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国内三大城市楼市前景

2004年国内三大城市楼市前景

一、2004年国内三大城市楼市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李颖[1](2021)在《房地产行业轻资产运营模式对企业财务绩效影响研究 ——以碧桂园为例》文中提出

陈慧[2](2020)在《人口流动对珠三角商品住宅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珠三角城市群经济开放程度相对较高,人口流动规模也日益壮大,对城市的住房需求越来越大,地产市场逐渐活跃,开始出现房地产投资"热潮",由此引发部分城市房价快速上涨。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人口数的増长方式开始从以人口自然増长为主的増长方式向以人口机械增长方式为核心的増长方式转变。流动人口占比较高的珠三角地区,房价己成为当前大众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基于珠三角9个大中城市2000-2017年的面板数据,采用了普通的固定效应回归(FE)、工具变量法的二阶段最小二乘(2SLS)和广义矩估计(GMM)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人口流动和城市商品住宅价格之间的关系,并基于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探讨人口流动通过对人口结构间接影响珠三角商品住宅价格的变化。与此同时,根据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将珠三角9个城市分为三类,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表明,人口流动和城市商品住宅价格之间存在着理论上的倒“U”型关系,然而就目前珠三角城市群的房价和人口流动趋向来看,人口流动对商品住宅价格的促进作用尚未到达拐点,二者仍呈现出高度近似的线性正相关关系,人口流动推动了城市商品住宅价格的上涨。人口流动对珠三角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区域异质性。此外,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检验结果显示,人口结构在流动人口和房价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人口流动对住房通过作用于各个人口子结构会间接影响住宅价格。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就业结构在珠三角流动人口和房价之间的中介效应存在地域差异。从控制变量来看,人均GDP对商品住宅价格的回归系数在10%的显着水平下显着为正,这说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于一个城市的住房市场具有重要影响。CPI定基指数与地区房价在1%置信水平上显着正相关,利率与珠三角地区房价显着正相关,城市环境状况、城镇化水平和是否限购与房价无显着性关系。基于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最后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首先要增强对人口流动现象的关注度,提升流动人口的管理水平。其次,加快建立能够满足广大居民住房需求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最后,积极推进“租售同权”制度,保障住房市场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吴宇峰[3](2020)在《货币政策变动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研究 ——以一、二线城市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城镇住房改革的不断深化,房地产行业就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房地产市场的高速发展不仅使我国GDP高速增长,同时也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例如,钢铁行业、水泥行业、家电行业、装修行业、物业管理行业等产业。然而,存在着大量热钱通过违法违规等形式流向房地产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同时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也威胁着我国经济平稳发展的趋势。房价的高速飞涨限制了我国人民的正常消费,把过高的房价和居民的消费捆绑在了一起,给社会的稳定发展造成不小的影响。在经济新常态下,各地政府过度依赖房地产行业显然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转型的阻碍。在2019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再一次强调,“房住不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可见国家在确保住房刚性需求、坚决遏制炒房投资的行为的决心。本文首先对相关国内外的文献、货币政策变动房地产价格变动历程和货币政策传导理论进行了梳理。从利率渠道、信贷渠道、资产价格渠道、预期效应渠道四个方面分析了货币政策的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的传导机制。以2006-2018年45座一二线城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了 FGLS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得出了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性的研究。最后,根据前文的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结果,提出了相应对策。实行差别化的信贷政策,对一线城市来说,可以采取紧缩性的信贷政策来抑制房价的过快增长,对于经济薄弱的城市,可以采取适当宽松的信贷政策,来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在一线和一些发达的二线城市,严格实行限贷、限购政策、加大对刚性住房的供应、防范热钱流向房地产市场等差别化措施。三四线城市落实配套设施建设,引导农民进城等方式有助于房地产“去库存”。货币政策配合其他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经济薄弱的城市可以设立经济开发区、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吸引人才的流入,加强金融体系建设。控制货币供应量和推进利率市场化。

张帆[4](2019)在《高速铁路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过去十年中国高速铁路(HSR)迅速发展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了巨大的推进作用。高铁运行通过压缩时空、加速人口流动促进了生产要素流动,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在经济“新常态”下,是维持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方向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目前还鲜有研究关注这一重要经济现象。本研究采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解释为何高铁建设不仅可以推动中国城市经济增长,还能缩小落后和发达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从而推动中国长期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我们首先建立理论分析框架去解释这一经济现象,再用实证模型去证明两个理论假设:(1)高铁运营促进中国城市整体经济增长;(2)高铁运营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本研究主要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阐述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目标及思路、假设及方法、特色及创新等。第二章,文献综述。分别从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及收敛、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发展、铁路与经济发展、高铁建设与经济发展四个方面,层层递进,全面地梳理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第三章,详细梳理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及现状。第四章,中国高速铁路对经济增长及趋同发展的影响分析。研究总结了高铁在四个方面所可能产生的经济社会外部性,分别为高铁扩展了城市经济腹地的范围、增加城市之间的投资便利、扩展了工作地点和居住地之间的距离、减轻其他交通系统的交通拥堵状况。另外,采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根据拓展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构建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对经济增长及趋同发展影响的分析模型,使分析更加严谨直观。高速铁路发展对经济增长及趋同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讨论了高铁如何通过压缩时空,加速生产要素流通速度,产生巨大和多样的经济外部性去实现对全国所有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对城市之间的趋同发展产生促进作用。通过简单的统计分析,尤其是样本城市劳均GDP的基尼系数计算分析全国城市经济发展的趋同走向。最后,我们建立适合中国城市经济内生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植入高铁变量,植入高铁与城市初始劳均GDP的交叉变量,一步一步地分析高铁如何影响城市经济增长,影响城市之间经济发展的收敛速度,来验证我们的两个基本理论假设。再通过寻找合适的工具变量,利用TSLS检验避免内生性问题,使结果更加稳健。实证结果显示,全样本的截面和面板数据回归都支持我们的理论假设;进一步分区域以及区域配对的敏感性分析也得出一致的结论。本研究的实证结果对城市通过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特别是建设高铁来促进经济增长与趋同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五章,高速铁路发展与投资增长。