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水资源与城市建设研究

成都市水资源与城市建设研究

一、成都市水资源与城市建设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迪,张旭东,毛柯予,杨珞,龙翔原,郭海霞[1](2020)在《成都市水资源供需平衡趋势预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水资源供需平衡对实现成都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成都市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发展战略,借助水资源的相关数据,采用趋势外推法和用水定额法,对成都市未来水资源的供给和需求量进行预测,分析未来水资源供需平衡状态。预测结果表明:当灌溉保证率为50%时,2020年成都市的水资源缺水量为5.05亿m3,2025年缺水量为8.89亿m3;当灌溉保证率为75%时,2020年成都市的水资源缺水量为8.03亿m3,2025年缺水量为11.88亿m3;当灌溉保证率为90%时,2020年成都市水资源缺水量为12.36亿m3,2025年缺水量达16.39亿m3。本研究表明成都市未来水资源供需态势紧张,根据成都市水资源平衡现状,需要加快成都市供水水源的工程建设,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实现成都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杨京铭[2](2020)在《成都市实施河长制中制约公众参与的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以成都市实施河长制过程中制约公众参与的问题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新公共服务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参与管理理论,结合国内外成功的实践案例,分析成都市河长制治水公众参与的现状、剖析问题形成的原因,尝试从政府角色定位、公众自身、参与机制三个方面,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并予以论证。本文所作研究可归纳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绪论,介绍问题的提出、研究现状、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研究的意义以及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部分是第二章和第三章,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成都市河长制公众参与的应然状态,然后分析成都市河长制公众参与的实然现状。第三部分是第四章到第六章,在前三章的阐述的基础上,第四章通过公众参与应然实然的对比得出政府角色定位不准、公众参与成熟度低、参与机制运行不畅的问题。第五至第六章将成都市实施河长制中制约公众参与的问题细化,并进行逐一的分析问题的成因和改变原因影响因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并对对策合理性进行分析。第四部分为第七章,是根据全文研究,总结整篇论文的结论。本文认为,我国流域水环境治理任重道远,但公众参与治理依然不可小觑,在推行河长制治水工作中,政府、公众、参与机制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矫正政府的角色定位,构建有效健全的参与机制,提高公众自身的参与意识、参与能力等,充分发挥各要素应有的作用,方能激发公众最大程度的参与治水,提高水环境治理效率,从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日益增长的需要。

彭志诚[3](2020)在《四川省龙泉山灌区“简政放权”改革案例研究》文中提出“转变政府职能”是新常态下防风险、控通胀、稳增长,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现实需要和关键举措,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必然要求。而简政放权又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突破口,是释放改革红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政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不断提升政府执行力、公信力、权威性,更好服务社会公众的基础保障。党的十九四中全会鲜明指出:要赋予地方基层政府更多自主权,支持鼓励地方创造性开展工作。加快构建从中央到地方由上至下“权责关系清晰、运行运转顺畅、充满活力”的工作体系。水利部《深化农田水利改革的指导意见》也明确了创新农业用水方式、创新多元投资机制、加快农业水价改革、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工程管护机制等多项改革举措。上述政策文件为新时代灌区“简政放权”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指明了方向。取消、精简和下放权力是为了更加有力地促进社会创新,加强社会管理服务,并以此来编织一张覆盖全民,保障社会基本民生的安全网络,就要求把该管的管住管好,持续加强和改善宏观管理,不断优化行政管理流程,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实实在在的运用到现实管理中。本文以四川省龙泉山灌区“简政放权”改革案例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分析灌区“简政放权”改革中的行政管理机构整合、行政审批权限下放、灌区公共资源开发权放权等系列改革的背景、动机和经验做法。研究机构整合后省市县三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权责划分和府际关系;审批权限下放后的水资源配置权的分配和审批服务流程的精简,以及灌区水土资源开发放权后的政府监管和市场运作等内容,总结提炼出可复制、可参照、可借鉴的改革经验和启示,旨在建立一种运转高效、组织有序的灌区行政管理体制,探索一套适合现代化灌区管理的运行模式。本文运用府际关系理论、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等公共管理理论,从四川省龙泉山灌区“简政放权”个案出发,分析提出以下观点:(1)扁平化的行政管理体制有利于减少灌区行政管理的层级,压缩财政支出,提高机构的运转效率,并且对理清上下级水行政管理机构在灌区管理中的权利和责任,建立边界清晰的权责清单具有积极作用;(2)灌区管理权中水资源的配置权是绝对的核心,也是利益交织的关键点。本文认为在坚持水资源集中统一配置的前提下,推进水资源配置权适度下放给用水户所在的行政区域水行政主管部门,将更好服务用水户,并提高水资源配置的效率,增强节约用水。(3)大中型灌区的水土资源丰富,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依法合理释放部分资源,通过政府和市场合作的模式,实现资源资产化运作,既节约了行政成本,又拓宽了灌区收益,并且引入的市场化机制对灌区资源的保护也有积极作用。本文认为在灌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中运用政府有形的手和市场无形的手双管齐下,相互促进、约束,能够实现灌区水土资源的价值最大化。

丁潇颖[4](2020)在《中国社区农园研究》文中指出中国高速的城镇化进程造成了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作为应对上述问题的策略之一,社区农园在我国诸多城市中大量涌现并快速发展。然而,这些农园的作用却差异显着——部分农园成为了促进居民互动、保障食品安全、改善社区环境的关键媒介;部分农园却因用地权属、规划布局、组织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问题,引发了社会矛盾与公众质疑。而既有研究缺少针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分析、理论性指导和综合性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农园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对中国社区农园进行全面探索,深入分析造成社区农园效益差异的成因,提出社区农园发展策略变得十分必要。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GIS空间分析、案例研究、问卷调查、SPSS数据分析等方法,从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与策略构建三方面对中国社区农园展开研究。(1)在理论研究方面,梳理了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思想,总结了社区农园实践的发展趋势,并从政策环境、设计模式、参与机制、效益、社会资本和社区农园等层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解析。(2)在现状分析方面,探究了中国社区农园的空间分布特征,深入分析了社区农园的现状设计模式和参与机制,并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析了社区农园的效益与问题,认为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显着而问题多集中在政策法规、规划设计、社会参与、管理制度、运营方式等方面。基于对问题成因的分析,提出应强化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认知,构建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以此指导中国社区农园建设。