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RE/RP集成的工艺产品原型快速开发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张梦旖[1](2016)在《基于RE/RP集成技术的飞机驾驶员座椅靠背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应用,我国航空产业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针对航空座椅的研发,如何在保障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其舒适性,满足市场竞争需求,已成为当今航空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飞行员座椅的研发中,靠背的舒适性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本课题以企业提供的某型号飞机驾驶员座椅靠背为研究对象,根据设计要求,借助逆向工程与快速原型制造集成技术对其进行研发。首先,采用非接触式测量法,通过激光扫描仪获取点云数据;其次,对点云进行降噪、精简和封装等数据处理;然后,通过多边形化处理、曲面造型和重构曲面模型精度评价,构造符合设计要求的三维曲面模型;最后,依据重构模型利用光固化成型方法进行制造,获得靠背成型样件,并对样件进行精度分析。本课题解决了具有复杂空间曲面的靠背实体样件研制问题,提高了产品研发质量,缩短了研发周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李春玲[2](2011)在《基于RE/RP技术电脑显示器底座快速原型制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反求工程(RE)和快速成型(RP)技术是近年来倍受制造业和学术界关注的一种先进制造技术,其推广使用为制造业带来了蓬勃生机,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新产品的开发设计。该技术是从表面数据测量和处理出发,结合新的设计概念重构CAD模型,然后进行快速成型并进行反复优化评估,直至得到满意的设计结果。该过程不但可以减少产品设计错误,为后续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能显着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降低产品开发成本,从而使企业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本文阐述了RE/RP技术的概念、应用范围以及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讨论了现阶段RE/RP技术集成系统框架。在此基础上,我们综合应用反求工程、快速成型技术与CAD技术完成复杂薄壁零件——电脑显示器底座的设计与制造,对快速成型技术在制造薄壁零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实验结果如下:(1)以电脑显示器底座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RE/RP的关键技术及相关理论,比较各种相关技术和工艺方法,结合本课题的特点以及实验室现有的设备选择RE/RP的集成方式,构建了集成系统的框架。(2)通过研究反求工程中数据采集的设备和方法,最终采用三坐标测量机结合游标卡尺对电脑显示器底座进行接触式数据采集,运用Pro/E软件进行CAD模型重构,并介绍了模型重构的方法。(3)根据电脑显示器底座模型本身的特点以及实验室现有快速成型设备,选用了MEM320A快速成型机进行制作,详细地论述了模型的熔融挤压成型工艺的具体操作步骤、模型成型方向选择原则及相关参数设置,实现了产品的再制造。(4)针对熔融挤压成型工艺在制造过程中出现的缝隙、台阶进行了总结分析,并相应地提出了一些有效措施。防止模型在制造中产生缝隙的主要改进措施包括使用爽身粉和CA-50胶混合修复和优化参数设置。获得较小台阶效应的主要方法为借助什锦锉和水砂纸打磨、减小分层参数设置中的层厚和使曲面的法线方向接近工作台的水平方向等。本研究的进展为新产品快速成型制造过程中参数设置与优化提供了几种可行性途径,并为新产品原型制造工艺的关键技术提供了一些潜在的解决方法,因此对于促进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程瑞锋[3](2009)在《数字模型获取及基于Objet的快速原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制造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不断开发新产品成为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RE/RP集成制造技术已成为先进制造的一种有效手段,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本文围绕产品的快速开发,提出了数字模型获取及基于Objet的快速原型的集成技术,该技术充分发挥逆向工程与快速原型的优势,以实现新产品的高质、快速开发,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逆向工程与快速原型技术虽然在实际中广泛应用,但是如何进一步提高模型质量特别是精度,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重点。