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河岩水库茅坪滑坡及白岩危岩体防治探讨

隔河岩水库茅坪滑坡及白岩危岩体防治探讨

一、隔河岩水库茅坪滑坡及白岩危岩体防治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李松林[1](2020)在《三峡库区涉水滑坡对库水位变动的变形响应及其自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河流岸坡两侧普遍会存在一些古滑坡和老滑坡。三峡库区一直是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高发地区,目前已查明库岸涉水古老滑坡达2600余处。2003年水库蓄水后,大量滑坡发生复活,对滑坡体上道路、房屋建筑等造成破坏,威胁河道航运。目前整个库区的涉水滑坡对于库水位变动的复活变形响应规律缺乏全面系统分析。在水库第三期175m蓄水结束距今的10余年间,滑坡未再大量爆发,变形强度逐年减弱,这种变形自适应、稳定性自恢复特性目前也并未得到较好研究,这关系到滑坡对于加大水位扰动的承载力评价,以及能否通过提高库水位升降速率以解决水库综合效益提高和库区地质灾害降低两者间的矛盾。论文收集了三峡库区大量涉水滑坡相关资料,运用GIS分析了整个三峡库区的涉水滑坡空间分布规律及关键控制因素。基于滑坡地质历史演化过程,研究了古老滑坡的成因模式及其形成的工程地质结构特征,建立相关地质概念模型,进而研究不同类型滑坡对于库水位变动的复活变形响应规律。根据对滑坡长期变形演化特征分析,提出了三峡库区涉水滑坡的变形自适应现象,通过大型离心模型试验、地表位移变形与地下水监测数据等,从应力条件和渗透性揭示了滑坡变形自适应机理,对水库滑坡长期演化预测、灾害防治以及水库调度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1)整个三峡库区涉水滑坡空间分布规律在宏观上呈显着区域差异性和分带性特征,其最主要的控制因素为地层岩性。库区地层单元可划分为4类工程地质岩组,砂泥岩夹页岩岩组与泥灰岩岩组分别是库区内发育滑坡数量最多和密度最高的岩组。在相同岩组岸坡中,顺向坡与逆向坡中滑坡发育密度差异较大,是造成滑坡在空间分布上呈显着局部差异性的最主要原因。(2)在顺向坡中,缓倾斜坡主要以滑移—拉裂和滑移—剪切型破坏为主,而中陡倾角斜坡多为滑移—弯曲型破坏模式。在中陡倾角的逆向岸坡中,巴东组地层的斜坡易发育弯曲—拉裂型滑坡,而缓倾内的砂泥岩薄层状逆向坡则发育蠕滑—拉裂型滑坡。据此提出了库区滑坡4种典型滑动面形态,即弧形、直线形、靠椅形和折线形,并对其滑坡发育条件、代表性案例和主要分布范围进行了总结。(3)对木鱼包滑坡(浮托减重型滑坡)和八字门滑坡(动水压力型滑坡)两个典型案例的变形特征分析显示,木鱼包滑坡变形的最主要诱发因素是高水位蓄水,但其也并非总是受浮托减重效应影响,由于不同高程段的坡体结构差异导致渗透性不同,在160m水位以下,渗流压力占主导作用,受动水压力影响较大,而在160m水位以上,浮托力占主导作用。降雨对八字门滑坡变形影响显着,一般在降雨后3天便会发生变形响应,库水作用不仅与库水位下降速率有关,也与下降时长有关,如库水下降速率为0.2m/d需30天才诱发滑坡变形,0.65m/d仅需14天就诱发变形,下降速率与变形启动的最少天数呈负相关性。(4)水库自2003年蓄水至2017年的14年间发生显着变形的滑坡526处,蓄水内3年为滑坡复活高发期,蓄水后滑坡变形数量与程度均逐年减少减弱。弧形滑面滑坡和直线形滑面滑坡数量最多,主要为动水压力型滑坡,靠椅形滑坡次之,折线形滑坡数量最少,后两者主要为浮托减重型滑坡或复合型滑坡。库区滑坡的渗透系数大多分布于0.1m/d~2.6m/d之间,动水压力型滑坡的渗透性低于浮托减重型滑坡,主要集中于0.01~2m/d,浮托型滑坡集中在0.5~5m/d之间,复合型渗透特性主要分布区间跨度较大,为0.01~4m/d。(5)以直线形滑面滑坡为例,通过库水循环升降条件下大型离心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水位上升时静水反压作用与渗流作用会提高滑坡稳定性。水位下降是导致滑坡变形的最主要原因,滑坡呈典型牵引式破坏,变形对库水位下降存在一定滞后性,同时库水渗流对坡体结构具有一定的侵蚀效应。水位首次下降时,滑坡变形模式为前部以水平向位移为主,同时牵引中后部产生变形,但中后部是以竖直向的固结压密变形为主。第二次水位下降时,滑坡前部沿原破裂带继续下滑,呈坡脚塌滑的变形模式,而中后部滑体无明显变形,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其与奉节、云阳等地该类滑坡原型的变形特征吻合。(6)三峡库区涉水滑坡均表现为经历一定时长的变形后逐渐达到变形自适应,大多数滑坡自适应的调整时长在2~4年,浮托减重型滑坡调整时间最短。直线形滑面滑坡的未涉水滑体区域在蠕滑过程中的竖直固结压密是其变形自适应的主要机制;弧形滑面滑坡的自适应机制主要是后部滑体下滑,推挤中前部滑体导致滑体的压密和下滑势能的释放;滑体受库水位循环升降导致坡体渗透系数增大,是某些渗透性本来较好的滑坡逐渐达到变形自适应的主要机制。

