、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组、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出口组以及发展中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组,进行了组间认证贸易效应的比较。其次,利用我国2001-2008年分行业数据研究IS09000标准认证贸易效应在行业间的差异。具体选取采矿采石业、食品饮料烟草、焦炭及精炼石油制品、纺织及纺织产品、皮革及皮革制品、木材及木制品、纸浆、纸及纸制品、化学品、化学制品及纤维、塑料橡胶业、非金属矿物制品、基础金属及金属制品、医药品、机械设备业和电子电气业这14个代表性行业。我们关注初级产品行业与制造业在IS09000标准认证贸易效应上的差异。最后,基于浙北101个纺织企业微观调研数据验证IS09000标准认证对企业出口能力的影响。鉴于认证中存在的自选性问题,即那些规模更大、拥有更多生产资源和更多出口的企业可能更容易弥补认证成本的投入而更倾向于认证。本文没有基于传统的回归模型来讨论认证的出口效应,而是对模型进行了平均效应处理。采用带协变量的双重差分法和核加权配对双重差分法(PSM-DID)对出口企业认证引起的出口量的平均增长量进行了估算,同时比较了短期(认证1年)和长期(认证3年)两个窗口期内IS09000标准认证贸易效应的差异。本文的创新之处在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研究国际质量标准对贸易的影响,为国际质量标准贸易效应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同时系统性研究了国别层面、行业层面、企业层面的实际情况。特别地,将平均效应处理方法引入对微观层面标准贸易效应的研究。文章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从宏观层面来看,IS09000标准认证在出口国和进口国的普及实施都会促进贸易的增长,但是出口国IS09000标准认证实施的贸易拉动作用更大。第二,由于发展中国家交易保障制度相对薄弱,发展中国家通过IS09000标准认证实施较之发达国家对出口拉动的效应更明显。第三,制造业IS09000标准认证的出口拉动效应会比初级产品行业显着。第四,从企业微观层面来看,IS09000标准认证的出口拉动效应在短期和长期内都是非常明显的,其中短期的出口拉动效应更为显着。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能够促进我国国际质量标准实施的出口拉动效应机制充分发挥作用。

二、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后标准化工作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后标准化工作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改善了生产性服务企业的财务绩效吗?——信号显示对效率增进的挤出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文献回顾与理论假说
实证检验
    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2、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的实证检验结果
        (1)估计倾向得分
        (2)样本匹配
        (3)计算平均处理效应ATT(average effect of treatment on the treated)
    3、基于广义精确匹配方法(CEM)的稳健性检验
    4、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对生产性服务企业财务绩效影响的异质性
结论与政策建议

(2)A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框架
        1.2.1 研究内容
        1.2.2 本文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相关理论
        2.1.1 质量管理
        2.1.2 质量管理体系
    2.2 文献综述
        2.2.1 ISO9000标准相关研究
        2.2.2 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研究
        2.2.3 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相关研究
        2.2.4 研究评述
3 A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现状分析
    3.1 A企业现状
    3.2 质量管理体系现状
        3.2.1 质量体系初期建设情况
        3.2.2 A企业质量方针与目标
        3.2.3 职能分配
        3.2.4 现有质量体系文件内容
    3.3 A企业质量体系现状调查
        3.3.1 访谈设计
        3.3.2 访谈调查结果
    3.4 质量体系问题成因分析
        3.4.1 客户服务方面
        3.4.2 纠正措施方面
        3.4.3 预防措施方面
        3.4.4 记录控制方面
        3.4.5 人员情况方面
4 A企业质量体系优化及实施
    4.1 质量管理体系优化原则
    4.2 客户服务环节优化
        4.2.1 优化设计简要概括
        4.2.2 引入过程能力指数
    4.3 纠正措施环节优化
        4.3.1 优化设计简要概括
        4.3.2 设计质量激励机制
    4.4 预防措施环节优化
        4.4.1 优化设计简要概括
        4.4.2 引入风险系数
    4.5 记录控制环节优化
        4.5.1 优化设计简要概括
        4.5.2 建设质量信息管理系统
    4.6 人员情况环节优化
        4.6.1 优化设计简要概括
        4.6.2 应用戴明环加强员工培训
    4.7 质量体系优化后的实施效果
5 A企业质量体系优化后实施效果评估
    5.1 质量体系优化后实施效果的权重分析
        5.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5.1.2 构建判断矩阵
        5.1.3 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
    5.2 质量体系优化后实施效果的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调查问卷A
    附录2 调查问卷B
致谢

(3)买方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相关研究
        1.2.2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相关研究
        1.2.3 买方影响企业创新相关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1.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2 内容安排
    1.4 可能的创新点
2 买方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绿色技术创新
        2.1.2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2.2 买方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方式
        2.2.1 信号显示
        2.2.2 倒逼机制
    2.3 机理一:需求扩张效应
        2.3.1 买方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引致需求扩张