论文以鼠标为对象,系统深入地研究了数字模型获取及基于Objet的快速原型的集成技术。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提出了数据测量方案与模型重构方案,研究并解决了数字模型获取中模型数字化、数据预处理、数据精简、数据分块、截面与边界特征的提取、建模方法的选择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对模型重构技术中特征提取与约束技术的研究,比较了基于截面线特征相容重建曲面模型和基于曲面特征的建模方法,提出了逆向工程CAD综合建模方法“鱼骨”建模策略,并在Imageware环境下,实现了鼠标底座最佳三维模型的有效重构。2)研究了Objet快速成型工艺中的误差来源。在此基础上,对加工材料性能进行了分析与选择,提出了成型过程中输入数据的优化方案。重点研究了STL数据的诊断、错误处理方法与切片技术,运用Magics和OpenGL软件优化了加工参数,使Objet的快速成型技术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3)分析比较了快速原型制造与反求技术集成的三种路线各自的优势,并通过鼠标底座的不同快速加工路径实验加以验证。对RE/RP加工的鼠标底座进行检测分析,研究了检测中路径规划、测头半径补偿、精度分析等关键技术,进一步证明了RE/RP集成在加工与创新设计方面的优势,充分验证了数字模型的获取与快速成型工艺研究集成的必要性,为产品开发提供了新的捷径。
胡志力[4](2009)在《复杂型腔玻璃模具RE/RP集成技术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将反求工程技术(RE)和快速成型技术(RP)相结合应用于精密铸造技术中,开发出一种快速制造复杂型腔玻璃模具的新工艺。在分析和研究复杂曲面RE建模关键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具有自由曲面的玻璃鼠标样品的数字化方法。为了提高曲面数字化的效率和精度,探讨了用三坐标测量机(CMM)进行数字化测量时的测量规划问题以及对原始测量数据进行预处理的流程。此外,对复杂曲面重构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应用Imageware和Pro/E软件平台构建出了符合精度要求的曲面,并根据各种快速原型工艺的特点,结合玻璃鼠标样件的成型分析,制得了高精度的鼠标原型。在分析讨论RP技术对复杂曲面型腔玻璃模具的适应性后,对快速模具制造技术的主要方法及复杂型腔玻璃模具毛坯的制作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石膏模快速翻制型芯,然后利用中空木模制作毛坯外形,浇注后完成玻璃模具毛坯的快速制造。重点分析了快速模具制造工艺过程中影响误差的因素,并对快速制模精度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将RE和RP技术相结合,利用SLA原型和复合陶瓷型壳工艺来实现模具电火花加工(EDM)紫铜电极的快速精密铸造。解决了SLA原型焙烧时胀裂陶瓷型壳的问题。引入有限元模拟技术对铸造凝固过程进行模拟,得到其变形趋势以及尺寸变化规律,用以对实际工艺的误差补偿量进行指导。本论文开发出从复杂曲面CAD模型重构以及快速原型制造和快速模具制造的玻璃模具快速制造工艺是可行的,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应用前景。
刘霞[5](2009)在《复杂曲面零件的RE/RP集成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制造业的发展,RE/RP集成技术在复杂曲面零件设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缩短了设计周期,提高了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也为新产品的设计开发提供了一条前所未有的捷径。本文以复杂曲面零件(自行车鞍座)快速设计开发作为应用对象,深入探讨了以RE/RP集成技术为核心的复杂曲面产品快速开发模式,主要的研究内容有:1、阐述了RE、RP技术的概念、应用范围以及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讨论了现阶段RE/RP技术集成系统框架,研究了各种集成方式的优点及不足,论述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2、研究了RE/RP的关键技术及相关理论,通过比较各种相关技术和工艺方法,结合本课题的特点以及学校现有的设备选择RE/RP的集成方式,构建了集成系统的框架。3、介绍了逆向工程中数据采集的设备和方法,采用激光扫描法对自行车鞍座进行非接触式数据采集,运用Imageware软件对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并构建边界线、特征曲线及约束曲线,通过数据接口将创建的曲线导入Pro/E中进行曲面拟合以及CAD模型重构。