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与枷锁:对中学数学教学现状的思考

舞蹈与枷锁:对中学数学教学现状的思考

一、舞蹈与镣铐——对当前中学数学教学现状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一楠[1](2021)在《角色转换教学法在中职舞蹈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以民族民间舞课堂为例》文中认为

赵菊红[2](2021)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该意见的颁布对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引领作用。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逐步成为教育界讨论的焦点,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在教育领域的价值不言而喻。当前,数学课程的改革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理论层面取得一定进步,但在教学实践中还是存在诸多问题。数学新课程标准注重教学情境创设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情境创设在更好地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当前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情境创设研究却尚为空白,所以本文基于新课标要求将两者结合,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背景下,以教学情境创设为重点展开研究,为教学实践提供线索方向,以便更好地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总体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绪论。该部分论述了选题的缘由、意义、目的与方法,并对数学核心素养、情境教学与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情境教学相关研究进行分析与概述,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了解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现状。该部分从教学情境的各维度出发,对小学数学部级优课中的案例进行四维分析,为确定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分析要素奠定基础;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统计情况进行内容分析,归纳了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情境创设的优势;在优级部课的分析基础之上结合教师访谈挖掘当前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该部分基于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当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与教学情境创设的现状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探讨并提出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相关策略。第四部分,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情境教学创设模式。该部分主要针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与情境创设之间的密切关系,结合情境创设的相关策略,从模式涵义、情境创设的目标、原则、教学分析、实施方法、评价和流程七大方面初步探寻一种可能模式。第五部分,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情境创设案例。该部分在情境创设模式的基础之上,具体从案例主题、数学教学分析、情境创设以及教学活动设计四大方面展开案例设计,通过具体教学案例的呈现为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第六部分,结语。概述了本文的基本结论与前景展望。

刘芳[3](2021)在《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正式进入“十四五”规划时期,追求高质量发展已成为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主题。在我国,乡村学校的教学改进长期处于“改而不进”的现状,城乡教育质量差距不断加剧,严重制约着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之际,如何从内生发展的角度来思考乡村学校的教学改进,促进乡村教育的内生发展来助力乡村振兴是亟需探索的时代课题。在这一课题中,需要转变以往乡村学校“等、靠、要”的外源式发展方式,激发乡村学校办学的内生动力,走上内源式发展道路。基于此,结合当前乡村振兴研究中兴起的内生发展理论,本研究从文化认同、主体参与、地方资源、课堂创新四个方面来深入探索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机制,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的内涵、特征、机制、实践策略等内容进行了系统探讨。具体而言,其一,在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的本质追寻方面,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关注乡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乡村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注重激发教学主体动力形成教学内驱力以及强调激活现有教学资源彰显乡土文化特色,并且具有发展性与创新性并随、主体性与计划性共进、整体性与动态性并生、内生性与乡土性共存、复杂性和持续性同行的特征。同时,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还有着激励、凝聚、服务、反馈等功能;其二,对B镇三所乡村小学的教学改进现状进行考察,以充分了解当前乡村学校教学改进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形成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其三,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机制的理论建构进行了探索,理清其结构要素及其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阐述了内在机理及其保障条件;其四,探讨了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的相关实践策略,即从文化着力、主体先行、资源保障、课堂创新等方面出发探讨相关的实践策略,以期实现乡村学校的内生发展,培育乡村学生的生存自信和文化自信。

