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动物词的民族文化心理比较及误读分析

英汉动物词的民族文化心理比较及误读分析

一、英汉动物词语中的民族文化心理对比及其误读解析(论文文献综述)

丁艳[1](2020)在《汉语植物词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植物词语是汉语词汇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较大的语义场。众多植物词语在传达自身的概念意义之外,还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成为富含民族文化意义的“能指”词。植物词语不仅是解读民族文化的一种媒介,也成为探索语言与思维关系的重要途径和出口。本文选择汉语植物词语(包括用来称说植物的名词和以植物名为构词语素构造的词语)为研究对象,以汉语相关权威字典、词典及综合性语料库中的植物词语为语料,依据传统语言学、文化语义学、认知语言学等相关知识对植物词语从命名、语义等语言层面以及认知、文化等角度进行全面而系统地研究。文章对汉语植物词的命名理据、意义构成、意义衍变特别是具有文化义的植物词语的语义特点及表现、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和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植物词语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微观的描写与宏观的分析,深入探讨语言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在植物词语意义及植物隐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旨在揭示植物词语一般特点的同时探索其所具有的独特性,勾勒出汉语植物词语系统的基本面貌;并希望借助某一类词语聚合的研究,从词汇层面上探讨一个民族的语言现实与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思维方式之间的联系。论文的研究目标为:从植物名出发,分析植物词命名理据的类型和命名的特点,探讨植物概念获得名称的依据与理由以及它们在词义特征中的具体表现;分析植物词语的意义构成和语义特征,探讨社会文化对语义产生及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从认知角度分析隐喻在植物词语词义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探讨词义的演进与隐喻的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研究,有如下发现:汉语植物词语的命名理据多源,它们多方面揭示出植物词的词义特征并反映出植物的某种特点,呈现出类比性和具象性等比较突出的文化特征。汉语植物词语的词义具有复杂性和丰富性,既有客观词义,也有主观词义,是植物概念义和深层附加义的双层叠加,词义蕴涵的民族文化色彩浓厚。植物词语文化涵义的产生和理解是建立在植物自身的特征属性和文化模式(包括社会历史文化形式、习俗生活形式、心理文化形式)与认知模式(隐喻或转喻)的基础之上,并反映出民族文化和历史的信息。隐喻的认知机制是植物命名的重要依据和途径,植物的隐喻命名从属于与植物相关的基本概念隐喻,反映出人类认知事物的过程和规律;隐喻也是植物词语词义发展的内在心理机制,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植物词语的语义,以相似性(或相关性)为联结点,通过隐喻(或转喻)的认知途径实现了语义的衍生和拓展。汉语植物隐喻涉及的层面极广,模式多样且特色鲜明。这些独具特色的植物隐喻模式是特定文化影响下的必然产物,与特定的文化模式相适应。植物词语词义的演进与隐喻(包括转喻)的认知方式及其被用于语言交流的社会文化三位一体、密不可分。论文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对汉语植物词语的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学术回顾;分析论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说明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第一章汉语植物词的命名。按照不同的研究方法对植物词的命名理据进行分析和归类;在此基础上探讨汉语植物词的命名特点,同时对植物词中的异名同名现象进行了描写和解释,并从语言的内外部因素分析产生植物词异名现象的深层原因。第二章汉语植物词语的语义分析。植物词语的语义构成包括理性义、语法义和文化义。根据自身研究需要,重点分析植物词语理性义和文化义两个方面。通过索解植物词语语素义与词义之间的内在关系,阐明植物词语理性义的直接性、间接性的语义表现和产生原因;阐释植物词语文化义的语义特征,指出植物词语文化义的语义来源和产生途径;通过对比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系统中植物词语的语义模式,探讨不同语言系统中植物词语的意义对应模式,分析引起这种语义模式差异的原因。第三章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认知。隐喻是植物命名的一种重要依据,也是用来描述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植物隐喻化认知表现在植物名的隐喻化上,也表现在借植物的隐喻含义来映射反映非植物域的某一概念上。论文从两个方面即汉语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和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来分析植物词语的隐喻系统和隐喻文化认知,指出在植物词语语义演变的过程中,隐喻起着重构、联想和转移的认知作用。同时,文章在深入考察植物隐喻特点的基础上也指出了汉语植物隐喻生成的动因。第四章汉语植物词语的物质文化映射。意义作为一种概念系统,基于人们的认知模式而存在,词义的产生与发展受到人们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的限制,也受到社会文化、民族心理、生态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本章从文化的物质层次挖掘植物词语反映的古代生产生活以及植物词语对饮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的映射,通过词语所蕴涵的民族文化信息的微观解读,探讨词语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相互作用。第五章汉语词语的精神文化观照。植物词语不仅可以反映物质文化,有些更是精神文化下的言语结晶。植物词语蕴涵着独特的礼俗文化色彩,并烙有礼俗文化的鲜明印迹。蕴含于植物词语中的大量礼俗事象,折射出汉民族的一些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植物词语也映照出民族价值观念,人们以花草树木为载体,抒发了对高尚精神人格的赞美与追求,彰显出人与自然物我相融的情感体验与共鸣,也折射出古代社会对女性的审美要求。结语。对论文的核心观点进行了总结,指出文章的创新之处,分析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和完善的方向。

胡雪婵[2](2018)在《汉语成语语义韵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成语理论研究发展回顾和语义韵(semantic prosody)概念溯源展开,基于单语语料库和平行语料库,通篇选取书面语语料,对汉语成语语义韵的本体理论及其实际应用问题展开探索。本文除引论和结语外,共由七章内容构成:第一章,对成语和语义韵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一方面梳理成语的内涵与归属、特点、来源和发展途径、结构与意义、认知研究概况;另一方面追溯语义韵的概念源头、整合语义韵的界定、特征、分类、生成机制和语用功能、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评判标准、提取方法和计算方法等问题。第二章,界定汉语成语语义韵的概念并对其进行分类。首先在对置于EUM核心地位的汉语成语及其语义韵进行界定并解析的基础上,区分与汉语成语语义韵相关的几个概念。其次对汉语成语语义韵进行分类和举例,分为消极语义韵、中性语义韵和积极语义韵。第三章,通过例证,总结汉语成语语义韵的基本特征和功能。特征包括:稳定性、可开发性、隐秘性、评价性、连续性和可传递性;功能体现为对汉语成语形式、意义和功能界面的整合。第四章,采用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方法对汉语成语语义韵的历时发展进行描述并阐释原因。汉语成语语义韵演变的特点是:语义倾向的稳定性、语义韵强度的连续性、演变的不平衡性。推动汉语成语语义韵演变的因素有二:(1)保持汉语成语语义韵稳定发展的因素,包括成语来源的沿袭性、成语意义的稳定性、成语自身结构的稳定性及其句法位置的固定性;(2)造成汉语成语语义韵发展不平衡的因素,包括搭配项和句法位置对汉语成语语义韵的压制、隐喻认知模式对汉语成语语义韵的修整、言后行为对汉语成语语义韵的约束、从俗从简心理对汉语成语语义韵的影响。第五章,首先对汉语成语语义韵冲突进行分类,包括节点词换字、搭配项异质、类联接和替换成分的异质、语义韵异质及强度不和谐引起的冲突;其次讨论汉语成语语义韵冲突的意义,即促使汉语成语产生新的义位、实现特殊交际效果;最后讨论汉语成语语义韵冲突消解的几个阶段,包括语义韵的稳定阶段、语法位置发生变化、搭配项义范围扩大、局部语义韵使用数量增多和新语义韵常模固化。第六章,探讨汉语成语英译问题。首先,梳理汉语成语英译的理论基础;其次阐释确立跨语言对应单位的过程;最后通过例证,探讨汉语成语英译过程中语义与语义韵的接口,包括静态与动态的接口,形式与意义的接口。第七章,探讨语义韵理论在对外汉语成语教学中的应用问题。首先,以“五花八门”和“形形色色”为类例,探讨同义成语辨析的新途径,并对对外汉语同义成语辨析提出针对性建议;其次,从语义韵角度分析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二语学习者作文语料偏误,并对对外汉语成语教学提出建议;最后,梳理和评价现有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尤其是成语部分)的编纂问题,强调语义韵提示是现阶段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编纂应该重视并解决的突出问题。本论文关于语义韵理论进行的新视角的梳理和探索、关于将语义韵理论运用于汉语成语研究的初步尝试,对汉语成语理论、汉语成语英译、成语词典编纂、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等领域的研究均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黄丹萍[3](2018)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对比分析类选题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针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对比分析类选题进行研究,通过收集2013年—2016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对比分析类选题共计734篇论文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分析,以期在对比分析类选题的研究上为后来者提供参考数据。本文本文通过归纳法、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进行整理,旨在找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对比分析类选题特点。在分类方面,按研究方向、研究内容以及高校分为三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的总述和分述。在研究方向分类中根据选题的文化视角、语言学范畴、应用性以及学科发展分为四小类;在研究内容分类中又分为语言要素类、教材编写类、跨文化交际类以及其他四个小类;在高校分类中根据高校的分布情况以及研究样本中代表性高校排名分为两个小类。通过对样本的整理和归纳,总结出对比分析类选题的五个优点和五点不足,以及影响选题方向及内容的六个因素。最终从学科、学校、导师和学生四个层面提出改进意见和优化建议。