建立投资计量模型估计高铁建设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作用,同时利用双重差分法(DID)及倾向得分匹配法(PSM)验证计量结果的可靠性。实证结果表明,高铁建设促进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而为长期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物质基础,提升全国整体技术水平;高铁投资没有挤占其它行业的投资,相反,因为高铁投资的拉动,通过其上下游漫长的产业链条拉动全国各行各业投资增长。相对于没有开通高铁的城市,开通高铁的城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率、吸引外资率、房地产投资率、排除掉房地产或交通邮政投资以后的其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率,都有显着性增加。因为高铁的出现,全国、东部、中部及西部城市的投资增长率每年平均分别提高2.2%、1.5%、7%和4.2%。高铁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率的增加幅度是非常可观的,如果没有高铁建设,在后世界经济危机时期,特别是2012年进入“新常态”以后,中国经济很难有如此持续稳定的增长速度。第六章,高速铁路发展与人口迁移。利用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DID)和倾向得分匹配法(PSM)验证高铁开通和人口迁移的因果关系。并寻找人口迁移的代理变量,即商品房销售面积变量,采用基本OLS回归模型检验高铁开通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高铁开通显着加速了人口流动,使人口迁移变化更加明显。第七章进行总结与展望。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和贡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用实证模型和地级城市层面的数据证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的现象,尤其是通过理论及实证模型,同时证明高铁建设对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的影响。现有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大都采用全国省一级跨时间的面板数据,本研究认为有必要利用全国地区一级城市跨时间的面板数据,才能构建一个各地城市你追我赶、区域均衡增长的实证模型。其次,对高铁的经济外部性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高铁的外部性主要表现为高铁对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以及其降低传统交通系统运输压力带来的间接作用。在现有的文献中,很少把高铁作为一个提高交通效率的变量,并将其植入动态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去研究区域经济增长和趋同发展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创新性地把城市间高铁和传统铁路的运行时间,作为影响城市间交通效率的变量,并考虑这个变量对传统交通基础设施的外部性,同时假设这些变量能够帮助打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经济增长溢出的障碍,因而弱化、甚至消除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性,推动中国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为发达地区拉动落后地区共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再次,前人文献研究高铁作用时主要集中在可达性提高带来的同城效应或重要城市极化发展等方面,对高铁对投资额或城市人口迁移影响的研究目前还比较少。本研究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大生产要素方面深入探究高铁对经济增长及收敛的影响因素和传导机制,即从投资金额的变化上,量化分析了高铁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此外,利用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证明了高铁开通对加速人口迁移带来的积极影响。不仅丰富了高铁经济学的研究,还增进了对高铁效应作用机制的理解。本研究把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在研究方法上有新的突破,在实证研究的手段方面,也有其独到之处。在实证方面,用双重差分法、倾向得分匹配法等研究手段,对同一个理论问题,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分析。这样的研究结果,不仅具有科学性,更具有其综合性。

陈庆[5](2019)在《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以中西部四省省会城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房地产行业经过30年来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突出贡献,当前,在构建房地产业发展长效机制的背景下,房地产业正历经变革,但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房地产业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诊断房地产市场健康、促进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成都市、武汉市、西安市、重庆市是重要的副省级城市和直辖市,同时也是中西部地区的国家中心城市,是强二线城市的典型代表,在中国崛起的宏图中肩负着重要使命,本文以各城市政治地位和房地产市场表现为依据,选用在国家战略版图中政治地位特殊并且发展势头强劲的城市作为研究样本。本文追溯了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起源,研究了该理念的内涵、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从社会、经济(宏观经济+房地产市场)、资源环境三方面入手,采用文献对比研究和频次分析法相结合构建了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框架体系,该体系全方位涉及社会、经济、环境各系统,非常详实,可作为优化细分数据统计工作的一个参考;此外,选取中西部四座省会城市为样本城市,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线型加权求和得出各系统评价指数、并结合正态分布理论划分评级区间、进行综合评价;论文进一步利用加权灰色关联度法进行指标重要度排序,突出影响各城市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敏感指标,以便于政府进行监控预警并据此制定宏观调控举措。研究成果显示,近两年来各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优劣顺序为:成都≥重庆>西安=武汉;对中西部区域做整体评价需要重点关注房价增长率与收入增长率之比、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率、银行贷款/国内贷款、房价收入比、新开工面积/施工面积五项指标,此外,结合各城市发展特点,重庆应特别关注住宅投资额/房地产业开发投资额、销售面积/竣工面积、房地产业从业人员/全市年末从业人员三项指标,武汉应额外关注房地产业从业人员/全市年末从业人员指标,西安市则还应考虑人口自然增长率指标;最后,本文根据现阶段房地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围绕协调环境发展、缓和房地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矛盾、针对各城市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三方面提出共计63条对策建议,以促进城市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对四城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张琪[6](2018)在《DB房地产S项目竞争战略研究》文中认为房地产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地产业所涉及的是几十个工业产品与工业材料,房地产市场的波动与房地产涉及的相关工业产业作为产业链链接在一起。房地产一方面是支柱产业,另一方面又是民生产业,民生的衣食住行跟房地产息息相关。房地产经济也是庞大的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的晴雨表。深圳作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先驱者,不仅拥有深圳本土的房地产开发商,全国范围内各中小房地产开发商争相涌入深圳房地产市场争夺市场份额。DB房地产公司隶属于母公司DB集团,DB集团成立于1983年,是深圳最早的一批房地产开发、建筑公司,经过三十年的发展,DB集团现经营广泛,涵盖土地开发、房产经营、建筑安装、建材、消防、监理、果汁、物管、酒店等。S项目作为DB房地产的精品项目,项目地处L区LG大道D地铁站,占地31597.32㎡,总建筑面积247013.63㎡。当前L区内在售楼盘有大量同质产品、项目,给予置业的客户有更多的选择性,面临竞争激烈的外部市场环境,这样使得本身资质平平的S项目流失了部分置业客户。鉴于此,本项目在需要在同质项目包围的激烈竞争中得到突破就必须增强S项目自身的竞争实力,就要制定本项目的竞争战略,抓住本项目的核心竞争优势,以增强项目的竞争能力。本文以DB房地产公司S项目为研究背景,从竞争战略的视角出发,运用PEST分析工具对S项目的外部政治环境分析、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技术环境进行分析,并找出外部的机会与威胁,使用EFE矩阵分析工具对S项目外部的机会与威胁进行评价。对S项目内部资源进行分析,找出内部资源的优势与劣势,并使用IFE矩阵分析对其进行评价。运用动态矩阵CPM来分析竞争项目,并找出S项目的竞争优势与存在的不足。结合S项目的外部的机会与威胁、内部资源的优势与劣势运用SWOT作为整体分析工具找出S项目应增强优势、弱化劣势、避开威胁、增加机会的分析。使用QSPM数据竞争战略评价因素对S项目的竞争战略选择进行总体分析研究,获得S项目的核心竞争优势所在,制定出本项目在区域市场内的竞争战略,并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找出其竞争战略的定位,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措施。本文在研究竞争战略制定的过程中,在SWOT分析基础上,引入归属定量分析法的EFE/IFE、CPM矩阵、QSPM矩阵,对S项目应对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能力及备选竞争战略进行定量评价,并综合两种分析结果作为参考依据,从而使竞争战略选择结果相对更加客观、严谨,为S项目找到适合其发展的竞争战略,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其他处于同种环境的房地产项目在提供了参考建议。

