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脂汤治疗高脂血症68例

调脂汤治疗高脂血症68例

一、调脂汤治疗高脂血症68例(论文文献综述)

于露[1](2021)在《双蓣调脂汤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观察与调节脂代谢异常的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双蓣调脂汤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评价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通过动物体内实验探究双蓣调脂汤对高脂膳食模型大鼠脂代谢异常的影响及其机制,从而为双蓣调脂汤的临床应用提供科研依据与理论支持。方法:临床观察:收集68例符合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患者,按照随机、平行、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组同时加用双蓣调脂汤,治疗疗程为3个月。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含量(TC、TG、LDL-C、HDL-C)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和中医证候疗效的变化。实验研究: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饲料喂养的对照组(C组,n=8)与高脂饮食喂养的实验组(n=32),实验组成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双蓣调脂汤低剂量组(SL组)、双蓣调脂汤高剂量组(SH组)、辛伐他汀组(Sim组),每组8只,连续给药8周。检测血清与肝脏TC、TG及肝脏TBA;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肝脏B类清道夫受体(SRB1)、胆固醇7α-羟化酶蛋白(CYP7A1)和小肠法尼醇X受体(FXR)和成纤维生长因子15(fgf15)的表达。结果:临床观察:两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后血脂含量、hs-CRP、IMT、斑块面积、中医症状较治疗前显着改善(P<0.05)。实验研究:与C组相比,M组大鼠血脂水平显着升高,肝脏脂肪变性明显,SRB1、CYP7A1表达水平降低,小肠FXR和fgf15表达水平升高(P<0.05,P<0.01);与M组相比,加药组大鼠血脂水平降低,肝脏脂肪变性明显改善,SRB1、CYP7A1表达水平升高,小肠FXR和fgf15表达水平降低(P<0.05,P<0.01)。SH组的治疗效果优于SL组(P<0.05),与Sim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双蓣调脂汤可有效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脂质与hs-CRP含量、颈动脉IMT和斑块面积,中医临床疗效明显。其改善脂代谢异常的机制可能与上调肝脏SRB1、CYP7A1并下调小肠FXR、fgf15以减少体内过量胆固醇蓄积,从而促进脂代谢正常代谢有关。

杨超[2](2021)在《降浊调脂汤治疗血脂异常(痰浊内阻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降浊调脂汤治疗血脂异常痰浊内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通过检测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变化,中医证候总积分以及单项症状积分的变化,动脉硬化指数(AI)变化情况。讨论降浊调脂汤改善血脂异常痰浊内阻证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6例血脂异常痰浊内阻证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3例,疗程为6周,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饮食与运动)配合西药立普妥10mg日1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中药汤剂降浊调脂汤。观察治疗前、后血脂指标TC、TG、HDL-C、LDL-C、Apo B的变化情况,AI变化情况。根据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对比分析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与西药立普妥治疗对中医症状改善情况。结果:1.血脂指标疗效: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总有效率83.8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1)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TC、LDL-C、Apo B下降更显着(P<0.05);TG、HDL-C改善差异不明显(P>0.05)。2.中医疗效比较:两组均未见痊愈患者,服用降浊调脂汤的治疗组总有效率96.87%,对照组总有效率74.19%。3.中医单项症状积分:两组患者主症治疗前、后脘腹作胀、呕恶痰涎、胸胁胀满、头重如裹(P<0.01);治疗组脘腹作胀、头重如裹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呕恶痰涎、胸胁胀满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次症治疗前、后纳差、口淡不渴、嗳气(P<0.01),治疗组治疗后便溏(P<0.01),对照组治疗后便溏(P<0.05);治疗组纳差改善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口淡不渴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便溏、嗳气次症上改善较对照组不明显(P>0.05)。4.AI下降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前AI指数(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AI>4共12例,治疗后AI>4减少12例,全部降为4以下。对照组治疗前AI>4共10例,治疗后AI>4减少5例。结论:1.降浊调脂汤有助于改善血脂异常痰浊内阻证患者的血脂水平。2.降浊调脂汤有助于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血脂异常痰浊内阻证患者的中医症状。3.降浊调脂汤有助于降低血脂异常痰浊内阻证患者的动脉硬化指数。

沈慧琴[3](2021)在《三参调脂汤治疗高脂血症脾虚痰瘀证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三参调脂汤治疗高脂血症脾虚痰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观察组用三参调脂汤治疗。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均下降,观察组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参调脂汤治疗高脂血症脾虚痰瘀证疗效较好。