翟健健,秦胜伍,杨志双,陈骏骏,刘绪,金林[2](2015)在《茅坪滑坡稳定性分析》文中提出滑坡在地质灾害中分布最广、发生频率最高、危害最大。本文以茅坪滑坡为例,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了滑坡成因机制分析。设计两种工况,蓄水前、蓄水后,在GEO-SLOPE中建立计算模型,运用极限平衡法,输入各种工况下的计算参数,得出综合的安全系数。

朱珍德,徐卫亚,唐胡丹,王思敬[3](2010)在《区域开挖诱发岩质边坡失稳及其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过近年来大型水电工程、矿山开采及交通工程等区域开挖导致岩质边坡失稳、崩塌、滑坡的种种现象,进一步分析诱引岩质边坡失稳的主要因素,继而探讨岩质边坡失稳破坏机理.在此基础上,针对龙滩水电站左岸进水口高边坡典型反倾向软硬互层蠕变层状结构岩质边坡,利用左岸进水口边坡PD72#勘探洞六条收敛断面变形观测数据信息,反演围岩的岩石流变本构模型,对龙滩水电站进水口高边坡稳定性进行预测预报分析,从而为左岸进水口高边坡治理加固提供理论依据.

张保军,罗福海,李运栋[4](2009)在《清江隔河岩水库典型滑坡体的变形特征》文中研究说明文章论述了水库蓄水初期及正常运行的几个典型滑坡体变形特征,分析了引起滑坡体变形的多个因素,结果发现主要因素是受地形地貌和地质结构、库水位升降及水库诱发地震等作用而引起滑坡体的变形。

柳丙善,李世海,赵卿[5](2008)在《清江隔河岩水库茅坪滑坡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在调研了茅坪滑坡的基础上,对可能影响茅坪滑坡的因素进行了详细地分析研究,给出了茅坪滑坡地形、地貌、地裂缝调查现状、竖井地质素描、降雨规律、地表位移监测及其数据分析,并对几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认为白岩崩塌、库水涨落及白岩中的采煤活动均不是茅坪滑坡变形的主要因素;由于滑坡上大量裂缝及水田的存在,降雨及水沟中水的入渗才是茅坪滑坡产生大变形的主要原因。

