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弓根螺钉BAK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

椎弓根螺钉BAK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

一、椎弓根螺钉与BAK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论文文献综述)

乔涵,赵杰[1](2022)在《从生物力学角度看腰椎手术发展》文中研究说明外科手术作为腰椎退行性疾病(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s, LDDs)的重要治疗手段,其进展依赖于人们对脊柱生物力学理念的理解与革新。充分认识腰椎衰老退变过程中生物力学改变是理解LDDs发病过程、改革LDDs手术策略,进而采用针对性更强、更微创治疗方法的重要基础。本文阐述LDDs与椎体、椎间盘及椎旁肌退变生物力学之间关系,并按照腰椎手术特点,将腰椎手术发展史大致划分为无内植物时代(1980年前)、内植物时代(1980~1990年)、脊柱融合时代(1990~2010年)及精准微创减压时代(2010年往后),分别凝练各时代重要生物力学研究对腰椎手术发展的意义。从生物力学角度而言,脊柱手术发展史就是随着人们对脊柱生物力学认识不断深入而变革手术策略的发展史。紧跟生物力学研究不断深入,一步一脚印开发更适应脊柱生理生物力学特征的治疗策略,从而指导未来脊柱手术发展方向。

郎昭,葛腾辉,吴静晔,张宁,田伟,孙宇庆[2](2022)在《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联合侧方钢板与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半年随访》文中指出背景: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技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优势受到术后融合器沉降的影响。内固定辅助可以提供更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可能减少沉降的发生,其中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联合侧方钢板固定避免了后方切口的损伤。目的:分析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联合侧方钢板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早期临床和影像学结果,并与联合双侧椎弓根螺钉比较,分析融合器沉降程度是否存在差异。方法:14例(17个节段)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联合侧方钢板内固定患者(侧方钢板组);12例(15个节段)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联合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患者(双侧椎弓根螺钉组)。收集患者术前、术后3 d及术后6个月临床及影像学数据;临床评估患者腰痛及下肢痛目测类比评分和Oswestry残障指数评分(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影像学评估椎间隙高度、节段性脊柱前凸角,并测量融合器沉降程度。结果与结论:(1)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定量CT骨密度、术前诊断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双侧椎弓根螺钉组手术时间显着长于侧方钢板组(P=0.025);侧方钢板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3%,双侧椎弓根螺钉组为33%;两组在手术节段、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无显着性意义;(2)两组间术前及术后6个月腰痛、下肢痛目测类比评分及术前ODI评分差异无显着性意义,术后6个月双侧椎弓根螺钉组ODI评分显着低于侧方钢板组(P=0.007);两组术后6个月相比术前在腰痛及下肢痛目测类比评分、ODI评分上均有显着改善(P <0.05);(3)两组术后3 d相比术前椎间隙高度和节段性脊柱前凸角均有显着性提高;术后6个月相比术后3 d椎间隙高度均出现显着性丢失(P <0.05);术前及术后3 d两组椎间隙高度差异无显着性意义,术后6个月侧方钢板组椎间隙高度显着小于双侧椎弓根螺钉组(P=0.044);(4)两组间节段性脊柱前凸角差异无显着性意义;(5)两组术后6个月融合器沉降率差异无显着性意义,侧方钢板组融合器重度沉降2例,双侧椎弓根螺钉组无重度沉降病例;(6)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时,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联合侧方钢板内固定比联合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器早期沉降更加明显;对疼痛的缓解效果两者相似,但在生活质量评价上联合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优于联合侧方钢板内固定。

李洪达[3](2021)在《单侧及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术治疗单侧神经症状为主的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对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单侧及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术治疗单侧神经症状为主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的差异以及腰腿痛评分、ODI指数、JOA评分、椎间融合率、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选择提供帮助。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8年12在本院治疗的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85例参与本次研究,其中40例接受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术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另外45例接受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术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入组标准:1、所有患者经CT及MRI检查确诊为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2、伴有单侧肢体神经症状:腰痛和(或)腿痛,可以伴有下肢麻木或间歇性跋行;3、经保守治疗3个月以上无效;4、未使用抗凝药物或停药1周以上;5、一般情况可,能够耐受手术。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术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的腰痛VAS评分及腿痛VAS评分;比较两组术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ODI指数、JOA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椎间融合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也显着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指数及JOA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两组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均显着低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两组ODI指数均低于治疗前,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1周、1个月腰痛VAS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ODI指数显着低于对照组,而JOA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腿痛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指数、JO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椎间融合率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术治疗单侧神经症状为主的腰椎管狭窄症均可以缓解疼痛,椎间融合率及安全性相当,但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更少、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低,对患者早期术后疼痛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情况改善效果更好,更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锻炼。

