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才能将荒漠化变为荒漠化

我们如何才能将荒漠化变为荒漠化

一、焉能改沙漠化为荒漠化(论文文献综述)

郑智恒[1](2021)在《喀斯特石漠化生物结皮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及培育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喀斯特石漠化是中国南方生态建设中需要面临的最突出地域问题,治理成效是判断该地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依据之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生物结皮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及培育技术研究是完善石漠化治理的重要途径。对探讨生物结皮与喀斯特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及补充石漠化治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自然地理学、植物功能性状权衡及对位配置、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协同演化、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生态环境修复等理论,针对石漠化地区生物结皮生态功能与土壤环境恢复的耦合关系及人工培育技术体系的建立等科学问题与科技需求,在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的毕节撒拉溪、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的关岭-贞丰花江为研究区,2018-2021年通过野外调查试验、人工培植实验,实验分析、对比分析、方差分析和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围绕石漠化生物结皮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及培育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进行系统研究。通过探讨四种生物结皮对土壤理化性质改善的影响并在实验室进行外源添加物对苔藓结皮生长发育影响实验。综合分析苔藓结皮、混生结皮、地衣结皮和藻类结皮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及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营养液和保水剂3种外源添加物对植物覆盖度、株高度和株密度的影响,重点阐明生物结皮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善机理,揭示外源添加物对人工培育生物结皮的影响机制,提出石漠化生物结皮对土壤环境改善技术及人工培育的相关技术,为国家石漠化综合治理提供科学参考。(1)通过在毕节撒拉溪示范区的试验,对比藓类结皮样地、混生结皮样地(苔藓、地衣和藻类混生,面积占比分别为5:3:2)、地衣结皮样地、藻类结皮样地下的土壤理化指标,藓类结皮样地和混生结皮样地>地衣结皮样地和藻类结皮样地。生物结皮能有效促进土壤的元素的积累,且对表层土壤影响最大,随着土层加深影响逐渐减小。就生物结皮对土壤理化性影响而言,各类型生物结皮对土壤理化性均有一定改良效用,藓类结皮和混生结皮对土壤中C、N、P、K等元素的影响较大,而地衣结皮和藻类结皮对土壤的理化性低于其它两类结皮。除了土壤的p H值外,土壤孔隙度、土壤田间持水量、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均显着增加(P<0.05)。例如:撒拉溪示范区生物结皮覆盖下样地的土壤有机碳明显增长,苔藓结皮最高增幅为4.98g·kg-1,藻类结皮最低增幅是2.88g·kg-1。全氮含量中苔藓结皮最高增幅为0.91g·kg-1,藻类结皮最低增幅0.52g·kg-1。速效氮含量中苔藓结皮最高增幅为28.91g·kg-1,藻类结皮最低增幅是21.01 g·kg-1。全磷含量中苔藓结皮最高增幅为0.51g·kg-1,藻类结皮最低增幅是0.21g·kg-1。速效磷含量中苔藓结皮最高增幅为4.85mg·kg-1,藻类结皮最低增幅是1.31mg·kg-1。速效钾含量中苔藓结皮最高增幅为是15.12 mg·kg-1,藻类结皮最低增幅是9.12mg·kg-1。(2)通过在花江示范区的试验,对比藓类结皮样地、混生结皮样地(苔藓、地衣和藻类混生,面积占比分别为5:3:2)、地衣结皮样地、藻类结皮样地下的土壤理化指标,藓类结皮样地和混生结皮样地>地衣结皮样地和藻类结皮样地。生物结皮对土壤养分变化影响显着,且对表层土壤影响最大,随着土层加深影响逐渐减小。就生物结皮对土壤理化性影响而言,各类型生物结皮对土壤理化性均有一定改良效用,藓类结皮和混生结皮对土壤中C、N、P、K等元素的影响较大,而地衣结皮和藻类结皮对土壤的理化性低于其它两类结皮。除了土壤的p H值外,土壤孔隙度、土壤田间持水量、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均显着增加(P<0.05)。例如:花江示范区生物结皮覆盖下样地的土壤有机碳明显增长,苔藓结皮最高增幅为3.52g·kg-1,藻类结皮最低增幅是1.82g·kg-1。全氮含量中苔藓结皮最高增幅为0.75g·kg-1,藻类结皮最低增幅是0.45g·kg-1。速效氮含量中苔藓结皮最高增幅为21.53g·kg-1,藻类结皮最低增幅是17.98g·kg-1。全磷含量中苔藓结皮最高增幅为0.32g·kg-1,藻类结皮最低增幅是0.16g·kg-1。速效磷含量中苔藓结皮最高增幅为2.31mg·kg-1,藻类结皮最低增幅是1.78mg·kg-1。速效钾含量中苔藓结皮最高增幅为18.58mg·kg-1,藻类结皮最低增幅是16.35mg·kg-1。(3)通过外源添加物对人工培育生物结皮实验证明了合理运用添加剂能有效影响植被的生长发育,本次试验中霍格兰营养液-植物生长调节剂-保水剂的模式是最优的搭配方法。利用霍格兰营养液、植物生长调节剂、保水剂的外源添加物组合模式能有效提高植被的覆盖度、株高度、株密度等生长指标,其中霍格兰营养液-植物生长调节剂-保水剂的组合模式在60天快速培育期中使苔藓结皮的覆盖度达90%,株高度达8.2mm,株密度达135株/cm2以上。霍格兰营养液-植物生长调节剂-保水剂的外源添加物组合模式能有效构建适合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生物结皮人工培育方法,形成相对应的人工培育理论与技术体系,丰富石漠化综合治理措施。(4)根据研究调查已知两个示范区内土生种、石生种等生物结皮分布广泛,其中以藓类结皮与混生结皮为主。通过探索喀斯特石漠化生物结皮对土壤理化性质改善作用,揭示了生物结皮对土壤理化性质改善的意义。证明了生物结皮对喀斯特地区土壤恢复具有良好效用,通过运用人工培植技术构建生物结皮-林-灌-草一体化的技术体系,形成新型的植被修复模式。基于不同石漠化生境条件下利用生物结皮对土壤环境进行改善及修复,对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植物群落生态稳定性的构建、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土地承载力与抗侵蚀能力,促进土壤团聚体形成,为植被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先决条件等均具有积极的意义。在石漠化地区这种恶劣生境下,生物结皮依靠其强大的可抗逆性与良好的生态修复功能成为环境治理的新型植物。未来可结合生物结皮与喀斯特岩溶过程的互作机制及生物结皮耐胁迫特性与生物多样性稳定机制研究,实现石漠化综合治理手段的多元化发展。