王雪辉[7](2018)在《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市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离不开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从高速降至中高速,对未来趋势预测的关键在于经济增长的潜在能力。市场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载体,其潜能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容小觑。自从新经济地理学将空间要素纳入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后,经济增长的地理空间效应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论文以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地理学、区域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以空间计量方法、非参数估计方法、门槛效应回归方法等为主要研究手段,探究了2004—2015年我国285个地级市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效应的内在影响与作用机制,剖析了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效应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第一章为论文的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的背景与意义、研究区域、方法与技术路线,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评述。第二章为论文的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部分。本章对市场潜能、空间效应等重要概念进行了界定,并采用文献梳理方法,归纳与论文研究相关的经典理论,作为论文的重要理论支撑。第三章为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效应的理论构建部分。首先,以市场潜能对要素价格与流动方向的作用机理为基础,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分析了市场潜能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并借鉴动态比较优势分析理论的观点阐述市场潜能的相关问题。其次,阐释了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的理论并进行数理分析。最后,说明了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效应的作用机制,分别为空间关联效应的基础作用、空间集聚效应的极化作用、空间溢出效应的扩散作用,并阐述了三种空间效应的互动机制。第四章测度了我国不同空间尺度下的市场潜能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首先,论文介绍了传统的经典市场潜能模型,并通过加入互联网因素与根据其空间来源进行分解的途径对市场潜能模型进行拓展与修正。其次,基于修正后的市场潜能模型对区域、省级、地级市三种空间尺度下的国内与国外市场潜能进行时空格局演变过程分析。最后,将影响市场潜能的因素划分为三种类型,包括传统区位理论的地理因素、新经济地理因素和制度因素。第五章为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效应的实证研究部分。本章分别对空间关联效应、空间集聚效应、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并讨论每种空间效应的空间特性。其中,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效应具有邻接衰减与距离衰减规律,空间集聚效应具有三重门槛效应,而国内市场潜能与国外市场潜能的空间溢出效应具有替代性,且其空间溢出范围变化具有显着规律性。第六章剖析了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效应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章首先提出了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效应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系统性、动态性、空间性、开放性、反馈性等。其次,论文基于空间关联、空间集聚、空间溢出三种效应分析了目前国内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最后为论文的结论与展望,主要包括论文的基本结论与创新、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曲咏海[8](2018)在《从中外房地产发展历程看中国房地产轻资产运营开发模式》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房地产的黄金期已渐行渐远,随便拿一块地靠捂盘赚钱的年代一去不复返,竞争加剧、库存遍地、地价高企、融资压力巨大已经成为了中国房地产企业需要面对的新常态。作为国家经济生活中的常规产业,房地产仍将长期存续下去,而目前房地产行业仍在高速发展,远未进入相对垄断的稳定期。从目前行业发展阶段而言,中国房地产企业逐渐从关系依赖型转变为资金依赖型,未来可能进一步转变为金融导向型;从房地产开发角度而言,各房企对专业团队的需求已经越来越迫切。中小型地产开发企业如何在未来保证生存增大单盘收益?区域型房地产企业如何确保区域地位应对行业变化?大型房地产企业如何挺进目标城市实现低成本扩张?资本方如何在地产开发领域锁定高收益项目、实现稳定收益?从走入稳定期的美国房地产市场中我们可能会获得众多启示,轻资产运营或许是中国众多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必由之路。本文简要分析中外房地产发展历史,对地产常青树汉斯地产的运营模式进行解析,以作者创立的“大海智地”为例探讨未来中国房地产企业的运营方向、与资本结合的方式等命题。

宋敏[9](2017)在《从“扇叶城市”到“紧凑城市” ——合肥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探析》文中研究指明城市空间发展的过程记录城市长期的建设经历,蕴含着内部规律性作用也反映出外部社会与制度的影响。其过程的阶段性特征与城市自身的发展阶段以及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不无关系。进入2010年后,我国的经济结构面临转型,而城市建设中粗放的发展方式也带来诸多社会矛盾,亟需调整。城市空间发展的未来理想模式以及实现措施是各界关注的焦点。“扇叶城市”是地理区位上的中部城市——合肥空间发展进程中存在的经典的单中心三翼伸展的形态。论文以空间发展过程为主线,采用要素分析、文献分析、量化分析、对比分析等多种方法,研究城市经典“扇叶”形态演进消失的过程,并且主要从宏观的城市外部形廓和中观的城市内部用地的分布与演变的角度,总结不同阶段城市空间和形态发展的特征,深入分析其中的规律和动力机制。“紧凑城市”是论文针对合肥城市现状空间剧烈发展所处的无序形态进行反思后提出的城市未来空间的展望。结合区域经济和人口结构的发展趋势,探索在中国特殊城市化背景下“紧凑城市”实践的可能,提出理论支持下未来合肥形态发展的方向,并且具体从城市整体空间形态、城市内部空间形态以及发展机制三个层面提出有效的建议及具有操作性的措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紧凑城市”的理论为基础,结合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城市规划实践案例,通过对其“紧凑城市”建构方式的分析,分别从城市规划层面、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三个层面总结出“紧凑城市”的城市空间模式;并比较我国所处的城市背景与理论提出背景的差异,有侧重的对理论的本土化以及实践的可行性进行探讨。2、划分合肥城市空间和形态发展的四个阶段,以城市1949年以后的人口、建成区面积、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变化等指标的环比变化特征为基础,结合重要历史事件等多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真实科学的将合肥城市空间发展划分为以下阶段:拓展生长期(1949-1989)、快速发展期(1990-1999)、高速增长期(2000-2009)、优化调整期(2010-今)。3、总结各阶段城市发展的社会政治背景、经济基础以及建设现状,从影响城市空间发展的主要因素出发,界定研究的主要范围和内涵,重点对城市空间生长方式、外部形廓特征、内部空间形态三个方面进行纵向比较,特别对城市的主要功能用地进行分解,以时间为坐标,结合各期具体数据和图文资料,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细致全面的分析了用地的分布变化和空间形态发展的特征。清晰凝练出城市空间发展方式和形态演化轨迹以及各个阶段的主要驱动因素和动力机制。4、注重多学科分析,从城市规划理论、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以及城市地理学等学科交叉研究角度,关注城市空间和形态发展的解释性研究,结合国家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中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分别从理论指导、产业发展、经济制度和政府决策四个方面总结出主导合肥城市空间和形态发展的驱动因素和动力机制。5、分析合肥在优化调整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侧重此阶段社会经济转型、人口城市化转折以及区划调整等城市背景分析,结合城市自身的特殊性,从城市发展现状入手,注重实际问题的产生和影响,继而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构建“紧凑型”城市空间形态。深入从城市整体空间形态、内部空间形态、规划机制三个方面阐述了“紧凑城市”的构想和可操作的实施策略。总而言之,论文以合肥为例,着重研究了城市“扇叶城市”阶段形态的建构过程、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扇叶”形态的解构过程,以及如何在转型期以“紧凑城市”的理论指导来应对城市空间急剧扩张和城市形态无序发展所产生的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从已完成的城市空间发展过程中总结规律和经验,延伸到对未来城市空间提出建设性的展望和建议,一定程度上充实了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的案例,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指导未来合肥城市的规划和发展,还为其他同类型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形态发展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借鉴。