赖巧巧[4](2021)在《高中艺术生数学学习观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在高考队伍中,艺术生的人数越来越多,已经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但是,对于大部分艺术生来说数学都是一座难以跨越的大山,学不懂数学是大多数艺术生所面临的现状,所以也就导致他们的成绩越来越差。本研究就艺术生的现有的数学学习观做调查研究,希望能找到影响艺术生数学成绩的因素,从而对症下药能更好地促进艺术生数学成绩的进步。本研究以绵阳市的某两所高中生为研究对象,在参考刘儒德、索梅尔等人的文章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大量的有关数学观、学习观量表编制成的《高中生数学学习观量表》,对高中艺术生所持有的数学学习态度观、数学学科观和数学学习过程观进行调查研究,分年级、性别、专业对艺术生和非艺术生的数学学习观进行差异性分析。力争为学生正确数学学习观的培养和学习方式的优化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建议。同时,通过分析艺术生与非艺术生数学观的差异,明确形成差异性的原因,通过对形成原因分析,并结合笔者和广大学者的教育教学实践,提出几点改进高中艺术生数学学习教学建议。基于问卷调查本文得到以下结论:1、当前高中艺术生的数学学习态度观总体水平偏低,学习态度是消极的,并且受年级、性别、专业的影响。学习态度的消极导致了学习成绩的不理想。2、年级对高中艺术生的数学学习观无显着影响。但三个年级数学学习态度观逐年消极,数学学科观倾向升高,三个年级数学学习观的三个维度得分较低。3、性别对高中艺术生的数学学习观无显着影响,但在整体水平上男生高于女生,并且在学习态度观上存在较小的个体差异,在数学学习过程观上存在较大差异;女生仅在数学学科观的认识上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4、专业对高中艺术生的数学学科观存在显着影响,对数学学习态度观和数学学习过程观无显着影响。美术生的数学学科观得分最高,音乐、体育生相差不大,得分次之,舞蹈生得分最低。5、艺术生和非艺术生在数学学习态度观和数学学习过程观上都存在显着差异,在数学学科观上不存在显着差异。非艺术生在数学学习观三个维度上的都分都高于艺术生的得分,特别是学习态度观得分差距最大,学习过程观次之,学科观差距最小。6、通过对主观题分析艺术生学习困难可以归纳为两个大的方面,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并且内部原因是最为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因素。基于以上结果,发现高中艺术生数学学习观整体偏低,对数学学习的认识不足,特别是数学学习态度观得分较低,想要提升艺术生数学成绩,教师可以从重视学生数学学习观的培养入手。

张徽徽[5](2020)在《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散打选修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以上海财经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散打运动项目作为我国的国粹,具有健体防身、锻炼意志、陶冶性情、丰富生活和增加友谊等特点和作用。随着当前高校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散打运动项目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深受高校学生的喜爱。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各种信息技术手段都趋于成熟,现代教育技术逐渐被运用于教育教学中,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而散打运动项目,由于其独特的运动形式,采用常规的教学方式难以使学生全面有效的掌握散打技术动作,提高其教学效果。现代教育技术在其他学科中取得的成功经验是否适用于高校散打教学,是当前众多散打学者和专家所关注的课题。本研究主要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针对当前高校散打选修课教学现状,构建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现代教育技术。同时选取上海财经大学2018级散打选修学生60人作为实验对象,并根据实验对象的身体素质和对散打课程的情意态度等指标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在高校散打选修教学上,实验班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对照班采用常规教学法进行教学,在进行为期4个月32学时的散打选修教学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身体素质、散打运动技能、散打课程考核成绩和情意态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此来探讨两种教学方法的优劣势,帮助高校学生更便捷、有效的进行散打课程学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常规教学法与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散打选修教学中,对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提高均具有一定效果,但是从学生身体素质水平提升的幅度上来看,常规教学法更具有优势和效果。(2)从学生散打运动技能上来看,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比采用常规教学法进行散打选修教学,能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散打运动技能水平。(3)在高校散打选修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能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散打课程考核成绩的优秀率和良好率,控制及格率和减少不及格率。(4)在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自信心方面,与常规教学方法相比在高校散打选修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散打课程的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和增强自信心。

施林娟[6](2020)在《主题舞谱对开发中小学生创造力的价值研究》文中提出中小学生的创造力特点在于好奇心,想象力和无畏性。特别是对于中国的中小学生来说,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和教育制度,特别需要大力开发中小学生基于好奇心、想象力和无畏性的创造力。作为创造力开发的一部分,当今的中小学生舞蹈素质教育,过多地运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进行依样画葫芦的舞蹈技能模仿,这对中小学生舞蹈素质教育,特别是开发中小学生创造力教育不利。本文通过调研,就主题舞谱对开发中小学生创造力的价值进行研究。主题舞谱简洁、形象、生动,比较切合中小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无畏性的创造力特征。主题舞谱简洁的动作符号,能够激发中小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为进一步了解人的生理特征和运动特征,开了一窗门,强化了中小学生对主题舞谱接受的兴趣,也为教育中小学生创造力打开了兴趣(趣味)之门。在主题舞谱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调动中小学生的想象力,从各种符号中能够引发到人体各种动作的无限可能性,不仅提高了中小学生的想象力习惯,加快了对主题舞谱认知的速度,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打通中小学生形象性与想象力之间的通道,继而成为他们的一种思维方式,实际上是增强了对中小学生创造力的开发。