杨新兴[2](2017)在《“荒漠化”一词用法不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荒漠化是沙漠化的通俗说法。荒漠化与沙漠化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然而,沙漠化与土地退化却有很大的不同。沙漠化主要是指在沙漠的边缘地区,由于自然因素(风)的影响,沙进人退,耕地或其他用地被风沙覆盖的过程,而土地退化则主要是指在沙漠边缘以外的其他地区,由于人类不适当的经营活动,导致耕地、草地、林地等土地的生产潜力下降、服务功能逐渐丧失的土地变化过程。在国内的学术界,荒漠化一词已经成为一个十分时髦的热点词汇。一些专家把原来的沙漠化改为荒漠化,另一些专家则把土地退化说成是荒漠化。实际上,把沙漠化改为荒漠化没有必要,而把土地退化说成是荒漠化,更是十分不妥。

樊爱鹏[3](2013)在《山东黄泛平原风沙区风沙化状况与生态建设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温带半湿润及湿润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因季节性风沙活动所造成的损失,直接影响生活环境、生产环境和生态环境,然而,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风沙化问题尚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直至今日,对山东黄泛平原风沙区的土地风沙化状况还未进行过全面详细的调查,总体情况没有详细数据,因此开展山东黄泛平原风沙区土地风沙化状况与生态建设调查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山东黄泛平原风沙区的土地风沙化及土壤侵蚀状况在湿润半湿润风沙区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本文开展了山东黄泛平原风沙区土地风沙化状况与生态建设调查研究,目的是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全面掌握该地区风沙化与风蚀的现状及历史状况,总结该地区生态建设的方法和成就,为今后该地区更好地开展风沙片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提供依据,为平原风沙区生态建设提供科学借鉴。经过调查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山东黄泛平原风沙区风沙化土地主要分布在黄河故道和引黄灌渠地带,侵蚀形式以风蚀为主。2010年,轻度以上风蚀总面积为8100.59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5.89%。其中,轻度风蚀面积为3919.91km2,占总面积的7.69%;中度风蚀面积3292.15km2,占总面积的6.46%;强度风蚀面积为888.53km2,占总面积的1.74%。该地区风蚀情况严重,已造成土地退化、水土资源短缺、风沙蔓延、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严重影响了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1988~2000年,山东黄泛平原风沙区风沙片面积3000~5000km2,其中,菏泽、聊城、德州三市所占面积最大。由于统计方法不同,所得数据有较大差异。(3)山东黄泛平原风沙区所涉地区政府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治理工作。第一次水土流失普查至2010年,海河流域鲁北平原风沙区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882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1.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76.1%,其中整地改土1084.5km2,建设防风固沙林425.73km2、经果林423.14km2、农田林网1189.24km2,建设机井等小型水利水保工程35551个。(4)对山东黄泛平原风沙区土地风沙化和土壤侵蚀问题的研究仍然非常薄弱,相关的数据还很不全面,研究手段和监测技术亟待加强,水土保持部门普遍技术人才少,技术力量薄弱,专业结构不配套,欠缺必要的科研设备,目前需要紧迫开展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因此而较难开展,给治理水土流失的决策造成很大困难,这一现状须要尽快扭转。