陈正德(Wasin Suksomboonwong)[4](2018)在《汉泰饮食隐喻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经济不断地发展,科技不断地进步,中国和泰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目前,越来越多的泰国人在学习汉语,也有大量的中国人在学习泰语。由于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第二语言不仅仅要掌握语音、词汇、语法、文字,也应该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语言技能。在汉语-泰语二语习得中,汉语和泰语中的“隐喻”对中国和泰国的二语学习者来说是一个重难点。隐喻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机制,蕴含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与文化内涵。1980年,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曾经提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隐喻是无处不在的,在人们的思想与行为中,赖以进行思考和行为的概念系统本质上都是隐喻的。”饮食与人类生存有着密切的关系,饮食文化是人类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和饮食有关的词语包含着丰富多彩的隐喻内容,因此饮食隐喻成为隐喻研究者十分关注的一个重点。有不少的中国学者研究了汉语中的饮食隐喻,但是到现在为止,研究者并没有针对汉语与泰语饮食词语隐喻进行全面的对比与研究。因而笔者选择了“汉泰饮食隐喻对比研究”为论文题目,希望本论文能对汉语-泰语的二语教师和学习者有所帮助。参考现有研究成果,笔者将来源域为饮食的词语的隐喻用法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汉语与泰语的饮食词语分为六大类,即具体食物(又细分为主食、素食、荤食、点心、饮品、调味品、食物状态);烹饪手法;饮食器具(又细分为餐具与炊具);饮食动作;食味;饮食需求。各类饮食词语下面再根据目标域分类描述,然后将其系统地进行对比与分析,探讨中国人和泰国人饮食隐喻的异同,并分析产生异同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再提出汉泰语饮食词语隐喻的翻译及教学策略。经过汉语和泰语饮食词语隐喻的对比分析后,笔者发现两者既有很多相同或相近之处,也有一些不同之处。二者的相同或相近之处主要表现为两者的来源域和目标域大体上相对应。汉泰语具体食物类词语主要隐喻人的心理、行为、经历、相貌、性格、能力等,也能隐喻与人有关的其他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物。汉泰语烹饪手法类词语一般隐喻人生经历和人的行为。饮食器具类词语一般隐喻人类生存的工具(如职业),也隐喻程度或范围。饮食动作类词语主要隐喻人的行为。汉泰语的食味类词语主要隐喻人的心理、相貌、经历、性格,也能隐喻其他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物。饮食需求类词语主要隐喻人的欲望或要求。二者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为:来源域相同或相近,而目标域不同;目标域相同或相近,来源域不同。此外,也有少数来源域和目标域完全不同的情况。基于隐喻的异同,主要来源于中国人和泰国人对饮食方面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有相同与不同的因素。虽然中泰两国都是农业国家,对食物都有接近的概念,但是中国和泰国的地理环境与气候的差异也决定了两国不同的食物,使两国人对饮食方面都有相同与不同的隐喻概念。除此之外,由于中国已经有悠久的历史,因而有不少的饮食词语隐喻概念来源于中国历史的典故。但是根据笔者的考察发现,虽然泰国也有比较长的历史,反而只有一部分的历史典故影响到泰国人的饮食隐喻概念。另外,中泰两国的宗教信仰(儒、释、道)对中国人和泰国人的饮食文化概念也有比较大的影响,然而在饮食词语中出现了隐喻表达方式。根据汉泰语饮食词语隐喻的对比与分析,笔者将其分为三组:(一)完全相同(本体相同,喻体相同);(二)部分相同(本体相同,喻体不同;本体不同,喻体相同);(三)完全不同(本体不同,喻体不同),然后提出汉泰语翻译者应该注意的事项,并提出了汉泰语饮食词语隐喻教学的策略。让中泰两国的学习者更深层地了解饮食词语隐喻,也增强中泰文化意识。

