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力资源会计

论人力资源会计

一、浅论人力资源会计(论文文献综述)

刘奕[1](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林努征[2](2014)在《面向管理的人力资源会计功能及其实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经济形态不断的改变,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人力资源正日益成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同时也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在这种需求下,人力资源会计开始迅速发展。自二十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我国会计界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并没有统一的结论,也缺乏实践。虽然已经创立了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学说和劳动者权益会计这三大主流学说,但是理论上界一直存在着人力资源会计到底属于财务会计还是属于管理会计的疑问,也并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人力资源计量模式,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开始迟缓下来。面对此种情况,必须承认人力资源会计自从诞生以来,就一直存在着适用性不强的先天不足。若究其根本原因,在学科取向上一直存在着严重的人力资源财务会计的认识和研究偏差,没有重视到使用主体的确定,不明确人力资源会计的服务目的。这种不考虑使用主体的研究忽略了使用主体的角度,盲目地构建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体系,以这种方式来推动实务界进行人力资源会计的实践显然是困难重重的,当然人力资源会计就一直停留在理论层面上。问题的关键就点就在于缺乏学科使用主体的角度去研究。在使用主体的目的确定后,许多理论方面的问题和实务中遇到的困难可以迎刃而解。文章通过理论概念的解释辨析,分析、参照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重新确定人力资源会计的使用主体,以此为依据对人力资源会计的学科取向进行调整,并进一步从实用的角度进行详细的功能定位与功能实现研究,功能定位与实现研究中不仅包含计量功能,也同样包括了管理决策支持功能。在计量方法探索和体系构建方面上采用两种计量程序并行的方式,旨在帮助企业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信息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对与人力资源相关的决策提供支撑。促进入力资源会计从理论研究的层面落到实践应用的层面,帮助其将理论方法与实践相结合。

王倩[3](2012)在《浅论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商业活动和服务开始全球化,人力资源作为公司的成功要素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促成了一系列人力资源体系的研究。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更是为人力资源会计的推广创造了历史性的契机。人力资源会计是对组织的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进行定义,计量和报告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通过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可以找到影响职工劳动生产率的关键点进而提高企业利润率。在计量过程中不仅要用到精确的货币计量,而且要用到模糊的非货币计量。