石贵文[4](2021)在《Wiltse入路与后正中入路固定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临床疗效及影像学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Wiltse入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via Wiltse approach,W-TLIF)及后正中入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via midline approach,M-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及影像学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脊柱外科接受单节段经椎间孔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资料,纳入标准:(1)年龄18-70岁,诊断为腰椎退行性疾病(L3-S1);(2)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节段不稳定;(3)腰椎管狭窄症伴退变性或医源性腰椎不稳;(4)椎体后缘离断症;(5)L5/S1极外侧椎间盘突出症;(6)I°、II°退变性或峡部裂型腰椎滑脱;(7)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完整且随访时间≥2年;(8)手术均有同一组高年资医师完成。排除标准:(1)既往腰椎手术史;(2)需多节段融合;(3)排除颈腰综合症、骨质疏松、脊柱畸形、腰椎骨折、腰椎结核等疾病;(4)排除因精神疾病不能自主进行功能评分。根据手术入路分为W-TLIF组(53例)和M-TLIF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两组患者各时间观测点腰痛及下肢疼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两组患者各时间观测点腰椎功能状况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螺钉置钉准确率、上位椎体螺钉对相邻关节突关节侵犯情况及椎弓根螺钉内倾角(Transverse screw angle,TSA)。比较两组患者各手术节段各时间观测点椎间隙高度、椎间植骨融合情况及相邻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W-TLIF组手术时间(115-135)min,平均(126±6)min,M-TLIF组(120-150)min,平均(137±9)min,统计结果显示:手术时间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手术时间W-TLIF组明显少于M-TLIF组。W-TLIF组术中出血量(140-170)ml,平均(155±9)ml,M-TLIF组(160-190)ml,平均(174±10)ml,统计显示: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术中出血量W-TLIF明显少于M-TLIF。W-TLIF组发生脑脊液漏1例、神经根损伤2例、切口感染2例,M-TLIF组发生脑脊液漏2例、神经根损伤2例、切口感染2例,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术后常见并发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相似。两组患者术后1个周和各随访时间节点腰痛VAS评分、JOA评分及ODI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W-TLIF组患者术后及以后各随访时间节点腰痛VAS评分、JOA评分及ODI明显优于M-TLIF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W-TLIF组术后腰背部疼痛减轻明显优于M-TLIF组,W-TLIF组腰椎功能明显优于M-TLIF组。两组患者术后1个周和各随访时间节点腿痛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术后1个周及各随访时间节点腿痛V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两组患者经手术减压术后神经根诱发的腿痛症状均明显改善。两组椎弓根螺钉在L3、L4、L5及S1椎弓根两侧总体置钉准确率分别为88.7%和88.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种入路均能满足螺钉置钉要求。W-TLIF组上位椎体椎弓根螺钉损伤关节突关节发生率21.7%,M-TLIF组为30.7%,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W-TLIF组置钉更不容易损伤上位椎体关节突关节。W-TLIF组术后L3-S1不同椎体右侧TSA为(20.2°±7.2°)、(25.0°±3.2°)、(25.2°±3.2°)、(18.4°±4.8°),M-TLIF组L3-S1不同椎体右侧TSA为(15.4°±5.0°)、(18.2°±5.1°)、(15.7°±4.5°)、(15.3°±4.2°);W-TLIF组术后L3-S1不同椎体左侧TSA为(21.3°±3.6°)、(24.6°±3.3°)、(25.0°±3.7°)、(18.0°±5.2°),M-TLIF组L3-S1不同椎体左侧TSA为(18.1°±4.4°)、(17.9°±4.0°)、(16.0°±4.6°)、(13.9°±5.3°)。W-TLIF组同一水平椎体同侧TSA明显大于M-TLIF组,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同一椎体不同置钉方法螺钉内倾角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不同椎体行椎弓根置钉W-TLIF组与M-TLIF组相比较均具有较大的内倾角。W-TLIF术后椎间隙高度为(10.4-17.1)mm,平均(13.8±1.8)mm,M-TLIF组术后椎间隙高度为(10.4-17.0)mm,平均(13.7±1.7)mm,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1个周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种手术入路行椎间隙撑开均可获得较满意的椎间隙高度恢复。W-TLIF组患者术后1年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为(8.5-15.8)mm,平均(11.1±1.4)mm,M-TLIF组的(8.4-13.2)mm,平均(10.9±1.2)mm,统计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患者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椎间高度均有少部分丢失,但椎间高度基本得到维持。W-TLIF组患者术后6个月融合率为88.7%,明显高于M-TLIF组77.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改良Brantigan的判断标准,W-TLIF组术后2年融合率为92.5%,M-TLIF组的90.9%,统计学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2年椎间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种手术入路术后2年均能获得满意的椎间融合。W-TLIF组患者术后2年手术节段相邻上位节段退变发生率为13.2%,M-TLIF组的27.3%,统计学结果显示两组相邻节段退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M-TLIF组较W-TLIF组更容易发生上位邻近节段退变。结论:两种入路行椎间孔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均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W-TLIF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及术后腰痛改善明显。此外,Wiltse入路能获得更大的螺钉内倾角,不仅能提供更强的力学强度,更能避免螺钉损伤关节突关节,降低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