张群[4](2011)在《西北荒漠化地区生态民居建筑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北荒漠化地区自然恶劣、生态脆弱、经济落后。在快速变化的社会背景下,乡村民居建筑因其自身的缺陷而面临发展困境。新的居住需求与现实条件无法满足之间的矛盾导致民居演变出现混乱,居住质量恶化。民居建筑形成和发展受到来自建筑内部——人的需求和外部——自然与社会条件的双重影响和作用,揭示这一原理和过程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以西北荒漠化乡村民居为研究对象,系统地进行民居建筑模式理论和设计方法研究。通过与城市集合住宅、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相关概念的分析,包括环境决定程度、使用者主观意志的实现、建筑间的相互影响、建筑单体设计参数、经济承受能力、功能在设计中的作用等方面,提出居住需求的满足是民居发展的原始动力,科技进步是发展的支撑条件。西北荒漠化地区乡村民居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依次为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经济性和社会(文化)性。运用本体论观点,从建筑、环境与人这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角度探讨了民居建筑起源与发展的主要动因、矛盾和缺陷,明确了民居建筑从简单到复杂、从被动适应到主动控制的发展规律:基本目标(庇护)的唯一性和建筑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运用生态学基本原理和环境决定论理论,分析了民居建筑系统内部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民居建筑像生物体一样强烈地受到环境决定论的影响,表现出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规律,多样性的建筑形态是必然的选择和需求。提出了民居建筑是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共同作用的理论,建立了适合西北荒漠化地区特殊条件的建筑设计模式理论,继而对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并结合示范项目工程实例探讨了该建筑模式理论和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论如下:(1)民居建筑产生的原因是人的需求与外部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矛盾关系的协调,其发展和演变需要在自然与社会环境承载力的范围内确定目标与技术路线,不能突破外界条件制约。(2)通过生物多样性原理,多样化的表达形式是民居建筑对外部条件(自然与社会条件)的理性反应,是生态建筑的真实状态。(3)西北荒漠化乡村民居发展过程需妥善处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尤其是气候环境条件。即使因为居住行为与使用功能的变化突破了传统的建筑形态,也需要找到新形态与气候条件的内在关系。(4)民居建筑的发展需要新的形态模式。民居建筑设计需要在选择性继承传统建筑经验的基础上,超越具体建筑功能、造型、技术等问题,基于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对设计因子进行优化排序,确定新的形态。本文立足于从建筑设计角度研究乡村民居建筑生态化发展问题,提出了民居建筑是由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共同作用的观点,建立了符合西北荒漠化地区实际条件的民居建筑理论模式,确定了民居需要在环境、能源和经济承载力范围内发展的技术路线,期望对丰富和完善民居研究理论和推进西北地区民居实践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武慧平[5](2009)在《毛乌素沙区资源植物调查及园林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沙生耐旱植物是大自然选育出的特殊植物类群,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常年干旱少雨,沙生耐旱植物就成了改善这一地区生态环境的先锋植物,被广泛用于荒山(漠)造林。但是,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常因为这类植物观赏效果不佳,而被拒之门外。目前,国家大力提倡建设节水型、耐旱型园林绿地,各地纷纷响应对各地山区及风景区野生观赏植物进行资源调查为各地园林绿化园林植物。本研究采用野外实地踏勘的方法对毛乌素沙区资源植物调查,查阅大量资料,运用园林树木学、植物配置设计、环境学、景观学及生态学等理论,对沙区资源植物开发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周边城市园林绿化现状水平进行评价,探索毛乌素沙区及周边城市园林植物配置模式,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通过查阅资料及野外实地调查,种类丰富,有680种分属71科350属,其中资源植物480种,其中人工栽培植物有124种。在资源植物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发品种单一;缺乏市场导向;资源植物的文化内涵没有充分体现;没有突出沙区周边城市特色;缺少地域文化特征。2.分析了毛乌素沙地资源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并对沙区资源植物及在周边地区园林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指出在沙区及周边城市园林养护成本总体偏高,节水型园林观赏植物利用率低,资源破坏严重,配置园林植物的基本原则是:适地适树的原则、功能性原则、见缝插绿的原则及地方文化与人文文化结合的原则。在该类地区植物配置应与不同的绿地类型及自然环境条件一致,营造富有层次和内涵的景观。3.分析毛乌素沙区资源植物开发利用现状,指出在开发利用中存在调查不细化、开发品种单一、地方特色、文化特色表现不足等问题,提出其他有待开发的耐旱园林观赏植物并将生长势比较旺盛的植物种类应用于周边地区的园林建设之中,提出利用沙生乡土资源植物优势因地制宜打造周边地区特色园林景观的构思。同时指出沙生植物园林应用研究的途径,笔者认为欲从根本上逐级降低毛乌素沙区及周边城市的园林绿化从初期建设到后期养护成本,只有大量应用本地区耐干旱、耐盐碱、耐瘠薄、抗病虫的乡土植物和野生植物。希望对今后进一步开发利用毛乌素沙区资源植物有一理论依据。

杨新兴[6](2008)在《Desertification中译的探讨》文中指出desert主要指"沙漠";desertion主要指"沙漠化";desertification主要指"土地退化"。"荒漠化"是"沙漠化"的通俗说法。土地退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以及亚湿润地区,由于土地利用,或者由于某一种因素变化或多种因素变化的综合影响,包括各种人类活动和居住方式引起的各种变化的影响,而导致那些依靠天然降水的农田、人工灌溉农田,或者草地、牧场、林地以及森林的生物生产力、经济价值以及其他多种服务功能的降低或者丧失的变化过程或者状况。

马玉芳[7](2008)在《毛乌素沙地农户土地资源利用行为及对荒漠化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土地荒漠化已经严重影响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成为我国最深刻的农村环境问题之一。人类资源利用活动对土地荒漠化的形成与扩张有直接影响,尤其在北方农牧交错带农户过度利用土地资源成为土地荒漠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农户行为是我们研究土地荒漠化直接和间接影响因素进而制定荒漠化治理措施中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本文以农户经济理论为基础,选取内蒙古毛乌素沙地乌审旗和鄂前旗131个农户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农户经济行为面对的资源禀赋、政策环境、市场因素等,探析该地区农户土地开垦、畜牧业生产和薪柴利用等行为及相关因素与荒漠化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并提出了遏制荒漠化、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建议。研究中,运用了描述统计方法、多元回归分析模型等分析方法。其中,多元回归分析用于分析影响农户土地开垦行为、牲畜饲养规模、替代能源利用行为以及农户禁牧意愿的主要因素。本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农户对土地资源利用的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的主导影响因子各有差异。表现在:(1)土地开垦行为受人口因素影响显着;(2)畜牧业生产规模由农业资源禀赋决定;(3)替代能源的使用受家庭收入水平和市场因素影响较大;(4)农区和牧区的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强度及利用意识的差异性明显。第二,农户为突破资源条件限制,满足其生产生活需求,采取能源替代、草场租赁等各种干预措施,这些措施的效果体现为:(1)替代能源的使用能够有效降低薪柴采集量;(2)草场租赁等方式能够扩大畜牧业规模,但难以缓解地区草场压力。第三,生态工程和生态环境政策的实施效果有一定差异。本研究从农户意愿方面对飞播工程和禁牧政策进行了简要评价,得出如下结论:(1)飞播工程的实施给农户带来收益,农户参与积极性很高;(2)禁牧期偷牧现象严重,农户禁牧积极性不高。文章最后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保障饲草供给、鼓励使用替代能源、鼓励农户参与沙地治理及发展治沙产业五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建议。

王欢欢,樊海潮[8](2007)在《UNCCD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章选取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作为比较对象,从立法背景、性质、基本结构、基本内容等角度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并指出了二者的特有之处。从而分析国内法律和国际法律的不同,并提供了我国防治沙漠化中如何借鉴好的做法,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加以吸收的途径。