主题舞谱有益于中小学生对人体运动连续性和规律性的思考,强化了他们对“试错”的认识,从而增强了他们对人体运动各方面的大胆尝试,从纸上的连续人体动作符号,到实际的人体运动,“试错”也成为一个惯例,对各种人体动作无畏无惧,这从一方增强了中小学生对主题舞谱的接受程度,又强化了对创造力开发的尝试程度。可见,主题舞谱的简洁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与中小学生创造力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无畏性特征是相一致的。两者的适应性,表现出了主题舞谱对中小学生创造力开发特性的适应,与主题舞谱有一定的趣味性、科学性和系统性有关。在中小学生的舞蹈素质教育中,导入主题舞谱,能够提升中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这是在实践教学中获得的最大收益。从普通的认知到理解,从一般的逻辑思维到创新思维。通过简洁、形象和生动的主题舞谱教育,再到舞蹈实践,发挥了中小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无畏性的创造力天性,从而为他们进入成年人的创造力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实践证明,导入主题舞谱,对提升中小学生的创造力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通过主题舞谱增强好奇心、想象力和无畏性也就是增强中小学生对事物的兴趣判别和意志,这是一种儿童的趣味教育,判断教育和意志力教育,对构建和提升中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起到了一种积极作用。当然,由于主题舞谱导入在国内的中小学舞蹈素质教育中,还未完全铺开来,在实践中仍有在方法上的不足,对其理论认识也不充分,笔者希望通过主题舞谱对中小学生创造力开发的价值研究,分析该课程对中小学生创造力开发的具体作用,填补国内对主题舞谱理论研究的空白,对于中小学生创造力的开发提供重要指导。

李臻臻[7](2020)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音乐跨学科教学实践研究 ——以潍坊市某小学“悦动课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跨学科教学”能够打破学科间的壁垒,促进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对学生当下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一部分学校却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中,忽视了跨学科教学方式的存在。因此,为促进跨学科教学方式的推广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文章以潍坊市某小学为例,对当前音乐课堂的现状展开调查。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跨学科进悦动课堂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多种策略,确保跨学科教学方式在课堂中顺利实施。跨学科教学方式在悦动课堂的研究与应用,希望能够为其他学科以及学校的跨学科教学提供参考,促进核心素养下跨学科教学方式的推广,也希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绪论和第一章,将分别从选题的缘由、研究的背景、内容与意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文献综述与本论文相关的理论基础和概念等方面进行梳理、阐述和分析,为接下来的实践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二部分是第二章,以调查潍坊市某小学悦动音乐课堂的教学现状为出发点,通过对潍坊市某小学当前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音乐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为接下来的跨学科教学的实践探索提供调查数据参考。第三部分是第三章,对跨学科教学进课堂进行实践探索,分析跨学科教学面临的困境,提出自己的解决策略,确保跨学科的教学方式顺利进入音乐课堂。第四部分是第四章,分析核心素养背景下跨学科教学在课堂的实践运用,提出相关的教学建议,以促进核心素养下跨学科教学方式的推广与发展。第五部分是第五章,总结跨学科教学进悦动课堂所取得的成效,对跨学科教学的运用与推广提出展望。

谈际国[8](2020)在《提升韶关市瑶族地区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研究缘由:新课标需要,新课程理论需要,学生的实际需要,老师教学的实际需要。研究过程:为了更好地研究这个课题,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献。关于作业的有效性,内容主要涉及到作业设计、作业批改与评价,讲评与更正等方面;阅读了我国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学习情况相关文献;还专门研究学习了遗忘规律、迁移理论、邻近发展区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等理论。对韶关市瑶族地区瑶族学生抽样问卷调查分析、专门针对瑶族教师,瑶族学生进行访谈,还对高中数学教师进行访谈,获取第一手资料。从而掌握瑶族学生的特点,为研究课题奠定基础。研究结论:数学作业布置方面,不仅仅关注数量,更要关注质量,作业精选分层多样化。针对瑶族大多数同学基础比较薄弱的特点,特别要布置偏重基础的题目,对基础中等的瑶族同学,还可以加上中等难度的题目,我们要注意数学课堂的迁移,布置题目要体现课堂题目的变式题,注意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为了检测学习效果,每周进行一次周测,滚动训练,一套题做三遍,姊妹题训练;数学作业批改与评价方面,批改方式多样化,老师批改,科代表批改,学习小组组长批改,同学间互相批改,也可以学生自己批改,尽可能多一些面批,作业评价方面,变打分制为等级制,适时表扬与鼓励,展览典型作业,展览优秀作业,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数学作业评讲与更正方面,讲典型做法,讲优秀做法,讲错误做法,讲错因,针对典型错误,不仅仅讲这个题怎样做,还要讲清为什么要那样去做,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建立错题本制度。