范艳华[4](2011)在《浅论人力资源会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与科学技术成为了重要的生产要素,作为知识与科学技术载体的人力资源在企业与社会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显着。本文试图浅论人力资本会计,介绍了对人力资本会计含义以及必要性的认识,总结了目前人力资源会计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马诚[5](2011)在《浅论社会资本核算》文中研究表明社会资本作为新兴的分析概念和理论模型,在地区/国家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方面都具有强大的解释力,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在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但是通过对国内外社会资本理论的相关研究综述发现,总体上来说,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对于社会资本的研究多数以理论分析即定性研究的方法进行,定量研究却由于社会资本本身性质复杂且形式虚化而难以有所突破,目前学术界共同认可的社会资本核算、计量的方式还并未形成。社会资本测度难的问题正是制约社会资本理论发展的关键。既然社会资本越来越显示出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等要素同等重要的社会生产贡献价值——世界银行在1995年首次提出社会资本是衡量各国或地区实际财富或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四要素之一,那作为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统计对象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就必然需要对其进行核算,但是迄今国民经济核算过程都因社会资本的复杂性而对其避而不谈,这确实也显示了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待进一步加强的地方。即使国民经济核算暂时还并未将社会资本纳入其核算的范围,但从其对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以及其卫星账户中特定经济领域的核算方法和结果来看,将社会资本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未尝不是一种全新的、研究社会资本测度的探索方向。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了以国民经济核算视角进行社会资本测算的构想,并在国民经济核算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的双重指导下,尝试构建社会资本实物量和价值量核算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附属框架,以期实现对社会资本的全面核算,从而在社会资本测度方法的研究中作出一种新的努力,同时也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不断完善贡献新的视角。本文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导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研究方法等内容。第2章,相关概念的界定:述评与选择。本章主要对社会资本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首先分别对社会学和经济学两大流派关于社会资本定义上的观点及分歧进行分析,并给出本文的社会资本界定以及在不同层次下对社会资本的理解;然后从测度方法和测度指标两方面对目前社会资本测度研究中仍存在的缺陷及困难加以归纳总结;最后,提出本文将以国民经济核算的视角对社会资本进行核算研究的基本构想。第3章,社会资本核算的理论基础:比较与借鉴。要将社会资本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框架体系,必须在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中寻求理论与方法的支撑。一方面需要清晰把握经济研究中资本化的界定,包括资本概念的衍化、会计核算及国民经济核算对资本化的处理,从而为下一步研究社会资本的“资本”属性提供理论证据;另一方面要对国民经济核算中存量与流量的核算原则、方法,及满足的平衡式进行解读,给予本文对社会资本存量与流量核算的理论指导;最后,需要在目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之卫星账户的应用实践中比较选择适用于社会资本核算卫星账户构建的技术经验。第4章,国民经济核算意义上的社会资本内涵及其分类。进行社会资本核算的首要前提就是对其内涵的深度剖析:社会资本要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必须首先满足其核算范围的边界性要求即“资产”的定义,本章主要分析社会资本所有权的归属性和社会资本经济利益的生产性两大核心性质,并对社会资本的具体资产类别进行讨论;然后沿用国民经济核算中分类研究这一重要方法,根据社会资本的独特内涵对其进行合理分类——现实社会资本和潜在社会资本。第5章,社会资本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尝试。本章首先提出社会资本核算是“社会资本在一国经济发展中重要作用的日益凸显和目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心框架对其核算统计的严重缺乏”的现实与技术双重要求下的产物,然后从社会资本的价值产生机理——强调微观主体对社会资本的投资行为,以投资所产生的关系人数规模来核算社会资本实物量,投资所产生的经济成本来核算社会资本价值量的变化,并构建社会资本实物量和价值量的核算表,实现社会资本存量与流量、实物量与价值量的有效连接。第6章,社会资本核算的初步应用—基于中国的现实数据。本章强调国民经济核算中存量与流量核算的重要思路,并将其应用于中国社会的社会资本核算中。首先对中国特殊的社会资本形态进行分析,其次分别基于社会资本的表现形式以及社会资本的价值产生机制视角对中国社会资本的水平进行估算。最后对不同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评述,得出结论:目前这些方法仍达不到对社会资本全面核算的最终要求和效果,强调建立国民经济核算意义上的社会资本核算体系的重要与迫切。第7章,建议与思考。本章主要针对全文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概括,同时也提出本研究仍存在的不足,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本文的新意体现在:1、目前将社会资本测度与国民经济核算对接的研究并不多(朱启贵,2003;刘赞,2009),而且这些研究都只强调了这种构想的必要与可行,但并未作出具体性的试验。本文在充分借鉴社会资本理论、国民经济核算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社会资本核算的理论及应用的探讨。2、本文提出了构建基于国民经济账户的社会资本实物量、价值量核算卫星账户的思路。以微观基础为起点,强调微观主体对社会资本的投资行为,用投资行为的产出与投入分别衡量社会资本的实物量与价值量,形成了投资行为的连贯过程,同时该核算账户也实现了社会资本实物量与价值量、存量与流量的有机结合,补充了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3、本文实现了社会资本核算的初步应用,利用我国的现实数据对我国社会资本进行了两种视角下的核算,并结合实践再次提出构建国家范围内社会资本核算体系的重要思考。本文还存在的不足之处:社会资本的理论本身复杂,再将其放入国民经济核算的框架内来研究,就难上加难。对于社会资本的核算本文充其量能算一个简单的开始,所构建的社会资本核算卫星账户也仅仅是一个初步的框架,尤其在账户设置等具体方面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扩展。同时为研究目的的成功达成,本文在有些处理上(比如折旧)较之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中的相关规定就显得粗糙。总之,本文的研究还是初步的,所提出的社会资本核算的方法体系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完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受到了由聂富强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资本的宏观测度及其应用研究》(项目批号:08XTJ003)和王朝明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社会资本视角下的政府反贫困政策绩效管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项目批号:70873097)的资助。