龚新梅[9](2007)在《新疆土地荒漠化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子分析》文中指出土地荒漠化是全球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在世界上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恶化和经济贫困,被列入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与发展问题之首。我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人民币。因此,荒漠化的研究对于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疆位于中国西部边陲,是我国荒漠化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省区,也是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百余年来由于人口增加,过度的土地开发等人类活动诱发的土地荒漠化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使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严重制约,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本文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对新疆荒漠化区域特点、动态特征、监测指标、驱动因子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对新疆荒漠化的防御与治理提出建议。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工作:1.在前人土地荒漠化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比、归纳的方法深入地阐述土地荒漠化定义的内涵和外延;理清各类相似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为荒漠化土地的判别、荒漠化程度的划分以及驱动因子的确定奠定了理论基础和依据;2.以较长时间序列的遥感数据为基础,以RS和GIS为工具,选择了在干旱区对植被覆盖度上有较好敏感性的FVC的斜率作为荒漠化监测指标,利用19822000年期间新疆FVC斜率变化来反演新疆土地荒漠化的时空分布、面积变化,分析新疆荒漠化多年来动态变化特征;3.将土地荒漠化图与植被类型进行叠加,分析土地荒漠化与植被类型之间的关系,得出荒漠化多发生在平原低覆盖草地和山地低覆盖草地,该植被类型地表裸露相对较多,很容易受到自然或者人为的恶劣干扰,属于荒漠化多发生地区,是干旱地区植被类型中比较脆弱的环节;4.将土地荒漠化图与土壤类型进行叠加,发现荒漠化在半水成土和漠土上发育比较普遍,而盐碱土类型上出现荒漠化逆转,说明多年来新疆对于盐碱地的改良和利用取得了有效的改善;5.以19602004年的气象资料为基础,从时间序列分析的角度,利用空间插值等技术分析近几十年新疆的气候变化特征及这种变化对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影响。结果显示,近45a新疆的降水呈增加趋势,使整个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正面效应,导致植被好转,荒漠化逆向发展;气温有增暖趋势,这种趋势对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会产生负面效应,地表变干,植被衰退,荒漠化正向发展。干燥度呈下降趋势,可以认为降雨的变化幅度大于温度的变化幅度,也就是说气候的这种变动对环境的正面效益大于负面效益,荒漠化负向驱动大于正向驱动;而水分和热量的区域分配不均却是导致新疆荒漠化正向发展的因素之一;6.根据新疆生态气候特征和生物地理规律对Holdridge生命地带分类模型进行修正,分析新疆近几十年来气候变化所引起的植被变化对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影响。40多年来,新疆生命地带的类型数量并没有产生变化,只是各类型的面积和斑块数的变化,多样性有所波动,但是波动不大,也就是说生命地带多样性的震荡幅度不大,整个生态环境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稳定的生态环境状态有利于荒漠化的逆向发展;7.以新疆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条件为本底,结合多年统计资料对新疆土地荒漠化发生的机理进行研究,揭示新疆土地荒漠化发生发展的人为驱动因子。系统阐述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下土地荒漠化的基本原因;8.利用Arcmap软件从中国资源环境1km-Grid-Dis(1km栅格数据库)中切出新疆数据,并应用GPS定位,在野外进行实地核对,对数据进行修正,建立拓扑关系,并对一些类型进行合并,最后形成1980s和1990s两个时相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利用该数据进行多边形叠加、转移矩阵等方法,分析80年代到90年代新疆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对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影响,揭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与土地荒漠化过程的反馈关系;9.从地貌演化的角度出发,以动力学为基础,建立量化荒漠化系统中人为作用的数学模型,对新疆南北疆土地荒漠化过程中人为作用进行量化尝试,得出荒漠化过程中北疆人文因素所占比例为66.55%,自然因素占33.45%;南疆人文因素所占比例为57.33%,自然因素所占的比例42.67%。从而得出人文因素在新疆的荒漠化过程中起的作用大于自然因素作用的结论。同时得知南疆由于自然条件比北疆恶劣,比北疆更容易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所以北疆的荒漠化受人为干扰要比南疆受人为干扰大;10.根据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区域特征、荒漠化现状、驱动因子等的研究,结合新疆区域特点,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及系统论的思想,提出具有新疆区域特点的荒漠化的防治对策、恢复和重建措施与优化模式。

孙洪艳[10](2005)在《河北省坝上土地荒漠化机制及生态环境评价》文中认为河北坝上地区地处蒙古高原南缘,河北省的北部,为中国典型的农牧交错带之一,也是中国生态环境的脆弱带。本文是在河北省科委2002 年重点项目“河北坝上地区土地沙化成因机理及防治对策研究”的支持下完成的。论文根据野外调查、遥感和收集的区域地质、气象、森林植被、土地利用和人文等资料,结合研究区的具体地貌条件,提取重点研究区域,以点代面的对河北坝上地区土地荒漠化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以1987 年和1999 年Landsat TM 遥感图像为数据源,在ERDAS 8.4 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和ARCINFO 8.02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支持下,提出和建立了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遥感图像分类体系;实践了一种通过计算机自动分类和人工解译纠错相结合的图像分类提取方案,获取了河北坝上研究区两期高精度的土地利用/覆盖图,为准确分析坝上地区土地荒漠化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以研究区大量地质、遥感、地理、气象、水文、社会人文等多元综合信息为基础,系统分析了这些因子与土地灾害和土地荒漠化的关系,探讨了研究区土地荒漠化的机理。研究认为地质因子、气象因子、植被、水文等自然因子是土地荒漠化的关键所在。在地形地貌的控制因素下,坝上西部的土地荒漠化以盐碱化为主,坝缘以沙质荒漠化为主,中间为过渡。通过坝上地区的地层分布和荒漠化的分布特征研究,发现第四系松散堆积物是该区荒漠化的基本物质基础。地貌因素中的坡度、沟壑密度是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关键因素,它们间接促进了坝上地区的荒漠化。干旱的气候是坝上土地荒漠化的关键因素,尤其是降水量和蒸发量之间的巨大差异,是坝上西部土地盐碱化的关键。水蚀、风蚀以及坡度和沟壑密度发育等综合因素是坝缘地区土地沙质荒漠化的主导因素。该区的人类活动主要在恶化的气候环境中加速了荒漠化的进程,非大多数学者所认为的主要因素。构建了研究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研究区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评价,对完善生态环境评价方法体系以及在其他地区开展类似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焉能改沙漠化为荒漠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焉能改沙漠化为荒漠化(论文提纲范文)