邓海燕(Dang Hai Yen)[5](2016)在《汉、越人体成语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越两国山水相连,虽然越南也受中国的文化影响,但各族人民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依然存在不同之处,因此对同一个事物的表达有所不同,于是就出现不同的语言、民族、文化有一定的差异。成语是一种固定的词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是语言中的宝库。成语能表现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历史与文化特色。到目前为止,对汉语成语的研究已受到许多语言学家的关注,尤其是将它与其他语言进行对比研究,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另一方面,近些年来,随着以体验哲学为基础的认知语言学的兴起,许多中外学者对人体词语的相关问题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成了语言学界的一个热点。人们以自己的身体体验去认识和理解世界,把普遍具备的身体部位投射到未知的目标上,由此生成了大量人体词语。人体词语既现实又抽象,包含隐喻意义,反映了人们的心理与民族文化等。成语借用人体形象来表达抽象意义也是理所当然的。目前,对汉、越人体成语进行对比研究还是不多。学者们主要在语义(隐喻)、语用、文化内涵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而少于研究人体成语的语法结构、句法功能、修辞学,或者他们的研究不够充足、存在一些误解。另外,许多学者们看重了汉、越人体成语的教学法,主要集中分析、浅谈这方面,而对翻译法方面几乎没人研究过。在借鉴语义学、词汇学、认知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主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法、描写与解释法、对比法等研究法对汉、越人体成语进行系统、全面探讨,接着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先描写后解释、分析、总结,找出两种语言的异同点。通过不同的角度的描写与分析,我们对汉、越人体成语有了比较全面的系统认识,更加了解汉、越人体成语的特征与异同点,便利于汉、越人体成语的翻译法。全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对本文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语料来源进行简单介绍。第二部分:浅谈汉、越人体成语概况,对人体成语进行了界定,并且做了统计。由于不同的文化民族与生活习惯产生了对每个身体器官的认知也有不同的看法,导致汉、越成语中的每一个人体词语的使用频率也有所不同。因而,本文对汉、越人体成语的来源进行了探讨。每一条成语都含有寓意深刻、背景故事、日常生活的经验、等许多因素形成的成语。因此成语的来源与民族习俗有关,两种语言的成语来源既然是有同有异。第三部分:在语义方面深入地进行分析汉、越人体成语的引申义与语义范畴。本文将人体成语分为三大类:头部类、身体类和内脏类进行研究。在引申义方面,本文主要对最常用的人体词语深入分析,先描写后分析解释,比较汉、越人体成语引申义、指出异同点。其次,在语义范畴方面,本文先分类后分析,发现在成语的某一种的语义范畴之内,采用身体器官形象有所不同。因此,本文分析并解释两种语言不同点的原由。第四部分:对语法结构进行考察、分析。越南虽然受到中国的影响,许多语法结构跟汉语有相似之处,但由于两种语言的语系不同,各自都有各自的语法特点,所以也存在不同的地方。本文将语法结构部分分为两大类:人体词语在成语的位置和分前后两截的人体成语进行对比。第五部分:人体成语等于句子中的词,它们都可以充当句子的每一个成分。汉、越人体成语在句法功能中大多都是相同的,但两种语言的语系有不同之处,人体成语充当句子的成分时具有一些差别。本文对汉、越人体成语句法功能进行对比研究。第六部分:在口语中还是在书面上,要提高表达技巧,使话语以及文章充分并简洁,达到互相沟通的思想感情的目的,必须利用修辞手法。之所以成语具有强大的表现力、内容充实、形式简洁、音调和谐,是因为它含有多种修辞方式(修辞格)。两种不同的语系使用修辞手段也有所不同。本文对汉、越人体成语修辞手段进行分析,指出异同点。第七部分:成语不仅广泛运用在文学作品里,还被运用在日常生活中。随着中国与越南的交际关系越来越亲密,随着跨文化交际的快速发展,汉、越成语的翻译也日趋重要。本文进行探讨汉、越人体成语的翻译法,主要研究汉语译成越南语的方面,助于学习汉语成语当中的学者或者跟汉语有关的译者。第八部分:结语

王永莲[6](2016)在《跨文化交际视野下本科英语专业文化教学探究》文中提出在全球化语境下,为了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有效交际,必须具备必要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难发现,即使是受过多年英语教育的学生,其中甚至包括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上仍旧有欠缺。因此,从教学方面探究提高文化认知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很有必要。本论文采用历史分析法、描述性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对山西省三所高校外语专业三年级学生文化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导致学生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原因:只注重目的语词汇、语法、句型等知识性内容的讲授,文化教学所占的比例很小;即使人们已经意识到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但也只注重英美国家成就文化的传播,而缺少对外国文化、风俗,尤其是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言语及行为规约方面的讲授;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目的语文化的输入,忽视了本土文化的输入。在海姆斯交际能力理论的指导下,本论文还提出实施文化教学的策略:改革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在大纲中设定明确的语言、文化教学目标并增加文化教学项目;优选教材,优化教学内容。打破仅限于文化知识层面的传播,要进一步探究文化的背景知识和起源,增加亚文化的导入,强化本土文化的输入,从而减少和避免学生在实际跨文化交际中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退出教师“一言堂”模式,突出学生作为“学”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内活动和课外实践;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资源,调动学生的兴趣,促进他们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另外,由于受到调查范围,调查人数以及统计、分析过程中参与人数的限制,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进一步的实证研究。最后提出一些以后研究的设想。

张玲[7](2014)在《维汉语名词、动词和形容词标记现象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世界各种语言中,对立不对称的标记现象具有类型学共性特征。它们普遍存在于语言的语音、词汇、句法、语义和语用等各个层面。本文在借鉴汉语、英语、俄语等语言中有关标记现象研究的已有成果基础上,把语言描写与成因解释、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起来,对现代维吾尔语中的部分标记现象做一次尝试性的观察和分析,进而在此基础上,对维汉语标记现象做一次比较深入的对比研究,以期探求造成维汉语标记现象共性和个性特征的认知、语用、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深层次原因,并尝试在维汉双语教学中,实证性地运用、检验标记理论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预测和解释作用。全文共五章,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是标记理论研究的概述部分。主要介绍标记理论的含义及研究对象、有标记项和无标记项的判断标准、标记的种类、标记现象产生的原因等,并着重介绍国外标记理论研究的主要发展阶段、国内的研究情况、在维吾尔语以及维汉语对比研究中的应用。第二部分(即第二、三、四章)是维汉语名词、动词、形容词标记现象对比研究部分。在各章节中,首先描写分析了现代维吾尔语名词的数范畴、男女性别、亲属称谓系统中存在的对立不对称的标记现象,与动词有关的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中的标记现象,维吾尔语等级反义形容词在三种问句、比较句、构词、熟语系统等方面存在的对立不对称标记现象。其次,对维汉语名词、动词、形容词中对应存在的标记现象进行了进一步对比分析,并对产生这些标记现象的共性和个性特征的原因做了尝试性的解释。第三部分(即第五章)主要阐述标记理论在维汉语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启示。这一部分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在维汉语“被”字句教学中,检验标记理论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预测和解释作用,阐述了标记理论对以维汉语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和对双语教师的启示。本文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研究内容方面,瞄准了维汉对比研究领域的空缺,有一定的补缺作用。标记理论已经被广泛运用于语言各个层面的研究,但据我们目前已掌握的信息看,在维吾尔语本体研究和维汉语对比研究领域中,涉及标记理论和标记现象的研究成果不多。本文以标记理论为指导,尝试对维汉语名词、动词、形容词中存在的对立不对称现象做对比研究和成因解释,是对新理论的应用、对新方法的尝试、对新领域的探索,期望有一定程度的创新。二是实用价值方面,可望对提高以维汉语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效果产生积极的作用。运用标记理论进行维汉语对比研究,并把其成果运用到维汉语双语教学,这不同于传统的对比分析研究,不是将对比分析的差异与困难简单地等同起来,而是把学习困难与语言间的差异和标记程度联系起来,从而更加准确地描述民汉学生学习第二语言时,可能存在的困难和学习重点,希望对提高维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实效性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迪丽胡玛尔·肉孜[8](2014)在《英维谚语中动物词汇对比研究》文中提出谚语简洁生动,内蕴丰富,富有哲理,因此常年来被人们所喜爱。谚语不仅仅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还是国家文化遗产。动物词汇因它形象生动的表达,丰富多样的文化含义而倍受人们喜爱。维吾尔语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官方语言,在民间及官方大量使用,包括印刷、广播电视等。本文旨在研究维吾尔语和英语谚语中动物词汇的文化含义,通过对收集谚语中的动物词汇进行对比研究,探讨维吾尔语和英语谚语中使用动物词汇的概况、动物词汇文化涵义及其异同,以及导致其异同的原因。此研究意义深远。可填充英语维吾尔语对比研究,可应用于英语维吾尔语教学,可以拓宽教师学生在英语维吾尔语谚语及动物词汇的认识,可以作为英语维吾尔语谚语翻译或者动物词汇翻译的参考,并帮助英维二语习得者避免跨文化交流中的误解。

