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剂量乙肝疫苗免疫策略的成本效益分析

大剂量乙肝疫苗免疫策略的成本效益分析

一、高剂量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成本效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万咏梅[1](2020)在《成人不同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策略的免疫原性比较和接种意愿调查》文中提出目的了解20-49岁成人乙型肝炎疫苗(乙肝疫苗,HepB)不同免疫策略接种后乙型肝炎表面抗体(Anti-HBs)阳转率和抗体浓度,比较不同免疫策略的免疫效果;了解成人乙型肝炎(乙肝)知识知晓情况、HepB接种现状、未接种者的未接种原因、无或不详接种史者的接种意愿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成人HepB健康教育,制定成人HepB免疫策略,提高HepB接种意愿和接种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十一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中“成人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策略研究”的课题数据,选取初筛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Anti-HBs、乙型肝炎核心抗体(Anti-HBc)三项指标均为阴性20-49岁成人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HepB免疫策略接种后免疫效果。采用便利抽样法,在北京、黑龙江、甘肃省3省选取18-59岁成人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成人乙肝知识知晓情况、HepB接种现状、未接种原因、无或不详接种史者的接种意愿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按不同免疫程序接种 HepB,10μg HepB-HPY 组 0-1-2m、0-1-3m、0-1-6m、0-1-12m 程序接种,Anti-HBs 阳转率为 71.57%、97.37%、100%、9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89,P<0.001),GMC(mIU/mL)为 116.70、381.27、915.36、918.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01,P<0.001);10μg HepB-CHO 组 0-1-3m、0-1-6m、0-1-12m 程序接种,Anti-HBs 阳转率为 83.65%、88.55%、88.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8,P=0.034),GMC(mIU/mL)为 144.94、328.37、296.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56.42,P<0.001);10μg HepB-SCY 组 0-1-2m、0-1-3m、0-1-6m、0-1-12m 程序接种,Anti-HBs 阳转率为 81.33%、85.19%、87.07%、79.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3,P=0.035),GMC(mIU/mL)为 114.41、170.65、329.21、47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71.97,P<0.001);20μg HepB-SCY 组0-1-2m、0-1-3m、0-1-6m 程序接种,Anti-HBs 阳转率为 83.02%、100%、9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GMC(mIU/mL)为 167.03、949.83、168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01,P<0.001)。不同种类HepB接种,0-1-2m程序组10μg HepB-HPY、10μg HepB-SCY接种,Anti-HBs阳转率为71.57%、81.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13,P=0.127),GMC(mIU/mL)为 116.70、114.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14,P=0.077);0-1-3m程序组 10μg HepB-HPY、10μg HepB-CHO、10μg HepB-SCY 接种,Anti-HBs 阳转率为 97.37%、83.65%、8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97,<0.001),GMC(mIU/mL)为 381.27、144.94、17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5.22,P<0.001);0-1-6m 程序组 10μg HepB-HPY、10μg HepB-CHO、10μg HepB-SCY 接种,Anti-HBs 阳转率为 100%、88.55%、8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85,P<0.001),GMC(mIU/mL)为 915.36、328.37、329.