(1)喀斯特石漠化生物结皮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及培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一)生物结皮与土壤理化性质
    (二)石漠化生物结皮与土壤理化性质
    (三)生物结皮与培育技术的研究进展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四)数据资料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三 石漠化生物结皮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一)生物结皮对撒拉溪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 不同类型生物结皮对下层土壤物理性质变化的影响
        2 不同类型生物结皮对下层土壤化学性质变化的影响
    (二)生物结皮对花江-贞丰中-强度石漠化地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 不同类型生物结皮对下层土壤物理性质变化的影响
        2 不同类型生物结皮对下层土壤化学性质变化的影响
四 外源添加物对人工培育生物结皮的影响机制
    (一)生物结皮的覆盖度变化特征
    (二)生物结皮的株密度变化特征
    (三)生物结皮的株高度变化特征
五 石漠化生物结皮对土壤环境改善技术研发
    (一)石漠化地区现有的生物结皮共性技术
        1 生物结皮培植技术
        2 植物群落配置技术
        3 喷播移植混交技术
    (二)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生物结皮关键技术研发
        1 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生物结皮物种优化调控技术
        2 中度石漠化地区生物结皮群落配置技术
        3 强度石漠化地区生物结皮物种筛选及培育技术
六 结论与讨论
    1 主要结论
    2 主要创新点
    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3)山东黄泛平原风沙区风沙化状况与生态建设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沙漠化研究进展
        1.2.2 沙漠化概念的争议
        1.2.3 山东平原土地风沙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情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水资源状况
        2.1.5 土壤植被
        2.1.6 矿藏资源
    2.2 社会经济情况
        2.2.1 人口劳动力情况
        2.2.2 土地利用情况
        2.2.3 经济情况
3 风沙区风蚀现状
    3.1 风沙区风蚀现状
    3.2 各市风蚀状况
        3.2.1 菏泽市风蚀状况
        3.2.2 聊城市风蚀状况
        3.2.3 滨州市风蚀状况
        3.2.4 德州市风蚀状况
        3.2.5 东营市风蚀状况
        3.2.6 济南市(商河县、济阳县)风蚀状况
    3.3 风沙化危害
4 研究区风沙化历史演变
    4.1 1985-1987 年风沙片分布情况
    4.2 1988 年山东黄泛平原风沙片情况
    4.3 1995 年全国水土流失普查情况
    4.4 2000 年沙漠分布数据
    4.5 2004 年第三次荒漠化调查数据
5 风沙片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情况
    5.1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概况
    5.2 主要成效
6 风沙片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6.1 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6.2 对策建议
    6.3 发展方向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1 1988 年山东黄泛平原风沙片分布表
附表 2 1995 年山东黄泛平原风沙区情况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西北荒漠化地区生态民居建筑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西北荒漠化民居演进现状
        1.1.2 传统民居理论研究的特点
    1.2 文献综述
    1.3 问题提出
        1.3.1 现代建筑设计理论难以直接应用于民居设计
        1.3.2 传统民居经验不适应现代居住生活需求
        1.3.3 模式理论是解决民居问题的有效手段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 课题来源
2 民居建筑演变与发展
    2.1 民居概念
        2.1.1 常见的民居概念
        2.1.2 人的行为与建筑功能
        2.1.3 建筑类型划分与民居本质探析
        2.1.4 城乡居住建筑的区别与联系
    2.2 民居演变的基本规律
        2.2.1 庇护为建筑之本
        2.2.2 多样化与复杂化演进
        2.2.3 民居建筑发展基本规律
    2.3 民居建筑发展的动力和条件
        2.3.1 人的需求是建筑发展的主要动力
        2.3.2 技术进步是民居发展的支撑条件
    2.4 本文“民居”概念的界定
    2.5 小结
3 生态民居建筑模式的多样化表达
    3.1 生态建筑
        3.1.1 “生态”的概念
        3.1.2 生态建筑概念
        3.1.3 生态建筑的误解
    3.2 建筑本体论与形态多样性
        3.2.1 建筑本体决定形态多样性
        3.2.2 多样性是建筑合理的表达
    3.3 建筑模式的决定因素
    3.4 生态建筑多样性表达
        3.4.1 生态建筑的综合性与时代性
        3.4.2 居住需求的可变性决定建筑形态的多样性
        3.4.3 外部条件的复杂性决定建筑形态的多样性
    3.5 民居生态化表达的多样性
        3.5.1 传统民居生态建筑经验的实质与局限
        3.5.2 民居建筑演变的内部因素分析——人的需求
        3.5.3 民居建筑演变的外部因素分析——社会
    3.6 小结
4 西北荒漠化地区传统民居模式的环境适应性
    4.1 荒漠化概念
        4.1.1 概念与范畴
        4.1.2 荒漠化危害
    4.2 西北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
        4.2.1 概况
        4.2.2 恶劣的气候
        4.2.3 脆弱的生态环境
        4.2.4 生态脆弱与经济贫困耦合
    4.3 西北荒漠化地区传统民居概况
    4.4 西北荒漠化地区典型传统民居建筑模式
        4.4.1 地区传统民居共同的模式特征
        4.4.2 平原地区民居建筑模式——以宁夏合院民居为例
        4.4.3 山区丘陵民居建筑模式——以黄土高原窑洞民居为例
        4.4.4 干热干冷气候民居建筑模式——以新疆高台民居为例
    4.5 小结
5 西北荒漠化地区民居生态化发展困境
    5.1 西北荒漠化地区民居现状及存在问题
        5.1.1 居住质量
        5.1.2 资源利用
        5.1.3 环境负荷
        5.1.4 社会效应
    5.2 既有民居模式不适应居住需求的发展
        5.2.1 社会原因
        5.2.2 民居研究不适宜套用现代建筑理论
    5.3 西北荒漠化地区民居生态化道路的探索
        5.3.1 对西北荒漠化地区民居演变的认识
        5.3.2 经济问题不是民居衰退的主要原因
        5.3.3 急待解决的问题
    5.4 小结
6 西北荒漠化地区生态民居模式研究
    6.1 西北荒漠化地区民居建筑模式的内部因素
        6.1.1 西北荒漠化地区农民生活的特殊性
        6.1.2 西北荒漠化地区民居内部因素的排序
        6.1.3 西北荒漠化地区民居内部因素的趋同性
    6.2 西北荒漠化地区民居建筑模式的外部因素
        6.2.1 建筑研究中的外部因素决定理论建构
        6.2.2 3E系统原理对民居建筑研究的意义
        6.2.3 荒漠化地区建筑设计外部条件的选择
    6.3 西北荒漠化地区乡村民居设计的理论模式建构
        6.3.1 生态民居建筑模式理论关系图示
        6.3.2 荒漠化地区模式变化的可能性
    6.4 西北荒漠化地区民居生态建筑模式的关系组合
        6.4.1 使用功能模式研究
        6.4.2 气候应对模式研究
        6.4.3 资源使用模式研究
    6.5 小结
7 西北荒漠化生乡村态民居建筑实践
    7.1 碱富桥生态民居示范项目介绍
    7.2 自然与社会发展概况
        7.2.1 地区自然生态与社会发展
        7.2.2 示范项目所在地基本情况
    7.3 碱富桥民居建筑现状与分析
        7.3.1 宅基地情况
        7.3.2 院落布局
        7.3.3 民居形态受自然影响强烈
        7.3.4 民族宗教文化对居住建筑影响有限
        7.3.5 收入水平对建筑模式没有直接影响
        7.3.6 居住建筑面积与造价分析
        7.3.7 碱富桥村居住时态调查
    7.4 碱富桥村民居生态建筑模式研究
        7.4.1 气象条件分析
        7.4.2 民居应对气候的建筑模式
        7.4.3 多种户型变化应对生活方式
        7.4.4 建筑材料
        7.4.5 构造设计
        7.4.6 规划设计与管理
    7.5 示范生态民居与传统生土民居实验与分析
        7.5.1 实验对象
        7.5.2 测试方案
        7.5.3 测试结果与分析
        7.5.4 示范民居性能评价
    7.6 小结
8 结论
    8.1 研究结论
    8.2 后续研究内容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一:科研及学术论文发表
附录二:调查问卷
附录三:户型平面图