石菊松[6](2008)在《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滑坡风险评估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滑坡风险评估与管理一直是国际上倡导和推广的减灾防灾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在阐述滑坡风险评估术语和框架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开展滑坡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围绕滑坡风险评估与制图中滑坡编录和基础数据获取与更新,危险性分析中的滑坡空间、时间概率和Runout预测、损失评估中的易损性分析与定量和承灾体定量化制图等技术方法中的难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概述针对这些问题所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通过对遥感技术在滑坡研究中应用综述,认为遥感技术在区域区域滑坡风险评估中具有支撑技术作用,是数据、信息获取与更新的主要技术手段和方法,结合近年来在遥感技术应用于滑坡风险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和国外滑坡遥感技术的新进展,将从遥感影像在滑坡风险评估中的作用、解译能力、影响解译的因素、精度评价和遥感数据源选择等角度阐述常用遥感技术在滑坡风险评估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滑坡风险评估的技术发展趋势。在基于RS和GIS的滑坡风险评估的关键技术体系方面,本文详细阐述了RS在滑坡灾害识别和空间数据获取中的应用技术方法: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滑坡风险评估与制图中的敏感性、危险性和风险区划的技术流程与实施方案。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和图解建模方式构建滑坡风险评估数据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软件工具,实现了数据信息的快速批量处理与提取;根据滑坡敏感性专家系统方法、统计模型等方法的技术流程,按照难易程度,分别采用图解建模方式,脚本语言定制和ArcObject开发的模式开发和构建了基于ArcGIS和ERDAS软件平台的滑坡敏感性数据处理软件工具。以清江流域隔河岩库区为研究对象,在1:5滑坡详细调查、编录和遥感影像解译的基础上,利用DEM数据,ETM影像及基础地质数据,借助滑坡敏感性数据处理软件工具完成了清江隔河岩库区滑坡敏感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制图,以及相关性统计分析,利用不同模型方法实现了1:5万的滑坡敏感性分区评价,其中,高敏感区占10.53%中敏感区占8.54%,低敏感区占18.8%,极低敏感区占62.15%。在重点地段1:1万滑坡填图及工程地质条件的详细调查与制图的基础上,结合Quick bird影像、5m DEM数据和1:1万基础地质图,利用基于脚本语言定制的证据权工具程序,以自然斜坡为计算单元实现了滑坡敏感性分区计算,并利用典型地段的宏观地质分析和地形地质剖面实现了滑坡敏感性分区。从滑坡的动态诱发因素、现有滑坡的稳定性、Runout和影响范围,滑坡频率、重大诱发事件的年超越概率的角度对滑坡的危险性进行分析,并开展了基于滑坡编录的承灾体制图及易损性评价和风险的定性分析。

张保军,李振作,程俊祥,邓邦龙[7](2008)在《茅坪与新滩滑坡体变形机理类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研究清江茅坪典型滑坡体稳定性,基于失稳前长江新滩滑坡实测曲线进行了滑坡体变形分析。清江隔河岩水库库岸茅坪滑坡体约有2 350×104m3,是由十分复杂的物质构成的典型滑坡体,而水库蓄水直接影响了滑坡体的稳定性;后部白岩底部采煤造成陡壁崩塌,又对滑坡体产生了巨大加载效应。通过监测茅坪滑坡体变形过程,类比长江新滩滑坡体在破坏前几个阶段的变形特征,为预测茅坪滑坡体破坏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石菊松,徐瑞春,石玲,杨为民,吴树仁[8](2007)在《基于RS和GIS技术的清江隔河岩库区滑坡易发性评价与制图》文中提出为了探索滑坡空间定量评价与制图技术和方法,文中利用RS与GIS技术相结合,以鄂西清江流域隔河岩水库库区为例,在滑坡调查编录和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利用DEM数据提取地形地貌和水文因素,利用ETM+多光谱影像获取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湿度指数(NDWI),利用DEM、矢量数据、工程地质图及典型滑坡调查分析相结合,确定斜坡结构类型、工程地质岩组、库岸再造范围等滑坡因素的定量化指标。通过这些因素与滑坡的相关性统计分析,采用基于GIS空间分析的信息量计算因素的权重,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实现清江隔河岩库区滑坡易发性分区制图。结果显示:高易发区占15.65%,主要分布在清江干流及其一级支流两侧,包含已知滑坡的73.17%;中易发区占41.54%,包含已知滑坡的17.81%,低易发区占42.81%,包含已知滑坡的9.02%。