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70.82,P<0.001);0-1-12m 程序组 10μg HepB-HPY、1Oμg HepB-CHO、10μg HepB-SCY接种,Anti-HBs阳转率为91.58%、88.17%、79.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3,P=0.002),GMC(mIU/mL)为 918.23、296.14、47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8.07,P<0.001)。不同剂量 HepB 接种,0-1-2m 程序组 10μg HepB-SCY、20μg HepB-SCY 接种,Anti-HBs 阳转率为 81.34%、83.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P=0.789),GMC(mIU/mL)为 114.41、167.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8,P=0.142);0-1-3m程序组 10μg HepB-SCY、20μg HepB-SCY接种,Anti-HBs 阳转率为 85.19%、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9,P<0.001),GMC(mIU/mL)为 170.65、949.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6,P<0.001);0-1-6m 程序组 10μg HepB-SCY、20μg HepB-SCY 接种,Anti-HBs 阳转率为 87.07%、96.46%(χ2=8.20,P=0.004),GMC(mIU/mL)为 329.21、168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7,P<0.001)。3省调查对象平均乙肝知识得分为8.07±2.64,“共用注射器可能感染HBV”(88.51%)、“母亲感染HBV可能传播给孩子”(85.48%)、“HBV可能经血或血液制品传播”(84.53%)3题回答正确率较高,“与HBV感染者一起进餐可能被感染”(41.29%)、“感染HBV一定会慢性化并且终生携带病毒”(12.82%)两题回答正确率较低,地点、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有无保险、周围人群HBV感染情况是乙肝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调查对象HepB接种率为48.61%,全程接种率为28.85%,地点、年龄、居住地类型、文化程度、职业、周围人群HBV感染情况、乙肝知识得分是HepB接种率影响因素,HepB全程接种率影响因素有地点、年龄、保险、周围人群HBV感染情况、乙肝知识得分。HepB未接种原因主要为“我感染乙肝的风险不大”(45.13%)、“我身体很健康,不需要接种”(35.06%)、“平时工作忙,没有时间接种”(31.82%)。无或不详接种史者HepB意愿接种率为72.48%,地点、性别、有无保险是HepB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结论不同免疫程序HepB接种,0-1-3m、0-1-6m、0-1-12m程序接种Anti-HBs阳转率相当,0-1-6m和0-1-12m程序高应答率高于0-1-3m,考虑成人接种后免疫应答率和接种便利因素,0-1-6m应为首选免疫程序;不同种类HepB接种,HepB-HPY免疫效果高于HepB-SCY和HepB-CHO;成人接种HepB不同剂量,20μg剂量组免疫效果高于10μg,20μg应为接种首选剂量。成人HepB接种率和全程接种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提高乙肝知识水平和乙肝防控意识可以增加人群接种率,性别和有无保险是影响HepB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

