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大学观

一流大学观

一、一流大学的大学科观(论文文献综述)

严发宝,武昭,常树旺,苏艳蕊,陈耀[1](2021)在《空间电磁环境监测信号处理科教一体实验平台设计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太阳射电观测科技前沿研究为基础,自主研发了本套融科研与教学于一体的实验平台,该平台包括天线接收、模拟前端、数字接收机和上位机等部分。学生通过该平台可以开展多项信号处理实验项目,也可以此为基础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本实验平台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实验热情、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为综合素质培养、拔尖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楚君,苏筱[2](2020)在《基于SWOT分析的高校学生生态素养培育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调查合肥市高校学生生态素养现状,使用SWOT分析法阐明高校学生生态素养培育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得出高校学生生态素养培育模式:利用学科优势,树立"大学科观",构建生态科技协同创新科研平台;利用新媒体平台强化高校学生的生态责任意识和绿色消费理念;加强高校间交流和资源互补,重视高校教师生态继续教育;建立完善的生态课程体系,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养成生态行为。

张宗伟[3](2020)在《新时代中国特色戏剧影视学科建设的“四通”原则》文中指出2011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艺术学列入《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艺术学作为目录中13个学科门类之一,下设5个一级学科,戏剧影视学是艺术学5个一级学科之一。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之后,其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宽。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年轻学科,在国家战略与行业需求不断调整的新语境下,中国特色戏剧与影视学的学科建设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新时代中国戏剧影视行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国家

梁琳,卢虎胜,薛庆忠[4](2019)在《“双一流”背景下行业特色型大学非主干学科的发展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行业特色型大学的非主干学科存在着重申报轻建设、与主干学科缺乏协同,发展缓慢滞后等问题。尤其在"双一流"背景下,非主干学科将面临失去生存空间甚至被撤销的风险。通过整合资源赢得发展空间,创新人才聚集与成长机制,与主干学科协同创新实现非主干学科特色发展。

葛政委,张秋利[5](2019)在《民族学田野调查双平台教学模式的建设与探索》文中研究指明在三峡大学民族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课程建设中,积极整合线下"学校课堂—田野课堂"与线上"精品数字课程",探索民族学田野调查双平台课程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坚持"大课程、大融合、大学科"观,注重培养研究生田野调查的洞察力,增强学生的学科素养,既丰富了课程内涵,又提升了课程价值,从而使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课程真正服务于人才培育、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胡松[6](2018)在《协同创新视角下的高校学科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协同创新"发展的理念为高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高校学科建设是学校建设的基础,而实现高校的创新发展,就要进行高校学科建设的协同发展,两者一脉相承。学科发展关系到了资源、人类、财力、政策等方面的统筹,而进行协同创新正好可以解决学校发展动力不足,学科实力不强的问题。为此,文章从协同创新的内涵,高校学科建设的困境,高校学科建设协调创新发展的途径等方面进行论述,力求为我国高校的学科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高飞,岳振宇,王俊,张有光,祝贺[7](2017)在《工程专业相结合的“线性系统理论”教学改革》文中认为本文针对电子通信类研究生"线性系统理论"课程的特点,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案例选择等角度出发,提出结合工程实例的教学改革方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其他相关课程,引导学生建立"大学科观念";利用相关知识改善"锁相环"跟踪性能,凸显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实践表明,课程改革提高了研究生工程分析和应用能力,效果明显。

王洪才[8](2017)在《大学文化生态困境与出路》文中研究说明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大学受绩效主义影响,越来越流行量化管理方式,把量化指标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方式。由此,一些基本的学术价值遭到了悬置,从而使大学文化生态陷入困境,教师的注意力逐渐从学术本身转向以完成量化指标为中心,导致了教学的弱化和大学生对求知的疏离并越来越沉溺于网络嬉戏。这种文化生态的困境,呼唤大学必须走文化自新之路,必须从根本上矫正大学的价值导向,否则大学文化生态困境愈发难解。

卢立红,康青春,袁狄平,史可贞,王淮滨[9](2016)在《公安部重点实验室“2+4”深度融合发展模式探析》文中提出公安部重点实验室是公安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提出推动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的"2+4"深度融合发展模式。"2"是指两个不变,即坚持重点实验室的领域特色不变和坚持服务公安业务工作的宗旨不变;"4"是指四个拓展,即科技创新向中下游、中上游拓展,团队建设向可持续性、高端引进及多元化拓展,科研平台向高精尖、标志性和协同性拓展,开放交流向深层次、实质性拓展。

邸明伟,张大伟,朱丽滨[10](2015)在《林业院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文中指出随着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快速发展,高校确立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否满足社会对特色化人才培养的需求,是各类高校共同关注的问题。文章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阐述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依托院校优势,规范培养过程,加强产学研合作,突出专业实践环节,全面推进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

二、一流大学的大学科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流大学的大学科观(论文提纲范文)

(1)空间电磁环境监测信号处理科教一体实验平台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整体架构
2 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2.1 天线模块
    2.2 模拟前端
    2.3 数字接收机
    2.4 上位机
3 教学设计
    3.1 层次化、梯度式教学设计
    3.2 教学设计特色
4 主要特色
    4.1 创新性
    4.2 实用性
5 结语

