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诊断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诊断

一、中央性神经细胞瘤的MRI诊断(论文文献综述)

丁江伟[1](2019)在《中枢神经细胞瘤45例临床诊疗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表现、MRI表现、手术入路方式的选择、术后病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预后,从而深入认识中枢神经细胞瘤,期待提高本病的诊疗水平。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6月—2018年5月经显微外科手术并结果证实的45例中枢神经细胞瘤,从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手术入路、病理结果、预后等方面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所有45例患者均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其中全切25例(55.6%),次全切15(33.3%),部分切除4例(8.9%),活检1例(2.2%),根据病理结果给予放疗,放疗时期一般选择术后1月左右,剂量45-60Gy,部分病例给予烷化剂类药物替莫唑胺胶囊或亚硝脲类福莫司汀。除1例患者术后6小时突发死亡外,余44例术后随访5月6年,肿瘤复发3例(6.8%),术后重度脑积水3例(6.8%),出现的时间分别为术后30天、37天、17月,均行脑室腹腔分流术,1例出现术区囊肿,行囊肿脑室脑池造瘘术,1例术后甲减,1例术后双耳失聪,2例出现记忆力下降,2例出现缄默症。6例患者出现运动功能障碍:其中2例患者严重偏瘫,影响正常生活,3例一侧肢体轻度肌力下降,1例仅左侧上肢肌力下降表现为持物困难。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多位于侧脑室,手术风险较大,病死率与致残率较高,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术中导航等技术可有效减轻术后病死率与致残率,手术下肿瘤全切是治疗CNC的最佳方式,肿瘤全切预后较好。术后联合放疗,可降低复发率。

孙祎繁,段青,耿莹茜[2](2018)在《神经元和混合性神经元-神经胶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颅内神经元及混合性神经胶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神经元及混合性神经胶质肿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5例中枢神经细胞瘤,4例位于侧脑室内,均呈囊实性,增强扫描实性部分轻中度强化;5例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幕上常见,以皮层受累为主,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边缘清楚,水肿少见,增强扫描大多不强化;20例节细胞胶质瘤,颞叶好发,多呈囊实性混杂信号,肿瘤实性部分轻中度强化,2例可见钙化;3例婴儿促纤维增生型星形细胞瘤/节细胞胶质瘤,位置较表浅,亦表现为囊实性,轻度瘤周水肿,增强扫描囊壁及实性部分明显强化。结论不同类型的神经元和混合性神经胶质肿瘤具有一定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病史综合分析能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贾力[3](2017)在《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在CT及MRI的表现与诊断》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7月至2015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10例,所有患者均经由手术及病理检查得到确诊,对其进行CT及MRI检查,并对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8例患者病灶位于侧脑室且靠近透明隔,透明隔同宽基相连,透明隔存在不同程度受压状况且向对侧移位;4例患者接受CT平扫,其肿瘤均呈现分叶状,可见结节状钙化,幕上脑室系统存在明显扩大表现,呈现脑积水改变。结论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CT、MRI检查结果,可对患者作出较为准确的术前诊断,但对于儿童患者,应结合各项辅助检查以排除疑似肿瘤类型。