莫伟伟[9](2007)在《水位涨落及降雨条件下库岸滑坡水岩作用机理及稳定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库岸滑坡是库区水岩作用导致的一类重要地质灾害,降雨及库水位变化是导致滑坡体变形发展的主导因素。开展滑坡在水作用下的定量研究,对水库型滑坡的预测和防治均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茅坪滑坡是清江隔河岩水库库区一个典型的大型顺层基岩复古滑坡,具有多级、多期次的滑动特征。近十年的监测资料成果表明,自1993年4月10日大坝下闸蓄水以来,茅坪滑坡体开始发生显着的位移,并逐步演化为整体滑动,目前,滑坡体的最大变形已超过2100mm,且仍在发展变化之中。该滑坡一旦失稳,必将产生严重后果。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和工程背景,在对滑坡地质结构和变形监测资料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对滑坡的地质模型进行了较为逼真的模拟,建立了蓄水前后滑坡的饱和/非饱和渗流与应力耦合分析的等效连续介质有限元计算模型,对BP网络、遗传算法在滑坡体渗透系数和岩土体力学参数反演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通过敏感性分析和工程类比,确定了部分对滑坡变形影响较大参数及其范围,对滑坡各地层的渗透系数和物理力学参数进行了反演。将反演获得的参数输入非饱和渗流应力耦合模型进行计算,对库水位涨落及降雨等不同工况下滑坡的变形进行了分析;通过对ABAUQS的约束参数化方法的研究,采用同步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蓄水前后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通过对滑坡体监测资料整理分析和参数的反演研究,以及对水动力作用过程模拟和滑坡体稳定性的评价,从而对滑坡水-岩力学作用机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整个从定性到定量分析的过程,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水库滑坡变形机理及稳定性分析方法,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库岸滑坡的变形破坏机理及稳定性的评价预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杨为民,徐瑞春,吴树仁,谭振轩,石菊松[10](2007)在《鄂西清江隔河岩水库茅坪滑坡蠕滑变形及其稳定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茅坪滑坡是清江隔河岩库区一个大型的基岩古滑坡体。自1993年4月隔河岩水库蓄水以来,滑坡体变形日趋明显,表现为整体蠕滑的特征。根据该滑坡12年的变形监测资料,分析了滑坡的蠕滑变形特征及其变化趋势,认为茅坪滑坡变形具有累进性破坏的特点,目前处于加速蠕变阶段。稳定计算结果也表明,滑坡体处于一种潜在临界不稳定状态。若遇强降雨、库水位骤降、岩崩或地震等触发因素,茅坪滑坡有可能整体失稳下滑。

二、隔河岩水库茅坪滑坡及白岩危岩体防治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隔河岩水库茅坪滑坡及白岩危岩体防治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三峡库区涉水滑坡对库水位变动的变形响应及其自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滑坡空间发育规律与成因模式
        1.2.2 水库滑坡的复活变形响应规律
        1.2.3 水库滑坡的长期变形演化研究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1.3.2 研究目标
        1.3.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4 技术路线
    1.4 本论文特色及创新点
第2章 三峡库区工程地质环境
    2.1 地形地貌
    2.2 地层岩性
    2.3 地质构造
    2.4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2.5 岸坡水文地质条件
第3章 三峡库区滑坡空间发育规律及控制因素
    3.1 三峡库区滑坡发育规律
    3.2 滑坡空间分布规律的控制因素
        3.2.1 地层岩性
        3.2.2 斜坡结构
        3.2.3 地形地貌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三峡库区典型滑坡成因模式
    4.1 概述
    4.2 典型滑坡实例及其成因模式
        4.2.1 木鱼包滑坡
        4.2.2 石榴树包滑坡
        4.2.3 长屋滑坡
        4.2.4 白衣庵滑坡
        4.2.5 白家包滑坡
        4.2.6 向家湾滑坡
        4.2.7 草街子滑坡
    4.3 不同成因模式滑坡工程地质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典型滑坡的复活变形特征及其诱发机理
    5.1 概述
    5.2 木鱼包滑坡复活变形响应特征与变形机理
        5.2.1 滑坡专业监测网络与工程地质结构
        5.2.2 滑坡宏观变形特征
        5.2.3 滑坡变形监测结果
        5.2.4 变形影响因素与复活机制
    5.3 八字门滑坡复活变形响应特征与变形机理
        5.3.1 八字门滑坡概括
        5.3.2 滑坡复活变形演化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三峡库区滑坡复活对库水位变动的响应规律
    6.1 概述
    6.2 三峡库区滑坡复活的时空分布规律
    6.3 库水作用下滑坡复活变形类型
    6.4 不同滑面形态滑坡复活变形规律
        6.4.1 不同滑面形态滑坡分布特征
        6.4.2 不同滑面形态滑坡复活规律
        6.4.3 不同滑面滑坡对库水位升降的变形响应机制
    6.5 不同渗透特性的滑坡复活变形规律
        6.5.1 滑坡现场渗透试验
        6.5.2 三峡库区滑坡渗透特性
        6.5.3 渗透性对三峡水库水位下降速率调控的影响
        6.5.4 不同渗透特性滑坡复活规律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大型离心模型试验的滑坡变形演化研究
    7.1 概述
    7.2 岸坡原型
    7.3 试验方案与试验过程
        7.3.1 试验原理
        7.3.2 试验设备与装置
        7.3.3 试验模型设计
        7.3.4 试验材料与模型制备
        7.3.5 试验监测方案
        7.3.6 试验工况条件
    7.4 试验结果及分析
        7.4.1 滑坡宏观变形演化特征
        7.4.2 位移量变化
        7.4.3 孔压变化
        7.4.4 土压变化
        7.4.5 含水率分布特征
        7.4.6 渗流侵蚀效应分析
        7.4.7 变形演化模式
    7.5 试验结果与原型的对比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三峡库区滑坡对库水位变动的变形自适应性研究
    8.1 概述
    8.2 三峡库区滑坡变形自适应特征分析
        8.2.1 库区滑坡变形演化趋势类型
        8.2.2 库区滑坡变形自适应调整时长
    8.3 滑坡体固结压密对变形自适应的影响
        8.3.1 滑体在竖直方向的压密变形
        8.3.2 滑体在滑动方向上的压密变形行为
    8.4 滑坡体渗透系数逐步增大
        8.4.1 溪沟湾滑坡工程地质概况
        8.4.2 溪沟湾滑坡地下水位变化特征
        8.4.3 滑坡渗透性变化分析
    8.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4)清江隔河岩水库典型滑坡体的变形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工程概况
    1.1 流域概述
    1.2 水库的地质环境
    1.3 监测研究背景
2 滑坡体变形特征
    2.1 地下排水畅通有利稳定性
    2.2 滑坡坡度大小与稳定有关
    2.3 水库诱发地震影响
        2.3.1 深部滑动带位移变化
        2.3.2 外部变形
    2.4 滑坡稳定性受内在和外部因素影响
        2.4.1 内在因素改变
        2.4.2 外部环境影响
3 结束语