(3)在策略构建方面,借助社会资本理论,阐明了社区农园能够建立信任、社会网络和规范,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社会作用,并进一步筛选得到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之后,基于不同要素对社会资本形成的影响程度,制定了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在设计策略层面上,剖析了典型社区农园案例,构建了分优先级的选址策略和农园尺度下的空间设计策略,并结合实践对设计策略进行验证;在参与机制层面上,提出了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健全管理监督制度和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等途径和方法,论述了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并对社区农园的支持性政策体系进行探讨。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两方面,形成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认知,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进行解析和定位,进一步建立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对于突破社区农园发展障碍,科学指导社区农园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农园正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陈姝婕[5](2020)在《低影响开发视角下城市综合公园规划设计应用研究 ——以成都市新都区翠微湖中央公园设计为例》文中指出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许多生态问题中,城市洪涝灾害与径流污染是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身安全威胁。在此背景下,通过低影响开发理念与低影响开发措施对城市雨水进行有效管理,解决雨洪问题成为不断发展的趋势。城市综合公园作为城市中大面积绿地,成为城市中解决雨洪问题的突破口,将低影响开发措施与城市绿地结合,将城市绿地转变为调节水资源的海绵体的同时,提升城市景观品质,达到生态、美观、经济等多重效应。本文首先厘清低影响开发与城市综合公园的概念,后对低影响开发的理论、技术进行梳理分析,明确其是一种通过分散、源头式措施生态化、创新型的雨洪管理措施,目前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技术措施,且国内外发明了许多水文水力模型用于模拟。基于此总结得出了低影响开发的流程与内容为:根据场地情况设定雨水控制目标,并系统规划设计低影响开发措施布局以及结构,后利用水文水力模型模拟验证和改进,最终确定方案。后对国内外相关低影响开发指导的公园实践进行整理,选择优秀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城市综合公园进行低影响开发设计中的五个设计要点,作为设计指导运用在翠微湖中央公园设计中。经过理论和实践案例总结得出在低影响开发视角下城市综合公园相应的设计目标、原则、流程、技术以及与景观要素相结合的要点,对设计中所用到的SWMM模型进行相关概述。后以新都区翠微湖中央公园为例,首要原则是城市安全的维护与河道的生态性、安全性保障,以城市公园设计规范为设计依据,实现低影响开发的理念和技术与城市综合公园功能、景观设计结合,合理组合布局低影响开发措施,并与景观和活动结合,实现功能与美观的双重效应。根据设计方案进行SWMM模型模拟,针对设计进行公园的雨洪控制和污染物削减效用的模拟,得出低影响开发措施发挥重要效用。通过理论研究、案例分析、设计实践,充分证明低影响开发措施在城市综合公园中的应用对减缓城市雨洪有重要的作用。本论文以期通过此设计方法,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城市绿色海绵体,构建功能复合、效益多元的城市公园绿地,将其作为重要的绿色基础设施,有效缓解城市雨洪压力,为海绵城市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岳芳宁,游添茸[6](2020)在《对水资源与城市给水排水系统规划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资源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础,也是限制城市发展规模的重要因素。成都市在编国土空间规划提出"以水定人"的规划思路,将水资源短板作为确定人口规模的重要因素,确保城市发展与水资源承载力相协调。笔者主要结合成都市水资源现状、给水排水系统现状及城市发展定位,借鉴新加坡水资源循环系统建设管理方式,分析了目前污水处理技术及其经济成本,最后分城市新区和旧区提出给水排水系统规划时应该秉承的理念、参考的方法和实施的建议。

王冬梅[7](2020)在《基于夜光遥感的成都市人口空间布局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口是城市建立的基础,既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影响其发展的阻力。人口在空间上的流动对于城市的用地布局、基础设施布置等具有很大影响,研究城市人口空间布局特征,有利于合理配置城市资源,促进城市健康永续发展。传统的人口空间布局研究方法有诸多缺陷,首先社会统计数据在时空特性上存在不足,不能与具体的地理单元相匹配;再者城市常住人口统计方法的不足依然是研究城市人口空间特征的一大难题。近年夜光遥感因其客观性、广泛性和易获取性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扩张、社会经济参数估算、区域发展研究等方面。本文以夜光遥感为切入点,利用GIS空间分析法、线性回归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研究成都市2013-2018年人口空间布局现状特征及发展趋势,结合成都市的人口及经济发展现状,在迎合成都市未来城市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对成都市人口空间布局不合理的地区提出优化策略。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1)夜光遥感与人口规模相关性研究。本文首先对NPP/VIIRS夜光遥感月度影像数据进行去噪去异常处理,然后利用处理后的月度影像数据进行求平均,得到的月度平均影像作为年度合成的灯光影像。结合成都市区划矢量数据,求得成都市整体及各区县在2013-2018年间的像元灯光强度值,并分别与成都市整个市域的户籍人口规模和常住人口规模进行拟合,发现其人口规模与灯光强度值具有正相关关系;再将成都市各个区县的人口规模与对应灯光强度值进行拟合,发现城镇化率越高的城市,拟合相关性越高。最后利用该方法求得灯光强度值与全市户籍人口规模拟合的相关性R2=0.94934,与全市常住人口规模拟合的相关性R2=0.96939,证明了利用夜光遥感研究成都市人口空间布局特征的可行性。(2)成都市人口空间布局合理性分析。利用夜光遥感影像,分析成都市人口空间布局现状及发展趋势,结合成都市各区县的水资源总量及地区经济生产总值数据,对成都市的人口空间布局合理性进行分析,发现:成都市人口空间布局与水资源配置不合理,且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不足。市辖区、双流区人口规模远超该地区水资源承载力;郫都、新都、彭州人口空间布局与地区济发展不协调,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低于人口规模增长速度,人口发展速度高于经济发展速度;其他县市的水资源充沛,但人口密度低,经济发展缓慢。(3)成都市人口空间布局优化策略研究。本文将人口空间布局不合理的地区分为三级:第一级指人口空间布局与水资源承载力适应性最差的地区,包括市辖区、双流区;第二级指人口空间布局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地区,包括郫都区、新都区及彭州市;第三级指成都市的其他区县,这些区县水资源充沛,但人口与经济发展皆落后于成都市的平均发展水平。最后结合成都市城市未来发展战略及城市人口、产业、经济发展现状,遵循人口空间布局优化的基本原则,针对各级区域的人口空间布局现状,从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完善及政策引导控制三个方面对成都市整体以及三级区域分别提出优化策略。

肖况[8](2019)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人类社会从城市聚落的产生到如今步入城市文明时代,一直处于对生态环境的不断适应、改造和再适应过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是如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其协调发展状态如何,或者如何达到可持续发展要求,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我国当前快速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背景下,开展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就更具现实意义。本文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成都市的城市发展演变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过程进行特征分析;通过选取城镇化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向量自回归模型、生产函数模型以及耦合协调评价模型,探究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机理,诊断和评估不同阶段城镇化过程的生态环境效应与协调度。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取得的结论如下:(1)系统阐述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机理与调控机制。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首先,城镇化进程必然引起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这是因为城市的经济增长、空间扩张、人口涌入,势必导致水土资源和能源需求大增、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改变、植被生态条件破坏,给生态环境带来各种胁迫与影响。