4、利用ANSYS软件对自行车鞍座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市场调研及分析,结合产品创新设计理念,对自行车鞍座进行了再设计。5、结合自行车鞍座模型本身的特点以及实验室现有快速成型设备,选用合适的快速成型工艺,对自行车鞍座进行了MEM工艺模型处理,并论述了鞍座的快速成型步骤及过程,实现了产品的快速制造。最后,对全文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董黎敏,刘霞,茅波,吴大将[6](2008)在《RE/RP技术的现状及集成方式》文中提出文章简要介绍了RE/RP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概况,讨论了RE/RP的关键技术及特性。基于RE/RP产品开发流程,比较详细的探讨了RE/RP的集成方式,并指出每一种集成方式存在的不足,为以后RE/RP技术的提高奠定了基础。最后阐述了RE/RP技术的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
牟小云[7](2008)在《基于RE/RP集成的复杂外型产品快速成型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航空航天、汽车、工艺品、模具等行业的飞速发展,具自由曲面的复杂零件越来越多,逆向工程是获得该类产品CAD模型的重要途径,而快速成型技术又为该类产品的快速原形提供了有力的手段,因此基于逆向工程技术的RE/RP制造系统就成为当前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对加速产品设计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针对逆向工程中,具有复杂曲面形体的CAD建模工作效率低等问题,结合实物反求过程,对RE过程中的曲面重构技术进行研究。针对反求物体表面不同特征及其测量点云,采用了基于曲面特征的曲面建模方法和基于截面线特征的曲面建模方法,并结合复杂曲面部件的CAD模型重建过程,进行了具体的应用分析,完成了产品的数据测量、数据预处理、曲面建模及CAD/CAM加工仿真等工作。在对RE/RP接口文件研究的基础之上,针对传统的STL文件切片算法效率较低,数据庞大,求交时遍历所有三角面片,在切片处理过程中耗时多等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坐标分层的STL模型切片算法,并以Vc++和openGL为开发工具,开发了STL切片软件,生成快速成型机可接受的片层木*.cli文件,该算法较好的改善了STL数据结构,减少切片消耗时间,提高了切片效率,成功地实现了STL模型的快速切片。针对快速原形的问题,研究了RPM制造工艺、RE/RP集成制造系统的环境组成、快速成型系统数据传送等问题,通过Surface软件对点云处理、曲线编辑及UG软件的实体生成处理,成功地生成了原形机可接受的STL文件,实现了实际复杂产品的快速原形,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刘炳辉,杨晓冬,王扬[8](2008)在《基于RE/RP直接集成的医学模型快速原型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复杂曲面重构是反向工程的瓶颈,对于医学模型来说这一问题尤其突出,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T图像的,以RE/RP直接集成技术为核心的医学模型的快速原型开发方法。在本方法中对扫描得到的CT切片数据直接进行切片处理,根据截面切点数据进行轮廓的识别与提取,获得实体的截面轮廓信息,输出STL格式文件给快速成型系统制造实体的物理原型件,从而避免曲面重构。
刘志辉[9](2007)在《数值模拟快速成形及模具制造集成化的研究 ——结合连杆成形》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是我的导师宋玉泉教授关于“连续局部塑性精成形设备及工艺”研究方向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吉林大学超塑性与塑性研究所承担的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汽车连杆辊压塑性精成形新设备和新工艺”密切相关,按照导师所提出的“科、教、产”一体化模式进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制造技术不断涌现,如何更好的利用先进制造技术,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优势,成为了一个难题。本文从集成化出发,对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形集成,CAD/CAE集成,CAD/CAM集成方式做系统研究;并结合吉林大学超塑性与塑性研究所现有设备对集成化方案做具体设计;以连杆成形为例,对集成化制造系统在连杆成形中的应用做具体介绍。