陆宏广[10](2017)在《我国房地产泡沫与金融风险研究》文中认为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房地产不再仅仅作为满足人们基本生产生活需要的实物资产而存在,更多地表现出了虚拟资产的特性,这就使得房地产成为经济中重要的投资产品。此外,由于房地产行业与其他行业也有着高度的关联性,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对于我国改善就业环境、提高人民生活居住标准以及推动社会宏观经济的增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不断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使得货币资本在向高资本回报率行业的流动更加快捷有效。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扩大了社会上的投机心理需求,投资者过度的投机行为很容易造成整个房地产经济系统泡沫的形成。尽管现阶段社会各界尚还没有达成房地产泡沫会带来金融风险的共识,但是对于潜在的房地产泡沫金融风险议题一直都是被各界关注的焦点。房地产作为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它与金融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房地产的供需都依赖于金融业的资金支持,并且我国的房地产金融体系还存在着过度单一地依赖于银行信贷的突出特点,其他资金来源所占的比例十分小;另一方面,房地产行业发展进入繁荣时期,对于金融业而言意味着能够获取较高的信贷资本回报率,因而也就更加热衷于将大量的存于银行的社会闲置资金以信贷的方式发放给房地产行业,由此可见房地产行业与金融业相互渗透的程度非常之高。而金融业在房地产业信贷发放过度集中必会直接不利于银行风险的分散,国家整体的金融体系受到房地产市场运行状况的影响程度必然也会不断积累提升,直至将银行或金融系统暴露在房地产市场价格波动和泡沫崩裂的风险当中。因此,系统地对我国当前的房地产泡沫成因与金融风险形成机制进行研究,寻求和探索防范和适当化解由房地产泡沫引发金融风险的对策和措施,以维护并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推动房地产业的稳健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通过对房地产泡沫的成因分析及价格泡沫的测度研究,深入剖析房地产价格的各个影响因素及泡沫的形成机制,以为国家和社会公众提供一个系统、理性的认识。从我国当前的金融体系现状出发,进一步分析房地产金融体系的国际比较,在对房地产泡沫以及相关的金融风险的现状及其形成机制作出重点分析之后,本文尝试着设计在房地产泡沫背景下的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并于文章最后结合其他国家因房地产泡沫所产生的金融危机的一系列经验启示,提出我国当前如何更好地防范房地产泡沫引发金融风险的对策,以便能够在泡沫出现前和出现的过程中对潜在的风险加以适当的控制,从而缓解或消除由于房地产泡沫而引发的负面影响。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阐述研究背景与意义,梳理国内外研究文献,介绍研究框架、内容和方法,并指出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为房地产泡沫现状分析,对房地产泡沫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综合概述,分析我国房地产泡沫现状,并从宏观经济、银行信贷、投资者行为、房地产自身特性和相关制度四个角度进行了具体地成因分析研究。第三章是有关房地产泡沫的实证部分,通过层次分析法对我国近十年来房地产市场泡沫的总体情况和2014年度35个大中城市房地产业的泡沫情况进行了测度分析。第四章为金融风险现状分析,对金融风险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综合概述,通过对比境外房地产融资体系,分析我国存在的金融问题,找出我国房地产金融存在的不足。第五章是基于泡沫背景下,关于金融风险预警的实证研究。通过对金融风险预警的相关内容进行综合概述,构建金融风险预警体系,对我国近五年的房地产金融风险进行了研究分析。第六章是结合境外案例,对泡沫背景下,房地产业防范金融风险的有效建议进行总结,为我国房地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参考。第七章为研究结论与展望,对本文的研究进行总结,得出相应的结论,同时指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对相关内容的未来研究提出展望。本文通过对房地产泡沫与金融风险的研究,主要得到以下几个结论:第一,通过深入分析泡沫产生的原因,证实了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是导致房地产泡沫的诱因,市场经济制度是房地产泡沫的孕育基础,各种金融机构对房地产企业提供的资金支持以及资本流动的全球化则是房地产泡沫产生的重要推动因素。第二,影响房地产业泡沫程度的因素主要来源于房地产业的资金信贷、投资、交易和价格四个方面。其中,投资和价格两方面的因素对泡沫程度的影响较大。通过从这四个方面构造泡沫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对我国近十年房地产泡沫程度及2014年度我国35个大中城市房地产泡沫程度进行测度研究,发现:我国房地产整体泡沫水平在近十年的时间里都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后五年的泡沫程度远高于前五年,泡沫程度在2013年达到最高。在2014年,除少数几个城外,绝大多数城市的房地产泡沫程度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房地产市场上存在较大的泡沫成分。第三,通过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房地产投资增长率/GDP增长率、房价收入比、商品房均价增长率/GDP增长率、房地产开发企业资产负债率、房地产企业速动比率和房地产贷款/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七个指标,构建了房地产金融预警指标体系,对我国近五年的房地产泡沫金融风险指数进行测度研究,发现:五年中我国金融风险指数均在70以上,房地产业面临的金融风险普遍不高。但在五年的数据中,2013年的金融风险指数最小,表明房地产业在该年面临较大的风险。2014年的金融风险指数同样偏低,仅高于2013年,说明该年度也面临着较大的金融风险。第四,在分析房地产价格泡沫和金融风险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房地产业价格泡沫及金融风险的实证研究结果,比较分析日本、美国和我国香港防范金融危机的成功案例,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①谨慎实施金融自由化,防止过度的金融自由化;②积极运用宏观调控政策;③约束地方政府行为,扭转民众不合理预期;④适当简政放权,完善土地税制;⑤有效管理并解决严重地过剩需求;⑥加强房地产贷款质量的管理,重视房地产贷款风险;⑦完善监管机制,提高对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管理水平;⑧完善个人征信体制,防范信用风险。

二、2004年国内三大城市楼市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4年国内三大城市楼市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2)人口流动对珠三角商品住宅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6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商品住宅价格影响因素
    2.2 人口流动对住宅价格影响的文献综述
    2.3 人口流动对人口结构影响的研究
    2.4 人口结构变化对商品住宅价格影响的研究
    2.5 文献综述小结
第3章 相关理论研究
    3.1 基本概念定义
    3.2 人口流动相关理论综述
    3.3 住宅价格形成机制理论综述
    3.4 影响机制与研究假设
        3.4.1 人口流动对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
        3.4.2 人口流动、人口结构变化与住宅价格变动的理论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珠三角人口流动情况和商品住宅价格分析
    4.1 珠三角人口流动和人口结构变化基本状况
        4.1.1 珠三角人口流动基本状况
        4.1.2 珠三角人口流动规模
        4.1.3 珠三角人口结构变化的主要特征
    4.2 珠三角房价波动情况
        4.2.1 珠三角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
        4.2.2 珠三角各市商品住宅价格变化特征
        4.2.3 珠三角各市商品住宅价格同比增长率变化特征
        4.2.4 珠三角城市群商品住宅价格变动差异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珠三角人口流动和房价关系实证研究
    5.1 人口流动对城市商品住宅价格影响的理论模型
        5.1.1 住房市场需求和供给函数
        5.1.2 住房市场的长期均衡
    5.2 计量模型的设定
        5.2.1 数据来源和变量选择
        5.2.2 计量模型的设定
    5.3 实证研究
        5.3.1 描述性统计
        5.3.2 相关性分析
        5.3.3 实证分析
        5.3.3.1 人口流动和珠三角住宅价格之间倒“U”型关系验证
        5.3.3.2 回归方法的选择
        5.3.3.3 人口流动对珠三角住宅价格的实证结果分析