杨树龙[5](2021)在《斜外侧椎间融合结合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三维有限元分析及其临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建立退变性腰椎侧凸(DLS)仿真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有效性验证。2、利用已建立的模型,模拟并建立单纯斜外侧椎间融合(OLIF)及其结合不同内固定方式的手术模型,比较各模型的稳定性及可行性,为临床提供力学依据。3、随访OLIF结合不同内固定手术的临床病例,对比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结果等进一步进行临床验证,为寻求更合理的手术方案。方法1、获取一名DLS患者的腰椎CT数据,利用mimics 20.0,Geomagic studio 12,Solid Works 2016和Abaqus 2018等有限元相关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将正侧位及模拟左右侧弯位的有限元模型与实际X线片对比,验证其与实际X线片吻合程度;在建立的模型中提取L1~S1节段,参照同类文献报告的实验数据,对其进行约束加载,并将加载结果与文献报告结果进行比较,验证模型的力学有效性。2、在建立的模型中提取L1~S1节段(M1),模拟OLIF连续三节段融合及其结合不同内固定方式,分别建立L2-5节段OLIF stand-alone模型(M2)、OLIF结合椎体钉固定模型(M3)、OLIF结合单边椎弓根螺钉固定模型(M4)和OLIF结合双边椎弓根螺钉固定模型(M5)。在不同工况下,记录并分析各模型椎间活动度(ROM)、融合器及内固定的应力及其分布情况以及邻近节段椎间盘应力(IDP)变化情况等;探索不同内固定方案对腰椎各部位应力的影响。3、分析2017年3月~2020年2月在我院采用OLIF技术治疗的DLS患者共69例。根据固定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双边固定组(25例)、单边固定组(23例)和椎体钉棒组(21例),分析比较三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影像学及临床结果等方面的差异,评价三种固定方式的优劣。结果1、成功建立了T12-S1的DLS三维有限元模型。整个模型共采用4种单元类型,15种材料性质,包含1264533个单元,其中四面体单元1196163个、杂交四面体单元64018个、六面体单元4310个和弹簧单元42个。几何有效性和力学有效性的验证结果显示:有限元模型在正侧位、左右侧屈位的模拟结果与患者真实情况基本吻合;L1-S1节段有限元模型加载结果与文献报告结果基本一致。2、在六种运动状态下,四种手术模型融合节段总的ROM相较M1减小;与M1相比,M2的ROM降幅最小;M5最大;M3和M4居中;在前屈和后伸状态下,M4的ROM降幅基本接近M5;在左、右侧弯状态下,M3和M5的降幅基本接近。在所有载荷条件下,M2融合器应力峰值最大,M5最小,M3和M4居中,且在直立状态下应力峰值最小;在前屈状态下,M4与M5基本接近;在左侧弯状态下,M3与M5基本接近。在所有载荷条件下,M3、M4和M5内固定的应力峰值基本分布在螺钉根部与皮质骨交界处和钉与棒交界处,在直立状态下峰值最小,且M5钉棒应力峰值最小。在所有运动状态下,四种手术模型邻近椎间的ROM和IDP较M1相比均增加;与M1相比,M2的L1/2椎间ROM和IDP增量最小,M5最大,M3和M4居中。四种手术模型在所有运动状态下L1/2椎间ROM增量较L5/S1大。除后伸外,其余活动状态下L1/2的IDP增量较L5/S1大。3、单边固定组实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其他两组(P<0.05)。三组患者体感诱发电位波幅改善率均为70%以上,术后12月随访椎间融合率高达83.3%以上。术后1、3天双边固定组的肌酸激酶水平较其它两组高(P<0.05);术后6月、12月,双边固定组椎旁肌横截面面积较其它两组小(P<0.05),椎体钉棒组腰大肌横截面面积较其它两组小(P<0.05)。术后6月、12月三组病例腰腿疼痛及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12月随访,三组患者的腰椎前凸角、骨盆倾斜角及骨盆入射角与腰椎前凸角差值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双边固定组侧凸Cobb角小于其它两组(P<0.05),双边固定组融合节段前凸角、融合节段平均椎间高度和椎间孔高度均大于其它两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硬膜囊面积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固定方式对邻近节段椎间高度均有影响,双边固定组对上邻近节段的影响大于其它两组(P<0.05)。结论1、成功建立了仿真DLS有限元模型。将模型与实际X线片相比,几何形态相似度高;力学有效性验证与文献报道结果基本一致,真实反映了实际DLS的腰椎生物力学特性,为下一步力学分析研究奠定了基础。2、OLIF stand-alone模型在活动度方面较完整模型明显降低,与其它三种结合内固定模型相比,稳定性最差;而双边椎弓根螺钉固定模型在四种手术模型中稳定性最好。单边椎弓根螺钉固定和椎体钉固定,在稳定性方面较双边椎弓根螺钉固定略差,对上邻近节段的影响小于双边椎弓根螺钉固定,值得临床尝试。3、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肌肉损伤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单边固定组优于其它两组。双边固定组维持融合节段的稳定性优于其它两组,对上邻近节段的影响大于其他两组。椎体钉棒组和单边固定组在矢状面矫形、椎管减压和临床疗效方面最终获得与双边固定组相同的效果。