庞琳琳[4](2021)在《健脾祛痰法治疗血脂异常的临床研究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总结导师对血脂异常的中医学认识及治疗方法,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健脾祛痰法治疗血脂异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在细胞分子水平探讨该法对血脂异常脾虚痰浊猪脂蛋白代谢异常及其血管内皮受损致AS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从脾论治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等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1.杨关林教授精通现代医学理论,博采传统医学的各家思想,认为血脂异常与痰浊相关,以血脂异常为切入点,提出血脂异常以“脾虚痰浊”立论,丰富了中医病因病机理论,以健脾祛痰为重点,从“脾主运化”论治血脂异常每获良效。通过跟师学习,总结导师关于血脂异常的中医学理论及治疗方法。2.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包括:中文文献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外文文献检索Pubmed和Cochrane图书馆,检索时间为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11月19日。搜集健脾祛痰法治疗血脂异常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按照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应用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 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3.采用高脂饮食单笼饲养建立小型猪血脂异常脾虚痰浊模型,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干预组,模型组和干预组均予高脂饲料喂养,对照组予基础饲料喂饲,且每只小型猪均单笼饲养,限制活动。实验周期为24周。于第0、12、24周,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小猪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Ⅰ(Apo AI)等水平,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LC-20AT)测定血中1磷脂鞘氨醇(S1P)含量,采用Elisa法检测小猪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对氧磷酶1(PON1)、HDL-Apo AI、HDL-SAA、HDL-PON1水平;于第24周采用Elisa法检测小猪血清和内皮组织匀浆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总一氧化氮合酶(t NOS),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SIPR1/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T-q PCR法测定SIPR1/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结果:1.杨关林教授认为,中医膏脂运化失常,多对应现代医学的血脂异常,在治疗的过程中,当紧守“脾虚痰湿、浊脂内生”之病机,有效运用“脾主运化”思想,以“复脾运化、祛痰化浊、调脾胃以调血脂”为治疗原则,总结出从“脾主运化”论治血脂异常的中医理论,并凭借自己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将血脂异常从“脾主运化”论治学术思想应用于临床,取得良好疗效。2.共纳入18项研究,合计157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健脾祛痰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血脂异常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降低血浆TC、TG、LDL-C水平,升高血浆HLD-C、Apo A水平,改善中医症状、减低中医证候积分方面较单纯西医治疗效果更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健脾祛痰法与西医常规治疗对比,两者降低TC、TG、LDL-C,升高HLD-C、Apo A的疗效相当,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纳入研究中报道的不良事件均为轻度,包括便秘、腹胀、腹泻、腹痛、恶心、皮疹、头痛、转氨酶升高等,多在停药后恢复,没有试验报告严重的不良事件。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联合健脾祛痰法,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血脂水平疗效方面,健脾祛痰法能显着降低血脂异常脾虚痰浊猪血清TG水平(P<0.01),降低其LDL-C水平(P<0.05),显着升高Apo A1水平(P<0.01);经健脾祛痰法治疗后,血脂异常脾虚痰浊猪血清TC也有所降低(P>0.05),HDL-C有所升高(P>0.05)。在纠正dy HDL疗效方面,经健脾祛痰中药治疗后,血清MPO、HDL-SAA水平显着降低(P<0.01),HDL-Apo AI、HDL-S1P、HDL-PON1水平显着升高(P<0.01),PON1水平升高(P<0.05),MPO/PON1比值显着减小(P<0.01),HDL-SAA/HDL-Apo AI比值减小(P<0.05)。在改善内皮功能方面,血脂异常脾虚痰浊猪血清t NOS、i NOS、ET-1、ICAM-1水平显着升高,e NOS、NO水平显着降低;健脾祛痰中药显着降低血脂异常脾虚痰浊猪血清t NOS、i NOS、ET-1、ICAM-1水平(P<0.01),显着升高e NOS水平(P<0.01),NO水平也升高(P<0.05)。各组内皮匀浆中内皮功能指标变化一致。表明健脾祛痰中药能改善血脂异常脾虚痰浊猪血管内皮功能。研究发现血脂异常脾虚痰浊猪血管内皮S1PR1、PI3K、Akt的m RNA表达显着降低(P<0.01),e NOS表达也降低(P<0.05),健脾祛痰中药显着增加血管内皮S1PR1、PI3K、Akt的m RNA表达(P<0.01),升高e NOS m RNA表达(P<0.05)。血脂异常脾虚痰浊猪血管内皮S1PR1、PI3K、Akt的蛋白表达降低(P<0.05),e NOS的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1),i NOS的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1),健脾祛痰中药增加S1PR1、PI3K、e NOS蛋白表达(P<0.05),显着增加Akt蛋白表达(P<0.01),降低i NOS的蛋白表达(P<0.05)。结论:1.血脂异常的中医病因病机为“脾虚痰湿、浊脂内生”,导师以“脾主运化”为指导思想,以“复脾运化、祛痰化浊、调脾胃以调血脂”为治疗原则,治疗血脂异常疗效显着。2.健脾祛痰法治疗血脂异常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3.健脾祛痰中药改善血脂异常脾虚痰浊猪血脂水平,减少dy HDL含量,改善血脂异常脾虚痰浊猪血管内皮功能,该作用与活化血脂异常脾虚痰浊猪血管内皮受抑制的S1PR1/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唐雪莲[5](2020)在《观察稳心调脂汤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的心绞痛症状疗效》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观察稳心调脂汤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8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分组方式选取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34例。给予参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研究组稳心调脂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参照组胸闷中医证候积分、心悸中医证候积分和胸痛中医证候积分相比,研究组均明显偏高(P<0.05);与参照组心绞痛发作时间和发作频率相比,研究组均明显偏低(P<0.05);与参照组治疗有效率相比,研究组明显偏高(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稳心调脂汤治疗能够显着提升临床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张颖,王忠良,陈思光,陆林[6](2020)在《调脂消斑合剂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的效果及对UA、Hcy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调脂消斑合剂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的效果及对UA、Hcy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60例设为患者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94例设为健康组;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与研究组(n=30),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调脂消斑合剂。统计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健康组、研究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血脂、UA及Hcy水平,并分析UA及Hcy水平与冠心病高脂血症病情程度间关联性。结果 (1)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研究组、对照组治疗后血脂指标较治疗前改善,与健康组比较仍存在显着差异(P<0.05),但差异缩小,而研究组与健康组无显着差异(P>0.05);(3)研究组、对照组治疗后UA及Hcy较治疗前降低,与健康组比较仍存在显着差异(P<0.05),但差异明显缩小,而研究组与健康组无显着差异(P>0.05);(4)UA及Hcy与冠心病高脂血症病情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UA及Hcy水平增高,与病情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经西药联合调脂消斑合剂治疗可降低UA及Hcy血清含量,调节血脂水平。