    5.4 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珠三角人口流动对房价的中介影响-基于人口结构
    6.1 中介效应检验的模型说明和设定
        6.1.1 中介效应简介和模型设定
        6.1.2 中介效应检验方法
    6.2 人口年龄结构的中介效应回归
    6.3 人口就业结构的中介效应回归
    6.4 本章小结
结论和展望
    结论
    政策启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货币政策变动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研究 ——以一、二线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点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货币政策变动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理论分析
    2.1 货币政策工具及政策目标
        2.1.1 货币政策工具
        2.1.2 货币政策的目标
        2.1.3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2.2 货币政策传导理论
        2.2.1 货币政策传导的利率渠道
        2.2.2 货币政策传导的资产价格渠道
        2.2.3 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
        2.2.4 货币政策的预期效应渠道
    2.3 货币政策变动对房地产价格传导机制分析
        2.3.1 利率传导渠道
        2.3.2 资产价格传导渠道
        2.3.3 信贷传导渠道
        2.3.4 预期效应传导渠道
第三章 货币政策变动与房地产价格变动历程
    3.1 货币政策变动历程
    3.2 一、二线城市平均房价现状分析
    3.3 一、二线城市房地产价格变化分析
第四章 货币政策变动对一、二城市房价格影响实证分析
    4.1 模型选择及变量选取
        4.1.1 模型构建
        4.1.2 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4.2 计量模型选择与实证检验
        4.2.1 计量模型的选择
        4.2.2 全国样本的实证检验
        4.2.3 分城市样本的实证检验
    4.3 主要结论
第五章 提高货币政策对房地产调控效果的政策建议
    5.1 因城施策与分类指导
        5.1.1 信贷政策差别化
        5.1.2 差别化的房地产调控政策
    5.2 建立健全金融政策
    5.3 加强货币政策与其他政策协调配合
    5.4 控制货币供应量
    5.5 推进利率市场化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高速铁路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1.3 创新点
    1.4 概念界定
2 文献综述
    2.1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及趋同发展
    2.2 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
    2.3 铁路与经济发展
    2.4 高速铁路与经济发展
    2.5 文献述评及展望
3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
    3.1 中国高速铁路的开通及飞速发展
    3.2 中国向“八纵八横”高铁网时代迈进
    3.3 中国高速铁路的特点及优势
4 高速铁路与中国经济增长及趋同发展
    4.1 高速铁路对经济增长及趋同发展影响的理论分析
    4.2 实证模型
        4.2.1 σ收敛
        4.2.2 β 收敛
        4.2.3 工具变量检验
    4.3 变量及数据
    4.4 估计结果及分析
    4.5 铁路旅行时间与城市经济增长趋同的实证研究
    4.6 本章小结
5 高速铁路与中国投资增长
    5.1 高速铁路对投资增长作用的理论分析
    5.2 实证模型
        5.2.1 高铁对投资增长影响的基本模型
        5.2.2 双重差分(DID)模型
        5.2.3 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模型
    5.3 变量及数据
    5.4 实证结果及分析
        5.4.1 OLS模型实证结果
        5.4.2 DID模型及PSM-DID模型实证结果
    5.5 本章小结
6 高速铁路与中国人口迁移
    6.1 高速铁路发展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6.2 实证模型
        6.2.1 双重差分(DID)模型
        6.2.2 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模型
        6.2.3 面板数据OLS模型
    6.3 变量及数据
    6.4 实证结果及分析
        6.4.1 DID模型实证结果
        6.4.2 PSM-DID模型实证结果
        6.4.3 OLS模型实证结果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D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5)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以中西部四省省会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进入国人视野
        1.1.2 针对中西部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研究不足
        1.1.3 有必要对房地产业进行常态监控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梳理
    2.1 房地产业与可持续发展的结合
        2.1.1 房地产业发展历程及概念
        2.1.2 可持续发展的起源及概念
        2.1.3 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1.4 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2 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
        2.2.1 系统工程理论
        2.2.2 机会成本理论
        2.2.3 房地产泡沫理论
        2.2.4 非瓦尔拉斯均衡理论
        2.2.5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
    3.1 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1 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3.1.2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3.1.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4 评价指标释义
    3.2 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的构建
        3.2.1 模型的概述和选择
        3.2.2 正向化和无量纲化处理
        3.2.3 主成分分析法的原理
        3.2.4 权重确定及评价指数计算
        3.2.5 指数评价区间
        3.2.6 灰色关联度法
    3.3 本章小结
4 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实证分析
    4.1 样本城市的选择及数据搜集整理
        4.1.1 样本城市的选择
        4.1.2 数据的搜集及整理
        4.1.3 指标筛选
        4.1.4 综合运用PCA和 AHP法确定指标权重
    4.2 评价指数的确定
    4.3 评价区间的确定
    4.4 评价结果分析
    4.5 灰色关联度法确定敏感指标
    4.6 本章小结
5 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
    5.1 对策提出的思路
    5.2 协调环境发展
    5.3 缓和房地产业发展过程中突出矛盾
        5.3.1 规范土地市场,控制地价过热
        5.3.2 健全金融体系,拓宽融资渠道
        5.3.3 构建房地产市场长效发展机制
    5.4 针对各城市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5.4.1 对成都市、重庆市的建议
        5.4.2 对武汉市、西安市的建议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中国住房制度改革发展历程
    B.各城市房地产业发展原始指标数据
    C.专家打分表
    D.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6)DB房地产S项目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中国房地产竞争战略研究
        1.2.4 文献综述小结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框架
第二章 DB房地产公司S项目外部环境分析
    2.1 PEST分析
        2.1.1 政治环境分析
        2.1.2 经济环境分析
        2.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2.1.4 技术环境分析
    2.2 DB地产S项目机会与威胁
        2.2.1 S项目机会分析
        2.2.2 S项目威胁分析
    2.3 S项目外部因素评价矩阵
第三章 DB房地产公司S项目内部条件分析
    3.1 DB集团概况
    3.2 DB房地产公司概况与能力分析
        3.2.1 DB房地产公司概况
        3.2.2 营销能力分析
    3.3 S项目介绍
        3.3.1 基本情况
        3.3.2 项目定位
    3.4 S项目优势与威胁分析
        3.4.1 S项目优势分析
        3.4.2 S项目劣势分析
    3.5 S项目内部因素评价矩阵
第四章 DB房地产公司S项目竞争战略的选择
    4.1 竞争态势矩阵分析
    4.2 SWOT模型分析