侯广原[6](2021)在《骨水泥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技术治疗退行性脊柱病变伴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应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伴有骨质疏松的不同类型腰椎退行性病变的远期疗效。方法纳入60例伴骨质疏松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30例,完善术前检查及X射线片、CT、MRI检查。对照组使用常规椎弓根螺钉技术,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骨水泥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前1 d及术后1周、6个月、1年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此来评价手术疗效。结果与结论(1)2组患者中,术后1周、6个月及1年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优于术前,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术后6个月、1年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低于术后1周,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术后1年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低于术后6个月,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2)试验组术后6个月及1年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3)试验组术后内固定棒松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说明应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伴有骨质疏松的腰椎退行性病变时,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应用中安全有效,治疗效果尚可。

郑越生[7](2020)在《三种不同植骨方法在TLIF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背景:腰椎退变性疾病是指一系列因腰椎间盘及关节突软骨和周围韧带退变性病变引起的,以腰腿疼痛为主要症状的脊柱外科疾病的总称。腰椎融合术在退变性疾病治疗广泛应用,已经成为脊柱外科手术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手段。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融合术,其在保留脊柱后侧韧带复合结构的同时,又不会损伤椎管内神经组织。其临床采用的椎间融合方法有所不同,主要有自体髂骨+融合器、自体椎板关节突骨+融合器、同种异体骨+融合器,关于这几种植骨来源对疗效的影响,未见报道。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植骨方法在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TLIF)手术治疗单一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月间,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南部战区总医院)接受TLIF手术治疗109例单一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植骨方法不同分为:自体髂骨+融合器(A组,42例)、自体椎板、关节突骨+融合器(B组,38例)、同种异体骨+融合器(C组,29例)。术后随访3个月、6个月、12个月,比较三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椎间融合率、疼痛VAS评分、腰椎JOA评分等情况。结果: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A组椎间融合率均高于B组、C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12个月融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三组患者的VAS、JOA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术后3、6、12个月,三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术后3个月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术后6、12个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术后3、6、12个月,三组患者的JOA评分均高于术前,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组内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三种不同植骨方法TLIF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均为有效的手术方式,三者近期疗效满意。术后3个月自体髂骨融合组的椎间融合率高于自体椎板关节突骨融合组、同种异体骨融合组,6个月后三组间融合率无统计学差异。