        2.3.2 需求扩张引致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2.3.3 两阶段博弈模型分析
    2.4 机理二:技术溢出效应
        2.4.1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对买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
        2.4.2 技术溢出的实现
3 买方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实证检验
    3.1 数据来源及指标选取
        3.1.1 数据来源
        3.1.2 指标选取
        3.1.3 描述性统计
        3.1.4 变量相关性检验
    3.2 基于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的买方认证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分析
        3.2.1 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设定
        3.2.2 平行趋势检验
        3.2.3 实证结果分析
    3.3 稳健性检验
        3.3.1 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
        3.3.2 安慰剂检验
4 机制检验:需求扩张效应与技术溢出效应
    4.1 中介效应模型设计与中介变量选取
        4.1.1 基于多期双重差分的中介效应模型设计
        4.1.2 中介变量选取
    4.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4.2.1 数据来源
        4.2.2 描述性统计
        4.2.3 变量相关性检验
    4.3 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4.3.1 需求扩张的中介效应
        4.3.2 技术溢出的中介效应
5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绿色认证与银行借款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内容
    三、论文思路与研究框架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绿色认证的影响因素
        一、绿色认证的内部驱动因素
        二、绿色认证的外部驱动因素
    第二节 绿色认证的经济后果
        一、绿色认证对竞争优势的影响
        二、绿色认证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三、绿色认证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第三节 企业环境绩效与银行借款
        一、环境绩效对银行借款的影响
        二、环境信息披露对银行借款的影响
    第四节 文献述评
第二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一节 绿色认证的理论基础
        一、绿色管理论
        二、绿色竞争论
    第二节 绿色认证与银行借款的假设分析
第三章 实证分析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二、变量定义
        三、模型选取
    第二节 描述性统计
    第三节 多元回归分析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一、替换回归模型
        二、滞后检验
        三、替换被解释变量
        四、制造业样本检验
    第五节 进一步研究
        一、基于不同特征的进一步检验
        二、基于绿色信贷政策的进一步检验
研究总结
    一、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
    三、创新与不足
    四、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5)P设计院质量管理体系修订及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
2 相关理论概述
    2.1 EPC总承包管理模式
        2.1.1 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的定义
        2.1.2 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的特征
    2.2 项目质量管理方法
        2.2.1 PDCA戴明环
        2.2.2 六西格玛管理方法
        2.2.3 因果分析图法
    2.3 ISO标准
        2.3.1 ISO标准的定义
        2.3.2 ISO标准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2.4 系统理论
        2.4.1 系统理论的定义
        2.4.2 系统理论在质量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2.5 本章小结
3 P设计院修订质量管理体系的需求分析
    3.1 P设计院情况介绍
        3.1.1 P设计院概述
        3.1.2 P设计院原质量管理体系组织结构
        3.1.3 原质量体管理系内各级质量责任人的职责
    3.2 P设计院原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3.2.1 在设计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3.2.2 在采购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3.2.3 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3.2.4 在文件控制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3.3 P设计院修订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3.3.1 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求
        3.3.2 确保产品全寿命周期质量可靠
        3.3.3 顺应国家推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升级的要求
    3.4 本章小结
4 修订质量管理体系的总体思想与原则及分析修订实践
    4.1 修订质量管理体系的总体思路
    4.2 修订质量管理体系的原则
    4.3 运用六西格玛理论分析解决问题
    4.4 按GB/T19000-2016 修订质量管理体系
        4.4.1 修订质量管理体系的七个着重点
        4.4.2 按GB/T19001-2016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4.4.3 新增加质量管理职能人员的质量职责
    4.5 本章小结
5 P设计院质量管理体系实践效果评估与管理保障
    5.1 质量管理体系实践效果评估
        5.1.1 提高了各类产品质量和顾客满意度
        5.1.2 提升了全员质量素养和质量意识
        5.1.3 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2 组织管理措施
        5.2.1 改变组织结构