汪九重[7](2019)在《高脂血症痰浊证患者血清PPARγ/ANGPTL受体配体水平与HDL、LDL亚型相关性分析》文中认为1.目的:探讨高脂血症痰浊证患者血清PPAR γ/ANGPTL受体配体水平和ox-LDL水平,观察痰浊证患者与非痰浊证患者之间的差异,为高脂血症痰浊证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更多生物学的依据,同时检测血清HDL、LDL亚型的水平以及构成比,为高脂血症痰浊证的诊断提供参考。2.方法:2.1高脂血症及高脂血症痰浊证患者血清ANGPTL3、ANGPTL4、PPARγ、ox-LDL水平的研究方法本研究从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于广安门医院住院治疗的高脂血症患者中选取116例作为高脂血症组,采用同期广安门医院及南区体检中心的体检健康者24名作为对照组,并按中医辩证将高脂血症患者分为痰浊证组和非痰浊证组。清晨抽取受试者空腹静脉血,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ANGPTL3、ANGPTL4、PPAR γ、ox-LDL的水平。观察高脂血症患者与健康人之间、痰浊证与非痰浊证之间指标差异的情况。2.2高脂血症及高脂血症痰浊证患者血清HDL、LDL亚型的研究方法纳入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广安门医院住院治疗的高脂血症患者116例作为高脂血症组,采用同期广安门医院及南区体检中心的体检健康者24名作为对照组,并且根据中医诊断标准将高脂血症患者分为痰浊证组和非痰浊证组。运用脂蛋白分类检测系统(lipoprint system)检测血清HDL、LDL亚型的水平以及构成比,同时观察高脂血症患者与健康人之间、痰浊证与非痰浊证之间指标差异的情况。2.3统计分析使用的统计软件为spss21.0,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独立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分析,按检验水准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结果:3.1高脂血症患者血清ANGPTL3、ANGPTL4、PPARγ、ox-LDL水平的结果3.1.1高脂血症患者与健康人血脂水平结果两组常规血脂水平比较,与健康组相比,高脂血症组TC、TG、LDL-C、VLDL-C、APOA1、APOB、LP(a)水平升高,呈极显着差异(P<0.01)。3.1.2高脂血症患者血清ANGPTL3、ANGPTL4、PPARγ、ox-LDL的水平结果与健康组血清检测指标比较,高脂血症组ANGPTL3、ANGPTL4、ox-LDL水平升高,PPARγ水平降低,呈极显着差异(P<0.01)。3.2高脂血症痰浊证患者血清ANGPTL3、ANGPTL4、PPAR γ、ox-LDL水平的结果3.2.1高脂血症痰浊证患者与非痰浊证患者血脂水平的比较与非痰浊证组相比,痰浊证组TG、VLDL-C水平升高,呈极显着差异(P<0.01),HDL-C、APOA1水平降低,呈极显着差异(P<0.01)。3.2.2高脂血症痰浊证患者血清ANGPTL3、ANGPTL4、PPARγ、ox-LDL 水平结果与非痰浊证组相比,痰浊证组ANGPTL3、ANGPTL4、ox-LDL水平升高,呈极显着差异(P<0.01);PPARγ水平降低,呈极显着差异(P<0.01)。3.3高脂血症患者血清LDL、HDL亚型水平、构成比水平的结果3.3.1高脂血症患者与健康人HDL亚型构成比结果:与健康人组相比,高脂血症组HDL1%、Large(1-3)%降低,呈极显着差异(P<0.01);HDL2%、HDL3%降低,呈显着性差异(P<0.05);HDL6%升高,呈显着性差异(P<0.05);HDL7%、HDL8%、HDL9%升高,呈极显着差异(P<0.01);Small(8-10)%升高,呈显着性差异(P<0.05)。3.3.2高脂血症患者与健康人HDL亚型水平结果:与健康人组相比,高脂血症组HDL1降低,呈极显着差异(P<0.01);Large(1-3)降低,呈显着差异(P<0.05);HDL7升高,呈显着性差异(P<0.05);HDL8、HDL9、Small(8-10)升高,呈极显着差异(P<0.01)。3.3.3高脂血症患者与健康人LDL亚型构成比结果:与健康人组相比,高脂血症组LDL1%、LDL2%降低,呈极显着差异(P<0.01);LDL3%、LDL4%升高,呈极显着差异(P<0.01)。3.3.4高脂血症患者与健康人低密度脂蛋白亚型水平以及平均LDL颗粒大小结果:与健康组相比,高脂血症患者LDL1、平均LDL颗粒大小降低,呈极显着差异(P<0.01);LDL3、LDL4 升高,呈极显着差异(P<0.01)。3.4高脂血症痰浊证患者血清LDL、HDL亚型水平、构成比水平的结果3.4.1高脂血症痰浊证患者HDL亚型构成比结果:与非痰浊证组相比,痰浊证组HDL1%、HDL2%、Large(1-3)%降低,呈极显着性差异(P<0.01);HDL4%降低,呈显着性差异(P<0.05);HDL8%、HDL9%、HDL10%、Small(8-10)%升高,呈极显着性差异(P<0.01)。3.4.2高脂血症痰浊证患者HDL亚型水平结果:与非痰浊组相比,痰浊证组HDL1、HDL2、Large(1-3)降低,呈极显着性差异(P<0.01);HDL4 降低,呈显着性差异(P<0.05);HDL8、HDL9、HDL10、Small(8-10)升高,呈极显着差异(P<0.01)。3.4.3高脂血症痰浊证患者LDL亚型构成比结果:与非痰浊组相比,痰浊组LDL1%、LDL2%降低,呈极显着差异(P<0.01);LDL4%升高,呈显着性差异(P<0.05)。3.4.4高脂血症痰浊证患者低密度脂蛋白亚型水平以及平均LDL颗粒大小结果:与非痰浊组相比,痰浊证组LDL1、LDL2降低,呈极显着差异(P<0.01);平均LDL颗粒大小降低,呈显着性差异(P<0.05);LDL5升高,呈显着性差异(P<0.05)。4.结论:4.1高脂血症痰浊证患者血清ANGPTL3,4水平升高,PPAR γ水平下降,ox-LDL水平升高,提示PPAR γ/ANGPTL通过对ox-LDL的调节参与痰浊证的形成。4.2高脂血症痰浊证患者血清HDL亚型呈现大颗粒水平和构成比降低、小颗粒水平和构成比升高的趋势,血清LDL亚型呈现颗粒逐渐变小的趋势,提示小颗粒的HDL、LDL参与高脂血症痰浊证的形成,大颗粒的HDL、LDL对痰浊证可能存在保护作用。