徐玥[9](2020)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中的建模核心素养编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成为世界各国基础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如何正确认识我国课程标准中数学建模素养,并开展数学建模课程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讲是一个挑战。当前,我国中学数学建模教育研究还在起步阶段,关于数学建模课程与教材的研究研究更为稀少。基于已有研究,如何构建适合课程与教材研究的数学建模内容编码系统?基于编码系统,如何廓清我国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建模素养的内涵、厘清课程标准中建模内容分布的特点?我国新编高中数学教材中的建模内容是如何组织呈现的?这些研究对我国高中数学建模课程的建设与建模核心素养的发展有何启示?为此,论文改进设计了国际课程标准比较编码系统与数学建模过程编码系统。基于国际课程标准比较编码系统的研究,论文指出我国课程标准中数学建模内容设置比美国与新加坡课程标准的编排更为完整,实施上有一定优势。我国课标中建模的内涵与目标清晰;建模有关知识覆盖面较广;建模评价内容详实,重视一般的“实际问题解决”。但我国课标对建模有关知识之间的联系有所忽视;对有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表达较为抽象;关于信息技术工具的应用较少。论文建议课标从目标角度丰富数学建模的内涵,促进建模知识系统化,深度融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建模内容,同时提高建模活动开展的可操作性,增加信息技术工具的实际应用。基于数学建模过程编码系统,论文对我国三版新编高中数学教材中建模内容进行分析与比较发现:教材均有效表达了课标对建模活动的要求。数学建模与函数内容显性结合,隐形渗透进入统计与概率、几何与图形内容。人教A版教材中建模内容数量最多,在组织和呈现时相对常规保守;人教B版教材力求创设开放性情境与问题,较为重视建模结果的审视。北师大版教材内容编排精细,最大可能地为学生创设了真实、开放的建模现实情境,但是数量较少。新编教材还存在以下共性问题:1)数学建模的主线还不够明显,与其他内容之间联系较为松散;2)建模过程大多缺少完整性,学生数学建模机会较少;3)数学建模的呈现形式还是以例题为主,形式单一,难以弹性满足教师与学生的课程资源需要。综上,论文对高中建模课程与教学方面提出以下建议:关注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数学建模本质;让知识自然发生,突出建模的思维过程;增加信息技术的“出镜率”,整合信息技术与具体知识;开展建模教研教改等实证研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张欣[10](2019)在《数学表征对发展小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作用研究 ——基于天津市南开区的调查分析》文中提出当前,人类已经迈入一个以创新为标志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始于问题。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如何引导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基于此,有关学生“提出问题”的研究受到了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国内外针对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多集中在提出问题的教学模式上,而以表征或情境为视角进行的深入研究还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以数学表征为研究视角,选取天津市南开区的三所小学五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问卷调查、课堂观察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小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及数学表征能力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探究符号表征、文字表征与图片表征等不同数学表征对小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作用。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关于学生提出问题元认知的发展现状:从元认知角度分析,男女生之间在元认知的情感因素和反思因素中存在显着差异。在元认知发展中,情感层面的元认知表现最好,反思方面的元认知表现相对最差。2.关于学生数学表征的发展现状:从元认知角度分析,男女生之间在元认知的策略、认知、计划、调控四个因素中存在显着差异。认知层面表现最好,调控层面表现相对最差。3.不同数学表征与提出问题的相关性:第一,学生在面对同一个情境,通过图片表征方式表现出来的提出问题能力要优于符号表征和文字表征,图片表征对学生的作用较大;第二,与其他数学表征相比,文字表征对学生提出问题的新颖度方面有一定的作用,文字表征更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教学建议:一是,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于提出问题的兴趣,并且在学生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二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呈现不同表征方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尤其突出图片表征方式的作用;三是,适当的通过文字表征方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新颖程度。

二、舞蹈与镣铐——对当前中学数学教学现状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舞蹈与镣铐——对当前中学数学教学现状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培养核心素养在当今社会与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1.1.2 目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存在诸多问题
        1.1.3 教学情境创设有利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1.2 文献综述
        1.2.1 数学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
        1.2.2 情境教学的相关研究
        1.2.3 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情境教学相关研究
    1.3 核心概念
        1.3.1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1.3.2 情境教学
        1.3.3 情境创设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理论基础
        1.5.1 情境认知理论
        1.5.2 弗赖登塔尔再创造理论
    1.6 研究目的
    1.7 研究设计
        1.7.1 研究思路
        1.7.2 研究方法的选择
        1.7.3 研究对象的选择
        1.7.4 研究工具
        1.7.5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1.7.6 研究伦理
2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现状
    2.1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四维分析
        2.1.1 维度一:教学情境类型多样性
        2.1.2 维度二:教学情境作用多元化
        2.1.3 维度三:教学情境呈现方式丰富性
        2.1.4 维度四:教学情境主题的指向性
    2.2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内容分析
