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苏区革命民歌音乐特点探析

闽西苏区革命民歌音乐特点探析

一、浅析闽西苏区革命山歌的音乐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鲁晶[1](2021)在《中央苏区妇女教育及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孙星群[2](2021)在《福建闽西的苏区音乐——为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而高歌》文中提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引导深陷于半封建半殖民地分裂孱弱的中国人民觉醒起来,引导深受帝国主义侵略、蹂躏的中国人民团结起来,引导深受三座大山压迫的中国人民组织起来,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上高高飘扬,实现了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在改革开放的建设中走向繁荣,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迈出了中华民族崛起复兴的步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中得到发展。我们从心底高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黄文杰[3](2021)在《中央苏区时期闽西客家革命歌曲的传播与影响》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闽西中央苏区,以客家民歌为母本的客家革命歌曲应运而生,成为革命志士带领群众歌唱新思想、新潮流、新风尚、新斗争的文艺武器。闽西客家革命歌曲在一定程度的文人化、政治化过程中,传统的口口相传的传播方式转换为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实践,在"互为主体"的情境下,传统客家民歌在遭遇社会变革活水时,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成为中央苏区时代特有的政治文化艺术现象,影响着后续的文艺发展,对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参照性意义。

邓小琴[4](2021)在《中央苏区文艺研究述评》文中研究指明中央苏区文艺具有独特的形态、性质、作用与影响,是苏区研究与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绕不过去的存在。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随着文献史料的发掘、整理与研究工作的推进,中央苏区文艺研究视野与研究方法日益开阔、丰富。在新民主主义文化、现当代文学专业及多学科交叉视野下,中央苏区文艺研究逐步进入学理化、专业化和系统化的沉淀与升华之境。

吴良生[5](2020)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的客家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文化上“多元一体”的国家,各地方的文化各富特色,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既要在文化强国战略下实现各地文化的现代化,也尊重其文化差异和文化特色,与此同时,维护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体性。这也就对理论提出更为具体的要求: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可在指导地方文化的建设实践中继续深化,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更为具体的指导。客家文化正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中的“一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客家文化较早受到西方文化入侵与冲击,却找不到转型之路。直到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客家基本居住区的赣南、闽西、粤东建立了中央苏区,客家文化第一次全面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从而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的文化建设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客家文化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实践经验对于其他的地方文化建设有一定的启示。本着理论联系实践,再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学术路径,本文基于对客家文化建设的实践分析对地方文化建设理论开展研究,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对选题缘起、学术综述、研究方法进行阐述。认为客家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的地方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第一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地方文化建设的性质、目标、内容等,作为客家文化建设的理论背景。第二章对客家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内容进行了分析,结合了毛泽东《寻乌调查》、《兴国调查》等经典着作对客家传统文化的产生与内容性质进行了论述。