丛珊[9](2014)在《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国俗词语研究》文中提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词汇作为语言系统中最基本、最活跃的组成部分,必然能反映出特定民族内部丰富多彩的文化。汉语国俗词语就是汉语词汇中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的词语,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汉语教学以培养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宗旨,语言教学与文化因素教学的有机结合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必然要求,因此,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汉语国俗词语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目前现状而言,对外汉语学界针对汉语国俗词语教学的研究仍是凤毛麟角,对外汉语国俗词语教学仍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有效的教学策略方法,只有充分重视和加强对汉语国俗词语教学的研究,才能更好地指导留学生进行汉语学习和跨文化交际。本文在借鉴已有理论研究成果和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对比语言学、文化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等相关理论,一方面,从理论上阐释对外汉语国俗词语教学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采用量化统计分析和问卷调查分析的方法,对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中汉语国俗词语的收录、编写情况以及外国留学生汉语国俗词语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并从不同年级被试留学生习得情况对比以及汉文化圈与非汉文化圈留学生习得情况对比两个角度,对留学生掌握汉语国俗词语的情况进行较系统、全面地分析,发现并总结对外汉语教材和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试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教材编写建议,并在完善教材编写的基础上,针对教材的固有局限,提出相关教学策略和建议。希望本次研究能为对外汉语国俗词语教学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有益参考。

索伦嘎(LKHAGVADORJ SOLONGO)[10](2013)在《汉蒙人体成语对比研究》文中提出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隐喻都引起诸多学家的注目。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它更是人类认知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因为思维过程本身就是隐喻性的。目前也有许多学者已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模式,即人类把熟悉的、已知的、具体的范畴概念投射映现到抽象的范畴概念中去的模式。换言之,用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来认识或解释主观想象中的抽象事物。在世界上的哪种语言中都有很普遍的、最常见的隐喻现象是以人体自身的部位作为认知模式的人体隐喻。人体隐喻属于隐喻的一种。“人置身于世界中并作为世界的一部分,他必定以某种方式与这个世界构成‘相似’的关系”(耿占春,1993:315)。人们常用身体某个部位或器官的特殊功能或特点构成隐喻概念,如“眼、耳、脸、嘴、心、肝、手、脚、头、腿”等人体部位的外在形状、功能及民族心理和文化背景会形成人类的生存活动与认知思维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隐喻。比如说人们早就认识到了“头”的形状、功能的特征就去类比需要认识的其他具体或抽象事物,知道了它是运行控制着人体的动作、思维、感觉的生理功能的器官,然后有了像它功能类似的概念,知道了它是人体中最明显突出的方位,就有了“头领、头马、山头、布头”等概念的隐喻。汉语和蒙语中的大部分无生命事物的表达都涉及人体部位的隐喻。人们在自己熟知的身体概念基础上,认知或理解情感、思维、心理状态甚至是社会生活中复杂的人际关系等其他许多的未知的、不熟悉的、较为抽象的或较难理解的另一个领域的隐喻概念,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人体词语隐喻表达方式。自古以来,中蒙两国是山水相接的邻国,目前中国在经济、贸易、教育、基础设施等领域上迅速发展的同时,蒙古国学习汉语爱好者日益增多。近几年来,中蒙两国语言学家、研究者积极进行对比研究,其中,反映出几千年历史文化的、民族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特点、词汇单位之一的“成语”,尤其是成语对比研究毫无疑问地引起了学者们极大的兴趣。汉蒙成语主要在词汇学、认知心理学、文化语言学等方面取得了相应的对比研究成果。中国语言学家、研究者从不同角度、不同的层次对汉语成语进行深入研究,但他们大致认为,汉语成语是熟语一种,有结构的固定性、意义的完整性、不能将它组成成分任意替换、变动,主要以四个音节构成的,具有一定的典故及来源的固定词组。蒙古国学者从词汇学、词义学、语法学、词典学、翻译学角度来探讨蒙语成语认为,“蒙语成语是固定词组,它结构稳固、意义完整、功能相当于词语,是不能直接逐字逐句地翻译成其他外语的最能表现蒙古民族特色的一个特殊的家族。成语是任何一种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语言中最富活力和表现力的单位之一,是民族文化和智慧的一面镜子,它的数量众多,使用范围广泛,频率极高。所谓“人体成语”指的是含有人体各部位名称的词语表示关于人的知、情、意、行的成语。这些词语或具体或抽象地表达了与人体有关的意义。人在“身体化活动”或“体认”世界的过程中,将自己对自身各部位的认识投射到周围事物上,由此建立了一个由各个隐喻概念构成的相互联系的庞大的隐喻系统。人体的各部位及器官从头到脚、从内到外都能构成数不胜数的、丰富多彩的、意义有趣的成语,这也是人类观察自然、认识自身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本论文从对比研究角度对汉蒙人体成语进行系统性和全面性的研究,本课题的主要目的就对汉蒙人体成语进行全方位、系统性的研究,首先从汉蒙人体词语和成语界定入手,对汉蒙人体成语给出明确的定义,对此进行了结构、语义特点分析;其次从认知隐喻的角度,采取归纳的方法,对所有汉蒙人体成语及其语义范畴、结构分类进行定量定性的并且多角度、多层次地探讨与分析,以期发现它们的异同之处;最后,采取考察现状、问卷调查统计的方法对对外汉语成语教学进行了初步性研究。本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论述了选题的动机和背景,阐明了研究综述,并且确定了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在确立好研究所使用的主要方法的基础上指出了研究考察范围和研究语料。第二章汉蒙人体成语概述在对中国和蒙古国语言学界各位学家的研究结果及理论依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主要从本课题相关概念入手,界定汉蒙语人体词语和汉蒙语成语的概念,并且第一次对汉蒙人体词语、汉蒙语成语进行了较全面性、较系统性的研究梳理和总结。同时从结构及语义角度探讨汉蒙语成语特点和来源,阐释了它们的共性与个性。第三到五章本课题的核心部分,第一次探讨汉蒙成语隐喻认知对比分析,各章分别对汉蒙人体头部器官成语、躯体器官成语以及内脏器官成语的进行隐喻认知语义对比研究,力图从汉蒙两个民族的世界观、隐喻认知的普遍性、情感表达的隐喻性、文化的共个性等方面深入,以期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异。第六章以蒙古国高等学校汉语学习者作研究对象,从蒙古大学生的汉语成语偏误分析入手,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合理的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的方法,力图解决目前蒙古国汉语教学中成语教学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第七章结语对本论文所探讨的问题作出结论,指出创新点及有待更深入、更全面研究的问题。