徐阳[6](2010)在《人力资源会计相关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从20世纪60年代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以来,人们正在逐步接受将人作为一种珍贵资源加以使用和管理的观念。而人力资源作为知识的载体,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将越来越大,人力资源会计在知识经济中显现出来的巨大作用和经济前景也引起了全世界会计工作者和学者的广泛关注。人力资源会计问题也因此成为社会科学乃至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内的一个持久话题。因此,本文首先从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本问题出发,从社会发展、宏观调控、企业效益、外部信息和会计核算这五个方面阐述了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背景。在研究对比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成果后,本文综合了各国学者的看法给出了人力资源会计的概念,即:人力资源会计是一个经济组织把人作为有价值的资源,通过运用会计方法和其他跨学科方法对组织内部所能控制的人力资源的成本价值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并将人力资源的成本、价值和权益等信息反映给管理者或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一种管理活动。在此概念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社会人”的会计假设,并以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种会计目标为出发点,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目标进行了说明。其次,本文在论述人力资源会计计量和核算方面的内容时,对人力资源成本、人力资源价值和人力资源权益的确认以及现有的计量方法都给出了明确、清晰的介绍,并且针对每种方法都指出各自的优缺点,方便读者衡量方法之间的差异,从而因地制宜的运用适合自己企业的会计方法进行会计核算。其中本文重点论述了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的核算方法,并按照个体计量、群体计量、货币性计量和非货币性计量分开阐述。然而在货币性计量方法当中,现有的方法往往将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形式定义为工资福利投入或者人力资源的产出效益,本文认为这样的做法不符合实际。因为人力资源所创造的价值实际上包括补偿价值和新增价值两个部分,所以本文将二者之和作为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公式,这样有利于企业对人力资源的价值评估。由于计算过程中,人力资源的产出效益并不能直接计入到人力资源价值中,需要在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之间分配,因此本文构造一个简单的函数来解决这一分配问题,从而使价值计量公式更加完善。为了更加形象的说明三种会计模式的核算方法,本文在原有会计账户上新增了人力资产、人力资产摊销、人力资本等账户来核算。同时,对人力资源成本、人力资源价值、人力资源权益核算方法中较为合理的方法,都列举实例进行说明和计算,将理论应用于实际,提高了方法的可行性。至于具体核算方法的选择,本文认为人力资源受心理、家庭、管理方式的影响,其自身的可变性比较大,企业可以灵活选择货币性和非货币性核算方法,具体方法可以参照信息的需求或行业的特色来抉择。最后,本文遵循重要性和成本效益的披露原则,对人力资源信息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财务报表附注中的披露项目,分别做出了明确阐述,新增了人力资产、人力资产摊销、人力资源投资等项目,使得财务报表上所反映的人力资源信息真实、可靠,能为大多数使用者提供决策相关的信息。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企业的规范操作、劳动者地位的提升都起到了积极的意义,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未来的发展形势也会更加乐观,越来越多的企业会加入到这个行列。从我国的现状来看,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是有很大可行性的,人力资源会计将形成完备的体系,在中国广泛应用。本文旨在为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一种思路,虽然探讨了关于人力资源会计概念、核算方法及披露等问题,但是由于笔者才疏学浅,文中提到的多种观点可能有些许片面或不当之处,望批评指正。

邢芷芯[7](2008)在《人力资源权益会计制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知识经济的一个显着特征是知识成为第一生产要素,成为财富的分配依据。会计总是依存于一定的社会环境而发展的,知识经济带来的巨大变化,必然对会计产生巨大冲击。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将必然面对全球竞争的格局,传统的竞争优势物力资源已不再能以稀缺的、不可替代的方式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的人力资源将成为持久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因此,确认人力资源的价值,反映人力资源权益,有效地管理人力资本,将成为企业绩效的最终决定因素,也是会计研究的方向。要准确地将人力资本纳入会计核算系统,明晰产权是关键,而明晰人力资本产权的核心又在于明晰人力资本的参与收益分配的权力,而收益权的取得与企业控制权是息息相关的,所以人力资本所有者要享有人力资本的收益权就必须享有一定的所有权、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即必须享有一定数量的企业产权。虽然目前在某些企业中已有部分企业成员凭借其人力资本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享有了产权,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几乎所有的企业中人力资本的收益权都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而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人力资本价值的计量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从权益视角对人力资本价值的计量加以规范,并能在会计系统中恰当地加以反映。本文阐述了人力资源会计产生以来的发展情况。并叙述了国内外现有学派及其人力资源会计处理方法的种类和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方向。同时,论述了新模式的具体账务处理办法和报表制作过程。