陈飞飞[8](2020)在《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的可行性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脊柱领域常见病、多发病,经过保守治疗无效后,我们往往会采取开放手术的治疗方式。腰椎后路融合手术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经典手术方式之一,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临床实践表明,腰椎融合固定术可有效改善脊柱的失平衡状态,维持手术节段的稳定性,促进椎间隙的融合。但是,坚强的内固定会使病变节段原有活动度减少,相邻节段代偿性增加运动幅度,进而引起相邻节段椎间盘、小关节应力分布异常,加速相邻节段退变。与此同时存在的创伤大、出血多、花费高、恢复时间长、术后残留下腰痛等缺点,不容小视。当今,脊柱手术整体向微创方向发展,从最开始的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到目前从韩国引进的大热的UBE技术,这些技术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脊柱微创的发展,同样也存在“假微创、真开放”、“大通道、多通道”、“多切口、大切口”、“减压、融合与固定独立分开、各自为战”、“需要全麻或者硬膜外麻醉方式”、“术中需要变换手术体位”、“开放大cage,不能撑开、不能固定”等特点。针对目前脊柱微创领域的技术现状,我们课题组设想能否根据胸椎根外固定的思路、启示,借助于目前的脊柱微创内镜技术,借鉴颈椎零切迹钢板、可膨胀椎间融合器的设计灵感,发明一种手术技术或者匹配的脊柱微创器械,在目前常规椎间孔镜单一 7.5mm通道下通过安全三角(kambin’s triangle),完成腰椎间减压、融合、固定三大任务的一站式完成,减少手术创伤,实现真正意义的微创技术。目的:1、受到胸椎椎弓根根外固定的启示,我们创造性的提出了通过Kambin’s三角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通过影像解剖、神经影像学的测量、评估,评价其解剖可行性及神经安全性。2、为下一步研发新技术相关的脊柱微创器械(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提供解剖学参数,并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方法:1、早期对45具胸椎干骨标本进行测量,重点测量椎弓根-肋骨复合体中骨性结构间的相互关系,即测量横突中线与椎体的解剖对应关系、横突与椎弓根的解剖关系、横突与肋骨的解剖关系以及椎弓根与肋骨的解剖关系。得到启发,是否可寻找腰椎椎弓根根外固定的新方法,即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2、为证实该技术的解剖可行性,分别收集山东省立医院60名(男性22人,女性38人)进行腰椎CT扫描的志愿者,将扫描信息传至GEAW4.4工作站。测量腰椎体后角(P点)到对侧前角相应靶点(A:对侧前中1/3中点;B:对侧前中点;C:对侧中中点;D:对侧前中1/3上点;E:对侧前上点;F:对侧中上点)的距离及各径线分别在矢状位、横断位与相应椎体终板平行线的夹角(a1、a2、a3、b1、b2、b3、c1、c2、c3),并做统计学分析。3、该技术的入路是经由安全三角来实现的,安全三角区域能否为该技术提供技术可行性,不对硬膜囊/行走神经根、出口神经根产生损害。对60名志愿者(男性27人,女性33人)在山东省立医院接受腰椎MR检查,并将其检查结果数据上传至飞利浦(Achieva 1.5 T MR)工作站。预设三个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工作靶点(P1、P2、P3),分别测量它们在冠状位、矢状位上到达出口神经根、硬膜囊/行走神经根的距离,上下终板平面出口神经根到硬膜囊/行走神经根的距离,并做统计学分析。4、新技术的实现对脊柱微创(经皮椎间孔镜下)器械提出了迫切需求。我们根据新技术特点设计了一款可在单一常规7.5mm套筒下实现减压、融合与固定一站式完成的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同时对此款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进行有限元分析,间接评估其临床效用。结果:1、男女标本解剖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横突与椎弓根的解剖关系,横突中线位于椎弓根上、下边界的范围内。横突中线在T6[(1.36±1.20)mm]和T7[(0.82±1.01)mm]处更接近椎弓根中线。横突中线在T11[(4.96±0.89)mm]和T12[(5.09±0.99)mm]处远离椎弓根中线。横突中线至椎弓根上缘的距离由T1[(4.32±1.28)mm]逐渐增大至T12[(12.31±1.03)mm]。横突中线至椎弓根下缘的距离由T1[(-6.60±1.02)mm]逐渐减小至T12[(-1.87±1.02)mm]。横突中线位于T1至T9椎弓根下缘上方约4mm处。横突中线位于T10到T12椎弓根下缘约1-2 mm。为了研究横突与肋骨的解剖关系,肋骨在胸横突的前外侧从T1到T8重叠。但是肋骨在T9到T12的横突中有一小部分重叠。横突与肋间重叠高度由T1[(5.32±1.08)mm]到 T12[(0.31 ±0.66)mm]先增大后减小,在T5[(10.92±1.22)mm]处达到最大值。对于横突与椎体的相对位置,横突中线对应于椎体上1/3或中1/3的下半部分。横突中线至椎体上缘的距离由T1[(4.99±0.65)mm]逐渐增大至T12[(10.11±1.43)mm]。横突中线到椎体下缘的距离由 T1[(10.17±1.36)mm]到 T12[(9.18±0.93)mm]先增大后减小,在T5[(11.96±0.91)mm]处达到最大值。椎体横突中线到椎体中线的距离变化不大,在2mm-4mm之间波动。在椎弓根与肋骨的解剖关系上,椎弓根在前外侧T1-T6之间完全重叠,在T7-T9之间大部分重叠(约4/5)。但从T10到T12,肋骨部分重叠(约3/4)。椎弓根与肋骨重叠高度由T1[(6.12± 1.18)mm]到T12[(3.90± 1.04)mm]先升高后降低,在T5[(11.12±1.22)mm]时达到最大值。2、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过程中各路径可分为两组,中份组中,PC路径最短,PA路径和PB路径差距不大(P=0.123),无统计学意义。全长组中,PF路径最短,PD路径和PE路径差距不大(P=0.177),无统计学意义。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各路径从L1到S1整体呈现依次增大趋势,其中以PA路径、PD路径最明显,PB路径、PE路径次之;PC路径、PF路径先增大后减小。PE为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最理想的路径,其上行路径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L3处到达最高;其下行路径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L5处下降最低。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各路径在矢状位上的夹角a1、a2、a3、b1、b2、b3以及横断位上的夹角c1、c2、c3差异较大(P=0.000),有统计学意义;即 a1>a2>a3、b1>b2>b3、c1<c2<c3。矢状位下行路径的角度中b1、b2、b3变化明显且一致,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均在L3处最小,S1处最大;矢状位上行路径的角度中a1、a2变化一致,呈现增大趋势,a3先减小后增大,在L4处最小,L5处最大。横断位路径角度中c1、c2、c3变化一致,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其中cl、c2在L2处最大,c3在L3处最大,均在S1处最小。3、在L1/2-L5/S1各节段,各靶点(P1,P2,P3)到同侧出口神经根、硬膜囊/行走神经根的距离c1、c2、c3、c4、c5、c6双侧配对t检验p值均大于0.05;同节段各靶点双侧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将双侧合并进行均值的计算。c1、c2、c3、c4、c5、c6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自L1/2逐渐增大,L4/5最大,后L5/S1稍减小。随着靶点P1,P2,P3沿着椎间盘后缘水平中线向外侧移动,到硬膜囊、行走神经根的距离逐渐增大、到出口根的距离逐渐减小。靶点P1到出口根的距离明显大于到硬膜囊/行走根的距离,二者相差约1-3mm;靶点P3到出口根的距离明显小于到硬膜囊/行走根的距离,二者相差约1-3mm;而靶点P2到出口根的距离和到硬膜囊/行走根的距离各节段相差不大,均数相差均在1mm以内。上、下终板平面水平出口神经根到硬膜囊/行走神经根的距离d1、d2均逐渐增大(P<0.0001),且下终板平面数值均大于上终板平面(P<0.05)。各节段分别在上下终板平面左右两侧数值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26)。在L1/2-L5/S1各节段,各靶点(P1,P2,P3)切面水平上、下位椎体后下、上角投影点到出口神经根的距离s1、s2、s3、s4、s5、s6双侧配对t检验p值均大于0.05;同节段双侧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将双侧合并进行均值的计算。矢状位上,随着靶点(P1,P2,P3)切面的外移,s1,s3,s5逐渐减小,即s1>s3>s5;s2,s4,s6逐渐减小,即s2>s4>s6;在各个节段,均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L1/2节段最小,L5/S1节段最大。4、我们根据新技术对于脊柱微创器械的迫切需求,早期设计了四项专利(两项发明专利+两项实用新型专利),分别是:一种自导向撑开镜下可固定椎间融合器、一种自导向四面可撑开镜下植骨椎间融合器、一种可自控保护神经血管的腰椎间孔镜工作套筒、一种自导向可镜下植骨椎间融合器。5、建立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有限元模型,导入Abaqus 6.14-4软件中进行有限元分析。Model A(8mm融合器)共有223281个节点551584个单元,ModelB(10mm融合器)共有223413个节点552141个单元,Model C(12mm融合器)共有223507个节点552497个单元。约束L5椎体下表面的自由度为0,在L4椎体上表面向终板施加负荷为400N的垂直于水平面压力模拟正常人腰椎承载重力,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的方向上分别施加7.5Nm的纯扭矩,分前屈、后伸、左右旋转和左右侧曲等6种运动状态加载。记录不同手术模型中椎体、固定螺钉、融合器的最大应力和最大位移值。结论:1、胸椎椎弓根-肋骨复合体是一个三维解剖结构。椎弓根、横突、肋骨不在同一平面上,在不同节段中相对位置不同。椎弓根-肋骨复合体螺钉固定在解剖学上是可行的,可作为胸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有效补充。2、经Kambin’s三角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即PET0FPC技术)具有解剖可行性,同时为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的设计和制作提供解剖学参数。3、Kambin’s三角可作为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的工作区域,但实际安全区域比理论上的范围要小。椎弓根中内1/3纵垂线与椎间盘后缘水平中线的交点(P2)为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的最优“靶点”。实现脊柱内镜下单一通道彻底减压、融合固定一站式完成,具有神经安全性。4、以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为代表的一系列相应的脊柱微创(经皮椎间孔镜下)器械被设计研发出来,其中四项专利申请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其他专利正在积极申报过程中。5、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从有限元分析工程力学中表明,具有较高的强度,能够承受人体腰椎活动的负荷,并且不会破坏邻近终板造成融合器沉降,能够很好的实现椎间融合。