其次,生态环境的改变也必将引起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变化,这种变化同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相似。生态环境通过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约束城市规模、影响城镇布局、限制产业结构、左右城镇化发展速度,实现对城镇化各个环节的反馈和反作用。这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关系要通过制度化、政策化、机制化的结构性安排,实现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正、负反馈机制平衡。(2)全面揭示了成都建都以来城市发展演变过程及其不同时期生态环境响应特征。从总体演化过程来看,成都的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过程大致经历了低水平协调发展、畸形发展、相对协调发展、不协调发展和向协调发展动态转变等五个阶段。传统农业经济时代和近代工业化(城镇化)初期,受生产方式和城市规模的限制,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处于一种低水平协调发展状态。民国时期,连年的战事使得城市发展衰退严重,生态环境饱受摧残,这是一个畸形发展的时期。建国初期,稳定局势使得国民经济与城镇化建设很快恢复,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处于相对协调状态。不过,随着意识形态主导一切以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很快打破这种平衡,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背道而驰且渐行渐远。90年代以后,城镇化进程加速,但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两者逐步由不协调向协调发展转变。(3)比较分析了以城镇化率、人均GDP和市辖区建成区面积为主导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演化规律。将表征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与空间城镇化水平的3个指标与IAQI和能源消费总量等8个代表环境质量和能源消耗水平的指标进行回归拟合。研究发现,不同的生态环境指标在不同的城镇化发展角度下呈现的演化曲线特征也不同。研究期间,成都的环境空气质量(IAQI)和水环境质量(NH3-N)并没有因为城镇化水平的迅速提升而表现出明显改善或恶化趋势,但SO2浓度出现了改善拐点并呈现下降的趋势;NO2浓度则随城镇化的发展而呈现上升趋势,PM10浓度表现的较为波动。在能源资源方面,水资源消耗量指标与城镇化之间存在明显的倒U型曲线变化特征,耕地面积指标与城镇化发展之间呈U型关系,能源消耗总量则随城镇化的发展而增加。(4)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阐述了城镇化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双向响应作用关系。将环境空气质量指数(IAQI)和主要出境断面氨氮(NH3-N)平均浓度与人均GDP、城镇化率和市辖区建成区面积进行脉冲响应估计。结果表明,城镇化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关系,但城镇化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明显强于环境质量对城镇化的反作用。就影响程度而言,经济城镇化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最大,其后依次是人口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其中对水环境质量的正向影响最为显着;环境质量对城镇化的负向反馈作用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经济城镇化、空间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其中空气质量对城镇化发展的负向反馈作用比水环境显着。(5)利用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了资源约束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通过建立能源消费总量、总用水量和土地面积(耕地面积与建成区面积之和)与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率的函数关系,评估其对经济发展与城镇人口增加的“尾效”作用。结果表明,自然资源在支撑城镇化发展的同时也会因为其自身的稀缺性而制约城镇化发展。由于能源、土地和水资源的消耗,成都市的经济增速每年要降低1.66个百分点,而城镇化率每年要下降0.24个百分点,能源消费对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约束作用最显着。(6)动态评价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作用过程,并分析了城镇化发展与环境质量状况的时空格局变化特征。选取了16个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指标,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组合赋权法确定了16个表征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的指标及其指标权重,构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水平评价体系和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结果显示,2001-2015年来成都市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由不协调逐步向协调状态转变。从时序上看,不协调期主要集中在2006年以前,2007年以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开始转入协调并朝着协调方向发展。城镇化发展水平与环境质量状况的空间差异特征进一步反映了两者的相互作用关系,生态环境压力主要集中在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中部地区,而城镇化水平相对落后的西部沿山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较好。(7)详细阐述了成都市实现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调控机制与路径。通过建立产业调控、规划调控、社会文化调控与政策调控等机制,以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为契机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布局,从结构上推动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以“多规合一”和“三条红线”为原则合理布局城乡空间,选择适度的城镇化发展速度和规模,从制度上保障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将城市历史文脉传承与生态文明理念相融合,培育社会主流价值观,从精神上支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唐越[9](2019)在《机构改革背景下成都节水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2100立方米左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全国有400多个城市缺水,缺水比较严重的城市有110多个。近年来,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我国水资源管理从粗放用水向节约用水转变,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从局部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变,但当前节水工作仍然存在多头管理、节水法规体系不健全、节水机构不健全以及节水管理制度落后等问题。本文以成都市为研究对象展开对节水课题的研究。本文在写作过程中综合使用文献综述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成都市节水工作实践研究,并结合国内外政府在节水工作上的经验做法,探讨并提出成都节水管理的建议对策。本文主体部分包括六章内容。第一章绪论具体包括研究的背景、研究意义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并对节水管理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阐述。第二章对国内节水管理发展历程、现状以及历次机构改革中变化调整情况进行介绍,并分析了机构改革对节水管理影响。第三章介绍了成都市节水管理在机构改革中调整情况,从成都市水资源状况、供用水总量、用水结构等方面论述了当前节水管理情况,分析了机构改革对成都市节水管理影响。第四章对照机构改革要求分析了当前成都节水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第五章分析了国内外关于节水工作的先进做法以及相关启示。第六章结合机构改革和公共管理理论,提出了加强成都市节水工作的具体措施对策建议。