张金龙[8](2019)在《降压调脂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痰浊内阻证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降压调脂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痰浊内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痰浊内阻证诊断的60例门诊患者采用随机表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和对照组(西药组)各30例。对照组:(1)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次,1次/日;(2)厄贝沙坦片0.15g/次,1次/日,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次,1次/日。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降压调脂汤。方药如下:姜半夏12g、天麻20g、茯苓15g、白术15g、甘草10g、山楂30g、木香10g、砂仁15g、陈皮15g、厚朴10g、广藿香12g。4周为一个疗程,1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中医证候改善方面、血脂变化情况,判断降压调脂汤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痰浊内阻证的治疗效果。结果:1.两组在治疗前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降压疗效及水平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脂疗效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组内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两组患者在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方面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4.两组治疗方案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结论:降压调脂汤联合西药基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痰浊内阻证患者,可以显着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降低中医证积分候及降低血压,且疗效优于西药基础治疗。在调节血脂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降压调脂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痰浊内阻证的临床疗效显着,且其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张立[9](2019)在《健脾祛痰化瘀法通过miRNA-33及其下游通路调控胆固醇代谢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建立巴马小型猪脾虚痰浊证动物模型,从miR-33及其共转录宿主基因SREBP-1c、SREBP-2以及下游通路ABCA1、ABCG1、NPC1等角度,以健脾祛痰化瘀立法,分别探讨具有健脾、健脾祛痰、祛痰化瘀以及健脾祛痰化瘀的中药复方对脾虚痰浊证巴马小型猪肝脏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进一步阐释健脾祛痰化瘀法调控胆固醇代谢的作用效果及其机理。方法:实验动物选择SPF级广西巴马小型猪,伦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动物实验管理条例(No.55,2001)以及辽宁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管理条例规定。适应性饲养2周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8只小型猪随机分为两组:空白对照组5只,造模43只,采用冲刺跑步训练联合高脂单笼饲养联合球囊拉伤法造模脾虚痰浊证动物模型,并将造模成功的巴马小型猪分成6组:模型对照组(n=7)、健脾组(n=7)、健脾祛痰组(n=7)、祛痰化瘀组(n=7)、健脾祛痰化瘀组(n=7),除模型对照组外,均应用相对应治法的中药复方进行干预,健脾组加入健脾方,健脾祛痰组加入健脾祛痰方,祛痰化瘀组加入祛痰化瘀方,健脾祛痰化瘀组加入健脾祛痰化瘀方,干预24周。指标检测如下:1、实验第0周、4周、12周、24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TC、TG、LDL-C、HDL-C水平;2、HE染色法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情况;3、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巴马小型猪肝脏组织miR-33的表达情况;4、RT-PCR检测巴马小型猪肝脏组织SREBP-1c mRNA、SREBP-2 mRNA、ABCA1 mRNA、ABCG1mRNA、NPC1 mRNA的表达情况;5、免疫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肝脏组织SREBP-1c、SREBP-2、ABCA1、ABCG1、NPC1蛋白表达情况。6、本实验所有数据结果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具有显着性差异。)结果:1.脾虚痰浊证巴马小型猪模型血清TC、TG、LDL-C、HDL-C水平变化:在实验第0周、4周、12周以及第24周,巴马小型猪血清TC、TG以及LDL-C水平升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在实验第0周以及第4周巴马小型猪血清HDL-C水平升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在第12周,HDL-C水平升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第24周,HDL-C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2.中药复方干预后,巴马小型猪血清TC水平变化: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在干预4周后,健脾祛痰组和健脾祛痰化瘀组巴马小型猪血清TC水平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干预12周后,健脾祛痰组和健脾祛痰化瘀组巴马小型猪血清TC水平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干预24周后,健脾组、健脾祛痰组、祛痰化瘀组和健脾祛痰化瘀组巴马小型猪血清TC水平下降,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干预24周后,各治疗组间进行比较:与健脾组比较,健脾祛痰组巴马小型猪血清TC水平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祛痰化瘀组比较,健脾祛痰组巴马小型猪血清TC水平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中药复方干预后,巴马小型猪血清TG水平变化: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在干预4周后,祛痰化瘀组和健脾祛痰化瘀组巴马小型猪血清TG水平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干预12周后,健脾祛痰组、祛痰化瘀组和健脾祛痰化瘀组巴马小型猪血清TG水平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干预24周后,健脾组、健脾祛痰组、祛痰化瘀组和健脾祛痰化瘀组巴马小型猪血清TG水平下降,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干预24周后,各治疗组间进行比较:与健脾组比较,健脾祛痰化瘀组巴马小型猪血清TG水平下降,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祛痰化瘀组比较,健脾祛痰化瘀组巴马小型猪血清TG水平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中药复方干预后,巴马小型猪血清LDL-C水平变化:与模型相比较,实验第4周,健脾组巴马小型猪血清LDL-C水平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健脾祛痰化瘀组巴马小型猪血清LDL-C水平下降,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实验第12周,健脾组、健脾祛痰组以及健脾祛痰化瘀组巴马小型猪血清LDL-C水平下降,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第24周,健脾组、健脾祛痰组、祛痰化瘀组和健脾祛痰化瘀组巴马小型猪血清LDL-C水平下降,组间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而在健脾祛痰化瘀法干预中,干预24周后,健脾祛痰组巴马小型猪血清LDL-C水平与健脾祛痰化瘀组及祛痰化瘀组比较,存在显着差异(P<0.01),与健脾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5.中药复方干预后,巴马小型猪血清HDL-C水平变化: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应用健脾祛痰化瘀法干预后,在4周,12周以及24周,各治疗组巴马小型猪血清HDL-C水平未见统计学差异。6.HE染色结果,模型对照组巴马小型猪肝细胞含较大脂滴,将细胞核推向一侧,肝细胞肿大变圆,小叶中央区受累明显,肝细胞排列紊乱。干预24周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健脾组、健脾祛痰组、祛痰化瘀组以及健脾祛痰化瘀组肝脏细胞内脂滴逐渐减少,肝细胞形态逐渐恢复,其中以健脾祛痰化瘀组肝细胞改变尤为明显。7.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脾虚痰浊模型对照组SREBP-1c基因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而应用中药复方干预24周后,健脾组,健脾祛痰组,祛痰化瘀组及健脾祛痰化瘀组SREBP-1c基因及蛋白表达下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各组间进行比较发现,与健脾组比较,健脾祛痰组、祛痰化瘀组以及健脾祛痰化瘀组SREBP-1c基因及蛋白表达下降,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健脾祛痰组比较,健脾祛痰化瘀组SREBP-1c基因及蛋白表达下降,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8.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脾虚痰浊模型对照组SREBP-2基因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而应用中药复方干预24周后,健脾组,健脾祛痰组,祛痰化瘀组及健脾祛痰化瘀组SREBP-2基因及蛋白表达下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各组间进行比较发现,与健脾组比较,祛痰化瘀组以及健脾祛痰化瘀组SREBP-2基因及蛋白表达下降,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健脾祛痰组比较,祛痰化瘀组SREBP-2基因及蛋白表达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健脾祛痰化瘀组SREBP-2基因及蛋白表达下降,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祛痰化瘀组未见现在统计学差异。9.肝脏组织miR-33表达情况: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miR-33表达增加,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应用健脾祛痰化瘀法干预24周后,健脾组,健脾祛痰组,祛痰化瘀组及健脾祛痰化瘀组miR-33基因及蛋白表达较前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各组间进行比较发现,与健脾组比较,祛痰化瘀组以及健脾祛痰化瘀组miR-33基因表达降低,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健脾祛痰组miR-33表达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健脾祛痰组比较,健脾祛痰化瘀组miR-33表达降低,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10.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脾虚痰浊模型对照组ABCA1基因及蛋白表达降低,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应用中药复方干预24周后,健脾组,健脾祛痰组,祛痰化瘀组及健脾祛痰化瘀组ABCA1基因及蛋白表达较前升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各组间进行比较发现,与健脾组比较,祛痰化瘀组以及健脾祛痰化瘀组ABCA1基因及蛋白表达升高,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健脾祛痰组ABCA1基因未见显着性差异,健脾祛痰组ABCA1蛋白表达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健脾祛痰组比较,健脾祛痰化瘀组ABCA1基因及蛋白表达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祛痰化瘀组比较,健脾祛痰化瘀组ABCA1基因及蛋白表达未见统计学差异。1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脾虚痰浊模型对照组ABCG1基因及蛋白表达降低,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应用健脾祛痰化瘀法干预24周后,健脾组,健脾祛痰组,祛痰化瘀组及健脾祛痰化瘀组ABCG1基因及蛋白表达较前升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各组间进行比较发现,与健脾组比较,健脾祛痰化瘀组ABCG1基因及蛋白表达升高,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健脾祛痰组ABCG1基因及蛋白表达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祛痰化瘀组ABCG1基因表达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蛋白表达升高,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健脾祛痰组比较,祛痰化瘀组以及健脾祛痰化瘀组ABCG1基因表达未见统计学差异,蛋白表达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1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脾虚痰浊模型对照组NPC1基因及蛋白表达降低,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而应用健脾祛痰化瘀法干预24周后,健脾组,健脾祛痰组,祛痰化瘀组及健脾祛痰化瘀组NPC1基因及蛋白表达升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各组间进行比较发现,与健脾组比较,祛痰化瘀组以及健脾祛痰化瘀组NPC1基因及蛋白表达升高,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健脾祛痰组NPC1基因表达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健脾祛痰组NPC1蛋白表达未见统计学差异;与健脾祛痰组比较,健脾祛痰化瘀组NPC1基因及蛋白表达升高,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祛痰化瘀组NPC1基因及蛋白表达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祛痰化瘀组与健脾祛痰化瘀组NPC1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1.冲刺跑步训练联合高脂单笼饲养联合球囊拉伤法的方法可成功造模巴马小型猪脾虚痰浊证模型,该模型血清TC、TG、LDL-C、HDL-C水平均升高,肝脏组织miR-33水平升高,SREBP-1c、SREBP-2表达增加,ABCA1、ABCG1、NPC1基因及蛋白表达降低,提示脾虚痰浊证模型存在脂代谢障碍。2.基于健脾祛痰化瘀法的中药复方均可以降低脾虚痰浊证巴马小型猪TC、TG和LDL-C水平,可以改善脾虚痰浊证巴马小型猪肝脏组织细胞形态,但对HDL-C的影响均未见显着性差异。3.基于健脾祛痰化瘀法的中药复方可以通过抑制肝脏组织SREBP-1c、SREBP-2基因及蛋白表达,增加ABCA1、ABCG1、NPC1基因及蛋白表达,调节肝脏胆固醇代谢及血脂水平,这可能是其调脂的机制之一。4.基于健脾祛痰化瘀法的中药复方可以通过抑制miR-33表达,进而影响其下游通路ABCA1、ABCG1以及NPC1,影响胆固醇代谢。