        2.2.1 情境类型:以生活与活动情境为主,其他学科情境较少
        2.2.2 情境作用:各环节均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2.2.3 情境呈现方式:多以图片呈现,缺少实验模拟
        2.2.4 情境主题性:零散化情境较多,主题情境较少
        2.2.5 情境片段次数:创设单个情境较多
        2.2.6 情境工具:多媒体使用比例较大
    2.3 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情境创设的优势
        2.3.1 情境表征方式丰富多样,提升教学效果
        2.3.2 情境类型创设典型,强调真实生活与活动情境
        2.3.3 情境效用提升,注重诱导学生的学习动机
        2.3.4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创新教学方式
        2.3.5 教学工具巧妙引用,优化课堂效率
    2.4 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
        2.4.1 教师缺乏相关理论认知,脱离核心素养的要求
        2.4.2 期望教学目标与实际效果存在偏差,部分素养的重视度有待提高
        2.4.3 情境创设缺乏连贯化,教学内容与任务断层
        2.4.4 综合情境创设较少,缺乏跨学科综合应用
    2.5 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情境创设的问题分析
        2.5.1 教学情境创设新理念难以突破原有观念的限制
        2.5.2 部分教师的教学情境创设技能有所缺失
        2.5.3 教学情境创设中学生的参与度有所忽视
        2.5.4 教学资源有限,教师缺乏相关培训
3 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情境创设策略
    3.1 强化教师情境教学理论素养,践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3.2 优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丰富情境素材的来源
    3.3 结合教学内容与任务,创设连贯化的主题情境
    3.4 注重跨学科综合应用,优化情境创设
    3.5 灵活运用教学工具,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6 深挖情境创设的效用机制,瞄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
4 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情境创设模式
    4.1 模式的涵义
    4.2 情境创设目标
    4.3 情境创设原则
        4.3.1 生活性原则
        4.3.2 针对性原则
        4.3.3 连贯性原则
        4.3.4 主体性原则
        4.3.5 整合性原则
    4.4 情境创设教学分析
        4.4.1 数学课程标准分析
        4.4.2 学生学习需要分析
        4.4.3 学生特征分析
        4.4.4 学习内容分析
        4.4.5 教学重难点分析
        4.4.6 教学目标分析
        4.4.7 教学资源分析
    4.5 情境创设方法
    4.6 情境创设评价
    4.7 情境创设一般流程
5 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情境创设案例
    5.1 案例主题
    5.2 数学教学分析
        5.2.1 数学课程标准分析
        5.2.2 学生学习需要分析
        5.2.3 学生特征分析
        5.2.4 学习内容分析
        5.2.5 教学重难点分析
        5.2.6 教学目标分析
        5.2.7 教学资源分析
    5.3 情境创设
    5.4 教学活动设计
6 总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提纲
致谢

(3)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文献综述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六)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一、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的本体追寻
    (一)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的基本内涵
        1.关注乡村学校教学质量,促进乡村教育内生发展
        2.激发教学主体内生动力,形塑多元协同育人合力
        3.激活现有优质地方资源,彰显乡土文化特色品质
    (二)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的基本特征
        1.发展性与创新性并随
        2.主体性与计划性共进
        3.整体性与动态性并生
        4.内生性与乡土性共存
        5.复杂性和持续性同行
    (三)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的基本功能
        1.激励功能
        2.凝聚功能
        3.服务功能
        4.反馈功能
二、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的现实考察
    (一)确立考察对象
    (二)设计考察方法
    (三)分析考察结果
        1.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的现实困境
        2.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困境的原因分析
    (四)形成考察结论
        1.建构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机制的必要性
        2.实施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的可行性
三、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机制的理论建构
    (一)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的关键要素
        1.主体参与: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的关联纽带
        2.文化认同: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的精神动力
        3.地方资源: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的基础条件
        4.课堂创新: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的重要利器
    (二)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的内在逻辑
        1.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的运行机理