刘竹雅[10](2019)在《基于技术创新驱动的成都生态城市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工业化的进程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城市逐渐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中心。城市只注重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造成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交通拥堵、食品安全问题等大量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成为了阻碍城市建设的潜在因素,是繁荣经济背后的重大隐患。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为各大城市进行生态化建设提出了方向。成都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国家中心城市之一,但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生态难题和困境,在森林城市、田园城市、公园城市的建设中摸索前进,亟待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生态城市建设之路。基于技术创新驱动进行生态城市建设,已成为成都进行生态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本文首先对技术创新驱动、生态城市建设以及技术创新同生态城市建设的相互关系等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并对库里蒂巴、新加坡、伯克利、天津、珠海等典型国内外生态城市的建设进行了研究。基于以上理论和实践的梳理,分析了技术创新对生态城市的驱动作用。以此为基础,本文研究了成都生态城市建设的方案,从自然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三个方面分析了成都技术创新驱动生态城市建设的建设实践,并从技术创新驱动中成都建设生态城市中的得失归纳了其背后的原因,总结了建设经验。进而,从个人、社会、自然三个层面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中技术创新的价值选择,以此为指导从方案设计、制度规范提出了技术创新驱动成都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二、成都市水资源与城市建设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成都市水资源与城市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成都市水资源供需平衡趋势预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供水量预测
    2.2 需水量预测
        2.2.1 生活需水量预测方法
        2.2.2 生产需水量预测方法(1)第一产业需水预测方法
        2.2.3 生态需水量预测方法
3 成都市水资源供需平衡预测分析
    3.1 供水预测
        3.1.1 地表水供水量预测
        3.1.2 地下水供水量预测
        3.1.3 其他水供水量预测
        3.1.4 总供水预测
    3.2 需水预测结果
        3.2.1 生活需水预测
        3.2.2 生产需水预测
        (1)第一产业需水
        1)农田灌溉需水
        2)林业需水
        3)畜牧业需水
        4)渔业需水
        5)第一产业总需水
        (2)第二、三产业需水
        (3)生产总需水
        3.2.3 生态需水预测
        3.2.4 总需水预测
    3.3 水资源供需平衡结果
4 结论

(2)成都市实施河长制中制约公众参与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河长制
        1.3.2 公众参与
    1.4 研究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5.1 研究的目的
        1.5.2 研究的意义
    1.6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第二章 成都市实施河长制公众参与的应然状态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新公共服务理论
        2.1.2 公共物品理论
        2.1.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1.4 参与管理理论
    2.2 国内外公众参与水环境治理的成功实践
        2.2.1 国外公众参与流域治理的成功实践
        2.2.2 国内公众参与河湖治理的成功实践
        2.2.3 从理论与实践推导出河长制公众参与的应然状态
    2.3 成都市实施河长制公众参与政府角色应然状态
        2.3.1 公众参与规章制度的制定者
        2.3.2 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供给者
    2.4 成都市实施河长制公众作为参与主体应然状态
        2.4.1 参与主体类型应多元
        2.4.2 公众参与内容范围应广泛
        2.4.3 公众参与方式应灵活多样
    2.5 成都市实施河长制公众参与运行机制的应然状态
        2.5.1 全面的信息知情
        2.5.2 畅通的沟通协调机制
        2.5.3 强有力监督监管机制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成都市实施河长制公众参与的实然状态
    3.1 成都市水污染防治的工作现状
        3.1.1 我国公众参与治理水污染的现状及发展
        3.1.2 成都市实施河长制水环境污染治理现状
    3.2 成都市实施河长制中公众参与政府角色的实然状态
        3.2.1 公众参与规章制度制定状态
        3.2.2 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状态
    3.3 成都市实施河长制公众作为参与主体的实然状态
        3.3.1 参与主体状态
        3.3.2 参与内容范围状态
        3.3.3 参与方式状态
    3.4 成都市实施河长制公众参与运行机制的实然状态
        3.4.1 信息知情状态
        3.4.2 沟通协调机制状态
        3.4.3 监督监管机制状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成都市实施河长制公众参与的问题分析
    4.1 成都市实施河长制公众参与问题的分析维度
        4.1.1 政府主导和公众参与的有效互动为基点
        4.1.2 问题的分析维度:角色定位、参与成熟度和机制
    4.2 成都市实施河长制公众参与的具体问题分析
        4.2.1 政府角色定位不准
        4.2.2 公众参与成熟度不高
        4.2.3 参与运行机制不畅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成都市实施河长制中制约公众参与的原因分析
    5.1 政府角色定位
        5.1.1 角色定位偏差的原因分析
        5.1.2 改变角色定位偏差原因的影响因素
    5.2 公众参与成熟度
        5.2.1 公众参与成熟度不高的成因分析
        5.2.2 改变公众参与成熟度不高成因的影响因素
    5.3 参与机制
        5.3.1 公众参与机制不畅的原因分析
        5.3.2 改变公众参与机制不畅原因的影响因素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破解成都市实施河长制中制约公众参与的对策建议
    6.1 政府重视公众参与的对策及合理性分析
        6.1.1 矫正政府角色定位
        6.1.2 符合公共物品公共性的基本价值追求
        6.1.3 契合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内在要求
    6.2 有效提升公众参与成熟度的对策及合理性分析
        6.2.1 提高公众参与成熟度
        6.2.2 现行法律为公众参与水环境治理奠定法律基础
        6.2.3 民主思想赋予水环境治理的群众基础
    6.3 健全公众参与机制的对策及合理性分析
        6.3.1 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6.3.2 公众参与河湖治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6.3.3 公众参与机制能够激发社会环保需求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四川省龙泉山灌区“简政放权”改革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的意义
        1.1.1 选题思路与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论文的理论基础
        1.3.1 新公共服务理论
        1.3.2 府际关系理论
        1.3.3 多元治理理论
        1.3.4 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失灵理论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灌区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和案例的典型性说明
    2.1 我国大中型灌区管理体制的现状
        2.1.1 我国大中型灌区概况
        2.1.2 我国大中型灌区管理体制改革现状
    2.2 我国大中型灌区改革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2.2.1 管理体制混乱,监管无力
        2.2.2 资源配置无序,矛盾叠加
        2.2.3 审批权限交叉,效率低下
    2.3 案例的典型性说明
        2.3.1 省市两级合力推动改革具有代表性
        2.3.2 系统变革灌区管理体制具有先进性
        2.3.3 高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前瞻性
第三章 四川省龙泉山灌区“简政放权”改革案例描述
    3.1 龙泉山灌区“简政放权”改革的背景
        3.1.1 龙泉山灌区概况
        3.1.2 龙泉山灌区管理体制概况