        4.2.1 S项目SWOT模型构建
        4.2.2 SWOT小结
    4.3 基于QSPM矩阵的竞争战略评价
    4.4 S项目竞争战略的选择
    4.5 S项目竞争战略的确定
    4.6 S项目差异化竞争战略定位
        4.6.1 产品差异化
        4.6.2 客户差异化
第五章 S项目竞争战略的实施措施
    5.1 加强DB公司员工专业素质
    5.2 强化项目的品质和品牌竞争力
    5.3 加强市场营销策划措施
    5.4 推进差异化战略的实施其他措施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S项目竞争影响因素权重分配调查问卷
附录2 S项目竞争影响因素评分表调查问卷
附录3 竞争态势矩阵评分表调查问卷
附录4 S项目三种竞争战略评分表调查问卷
附录5 S项目高管基本信息调研
附录6 S项目权重分配表
附录7 S项目内外部矩阵评分表
附录8 S项目竞争态势矩阵
附录9 H项目竞争态势矩阵
附录10 J项目竞争态势矩阵
附录11 成本领先战略吸引力评分
附录12 差异化战略吸引力评分
附录13 集中化战略吸引力评分
致谢

(7)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与目标
        三、技术路线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市场潜能相关问题研究
        二、市场潜能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三、相关文献述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市场潜能
        二、空间效应
    第二节 相关经济增长理论
        一、经典经济增长理论
        二、均衡增长理论
        三、非均衡增长理论
    第三节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一、冰山运输成本
        二、中心—外围模型
    第四节 其他相关理论
        一、新贸易理论
        二、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三、外部性理论
第三章 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效应的理论构建
    第一节 市场潜能的作用机理
        一、提高要素价格
        二、引起要素流入
    第二节 市场潜能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一、因果关系分析
        二、基于动态比较优势分析
    第三节 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效应的理论分析
        一、空间效应理论阐释
        二、空间效应数理分析
    第四节 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效应的互动机制
        一、空间关联效应的基础作用
        二、空间集聚效应的极化作用
        三、空间溢出效应的扩散作用
        四、空间效应互动机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市场潜能的测度及其时空格局演化分析
    第一节 市场潜能的测度方法及其模型的拓展与修正
        一、市场潜能的测度方法与内涵
        二、市场潜能模型的拓展与修正
    第二节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区域
        二、变量解释
        三、数据来源
    第三节 市场潜能的时空格局演变过程分析
        一、区域层面时空格局演变
        二、省级层面时空格局演变
        三、地级市层面时空格局演变
    第四节 市场潜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传统区位理论的地理因素
        二、新经济地理因素
        三、制度因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效应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空间关联效应
        一、空间关联测度与估计方法
        二、空间自相关性
        三、市场潜能与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效应分析
        四、空间关联效应衰减
    第二节 空间集聚效应
        一、空间集聚指标与测算
        二、计量模型设定与主要变量解释
        三、计量模型的相关检验
        四、门槛效应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第三节 空间溢出效应
        一、空间溢出效应测度
        二、空间溢出效应分解
        三、空间溢出范围确定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效应的问题剖析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效应的基本特征
        一、系统性
        二、动态性
        三、空间性
        四、开放性
        五、反馈性
    第二节 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效应的问题剖析
        一、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效应方面
        二、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集聚效应方面
        三、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方面
    第三节 相关政策建议
        一、积极推动市场化改革与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国内市场有效融合
        二、扩大国内市场需求,提高内陆地区市场潜能
        三、充分发挥空间集聚优势,优化转移支付功能
        四、降低城市间贸易壁垒,促进国内市场一体化
        五、建立制度化的区域合作机制,促进区域空间关联与空间溢出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基本结论
    二、创新之处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情况

(8)从中外房地产发展历程看中国房地产轻资产运营开发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框架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2 文献综述
第3章 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概述
    3.1 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历程简析
    3.2 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特性简析
    3.3 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简析
    3.4 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基本预判
        3.4.1 房地产行业仍是改善居民人居事业的主要力量
        3.4.2 我国经济仍处在明确的上升空间
        3.4.3 货币增发仍将持续
第4章 中国房地产企业现状与趋势概述
    4.1 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总体发展历程
    4.2 国内房地产企业共性问题简析
        4.2.1 融资渠道单一、企业财务风险较高
        4.2.2 开发企业在业务链条上的分工不细致、专业化程度不高。
        4.2.3 开发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才总量呈现紧张态势
        4.2.4 大量开发企业在开发地产项目时往往遭遇水土不服
    4.3 一家独大型企业——全国性地产开发商大而不倒
        4.3.1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4.3.2 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4.3.3 碧桂园集团
    4.4 利润导向型企业——有目的的扩张能否保证高利润率
        4.4.1 中海地产
        4.4.2 龙湖地产集团
    4.5 区域资源型企业——加速战略布局还是逐渐抽离?
    4.6 短期开发型企业——抱住金饭碗,保证不受穷?
    4.7 典型房企在新形势下的革新举措
        4.7.1 万科小股操盘
        4.7.2 绿城、旭辉代建业务
        4.7.3 万达、碧桂园轻资产模式
        4.7.4 花样年旗下彩生活的“生态链”建设
        4.7.5 众多房地产开发商的出海举措
        4.7.6 恒大在“多元化”道路上的失败尝试
    4.8 中国房企的未来——转型还是坚守?自持还是速销?更轻还是更重?
        4.8.1 从业态上,转型和坚守均是方向
        4.8.2 从运营方向上,自持物业的比重上升是必然选择
        4.8.3 从资源聚集程度上,轻资产路线是开发企业的普遍出路
第5章 中外房地产市场对比分析
    5.1 境外典型房地产市场发展概况
        5.1.1 美国市场
        5.1.2 德国市场
        5.1.3 香港、新加坡市场
    5.2 中美房地产市场对比分析
        5.2.1 房地产制度方面:
        5.2.2 市场方面
        5.2.3 房地产企业方面
        5.2.4 对比分析小结
    5.3 境外房地产市场典型企业发展历程
        5.3.1 帕尔迪(Pulte Homes/PHM)
        5.3.2 凯德置地(Capitaland)
        5.3.3 汉斯有限合伙公司(Hines Interests Limited Partnership)
    5.4 中美房地产开发企业对比分析
        5.4.1 总体分析
        5.4.2 内部构成及运营机制分析
        5.4.3 产业集中程度分析
        5.4.4 行业门槛分析
        5.4.5 产品差异化程度分析
第6章 典型轻资产开发企业模式及案例分析
    6.1 轻资产开发及运营的定义
    6.2 以汉斯地产为代表的轻资产开发模式