陈兵乾[9](2016)在《改良单侧后路椎间融合附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的生物力学及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改良单侧PLIF附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后即刻稳定性的生物力学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改良单侧PLIF术附加单侧椎弓根螺钉的初始稳定性情况,为临床该术式的应用提供生物力学上的依据。方法:选用10具新鲜小牛标本,随机为两组:(1)完整标本组(对照组);(2)改良单侧PLIF组附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组(单侧PLIF组)。将标本剥离椎旁肌肉,但保留各韧带和椎间盘纤维环。将标本按照临床手术操作,制成改良单侧PLIF附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的模型。将标本模型固定在骨水泥平台上,贴上电极片等。再将标本置于脊柱生物力学测试机上,分级加载0500N生理载荷,以每100N分级加载,加载速度应控制在1.4mm/min的速率,加载的重心在腰椎力学对称轴上。腰椎加载模拟人体生理运动工况,即人体功能位为中心压缩、前屈、后伸和侧屈状态,并加扭转状态测试,测试其平均应变值、轴向刚度和水平剪切刚度值、扭转强度,并与完整标本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1)平均应变值在轴向压缩时:完整标本组的平均应变为160.6με。改良单侧PLIF组的平均应变为150.1με,比完整组减少了6.5%,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屈曲时:完整标本组的平均应变为64.1με,改良单侧PLIF组的平均应变为60.1με,比完整组减少了6.25%,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后伸时:正常组的平均应变为91.4με,改良单侧PLIF组的平均应变为80.4με,比完整组减少了12.3%,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侧弯时:完整标本组的平均应变为106.8με,改良PLIF组的平均应变为89.6με,比完整组减少了16.4%,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2)轴向刚度和水平剪切刚度值:完整标本组的轴向刚度和水平剪切刚度分别为205.5 N/mm和1239.8 N/mm。改良PLIF术后,其平均轴向刚度值和水平剪切刚度值分别为248.3 N/mm和1535.3mm,与完整组比较增加了20.8%和23.9%(p<0.05)(3)扭转强度:完整标本组的最大扭矩为4.45Nm;改良单侧PLIF组最大扭矩分别为5.02nm,比完整组增加了12.3%(p<0.05)。结论:改良单侧plif只附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就能提供其在轴向压缩、屈伸、后伸、侧弯、水平剪切、扭转向上超过完整标本的足够的初始稳定性,证明改良单侧plif附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在生物力学上是安全的。第二部分:改良单侧plif附加单侧椎弓根螺钉与传统plif附加双侧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比较目的比较研究改良单侧plif附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和传统plif附加双侧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植骨融合率、术后并发症等。方法51例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改良单侧plif组:26例,男12例,女14例,年龄4157岁。病程124年。其中14例病变节段在l45,12例在l5s1。(2)传统plif组:25例,男12例,女13例,年龄4667岁。病程221年。其中12例病变节段在l45,13例在l5s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临床疗效满意率和植骨融合率等。结果(1)平均手术时间:传统plif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20min,改良单侧plif组为84min。(2)术中平均出血:传统plif组320ml,而改良单侧plif组约120ml,两者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传统plif组有7例患者术后输血,而改良单侧plif组术后均没有输血。(3)临床疗效:传统plif组优12例,良9例,优良率为84.0%;改良plif组优16例,良8例,优良率为92.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植骨融合率:传统plif组植骨融合率为92.4%,改良单侧plif组植骨融合率94.1%,两者无显着性差异(p>0.05)。(5)并发症情况:传统plif组有2例切口延迟愈合,未出现切口感染的情况;改良单侧plif组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神经根痛加剧:plif组有2例,改良单侧plif组1例,均经对症处理2周后缓解。术中硬膜囊撕裂:传统plif组1例,改良单侧plif组未出现该并发症。术后随访1430个月,平均24个月。传统plif组有8例患者术后6月仍诉腰背痛,经过功能锻炼等治疗,12个月后仍有1例患者遗留症状。而改良单侧plif组患者只有1例在6月后诉仍遗留腰背痛症状,经功能锻炼后明显缓解。两者均没有出现马尾神经损伤的情况。两者均未出现螺钉断裂,Cage下沉、后突等并发症。结论:改良单侧PLIF附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点,其临床疗效满意率优于传统PLIF附加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但两者的植骨融合率没有显着性差异。