    3.2 四川省龙泉山灌区“简政放权”改革的动因分析
        3.2.1 区域经济社会条件的根本改变
        3.2.2 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必然要求
        3.2.3 建设现代化灌区的有效路径
    3.3 四川省龙泉山灌区“简政放权”改革的决策过程
        3.3.1 谋划阶段
        3.3.2 启动阶段
        3.3.3 实施阶段
        3.3.4 提升阶段
    3.4 四川省龙泉山灌区“简政放权”改革的主要举措
        3.4.1 明确行政主体,剥离专管机构行政职能
        3.4.2 突出公益属性,优化灌区专管机构组织体系
        3.4.3 推动行政权力和工程管理事权下放
        3.4.4 引入市场机制,创新灌区公共资源配置
    3.5 四川省龙泉山灌区“简政放权”改革的主要成效
        3.5.1 管理体制责权清晰、运行顺畅、监督有力
        3.5.2 行政审批三级联动方便群众办事
        3.5.3 多元机制提升灌区综合效益
第四章 四川省龙泉山灌区“简政放权”改革权责关系调整分析
    4.1 权责对等:龙泉山灌区“简政放权”改革的基本原则
        4.1.1 权责一致
        4.1.2 合理授权
    4.2 行政权力的承接:省级的放权和市县级的接权
        4.2.1 省级保留的权力
        4.2.2 市级承接的权力
        4.2.3 赋予县级部分事权
    4.3 龙泉山灌区“简政放权”改革中上下级间关系的调整
        4.3.1 行政权力关系的调整
        4.3.2 行政责任关系的调整
        4.3.3 水资源配置关系的调整
        4.3.4 机构隶属关系的调整
    4.4 龙泉山灌区权责关系调整中府际关系的转化
        4.4.1 府际关系的类型
        4.4.2 纵向府际关系的转化
        4.4.3 横向府际关系的转化
第五章 四川省龙泉山灌区“简政放权”改革路径分析
    5.1 推进灌区体制机制改革
        5.1.1 突出灌区管理机构的公益属性
        5.1.2 实行扁平化行政管理
        5.1.3 优化灌区绩效考核体系
    5.2 推进灌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5.2.1 实施业务重组
        5.2.2 推进流程再造
        5.2.3 优化一站式服务供给
    5.3 推进灌区公共产权制度改革
        5.3.1 灌区公共资源的外部性
        5.3.2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出路:水权改革
        5.3.3 灌区水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第六章 四川省龙泉山灌区“简政放权”改革案例的启示
    6.1 坚持问题导向推进灌区管理体制改革
        6.1.1 机构重组解决乱的问题
        6.1.2 权限下放解决慢的问题
        6.1.3 扁平管理解决堵的问题
    6.2 坚持目标导向优化灌区审批制度体系
        6.2.1 权责关系调整是审批改革前提
        6.2.2 政府流程再造是审批改革关键
    6.3 坚持结果导向创新灌区公共资源开发
        6.3.1 三权分置促成制度创新
        6.3.2 市场参与推进永续发展
        6.3.3 政府监管保障长治久安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成都市不出东区审批事项清单表

(4)中国社区农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源起:高速城镇化引发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
        1.1.2 契机:社区农园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1.1.3 困境:社区农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1.1.4 小结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
        1.3.1 社区
        1.3.2 社区农园
        1.3.3 社区农园与份地农园
        1.3.4 社区农园与社区农业
    1.4 研究问题、内容和框架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内容和框架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点
第2章 社区农园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综述
    2.1 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理论回顾
        2.1.1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上半叶:蕴含农业生产的城市规划构想
        2.1.2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重建社区农业的思想
        2.1.3 二十一世纪初期:与农业共生的城市规划理论
        2.1.4 当代农业与社区关系的理论研究
    2.2 社区农园相关实践探索脉络分析
        2.2.1 社区农园的实践渊源
        2.2.2 英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2.3 美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2.4 中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3 关于社区农园政策环境的分析
        2.3.1 国外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2.3.2 国内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2.4 关于社区农园设计模式的研究
        2.4.1 社区农园的区位特征
        2.4.2 社区农园的空间设计特征
        2.4.3 社区农园的种植模式
    2.5 关于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的研究
        2.5.1 社区农园的参与动机
        2.5.2 社区农园的组织模式
        2.5.3 社区农园的管理模式
        2.5.4 社区农园的运营模式
    2.6 关于社区农园效益的研究
        2.6.1 社区农园的经济效益
        2.6.2 社区农园的社会效益
        2.6.3 社区农园的生态效益
        2.6.4 社区农园的健康效益
    2.7 关于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研究
        2.7.1 社会资本与促进社区农园成员间社会融合
        2.7.2 社会资本与提高社区农园成员的资源调动能力
        2.7.3 社会资本与增强社区农园成员的政治权利
    2.8 社区农园研究现状分析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社区农园现状调查分析
    3.1 基于GIS的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研究
        3.1.1 GIS分析思路和方法概述
        3.1.2 中国社区农园整体空间分布特征
        3.1.3 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关系
    3.2 基于调研的中国社区农园专项特征解析
        3.2.1 调研目的、方法和内容概述
        3.2.2 问卷结果统计与案例概况
        3.2.3 社区农园设计模式分析
        3.2.4 社区农园参与机制分析
        3.2.5 社区农园效益分析
        3.2.6 社区农园问题诊断
        3.2.7 问题的解决思路:明确社区农园社会价值,构建社区农园的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指导农园建设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4.1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关联性
        4.1.1 社会资本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4.1.2 社区农园语境下社会资本的定义和分类
        4.1.3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理论对接
    4.2 社会资本视角下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解析
        4.2.1 社会资本在社区农园中的培育
        4.2.2 社区农园社会资本的功能
        4.2.3 理论框架——社区农园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机制分析
    4.3 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分析
        4.3.1 已有关于社区农园社会资本及其影响要素的研究
        4.3.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4.3.3 研究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研究
    5.1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案例分析
        5.1.1 北京育园