熊忠伟[4](2015)在《中枢神经细胞瘤的特性、治疗策略及与脑室外神经细胞瘤的关系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对比脑室内其他病理类型的肿瘤,研究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的特点,并探讨其生物学行为。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4年7月行手术治疗并诊断的31例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及同期诊治的46例侧脑室内的其他病理类型肿瘤患者(25例室管膜瘤、7例少突胶质细胞瘤、7例室管膜下瘤、5例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及2例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临床、影像学、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等相关资料(包括3例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的电镜检查资料),对比脑室内其他病理类型的肿瘤,分析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相关特点及生物学行为。结果:相比于脑室内其他病理类型的肿瘤,中枢神经细胞瘤主要发生于30岁左右的青年人(p=0.023),男性稍多。在临床上中枢神经细胞瘤多表现出因阻塞性脑积水导致的颅内压增高的症状(p=0.004),且症状大多数在6个月以内(p=0.373),容易合并脑积水(p=0.006)及视神经乳头水肿(p=0.045)。影像学上中枢神经细胞瘤多位于侧脑室额角及室间孔区(p=0.001),边界清楚、不侵及肿瘤周边的结构组织(p<0.05),并容易合并钙化、囊变及血管流空影(p<0.05)。组织病理学上中枢神经细胞瘤是由来源相同的一致大小的较密集圆形的小的瘤细胞和位于无核区成片的纤维岛(神经毡)组成,非典型的组织病理学如核异型、血管增生及坏死在中枢神经细胞瘤中少见;免疫组织化学表现为神经突触素(Syn)、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N)及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阳性,并且细胞增殖相关的核抗原Ki-67指数较低,平均为2.37%。31例中枢神经细胞瘤中的3例在光镜下表现出非典型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包括核异型及血管增生,3例氢质子磁共振波普成像表现出显着的胆碱(Cho)峰及降低的N-乙酰天冬氨酸(NAA)峰,3例电镜结果显示肿瘤细胞胞质内有神经分泌颗粒,并形成非典型突触结构及突触内含有大量清亮的囊泡及微管结构。结论:与脑室内其他病理类型的肿瘤相比,中枢神经细胞瘤具有典型的临床、影像学、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及电镜学的特点,依据这些特点可建立准确的临床诊断,中枢神经细胞瘤主要向神经元分化并大多数具有良性的生物学行为,极少数出现非典型改变或远处转移。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的治疗策略。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月至2014年7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并确诊的31例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手术及手术后的随访资料。应用相关的统计学方法比较经皮层及经胼胝体两种手术方式在治疗中枢神经细胞瘤中的手术切除程度、术后并发症及临床结局的差异,并分析影响中枢神经细胞瘤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进一步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的治疗策略。结果:31例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均行显微手术治疗,1例于术后1个月内死亡,余30例患者中有16例辅助放射治疗,1例同步辅助口服替莫唑胺化疗;30例患者随访中有9例复发,其中6例行r刀治疗,3例再次行开颅肿瘤显微切除术,随访期间未见再次复发,随访中5例患者的KPS评分<70分。31例中枢神经细胞瘤的手术切除程度、术后并发症及临床结局在经皮层入路与经胼胝体入路中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肿瘤的非典型性特点(p=0.031)及手术部分切除(p=0.037)是影响中枢神经细胞瘤复发的危险因素。31例中有5例不典型的中枢神经细胞瘤,其中术后辅助放疗比单纯手术治疗患者复发率低。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总体预后良好,治疗应首先选择经皮层入路或经胼胝体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达到最大安全的手术切除的目标。手术部分切除及肿瘤非典型性是影响肿瘤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肿瘤局部复发行r刀治疗有效,不典型的肿瘤术后可辅助放射治疗。目的:2007年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在2000年的分类的基础上将脑室外神经细胞瘤从中枢神经细胞瘤中单独列出,但二者使用相同的疾病编码(ICD-O9506/1)。本文欲探讨脑室外神经细胞瘤的临床、影像学、病理学特点及治疗方法,并研究中枢神经细胞瘤与脑室外神经细胞瘤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1月至2014年7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并确诊的15例脑室外神经细胞瘤患者及31例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病理学及随访资料,分析脑室外神经细胞瘤的临床、影像学、病理学特点及治疗方法,并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脑室外神经细胞瘤与中枢神经细胞瘤相同点及不同点,探讨脑室外神经细胞瘤与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关系。结果:本组的脑室外神经细胞瘤与中枢神经细胞瘤的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表现相似,15例脑室外神经细胞瘤的肿瘤组织由均匀一致的小圆形细胞构成并且细胞间形成特征性神经毡样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神经突触素(Syn,15/15)、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N,12/15)及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2/2)阳性。15例脑室外神经细胞瘤患者均行手术治疗,1例术后2周死亡,余14例患者9例辅助放疗,其中2例口服替莫唑胺同步化疗。14例脑室外神经细胞瘤患者随访期间9例复发,其中7例再次手术全切除、2例行r刀切除,随访中无复发;随访期间2例患者的KPS<70分,余恢复良好。统计学结果显示肿瘤的部分切除(p=0.041)及非典型性(p=0.013)也是影响脑室外神经细胞瘤复发的危险因素;但相比于中枢神经细胞瘤,脑室外神经细胞瘤多起病于癫痫(p=0.018)或压迫症状(p=0.005),较少出现颅内压增高(p<0.05)及脑积水(p<0.05);影像学上脑室外神经细胞瘤的钙化率(p=0.044)及囊变率(p=0.029)较低;脑室外神经细胞瘤有着更广泛的组织形态学表现,较高的Ki-67指数(p=0.002)及非典型的组织学表现(p=0.027),并临床上伴随更高的复发率(p=0.044)和更短的复发时间(p=0.044)。结论:脑室外神经细胞瘤与中枢神经细胞瘤有着相似的组织形态学表现及免疫表型,但脑室外神经细胞瘤表现出更广泛的组织形态学表现,更大增殖潜能及更容易复发,目前将脑室外神经细胞瘤看做单独的一种神经元和混合性神经元-神经胶质肿瘤。脑室外神经细胞瘤首选手术切除+术后放疗,肿瘤部分切除及非典型性特点容易引起肿瘤复发。