(5)毛乌素沙区资源植物调查及园林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研究现状
        1.2.1 概况
        1.2.2 有关植物资源调查的研究现状
        1.2.3 有关植物资源利用的研究现状
        1.2.4 有关毛乌素沙区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毛乌素沙区植物生长环境分析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
    2.3 地貌
    2.4 水资源
    2.5 土壤
    2.6 植被资源
    2.7 社会经济概况
第三章 毛乌素沙区植物种类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3.1 调查方法
    3.2 毛乌素沙区植物及群落种类
    3.3 资源植物种类
        3.3.1 食用资源植物
        3.3.2 药用资源植物
        3.3.3 工业用资源植物
        3.3.4 防护与观赏用资源植物
    3.4 毛乌素沙区沙生植物生物学特性
        3.4.1 叶片退化成针刺或叶片鳞片状
        3.4.2 具有侧根长或主根长的特点
        3.4.3 抗逆性强
第四章 毛乌素沙区植物的开发利用分析
    4.1 毛乌素沙区资源植物开发利用现状
        4.1.1 食用植物
        4.1.2 药用植物
        4.1.3 工业用植物
        4.1.4 防风固沙及园林观赏植物
    4.2 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4.2.1 综合问题
        4.2.2 沙区环境保护植物园林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4.3 其他有待开发的耐旱园林观赏植物
        4.3.1 柠条锦鸡儿(Caragana Fabr)
        4.3.2 红柳(Tamarix chinensis)
        4.3.3 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
        4.3.4 沙枣(Elacagnus angustifolla)
        4.3.5 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
        4.3.6 互叶醉鱼草( Buddleja alternifolia)
        4.3.7 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
        4.3.8 地肤(Sansevieria trifasciata)
        4.3.9 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
        4.3.10 梭梭(Haloxyon amnodendron)
        4.3.11 枸杞(Lycium chinensis)
        4.3.12 胡颓子(Elaeagnus. Pungens)
        4.3.13 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
        4.3.14 马蔺(Iris Lactea Pall. Var. Chinensis)
第五章 毛乌素沙区资源植物的园林应用方式与前景
    5.1 在园林绿化应用中应遵循的原则
        5.1.1 满足城市绿化的主要功能
        5.1.2 生态原则
        5.1.3 科学性与艺术性统一的原则
        5.1.4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
    5.2 毛乌素沙区植物的种植形式
        5.2.1 孤植
        5.2.2 丛植
        5.2.3 群植
    5.3 毛乌素沙区植物的应用形式
        5.3.1 在公园绿化的应用
        5.3.2 在庭园绿化的应用
        5.3.3 在行道绿化的应用
        5.3.4 在居民生活区绿化的应用
        5.3.5 在寺庙、纪念性场所绿化的应用
        5.3.6 毛乌素沙区植物在厂矿企业绿化的应用
        5.3.7 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六章 沙区植物园林应用典例分析
    6.1 金叶莸
        6.1.1 生物学特性
        6.1.2 观赏特性
        6.1.3 园林应用
    6.2 沙地柏
        6.2.1 生物学特性
        6.2.2 观赏特性
        6.2.3 园林应用
    6.3 黄花矶松
        6.3.1 生物学特性
        6.3.2 观赏特性
        6.3.3 园林应用
    6.4 营建沙生植物园
    6.5 园林应用对策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作者简介