        5.1.2 上海创智农园
        5.1.3 深圳馨月园
        5.1.4 上海梅园
    5.2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选址策略
        5.2.1 优先利用街道或社区中心闲置地
        5.2.2 开放社区公共服务单位附属场地
        5.2.3 融入社区公园
        5.2.4 活化社区消极空间
    5.3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空间设计策略
        5.3.1 建立开放性社区农园,实现人人共享目标
        5.3.2 “因地制宜”地构建公共交往空间
        5.3.3 营造规整有序的种植形式
        5.3.4 配置适当比例的观赏性景观
        5.3.5 增设必要的基础设施,采用复合式设计
        5.3.6 构建服务于不同群体的种植园区
        5.3.7 不同空间载体下社区农园设计手法分析
    5.4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实践应用
        5.4.1 点——天津万盈家园社区食物花园项目
        5.4.2 线——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生产性步道设计方案
        5.4.3 面——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有农化设计方案
        5.4.4 小结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研究
    6.1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
        6.1.1 分阶段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方式解析
        6.1.2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中参与主体的权责分析
        6.1.3 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途径
    6.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
        6.2.1 设立社区农园行政管理部门和社区农园协会,完善监管结构
        6.2.2 设置有效公开的管理制度和规则
        6.2.3 分类型社区农园管理建议
        6.2.4 设置完善的监督机制
    6.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拓展农园社会资本宽度
        6.3.1 开展文化类活动
        6.3.2 开展自然教育类活动
        6.3.3 开展商业类活动
        6.3.4 开展综合类活动
    6.4 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6.4.1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6.4.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的有效性分析
        6.4.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的有效性分析——以商业类活动对社会网络形成的影响为例
    6.5 政策建议:建立支持社区农园的政策体系,保障社会资本培育
        6.5.1 国家层面
        6.5.2 地方层面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拓展——绿色生产性社区视角下的社区农园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附录 F
附录 G
附录 H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低影响开发视角下城市综合公园规划设计应用研究 ——以成都市新都区翠微湖中央公园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化快速发展背后造成的水环境问题
        1.1.2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海绵城市”政策导向
        1.1.3 城市综合公园应用低影响开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4 成都市建设结合低影响开发的城市综合公园的必要性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阐述及理论解析
    2.1 基本概念阐述
        2.1.1 低影响开发
        2.1.2 城市综合公园
    2.2 低影响开发理论研究
        2.2.1 低影响开发缘起、发展与实践
        2.2.2 低影响开发的内涵和外延
        2.2.3 低影响开发目标与原理
        2.2.4 低影响开发相关理论
    2.3 低影响开发技术研究
        2.3.1 低影响开发技术构成
        2.3.2 低影响开发主要技术
        2.3.3 低影响开发水文水力模型
        2.3.4 低影响开发规划设计流程与主要内容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城市综合公园国内外建设研究及案例分析
    3.1 国内外建设研究进展
        3.1.1 国外建设研究进展
        3.1.2 国内建设研究进展
    3.2 案例分析
        3.2.1 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
        3.2.2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3.2.3 新加坡碧山洪茂桥公园与加冷河修复
        3.2.4 法国马丁路德金公园
        3.2.5 加拿大多伦多雪邦公园
    3.3 本章小结
4 低影响开发视角下城市综合公园设计研究
    4.1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城市综合公园设计目标
        4.1.1 低影响开发设计目标
        4.1.2 城市综合公园多功能实现
    4.2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城市综合公园设计原则
        4.2.1 低影响开发设计原则
        4.2.2 生态性原则
        4.2.3 系统整合原则
        4.2.4 因地制宜原则
        4.2.5 美观实用原则
        4.2.6 以人为本原则
    4.3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城市综合公园设计流程
    4.4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城市综合公园技术手段
        4.4.1 渗透技术
        4.4.2 储存技术
        4.4.3 调节技术
        4.4.4 转输技术
        4.4.5 截污净化技术
        4.4.6 城市综合公园低影响开发技术体系构建
    4.5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城市综合公园SWMM模型构建
        4.5.1 SWMM模型概述
        4.5.2 SWMM模型功能
        4.5.3 SWMM模型原理
        4.5.4 SWMM模型构建流程
    4.6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城市综合公园要素设计
        4.6.1 地形
        4.6.2 水体
        4.6.3 建筑
        4.6.4 广场和园路
        4.6.5 土壤
        4.6.6 植物
    4.7 本章小结
5.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城市综合公园设计实践——以成都市新都区翠微湖中央公园设计为例
    5.1 项目背景
        5.1.1 区位概况
        5.1.2 项目位置
        5.1.3 上位解读
    5.2 现状解读
        5.2.1 气候水文条件
        5.2.2 现状交通分析
        5.2.3 周边用地分析
        5.2.4 内部用地分类
        5.2.5 现状水系分析
        5.2.6 汇水条件分析
        5.2.7 文化特色分析
        5.2.8 SWOT分析
    5.3 设计愿景
        5.3.1 设计定位
        5.3.2 设计原则
        5.3.3 设计目标
        5.3.4 设计依据
    5.4 设计策略
        5.4.1 低影响开发策略
        5.4.2 活动设计策略
    5.5 总体设计
        5.5.1 功能分区
        5.5.2 规划结构
        5.5.3 总平面图
        5.5.4 鸟瞰图
        5.5.5 分区设计
    5.6 低影响开发系统设计
        5.6.1 目标确定
        5.6.2 竖向设计
        5.6.3 径流分析
        5.6.4 排水分析
        5.6.5 低影响开发设施布局
        5.6.6 雨水管网设计
        5.6.7 低影响开发设施详细设计
        5.6.8 低影响开发设施规模确定
        5.6.9 SWMM模型分析
    5.7 其他专项设计
        5.7.1 生态系统构建
        5.7.2 水系设计
        5.7.3 道路交通设计
        5.7.4 植物景观设计
        5.7.5 服务设施规划
        5.7.6 灯光照明设计
        5.7.7 园区活动策划
        5.7.8 公共艺术与标识体系设计