(2)基于SWOT分析的高校学生生态素养培育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态素养的概念
二、高校学生态素养现状
    (一)数据来源介绍
    (二)调查结果
        1.高校学生的基本生态意识
        (1)政策法规认知
        (2)生态常识认知
        (3)生态保护责任意识
        2.高校学生日常生态行为、消费习惯
        (1)日常生态行为
        (2)日常消费习惯
三、高校学生生态素养现状的SWOT分析
    (一)SWOT分析法
    (二)高校学生生态素养现状的SWOT分析
        1.内部优势S(strengths)
        (1)高校的教育资源
        (2)高校学生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创新性
        2.内部劣势W(weaknesses)
        (1)高校所具备的生态教育资源参差不齐
        (2)教师生态伦理素养有限
        (3)学生的生态保护行为能力较弱
        3.外部机会O(opportunities)
        (1)政府生态文明建设决策
        (2)社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4.外部威胁T(threats)
四、高校学生生态素养培育模式的策略研究
    (一)优势机遇(SO)策略:
    (二)优势威胁(ST)策略:
    (三)劣势机遇(WO)策略
        1.加强高校间交流和资源互补
        2.高校教师生态继续教育
    (四)劣势威胁(WT)策略
        1.建立完善的生态课程体系
        2.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养成生态行为

(4)“双一流”背景下行业特色型大学非主干学科的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非主干学科对行业特色型大学“双一流”建设的作用
    (一)非主干学科的发展能为行业特色型大学主干学科的“双一流”建设提供坚实基础和有力支撑
    (二)非主干学科的发展有利于行业特色型大学拓宽办学领域,规避行业生命周期性制约
    (三)非主干学科的发展有利于行业特色型大学培养一流的拔尖创新型人才
二、行业特色型大学非主干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学科建设缺乏整体布局与统筹规划,非主干学科“重申报轻建设”
    (二)非主干学科与主干学科之间缺乏协同,学科建设出现“孤岛现象”
    (三)非主干学科与主干学科发展失衡,学科建设“马太效应”不断加剧
三、“双一流”背景下行业特色型大学非主干学科的发展策略
    (一)重视行业特色型大学非主干学科的发展,厘清“双一流”建设的本质
    (二)重视特色发展和社会需求,确保非主干学科“有特色、入主流”
    (三)整合资源,优化学科资源配置,为非主干学科赢得发展空间
    (四)加强协同创新,实现非主干学科与主干学科的共赢
    (五)创新人才聚集与成长机制,吸引和培育高层次人才

(5)民族学田野调查双平台教学模式的建设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线下课程:从学校到田野
    (一) 夯实学校理论教学
    (二) 建设一流田野调查基地
二、线上课堂:精品课程及资源库
三、双平台教学:探索与价值
结语

(6)协同创新视角下的高校学科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协同创新的内涵
二、高校学科建设的困境
    (一) 学科之间互动较少
    (二) 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三) 教师评价体系不佳
三、高校学科建设协调创新发展的途径
    (一) 建立学科交融平台
    (二) 完善教师评价制度
    (三) 坚持协同创新战略
    (四) 发挥学科群的优势
    (五) 建立产学研的模式
四、结束语

(7)工程专业相结合的“线性系统理论”教学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具有专业导向性的教学改革探索
    1.1 课程教改的必要性分析
    1.2 建立大学科观念
    1.3 基础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的教学内容
2 结合专业案例的教学实践
3 结语

(8)大学文化生态困境与出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学文化生态困境的种种迹象
二、大学内部的利益分化和价值分野
三、大学文化本色的丧失及迷惘
四、“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五、大学文化危机是学术资本主义的逻辑折射

(9)公安部重点实验室“2+4”深度融合发展模式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两个不变
    ( 一) 坚持重点实验室的领域特色不变
    ( 二) 坚持服务公安业务工作的宗旨不变
二、四个拓展
    ( 一) 科技创新向中下游、中上游拓展
    ( 二) 团队建设向可持续性、高端引进及多元化拓展
    ( 三) 科研平台向高精尖、标志性和协同性拓展
    ( 四) 开放交流向深层次、实质性拓展
三、结束语

(10)林业院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依托院校优势,打造品牌专业
二、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三、特色化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规范培养过程,提升教育实力
    (二)产学研相结合
    (三)突出专业实践特色建设

四、一流大学的大学科观(论文参考文献)

  • [1]空间电磁环境监测信号处理科教一体实验平台设计与应用[J]. 严发宝,武昭,常树旺,苏艳蕊,陈耀.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1(17)
  • [2]基于SWOT分析的高校学生生态素养培育模式研究[J]. 楚君,苏筱. 大众文艺, 2020(15)
  • [3]新时代中国特色戏剧影视学科建设的“四通”原则[J]. 张宗伟. 当代电视, 2020(03)
  • [4]“双一流”背景下行业特色型大学非主干学科的发展策略[J]. 梁琳,卢虎胜,薛庆忠. 教育教学论坛, 2019(45)
  • [5]民族学田野调查双平台教学模式的建设与探索[J]. 葛政委,张秋利. 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 2019(03)
  • [6]协同创新视角下的高校学科建设研究[J]. 胡松. 高教学刊, 2018(03)
  • [7]工程专业相结合的“线性系统理论”教学改革[J]. 高飞,岳振宇,王俊,张有光,祝贺.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7(05)
  • [8]大学文化生态困境与出路[J]. 王洪才.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01)
  • [9]公安部重点实验室“2+4”深度融合发展模式探析[J]. 卢立红,康青春,袁狄平,史可贞,王淮滨. 武警学院学报, 2016(01)
  • [10]林业院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J]. 邸明伟,张大伟,朱丽滨.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5(10)

标签:;  ;  ;  ;  ;  

一流大学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