        5.2.2 增加的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
        5.2.3 投入人力、物力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地理标志茶叶加工企业质量控制行为研究 ——以黄山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地理标志的相关研究
        1.3.2 关于企业质量控制的相关研究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图
    1.5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1.5.1 研究的创新
        1.5.2 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2.1 地理标志
    2.2 农产品质量控制理论
    2.3 行为理论
        2.3.1 理性行为理论
        2.3.2 计划行为理论
        2.3.3 生产者行为理论
        2.3.4 消费者行为理论
    2.4 信息不对称理论
    2.5 外部性理论
    2.6 波特竞争优势理论
第三章 黄山市地理标志茶产业发展现状
    3.1 茶产业发展现状
        3.1.1 黄山市地理标志茶叶简介
        3.1.2 黄山市茶叶种植情况
    3.2 基于波特钻石模型的黄山市地理标志茶产业分析
        3.2.1 生产要素
        3.2.2 需求状况
        3.2.3 相关及支持产业
        3.2.4 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
        3.2.5 市场机会
        3.2.6 政府因素
    3.3 黄山市茶产业发展的策略
第四章 茶企实施地理标志茶叶质量控制行为的描述性分析
    4.1 数据来源与问卷设计
    4.2 样本茶企基本情况
        4.2.1 样本茶企分布状况
        4.2.2 茶企基本情况描述性分析
    4.3 茶企关于实施地理标志茶叶产前质量控制的认知及行为分析
        4.3.1 实施产前质量控制的认知情况
        4.3.2 实施产前质量控制行为状况
    4.4 茶企关于实施地理标志茶叶产中质量控制的认知及行为分析
        4.4.1 实施产中质量控制的认知情况
        4.4.2 实施产中质量控制行为状况
    4.5 茶企关于实施地理标志茶叶产后质量控制的认知及行为分析
        4.5.1 实施产后质量控制的认知情况
        4.5.2 实施产后质量控制行为状况
    4.6 茶企对地理标志茶叶实施质量控制机制分析
        4.6.1 企业实施质量控制的动机
        4.6.2 企业实施质量控制的瓶颈
        4.6.3 企业关于地理标志茶叶的认证状况
        4.6.4 企业关于质量控制的培训状况
        4.6.5 企业关于地理标志茶叶质量控制的成本收益状况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茶企实施地理标志茶叶质量控制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5.1 理论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说
        5.1.1 理论分析框架
        5.1.2 研究假说
    5.2 模型构建与变量设定
        5.2.1 模型构建
        5.2.2 变量设定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对策建议
    6.1 降低产销成本,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6.2 把控生产环节,保证生产原料质量
    6.3 加大政府惩罚力度,创造良好市场环境
    6.4 加大宣传力度,塑造品牌效应
参考文献
附录 茶叶企业问卷
作者简介

(7)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图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2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2.1.2 标准化与认证
        2.1.3 农业标准化与质量认证
        2.1.4 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类型
    2.2 理论基础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2 系统论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4 农户行为理论
    2.3 相关文献综述
        2.3.1 食品安全治理与标准认证
        2.3.2 企业质量安全认证行为研究
        2.3.3 农户的质量安全认证行为
        2.3.4 文献评述
3 分析框架与数据来源
    3.1 分析框架
        3.1.1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双层环境模型
        3.1.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行为的环境分析
    3.2 经营主体对于质量安全认证内外部环境压力的感知
        3.2.1 经营主体对于实施质量安全认证驱动因素的感知
        3.2.2 经营主体对于实施质量安全认证障碍因素的感知
    3.3 数据来源
        3.3.1 数据获取
        3.3.2 样本分布概况
        3.3.3 经营主体的基本特征
        3.3.4 三类经营主体不同基本特征的比较
    3.4 本章小结
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实施质量安全认证环境压力的感知度量
    4.1 经营主体对实施质量安全认证环境压力感知的度量方法
        4.1.1 经营主体对实施质量安全认证环境压力感知的测度
        4.1.2 因子分析法
    4.2 经营主体对实施质量安全认证环境压力感知的因子分析
        4.2.1 经营主体对环境压力中激励因素感知的因子分析
        4.2.2 经营主体对环境压力中障碍因素感知的因子分析
    4.3 经营主体实施质量安全认证的动机分析
        4.3.1 经营主体实施质量安全认证动机的聚类分析
        4.3.2 不同质量安全认证动机的经营主体特征
    4.4 驱动因子和障碍因子在经营主体各主要特征上的差异比较
        4.4.1 驱动因子和障碍因子的多维得分
        4.4.2 经营主体市场分布对于驱动因子和障碍因子的影响
        4.4.3 经营主体个体特征对于驱动因子和障碍因子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质量安全认证实施决策行为分析
    5.1 分析框架
        5.1.1 技术采纳的TOE模型
        5.1.2 质量安全认证标准选择的分析框架
    5.2 模型的设定
        5.2.1 经营主体的质量安全认证实施决策模型
        5.2.2 经营主体质量安全认证标准的选择决策模型
        5.2.3 经营主体的叠加认证决策模型
    5.3 变量说明与样本描述性统计
        5.3.1 经营主体的质量安全认证行为
        5.3.2 经营主体对实施质量安全认证的内外部压力的认知
        5.3.3 经营主体的个体特征
        5.3.4 经营主体的市场分布特征
        5.3.5 模型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4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5.4.1 质量安全认证的实施决策模型估计