    5.8 经济技术指标
6. 总结与反思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件

(6)对水资源与城市给水排水系统规划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成都市水资源现状
    1.1 水资源概况
    1.2 水资源评估
2 成都市给水排水系统现状
    2.1 给水系统
    2.2 排水系统
    2.3 再生水系统
    2.4 小结
3 新加坡水资源循环系统解析
4 污水处理技术发展及经济成本分析
    4.1 传统水处理与膜法水处理的区别
    4.2 不同处理方式经济成本分析
5 新加坡经验对成都市给水排水规划的启示
6 结语

(7)基于夜光遥感的成都市人口空间布局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人口空间布局研究进展
        1.2.2 夜光遥感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区域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相关概念
        2.1.1 夜光遥感
        2.1.2 人口空间布局
        2.1.3 人口规模与质量
    2.2 数据来源
        2.2.1 成都市夜光遥感数据
        2.2.2 成都市城市年鉴数据
        2.2.3 成都市谷歌影像数据
        2.2.4 中国行政区划矢量数据
        2.2.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2.2.6 水资源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文献研究法
        2.3.2 GIS空间分析法
        2.3.3 线性回归分析法
        2.3.4 比较分析法
3 夜光遥感与人口规模的相关性验证
    3.1 数据预处理
        3.1.1 裁剪及地理投影
        3.1.2 背景噪声处理
        3.1.3 异常像元处理
    3.2 合成年度灯光数据
        3.2.1 年度数据合成方法
        3.2.2 年度数据合成
    3.3 成都市灯光强度值与人口规模相关性验证
        3.3.1 成都市各区县灯光强度值提取
        3.3.2 灯光强度值与人口规模的相关性验证
4 基于夜光遥感的成都市人口空间布局合理性分析
    4.1 人口空间布局现状分析
    4.2 人口发展趋势分析
        4.2.1 分析方法
        4.2.2 人口发展趋势
    4.3 人口空间布局影响因素
    4.4 人口空间布局合理性分析
        4.4.1 人口与资源承载力适应性分析
        4.4.2 人口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分析
    4.5 人口空间布局问题小结
5 成都市人口空间布局优化策略
    5.1 成都市未来城市发展战略
    5.2 人口空间布局优化原则与方法
        5.2.1 人口空间布局优化原则
        5.2.2 人口空间布局优化方法
    5.3 人口空间布局影响因素分析
        5.3.1 人口因素
        5.3.2 经济因素
        5.3.3 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他因素
    5.4 成都市人口空间布局优化策略
        5.4.1 成都市人口空间布局整体优化策略
        5.4.2 成都市一级区域人口空间布局优化策略
        5.4.3 成都市二级区域人口空间布局优化策略
        5.4.4 成都市三级区域人口空间布局优化策略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8)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与辨析
        1.2.1 城镇化的概念与内涵
        1.2.2 生态环境的概念与内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目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城镇化发展规律:诺瑟姆曲线
    2.2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规律:对数曲线
    2.3 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规律: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
    2.4 系统耦合协调理论
    2.5 系统理论
    2.6 协同理论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3.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内涵与特征
        3.1.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内涵
        3.1.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特征
    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机制分析
        3.2.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机制
        3.2.2 生态环境对城镇化的作用机制
    3.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规律
        3.3.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类型
        3.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时序规律
    3.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调控机制
        3.4.1 产业调控机制
        3.4.2 规划调控机制
        3.4.3 社会文化调控机制
        3.4.4 政策调控机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成都市城市发展演变及生态环境响应过程分析
    4.1 古代成都城市发展过程与生态环境作用特征
        4.1.1 古代成都城市发展的演变轨迹
        4.1.2 古代成都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4.2 工业化萌芽以来城镇化发展及其生态环境响应
        4.2.1 清末城镇化起步阶段与生态环境作用关系
        4.2.2 民国时期城镇化衰退发展与生态环境作用关系
    4.3 现代工业化发展背景下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响应
        4.3.1 建国以后成都城镇化发展历程及其特征分析
        4.3.2 建国以后成都市的生态环境响应特征
    4.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相关性分析
        4.4.1 指标选择与数据处理
        4.4.2 环境质量与城镇化的关系
        4.4.3 污染排放与城镇化的关系
        4.4.4 资源利用与城镇化的关系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关系分析
    5.1 基于EKC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5.1.1 模型构建和指标选择
        5.1.2 城镇化与环境质量的拟合曲线分析
        5.1.3 城镇化与能源资源的拟合曲线分析
    5.2 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的城镇化与环境质量双向作用分析
        5.2.1 模型构建与指标选择
        5.2.2 城镇化与环境质量的冲击响应分析
        5.2.3 方差分解
    5.3 基于生产函数的资源环境对城镇化的约束作用分析
        5.3.1 模型构建
        5.3.2 指标选择与数据检验
        5.3.3 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尾效”作用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6.1 指标选取与模型构建
        6.1.1 评价指标选取
        6.1.2 指标数据处理与权重确定
        6.1.3 模型构建
    6.2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综合水平评价
        6.2.1 成都市城镇化发展综合水平评价
        6.2.2 成都市生态环境综合水平评价
    6.3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测度评价与分析
    6.4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区域差异分析
        6.4.1 研究对象与方法
        6.4.2 基于城镇化指标的区域差异比较
        6.4.3 基于生态环境指标的区域差异比较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机制与路径
    7.1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调控机制
        7.1.1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产业调控机制
        7.1.2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规划调控机制