与传统的产品设计制造相比,数值模拟、快速成形及模具制造集成化系统能够缩短产品设计、制造周期,提高产品设计、制造质量,降低成本,最终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饶双艳[10](2007)在《数值模拟、快速成形及模具制造集成化的研究 ——结合粉末成形》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是我的导师宋玉泉教授提出的“结合吉林大学超塑性与塑性研究所的建设来建立集成制造系统”研究方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与研究所今后要重点研究的“粉末成形”方向密切相关。论文是按照宋老师提出的“科、教、产”一体化模式进行的。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1世纪的制造业是以信息为主导,采用先进生产模式、先进制造系统、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组织管理形式的全新行业,它的特征是全球化、网络化、虚拟化、智能化、集成化以及环保协调的绿色制造。随着各种先进制造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广泛推广和应用,相应的通用或专用系统软件也应运而生。但大多数系统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彼此之间未能较好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传递,形成诸多信息孤岛,使得各系统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如何将这些系统按照不同的用途有机集成,利用统一的数据格式来进行信息的传递和转化,保证信息在集成系统内部流通时畅通无阻,并且协调各子系统高效运行,这些已经成为先进制造技术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各种系统集成方式和数据接口形式,结合吉林大学超塑性与塑性研究所建设情况,研究和探索建立较佳的集成系统,最后将初步设计的集成系统应用于粉末成形工艺,讨论集成系统在粉末冶金产品开发、压制模具的设计及压制工艺制定等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一种RE/RP集成的工艺产品原型快速开发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RE/RP集成的工艺产品原型快速开发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RE/RP集成技术的飞机驾驶员座椅靠背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 |
1.2.1 课题来源 |
1.2.2 研究目的 |
1.3 RE/RP集成技术 |
1.3.1 RE技术的定义及工作流程 |
1.3.2 RE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应用 |
1.3.3 RP的定义及工作流程 |
1.3.4 RP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应用 |
1.3.5 RE/RP集成系统 |
1.4 研究内容及方案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案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靠背的数据测量与处理 |
2.1 数据测量 |
2.1.1 数据测量方法与设备 |
2.1.2 靠背的数据测量 |
2.2 数据处理 |
2.2.1 数据处理软件 |
2.2.2 靠背的数据处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靠背的三维模型重构 |
3.1 三维模型重构概述 |
3.1.1 重构的算法 |
3.1.2 参数表达 |
3.2 模型重构方法 |
3.3 曲面重构策略 |
3.3.1 传统模型重构策略 |
3.3.2 快速模型重构策略 |
3.4 模型精度评价 |
3.4.1 评价目的 |
3.4.2 评价量化指标 |
3.5 靠背曲面模型重构 |
3.5.1 多边形化处理 |
3.5.2 曲面造型 |
3.5.3 曲面模型的精度评价 |
3.6 实体加厚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靠背的RP制造 |
4.1 RP制造工艺 |
4.1.1 RP制造工艺流程 |
4.1.2 RP的工艺分类 |
4.2 靠背RP成型材料与设备 |
4.2.1 成型材料的选用 |
4.2.2 Projet3510SD成型机的特性 |
4.3 靠背SLA技术的实现 |
4.3.1 SLA前处理 |
4.3.2 分层数据处理 |
4.3.3 后处理 |
4.4 成型样件误差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2)基于RE/RP技术电脑显示器底座快速原型制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反求工程概述 |
1.2.1 反求工程的概念 |
1.2.2 反求工程的应用范围 |
1.2.3 反求工程技术在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 |
1.3 快速成型概述 |
1.3.1 快速成型的概念 |
1.3.2 快速成型的应用范围 |