巩志宏[8](2003)在《浅论人力资源会计》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人力资源会计的定义、在我国建立的必要性、其基本内容和建立条件等方面对人力资源会计进行了全面论述,对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的关系等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蔡述宏[9](2006)在《人力资源会计核算及在我国的推行》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将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人力资源会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探讨了人力资源价值的概念,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与计量问题,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最后提出了在我国推广人力资源会计的几点意见。

朱颜[10](2004)在《浅论航运业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体系》文中指出本文旨在提出一套适合于航运业上市公司的业绩评价体系,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六部分: 第一部分对企业业绩评价这一概念进行界定并回顾了企业业绩评价的历史演进过程。本文是以社会投资者的身份对航运业上市公司经营者的业绩进行评价。 第二部分介绍我国航运业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体系的现状,重点剖析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体系,对其破立之间开始构思航运业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体系。 第三部分为航运业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体系进行框架设计。航运业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体系内容包括业绩指标的设计、评价方法和标准值的确定。其中业绩指标的设计是重点。 第四部分结合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体系,为航运业上市公司分别设计盈利水平指标、风险控制指标、发展能力指标、创新能力指标、股利分配指标。在上述五类指标的设计中尽量体现航运业上市公司的营运特色。同时以中远航运上市公司作为案例研究公司。 第五部分采用层次分析法根据各指标在航运业上市公司中的重要程度分配权数。在实际观测七家航运业上市公司三年指标值的基础上,拟定了适合于航运业上市公司的标准值。并对业绩评价的功效系数法进行了简化。从而较为完整地构思出一个以航运业上市公司为实施对象的业绩评价体系。 第六部分为论文研究的局限性。由于作者水平的限制和样本空间的狭小,该体系还存在不少缺陷,其效用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

二、浅论人力资源会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论人力资源会计(论文提纲范文)

(1)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2)面向管理的人力资源会计功能及其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人力资源会计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概述
    2.1 人力资源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2.1.1 人力资源、人力资本及人力资产
        2.1.2 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及无形资产
    2.2 人力资源的构成及特点
        2.2.1 人力资源的构成
        2.2.2 人力资源的特点
    2.3 人力资源会计及其两种分支
        2.3.1 人力资源会计的定义
        2.3.2 人力资源财务会计的定义
        2.3.3 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定义
    2.4 人力资源管理
        2.4.1 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
        2.4.2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与职能
        2.4.3 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人力资源会计的功能定位偏差分析
    3.1 人力资源会计的学科取向偏差
        3.1.1 人力资源财务会计取向
        3.1.2 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取向
        3.1.3 人力资源会计整体取向
        3.1.4 人力资源会计的学科取向偏差分析
    3.2 人力资源会计现行的功能定位
        3.2.1 人力资源财务会计功能定位
        3.2.2 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功能定位
        3.2.3 人力资源会计现行整体功能定位
    3.3 人力资源会计的功能定位偏差分析
        3.3.1 偏重人力资源财务会计功能的偏差
        3.3.2 轻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功能的偏差
    3.4 本章小结
4 人力资源会计面向管理的功能定位调整
    4.1 人力资源会计功能定位偏差调整思路
        4.1.1 调整其所侧重的信息服务对象
        4.1.2 调整信息质量的判别标准
        4.1.3 调整信息的处理及提供方式
    4.2 人力资源会计功能调整的可行性
        4.2.1 人力资源管理会计限制性较少
        4.2.2 功能调整适应面向管理的人力资源会计特征
        4.2.3 人力资源管理会计信息获取便捷
    4.3 人力资源会计功能调整的必要性
        4.3.1 人力资源价值的凸显
        4.3.2 人事管理目的的改变
        4.3.3 人力资源管理决策相关性增强
        4.3.4 管理层对人力资源信息重视程度的加强
    4.4 面向管理的人力资源会计功能重新定位
        4.4.1 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功能定位
        4.4.2 人力资源会计的管理功能定位
    4.5 本章小结
5 面向管理的人力资源会计计量功能及其实现
    5.1 现有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模式的分析
        5.1.1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模式的分析
        5.1.2 人力资源价值会计模式的分析
        5.1.3 劳动者权益会计模式的分析
    5.2 面向管理的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模式
        5.2.1 人力资源取得成本计量
        5.2.2 人力资源弃用成本计量
        5.2.3 面向管理的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式
    5.3 面向管理的人力资源会计计量功能实现
        5.3.1 人力资源成本计量功能的实现
        5.3.2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功能的实现
    5.4 本章小结
6 面向管理的人力资源会计决策支持功能及其实现
    6.1 新增人员决策支持功能
        6.1.1 人员取得成本预计
        6.1.2 人员录用价值预估
        6.1.3 人员录用决策
    6.2 裁减人员决策支持功能
        6.2.1 预估裁员对企业人力资源结构的影响
        6.2.2 决定裁员对象
        6.2.3 计算裁员的相关成本
        6.2.4 估计裁员的机会成本
        6.2.5 制定裁员决策
    6.3 人员调动决策支持功能
        6.3.1 根据企业需求确定人员调动目标
        6.3.2 人员调动产生的相关薪酬变动计算
        6.3.3 评估人员平级调动产生的影响
        6.3.4 评估人员降职产生的影响
        6.3.5 评估人员升职产生的影响
        6.3.6 制定人员调动决策
    6.4 人员考核与激励的支持功能
        6.4.1 人员考核支持功能
        6.4.2 人员激励支持功能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浅论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论文提纲范文)