客家传统文化遇到西方文化入侵与冲击时,客家人为了客家文化近代化做出了努力,但均以失败告终。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文化建设中对客家文化进行创新,让客家文化展现了新的面貌。第三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客家文化建设实践进行分析。客家文化建设以文化认同为主线展开,以实现客家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为目标。用文化认同团结海内外客家人,形成一个“客家文化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对中华文化有着深度的认同,与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紧密连接。同时,客家文化建设与当地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相互融合,创新实践社会主义建设的“五位一体”。客家文化建设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建设程度不高,也存在一些问题,但在地方传统文化现代化、文化融入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中、文化如何实现民族凝聚力和增强文化软实力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实践探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在指导地方文化建设上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第四章初步提出地方文化建设理论的基本问题。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政治体制是地方文化建设的基础,通过“双创”的方式将地方文化的传统价值观变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地方传统文化的内容被转换为适应社会主义生产生活的现代内容,增强文化自信并提升文化软实力。以文化认同为纽带将现代化的地方文化的“多元”紧紧连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让地方文化组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体”。这就是地方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结语部分指出,客家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地方实践,是一个从用理论指导地方文化建设实践出发,理论联系实践,再从实践升华为理论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路径体现。

魏婷婷[6](2020)在《中央苏区粮食运动中的群众动员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纵观中国共产党历史,坚持群众路线并深入动员群众,一直是我党克敌制胜、勇往直前的重要法宝。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群众动员?群众动员有何规律和方法?这些问题值得学界深入探讨。本文对中央苏区时期粮食运动中群众动员问题的研究,正是基于对此问题的关注和思考。群众动员是以一定社会历史机缘为背景的。在一定的组织基础和动员条件下,通过组织领导并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为实现整体利益或满足群众生存和发展需要,实施一系列有目标、有组织、有宣传、有队伍的活动。中央苏区粮食运动是我党在革命重要关头发动的大规模的动员群众参与粮食生产、收集等系列农业生产活动。该运动也是我党审时度势,整合有利资源,有组织、有目标的运用动员方法和手段引导群众参与根据地建设以巩固革命政权为目的的活动。这一系列的群众动员对当时苏区建设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粮食运动中群众动员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考察了粮食运动的具体过程,阐述了粮食运动和群众动员的历史意义;还借助社会动员理论对粮食运动中的群众动员问题做了全面分析。通过研究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在苏区时期的群众路线和群众动员理论虽然尚不完备,但在粮食运动中却表现出卓越的动员能力和领导能力。其在动员过程中塑造动员主体凝聚力和信服力、全方位动员群众等举措为中国革命事业提供了积极的经验。研究中央苏区粮食运动中的群众动员问题,为我们今天做好群众工作提供重要的启示意义。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党为做好群众工作并有效地组织和动员群众就必须做到:注重动员主体的自身建设,增强动员的信服力和凝聚力;重视动员组织机构建设,建立完备的动员系统和组织架构;充分尊重动员客体,切实考虑动员客体的利益诉求;动员宣传要因客体而异;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动员客体的素质和创新能力。