唐玥[2](2018)在《军队20μg乙肝疫苗接种策略的效果评价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乙肝病毒感染中高流行区,依据卫生部2006年全国人口血清调查报告,HBsAg携带率高达7.18%,全国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携带者约9300万人,其中转归为慢性乙肝者2800万,几乎占全国人口的7%,每年因乙肝导致的相关死亡病例高达33万。面对威胁,合理地预防接种仍然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控制传染病的最有效措施,军队作为一支肩负重要使命的特殊群体,其预防接种工作尤其重要。虽然我军自2006年起对新兵(学员)开展0-1-6程序的10μ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工作,但近10年军队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数,在全军报告传染病的发病序位中,一直高居前3位,乙型病毒性肝炎作为其中占比最高的疾病成为严重威胁军队人群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与此同时,随着国家计划接种范围的开展,新兵(新学员)普遍是国家计划免疫的受众者,大量新入伍人员在入伍前已经接种过乙肝疫苗,是否需要全程重复接种值得关注。因此,如何加强和完善我军的免疫规划工作,成为我军后勤卫生保障工作的关注要点。本研究从实际调查研究着手,以真实有效的实验数据为支撑,全面分析入伍新兵(学员)的在国家乙肝计划免疫下的免疫背景并做相关血清抗体的本底水平检测,以明确军队乙肝疫苗防控工作重点;在军中首次开展先筛检抗-HBs,再分类接种20μg/ml重组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效果观察,从免疫学水平完善军队传染病的免疫策略;最后通过卫生经济学分析,为综合探索更优的乙肝免疫策略提供全方位的数据支持,进而达到有效控制军队传染病流行的目的。方法1.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基层部队及军校10个单位2013年新入伍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填写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乙肝疫苗接种情况个案调查表》,获取新入伍人员的基本资料、既往接种史、传染病史、过敏史等信息。2.抽取新入伍人员体格复检血液标本,作为20μ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免疫前血清乙肝抗-HBs本底水平调查对象;用ELISA初筛和CLIA复检相结合的方法,检测免疫前调查对象抗-HBs水平。3.按照免疫前抗-HBs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抗-HBs阳性、抗-HBs弱阳性、抗-HBs阴性三类人群;对免疫前抗-HBs弱阳性和阴性研究对象,按照0-1-6程序接种20μ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并分别在3针接种后28天,抽取静脉血3ml,用ELISA初筛和CLIA复检相结合的方法,检测3针免疫后的乙肝表面抗体阳转情况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变化情况,并比较接种不同针次后的两者变化水平,阴性观察对象还需检测高应答反应情况。同时通过疫苗接种后的访视计划,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4.用TreeAge Pro V2011软件,建立全员接种方法和筛检后分类接种方法决策树模型和乙肝病毒感染后转归概率树模型。再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分别计算两种免疫方法的净效益和效益-成本比;在筛检成本和接种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分别将变量接种人数和年报告发病率取不同数值,做敏感性分析,比较其在两种接种方法下数值差异,并做远期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1.调查问卷分析:根据4974份有效《乙肝疫苗免疫情况个案调查表》的数据显示,新兵(学员)年龄分布在1625岁,平均为19.26岁,有明确乙肝接种史者2914人,占58.58%;无接种史者963人,占19.36%;接种情况不详者1097人,占22.06%。2.20μ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前,用ELISA法血清学初筛和CLIA法复检血清标本抗-HBs水平,测得新兵(学员)乙肝抗体本底水平为:共有5761名抗-HBs阳性者,占总血清检测人数的57.03%;1090名抗-HBs弱阳性者,占总检测人数的10.79%;3251名抗-HBs阴性者,占32.18%。3.新兵(学员)20μ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分析:免疫前弱阳性观察对象1090人,接受3针20μg乙肝疫苗免疫,并分别在乙肝疫苗1、2、3针免疫后采血,抗-HBs阳转率依次为90.24%、97.82%、99.52%,1、2针后测GMT为1575.92mIU/ml和2144.59mIU/ml;2针接种阳转率统计学上明显优于1针接种(=25.65,P<0.01),3针免疫后与2针免疫后阳转率无统计学差异(=4.66,P>0.01),2针免疫后GMT值与1针接种后存在统计学差异(Z=-2.372,P<0.01)。