        7.1.3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文化调控机制
        7.1.4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政策调控机制
    7.2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实现路径
        7.2.1 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7.2.2 选择适度的城镇化发展速度与规模
        7.2.3 构建合理的城乡空间布局
        7.2.4 历史文化传承与生态文明理念的融合
    7.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主要结论
    2.主要创新
    3.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成果清单

(9)机构改革背景下成都节水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及理论阐述
        1.2.1 “节水管理”内涵界定
        1.2.2 相关专业名词解释
        1.2.3 理论基础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 节水管理基本情况及机构改革影响分析
    2.1 节水管理基本情况综述
        2.1.1 我国节水管理发展历程
        2.1.2 节水管理相关法规政策
        2.1.3 国内节水管理水平分析
    2.2 节水管理发展与机构改革关联性分析
        2.2.1 机构改革是推动节水管理发展的重要契机
        2.2.2 机构改革中节水管理调整情况
        2.2.3 新一轮机构改革对节水管理影响分析
第3章 成都市节水管理与机构改革情况分析
    3.1 成都市水资源基本情况及节水必要性分析
        3.1.1 成都市水资源总量
        3.1.2 成都市供水总量情况
        3.1.3 成都市强化节水管理必要性分析
    3.2 成都市节水管理机构改革情况
        3.2.1 成都市节水管理机构改革历程
        3.2.2 新一轮机构改革中成都市节水管理调整情况
        3.2.3 新一轮机构改革对成都市节水管理影响分析
    3.3 成都市节水管理基本情况
        3.3.1 成都市节水管理组织体系
        3.3.2 成都市节水管理工作职责
        3.3.3 成都市节水政策制度制定情况
        3.3.4 成都节水管理水平分析
第4章 成都市节水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基于机构改革要求的节水管理问题分析
        4.1.1 节水管理机构不完善
        4.1.2 节水管理职能有待优化
        4.1.3 节水管理市场化程度不高
        4.1.4 节水政策执行落实不到位
    4.2 存在的其他普遍性问题
        4.2.1 节水技术创新利用不足
        4.2.2 节水信息化管理水平不够高
        4.2.3 经费支持不足
    4.3 成都市节水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4.3.1 节水重视程度不够
        4.3.2 节水管理顶层规划不到位
        4.3.3 市级统一管理与上级多部门管理的矛盾
        4.3.4 城市化进程对节水机制体制的影响
第5章 国内外城市节水管理实践及启示
    5.1 国外节水管理实践
        5.1.1 新加坡节水管理实践
        5.1.2 澳大利亚悉尼节水管理实践
    5.2 国外节水管理的启示与借鉴
    5.3 国内其他地区节水管理实践
        5.3.1 厦门市节水工作情况
        5.3.2 福州市节水管理有关情况
    5.4 国内其他地区节水管理的启示与借鉴
第6章 完善成都市节水管理的对策建议
    6.1 依托机构改革优化节水管理机制
        6.1.1 健全节水管理机构
        6.1.2 重新明确节水管理工作职责
        6.1.3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6.1.4 强化政府内部节水管理考核
    6.2 基于公共管理视角的对策分析
        6.2.1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6.2.2 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
        6.2.3 通过政策法规建设规范节水管理
    6.3 节水管理具体措施建议
        6.3.1 推进节水载体建设
        6.3.2 提升节水技术水平
        6.3.3 推进节水管理信息化建设
        6.3.4 拓展节水经费保障渠道
        6.3.5 加大节水宣传和公众参与力度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基于技术创新驱动的成都生态城市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研究
        1.2.1 技术创新驱动
        1.2.2 生态城市
        1.2.3 技术创新与生态城市建设的相互关系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2章 技术创新对生态城市建设的驱动作用
    2.1 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概况
    2.2 技术创新与城市自然生态建设
    2.3 技术创新与城市经济生态建设
    2.4 技术创新与城市社会生态建设
    2.5 小结
第3章 技术创新驱动成都生态城市建设方案与实践
    3.1 成都生态城市建设的方案
        3.1.1 森林城市建设
        3.1.2 田园城市建设
        3.1.3 公园城市建设
    3.2 成都市自然生态建设
        3.2.1 水生态建设
        3.2.2 空气质量建设
        3.2.3 城市绿地建设
    3.3 成都市经济生态建设
        3.3.1 经济发展情况
        3.3.2 产业发展情况
    3.4 成都市社会生态建设
        3.4.1 城市交通发展
        3.4.2 智慧城市建设
        3.4.3 城市文化建设
第4章 技术创新驱动成都生态城市建设的经验分析
    4.1 成都生态城市建设的具体成果
        4.1.1 成都市技术创新对城市环境生态的调节
        4.1.2 成都市技术创新对城市经济生态的调节
        4.1.3 成都市技术创新对城市社会生态的调节
    4.2 成都生态城市建设的不足之处
        4.2.1 技术创新驱动生态城市建设的定位模糊
        4.2.2 中小企业及公众推动技术创新驱动生态城市建设的参与度低
        4.2.3 技术创新驱动的生态城市建设缺乏系统性
    4.3 成都生态城市建设成败的原因
        4.3.1 生态城市规划形式
        4.3.2 生态城市建设模式
        4.3.3 生态城市管理方式
第5章 完善技术创新驱动成都生态城市建设的建议
    5.1 技术创新的价值选择
        5.1.1 以人为本的生态城市
        5.1.2 和谐稳定的生态城市
        5.1.3 绿色发展的生态城市
    5.2 技术创新的方案设计
        5.2.1 提升技术创新对生态建设的推动作用
        5.2.2 建设技术创新导向的绿色产业体系
        5.2.3 增加智慧技术在城市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5.3 技术创新的制度规范
        5.3.1 制定科学动态的生态城市建设规划
        5.3.2 建立能动高效的生态城市建设体系
        5.3.3 设立统一协调的生态城市管理系统
        5.3.4 完善生态城市建设的资源保障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四、成都市水资源与城市建设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成都市水资源供需平衡趋势预测分析[J]. 陈迪,张旭东,毛柯予,杨珞,龙翔原,郭海霞. 环境生态学, 2020(11)
  • [2]成都市实施河长制中制约公众参与的问题研究[D]. 杨京铭.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3]四川省龙泉山灌区“简政放权”改革案例研究[D]. 彭志诚.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4]中国社区农园研究[D]. 丁潇颖. 天津大学, 2020(01)
  • [5]低影响开发视角下城市综合公园规划设计应用研究 ——以成都市新都区翠微湖中央公园设计为例[D]. 陈姝婕.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对水资源与城市给水排水系统规划的思考[J]. 岳芳宁,游添茸. 市政技术, 2020(03)
  • [7]基于夜光遥感的成都市人口空间布局及优化策略研究[D]. 王冬梅.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6)
  • [8]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D]. 肖况.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7)
  • [9]机构改革背景下成都节水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 唐越.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10]基于技术创新驱动的成都生态城市建设研究[D]. 刘竹雅.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成都市水资源与城市建设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