尚双双[10](2019)在《泽葛调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痰浊内阻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泽葛调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痰浊内阻证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它的安全性,分析其对NAFLD患者肝功能、肝脏超声检查及临床症状的具体改变情况,探讨泽葛调脂汤治疗NAFLD痰浊内阻证的理论依据,为中医药治疗NAFLD提供有效方剂。方法:选择NAFLD患者60例(均符合准入标准),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其中,治疗组给予泽葛调脂汤中药口服,对照组用以水飞蓟宾葡甲胺口服,服药周期均为12周,治疗周期结束后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系列指标的变化,如肝功能指标、肝脏彩超情况以及中医证候的变化,并以此得出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比分析两组病患治疗前后的各项数据,可得以下结果:(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和病程分布上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一般病情分析: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和中医证候总积分以及肝脏超声无显着差异(P>0.05);(3)总体疗效:治疗组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到90.00%,对照组仅为60.00%,就疗效而言,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肝功能疗效:两组ALT、AST和GGT水平都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对于ALT和AST的改善,治疗组比对照组更有效(P<0.05);但在改善GGT方面的疗效,两组并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ALP水平均无改善(P>0.05);(5)肝脏超声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肝脏超声分级下降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0%,对照组为66.67%,因此较之于对照组,治疗组的疗效更加显着(P<0.05);(6)中医证候积分:两组治疗均缓解了病患的临床症状(P<0.05),以及较之于对照组,治疗组更显着地改善了以下症状,如右胁部胀闷或不适、体态肥胖、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周身困重以及大便黏滞不爽(P<0.05),两组对改善倦怠无力与头晕恶心有相同的作用(P>0.05);(7)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有效率高达90%,对照组有效率为73.33%,因此治疗组疗效较为显着(P<0.05)。结论:研究表明,泽葛调脂汤治疗NAFLD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缓解NAFLD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改善肝功能异常和肝脏超声表现;此外,在服药过程中并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因此,泽葛调脂汤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痰浊内阻型的一种安全有效且无毒副作用的方药,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二、调脂汤治疗高脂血症68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调脂汤治疗高脂血症68例(论文提纲范文)