免疫前抗-HBs阴性研究对象3251人次,接受3针20μg乙肝疫苗免疫,并分别在乙肝疫苗1、2、3针免疫后采血,抗-HBs阳转依次为78.18%、86.13%和98.72%,3针免疫后的阳转率明显优于2针免疫后的阳转率(=118.50,P<0.01),2针免疫后的阳转率明显优于1针免疫后的阳转率(=158.09,P<0.01),1、2、3针高应答反应率分别36.96%、56.43%和87.53%,3针免疫后的高应答反应率明显优于2针免疫后的高应答反应(=231.07,P<0.01),2针免疫后的高应答反应率优于1针免疫后的高应答反应率(=142.81,P<0.01)。乙肝疫苗13针免疫后的GMT值分别为101.35mIU/ml、155.81 m IU/ml和747.31 mIU/ml,统计分析显示:乙肝疫苗第3针免疫后GMT水平与第2针免疫后GMT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Z=-23.042,P<0.01),第2针免疫后GMT水平与第1针免疫后GMT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Z=-3.099,P<0.01),其中,第3针接种后GMT数据分布更集中于高值区间,表明其群体免疫效果明显优于第2针接种和第1针接种。本次试验期间,疫苗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7%(95%CI:1.17%2.89%),未收到三级(含)及以上不良反应报告。4.通过建立乙肝疫苗接种策略多级决策树模型及乙肝病毒感染后转归概率模型,分别对全员接种方法和筛检后分类接种方法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成本:假设每年招收新入伍人员20万人,全员接种方法的年成本为:312.00万元,筛检后分类接种方法的成本为235.73万元。效益:查阅大量包括直接、间接、无形经济负担的文献,综合考虑乙肝相关疾病年经济负担数据,其中急性乙肝、慢性乙肝、失代偿性肝硬化、代偿性肝硬化、肝细胞癌、重型肝炎的年经济负担分别为4.63万元、7.99万元、12.54万元、9.65万元、19.28万元和11.98万元。结合乙肝病毒感染后各种疾病转归概率计算两种免疫方法的年经济效益为547.85万元和641.04万元。成本效益分析:按照乙肝疫苗接种策略多级决策树模型上显示的概率计算,全员接种方法一年内预计减少发病人数106.75人,筛检后分类接种方法减少发病人数124.91人。两种方法的净效益分别为228.98万元和393.51万元,效益-成本比分别为1.76和2.72。结论1.通过调查问卷和免疫前的抗-HBs检测,都能说明有半数以上的新入伍人员已经接种过乙肝疫苗,并保持有效的抗体水平,入伍后不需再重复接种乙肝疫苗。2.新兵(学员)有必要在免疫前先筛检血清抗-HBs水平,再进行分类科学接种,免疫前血清抗-HBs弱阳性对象选用0-1两针接种程序,血清抗-HBs阴性对象选用0-1-6三针接种程序。接种20μg剂型的HepB-SCY可激发机体产生较高水平的抗-HBs,并可有效提高群体的阳转率和高应答反应率。在条件允许情况下,接种20μg剂型的乙型肝炎疫苗,部队官兵可以获得更加高效和持久的免疫保护。3.筛检后分类接种方法比全员接种方法在卫生经济学上更具优势。因此,依据目标人群抗-HBs水平的筛检结果,分类实施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将显着提高军队卫生防疫经费的使用效益和乙型肝炎的精准防控水平。

蔡亚丽[3](2016)在《深圳市乙肝母婴阻断和人群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的经济学评价》文中提出目的构建符合深圳市实际的乙肝免疫预防决策分析马尔科夫模型,同时采用成本效益分析和成本效果分析两种方法,完成乙肝母婴阻断策略的经济学评价。构建基于深圳市社区人群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策略的决策分析马尔科夫模型,获得2059岁人群中慢性乙肝病人采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成本效果分析结果和可负担性。明确成本效益分析和成本效果分析的适用条件及其在策略定量优化中的作用,探索广义成本效果分析的指标和应用。方法根据决策分析马尔科夫模型原理,以乙肝母婴阻断为研究策略,以乙肝疫苗普种和不接种作为参比策略,确定新生儿乙肝免疫预防策略模型,引入深圳市相关参数后,用2013年的出生人口数作为队列人群,计算净现效益(NPV)和效益成本比(BCR)、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同时进行CBA和CEA比较和评估。通过一维和多维敏感性分析,明确参数不确定性对决策结果的影响。以抗病毒治疗策略为研究策略,以不治疗为对比策略,确定深圳市2059岁人群中慢性乙肝病人采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决策分析马尔科夫模型,模拟10万人队列,引入相关参数后获得抗病毒治疗策略的成本和效果,计算ICER并分析研究策略的经济性。在一维和多维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抗病毒治疗策略可支付线和成本效果可支付曲线,对该策略的可负担性作出评价。结果构建的深圳市新生儿乙肝免疫预防决策分析马尔科夫模型中,决策树部分包括3个决策分支,概率节点涵盖了孕妇HBs Ag筛检率和阳性率、乙肝疫苗和HBIG接种率等;在抗-HBs阳转、易感和围产期感染结局后连接3类Markov模型。