        5.4.2 质量安全认证标准的选择决策模型估计
        5.4.3 质量安全叠加认证的决策模型估计
    5.5 本章小结
6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实施行为分析
    6.1 经营主体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实施行为分析框架
        6.1.1 技术接受模型(TAM)简介
        6.1.2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质量安全认证实施行为分析框架
    6.2 模型的设定
    6.3 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6.3.1 经营主体的生产性服务提供的类型
        6.3.2 经营主体的个体特征
        6.3.3 经营主体的行业和地区分布特征
        6.3.4 模型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6.4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6.4.1 经营主体能否实现质量安全认证的模型估计
        6.4.2 经营主体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类型的模型估计
        6.4.3 估计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绩效研究
    7.1 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绩效概述
        7.1.1 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绩效的概念分析
        7.1.2 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绩效的测度研究
    7.2 经营主体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绩效测评
        7.2.1 经营主体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绩效的均值比较
        7.2.2 经营主体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绩效的二元logit估计
    7.3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8)工程建设企业技术标准认证公告制及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3.3 文献评析与启示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企业标准认证公告绩效评价理论基础
    2.1 认证相关理论
        2.1.1 认证的含义及分类
        2.1.2 认证的功能及作用
        2.1.3 相关概念辨析
    2.2 认证公告绩效评价的经济学理论支持
        2.2.1 契约理论
        2.2.2 代理人理论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5 激励理论
第三章 我国企业标准备案制的背景及其局限性分析
    3.1 我国标准的四级体系背景与现状
        3.1.1 我国标准的四级体系背景与过程
        3.1.2 我国标准的四级体系现状
    3.2 企业标准备案制的背景依据
    3.3 当前企业标准备案制局限性分析
        3.3.1 不利于标准应用
        3.3.2 阻碍促进技术创新
        3.3.3 不利于简政放权
第四章 国外及各行业企业技术标准认证状况分析
    4.1 国外企业技术标准状况
        4.1.1 欧盟企业技术标准状况
        4.1.2 美国企业技术标准状况
        4.1.3 日本企业技术标准状况
    4.2 国内各行业企业标准认证管理状况分析
        4.2.1 国内食品安全标准备案管理
        4.2.2 国内铁路企业标准化管理
        4.2.3 国内高速公路企业标准化管理
    4.3 对工程建设企业技术标准管理的启示
第五章 工程建设企业技术标准认证公告制研究
    5.1 工程建设企业发展以及面临的问题
        5.1.1 我国工程建设企业技术标准的特征
        5.1.2 我国工程建设企业技术标准存在的问题
    5.2 认证公告制内涵与特征
    5.3 工程建设企业技术标准认证与公告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5.4 工程建设企业技术标准认证与公告体系构建的原则
    5.5 认证公告主体选择
        5.5.1 行为主体博弈分析
        5.5.2 企业技术标准责任主体
    5.6 认证公告功能效力与作用
    5.7 工程建设企业技术标准认证与公告流程及流程说明
第六章 工程建设企业技术标准认证公告的绩效研究
    6.1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6.2 效益、费用指标体系的建立
    6.3 指标的确定
        6.3.1 易货币化的效益指标的量化
        6.3.2 易核算的费用指标的量化
        6.3.3 不易核算的费用指标的量化
        6.3.4 易货币化的效益指标的分析与确定
    6.4 评价方法
        6.4.1 净现值法
        6.4.2 模糊综合评价法
        6.4.3 综合评估
    6.5 认证公告绩效评价
        6.5.1 模糊综合评价
        6.5.2 评价结果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期间成果
致谢

(9)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创新与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五、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风险社会对认证的制度需求
        一、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制度背景
        二、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制度动因与意义
    第二节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法理内涵
        一、强制性产品认证概念之界定
        二、强制性产品认证法律关系分析
        三、认证权的本质与特征
    第三节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公共治理理论
        二、社会中间层理论
        三、法律的道德性理论
第二章 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历史变迁与特点
    第一节 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历史变迁及转轨特性
        一、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发展历程
        二、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转轨特性
    第二节 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制度体系