(1)双蓣调脂汤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观察与调节脂代谢异常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双蓣调脂汤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观察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一)病例来源
        (二)CAS诊断标准
    三.研究方案
        (一)病例分组
        (二)治疗药物
        (三)治疗方法
        (四)观测指标
    四.研究结果
        (一)一般资料分析
        (二)血脂成分分析
        (三)血清hs-CRP含量比较
        (四)颈动脉IMT、斑块面积结果分析
        (五)中医证候积分及临床疗效比较
        (六)安全性评价
第二部分 双蓣调脂汤调节脂代谢异常的机制研究
    一.实验材料
        (一)实验动物
        (二)实验药物
        (三)主要实验仪器及耗材
        (四)主要实验试剂
    二.实验方法
        (一)实验动物造模及分组
        (二)给药方法
        (三)实验标本采集
        (四)实验检测方法及指标
        (五)统计学方法
    三.实验结果
        (一)各组大鼠体重
        (二)各组大鼠血清脂质含量
        (三)各组大鼠血清TBA、CDCA含量
        (四)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
        (五)各组大鼠肝脏SRB1、CYP7A1和小肠FXR、fgf15 m RNA表达水平
        (六)各组大鼠肝脏SRB1、CYP7A1和小肠FXR蛋白表达
        (七)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肝脏CYP7A1和小肠FXR表达情况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一.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脾虚湿盛病机
    二.双蓣调脂汤的药理分析
    三.课题组研究结果分析
        (一)临床疗效分析
        (二)实验结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薯蓣皂苷元的降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论文着作