(5)清江隔河岩水库茅坪滑坡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地形地貌及裂缝调查
3 竖井地质素描
4 茅坪1992~2006年降雨统计
5 茅坪滑坡地表位移监测
    5.1 南北方向位移 (图5)
    5.2 东西方向位移 (图6)
    5.3 高程方向位移 (图7)
6 坡体变形与时间及降雨间的关系
7 结论

(6)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滑坡风险评估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立项依据
    1.2.论文的主要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3.总体思路及技术路线
2.滑坡风险评估的术语及研究进展综述
    2.1.主要术语与定义
    2.2.滑坡风险研究进展
    2.3.RS在滑坡风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2.4.研究发展趋势
3.基于RS和GIS的滑坡风险评估的关键技术问题
    3.1.滑坡灾害识别及数据的获取与管理
    3.2.滑坡风险评估与制图技术流程
    3.3.空间数据处理建模
    3.4.可靠性、有效性和局限性分析
4.湖北清江隔河岩库区1:5万滑坡敏感性评估
    4.1.研究区概况
    4.2.1:5万滑坡敏感性分析与制图
5.重点地段1:1万滑坡风险分析与制图
    5.1.基础数据及滑坡调查与编录
    5.2.敏感性评价与制图
    5.3.危险性分析与评价
    5.4.承灾体制图及时空概率分析
    5.5.易损性分析
    5.6.滑坡风险的定性分析
6.结论与展望
    6.1.结论
    6.2.创新与特色
    6.3.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茅坪与新滩滑坡体变形机理类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滑坡 (危岩) 体地形地貌和规模
    1.1 茅坪滑坡及危岩体
    1.2 新滩滑坡及危岩体
2 滑坡体主要地质特征
    2.1 茅坪滑坡体
    2.2 新滩滑坡体
3 滑坡体变形
    3.1 茅坪滑坡体
        3.1.1 地表变化
        3.1.2 深部变形
        3.1.3 外部变形
    3.2 新滩滑坡体
4 滑坡体变形的原因
5 结 语