        一、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制度渊源
        二、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运行体制
    第三节 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主要特征
        一、政府主导干预的父爱主义
        二、质量规制的混合治理模式
        三、发展路径的国际标准依赖
        四、经济法调整的社会本位观
        五、与生产许可制度两轮驱动
第三章 市场体制深化改革背景下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存在问题
    第一节 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整体失衡
        一、认证主体社会化
        二、证书分布集中化
        三、寡头垄断的认证市场结构
    第二节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体系性立法缺陷——基于立法机制视角
        二、政府监管不到位——基于行政干预视角
        三、认证有效性不高——基于认证绩效视角
    第三节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存在问题的成因与影响:案例研究与批判
        一、案例述介
        二、认证法律制度移植出现异化
        三、认证合谋导致监管机制缺失
        四、政府干预不足与干预过度并存
第四章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运行的域外考察与启示
    第一节 主要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运行概况
        一、放松规制下的制度替代
        二、行政规制权的社会转向
    第二节 域外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运行检视
        一、标准先行、市场推动
        二、立法规范、政府主导
        三、因势利导、协同推进
    第三节 域外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成功经验
        一、效率主义的价值判断
        二、法治基础的权力改革
        三、多元主体的配置结构
        四、风险管理的决策方法
第五章 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创新与完善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路径选择的基本原则
        一、他治与自治平衡:强制性与自愿性协同发展
        二、硬法与软法结合:适度干预理念下弹性管理
        三、认证与审批衔接:促进合格评定的方式创新
    第二节 路径选择的立法模式
        一、总体思路:《合格评定法》抑或《技术监督法》?
        二、《合格评定法》的立法导向
        三、标准改进模式——兼谈《标准化法》的修改
第六章 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创新与完善的具体建议
    第一节 明确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法律效力和范围
    第二节 完善强制性产品认证中市场准入制度
        一、市场导向与强制性认证竞争政策的关系
        二、认证机构的指定及救济
    第三节 强化对指定认证机构行为的规制
        一、完善强制性认证信息披露机制
        二、提升强制性认证行为的规范性
    第四节 建立健全指定认证机构的法律责任制度
        一、建立健全黑名单制度
        二、完善认证制度中的连带责任
        三、完善工厂检查员的专家责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ISO9000标准认证对贸易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次
图目录
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目标、研究方案及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点
2 文献综述:国际标准与贸易
    2.1 标准相关概念界定
    2.2 国际标准对贸易影响的机制分析
    2.3 国际标准对贸易影响的实证检验
    2.4 简要评论
3 ISO9000标准认证的概述
    3.1 ISO9000标准产生及发展
    3.2 ISO9000标准认证过程
    3.3 ISO9000标准认证普及实施
    3.4 小结
4 ISO9000标准认证对贸易的影响:理论分析
    4.1 ISO9000标准认证贸易效应的机制阐述
    4.2 ISO9000标准认证贸易效应的理论模型分析
    4.3 小结
5 ISO9000标准认证对贸易的影响:实证研究
    5.1 ISO9000标准认证对贸易影响及国别差异分析
    5.2 ISO9000标准认证对贸易影响的行业差异分析
    5.3 ISO9000标准认证对贸易影响的时效性分析
    5.4 小结
6. 结论及政策建议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四、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后标准化工作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改善了生产性服务企业的财务绩效吗?——信号显示对效率增进的挤出效应[J]. 陈艳莹,吴龙. 管理评论, 2021(04)
  • [2]A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研究[D]. 黄立涛.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6)
  • [3]买方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D]. 李彭东.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5)
  • [4]绿色认证与银行借款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D]. 杨思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5]P设计院质量管理体系修订及实践研究[D]. 胡哲.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6]地理标志茶叶加工企业质量控制行为研究 ——以黄山市为例[D]. 王丹丹.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7]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行为研究[D]. 幸家刚. 浙江大学, 2016(03)
  • [8]工程建设企业技术标准认证公告制及绩效研究[D]. 沙洋. 南京工业大学, 2016(05)
  • [9]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创新与完善[D]. 高国钧. 西南政法大学, 2016(10)
  • [10]ISO9000标准认证对贸易的影响研究[D]. 孙莹. 浙江大学, 2012(08)

标签:;  ;  ;  ;  ;  

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后标准化工作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