    6.3 国内轻资产开发模式及代建业务发展分析
        6.3.1 我国轻资产开发的发展历程
        6.3.2 各企业轻资产业务开展简析
        6.3.3 轻资产运营开发企业及业务特征简析
第7章 大海智地案例分析
    7.1 大海智地的发展方向与商业模式
        7.1.1 大海智地的创立
        7.1.2 大海智地的商业模式和对标公司
        7.1.3 轻资产化的资本端实践
        7.1.4 国内委托方现状
    7.2 大海智地轻资产开发及小股操盘的优势所在
    7.3 大海智地考察项目分析
        7.3.1 广州花都TMH项目
        7.3.2 天津GY天下项目
        7.3.3 深圳北站HJT山庄项目
        7.3.4 三亚城区Y项目
        7.3.5 惠州惠城区项目
    7.4 大海智地目前发展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走向更灵活、更轻、更可控的未来
参考文献
致谢

(9)从“扇叶城市”到“紧凑城市” ——合肥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背景
        1.2.1 世界全球化背景——我国城市空间拓展的原发力
        1.2.2 快速城市化进程——我国城市空间重塑的推动力
        1.2.3 经济体制的转型——我国城市空间演变的政策力
        1.2.3.1 土地市场化
        1.2.3.2 住房商品化
        1.2.3.3 户籍流动化
        1.2.3.4 规划政策化
    1.3 研究意义
        1.3.1 “紧凑城市”理论与中国实践
        1.3.2 合肥城市空间和形态发展规律及机制探究
        1.3.2.1 城市发展的普遍性
        1.3.2.2 城市发展的特殊性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对象概况
        1.5.1 城市区位
        1.5.2 历史沿革
        1.5.3 城市发展背景
        1.5.3.1 城市首位度不高
        1.5.3.2 城市在中部地区的发展地位
        1.5.4 城市行政区划概况
    1.6 研究方法
    1.7 论文创新点
    小结
第二章 主要概念辨析与相关理论的研究进展
    2.1 本研究的概念内涵
        2.1.1 城市空间
        2.1.2 城市形态
        2.1.3 主要概念辨析
    2.2 相关理论的研究进展
        2.2.1 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
        2.2.1.1 城市空间形态的分析性研究
        (1) 构成要素
        (2) 构成模式
        2.2.1.2 城市空间形态的解释性研究
        (1) 动力机制
        (2) 演化规律
        2.2.2 紧凑城市理论
        2.2.2.1 紧凑城市的定义
        (1) 狭义的紧凑城市
        (2) 广义的紧凑城市
        2.2.2.2 紧凑城市的理论基础
        (1)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影响
        (2) 理论产生的背景比较
        2.2.2.3 紧凑城市的相关理论
        (1) 新城市主义
        (2) “精明增长”理论
        (3) TOD模式
        (4) 紧凑度测算研究
        (5) 国内对“紧凑城市”的研究
    2.3 合肥城市空间和形态发展的研究进展
        2.3.1 研究对象关注度弱
        2.3.2 研究时间跨度较窄
        2.3.3 分析性研究居多,解释性研究偏少
        2.3.4 研究范围广泛,系统性不强
    小结
第三章 “紧凑城市”的规划实践与模式总结
    3.1 荷兰兰斯塔德地区
        3.1.1 多核心城市的系统性与层次性
        3.1.2 生态农业的“绿心”建设
    3.2 日本东京都
        3.2.1 发达的城市轨道交通体系
        3.2.1.1 轨道交通密度大
        3.2.1.2 轨道交通范围广
        3.2.1.3 交通工具零换乘
        3.2.2 结合交通枢纽的地下空间开发
        3.2.2.1 地下空间立体化
        3.2.2.2 地下空间节点化
    3.3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3.3.1 高密度分散的新城建设
        3.3.1.1 便利的公共交通系统
        3.3.1.2 严格的密度分区
        3.3.2 公交主导的城市交通网络
        3.3.2.1 公共巴士线路的密集
        3.3.2.2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间的换乘
        3.3.2.3 城市步行交通系统的完善
        3.3.3 “拥挤文化”下的建筑空间利用
        3.3.3.1 建筑灰空间的过渡
        3.3.3.2 建筑功能的多元叠加
        3.3.3.3 绿色生态空间的立体化
    3.4 “紧凑城市”的空间形态模式总结
        3.4.1 城市规划层面的“紧凑城市”模式
        3.4.1.1 单核多中心模式
        3.4.1.2 多核多中心模式
        3.4.2 交通结构——以人口密度区分的多元化公共交通体系
        3.4.3 城市设计层面的“紧凑城市”模式
        3.4.3.1 绿地设计——“密度分区”与“空间补偿”
        3.4.3.2 空间设计——“用地集约”与“功能混合”
        (1) 高密度的公共空间
        (2) 多样性的邻里空间
        (3) 立体化的地下空间
        3.4.4 建筑设计层面的“紧凑城市”模式
        3.4.4.1 建筑功能集群化
        3.4.4.2 建筑空间模糊化
        3.4.4.3 建筑交通驳接化
    小结
第四章 合肥城市空间和形态发展阶段划分
    4.1 合肥城市建设发展概况
        4.1.1 城市自然肌理
        4.1.2 城市地域特点
        4.1.2.1 历史沿革特征——发展受限于水运,崛起得益于政治
        4.1.2.2 区域经济特征——从边缘到中心
    4.2 合肥城市空间和形态发展阶段划分
        4.2.1 人口
        4.2.2 城市化水平
        4.2.3 建成区面积
        4.2.4 产业结构
        4.2.5 城市规划与建设经历
        4.2.6 城市空间和形态发展阶段划分
    4.3 合肥城市空间和形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4.3.1 1949-1990:城市拓展生长期——“风扇形态”成长期
        4.3.2 1991-2000:城市快速发展期——“风扇形态”消解期
        4.3.3 2001-2010:城市高速发展期——“风扇形态”无序期
        4.3.4 2011-今:城市优化调整期——“紧凑形态”建设期
    小结
第五章 合肥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特征及机制分析
    5.1 空间生长方式分析
        5.1.1 空间生长方式特征
        5.1.1.1 交通干线依托下的轴向延伸生长
        5.1.1.2 自组织引导下的轴间填充生长
        5.1.1.3 政府力推动下的圈地生长
        5.1.2 合肥城市空间生长方式分析
        5.1.2.1 以轴向生长为主导的扩展生长期
        5.1.2.2 以轴间填充为主导的快速发展期
        (1) 城市组团间交通联系问题
        (2) 结构自身的不稳定
        (3) 组团功能孤立
        5.1.2.3 以圈地填充生长为拓展的快速发展期
        5.1.2.4 以圈地跳跃生长为主导的高速增长期
    5.2 城市外部形廓的演化分析
        5.2.1 外部形廓分类
        5.2.2 合肥城市外部形廓演化
        5.2.2.1 发展轴从东西向转为南北向
        5.2.2.2 相关指数分析
        5.2.3 城市外部形廓的特征
        5.2.3.1 三翼不均的“风扇”形态
        5.2.3.2 西南溢出的“趋圆”形态
        (1) 趋圆发展
        (2) 西南外溢
        5.2.3.3 南北延伸的“无序”形态
    5.3 城市内部空间形态发展特征
        5.3.1 居住用地演化特征
        5.3.1.1 居住用地分布变化——从单中心聚集到多板块扩散
        5.3.1.2 居住用地形态变化——从高密度到高强度
        5.3.2 工业用地演化特征
        5.3.2.1 工业用地分布变化——从组团分散到边缘聚集
        5.3.2.2 工业用地形态变化——从功能混杂到产业聚集
        5.3.3 商业用地演化特征
        5.3.3.1 商业用地分布变化——从线形分散到商圈集中
        5.3.3.2 商业用地形态变化——从步行街区到商业综合
        5.3.4 教育用地演化特征
        5.3.4.1 教育用地的分布变化——从独立用地到区域融合
        5.3.4.2 教育用地的形态变化——从大院制到大学城
        5.3.5 城市绿地演化特征
        5.3.5.1 绿地分布变化——从环城公园到生态绿地
        5.3.5.2 绿地形态变化——从“城在园中”到楔状绿地蚕食
        (1) 环城公园的建设
        (2) 金斗河的湮灭
        (3) 楔状绿地的蚕食
    5.4 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机制分析
        5.4.1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奠定空间形态发展基础
        5.4.2 产业发展是空间形态发展的主要动力
        5.4.2.1 工业化拓展城市用地
        5.4.2.2 “退二进三”引导工业用地外迁
        5.4.2.3“开发区”建设引导工业用地聚集
        5.4.3 经济制度调控空间形态发展的方式
        5.4.3.1 计划经济体制控制城市空间形态的扩展
        5.4.3.2 市场经济机制激发城市空间形态的量变
        (1) 资本介入刺激城市“空间生产”
        (2) 新商业空间重组城市的边缘地区
        (3) 消费主义“自下而上”改变城市内部空间形态
        5.4.4 政府决策决定空间形态发展的质变
        5.4.4.1 政府力“圈地”推动城市形廓的剧烈扩张