张蕊[7](2020)在《20世纪以来客家歌谣学术史研究》文中指出客家歌谣作为客家民系之文化瑰宝在20世纪伊始,走进众知识分子的视野之中,自此,客家歌谣终于走出阴霾,从被鄙薄、被轻视的地位走到了台前,成为中国现代学术运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20世纪为始,着重分析客家歌谣的研究者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时期中对客家歌谣所作的研究成果,梳理学术脉络,探讨客家歌谣学术研究的发展因素。全文按客家歌谣的研究进程作学术史评述与分析,首置绪论,尾置结语,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主要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回顾、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进行简要叙述。第二章,觉醒。以黄遵宪、李金发、钟敬文、罗香林等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为例,加之对北大歌谣运动的简要分析,认为在20世纪初至20世纪20年代末,客家正式歌谣进入知识分子的视野之中,并作为研究对象成为其众学者言乡情、抒胸志的媒介。第三章,飞腾。主要探讨20世纪20年代末到20世纪50年代之间,受到革命战争影响的客家歌谣在宣传教育群众、表达民众心声和鼓舞群众斗志等方面起到的作用。第四章,泛滥。重点分析在受到上一阶段影响之后的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之间,群众、政府工作人员及研究者在惊诧客家歌谣强大力量的同时对客家歌谣进行随意改编和创作,同时意识形态对客家歌谣内容上的影响,导致这一时期的客家歌谣呈现泛滥之态。第五章,回归。改革开放之后,客家歌谣的研究成果数量回升,以黄火兴等为代表的研究者在经历了客家歌谣研究的沉浮之后实现了其从形式到内容上的初步革新,并开始了新一轮的客家歌谣文本搜集的工作。第六章,转型。对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期的客家歌谣研究进行观察,发现本阶段的学术成果越来越多地从收集文本转向研究歌谣本身,研究者多从客家歌谣的审美、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阐述。同时,客家歌谣的学术研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多学科交叉交流的趋势下呈现出的多元气象。第七章,结语。从宏观角度对不同阶段的客家歌谣研究特征、发展脉络进行梳理,认为客家歌谣的学术史研究,其大致走向可概括为从客家歌谣文本研究到客家歌谣生活研究转向。

汪丹珂[8](2020)在《基于媒介情境理论的中央苏区俱乐部传播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中共中央就始终将取得宣传战线上的胜利视为取得最终革命胜利的必要条件之一。纵观中国共产党红色宣传事业的发展史,除了以报纸期刊为主的大众媒介发挥过重要作用之外,俱乐部亦是其中不可忽略的存在。“俱乐部”的概念来源于在欧美国家长期以来承担组织社交和提供娱乐两种任务的公共会所,进入中国后它逐渐演变为“机关、企业、团体、学校中综合性的文化娱乐场所的通称。”俱乐部的演变近乎与党的成长是同轨的,在中央苏区的版图基本确立之后,俱乐部作为主要扎根于乡村和红军内部的基层传播“自组织”,开始最大化地发挥政治教化和娱乐大众的双重作用。换言之,它是苏区红色传播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开展政治动员最基本的平台。俱乐部能够以独有的自我教育模式进行政治传播的关键就在于它在较大程度上淡化了红色文化传播要素的存在感,构建了一种既引人入胜又具有特定含义的传播情境,让进入其中的人们在自觉不自觉中深受熏染。本文在媒介情境理论的视域下,剖析了苏区俱乐部传播情境的构成因素、影响机理,并且探索了这种特定传播情境现实效能以及对今天的启示。在绪论部分以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学术回顾和创新之处等小节开篇引入后,第二章以功能对象的区别为划分,辅以相关历史背景,分别介绍了中央苏区最主要的三种俱乐部形态。三至五章正式将媒介情境理论与俱乐部的传播实践相结合,探索了俱乐部是怎样构建起气氛浓烈的红色情境兼之将传播活动潜移默化地嵌入其中的,并深层次分析了俱乐部所构建的革命情境是如何促使苏区人民重新定位自身角色以及规划自身行为的。其中还总结了俱乐部所塑造的传播情境最显着的特点以及这种特征在诸多传播元素中的体现。至于最后一章则指出了当代国内主流宣传应当从俱乐部政治传播模式和其发展历程中汲取经验教训加以改造运用从而在中国特有的政治生态和信息环境中取得新突破。

王若伊[9](2019)在《乡土语境中的革命艺术传播(1927-1937) ——以中央苏区为研究中心》文中提出论文以中央苏区为研究中心,采用艺术传播学理论路径考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艺术发展史,力图阐释我国1927-1937年间革命艺术活动在闽赣边境乡土社会进行传播时所遭遇的历史问题、所形成的苏区模式及其特征与影响,尝试为革命艺术研究、苏区文化研究和艺术传播学的理论研究开拓新的途径。论文主体含绪论、正文、结论三大部分,其中正文分三个篇章展开论述。第一章通过对我国革命艺术传播的历史演进做全景式的回溯与评述,再现1927-1937年间在闽赣乡土社会中生存发展的苏区艺术传播生态。第一节首先评述了革命艺术传播在我国的萌发背景,并对中央苏区革命艺术传播研究的时空概念进行了必要的界定。其次根据艺术传播的发展特征将其传播史分为三个发展阶段进行观察。第一阶段是诞生与雏形期,这一阶段中央苏区革命艺术的雏形正在从赣南、闽西两块革命根据地中诞生,论文强调了井冈山时期革命艺术传播的早期尝试,并揭示了闽西苏区对中央苏区革命艺术传播的重要影响;第二阶段是发展与成熟期,主要分析中央苏区革命艺术不断发育并到达鼎盛的时期在传播条件和体制发育等方面出现的变化;第三阶段是危机与沉潜期,阐述了中央苏区革命形势由盛转衰之后革命艺术传播活动的特点,重点论述沉潜时期艺术传播形式的转变和艺术素材的积累。第二节语境分析主要从乡土语境和文艺语境两个角度入手展开论述。乡土语境分别从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两方面展开,论述了闽赣乡土为苏区革命艺术传播预设的发展条件。苏区内外的文艺语境则共同对苏区革命艺术的发展产生影响。社会文化现代化发展趋势、国统区左翼文艺先驱的努力都对苏区革命文艺的发展形成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苏维埃文化的引入、苏区自身文化建设的起步也力图为革命文艺的快速发展扫除了障碍。