模型参数包括率、成本、效用值和转归概率等4大类。CBA表明,从医疗卫生和全社会角度看,乙肝母婴阻断策略的BCR分别为16.26和14.37,高于乙肝疫苗普种策略(BCR为13.42和12.07);用深圳市2013年出生人口计算,社会资源的投入和产出分别为1.70亿元和24.37亿元,NPV为22.67亿元。CEA显示,从支付者、医疗卫生和全社会三个角度看,与乙肝疫苗普种策略相比,乙肝母婴阻断策略的ICER分别为1747.46元/QALY、-51775.93元/QALY和-85100.00元/QALY,具有明显的成本效果价值。一维和多维敏感性分析显示,CBA和CEA的结果稳定可靠;乙肝疫苗接种率和乙肝相关疾病费用分别是CBA和CEA的最重要影响因素。可支付性分析表明,以2013年为例,深圳市实施乙肝母婴阻断策略最多需投入230.13万元,比普种策略多投入95.95万元,结合支付意愿分析,均未超过可负担能力。深圳市基于社区人群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策略的决策分析马尔科夫模型包括2个决策分支,概率节点考虑了HBs Ag筛检率和阳性率、就医率、HBs Ag阳性治疗比例、治疗依从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参数包括HBs Ag阳性率及其治疗所占比例、治疗成本(筛检和确诊费、抗病毒药物成本、随访检测费和不良反应治疗费)、依从性、治疗与否的转归概率等4类。从支付者和社会角度看,2059岁人群实施抗病毒治疗策略的ICER分别为87003.63元/QALY和11938.74元/QALY,均小于深圳市人均GDP,说明该策略具有高成本效果,从全社会角度看更具成本效果意义。2029岁年龄组ICER最小(分别为65741.63和-1592.34元/QALY),随着年龄增加ICER增大,说明低年龄组慢性乙肝治疗策略更具成本效果。一维和多维敏感性分析未能改变上述结论,而抗病毒药物成本和乙肝相关疾病费用是影响策略经济效果的关键参数。模拟10万社区人群中开展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需要投入的总预算高达7.52亿元。结论1.深圳市施行的乙肝母婴阻断策略可获得较高的效益成本比(14.37:1),与乙肝疫苗普种策略(12.07:1)相比,公共资源投入的效益明显。2.深圳市施行的乙肝母婴阻断策略,可以进一步降低乙肝相关疾病的发生,增加寿命年;与新生儿乙肝疫苗普种策略相比,虽然每多获得一个效果需增加投入,但具有较高的成本效果价值。3.经济学评价模型中参数的变化没有改变决策分析的基本结果,结论可靠;乙肝疫苗接种率和乙肝相关疾病费用分别是乙肝母婴阻断策略CBA和CEA的最重要影响因素。4.深圳市用于乙肝母婴阻断的年总投入水平和接种者的支付意愿均未超过可负担能力,该策略可支付性良好。5.在深圳市2059岁社区人群中开展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的经济学价值随年龄增长而降低,但均具有成本效果意义。6.与社区人群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相适应的年总投入水平和患者的支付意愿均较高,是一项高成本的策略;抗病毒治疗药物成本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7.成本效益分析侧重方案优化,成本效果分析侧重方案评估,两者结合可使经济学评价更加丰富;将可支付线应用于成本效果分析,能够为研究策略的实施提供预算信息。

刘文羽,唐杰,林建洋[4](2016)在《阜宁县成人60μg乙肝疫苗免疫成功率监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阜宁县60μg/1.0 m L重组乙肝疫苗(酿酒酵母)接种后人群免疫水平,完善不同人群的乙肝免疫策略。方法随机抽取1659岁60名、02岁100名,分别采集免疫前及免疫后血样。前者接种1针60μg乙肝疫苗,后者接种3针5μg/(0.5 m L·支)重组乙肝疫苗(酿酒酵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抗-HBs。结果60名1659岁人群中,7名HBs Ag阳性者阴转率71.43%(5/7),抗-HBs阳性率57.14%(4/7);53名健康人群免疫成功率为88.68%(46/53)。02岁组免疫成功率88.00%(88/100)。各年龄组、男女阳性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针60μg乙肝疫苗与3针5μg/(0.5 m L·支)接种效果相当,且前者接种简便,值得在1659岁健康人群中推广使用,尤其是低剂量乙肝疫苗低或无应答者的使用,以提高成人接种率和免疫成功率。新婚夫妇和计划怀孕的育龄期妇女应优先使用,以保护自身和胎儿免患乙肝。疫苗接种前宜先筛检后接种,最佳策略是筛检3项(抗-HBs、HBs Ag,抗-HBc)。60μg乙肝疫苗对HBs Ag阳性者可能有一定转阴作用,建议临床方面可作进一步研究。定期做好辖区乙肝疫苗免疫成功率监测等工作。