(7)毛乌素沙地农户土地资源利用行为及对荒漠化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研究进展
        1.2.1 土地荒漠化的影响因素
        1.2.2 与土地退化相关的农户行为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1.5.1 农户经济学理论
        1.5.2 几个基本假设
2 毛乌素沙地及其荒漠化
    2.1 毛乌素沙地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1.3 土地资源利用情况
    2.2 荒漠化及治理
        2.2.1 荒漠化状况
        2.2.2 荒漠化主要治理措施
    2.3 小结
3 农户土地开垦行为
    3.1 土地开垦的历史回顾
    3.2 农户土地开垦现状
    3.3 农户土地开垦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3.3.1 农户人力资源对土地开垦的影响
        3.3.2 农业资源对土地开垦的影响
        3.3.3 地区自然条件差异对土地开垦的影响
    3.4 模型构建及回归结果
        3.4.1 变量的选择
        3.4.2 模型建立
        3.4.3 模拟结果
        3.4.4 对模型结果的解释
    3.5 小结
4 农户畜牧业生产行为
    4.1 农户畜牧业规模影响因素分析
        4.1.1 影响农户畜牧业规模主要因素的理论分析
        4.1.2 模型构建及回归结果
    4.2 农户禁牧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4.2.1 农户对禁牧政策的响应
        4.2.2 农户禁牧意愿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4.2.3 农户禁牧意愿的Logistic 模型
    4.3 小结
5 农户薪柴利用行为
    5.1 薪柴利用的基本情况
    5.2 农户能源替代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5.2.1 替代能源使用情况
        5.2.2 使用替代能源的效果分析
        5.2.3 农户能源替代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5.3 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1.1 农户的土地资源利用行为是由多因素共同决定的
        6.1.2 外界干预对农户行为及土地荒漠化的影响效果不同
        6.1.3 农户对于外界干预的响应程度有较大差异
    6.2 对策与建议
        6.2.1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6.2.2 保障饲草供给,减轻草场压力
        6.2.3 实行能源补贴,鼓励使用替代能源
        6.2.4 鼓励农户参与沙地治理
        6.2.5 积极发展治沙产业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8)UNCCD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两部法律比较
    1.1 立法背景比较
    1.2 性质比较
    1.3 基本结构比较
    1.4 共有/相似内容比较
        1.4.1 荒漠化与土地沙化
        1.4.2“自上而下”的方法和“参与”
        1.4.3“综合方法”和“综合治理”
        1.4.4 荒漠化/沙化与贫困问题和农村的发展
        1.4.5 合作的比较
        1.4.6 支持措施和保障措施支持措施和保障措施
        1.4.7 其他
    1.5 特有内容
        1.5.1 国家行动方案
        1.5.2 防沙治沙规划
2 完善与总结