第三节道路探索,深入阐释中央苏区革命艺术在传播话语、传播类型与群体构成方面做出的探索和尝试。苏区革命艺术传播历程既推动了传统艺术话语现代化和精英艺术话语大众化,也亲历了两种话语转向进程中的实践困境。特定历史条件之下的苏区艺术在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类型方面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型,独具苏区艺术传播特色。艺术传播的群体构成可以分为“传播引领者”和“传播跟随者”,前者可细分为理论领袖、艺术人才、传播先驱三类,后者则以部队士兵、工农平民、知识分子为主体。通过具体论述对这些传播群体的构成特性进行分析。第二章分别从形态、景观、风格角度聚焦苏区革命艺术的时代表征。第一节形态研究,将苏区革命艺术的传播形态分为静态艺术形态与动态艺术形态两大类别进行全面梳理。前者包括绘画、书法、石刻与篆刻、建筑、摄影、美术设计六大类;后者包括:音乐、舞蹈和歌舞、歌剧和歌舞剧三大类。研究认为,苏区革命艺术传播形态具有种类丰富多样、传播力强、时代特征凸显、革命性强等特征。第二节景观研究,从传统乡土社会向苏区革命社会转变的过程中,革命艺术传播施展综合的视听手段,通过工农兵群体易于理解的艺术主题和表现方式,塑造了独特的土地景观、身体景观、战争景观,在传播媒介中营造了立体可感的革命氛围。第三节风格研究,阐述苏区革命艺术在传播中形成的风格特色,并论述这种风格对革命艺术后续发展的影响。苏区革命艺术风格突出表现为“战斗艺术”和“红色艺术”两种个性特征。苏区革命艺术的“战斗”特性切实地践行了审美政治化与功利化;对“红色”题材的发掘和表现是苏区革命艺术传播的重大成果,苏区时期“红色艺术”着重于刻画与阐明共产党和人民群众之间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出色地实现了艺术传播活动的社会价值。第三章从模式、效果、评价方面提炼总结革命艺术传播的苏区经验。中央苏区革命艺术传播在乡土社会现实中形成了苏区经典传播模式,可以归纳为操作模式和调控模式两大类。操作模式包括:传播内容“简明化”、传播渠道“组织化”、传播群体“集合化”、传播场域“开放化”;调控模式包括:传播策略“大众化”、传播身份“互融化”、传播过程“仪式化”。传播效果研究方面,首先从“革命议题”的提出和“红军神话”的塑造,阐释苏区艺术传播如何服务于苏区社会的革命运动。其次分别以社会、个体为对象,论证苏区艺术传播对革命社会的整合功能。另外,分别从共时性和历时性的角度对苏区艺术传播效果做出双面性评价。价值评析方面,研究认为苏区革命艺术传播活动获得了丰富的实践成果与宝贵的经验教训,当代艺术作品继续传承革命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艺术传播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行深入考察,有利于我们解读当前的红色艺术传播生态以及把握我国艺术发展的方向。论文认为,乡土语境下诉诸视听感官的艺术传播与革命社会的发展之间构成了相互影响的张力关系。当发展滞后的乡土社会遇上先锋前卫的革命艺术,土地革命中的乡土社会展现出一派奇特的革命视听景观。艺术传播不仅发挥了为革命运动推波助澜的造势功能,同时也履行着稳定新型秩序的社会职责。在适应土地革命社会生态的过程中,苏区革命艺术发展出独特的传播经验,并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艺术个性。

安秋莹[10](2019)在《1929-1934年中央苏区的音乐教育研究》文中认为中央苏区是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中国共产党在赣南、闽西根据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其在鼎盛时期包括江西、福建、闽赣、粤赣4个省级苏维埃政权,是全国13个革命根据地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块根据地。本文所研究的是自1929年毛泽东、朱德等在赣南、闽西建立最早的中央革命根据地,至1934年中国共产党离开中央苏区开始长征这一时期中央苏区的音乐教育。为达到宣传革命、提高中央苏区人民群众思想、政治和文化水平的目标,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大力发展中央苏区的教育,音乐教育在此背景下发展起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央苏区的音乐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本文在全面收集和整理1929-1934年间中央苏区各种史料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对这一时期中央苏区的音乐教育展开研究,总结出这一时期音乐教育的特点及成就,并作出客观的个人评价。首先,从社会和政策两方面对中央苏区音乐教育活动开展的背景进行了研究,中央苏区音乐教育的发展源于工农革命的开展和改变苏区落后教育状况的需要,同时一系列苏区文化教育政策的颁布、苏维埃政府对文艺建设的重视,推动了中央苏区音乐教育的发展;其次,从中央苏区学校音乐教育的建设以及中央苏区学校音乐教育的具体开展两方面分析了1929-1934年中央苏区学校音乐教育的整体面貌,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中央苏区的学校音乐教育类型多样化,教学内容与政治教育、文化教育相结合,后期在儿童教育中出现了培养儿童创新性思维的音乐教育思想;再次,从进行革命宣传的群众俱乐部、剧团的音乐教育活动,以及提高思想文化水平的红军部队、业余学校的音乐教育活动入手,呈现出了这一时期社会音乐教育发展的整体面貌及特点。通过全面梳理与分析1929-1934年中央苏区的音乐教育发展,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中央苏区的音乐教育具有实现音乐教育大众化、以宣传革命为主要目标、以教唱红色歌谣为主要形式等诸方面的特点。中央苏区音乐教育的开展宣传了革命,提高了中央苏区群众的政治和文化水平,培养了音乐师资以及一些早期音乐家,奠定了无产阶级革命音乐教育的基础,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音乐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然,由于中央苏区处于特殊的历史环境,其音乐教育存在一些先天的不足,这为之后无产阶级音乐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二、浅析闽西苏区革命山歌的音乐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闽西苏区革命山歌的音乐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2)福建闽西的苏区音乐——为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而高歌(论文提纲范文)