二、英汉动物词语中的民族文化心理对比及其误读解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汉动物词语中的民族文化心理对比及其误读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1)汉语植物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植物词语的界定
        一、选题缘由
        二、植物词语的界定与选取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传统训诂学对植物词语的研究
        二、植物词语文化内涵研究
        三、植物词语隐喻认知研究
    第三节 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二、研究方法
        三、语料来源
第一章 汉语植物词的命名
    第一节 汉语植物词命名理据的探求方法与类型
        一、植物词命名理据的探求方法
        二、植物词命名理据的类型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命名的特点
        一、理据多源,但命名单一
        二、选取事物最典型的特征进行命名
        三、命名具有类比性
        四、命名具有鲜明的具象性
    第三节 汉语植物词的异名与同名
        一、植物词的异名同实
        二、植物词的同名异实
第二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语义分析
    第一节 植物词语的理性义
        一、理性义的直接性及其表现
        二、理性义的间接性及其原因
    第二节 植物词语的文化义
        一、文化义的语义特征
        二、文化义的语义来源
        三、文化义的产生途径
    第三节 植物词语语义对应模式及成因
        一、植物词语的语义对应模式
        二、植物词语语义对应模式差异成因
第三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认知
    第一节 汉语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
        一、植物概念与植物隐喻命名的认知形成
        二、汉语植物名称的隐喻类型
        三、汉语植物名称的隐喻认知分析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
        一、植物基本层次概念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二、植物构成部分概念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三、“人是植物”“事(物)是植物”概念隐喻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第三节 汉语植物隐喻的特点及生成动因
        一、汉语植物隐喻的特点
        二、汉语植物隐喻的生成动因
第四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物质文化映射
    第一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古代的生产生活
        一、植物词语与古代的农业生活
        二、植物词语与古代的社会生活
        三、植物词语与古代其他生产活动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饮食文化
        一、植物词语与饮食生活
        二、植物词语与食事规仪
    第三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中医药文化
        一、植物词语与药学典籍
        二、植物词语与药学理论
        三、植物词语与医食保健
        四、植物词语与涉医文学
第五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精神文化观照
    第一节 植物词语的礼俗文化
        一、植物词语与古代传统礼仪
        二、植物词语与民风民俗
    第二节 植物词语的价值观念
        一、“君子之风”理想人格的赞颂与追求
        二、人与自然“物我相融”的情感体验与共鸣
        三、“德容兼备”古代社会的审美要求与反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2)汉语成语语义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引论
    0.1 选题缘由
    0.2 研究内容
    0.3 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0.3.1 理论价值
        0.3.2 现实意义
    0.4 研究方法
    0.5 语料说明
§1 汉语成语和语义韵理论研究综述
    1.1 汉语成语理论研究
        1.1.1 成语的内涵与归属问题
        1.1.2 成语的特点
        1.1.3 成语的来源与发展途径
        1.1.4 成语的结构与意义
        1.1.5 成语的认知研究
    1.2 语义韵研究综述
        1.2.1 语义韵概念溯源
        1.2.2 语义韵的界定
        1.2.3 语义韵研究的五要素
        1.2.4 语义韵的特征
        1.2.5 语义韵的分类
        1.2.6 语义韵的生成机制和功能
        1.2.7 基于语料库的语义韵实证研究
        1.2.8 语义韵的提取方法和计算方法
        1.2.9 基于语料库的语义韵研究方向及其发展趋势
§2 汉语成语语义韵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1 汉语成语语义韵的基本概念
        2.1.1 置于EUM核心地位的汉语成语及其语义韵
        2.1.2 与汉语成语语义韵相关的几个概念区分
    2.2 汉语成语语义韵的分类
        2.2.1 消极语义韵
        2.2.2 中性语义韵
        2.2.3 积极语义韵
    2.3 小结
§3 汉语成语语义韵的特征与功能
    3.1 汉语成语语义韵的特征
        3.1.1 相对稳定性
        3.1.2 可开发性
        3.1.3 隐秘性
        3.1.4 评价性
        3.1.5 连续性和可传递性
    3.2 汉语成语语义韵的功能
        3.2.1 形式与功能的界面:汉语成语搭配项和语用目的的共选
        3.2.2 意义与功能的界面:汉语成语语义趋向和语用目的的共选
        3.2.3 形式与意义的界面:汉语成语类联接和语义趋向的共选
    3.3 小结
§4 汉语成语语义韵的历时发展及其阐释
    4.1 汉语成语语义韵演变的特点
        4.1.1 汉语成语语义趋向的稳定性和语义韵强度的连续性
        4.1.2 汉语成语语义韵演变的不平衡性
    4.2 推动汉语成语语义韵演变的因素分析
        4.2.1 保持汉语成语语义韵稳定发展的因素
        4.2.2 造成汉语成语语义韵不平衡演变的原因
    4.3 小结
§5 汉语成语语义韵的冲突及其消解
    5.1 汉语成语语义韵冲突的分类
        5.1.1 节点词换字引起的语义韵冲突
        5.1.2 搭配项异质引起的语义韵冲突
        5.1.3 类联接与替换成分的异质引起的语义韵冲突
        5.1.4 语义韵异质及强度不和谐引起的冲突
    5.2 汉语成语语义韵冲突的意义
        5.2.1 促使汉语成语产生新的义位
        5.2.2 实现特殊交际效果
    5.3 汉语成语语义韵冲突的消解
        5.3.1 语义韵的稳定阶段—语义韵冲突消解的起点
        5.3.2 语法位置发生变化—语义韵冲突消解的句法基础
        5.3.3 搭配项义范围扩大—冲突变为局部特征的的语义基础
        5.3.4 局部语义韵使用数量增多—新语义韵特征固化的基础
        5.3.5 新语义韵常模固化—语义韵冲突消解的完成
    5.4 小结
§6 汉语成语英译过程中语义与语义韵的接口
    6.1 汉语成语英译的理论基础
    6.2 汉语成语英译研究的工作定义及方法
    6.3 汉语成语英译的桥梁—跨语言对应单位的确立
        6.3.1 研究设计
        6.3.2 结果与讨论
        6.3.3 启示
    6.4 汉语成语英译过程中翻译对等的情感意义与语义韵极性的关系分类研究
        6.4.1 EUM五要素与利奇的七种意义类型
        6.4.2 研究设计
        6.4.3 结果与讨论
    6.5 EUM模型研究与现代语义研究的接口
        6.5.1 静态与动态的接口
        6.5.2 形式与意义的接口
    6.6 小结
§7 汉语成语语义韵在对外汉语成语教学中的应用
    7.1 基于语义韵的汉语同义成语类例辨析
        7.1.1 基于本族语语料库的“五花八门”和“形形色色”语义韵分析
        7.1.2 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五花八门”和“形形色色”的考察
        7.1.3 对对外汉语成语教学中汉语同义成语辨析的建议
    7.2 基于语义韵的HSK作文偏误分析
        7.2.1 基于语义韵的HSK作文偏误分析及原因简释
        7.2.2 对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的建议
    7.3 基于语义韵的对外汉语学习词典考察
        7.3.1 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编撰及其研究的成果
        7.3.2 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编撰及其研究的现存问题
        7.3.3 对编纂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的建议
    7.4 小结
§8 结语
    8.1 本文的论述过程和结论
        8.1.1 汉语成语语义韵本体理论探索
        8.1.2 汉语成语语义韵实际应用问题研究
    8.2 本文的创新点及价值
        8.2.1 研究内容的创新
        8.2.2 研究方法的创新
    8.3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后记