        2.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的运行过程
    (三)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的保障条件
        1.制度保障
        2.人力保障
        3.物质保障
四、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机制的实践策略
    (一)文化着力:培育乡土文化认同,形塑文化精神共同体
        1.强化集体乡土文化记忆,培育多方社会责任意识
        2.加强相关主体利益保障,实现乡土文化共建共享
        3.营造乡土文化建设氛围,重塑乡土情感共生联结
    (二)主体先行:建立内部激励制度,激发主体内生动力
        1.以任务驱动为导向,增强组织激励
        2.以实践反思为导向,促进自主发展
    (三)资源保障:提升优质资源内生能力,增强课程特色与品质
        1.合理开发乡村自然资源,开展乡土特色活动课程
        2.深度融合乡村人力资源,建立乡土课程开发团队
        3.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开发乡土特色校本课程
    (四)课堂创新: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构建优质特色课堂
        1.注重课堂情境体验,创造生命课堂
        2.建立关怀型师生关系,创生和谐课堂
        3.融合教育信息技术,创建智慧课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高中艺术生数学学习观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意义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概念的界定
        2.1.1 高中艺术生
        2.1.2 数学观
        2.1.3 学习观
        2.1.4 数学学习观
    2.2 国内外关于数学学习观及艺术生数学学习的研究现状
        2.2.1 国外数学学习观的研究
        2.2.2 国内数学学习观的相关研究
        2.2.3 国内外高中艺术生的相关研究
        2.2.3.1 高中艺术生现状相关研究
        2.2.3.2 高中艺术生数学学习相关研究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的主要问题
    3.2 研究方法
        3.2.1 被试选择
        3.2.2 研究工具
        3.2.3 问卷信度分析
        3.2.4 问卷结构效度分析
        3.2.5 数学学习观各维度的相关性分析
第4章 高中艺术生数学学习观的调查研究
    4.1 问卷基本信息频率分析
    4.2 高中生数学学习观在各维度的描述分析
    4.3 高中艺术生数学学习观在各维度的结果分析
    4.4 高中生选择艺术专业原因回答的整理与分析
    4.5 年级对高中艺术生数学学习观的差异性分析
    4.6 性别对高中艺术生数学学习观的差异性分析
    4.7 专业对高中艺术生数学学习观的差异性分析
    4.8 艺术生与非艺术生数学学习观的差异性分析
    4.9 主观题数据分析
第5章 结果与成因分析
    5.1 研究结论
    5.2 成因分析
        5.2.1 年级对高中艺术生数学学习观的影响
        5.2.2 性别对高中艺术生数学学习观的影响
        5.2.3 专业对高中艺术生数学学习观的影响
        5.2.4 艺术生与非艺术生数学学习观差异性原因分析
第6章 对数学教学的建议及研究反思
    6.1 对数学教学的建议
    6.2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5)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散打选修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以上海财经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现代教育技术
        2.1.2 散打
        2.1.3 体育选修课
    2.2 现代教育技术的相关理论依据
        2.2.1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2.2.2 多元智能学习理论
        2.2.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2.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2.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2.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2.3.2.1 高校散打课程开展现状相关研究
        2.3.2.2 有关现代教育技术的相关研究
        2.3.2.3 现代教育技术体育教学中的相关研究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实验法
        3.2.3.1 实验假设
        3.2.3.2 实验的时间与地点
        3.2.3.3 散打选修教学进度与内容
        3.2.3.4 实验班和对照班散打选修课教学模式
        3.2.3.5 实验指标的确定及测试方法
        3.2.3.6 实验过程中的变量及控制
        3.2.3.7 实验前实验对象分班的依据及过程
        3.2.3.8 实验步骤
        3.2.3.9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散打选修教学中的设计
        3.2.3.10 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各指标测试结果与分析
        3.2.4 数理统计法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 实验后,实验班、对照班学生身体素质指标测试结果比较分析
    4.2 实验后,实验班、对照班学生散打运动技能指标测试结果比较分析
    4.3 实验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散打课程考核成绩各阶段人数比较分析
    4.4 实验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散打课程情意态度指标比较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6)主题舞谱对开发中小学生创造力的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中小学生创造力开发的特征分析
    第一节 中小学生创造力开发的意义
    第二节 舞蹈对中小学生创造力开发的作用
    第三节 中小学生创造力开发的特殊性
第二章 导入主题舞谱的作用探究
    第一节 主题舞谱对中小学生创造力开发的兴趣度影响
    第二节 主题舞谱对中小学生创造力开发的接受度影响
    第三节 主题舞谱对中小学生创造力开发的速度影响
第三章 主题舞谱对开发中小学生创造力适用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主题舞谱对中小学生的适应性
        一 主题舞谱与拉班舞谱相比更具趣味性
        二 主题舞谱与传统舞蹈训练相比更具科学性、系统性