1.3.3 快速成型技术在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 |
1.4 RE/RP 系统的集成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RE/RP 技术及相关理论研究 |
2.1 RE 技术及相关理论研究 |
2.1.1 反求工程的内涵 |
2.1.2 反求工程的关键技术 |
2.2 RP 技术及相关理论研究 |
2.2.1 RP 技术原理 |
2.2.2 RP 技术主要工艺方法 |
2.3 Pro/ENGINEER 造型软件简介 |
2.4 RE/RP 技术集成方式的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反求工程的电脑显示器底座设计 |
3.1 电脑显示器底座的数据采集 |
3.1.1 数据采集设备和方法 |
3.1.2 电脑显示器底座的数据采集步骤 |
3.2 电脑显示器底座的数据处理 |
3.2.1 等精度直接测量 |
3.2.2 等精度(直接)测量数据处理步骤 |
3.3 电脑显示器底座 CAD 模型重构 |
3.3.1 模型重构软件介绍 |
3.3.2 模型重构及输出 STL 文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快速成型制造及其加工工艺的研究 |
4.1 分层与控制软件 Aurora 简介 |
4.1.1 软件功能 |
4.1.2 运行环境 |
4.1.3 启动 Aurora 软件 |
4.1.4 分层 |
4.1.5 层片模型 |
4.1.6 设定成型位置 |
4.2 电脑显示器底座的快速成型 |
4.2.1 成型设备简介 |
4.2.2 成型制造前的数据准备 |
4.2.3 MEM 快速成型工艺流程 |
4.3 零件熔融挤压成型过程中的不足以及解决方法 |
4.3.1 缝隙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
4.3.2 台阶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数字模型获取及基于Objet的快速原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数字模型获取技术的研究 |
1.2.1 逆向工程的现状 |
1.2.2 逆向工程的流程及关键技术 |
1.2.3 逆向工程建模存在的问题 |
1.3 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的研究 |
1.3.1 快速原型技术现状 |
1.3.2 快速原型技术的应用 |
1.3.3 快速原型技术的发展方向 |
1.4 RE/RP 的集成 |
1.5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章 模型数字化与快速成型工艺的选择 |
2.1 零件数字化技术 |
2.1.1 三维测量技术 |
2.1.2 数字化方案的选择 |
2.1.3 鼠标底座数字化过程 |
2.2 应用平台介绍 |
2.2.1 UG NX 软件 |
2.2.2 Imageware 软件 |
2.3 快速成型工艺的选择 |
2.3.1 Objet 快速成型机的工作原理 |
2.3.2 Objet 快速原型的优势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字模型获取技术的研究 |
3.1 点云数据的处理 |
3.1.1 点云数据的预处理 |
3.1.2 数据分块 |
3.1.3 截面特征提取 |
3.1.4 边界线特征的提取 |
3.2 数字模型的获取 |
3.2.1 修补法获取数字模型 |
3.2.2 曲面建模技术研究 |
3.2.3 三维数字模型的重构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OBJET 的快速成型工艺研究 |
4.1 OBJET 快速成型系统运行流程 |
4.2 OBJET 成型过程的特点 |
4.3 OBJET 成型件变形的研究 |
4.4 OBJET 成型件的精度研究 |
4.5 OBJET 快速成型工艺的研究 |
4.5.1 Objet 快速成型软件运行过程 |
4.5.2 STL 文件的规则及错误 |
4.5.3 STL 文件错误处理方法 |
4.5.4 基于Objet 成型的切片方法 |
4.6 OBJET 快速成型材料的选择 |
4.6.1 光固化材料的性能要求 |
4.6.2 配方的设计与优化 |
4.6.3 Objet 快速成型材料的选择 |
4.7 基于OBJET 的快速成型操作过程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RE 与RP 的集成技术研究 |
5.1 RE/RP 集成方法的分析与比较 |
5.1.1 基于CAD 建模的RE/RP 系统集成优势 |
5.1.2 鼠标底座加工集成方案选择 |
5.2 实验数据比较 |
5.2.1 直接集成实验 |
5.2.2 基于CAD 模型的集成 |
5.3 基于集成技术的快速成型件精度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得研究成果 |
致谢 |
(4)复杂型腔玻璃模具RE/RP集成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反求工程(RE)与快速成型(RP)技术 |
1.2.1 RE的含义、研究现状及应用 |
1.2.2 RP的含义、研究现状及应用 |