(3)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对比分析类选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对象
第一章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对比分析类选题分类
    第一节 按研究方向分类
        一、根据选题的文化视角分类
        二、根据选题的语言学范畴分类
        三、根据选题的应用性分类
        四、根据选题的学科发展分类
    第二节 按研究内容分类
        一、语言要素类
        二、教材编写类
        三、跨文化交际类
        四、其他
    第三节 按高校分类
        一、按高校分布情况分类
        二、按高校排名分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论文对比分析类选题统计分析
    第一节 对比分析类选题统计分析总述
        一、研究思路
        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对比分析类选题总体分析
    第二节 对比分析类选题按研究方向的统计分析
        一、对比分析类选题按研究方向分类总述
        二、对比分析类选题按研究方向分类分述
    第三节 对比分析类选题按研究内容的统计分析
        一、对比分析类选题研究内容分布情况总述
        二、对比分析类选题按研究内容统计分析分述
    第四节 对比分析类选题按高校分类的统计分析
        一、对比分析类选题按高校分类总述
        二、对比分析类选题按高校分类分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对比分析类选题优缺点及影响因素
    第一节 对比分析类选题的优点
        一、选题的理论性较强
        二、选题的实践性突出
        三、选题的交叉性增强
        四、选题的发散性增加
        五、选题的准确性较好
    第二节 对比分析类选题的不足
        一、选题学科意识薄弱
        二、选题避重就轻
        三、选题开拓性不足
        四、选题内容过于集中
        五、选题内容重复性较大
    第三节 对比分析类选题的影响因素
        一、学科研究范围对选题的影响
        二、汉语推广度对选题的影响
        三、管理部门对选题的影响
        四、硕士生导师对选题的影响
        五、个人因素对选题的影响
        六、其他因素对选题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优化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对比分析类选题的建议
    第一节 学校层面加强管理
        一、优化课程设置
        二、改进管理方式
        三、调整教师结构
        四、保证生源质量
    第二节 导师层面加强指导
        一、提高导师带头意识
        二、加强培养创新思维
        三、增强导师指导效果
        四、认可导师科研意义
    第三节 学生层面加强引导
        一、端正研究态度
        二、提高实践能力
        三、增强创新意识
        四、提升综合素质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4)汉泰饮食隐喻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选题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0.2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0.2.1 研究方法
        0.2.2 语料来源
    0.3 理论依据
        0.3.1 对比分析理论
        0.3.2 隐喻理论
    0.4 研究现状
        0.4.1 汉语隐喻的相关研究
        0.4.2 泰语隐喻的相关研究
        0.4.3 汉外语隐喻对比的相关研究
1. 汉、泰语饮食隐喻概况
    1.1 饮食隐喻的界定
    1.2 饮食隐喻的分类
    1.3 汉语饮食隐喻的分类
        1.3.1 以具体食物为源域
        1.3.2 以烹饪手法为源域
        1.3.3 以饮食器具为源域
        1.3.4 以饮食动作为源域
        1.3.5 以食味为源域
        1.3.6 以饮食需求为源域
    1.4 泰语饮食隐喻的分类
        1.4.1 以具体食物为源域
        1.4.2 以烹饪手法为源域
        1.4.3 以饮食器具为源域
        1.4.4 以饮食动作为源域
        1.4.5 以食味为源域
        1.4.6 以饮食需求为源域
    1.5 小结
2. 汉泰饮食隐喻的比较
    2.1 汉、泰语具体食物类词语的隐喻对比
        2.1.1 主食类词语隐喻对比
        2.1.2 素食类词语隐喻对比
        2.1.3 荤食类词语隐喻对比
        2.1.4 点心类词语隐喻对比
        2.1.5 饮品类词语隐喻对比
        2.1.6 调味品类词语隐喻对比
        2.1.7 食物状态类词语隐喻对比
    2.2 汉、泰烹饪手法类词语的隐喻对比
        2.2.1 “煮”与“(?)”的隐喻对比
        2.2.2 “熬”与“(?)”的隐喻对比
    2.3 汉、泰饮食器具类词语的隐喻对比
        2.3.1 餐具类词语隐喻对比
        2.3.2 炊具类词语隐喻对比
    2.4 汉、泰饮食动作类词语的隐喻对比
        2.4.1 “吃”与“(?)”的隐喻对比
        2.4.2 “吞”、“咽”与“(?)”的隐喻对比
        2.4.3 “喝”、“饮”与“(?)”的隐喻对比
        2.4.4 “含”与“(?)”的隐喻对比
        2.4.5 “尝”与“(?)”的隐喻对比
        2.4.6 “舔”、“舐”与“(?)”的隐喻对比
    2.5 汉、泰食味类词语的隐喻对比
        2.5.1 “苦”与“(?)”的隐喻对比
        2.5.2 “淡”与“(?)”的隐喻对比
        2.5.3 “甘”、“甜”与“(?)”的隐喻对比
        2.5.4 “酸”与“(?)”的隐喻对比
        2.5.5 “辛”、“辣”与“(?)”的隐喻对比
    2.6 汉、泰饮食需求类词语的隐喻对比
        2.6.1 “饥”、“饿”与“(?)”的隐喻对比
        2.6.2 “渴”与“(?)”的隐喻对比
        2.6.3 “饱”与“(?)”的隐喻对比
    2.7 小结
3. 汉泰饮食词语隐喻的异同成因
    3.1 思维认知因素
        3.1.1 认知思维
        3.1.2 形象思维
        3.1.3 汉泰饮食词语隐喻形成机制
    3.2 社会文化因素
        3.2.1 社会制度
        3.2.2 文化渊源
4. 汉泰饮食词语隐喻的翻译和教学
    4.1 汉泰饮食词语隐喻的翻译
        4.1.1 完全相同(本体相同,喻体相同)
        4.1.2 部分相同(本体相同,喻体不同;本体不同,喻体相同)
        4.1.3 完全不同(本体不同,喻体不同)
    4.2 汉泰饮食词语隐喻教学策略
5.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汉、越人体成语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方法
    五、语料来源
第一章 汉、越人体成语概况
    1.1 汉、越人体成语界定
    1.2 汉、越人体成语统计
        1.2.1 汉、越人体成语的数量
        1.2.2 汉、越人体成语中所出现的人体词汇数量与使用频率
        1.2.3 汉、越人体成语的字格
    1.3 汉、越人体成语来源
        1.3.1 汉语人体成语来源
        1.3.2 越南语人体成语来源
    1.4 小结
第二章 汉、越人体成语语义对比
    2.1 汉、越人体词汇的引申义
        2.1.1 汉、越头部词汇的引申义
        2.1.2 汉、越身体词汇的引申义
        2.1.3 汉、越内脏词汇的引申义
    2.2 汉、越人体成语的语义范畴
        2.2.1 汉、越人体头部类成语的语义范畴
        2.2.2 汉、越人体身体类成语语义范畴对比
        2.2.3 汉、越人体内脏类成语语义范畴对比
第三章 汉、越人体成语语法结构对比
    3.1 汉、越人体词语在成语中的位置
        3.1.1 汉语人体词语在成语中的位置
        3.1.2 越南语人体词语在成语中的位置
    3.2 汉、越分前后两截的人体成语结构对比
        3.2.1 前后两截的人体成语关系
        3.2.2 前后两截的人体成语内部结构
    3.3 汉、越不分前后两截的人体成语结构对比
        3.3.1 主谓式
        3.3.2 偏正式
        3.3.3 兼语式
        3.3.4 中补式
        3.3.5 动宾式
        3.3.6 并列式
        3.3.7 其他结构
    3.4 小结
第四章 汉、越人体成语句法功能对比
    4.1 充当句子的主语
    4.2 充当句子的谓语
    4.3 充当句子的宾语
    4.4 充当句子的定语
    4.5 充当句子的状语
    4.6 充当句子的补语
    4.7 充当句子的独立成分
    4.8 小结
第五章 汉、越人体成语修辞手段对比
    5.1 汉、越人体成语辞格的运用
        5.1.1 比喻
        5.1.2 夸张
        5.1.3 借代
        5.1.4 比拟
        5.1.5 对偶
        5.1.6 对比
        5.1.7 排比
        5.1.8 反问
        5.1.9 顶针
        5.1.10 反复
        5.1.11 映衬
        5.1.12 摹拟
        5.1.13 回环
        5.1.14 文
        5.1.15 通感
        5.1.16 综合运用
    5.2 汉、越人体成语韵律形式的运用
        5.2.1 双声
        5.2.2 叠韵
        5.2.3 叠音
        5.2.4 押韵
        5.2.5 平仄协调
    5.3 小结
第六章 汉、越人体成语的翻译法
    6.1 翻译的基本概念
        6.1.1 什么是翻译
        6.1.2 翻译与文化
        6.1.3 翻译理论
    6.2 汉译越南的人体成语的翻译方法
        6.2.1 直译
        6.2.2 意译
        6.2.3 直译与意译结合
        6.2.4 借用
    6.3 翻译实践的基本要素
        6.3.1 翻译标准
        6.3.2 译者的必备素质
第七章 结语
    7.1 本研究主要内容和观点
    7.2 本文研究不足之处及其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