一、苏区音乐
    (一)初创期
    (二)发展期
    (三)繁荣期
        1.专业音乐团体
        2.业余音乐活动
        3.音乐创作与出版
二、苏区民歌
    (一)题材
    (二)体裁
        1.山歌
        2.小调
        3.灯歌
    (三)形态
        1.音域
        2.音阶
        3.调式
        4.旋法
    (四)结构

(3)中央苏区时期闽西客家革命歌曲的传播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植根于民间传统的闽西客家革命歌曲
二、闽西客家民歌的“革命化”历程
三、闽西客家革命歌曲的题材与传播
    (一)高度的组织化推动
    (二)显着的大众化、群众化效应
四、客家革命歌曲在闽西传播的影响
五、穿越时空的文化记忆和历史回响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的客家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学术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理论探索
        2.有关于地方文化建设与理论探讨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客家研究亟待深入的新视角
    四、本文研究目标与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地方文化建设的理论背景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历程
        (一)20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末的文化建设
        (二)改革开放至十八大前的文化建设
        (三)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容
        (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意义
        (三)基于传统文化传承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目标
    三、“多元一体”的地方文化建设理论探讨
        (一)地方文化建设的基本问题
        (二)地方文化建设的目标
第二章 客家传统文化及其现代化的初步努力
    一、客家传统文化的历史形成
        (一)客家文化的发展史
        (二)客家传统文化的内容体系
    二、近代客家文化与资本主义的遭遇
        (一)资本主义对客家地区的冲击与客家人的早期革命斗争
        (二)清末至民国客家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努力
    三、中央苏区时期的客家文化建设尝试
        (一)中央苏区建设的客家文化背景
        (二)中央苏区时期的客家文化建设实践
        (三)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的标本意义
第三章 客家文化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一、社会主义时期客家文化的现代困境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客家文化建设实践
        (一)社会主义改造至改革开放前的客家文化建设
        (二)改革开放至十八大前的客家文化建设
        1.认同的回归: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客家文化建设
        2.认同的强化:世客会平台上的客家文化建设
        3.认同的运用:客家文化与社会主义公共文化建设
        (三)新时代客家文化的创新发展
    三、“五位一体”下的客家文化融合发展
        (一)客家文化产业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文化建设
        (二)政治建设中的客家传统文化作用
        (三)社会建设:客家文化新凝聚力的形成
        (四)客家文化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四、客家文化建设效果评价
    五、小结
第四章 客家文化建设的理论启示
    一、以文化认同加强中华文化的“一体”
    二、以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方向推动地方文化的转型
    三、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地方文化的共建共享
    四、以文化自信促进地方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结语
参考文献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着作及重要文献