1.3 复杂曲面产品及其模具快速开发的关键技术 |
1.3.1 复杂曲面产品特点及应用范围 |
1.3.2 复杂曲面产品模具快速开发的关键技术 |
1.4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研究内容及实施方案 |
第二章 复杂曲面RE建模及其RP原型的制作 |
2.1 复杂曲面的数字化方法 |
2.1.1 点云数据测量方法的选择 |
2.1.2 点云数据测量的主要问题 |
2.1.3 复杂曲面玻璃制品的测量 |
2.2 点云数据的预处理 |
2.2.1 误差点的识别和去除 |
2.2.2 数据平滑精简 |
2.2.3 点云特征的识别及分块 |
2.3 曲面的重构与CAD建模 |
2.3.1 曲面的重构 |
2.3.2 曲面的CAD建模 |
2.4 玻璃鼠标自由曲面的重构 |
2.4.1 设计思路及构面方法的规划 |
2.4.2 玻璃鼠标曲线的创建与重构 |
2.4.3 玻璃鼠标曲面的重构 |
2.4.4 玻璃鼠标曲面检测与误差分析 |
2.4.5 玻璃鼠标CAD建模 |
2.5 快速原型技术的工艺方法 |
2.6 快速原型制造过程 |
2.6.1 快速原型制作的工艺流程 |
2.6.2 快速原型件的制作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RE/RP集成的复杂型腔模具快速开发研究 |
3.1 快速模具制造技术 |
3.1.1 快速直接模具制造技术 |
3.1.2 快速间接模具制造技术 |
3.2 基于RE/RP集成的复杂型腔模具快速开发技术 |
3.2.1 选择具体制模工艺时需考虑的因素 |
3.2.2 基于RE/RP集成的复杂型腔玻璃模具快速开发工艺流程 |
3.3 玻璃模具毛坯的制作工艺 |
3.3.1 石膏模制备模具毛坯型芯 |
3.3.2 玻璃模具毛坯木模的制作 |
3.3.3 玻璃模具毛坯的制作 |
3.4 快速模具制造工艺过程误差分析及精度控制 |
3.4.1 快速模具制造工艺过程误差影响因素的分析 |
3.4.2 快速制模精度控制系统的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RE/RP集成技术的快速精铸EDM电极的研究 |
4.1 RE/RP集成技术在快速精密铸造中的应用 |
4.1.1 铸造成形对原型模样的性能要求 |
4.1.2 几种主要快速精密铸造工艺的特点分析 |
4.2 基于SLA原型快速精铸复合型壳制备的工艺研究 |
4.2.1 面层型壳的制备 |
4.2.2 背层陶瓷型壳的制备 |
4.2.3 复合陶瓷型壳的制备 |
4.2.4 型壳的焙烧脱树脂 |
4.3 EDM电极凝固过程的有限元模拟 |
4.3.1 凝固模拟时的基本假设 |
4.3.2 铸件/铸型边界条件的处理 |
4.3.3 潜热问题的处理 |
4.3.4 材料物性参数设定 |
4.3.5 温度场的计算 |
4.3.6 位移场的计算 |
4.4 实验验证及误差分析 |
4.4.1 实验验证 |
4.4.2 误差分析 |
4.5 鼠标EDM电极的制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5)复杂曲面零件的RE/RP集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反求工程概述 |
1.2.1 反求工程的概念 |
1.2.2 反求工程的应用范围 |
1.2.3 反求工程技术在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 |
1.3 快速成型概述 |
1.3.1 快速成型的概念 |
1.3.2 快速成型的应用范围 |
1.3.3 快速成型技术在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 |
1.4 RE/RP 系统的集成 |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及全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RE/RP技术及相关理论研究 |
2.1 RE 技术及相关理论研究 |
2.1.1 反求工程的基本步骤 |
2.1.2 反求工程关键技术 |
2.2 RP 技术及相关理论研究 |
2.2.1 RP 技术原理 |
2.2.2 RP 技术主要工艺方法 |
2.3 RE/RP 技术集成方式的选择 |
2.4 RE/RP 技术相关专业软件介绍 |
2.4.1 反求工程专业软件介绍 |
2.4.2 CAD 建模软件介绍 |
2.4.3 有限元分析软件介绍 |
2.5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反求工程的自行车鞍座曲面设计 |
3.1 自行车鞍座的数据采集 |
3.1.1 数据采集设备和方法 |
3.1.2 自行车鞍座的数据采集步骤 |
3.2 自行车鞍座的数据处理 |
3.2.1 自行车鞍座的数据预处理 |
3.2.2 点云数据的对称面求解 |
3.3 构建边界线和特征曲线 |
3.3.1 构建边界线 |
3.3.2 构建特征曲线 |
3.4 构建边界线和特征曲线 |
3.4.1 曲面拟合 |
3.4.2 曲面误差分析与调整 |
3.4.3 CAD 模型重构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ANSYS的自行车鞍座再设计 |
4.1 自行车鞍座的有限元分析 |
4.1.1 Pro/E 环境下的工作 |