魏相磊[5](2014)在《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征象及其鉴别诊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中枢神经细胞瘤(CN)的MRI特征,并与孟氏孔附近其他肿瘤进行鉴别诊断,以提高中枢神经细胞瘤术前诊断的正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细胞瘤(CN)病例,并与16例孟氏孔周围的其他侧脑室肿瘤影像学特征进行比较以确定此类肿瘤的MRI特征。我们对肿瘤的影像学特征的预测值,包括附着于透明隔、肿瘤的异质性及肿瘤周围囊肿的条索状改变等,进行二元虚拟变量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7例中枢神经细胞瘤实质部分均呈不均匀信号,其中6例呈皂泡样或是海绵状改变。病灶外围可见囊肿及条索状结构与侧脑室壁、透明隔、胼胝体相连或是粘连,这些条索状结构和囊肿与侧脑室壁形成具有特征性改变的周边囊肿—条索征象外观,在与孟氏孔附近的其他肿瘤的鉴别诊断实验中,具有特征性的周边囊肿—条索征象有较大的诊断特异性和准确性。结论识别MRI上CN外周囊性改变及条索状改变与侧脑室壁之间形成的特征性征象,有助于提高中枢神经细胞瘤术前诊断的正确性。

《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编写组,周良辅,王任直[6](2013)在《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前言《中国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胶质瘤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简化版)》[1](以下简称共识)于2009年10月公布以来,深受大家欢迎。2011年9月共识编写组讨论决定进一步更新共识,增加相关内容,以满足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和患者之需,同时将其更名为《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

陈增爱,钱黎俊,路青,许建荣,刘强,陈星荣[7](2011)在《脑室内外神经细胞瘤的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脑室内外神经细胞瘤的CT和MRI特征以及病理表现,以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的中央神经细胞瘤(CN)以及1例脑室外神经细胞瘤(EVN)临床资料、CT及MRI特征,对肿瘤的发病部位、形状、边界、囊变、钙化、有无出血以及强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5例中央神经细胞瘤均位于侧脑室前部靠近透明隔。肿瘤实质在CT上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伴多发囊变,6例伴钙化;MRI所有肿瘤均见囊变,2例肿瘤内可见流空血管影以及出血;增强后肿瘤呈轻度至明显强化。1例脑室外神经细胞瘤位于右侧额颞叶,边界不清,可见钙化、出血以及囊变,实质部分明显强化。结论:中央神经细胞瘤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当肿瘤位于脑室内近透明隔,并钙化以及囊变、结合患者年龄多能做出正确诊断。当年轻患者肿瘤较大且位于脑实质合并钙化、囊变和(或)出血,应当考虑脑室外神经细胞瘤的可能,但其影像表现多样,确诊需要依靠病理检查。

陈建敏,金中高[8](2009)在《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的CT和MRI表现。结果:11例中枢神经细胞瘤均位于侧脑室前2/3、孟氏孔区,多呈不规则形,可见分叶,向两侧不对称生长,边界清晰,无或见有轻度脑水肿。CT多呈等或稍高密度阴影,其中可见囊变及钙化。MRI表现为T1WI呈等、稍低或稍高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肿块可见囊变、钙化或出血,CT和MRI增强扫描见病灶实性部分轻中度强化,囊变和钙化区无强化。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具备一定的特征性,有望在术前作出正确诊断。

白旭,张云亭[9](2008)在《颅内神经元及混合性神经元-神经胶质肿瘤的MRI诊断》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颅内神经元及混合性神经元-神经胶质肿瘤的MRI表现特征,以提高对其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复习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神经元及混合性神经元-神经胶质肿瘤的临床和影像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其MRI表现特征。结果:5例中枢神经细胞瘤均位于侧脑室内,呈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和不均匀强化;1例神经节细胞瘤位于颞叶,呈长T1、长T2信号,无瘤周水肿和强化;12例神经节细胞胶质瘤中,6例在颞叶,5例为囊性并有强化壁结节;2例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均位于颞叶皮质,呈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无瘤周水肿和强化;1例婴儿促纤维增生性神经节细胞胶质瘤位于颞叶皮质,为不均匀长T1和一致性长T2信号,无瘤周水肿,呈环状强化;1例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在颞叶,呈囊性并有不规则壁结节,其囊壁和壁结节发生强化。结论:MRI检查,不同类型的神经元及混合性神经元-神经胶质肿瘤各具其好发部位并多有一定表现特征,结合患者年龄和临床表现,常可做出倾向性诊断。