(9)新疆土地荒漠化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目的
    1.4 内容结构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候
        2.1.3 水文
        2.1.4 土壤
        2.1.5 植被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
        2.2.2 经济发展现状
        2.2.3 社会发展现状
第三章 荒漠化概念界定及研究综述
    3.1 关于荒漠化概念的问题
        3.1.1 荒漠化概念提出的背景
        3.1.2 荒漠化的概念
        3.1.3 有关荒漠化问题的争议
    3.2 相关、相似概念的比较
        3.2.1 土地的概念
        3.2.2 土地退化的概念
        3.2.3 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
        3.2.4 土壤退化
        3.2.5 沙漠化
    3.3 荒漠化研究进展
        3.3.1 荒漠化基础理论研究
        3.3.2 荒漠化驱动因子研究
        3.3.3 荒漠化监测、评价指标研究
        3.3.4 荒漠化方法、技术研究
        3.3.5 新疆荒漠化研究
第四章 1982~2000 年新疆土地荒漠化变化特征遥感监测
    4.1 反演荒漠化的植被指数选择
        4.1.1 监测指标选取原则
        4.1.2 各种植被指数比较和选择
        4.1.3 植被覆盖度指数FVC
        4.1.4 荒漠化程度等级的划分
    4.2 方法技术与理论
        4.2.1 时间序列分析与回归分析的相互关系
        4.2.2 回归分析原理
        4.2.3 具体方法步骤
    4.3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4.3.1 数据前期处理
        4.3.2 斜率为零的假设检验
    4.4 荒漠化变化特征分析
        4.4.1 荒漠化发生区域
        4.4.2 基于FVC斜率值的土地荒漠化的分类
        4.4.3 荒漠化和植被类型的叠加
        4.4.4 荒漠化和土壤类型的叠加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疆土地荒漠化自然驱动因子研究
    5.1 新疆自然条件分析
        5.1.1 古地理过程的影响
        5.1.2 地形、地貌及水气条件分析
        5.1.3 土壤特性分区域分析
        5.1.3.1 准噶尔盆地北部
        5.1.3.2 准噶尔盆地南部
        5.1.3.3 塔城盆地
        5.1.3.4 伊犁河流域
        5.1.3.5 塔里木河流域
        5.1.3.6 嘎顺戈壁
    5.2 新疆气候变化分析
        5.2.1 数据资料及研究方法
        5.2.1.1 时间序列数据分布
        5.2.1.2 数据处理方法
        5.2.2 近45 年来新疆气温变化分析
        5.2.3 近45 年来新疆降水变化分析
        5.2.4 近45 年来新疆干燥度变化分析
        5.2.5 近45 年来新疆风速变化趋势分析
        5.2.6 新疆旱涝灾害情况
    5.3 Holdridge生命地带类型变化分析
        5.3.1 Holdridge生命地带模型
        5.3.2 Holdridge生命地带分类体系
        5.3.3 新疆四个时期生命带类型变化
        5.3.3.1 数据选取与分析
        5.3.3.2 数据处理方法与技术
        5.3.3.3 结果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疆土地荒漠化人文因素影响研究
    6.1 荒漠化过程中人文因素研究现状
        6.1.1 人文因素在荒漠化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研究
        6.1.2 人文因素对荒漠化过程的定量研究
        6.1.3 人文作用驱动分析研究
    6.2 新疆土地荒漠化人文因素分析
        6.2.1 新疆开发建设过程
        6.2.1.1 屯垦戍边与荒漠化
        6.2.1.2 战争与政治中心转移与荒漠化
        6.2.1.3 新疆绿洲农业发展历史及特点
        6.2.1.4 新疆各产业结构布局
        6.2.2 新疆土地荒漠化人为驱动机制
        6.2.2.1 人口数量大,人口质量整体不高
        6.2.2.2 滥砍、滥牧、滥挖草药
        6.2.2.3 工矿与交通建设
        6.2.2.4 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6.3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荒漠化
        6.3.1 数据资料分析
        6.3.1.1 数据来源及信息
        6.3.1.2 数据前期处理
        6.3.2 主要研究方法、技术
        6.3.3 结果与讨论
        6.3.3.1 土地利用变化总体趋势
        6.3.3.2 土地利用空间变化转移矩阵
        6.3.3.3 新疆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荒漠化的影响
    6.4 荒漠化过程中人文因素的定量分离
        6.4.1 荒漠化过程的动力学机制
        6.4.2 荒漠化过程中人为作用定量分析的数学模型
        6.4.3 降水弹性和风速弹性的计算方法
        6.4.4 实例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荒漠化恢复重建及防治对策
    7.1 荒漠化防治的基本原理
        7.1.1 荒漠化防治的基本理论
        7.1.1.1 系统控制理论
        7.1.1.2 干旱生态系统的“混沌”运动
        7.1.1.3 干旱生态系统的生态圈层结构
        7.1.2 荒漠化防治的基本原则
        7.1.2.1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
        7.1.2.2 人工建设和保护措施相结合的原则
    7.2 新疆退化土地恢复与重建
        7.2.1 恢复重建思路
        7.2.2 荒漠化防治规划
        7.2.3 新疆土地荒漠化防治对策
        7.2.3.1 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质量
        7.2.3.2 建立稳定的绿洲生态环境系统
        7.2.3.3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7.2.3.4 开发可替代、清洁能源
第八章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10)河北省坝上土地荒漠化机制及生态环境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选题依据
    1.2 研究区概况
        1.2.1 研究区概括
        1.2.2 研究区范围选取
    1.3 土地荒漠化研究的进展
        1.3.1 荒漠化和沙漠化的概念及争议
        1.3.2 荒漠化成因
        1.3.3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1.3.4 土地荒漠化的类型
        1.3.5 土地荒漠化的危害
        1.3.6 土地荒漠化的防治现状
    1.4 研究思路
    1.5 论文工作量统计
第二章研究区土地荒漠化的解译分析及主要特征
    2.1 遥感技术在荒漠化研究中的优势
    2.2 工作方法和流程
    2.3 解译标志的研究
        2.3.1 卫星遥感信息源的选择
        2.3.2 遥感图像处理
        2.3.3 各土地类型的影像特征
    2.4 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2.4.1 非监督分类
        2.4.2 监督分类
    2.5 土地荒漠化分析
        2.5.1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定量研究指标
        2.5.2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结果
    本章小结
第三章区域地质背景及其与荒漠化的关系
    3.1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与荒漠化的关系
    3.2 地层与荒漠化的关系
    3.3 岩浆岩与荒漠化的关系
    3.4 地貌特征与土地荒漠化的关系
    3.5 坡度与土地荒漠化的关系
    3.6 沟壑密度与土地荒漠化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气象特征及其它因素与土地荒漠化的关系分析
    4.1 气温与土地荒漠化的关系
    4.2 降水量与土地荒漠化的关系
    4.3 蒸发量与土地荒漠化的关系
    4.4 风向、风力变化与土地荒漠化的关系
        4.4.1 平均风速情况
        4.4.2 大风天气
        4.4.3 浮尘天数
        4.4.4 扬沙天气
        4.4.5 沙暴天气
    4.5 植被与土地荒漠化的关系
    4.6 水文因素与土地荒漠化的关系
    4.7 人类活动与土地荒漠化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五章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
    5.1 生态环境评价的相关概念
        5.1.1 生态环境
        5.1.2 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退化
        5.1.3 环境质量/生态环境质量
    5.2 影响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分析
    5.3 生态环境评价的标准及代表性方法介绍
        5.3.1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5.3.2 评价方法介绍
    5.4 生态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
        5.4.1 选取评价指标的原则
        5.4.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5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研究区生态环境评价
        5.5.1 层次分析法
        5.5.2 研究区生态环境评价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
        5.5.3 构造判断矩阵
        5.5.4 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5.5.5 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5.5.6 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与讨论
    本章小结
第六章结论和主要成果
    6.1 结论
    6.2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图版I
图版II
个人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工作情况

四、焉能改沙漠化为荒漠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喀斯特石漠化生物结皮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及培育技术研究[D]. 郑智恒.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2]“荒漠化”一词用法不妥[J]. 杨新兴. 前沿科学, 2017(04)
  • [3]山东黄泛平原风沙区风沙化状况与生态建设发展研究[D]. 樊爱鹏. 山东农业大学, 2013(05)
  • [4]西北荒漠化地区生态民居建筑模式研究[D]. 张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07)
  • [5]毛乌素沙区资源植物调查及园林应用[D]. 武慧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S1)
  • [6]Desertification中译的探讨[J]. 杨新兴. 中国科技术语, 2008(06)
  • [7]毛乌素沙地农户土地资源利用行为及对荒漠化影响研究[D]. 马玉芳. 北京林业大学, 2008(12)
  • [8]UNCCD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比较研究[J]. 王欢欢,樊海潮.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7(09)
  • [9]新疆土地荒漠化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子分析[D]. 龚新梅. 新疆大学, 2007(06)
  • [10]河北省坝上土地荒漠化机制及生态环境评价[D]. 孙洪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5(06)

标签:;  ;  ;  ;  ;  

我们如何才能将荒漠化变为荒漠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