方晓辉[10](2012)在《腰椎撑开式椎间融合器在治疗腰椎滑脱症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采用撑开式椎间融合器治疗的腰椎滑脱症的患者进行随访研究,评估其影像学结果及临床治疗效果,研究撑开式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方法和短期疗效。方法从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采用撑开式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患者13例,其中6例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男5例,女8例,年龄31~70岁,平均54.6岁。术前根据Newman分型,峡部崩裂性滑脱6例,退行性滑脱7例;根据Meyerding分度:I度7例,Ⅱ度4例,Ⅲ度2例。共融合腰椎节段13个,其中L4/L5节段7例,L5/S1节段6例,应用撑开式椎间融合器18枚,8个椎间隙采用单枚椎间融合器,5个椎间隙采用2枚椎间融合器。所有患者均为首次腰椎手术,术前评估包括病史、查体、X线、CT和MRI检查。所有患者均行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术中记录手术时间和失血量;术后一周及随访期间(术后前三月每月一次、之后每三个月一次)摄X线片,术后每半年复查CT,观察滑脱率、椎间隙高度指数的矫正情况,滑脱复位率的维持情况,同时采用ODI评分和JOA评分标准对患者术前、术后及随访期间的腰椎进行功能评分,观察撑开式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结果1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100~260min,平均181.5min;术中失血量400~1500ml,平均1046.2ml;其中有11例患者采用自体血回输。所有患者术后均无神经根损伤,无硬脊膜撕裂,无脑脊液漏,无切口感染。13例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11.0个月。ODI评分术前为35~41分,平均(37.23±1.92)分,到末次随访时改善为12~17分,平均(14.23±1.54)分;JOA评分术前为9~13分,平均(10.92±1.38)分,到末次随访时改善为21~24分,平均(23.00±1.00)分;末次随访时JOA改善率为60.00~73.68%,平均(66.86±4.40)%;滑脱率术前为18.87~56.14%,平均(31.76±13.72)%,到末次随访时改善为9.88~15.05%,平均(12.04±1.76)%;椎间隙高度指数术前为0.141~0.278,平均(0.198±0.035),到末次随访时改善为0.276~0.439,平均(0.367±0.040);滑脱复位率到末次随访时为45.79~73.45%,平均(57.95±10.81)%;根据改良的Macnab分级标准:优:9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92.31%。随访期间未发生椎间融合器下沉或移位、椎间隙塌陷及椎间隙高度明显丢失等情况。结论应用撑开式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可有效恢复椎间隙高度及腰椎生理曲度,重建腰椎正常生物力学性能,患者临床症状能显着改善,短期临床疗效满意。

二、椎弓根螺钉与BAK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椎弓根螺钉与BAK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论文提纲范文)