林莹[5](2016)在《我国现行乙肝免疫预防策略的成本效果分析及可支付性评价》文中认为目的:在普及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的同时,对HBsAg阳性孕妇的新生儿同时注射HBIG,是我国现行的乙肝疫苗接种策略,简称乙肝母婴阻断策略。采取成本效果分析方法,明确该策略的经济学合理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目的是,构建决策分析马尔科夫模型,分别从全社会和支付者角度,对该策略的成本、效果及其经济学价值做出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引入成本效果可支付曲线,对该策略的可负担性进行探索,从而为更好的实施该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决策分析和期望效用的理论和方法,以乙肝母婴阻断为研究策略,新生儿普种和不接种分别为对照策略,量化综合孕妇HBsAg阳性率、免疫依从性、接种后结局等影响因素,构建符合我国乙肝疫苗接种策略的决策分析马尔科夫模型。纳入模型的参数主要采用全国性调查或Meta分析结果。以我国2013年出生人口数为队列人群,利用Tree Age Pro 2015软件实现模拟运行。成本计算仅考虑乙肝免疫预防成本(支付者角度),或同时考虑接种疫苗后仍发生乙肝相关疾病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成本(全社会角度);效果包括减少的乙肝相关疾病人数、挽救的寿命年和获得的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策略间比较采用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作为经济学评估指标。获得基线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分别通过一维、多维和概率敏感性分析,对模型中各参数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成本效果和财政预算,分别通过可支付曲线和成本效果可支付曲线,对现行策略的可负担性做出评价。结果:我国现行乙肝免疫预防决策树模型包括三个决策分支,每个决策分支后设置多层机会节点,形成的策略路径归属三类结局:乙肝免疫预防后获得保护、hbv易感和围产期感染,分别连接相应的马尔科夫模型。除马尔科夫模型参数外,共有8类34项参数纳入模型。从全社会角度分析,与不接种策略相比,在2013年我国出生的1640万新生儿中,实施乙肝母婴阻断策略可避免hbv感染1014.3万例,其中急性和慢性乙肝分别为90.4万例和212.1万例;在减少的慢性乙肝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分别为100.3万例和63.6万例;共减少因乙肝死亡150.1万例。实施乙肝母婴阻断策略人均可节省成本37829.7元,人均可增加寿命年和qaly分别为0.5362和0.6397,每多获得一个寿命年和qaly分别可以节省70551.5元和59136.6元。即与不接种策略相比,乙肝母婴阻断策略既可增加健康收益又具有良好的经济学价值。与新生儿普种策略相比,实施乙肝母婴阻断策略可多避免4.6万例hbv感染,增加0.0040个寿命年,多获得0.0049单位qaly。实施乙肝母婴阻断策略人均可节省成本239.8元,每多获得一个寿命年和qaly分别可以节省59950元和48938.8元。即与新生儿普种策略相比,乙肝母婴阻断策略虽然相对成本较高,但仍可增加健康收益且具有良好的成本效果价值。一维敏感性分析发现,孕妇hbsag阳性率和乙肝疫苗接种费是乙肝母婴阻断与不接种策略比较时最敏感的参数,而hbsag筛查费和hbig接种率是乙肝母婴阻断与新生儿普种策略比较时最敏感的参数。悲观分析法和概率敏感性分析获得的成本效果散点图和成本效果可接受曲线均提示,基线研究获得的结论可靠。从支付者角度看,乙肝母婴阻断与新生儿普种策略相比,可多获得0.0049单位qaly,但需要多支付成本16.2元,icer为3306.1元/qaly,小于我国2013年人均gdp(4.33万元),表明乙肝母婴阻断策略具有成本效果价值。拟合成本效果可支付曲线发现,当支付意愿达到17000元/qaly,国家财政总预算达到32800万元,乙肝母婴阻断策略具有成本效果价值并可支付的概率就可以达到100%,表明在现有的经济社会条件下,无论从支付者个人或国家财政能力来看,乙肝母婴阻断策略的实施均具有可负担性。结论:1.本研究构建的决策分析马尔科夫模型,对我国乙肝母婴阻断策略成本效果分析具有良好的适应性。2.与不接种策略相比,实施乙肝母婴阻断策略人均可节省成本37829.7元,每多获得一个QALY可节省59136.6元;即乙肝母婴阻断策略既可增加健康收益又具有良好的经济学价值。3.与新生儿普种策略相比,实施乙肝母婴阻断策略人均仍可节省成本239.8元,每多获得一个QALY可节省48938.8元;即乙肝母婴阻断策略虽然相对成本较高,但仍可增加健康收益且具有良好的成本效果价值。4.孕妇HBsAg阳性率和乙肝疫苗接种费、HBsAg筛查费和HBIG接种率分别是乙肝母婴阻断与不接种策略、与新生儿普种策略比较时最敏感的参数。悲观分析法和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均提示,基线研究获得的结论可靠。5.从成本效果可支付性分析看,当支付意愿达到17000元/QALY,国家财政总预算达到每年32800万元,乙肝母婴阻断策略具有成本效果价值并可支付的概率就可以达到100%,即在现有的经济社会条件下,无论从支付者个人或国家财政能力看,乙肝母婴阻断策略的实施均具有可负担性,值得大力推广。