    (二)中文专着及译着
    (三)期刊论文
    (四)报纸文章
    (五)英文文献
    (六)博士论文
    (七)史料及汇编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后记
附件

(6)中央苏区粮食运动中的群众动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目的
        1.1.3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评析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1.5 核心概念界定
        1.5.1 群众动员
        1.5.2 中央苏区
        1.5.3 粮食运动
第二章 中央苏区粮食运动的历史前提
    2.1 中央苏区粮食运动的时代背景
        2.1.1 民族危机与社会危机并存
        2.1.2 中国革命进入土地革命的新阶段
        2.1.3 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2.2 中央苏区粮食运动的客观因素
        2.2.1 地理环境和人口状况
        2.2.2 社会经济状况
        2.2.3 政治文化状况
    2.3 中央苏区粮食运动中群众动员的理论基础
        2.3.1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2.3.2 中国共产党早期群众动员理论
第三章 中央苏区粮食运动中群众动员的具体开展
    3.1 中央苏区粮食运动三个阶段的动员
        3.1.1 准备阶段的动员
        3.1.2 具体实施阶段的动员
        3.1.3 后期阶段的动员
    3.2 中央苏区粮食运动中出现的问题
        3.2.1 劳动力不足
        3.2.2 政策宣传不到位
        3.2.3 机会主义屡禁不止
        3.2.4 部分领导干部工作懈怠
        3.2.5 查田运动的影响
    3.3 中国共产党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3.3.1 全方位动员人民
        3.3.2 加大宣传力度和强度
        3.3.3 创新群众教育模式
        3.3.4 加强干部培训
        3.3.5 正确引导查田运动
    3.4 中央苏区粮食运动的历史作用
        3.4.1 引导苏区群众大兴建设,改善农业发展条件
        3.4.2 凝聚苏区群众民心,保障革命后援
        3.4.3 打破资源封锁,储备战斗物资
第四章 中央苏区粮食运动中群众动员的综合分析
    4.1 从动员主体的动员能力角度分析
        4.1.1 动员主体的动员理论
        4.1.2 动员主体的动员实践
        4.1.3 动员主体的组织性和权威性
    4.2 从动员客体的响应度角度分析
        4.2.1 动员客体的利益导向
        4.2.2 动员客体的性格导向
        4.2.3 动员客体的心理状态
    4.3 从动员模式、动员方法和动员规律角度分析
        4.3.1 垂直动员模式和辐射动员模式的初步运用
        4.3.2 组织动员和实践动员等多种动员方法的配合
        4.3.3 利益联动规律和实践强化律的融合
    4.4 从动员阶段的运作系统角度分析
        4.4.1 宣传与土地革命——准备阶段
        4.4.2 组织与互助——实施阶段
        4.4.3 巩固与扩大影响力——反馈阶段
第五章 中央苏区粮食运动中群众动员的历史作用、经验和启示
    5.1 中央苏区粮食运动中群众动员的历史作用
        5.1.1 改善苏区群众的生活条件,凝聚苏区群众民心
        5.1.2 夯实苏区根据地经济基础,提供战斗物资
        5.1.3 唤醒苏区群众阶级意识,点燃革命火种
    5.2 中央苏区粮食运动中群众动员的经验
        5.2.1 重视人民群众主体地位
        5.2.2 重视舆论宣传工作
        5.2.3 重视党的自身建设
        5.2.4 重视组织机构建设
        5.2.5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5.3 中央苏区粮食运动中群众动员的启示
        5.3.1 正确认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5.3.2 健全舆论宣传体系
        5.3.3 继续做好党建工作
        5.3.4 完善组织机构
        5.3.5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第六章 结语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7)20世纪以来客家歌谣学术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回顾
        一、客家歌谣的源流问题
        二、客家歌谣的本体论研究
        三、客家歌谣的保护发展研究
        四、以客家歌谣传承人和研究者为对象的客家歌谣研究
        五、音乐学、表演学角度的研究
        六、文献小结
    第四节 研究目标
    第五节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比较分析法
第二章 客家歌谣研究的觉醒
    第一节 黄遵宪:客家歌谣研究的先驱
    第二节 北大歌谣运动(1918-1926)
    第三节 李金发与《岭东恋歌》
    第四节 钟敬文:世纪老人的客家歌谣观
    第五节 罗香林:从收集到研究
第三章 客家歌谣研究的飞腾时期
    第一节 在烈火中燃烧:红色歌谣
    第二节 薛汕的客家歌谣研究