4.1.2 ANSYS 环境下的工作 |
4.2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自行车鞍座的改良设计 |
4.2.1 产品设计系统中的反求工程 |
4.2.2 自行车鞍座市场调研 |
4.2.3 自行车鞍座的再设计 |
4.3 小结 |
第五章 自行车鞍座的快速成型 |
5.1 相关软件介绍 |
5.1.1 大法师(Daphne)软件 |
5.1.2 控制软件Cark |
5.2 自行车鞍座的快速成型 |
5.2.1 自行车鞍座的MEM 模型处理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RE/RP技术的现状及集成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RE/RP技术简介及其发展 |
2 RE/RP的关键技术及特性 |
2.1 RE/RP的关键技术 |
(1) 数据采集 |
(2) 数据处理 |
(3) 曲面重构 |
(4) 曲面的光顺品质分析和优化技术 |
(5) 数据交换 |
(6) 快速成型 |
2.2 RE/RP的特性 |
(1) 快速建立新产品的数据化模型 |
(2) 显着提高新产品技术水平 |
(3) 彻底改变新产品传统制造工艺方法 |
(4) 大大缩短新产品研发周期 |
(5) 异地制造或虚拟制造成为现实 |
(6) 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 |
3 RE/RP的集成方式 |
4 RE/RP技术的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 |
4.1 RE/RP技术的应用领域 |
4.2 RE/RP技术的发展趋势 |
5 结束语 |
(7)基于RE/RP集成的复杂外型产品快速成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反求工程(RE)概述 |
1.1.1 反求工程的概念 |
1.1.2 反求工程的关键技术 |
1.1.3 逆向工程的应用 |
1.2 快速成型技术(RP)简介 |
1.2.1 快速成型技术的基本原理 |
1.2.2 快速成型技术的特点和使用范围 |
1.3 RE/RP集成技术 |
1.3.1 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2 本文的选题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
2 三维数据的获取及预处理 |
2.1 测量方法比较 |
2.2 数据采集 |
2.3 点云数据预处理 |
2.3.1 数据预处理关键技术 |
2.3.2 多视点云拼接 |
2.3.3 数据对齐的方式 |
2.3.4 数据融合 |
2.4 本章小结 |
3 复杂外形产品RE建模技术的研究 |
3.1 三维软件中曲面的构造理论 |
3.2 反求软件的曲面构建原理及其发展 |
3.3 RE建模方法 |
3.3.1 基于曲面特征的曲面建模方法 |
3.3.2 基于截面线特征的曲面建模方法 |
3.3.3 基于两种建模技术的综合建模方法 |
3.4 基于CAD/CAM的加工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坐标分层的STL模型切片算法及其实现 |
4.1 RP系统数据接口 |
4.2 标准STL文件格式 |
4.3 标准STL文件的规则及存在问题 |
4.4 STL文件的切片处理 |
4.4.1 STL文件切片的一般流程 |
4.4.2 算法的回顾 |
4.5 STL文件切片算法的改进研究 |
4.5.1 基于坐标分层的STL文件切片算法基本思想 |
4.5.2 数据结构的建立 |
4.5.3 三角面片与切片平面的交线求解 |
4.5.4 截面轮廓信息的输出格式 |
4.5.5 算法的实现过程 |
4.6 软件的开发及应用实例 |
4.6.1 软件概述 |
4.6.2 软件的功能 |
4.6.3 应用实例 |
4.6 本章小结 |
5 RE/RP集成制造系统 |
5.1 表面模型与RP工艺集成存在的问题 |
5.2 面向工程应用的逆向工程系统的环境组成 |
5.2.1 Imageware软件的输入输出功能 |
5.2.2 UG软件的功能及输入处理 |
5.2.3 RP系统设备 |
5.3 工艺品维纳斯的反求过程 |
5.3.1 工艺品维纳斯RE建模过程 |
5.3.2 工艺品维纳斯的快速原形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数值模拟快速成形及模具制造集成化的研究 ——结合连杆成形(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集成化技术 |
1.2.1 集成化技术的定义 |
1.2.2 集成化的作用 |
1.3 集成化相关技术介绍 |
1.3.1 逆向工程 |
1.3.2 快速成形 |
1.3.3 数值模拟 |
1.3.4 CAD/CAM |
1.4 国内研究现状 |
1.4.1 逆向工程技术 |
1.4.2 快速成形技术 |
1.4.3 模具 CAD/CAE/CAM |
1.4.4 集成化技术 |
1.5 国外研究现状 |
1.5.1 逆向工程技术 |
1.5.2 快速成形技术 |
1.5.3 模具 CAD/CAE/CAM |
1.5.4 集成化技术 |
1.6 论文相关内容 |
1.6.1 论文的组织路线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1.6.3 论文目的 |