    第二节 主题舞谱对开发中小学生创造力的能力培养
        一 视谱识舞教学,提升中小学生的认知能力
        二 限定主题教学 提升中小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 循序渐进教学 提升中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巧用教具教学,提升中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第四章 主题舞谱对开发中小学生创造力的价值理论分析
    第一节 主题舞谱激发中小学生的想象力
    第二节 主题舞谱构建中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三节 主题舞谱提升中小学生的创造能力
第五章 导入主题舞谱在实践应用中的问题与不足
    第一节 舞蹈教育在现行教育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主题舞谱在教学实践应用中的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核心素养背景下音乐跨学科教学实践研究 ——以潍坊市某小学“悦动课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背景与内容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相关理论基础、术语概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多元智能理论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第二节 术语概述
        一、核心素养
        二、跨学科教学
        三、悦动课堂
        四、核心素养、跨学科教学与悦动课堂的关系
第二章 潍坊市某小学“悦动课堂”的教学现状调查
    第一节 教学现状调查
        一、调查目的与调查对象
        二、调查工具的编制
        三、调查问卷收集
    第二节 调查问卷分析
        一、音乐教师问卷分析
        二、学生问卷分析
        三、其他学科教师问卷分析
    第三节 存在问题分析
        一、教师方面
        二、学生方面
        三、课程方面
        四、教学评价方面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跨学科教学进“悦动课堂”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跨学科教学进“悦动课堂”的困境
        一、缺乏高效能教师
        二、缺乏整合型教材
        三、缺乏全面的评价体系
    第二节 跨学科教学进“悦动课堂”的策略
        一、明确音乐与各学科的联系
        二、加强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
        三、制定完备的跨学科方案
        四、采取多样化教学评价方式
第四章 核心素养背景下跨学科教学运用与建议
    第一节 核心素养下跨学科教学的教学运用
        一、音乐与艺术姊妹学科的教学运用
        二、音乐与社会生活的教学运用
        三、音乐与人文学科的教学运用
        四、音乐与自然学科的教学运用
    第二节 核心素养下跨学科的教学建议
        一、突出音乐学科的位置
        二、重视教学目标整合设计
        三、注意音乐领域的联系
        四、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总结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8)提升韶关市瑶族地区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乳源瑶族简介
    1.2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1 选题背景
        1.2.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研究综述
        2.1.1 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2.1.2 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2.2 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界定
    2.3 理论基础
        2.3.1 相关理论
    2.4 少数民族学生特点
    2.5 研究方法
第3章 韶关市瑶族地区高中数学作业现状调查分析
    3.1 问卷调查
        3.1.1 高中学生数学作业状况问卷调查
        3.1.2 学生问卷分析、思考与启示
    3.2 访谈
        3.2.1 访谈基本情况
        3.2.2 瑶族学生访谈结果及分析
第4章 提升韶关市瑶族地区高中数学作业有效策略研究
    4.1 瑶族地区高中数学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4.2 提升瑶族地区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实践对比
        4.2.1 提升瑶族地区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实施策略
        4.2.2 作业批改与评价策略
        4.2.3 数学作业的讲评与更正策略
    4.3 实验结果分析
    4.4 研究结论
第5章 不足与反思
    5.1 不足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A 学生问卷调查表
附录B 中学数学教师访谈教师提纲
附录C 周测试卷
致谢

(9)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中的建模核心素养编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零章 绪论
    0.1 研究背景
        0.1.1 国际前沿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关注
        0.1.2 国家政策层面对课程标准实行的推动
    0.2 研究问题
    0.3 研究对象
        0.3.1 国家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0.3.2 基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新编教材
    0.4 研究思路
    0.5 研究意义
        0.5.1 理论意义
        0.5.2 实践意义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数学建模概念界定
        1.1.1 模型与数学模型
        1.1.2 建模与数学建模
        1.1.3 数学建模过程
    1.2 数学建模课程
        1.2.1 数学建模课程发展概况
        1.2.2 数学建模教材
    1.3 数学建模教与学研究
    1.4 数学建模评价研究
    1.5 文献综述小结
第二章 研究工具的介绍与改进
    2.1 研究工具介绍
        2.1.1 课程与教材类型概述
        2.1.2 预期课程研究方法概述
        2.1.3 教材研究方法概述
    2.2 研究工具的再设计