(2)降浊调脂汤治疗血脂异常(痰浊内阻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综述
    1.中医对血脂异常的认识
        1.1 中医对血脂异常病因病机的认识
        1.2 中医辨证分型研究进展
        1.3 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2.现代医学对血脂异常的认识
    3.血脂异常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
        3.1 原发性血脂异常
        3.2 继发性血脂异常
    4.治疗方式
        4.1 生活方式干预
        4.2 药物治疗
        4.3 新型调脂药
        4.4 其他治疗
资料与方法
    1.病例来源
    2.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3.纳入标准
    4.排除标准
    5.剔除标准
    6.脱落标准
    7.研究方法
        7.1 治疗方法
        7.2 观察指标
    8.疗效判定标准
        8.1 西医血脂疗效判定指标
        8.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采用尼莫地平法)
    9.统计方法
结果
    1.一般情况
    2.血脂指标比较
        2.1 血脂指标
        2.2 血脂指标疗效
    3.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3.1 中医主症积分比较
        3.2 中医次症积分比较
        3.3 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3.4 中医疗效比较
    4.动脉硬化指数(AI)
    5.安全性分析
讨论
    1.立题依据
    2.立方依据
    3.降浊调脂汤方药分析
        3.1 降浊调脂汤单味药功效及药理研究
    4.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4.1 血脂指标改善比较分析
        4.2 中医症状及证候积分比较分析
        4.3 动脉硬化指数(AI)下降比较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3)三参调脂汤治疗高脂血症脾虚痰瘀证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治疗方法
3 观察指标
4 疗效标准[1]
5 治疗结果
6 讨论

(4)健脾祛痰法治疗血脂异常的临床研究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论脾主运化在血脂异常诊治中的应用
    1 理论依据
    2 脾失健运,脂质代谢异常
    3 脾运得健,脂质代谢复常
    4 血脂异常从脾主运化论治中药选择
    5 小结
论文二 健脾祛痰法治疗血脂异常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材料与方法
    试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三 健脾祛痰法治疗血脂异常脾虚痰浊猪的作用机制研究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药在血脂异常诊疗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5)观察稳心调脂汤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的心绞痛症状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基础治疗
        1.2.2 参照组
        1.2.3 研究组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2.2 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发生情况
    2.3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3 讨论

(6)调脂消斑合剂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的效果及对UA、Hcy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选取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1.3.2 研究组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三组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比较
    2.2 三组血脂水平比较
    2.3 三组血清UA及Hcy水平比较
    2.4 血清指标水平与冠心病高脂血症病情程度间关联性
3 讨论