李永海,于艳红,王艳华,夏秀海[10](2008)在《侧脑室内分叶状实性肿瘤的影像诊断》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总结、分析侧脑室内分叶状实性肿瘤的CT和MRI影像学特点,掌握它们之间的鉴别诊断。以提高对侧脑室内呈分叶状实性各种肿瘤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侧脑室内分叶状实性肿瘤CT、MRI表现。其中CT检查4例,MR检查6例,同时做CT和MRI检查8例。结果本组18例中,脑膜瘤6例,室管膜瘤4例,脉络丛乳头状瘤3例,中央性神经细胞瘤2例,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2例,室管膜下瘤1例。CT显示肿瘤钙化较佳,MRI定位准确性高,并能准确显示邻近结构情况。结论侧脑室内不同种类分叶状实性肿瘤与发生部位、患者性别、年龄有一定的关系,结合发生部位、患者性别、年龄特征及各肿瘤信号特点,可提高诊断准确率,MRI在其鉴别当中占绝对优势。

二、中央性神经细胞瘤的MRI诊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央性神经细胞瘤的MRI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中枢神经细胞瘤45例临床诊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及方法
第三章 结果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中枢神经细胞瘤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2)神经元和混合性神经元-神经胶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仪器与方法
2 结果
    2.1 CNC
    2.2 DNET
    2.3 节细胞胶质瘤
    2.4 DIA/DIG
3 讨论
    3.1 CNC
    3.2 DNET
    3.3 节细胞胶质瘤
    3.4 DIA/DIG

(4)中枢神经细胞瘤的特性、治疗策略及与脑室外神经细胞瘤的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相关特点及生物学行为
    1、背景介绍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中枢神经细胞瘤治疗策略
    1、背景介绍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中枢神经细胞瘤与脑室外神经细胞瘤的关系
    1、背景介绍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表(附录1)
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附录2)
致谢

(5)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征象及其鉴别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2 检查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MRI表现
    2.2 实验验正诊断
    2.3 病理表现
3 讨论

(7)脑室内外神经细胞瘤的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方法
结果
讨论
    1.中央神经细胞瘤
    2. 脑室外神经细胞瘤

(8)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1.临床和病理特点
    2.CT表现
    3.MRI表现

(9)颅内神经元及混合性神经元-神经胶质肿瘤的MRI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MRI检查方法
    1.3 图像观察和分析
2 结果
    2.1 神经元肿瘤
    2.2 混合性神经元-神经胶质肿瘤
3 讨论
    3.1 神经元及混合性神经元-神经胶质肿瘤的临床表现特点
    3.2 神经元及混合性神经元-神经胶质肿瘤的病理和MRI表现特点
        3.2.1 中枢神经细胞瘤
        3.2.2 神经节细胞瘤
        3.2.3 小脑发育不良性神经节细胞瘤
        3.2.4 神经节细胞胶质瘤
        3.2.5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
        3.2.6 婴儿促纤维增生性神经节细胞胶质瘤
        3.2.7 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

(10)侧脑室内分叶状实性肿瘤的影像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2 结果
    2.1 组织学类型与年龄、部位分布
    2.2 影像学所见
3 讨论

四、中央性神经细胞瘤的MRI诊断(论文参考文献)

  • [1]中枢神经细胞瘤45例临床诊疗分析[D]. 丁江伟. 郑州大学, 2019(08)
  • [2]神经元和混合性神经元-神经胶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J]. 孙祎繁,段青,耿莹茜.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08)
  • [3]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在CT及MRI的表现与诊断[J]. 贾力.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02)
  • [4]中枢神经细胞瘤的特性、治疗策略及与脑室外神经细胞瘤的关系的研究[D]. 熊忠伟.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7)
  • [5]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征象及其鉴别诊断[J]. 魏相磊.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01)
  • [6]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J]. 《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编写组,周良辅,王任直. 中华医学杂志, 2013(31)
  • [7]脑室内外神经细胞瘤的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J]. 陈增爱,钱黎俊,路青,许建荣,刘强,陈星荣.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1(01)
  • [8]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J]. 陈建敏,金中高. 放射学实践, 2009(06)
  • [9]颅内神经元及混合性神经元-神经胶质肿瘤的MRI诊断[J]. 白旭,张云亭.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12)
  • [10]侧脑室内分叶状实性肿瘤的影像诊断[J]. 李永海,于艳红,王艳华,夏秀海. 中国医药指南, 2008(16)

标签:;  ;  ;  ;  ;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诊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