        2.2.1 国际课程标准比较编码系统
        2.2.2 数学建模过程编码系统
    2.3 研究的信效度
        2.3.1 信度
        2.3.2 效度
第三章 国际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建模内容分析
    3.1 数学建模内涵
        3.1.1 数学建模内涵概述
        3.1.2 数学建模内涵国际比较
    3.2 数学建模过程
        3.2.1 数学建模过程概述
        3.2.2 数学建模过程在课程标准中的分布
    3.3 数学建模知识内容分布
    3.4 数学建模的目标与评价
        3.4.1 数学建模有关的课程目标与评价概述
        3.4.2 数学建模目标与评价编码统计分析
    3.5 国际课程标准比较启示
第四章 高中新编教材中数学建模内容分析
    4.1 教材中数学建模内容
        4.1.1 数学建模的介绍与组织概述
        4.1.2 数学建模内容主要分布与组织
    4.2 教材中数学建模内容特点
        4.2.1 三版教材中数学建模内容编码
        4.2.2 教材中数学建模特点分析
    4.3 教材比较研究结论与建议
        4.3.1 教材比较研究结论
        4.3.2 教材研究建议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课程标准中数学建模研究基本结论
        5.1.1 数学建模内容详实但缺少实施与评价操作指导
        5.1.2 应从目标表述上改进数学建模内容设计
    5.2 我国新编高中数学教材中建模内容研究结论
        5.2.1 新编高中数学教材基本特点
        5.2.2 新编高中数学教材存在的共性问题
    5.3 对我国课程标准与教材建设的建议
        5.3.1 从问题解决出发,关注数学建模本质
        5.3.2 让知识自然发生,重视数学建模的过程
        5.3.3 增加信息技术的“出镜率”,助力数学建模
        5.3.4 从教材到课堂,完善教学与评价的可操作性
    5.4 研究的局限性
    5.5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基于国际课程标准比较编码系统的编码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10)数学表征对发展小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作用研究 ——基于天津市南开区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现实意义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2.文献综述
    2.1 对于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研究
        2.1.1 影响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发展的因素
        2.1.2 对于提出数学问题过程及教学的研究
        2.1.3 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评价研究
    2.2 对于数学表征的研究
        2.2.1 对于数学表征类型的研究
        2.2.2 对于数学表征能力的评价
    2.3 对于数学表征与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关系的研究
3.概念界定
    3.1 提出问题能力
        3.1.1 数学问题
        3.1.2 提出数学问题能力
    3.2 数学表征
        3.2.1 图像表征
        3.2.2 文字表征
        3.2.3 符号表征
    3.3 理论基础
        3.3.1 “最近发展区”理论
        3.3.2 认知结构差异理论
        3.3.3 元认知理论
4.小学数学表征与提出问题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4.1 研究目的
    4.2 调查对象
    4.3 研究工具
        4.3.1 调查问卷
        4.3.2 信度分析
        4.3.3 效度分析
    4.4 数据的处理
    4.5 结果与分析
        4.5.1 对于提出问题元认知的调查分析
        4.5.2 对于数学表征的调查分析
        4.5.3 不同表征与提出问题的相关性分析
5.结论与建议
    5.1 基本结论
    5.2 教学建议
    5.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1 提出数学问题的元认知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2 数学表征能力现状的问卷
附录3 数学表征与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问卷
后记

四、舞蹈与镣铐——对当前中学数学教学现状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角色转换教学法在中职舞蹈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以民族民间舞课堂为例[D]. 李一楠. 南宁师范大学, 2021
  • [2]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研究[D]. 赵菊红.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机制研究[D]. 刘芳.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4]高中艺术生数学学习观的调查研究[D]. 赖巧巧.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2)
  • [5]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散打选修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以上海财经大学为例[D]. 张徽徽.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6]主题舞谱对开发中小学生创造力的价值研究[D]. 施林娟.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核心素养背景下音乐跨学科教学实践研究 ——以潍坊市某小学“悦动课堂”为例[D]. 李臻臻. 青岛大学, 2020(02)
  • [8]提升韶关市瑶族地区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研究[D]. 谈际国.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9]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中的建模核心素养编码研究[D]. 徐玥. 扬州大学, 2020(05)
  • [10]数学表征对发展小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作用研究 ——基于天津市南开区的调查分析[D]. 张欣.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舞蹈与枷锁:对中学数学教学现状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