(8)基于RS和GIS技术的清江隔河岩库区滑坡易发性评价与制图(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 (Dataset)
2 滑坡影响因素分析
    2.1 地形地貌因子的提取与制图
    2.2 地质条件类因子提取与制图
        2.2.1 工程地质岩组的划分
        (1) 碳酸盐岩建造类型 (①~②)
        (2) 碎屑岩建造类型 (③~④)
        (3) 松散岩土类 (⑤)
        2.2.2 斜坡结构类型的划分
        2.2.3 断裂与褶皱轴迹
    2.3 覆被因子的获取
    2.4 水的作用与库岸再造
        (1) 水的作用。
        (2) 库岸再造。
3 滑坡易发程度评价与制图
    3.1 流程方法
    3.2 易发性因子的权重计算
    3.3 滑坡易发性制图
    3.4 结果与讨论
4 结论

(9)水位涨落及降雨条件下库岸滑坡水岩作用机理及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之处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茅坪滑坡工程地质及监测成果分析
    2.1 茅坪滑坡地质条件
    2.2 茅坪滑坡形成条件和形成机制
    2.3 滑坡体主要监测成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库水位变化及降雨条件下滑坡的水岩作用研究
    3.1 库水位涨落对滑坡的水岩作用机理
    3.2 降雨作用下滑坡的水岩作用机理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滑坡饱和/非饱和渗流与应力耦合有限元分析
    4.1 饱和/非饱和渗流-应力耦合控制方程
    4.2 降雨入渗及其模拟
    4.3 渗流-应力耦合问题的有限元求解
    4.4 茅坪滑坡的数值模拟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岩作用下滑坡岩土体参数反演分析
    5.1 BP网络的基本原理及其实现
    5.2 遗传算法基本原理及其实现
    5.3 滑坡体渗透系数的反演
    5.4 茅坪滑坡力学参数反演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库水位变化及降雨条件下滑坡变形及稳定性分析
    6.1 滑坡稳定性评价方法
    6.2 基于ABAQUS约束参数化研究方法的强度折减分析
    6.3 库水位涨落及降雨条件下滑坡变形特征分析
    6.4 茅坪滑坡稳定性的强度折减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鄂西清江隔河岩水库茅坪滑坡蠕滑变形及其稳定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滑坡环境地质条件
2 滑坡的基本地质特征
3 滑坡的蠕滑变形特征
    3.1 主滑面 (带) 的蠕滑变形特征
    3.2 滑坡体的表面蠕滑变形特征
    3.3 滑坡体蠕滑变形的发展趋势
4 蓄水后茅坪滑坡变形破坏机制
    4.1 降雨对滑体变形的影响明显
    4.2 水库蓄水对茅坪滑坡变形的影响
    4.3 白岩危岩体崩塌加剧了滑坡体的变形
5 茅坪滑坡稳定性分析
6 结论

四、隔河岩水库茅坪滑坡及白岩危岩体防治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三峡库区涉水滑坡对库水位变动的变形响应及其自适应性研究[D]. 李松林.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2]茅坪滑坡稳定性分析[J]. 翟健健,秦胜伍,杨志双,陈骏骏,刘绪,金林.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5(05)
  • [3]区域开挖诱发岩质边坡失稳及其预测研究[A]. 朱珍德,徐卫亚,唐胡丹,王思敬. 第2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 2010
  • [4]清江隔河岩水库典型滑坡体的变形特征[J]. 张保军,罗福海,李运栋.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10)
  • [5]清江隔河岩水库茅坪滑坡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 柳丙善,李世海,赵卿.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8(02)
  • [6]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滑坡风险评估关键技术研究[D]. 石菊松.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8(03)
  • [7]茅坪与新滩滑坡体变形机理类比研究[J]. 张保军,李振作,程俊祥,邓邦龙.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08(01)
  • [8]基于RS和GIS技术的清江隔河岩库区滑坡易发性评价与制图[J]. 石菊松,徐瑞春,石玲,杨为民,吴树仁. 地学前缘, 2007(06)
  • [9]水位涨落及降雨条件下库岸滑坡水岩作用机理及稳定性分析[D]. 莫伟伟. 长江科学院, 2007(03)
  • [10]鄂西清江隔河岩水库茅坪滑坡蠕滑变形及其稳定性[J]. 杨为民,徐瑞春,吴树仁,谭振轩,石菊松. 地质通报, 2007(03)

标签:;  ;  ;  ;  

隔河岩水库茅坪滑坡及白岩危岩体防治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