第二章 集成化系统的总体设计 |
2.1 总体设计的原则 |
2.2 RE/RP 集成方案 |
2.2.1 集成方案设计 |
2.2.2 集成方案的具体实现 |
2.3 RE 系统设计 |
2.3.1 便携式三维照相测量仪 |
2.3.2 Imageware 软件介绍 |
2.3.3 Pro/Scan Tools 介绍 |
2.3.4 RE 系统实现的具体过程 |
2.4 RP 系统设计 |
2.4.1 RS-450SS激光快速成形机 |
2.4.2 彩色三维打印机 |
2.4.3 Magics RP 软件 |
2.4.4 RP 系统实现的具体过程 |
2.5 CAD/CAE 集成方案 |
2.5.1 集成方案设计 |
2.5.2 集成系统的具体实现 |
2.6 CAD/CAM 集成方案 |
2.6.1 集成方案设计 |
2.6.2 集成系统的具体实现 |
2.7 集成化系统总体设计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集成化制造系统在连杆成形中的应用 |
3.1 连杆模型的重构 |
3.1.1 测量准备 |
3.1.2 测量数据预处理 |
3.1.3 连杆曲线曲面的建立 |
3.1.4 基于Pro/E 的 CAD 模型重构 |
3.2 连杆快速原型制作 |
3.3 连杆成形数值模拟 |
3.3.1 专利介绍 |
3.3.2 连杆成形工艺设计 |
3.3.3 连杆成形数值模拟 |
3.4 连杆模具NC 加工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集成化制造与连杆常用制造工艺对比研究 |
4.1 连杆常用制造工艺 |
4.1.1 模铸连杆工艺 |
4.1.2 模锻连杆工艺 |
4.1.3 粉末锻造连杆工艺 |
4.1.4 常规粉末冶金(一次烧结)连杆工艺 |
4.1.5 粉末热挤压锻造连杆工艺 |
4.1.6 其他连杆工艺 |
4.2 几种常用工艺的技术性经济性对比 |
4.2.1 技术性分析比较 |
4.2.2 经济性分析比较 |
4.3 基于集成化制造系统连杆成形工艺的优势特点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一、全文重点 |
二、全文结论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10)数值模拟、快速成形及模具制造集成化的研究 ——结合粉末成形(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序言 |
1.2 集成化概述 |
1.3 集成系统中涉及的若干技术 |
1.4 集成系统的国外研究现状 |
1.5 集成系统的国内研究现状 |
1.6 论文的相关内容 |
第二章 集成系统的选择与建立 |
2.1 集成系统的原则 |
2.2 RE 系统的选择 |
2.3 CAD/CAE/CAM 系统的选择 |
2.4 RP 系统的选择 |
2.5 RE 和CAD/CAM 集成系统的建立 |
2.6 CAD/CAE 集成系统的建立 |
2.7 RP/CAD 集成系统的建立 |
2.8 CAD/CAM 集成系统的建立 |
2.9 总集成系统的建立 |
2.10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集成系统在齿轮粉末成形中的应用 |
3.1 齿轮的典型成形工艺及对比 |
3.2 直齿轮CAD 模型的重构 |
3.3 直齿轮粉末压制模具的设计 |
3.4 直齿轮粉末压制成形过程数值模拟 |
3.5 粉末压制模具的RP 加工 |
3.6 粉末压制模具的NC 加工 |
3.7 应用集成系统的粉末成形工艺的优势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四、一种RE/RP集成的工艺产品原型快速开发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RE/RP集成技术的飞机驾驶员座椅靠背研究与开发[D]. 张梦旖. 西京学院, 2016(02)
- [2]基于RE/RP技术电脑显示器底座快速原型制造研究[D]. 李春玲. 苏州大学, 2011(06)
- [3]数字模型获取及基于Objet的快速原型技术研究[D]. 程瑞锋. 湖北工业大学, 2009(S2)
- [4]复杂型腔玻璃模具RE/RP集成技术的研究[D]. 胡志力. 山东理工大学, 2009(08)
- [5]复杂曲面零件的RE/RP集成技术研究[D]. 刘霞. 天津理工大学, 2009(07)
- [6]RE/RP技术的现状及集成方式[J]. 董黎敏,刘霞,茅波,吴大将.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8(07)
- [7]基于RE/RP集成的复杂外型产品快速成型技术研究[D]. 牟小云. 西安理工大学, 2008(12)
- [8]基于RE/RP直接集成的医学模型快速原型开发[J]. 刘炳辉,杨晓冬,王扬.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8(02)
- [9]数值模拟快速成形及模具制造集成化的研究 ——结合连杆成形[D]. 刘志辉. 吉林大学, 2007(04)
- [10]数值模拟、快速成形及模具制造集成化的研究 ——结合粉末成形[D]. 饶双艳. 吉林大学,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