(6)跨文化交际视野下本科英语专业文化教学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ChapterⅠ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Research questions
1.3 Research method
1.4 Research design
1.5 Research significance ChapterⅡ Literature Review
2.1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teaching in China
2.2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2.2.1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s a social activity
    2.2.2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s a discipline
2.3 The necessity and urgency of culture teaching Chapter Ⅲ Culture Teaching of English Major in Three Universities of Shanxi Province
3.1 Guiding theory -----Hymes'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3.2 The design of the research
    3.2.1 Research subjects
    3.2.2 Research instrument
    3.2.3 Design of the questionnaires
    3.2.4 Data collection
3.3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3.3.1 Students’ English level
    3.3.2 Culture teaching situation in schools
3.4 Summary Chapter Ⅳ The Problems in Practical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 Teaching
4.1 Problems in practical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4.1.1 Pragmatic failure
    4.1.2 Cultural misreading
    4.1.3 Culture aphasia
4.2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ractical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cultureteaching
    4.2.1 Teaching syllabus
    4.2.2 Teaching contents
    4.2.3 Teaching methods
    4.2.4 Teaching material Chapter Ⅴ Strategies of Culture Teaching of English Major
5.1 Changing teaching concept
5.2 Optimizing teaching materials
5.3 Perfecting teaching content
    5.3.1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origin
    5.3.2 Increasing subculture introduction
    5.3.3 Strengthening the input of native culture
5.4 Improving teaching methods
    5.4.1 Emphasizing students' subjective status
    5.4.2 Using media resources Chapter Ⅵ Conclusion Appendix I Appendix II Appendix III Bibliography Papers Published during MA Program Acknowledgements

(7)维汉语名词、动词和形容词标记现象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标记理论研究概述
    第一节 标记理论的含义及其研究对象
        一、 标记理论的含义
        二、 标记理论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有标记项和无标记项的判别标准
    第三节 标记的种类
        一、 形式标记
        二、 语义标记
        三、 分布标记
    第四节 标记现象形成的原因
        一、 认知原因
        二、 语用原因
        三、 社会、文化因素
    第五节 标记理论的研究综述
        一、 国外标记理论研究的主要发展阶段
        二、 标记理论在国内研究的情况
        三、 标记理论在维吾尔语、维汉语对比研究中情况
第二章 维汉语名词标记现象对比研究
    第一节 维汉语名词“数”范畴标记现象对比研究
        一、 维吾尔语名词“数”范畴的标记现象
        二、 汉语名词“数”范畴的标记现象
        三、 维汉语名词“数”范畴标记现象对比及其成因解释
    第二节 维汉语性别对立名词标记现象对比研究
        一、 维吾尔语男女性别对立名词标记现象
        二、 维汉语性别对立名词标记现象对比研究
        三、 维汉语性别对立名词标记现象成因解释
    第三节 维汉语亲属称谓词标记现象对比研究
        一、 维汉语亲属称谓系统对比分析
        二、 维汉语亲属称谓词标记现象对比分析
        三、 维汉语亲属称谓词标记现象成因解释
第三章 维汉语动词标记现象对比研究
    第一节 维汉语中与动词相关的主动句、被动句标记现象对比研究
        一、 维吾尔语中与动词相关的主动句、被动句标记现象
        二、 汉语中与动词相关的主动句、被动句标记现象
        三、 维汉语中与动词相关的主动句、被动句标记现象对比及其成因解释
    第二节 维汉语中与动词相关的肯定句、否定句标记现象对比研究
        一、 维吾尔语中与动词相关的肯定句、否定句标记现象
        二、 汉语中与动词相关的肯定句、否定句标记现象研究
        三、 维汉语中与动词相关的肯定句、否定句标记现象对比及其成因解释
第四章 维汉语反义形容词标记现象对比研究
    第一节 反义词的分类及其标记现象
        一、 互补反义词及其标记现象
        二、 关系反义词及其标记现象
        三、 等级反义词及其标记现象
    第二节 维吾尔语等级反义形容词标记现象研究
        一、 维吾尔语等级反义形容词在三种问句中的标记现象
        二、 维吾尔语等级反义形容词在比较句中的标记现象
        三、 “量度等级反义形容词变成表示度量单位名词”中的标记现象
        四、 维吾尔语等级反义形容词在构词中的标记现象
        五、 维吾尔语等级反义形容词在熟语中的标记现象
        六、 维吾尔语等级反义形容词在形容词“级”范畴中的标记现象
    第三节 维汉语等级反义形容词标记现象对比及成因解释
        一、 维汉语等级反义形容词在三种问句中的标记现象对比及其成因解释
        二、 维汉语等级反义形容词在比较句中的标记现象对比研究及其成因解释
        三、 维汉语中“量度等级反义形容词变成表示度量单位名词”标记现象对比及其成因解释
        四、 维汉语等级反义形容词在构词中的标记现象对比及其成因解释
        五、 维汉语等级反义形容词在熟语中的标记现象对比及其成因解释
        六、 维汉语等级反义形容词表程度时的标记现象对比及其成因解释
        七、 维汉语中等级反义形容词在“N+数量+A”和“N+名词性成分+A”句式中的标记现象对比及其成因解释
        八、 维吾尔语中“(?)”大/小标记现象对比及其成因解释
第五章 标记理论对维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启示
    第一节 标记理论与语言迁移研究
    第二节 维汉语中被动句的标记性对比分析
    第三节 问卷测试及实证性研究
        一、 被试对象
        二、 问卷设计和具体操作
        三、 问卷统计结果
        四、 问卷数据结果分析
    第四节 标记理论对维汉语被动句教学的启示
        一、 维吾尔族学生学习汉语被动句的偏误归因及教学策略
        二、 汉族学生学习维吾尔语被动句的偏误归因及教学策略
    第五节 标记理论对维汉语双语教师的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8)英维谚语中动物词汇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Information
    1.2 Significance of the Thesis
    1.3 Objective of the Research
    1.4 Data Collection and Methodology
    1.5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Previous Studies on Proverbs
        2.1.1 Previous Studies on English Proverbs
        2.1.2 Previous Studies on Uighur Proverbs
    2.2 Previous studies on Animal Words
        2.2.1 Previous Studies on English Animal words
        2.2.2 Previous Studies on Uighur Animal words
    2.3 Contrastive Studies between English and Uyghur Language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basis
    3.1 Cultural Relativism
    3.2 Cognitive Universality
    3.3 Relationships between Proverb, Language and Culture
        3.3.1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3.3.2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verb and Language
        3.3.3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verb and Culture
Chapter Four: Connotation Analysis of Animal Words between English and Uighur
    4.1 The Distributions of Animal Words in Proverbs
        4.1.1 The Distribution of Animal Words in English Proverbs
        4.1.2 The Distribution of Animal Words in Uighur Proverbs
        4.1.3 Summary
    4.2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Animal Words between English and Uighur
        4.2.1 Horse
        4.2.2 Dog
        4.2.3 Cat
        4.2.4 Donkey
        4.2.5 Bird
        4.2.6 Sheep
        4.2.7 Wolf
        4.2.8 Cow
        4.2.9 Fish
        4.2.10 Fox
    4.3 Causes of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4.3.1 Causes of Similarities
        4.3.2 Causes of Differences
        4.3.2.1 Geographic reasons
        4.3.2.2 Religious belief
        4.3.2.3 Aesthetic value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Implications and Limitations
Bibliography
发表论文清单
Acknowledgements