1. 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
2. 人力资源会计的会计假设
3. 人力资源会计的目标
4. 人力资源会计的度量
    4.1 人力资源会计的货币计量方法
    4.2 人力资源会计的非货币计量方法
5. 结论

(4)浅论人力资源会计(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力资源会计的含义与存在必要性
    (一) 人力资源会计的含义
    (二) 人力资源会计存在的必要性
        1、社会环境变化是人力资源会计存在的前提条件。
        2、传统会计的弊端促使人力资源会计的产生与存在。
二、现有人力资源会计存在的问题
    (一) 人力资源会计的定位存在不确定性
    (二) 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计量存在分歧
    (三) 人力资源会计的信息披露问题
三、人力资本会计的探索性建议
    (一) 明确人力资源会计的定位
    (二) 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本权益会计模式
    (三) 加强人力资源会计中的信息披露

(5)浅论社会资本核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结构
    1.4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的界定:述评与选择
    2.1 社会资本的定义
    2.2 社会资本的层次
    2.3 社会资本的测度
        2.3.1 社会资本测度的不同方法
        2.3.2 社会资本测度的不同指标
        2.3.3 比较与选择
3. 社会资本核算的理论基础:比较与借鉴
    3.1 国民经济核算中的资本化
        3.1.1 资本定义的衍化
        3.1.2 资本化在会计核算中的体现
        3.1.3 国民经济核算关于无形资产的处理——以研究和开发为例
    3.2 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存量和流量
        3.2.1 经济学中的存量和流量平衡式
        3.2.2 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存量和流量:资产负债体系的发展
    3.3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卫星账户
        3.3.1 国民经济核算的灵活性
        3.3.2 现有卫星账户体系的比较与选择
4. 国民经济核算意义上社会资本的内涵及其分类
    4.1 社会资本的内涵
        4.1.1 社会资本的"资产"属性
        4.1.2 社会资本的"知识产品"属性
    4.2 社会资本的分类
        4.2.1 社会资本与社会资源
        4.2.2 现实社会资本与潜在社会资本
5. 社会资本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尝试
    5.1 社会资本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必要
    5.2 创建社会资本核算卫星账户的初步构想
        5.2.1 社会资本核算的范围
        5.2.2 社会资本的实物量
        5.2.3 社会资本的价值量与价格
        5.2.4 小结
6. 社会资本核算的初步应用——基于中国的现实数据
    6.1 中国社会资本的特殊形态
    6.2 基于社会资本表现形式的核算
        6.2.1 基于《世界价值观调查》的中国社会资本水平
        6.2.2 基于社会组织发展的中国社会资本规模
    6.3 基于社会资本价值产生机制的核算
    6.4 小结
7. 建议与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6)人力资源会计相关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2 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框架
    2.1 人力资源的概念及特征
    2.2 人力资源会计的概念
    2.3 人力资源会计的分类
    2.4 人力资源会计的假设
    2.5 人力资源会计的目标
    2.6 人力资源计量的三种会计模式
        2.6.1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
        2.6.2 人力资源价值会计
        2.6.3 人力资源权益会计
3 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与计量
    3.1 人力资源成本的确认与计量
        3.1.1 人力资源成本的确认
        3.1.2 人力资源成本的计量
        3.1.3 新增账户及应用
        3.1.4 明细核算与摊销
    3.2 人力资源价值的确认与计量
        3.2.1 人力资源价值的确认
        3.2.2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
        3.2.3 新增账户及应用
    3.3 人力资源权益的确认与计量
        3.3.1 人力资源权益的确认
        3.3.2 人力资源权益的计量
        3.3.3 新增账户及应用
    3.4 人力资源核算方法的选择
4 人力资源信息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
    4.1 人力资源信息的披露原则
    4.2 人力资源信息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披露
    4.3 人力资源信息在现金流量表中的披露
    4.4 人力资源信息在利润表中的披露
    4.5 人力资源信息在财务报表附注中的披露
5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7)人力资源权益会计制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人力资源会计建立的理论基础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二章 知识经济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影响
    2.1 人力资本的稀缺性拓展了会计权益理论
    2.2 人力资本在现代企业权益中的地位日益强化
    2.3 人力资本对现代会计计量的全新视角诠释
第三章 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现状分析与趋势展望
    3.1 现行人力资源会计模式的评价
    3.2 建立人力资源权益会计的必要性分析
    3.3 发展趋势
第四章 人力资源权益会计的理论分析
    4.1 人力资本的产权结构与特征
    4.2 人力资本权益确认过程中的层次划分
    4.3 人力资源权益的内涵
第五章 人力资源权益会计制度设计
    5.1 人力资源权益会计账务处理的设计
    5.2 人力资源权益会计报表内容的设计
    5.3 人力资源权益会计中的人力资源计量方法
    5.4 人力资源权益会计的评价
    5.5 推进人力资源权益会计的几点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人力资源会计核算及在我国的推行(论文提纲范文)