第四章 客家歌谣研究的泛滥时期
    第一节 政治山歌
    第二节 新民歌运动
第五章 客家民间歌谣研究的回归阶段
    第一节 黄火兴的客家歌谣创作与研究
    第二节 胡希张的客家歌谣研究
    第三节 谢重光的客家歌谣研究
第六章 客家歌谣研究的转型时期
    第一节 谭元亨的客家歌谣研究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性成果:《兴国山歌史论》
    第三节 《客家山歌》:还原客家歌谣本身的话语形态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基于媒介情境理论的中央苏区俱乐部传播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际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关于媒介情境理论思想的研究
        1.3.2 关于媒介情境理论应用的研究
        1.3.3 关于俱乐部组织系统的研究
        1.3.4 关于俱乐部传播媒介的研究
        1.3.5 关于俱乐部传播功效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第2章 中央苏区俱乐部的基本类型
    2.1 红军俱乐部
    2.2 城乡俱乐部
    2.3 儿童俱乐部
第3章 俱乐部传播情境的构成要素
    3.1 外化形态
        3.1.1 歌舞
        3.1.2 戏剧
        3.1.3 体育
        3.1.4 墙报
        3.1.5 展览
    3.2 内在含蕴
        3.2.1 斗争情绪广泛培育
        3.2.2 认同感的渐进重塑
第4章 俱乐部情境传播的构建机理
    4.1 降低接受阈值
        4.1.1 精简传播手段
        4.1.2 前置传播起点
    4.2 立足受众中心
        4.2.1 提升受众素质
        4.2.2 契合受众偏好
    4.3 激励参与互动
        4.3.1 鼓励主动反馈
        4.3.2 转换受众角色
    4.4 融入生活场景
        4.4.1 强化沉浸体验
        4.4.2 讲求适时嵌入
第5章 俱乐部情境传播的现实效能
    5.1 推进战时动员
        5.1.1 扩红增兵
        5.1.2 支援前线
        5.1.3 锻炼技能
    5.2 提高政治觉悟
        5.2.1 重建价值追求
        5.2.2 服务中心工作
    5.3 塑造红色文化
    5.4 丰富精神生活
第6章 俱乐部传播模式的经验启示
    6.1 革新基层文化传播组织,构建特色文化体制
    6.2 克服传播条件局限性,发挥传播主体积极性
    6.3 立足受众基本特征,艺术化、形象化传播手段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9)乡土语境中的革命艺术传播(1927-1937) ——以中央苏区为研究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视角
        1.艺术学视角
        2.传播学视角
    三、研究综述
        1.苏区文艺史料汇编成果
        2.苏区艺术理论研究成果
        3.研究成果的评价与趋势
    四、研究设计
        1.研究目标
        2.研究框架
        3.研究范围
        4.创新之处
第一章 嬗变·语境·探索:中央苏区革命艺术传播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嬗变历程
        一、革命艺术传播的萌发
        (一)社会现实与推动力量
        (二)苏区的建立与革命文艺的发展
        二、诞生与雏形(1927.10-1931.10)
        (一)井冈山的早期革命艺术传播活动
        (二)闽西苏区对中央苏区革命艺术传播的重要贡献
        三、发展与成熟(1931.11-1934.09)
        (一)中央苏区革命艺术传播条件的提升
        (二)中央苏区革命艺术传播的体制发育
        四、危机与沉潜(1934.10-1937.10)
        (一)红色割据处境的恶化
        (二)艺术传播的形式转变与素材积累
    第二节 语境分析
        一、乡土语境
        (一)不利因素的预设
        (二)优势条件的利用
        二、文艺语境
        (一)复杂多变的外部形势
        (二)苏区内部的文艺语境
    第三节 道路探索
        一、话语困局的突围
        (一)艺术传播话语的“双重困局”
        (二)苏区革命艺术传播的话语突围
        二、革命艺术传播类型的变化
        (一)大众传播的特殊变型
        (二)组织传播的强化发展
        (三)人际传播的转化运用
        三、革命艺术传播的群体构成
        (一)“传播引领者”的特殊身份
        (二)“传播跟随者”的主动参与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形态·景观·风格:苏区革命艺术的时代表征
    第一节 苏区革命艺术的传播形态
        一、静态艺术形态
        (一)革命绘画
        (二)革命书法
        (三)革命石刻与篆刻
        (四)革命建筑
        (五)革命摄影
        (六)革命美术设计
        二、动态艺术形态
        (一)革命音乐
        (二)革命舞蹈和歌舞
        (三)革命戏剧
        三、艺术传播的形态特征
    第二节 革命乡土社会的艺术景观
        一、土地景观:从土地渴求到领地扞卫
        二、身体景观:从革命解放到革命规训
        三、战争景观:从武器描绘到战争呈现