        5.4.4.2 政府行为“自上而下”引导城市空间结构的构建
    小结
第六章 优化调整期合肥城市空间形态的战略性思考
    6.1 “紧凑城市”的中西方背景比较
        6.1.1 城市化阶段的差异
        6.1.1.1 城市化从人口城市化开始向结构城市化转变
        6.1.1.2 城市化成本较高
        6.1.1.3 城市化道路选择的差异
        6.1.2 城市产业结构的差异
        6.1.3 土地制度的差异
        6.1.3.1 政府垄断农用土地的非农转移权
        6.1.3.2 土地批租制
        6.1.3.3 价格双规制
    6.2 合肥城市发展现状分析
        6.2.1 区域经济分析
        6.2.1.1 长三角经济圈的副中心
        6.2.1.2 城市首位度提升
        6.2.1.3 交通枢纽地位的确立
        6.2.2 经济结构分析——转型期中的产业优势
        6.2.2.1 从凯恩斯主义到供应经济转变
        6.2.2.2 产业结构分析
        6.2.3 人口结构分析——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增长优势
        6.2.3.1 净流入人口稳步增长
        6.2.3.2 城镇化率达到拐点
        6.2.3.3 人口分布特征
        6.2.4 行政区划变动分析——撤县建区
    6.3 合肥城市空间形态现状分析
        6.3.1 建设用地吞并扩展——外部形廓粘结
        6.3.2 城市多中心结构分析
        6.3.2.1 旧城中心面临衰落期
        6.3.2.2 滨湖新区处于生长期
        6.3.3 城市内部空间形态分析
        6.3.3.1 居住用地——单中心聚集组团隔离
        6.3.3.2 工业用地——多中心分散低密度膨胀
        6.3.3.3 商业用地——线性分散分区聚集
        6.3.3.4 绿地系统——斑块性强体系性弱
    6.4 合肥“紧凑城市”空间形态发展展望
        6.4.1 城市整体空间形态设想——双核多中心结构
        6.4.1.1 区分“大合肥”与“小合肥”的区域概念
        6.4.1.2 南北延伸凸显“双核”结构
        6.4.1.3 “网络化生长”构建“多中心”形态
        6.4.1.4 “轨道交通”支持空间形态构成
        6.4.2 城市内部空间形态设想——基于“紧凑”概念的城市设计
        6.4.2.1 混合用地构建“紧凑城市”的高密度
        6.4.2.2 开敞绿带保证“紧凑城市”的高品质
        6.4.2.3 地下空间拓展“紧凑城市”的高效率
        6.4.3 城市发展机制设想——规划转向
        6.4.3.1 人口规模转向容量规模
        6.4.3.2 增量规划转向存量规划
        6.4.3.3 绿线控制转向密度控制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10)我国房地产泡沫与金融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点
2 我国房地产泡沫现状分析
    2.1 房地产泡沫概述
        2.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2 房地产泡沫的特征及表现
        2.1.3 房地产泡沫的危害
    2.2 我国房地产泡沫的现状
        2.2.1 从房地产政策看我国房地产泡沫
        2.2.2 房地产经济发展的特征
    2.3 我国房地产泡沫的成因分析
        2.3.1 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
        2.3.2 银行信贷方面的原因
        2.3.3 投资者行为方面的原因
        2.3.4 房地产自身特性和相关制度方面的原因
    2.4 本章小结
3 我国房地产价格泡沫的测度研究
    3.1 房地产泡沫的测度方法
        3.1.1 指标法
        3.1.2 理论价格法
        3.1.3 统计检验法
    3.2 房地产泡沫测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1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3.2.2 房地产泡沫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房地产泡沫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3 我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的总体研究
        3.3.1 原始数据的收集
        3.3.2 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
        3.3.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我国房地产总体泡沫测度研究
        3.3.4 测度结果分析
    3.4 我国主要城市房地产价格泡沫测度的实证研究
        3.4.1 原始数据的收集和指标数据无量纲化
        3.4.2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重新计算
        3.4.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我国主要城市房地产泡沫测度分析研究
    3.5 本章小结
4 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现状分析
    4.1 金融风险相关概念界定
        4.1.1 金融风险的定义
        4.1.2 金融风险的类型
        4.1.3 金融风险的特征
    4.2 我国房地产金融体系的现状
        4.2.1 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来源以银行信贷为主
        4.2.2 房地产融资渠道单一,信贷规模大而其他融资规模小
        4.2.3 房地产开发贷款的金融风险持续扩大
        4.2.4 房地产信托业务保持较高增长态势
        4.2.5 私募房地产投资基金表现得较为活跃
    4.3 房地产融资体系的国际间比较
        4.3.1 商业性融资方面
        4.3.2 政策性融资方面
    4.4 房地产金融风险指标分析
        4.4.1 美国金融监管机构提出的指标
        4.4.2 我国银行监管机构规定的指标
    4.5 本章小结
5 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
    5.1 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概述
        5.1.1 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的含义
        5.1.2 预警方法及其应用综述
    5.2 预警程序的划分
    5.3 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体系指标的选取
        5.3.1 选取原则
        5.3.2 预警指标的经济含义
    5.4 预警指标功效系数和综合值的计算
        5.4.1 预警指标功效系数的计算
        5.4.2 预警指标综合值的计算
    5.5 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指标的实证研究
        5.5.1 预警指标选择与功效系数的计算
        5.5.2 综合预警指数计算
    5.6 本章小结
6 案例分析与政策建议
    6.1 房地产泡沫导致金融风险案例分析
        6.1.1 日本房地产泡沫与金融危机
        6.1.2 日本房地产泡沫给我国的启示
        6.1.3 美国次贷危机与金融危机
        6.1.4 美国次贷危机给我国的启示
        6.1.5 香港房地产泡沫与金融危机
        6.1.6 香港房地产泡沫给我国的启示
    6.2 防范房地产泡沫引发金融风险的对策
        6.2.1 从房地产业和金融业视角提出的对策
        6.2.2 从保障性住房视角提出的对策
        6.2.3 其他对策
    6.3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四、2004年国内三大城市楼市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房地产行业轻资产运营模式对企业财务绩效影响研究 ——以碧桂园为例[D]. 李颖. 云南财经大学, 2021
  • [2]人口流动对珠三角商品住宅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D]. 陈慧.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3]货币政策变动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研究 ——以一、二线城市为例[D]. 吴宇峰.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4]高速铁路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 张帆. 重庆大学, 2019(01)
  • [5]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以中西部四省省会城市为例[D]. 陈庆. 重庆大学, 2019(01)
  • [6]DB房地产S项目竞争战略研究[D]. 张琪. 深圳大学, 2018(11)
  • [7]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研究[D]. 王雪辉.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2)
  • [8]从中外房地产发展历程看中国房地产轻资产运营开发模式[D]. 曲咏海.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8)
  • [9]从“扇叶城市”到“紧凑城市” ——合肥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探析[D]. 宋敏. 东南大学, 2017(12)
  • [10]我国房地产泡沫与金融风险研究[D]. 陆宏广. 江西财经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2004年国内三大城市楼市前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