1. 人力资源价值的概念
2. 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与计量问题
    2.1 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
    2.2 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
3. 人力资源会计核算
    3.1 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科目设置
        3.1.1“人力资产”
        3.1.2“人力资产摊销”
        3.1.3“人力资本”
        3.1.4“人力资本公积”
        3.1.5“人力资源投资”
        3.1.6“人力资源费用”
        3.1.7“长期人力资源应付款”
        3.1.8“人力资源损益”
        3.1.9“应付人力资本所有者利润”
    3.2 人力资源会计账务处理
        3.2.1 人力资产增加的核算
        3.2.2 企业发生招募、培训等资本性支出的核算
        3.2.3 期末企业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的核算
        3.2.4 期末对形成人力资产的人力资源剩余价值部分的摊销
        3.2.5 员工离职的核算
4.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推行
    4.1大学应作为推行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起点
    4.2知识密集型企业作为人力资源会计核算进一步推行的主体
    4.3 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全面推行

(10)浅论航运业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章 企业业绩评价概述
    第一节 企业业绩评价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企业业绩评价理论的历史演进
第二章 航运业上市公司业绩评价的现状
    第一节 通用型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体系
    第二节 行业特色型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体系
第三章 航运业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体系的框架设计
    第一节 航运业上市公司概况
    第二节 航运业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体系的框架
第四章 航运业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指标设计
    第一节 盈利水平指标
    第二节 风险控制指标
    第三节 发展能力指标
    第四节 创新能力指标
    第五节 股利分配指标
第五章 航运业上市公司的业绩评价办法
    第一节 业绩评价指标权数的确定
    第二节 业绩评价一级指标的标准值和评分方法
    第三节 业绩评价修正指标的标准值和评分方法
第六章 论文的研究局限性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浅论人力资源会计(论文参考文献)

  • [1]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2]面向管理的人力资源会计功能及其实现研究[D]. 林努征.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4(04)
  • [3]浅论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J]. 王倩. 中国证券期货, 2012(07)
  • [4]浅论人力资源会计[J]. 范艳华. 商品与质量, 2011(S5)
  • [5]浅论社会资本核算[D]. 马诚.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5)
  • [6]人力资源会计相关问题的研究[D]. 徐阳. 东北财经大学, 2010(03)
  • [7]人力资源权益会计制度设计研究[D]. 邢芷芯. 湖南师范大学, 2008(11)
  • [8]浅论人力资源会计[J]. 巩志宏.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03)
  • [9]人力资源会计核算及在我国的推行[J]. 蔡述宏. 科技资讯, 2006(05)
  • [10]浅论航运业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体系[D]. 朱颜. 上海海事大学, 2004(01)

标签:;  ;  ;  ;  ;  

论人力资源会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