    第三节 苏区革命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一、苏区革命艺术风格的形成
        (一)“战斗艺术”的生成
        (二)“红色艺术”的开创
        二、苏区革命艺术风格的延续
        (一)延安对苏区革命艺术的扬弃
        (二)建国后的革命艺术的深入发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模式·效果·评价:革命艺术传播的苏区经验
    第一节 苏区革命艺术传播的典型模式
        一、艺术传播操作模式
        (一)传播内容“简明化”
        (二)传播群体“集合化”
        (三)传播场域“开放化”
        二、艺术传播调控模式
        (一)传播策略“大众化”
        (二)传播身份“互融化”
        (三)传播过程“仪式化”
    第二节 苏区革命艺术传播的社会效果
        一、服务社会革命
        (一)革命议题的设置
        (二)红军神话的诞生
        二、整合革命社会
        (一)以社会为对象的传播作用
        (二)以个体为对象的传播作用
        三、效果判断的两种向度
        (一)共时性向度的强力效果
        (二)历时性向度的有限效果
    第三节 苏区革命艺术传播的历史评价
        一、苏区革命艺术传播的价值评价
        (一)苏区革命艺术传播的成就
        (二)苏区革命艺术传播的教训
        二、苏区革命艺术传播的时代意义
        (一)苏区革命艺术传播的历史经验
        (二)苏区革命艺术传播的当代传承
    本章小结
结论
    一、乡土社会与苏区革命艺术传播的互动关系
    二、苏区革命艺术传播的时代特质
    三、研究启示
附录:苏区《红色中华》报发表的漫画目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1929-1934年中央苏区的音乐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四、史料基础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1929-1934 年中央苏区音乐教育活动背景
    第一节 中央苏区音乐教育发展的社会背景
        一、工农革命开展的需要
        二、改变苏区落后教育状况的需要
    第二节 中央苏区音乐教育开展的政策背景
        一、苏区文化教育政策的制定
        二、苏维埃政府文艺建设方针的提出
第二章 1929-1934 年中央苏区的学校音乐教育研究
    第一节 中央苏区学校音乐教育发展历程探析
        一、学校音乐教育活动的出现(1929-1933 年)
        二、学校“音乐课”的正式确立(1933-1934 年)
    第二节 中央苏区学校音乐教育的特点
        一、学校音乐教育类型多样化
        二、与政治教育、文化教育相结合
        三、出现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的教育理念
第三章 1929-1934 年中央苏区的社会音乐教育研究
    第一节 进行革命宣传的社会音乐教育研究
        一、群众俱乐部的音乐教育活动
        二、剧团的音乐教育活动
    第二节 提高政治、文化水平的社会音乐教育研究
        一、红军部队的音乐教育活动
        二、业余学校的音乐教育活动
第四章 中央苏区音乐教育的特点及评价
    第一节 中央苏区音乐教育的特点
        一、实现音乐教育的大众化
        二、宣传革命为主要目标
        三、教唱红色歌曲为主要形式
    第二节 中央苏区音乐教育的评价
        一、中央苏区音乐教育的成就
        二、中央苏区音乐教育的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浅析闽西苏区革命山歌的音乐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央苏区妇女教育及当代价值研究[D]. 鲁晶.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2]福建闽西的苏区音乐——为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而高歌[J]. 孙星群. 福建艺术, 2021(05)
  • [3]中央苏区时期闽西客家革命歌曲的传播与影响[J]. 黄文杰.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2)
  • [4]中央苏区文艺研究述评[J]. 邓小琴.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21(02)
  •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的客家文化建设研究[D]. 吴良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6]中央苏区粮食运动中的群众动员研究[D]. 魏婷婷.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2)
  • [7]20世纪以来客家歌谣学术史研究[D]. 张蕊. 赣南师范大学, 2020
  • [8]基于媒介情境理论的中央苏区俱乐部传播模式研究[D]. 汪丹珂. 南昌大学, 2020(01)
  • [9]乡土语境中的革命艺术传播(1927-1937) ——以中央苏区为研究中心[D]. 王若伊. 福建师范大学, 2019
  • [10]1929-1934年中央苏区的音乐教育研究[D]. 安秋莹. 河南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闽西苏区革命民歌音乐特点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