(1)从生物力学角度看腰椎手术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LDDs与生物力学
    1.1 LDDs与椎体骨质疏松生物力学
    1.2 LDDs与椎间盘退变生物力学
    1.3 LDDs与肌少症生物力学
2 外科手术与LDDs生物力学
    2.1 1980年前:无内植物时代
    2.2 1980~1990年:内植物时代
    2.3 1990~2010年:脊柱融合时代
    2.4 2010年往后:精准微创时代
    2.5 生物力学指导未来脊柱手术的发展

(2)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联合侧方钢板与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半年随访(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Introduction
1 对象和方法Subjects and methods
    1.1 设计
    1.2 时间及地点
    1.3 对象
        1.3.1 纳入标准
        1.3.2 排除标准
    1.4 内固定材料介绍
    1.5 方法
        1.5.1 手术方式
        1.5.2 评估指标
    1.6 主要观察指标
    1.7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Results
    2.1 参与者数量分析
    2.2 患者一般情况
    2.3 患者和手术情况
    2.4 临床结果
    2.5 影像学结果
    2.6 并发症
    2.7 生物相容性
3 讨论Discussion

(3)单侧及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术治疗单侧神经症状为主的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入组标准与排除标准
    2. 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
    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分析及讨论
结论
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腰椎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Wiltse入路与后正中入路固定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临床疗效及影像学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不同内固定方式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应用进展(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5)斜外侧椎间融合结合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三维有限元分析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退变性腰椎侧凸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有效性验证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OLIF Stand-Alone及其结合不同固定方式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的三维有限元模拟及生物力学分析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三部分 OLIF联合不同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的临床研究
    引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斜外侧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6)骨水泥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技术治疗退行性脊柱病变伴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纳入排除标准
    2.3 研究方法
    2.4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参与者数量分析
    3.2 试验流程图见图1
    3.3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
    3.4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参数的比较
    3.5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目测类比评分比较
    3.6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ODI比较
    3.7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3.8 典型病例
4 讨论
5 研究不足与展望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伴有骨质疏松的退行性脊柱病变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7)三种不同植骨方法在TLIF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腰椎退变性疾病的非手术治疗
    二、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手术治疗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2.1 三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2.2 三组患者的术后椎间融合率比较
    2.3 三组患者的预后广义估计方程检验结果
    2.4 三组患者手术前、后VAS、JOA评分比较
    2.5 典型病例
讨论
    3.1 脊柱内固定器械的选择
    3.2 椎体间融合术入路的选择
    3.3 椎间融合器的选择
    3.4 椎间植骨方法的选择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TLIF技术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8)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椎弓根-肋骨复合体中骨性结构间的解剖关系研究及启示
    前言
    1.1 材料和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1.4 结论
    1.5 启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的影像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前言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结论
    附图表
    REFERENCES
第三部分 经Kambin's三角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的神经影像学评估
    前言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结论
    附图表
    References
第四部分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相应的一系列脊柱微创器械的研发
    前言
    专利简介
第五部分 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经Kambin's三角行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前言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
    5.3 讨论
    5.4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第六部分 综述: 腰椎融合技术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课题的创新点与局限性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外文论文1
外文论文2

(9)改良单侧后路椎间融合附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的生物力学及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改良单侧PLIF附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后腰椎即刻稳定性的生物力学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改良单侧后路椎间融合术与传统双侧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比较
    引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中英文简写对照
致谢

(10)腰椎撑开式椎间融合器在治疗腰椎滑脱症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腰椎撑开式椎间融合器系统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螺钉应力分析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二部分 腰椎撑开式椎间融合器在治疗腰椎滑脱症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典型病例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椎弓根螺钉与BAK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论文参考文献)

  • [1]从生物力学角度看腰椎手术发展[J]. 乔涵,赵杰. 医用生物力学, 2022(01)
  • [2]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联合侧方钢板与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半年随访[J]. 郎昭,葛腾辉,吴静晔,张宁,田伟,孙宇庆.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33)
  • [3]单侧及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术治疗单侧神经症状为主的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对比[D]. 李洪达. 扬州大学, 2021(02)
  • [4]Wiltse入路与后正中入路固定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临床疗效及影像学观察[D]. 石贵文. 西南医科大学, 2021(01)
  • [5]斜外侧椎间融合结合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三维有限元分析及其临床应用研究[D]. 杨树龙.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 [6]骨水泥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技术治疗退行性脊柱病变伴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D]. 侯广原.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7]三种不同植骨方法在TLIF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研究[D]. 郑越生.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6)
  • [8]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的可行性研究[D]. 陈飞飞. 山东大学, 2020(11)
  • [9]改良单侧后路椎间融合附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的生物力学及临床应用研究[D]. 陈兵乾. 苏州大学, 2016(11)
  • [10]腰椎撑开式椎间融合器在治疗腰椎滑脱症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 方晓辉. 苏州大学, 2012(10)

标签:;  ;  ;  ;  

椎弓根螺钉BAK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