(9)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国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研究成果
        1.2.2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1.4 研究重点及创新之处
2 关于国俗词语
    2.1 汉语国俗词语概说
        2.1.1 国俗词语界定
        2.1.2 国俗词语的特点
        2.1.3 国俗词语的分类
    2.2 对外汉语教学视角下的国俗词语
        2.2.1 国俗词语的异文化对应关系
        2.2.2 国俗词语语义差异的成因分析
        2.2.3 国俗词语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联性分析
3 国俗词语对外汉语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3.1 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国俗词语收录情况统计调查
        3.1.1 国俗词语收录情况统计说明
        3.1.2 国俗词语收录情况数据统计分析
        3.1.3 现行教材编写方面存在的问题
    3.2 外国留学生汉语国俗词语学习情况问卷调查
        3.2.1 问卷调查设计说明
        3.2.2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3.2.3 问卷调查结果总体评估
4 对外汉语教学视角下的国俗词语教学策略研究
    4.1 教材编写环节
        4.1.1 重视词语选取的系统性
        4.1.2 强化词语编排的层级性
        4.1.3 注重词语编写形式的多样性
        4.1.4 完善词语释义的完整性
    4.2 课堂教学环节
        4.2.1 强化语义对比教学策略
        4.2.2 注重文化差异教学策略
        4.2.3 有效利用语境教学策略
        4.2.4 强化教师主观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外国留学生汉语国俗词语学习情况调查
附录B 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收录汉语国俗词语统计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10)汉蒙人体成语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动机
    1.2 研究综述
        1.2.1 汉语成语研究综述
        1.2.2 蒙语成语研究综述
        1.2.3 不足之处
    1.3 本研究的意义、目标、方法
        1.3.1 选题意义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方法
    1.4 考察范围
    1.5 语料说明
第二章 汉蒙语人体词语及成语对比研究
    2.1 汉蒙人体词语概念
    2.2 汉蒙成语界定
        2.2.1 汉语成语界定
        2.2.2 蒙语成语界定
        2.2.3 汉蒙人体成语研究概述
    2.3 汉蒙成语特点
        2.3.1 汉语成语特点
        2.3.2 蒙语成语特点
    2.4 汉蒙成语来源
        2.4.1 汉语成语来源
        2.4.2 蒙语成语来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汉蒙人体头部类成语的隐喻认知对比
    3.1 人体隐喻概念
    3.2 头部类成语的结构方式
        3.2.1 汉语头部类成语结构方式
        3.2.2 蒙语头部类成语结构方式
    3.3 头部类成语隐喻认知
        3.3.1 汉语头部类人体成语隐喻认知
        3.3.2 蒙语头部类人体成语隐喻认知
    3.4 汉蒙人体头部类成语隐喻认知特点对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汉蒙人体躯体类成语的隐喻认知对比
    4.1 汉蒙人体躯体类词语语义范畴
    4.2 躯体类成语的结构方式
        4.2.1 汉语躯体类成语结构方式
        4.2.2 蒙语躯体类成语结构方式
    4.3 汉蒙人体躯体类成语隐喻认知
        4.3.1 汉语人体躯体类成语隐喻认知
        4.3.2 蒙语躯体类成语隐喻认知
    4.4. 汉蒙人体躯体类成语隐喻认知特点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汉蒙人体内脏类成语的隐喻认知对比
    5.1 内脏词语语义范畴及内脏类成语结构方式
        5.1.1 内脏词语基本义
        5.1.2 内脏成语的结构方式
    5.2 内脏类成语隐喻认知
        5.2.1 汉语内脏类成语隐喻认知
        5.2.2 蒙语人体内脏类成语隐喻认知
    5.3 汉蒙人体内脏类成语隐喻认知特点对比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蒙古国汉语教学中的成语研究
    6.1 蒙古国汉语教学开展情况及现状
        6.1.1 蒙古国汉语教学开展情况
        6.1.2 蒙古国汉语教学现状
        6.1.3 汉语成语教学现状考察
    6.2 蒙古国汉语教学中的学生成语偏误问题及教学方法
        6.2.1 蒙古国汉语教学中的学生成语偏误问题
        6.2.2 蒙古国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法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本研究主要内容和观点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7.3 本研究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英汉动物词语中的民族文化心理对比及其误读解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语植物词语研究[D]. 丁艳. 内蒙古大学, 2020(12)
  • [2]汉语成语语义韵研究[D]. 胡雪婵.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1)
  • [3]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对比分析类选题研究[D]. 黄丹萍. 黑龙江大学, 2018(09)
  • [4]汉泰饮食隐喻对比研究[D]. 陈正德(Wasin Suksomboonwong). 华中师范大学, 2018(12)
  • [5]汉、越人体成语对比研究[D]. 邓海燕(Dang Hai Yen). 华中师范大学, 2016(12)
  • [6]跨文化交际视野下本科英语专业文化教学探究[D]. 王永莲. 中北大学, 2016(08)
  • [7]维汉语名词、动词和形容词标记现象对比研究[D]. 张玲. 新疆大学, 2014(12)
  • [8]英维谚语中动物词汇对比研究[D]. 迪丽胡玛尔·肉孜. 新疆大学, 2014(03)
  • [9]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国俗词语研究[D]. 丛珊. 大连理工大学, 2014(07)
  • [10]汉蒙人体成语对比研究[D]. 索伦嘎(LKHAGVADORJ SOLONGO).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1)

标签:;  ;  ;  ;  ;  

英汉动物词的民族文化心理比较及误读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