(7)高脂血症痰浊证患者血清PPARγ/ANGPTL受体配体水平与HDL、LDL亚型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高脂血症痰浊证中医研究进展
        1 病因病机
        2 痰浊体质的认识
        3 辨证论治
        4 中成药治疗
        5 针灸推拿
        6 评述
        参考文献
    综述二 ANGPTL3和ANGPTL4在脂代谢中的研究进展
        1 ANGPTL3,4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2 ANGPTL3,4基因变异与冠状动脉疾病的关系
        3 ANGPTL3与ANGPTL4抑制LPL的机制
        4 ANGPTL3与脂质代谢
        5 ANGPTL4与脂质代谢
        6 促血管生成素样蛋白的药理靶向性研究
        7 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高脂血症患者血清ANGPTL3、ANGPTL4、PPARγ、ox-LDL水平的研究
        资料与方法
        结果
    实验二 高脂血症痰浊证患者血清ANGPTL3、ANGPTL4、PPARγ、ox-LDL水平的研究
        资料与方法
        结果
    实验三 高脂血症患者血清HDL、LDL亚型构成比、水平的研究
        资料与方法
        结果
    实验四 高脂血症痰浊证患者血清HDL、LDL亚型构成比、水平的研究
        资料与方法
        结果
    参考文献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致谢
个人简历

(8)降压调脂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痰浊内阻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
    1 病例来源
    2 病例诊断标准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病例脱落或剔除标准
    3 病例分组及治疗方法
        3.1 病例分组
        3.2 治疗方法
    4 观察指标
        4.1 疗效性指标
        4.2 安全性指标
    5 疗效判定
        5.1 血压疗效判定标准
        5.2 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6 不良反应程度分级与处理
    7 统计处理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基本资料之间相互比较
        1.1 两组患者性别比较
        1.2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1.3 两组患者病程时间比较
    2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
        2.1 两组经治疗后血压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
        2.3 两组经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2.4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疗效比较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3 安全性评价
第三部分 讨论
    1 西医对本病的认识
        1.1 高血压病的流行病学
        1.2 高脂血症的流行病学
        1.3 高血压与高脂血症的相关机制研究
    2 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2.1 中医对高血压病的认识
        2.2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认识
        2.3 中医对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认识
    3 降压调脂汤方药组成及解析
    4 创新与其优势
    5 现代药理研究
    6 降压调脂汤的疗效总结
    7 问题与展望
第四部分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综述
    参考文献

(9)健脾祛痰化瘀法通过miRNA-33及其下游通路调控胆固醇代谢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健脾祛痰化瘀法对脾虚痰浊证巴马小型猪脂代谢干预的实验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二 健脾祛痰化瘀法对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调控作用的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三 miR-33 对其下游通路ABCA1、ABCG1及NPC1 的调控作用及健脾祛痰化瘀法的干预作用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一:中医药干预血脂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中医药通过 mi RNA 调整血脂代谢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10)泽葛调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痰浊内阻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选择标准
    2 研究方案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判定标准
    3 统计学处理
    4 研究结果
        4.1 一般资料分析比较
        4.2 治疗前一般病情比较
        4.3 治疗后疗效指标分析比较
第二章 讨论
    1 NAFLD的西医研究进展
        1.1 西医发病机制的研究
        1.2 西医治疗
    2 NAFLD的中医研究进展
        2.1 NAFLD的中医病因病机
        2.2 NAFLD的中医辨证分型
        2.3 NAFLD的中医治疗
    3 泽葛调脂汤治疗NAFLD的理论依据
    4 泽葛调脂汤组方分析
        4.1 方药组成
        4.2 方解
        4.3 现代药理学研究
    5 泽葛调脂汤治疗NAFLD的临床疗效分析
        5.1 总体疗效
        5.2 改善肝功能的疗效
        5.3 改善肝脏超声的疗效
        5.4 改善中医证候体征的疗效
存在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四、调脂汤治疗高脂血症68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双蓣调脂汤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观察与调节脂代谢异常的机制研究[D]. 于露.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2]降浊调脂汤治疗血脂异常(痰浊内阻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杨超.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三参调脂汤治疗高脂血症脾虚痰瘀证临床观察[J]. 沈慧琴.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05)
  • [4]健脾祛痰法治疗血脂异常的临床研究及作用机制研究[D]. 庞琳琳.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5]观察稳心调脂汤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的心绞痛症状疗效[J]. 唐雪莲. 名医, 2020(07)
  • [6]调脂消斑合剂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的效果及对UA、Hcy的影响[J]. 张颖,王忠良,陈思光,陆林. 中国现代医生, 2020(12)
  • [7]高脂血症痰浊证患者血清PPARγ/ANGPTL受体配体水平与HDL、LDL亚型相关性分析[D]. 汪九重.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01)
  • [8]降压调脂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痰浊内阻证的临床观察[D]. 张金龙.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 [9]健脾祛痰化瘀法通过miRNA-33及其下游通路调控胆固醇代谢的实验研究[D]. 张立.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1)
  • [10]泽葛调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痰浊内阻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尚双双.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调脂汤治疗高脂血症68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