马建新,肖敏,张卫,李倩,庞星火,王怀,王艳红,潘利,李辉[6](2015)在《我国新生儿乙肝疫苗不同免疫策略成本效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新生儿高、低剂量乙肝疫苗免疫策略的成本效益。方法以北京市1992年出生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对高剂量(10μg×3针)和低剂量(5μg×3针)乙肝疫苗免疫策略的预防效果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实施高剂量免疫策略,可使上述人群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及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分别减少1 392、1 445、365、43和3 220例,由此可节省8 046.61万元,效益成本比(BCR)为10.60;低剂量策略对应减少人数为1 233、1 279、323、38和2 851例,节省费用7 123.49万元,BCR为13.16。不同筛查方案、接种率、贴现率、接种成本、筛查率及疫苗保护率不改变上述结果。结论高剂量免疫策略可减少更多的乙肝相关疾病的发生和节省更多的费用,但BCR低于低剂量免疫策略。我国现已推行的高剂量免疫策略可以获得更好的乙肝防控效果。

吕静静[7](2013)在《山东省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经济学评价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目前全球公认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世界范围内,76%的乙肝病毒感染者集中在亚洲:在中国,乙肝是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据2006年全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估算,全国大约有9300万慢性乙肝感染者,其中慢性乙肝患者约为2000万例。乙肝具有感染率与发病率高、慢性迁延和不良转归比例高等特点,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及其不良转归包括急性乙肝、慢性乙肝、乙肝肝硬化、肝癌等,可统称为乙肝相关疾病,给病人、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感染成本),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目前世界上仍无完全治愈乙肝的特效药物,接种乙肝疫苗则成为预防和控制乙肝、降低该类疾病经济负担的最有效手段。国内外研究表明:决策树模型用于乙肝疫苗策略优化,具有简捷、直观、多元和量化等特点,辅以卫生经济学相关指标易被理解和接受。马尔可夫(Markov)模型则是模拟疾病慢性演进的复杂过程,我们可通过建立不同干预措施的Markov模型,进而估计不同干预措施下研究对象的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QALY)或费用,对所研究问题进行经济学评价研究。建立乙肝疫苗接种决策树-马尔可夫模型进行经济学评价在国外已有文献报道,但在国内,此类研究刚刚起步。中国自1992年制定新生儿乙肝疫苗预防接种规范,2002年起,乙肝疫苗正式纳入国家免疫规划,2005年6月1日起,实现了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免费。经过多年来的推广和实施,中国人群HBsAg携带率从1992年的9.75%下降至2006年的7.2%,乙肝疫苗接种成效显着。新近获批的新生儿用10μg重组(酿酒酵母)乙肝疫苗(简称重组乙肝疫苗)开始大批量生产,且价格略高于5μg重组乙肝疫苗,其乙肝病毒表面抗体(Antibody to HBsAg, Anti-HBs)低无应答率远远小于5μg重组乙肝疫苗,在策略政策调整前,如何合理、定量的评价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策略的经济学效益成为决策者关注的一大问题。国内研究大多粗略而简单,笔者曾全文浏览1991年至2011年国内发表的50多篇中文文献后发现,所用模型全部为决策树模型,而此种模型无法处理乙肝及其相关疾病进展的复杂状态,方法简单,参数设置粗略,也不是世界各国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策略经济学评价研究的通用方法。本研究从山东省乙肝相关疾病的经济负担调查入手,利用其提供的感染成本参数构建适用于山东省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的决策树-马尔可夫模型,对现有及可能的优选接种方案进行评价,进而优选、评价重要的接种方案,为卫生行政部门决策者提供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目的总的目的:通过较合理测算山东省HBV所有感染状态经济负担,利用其提供的感染成本参数,构建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的决策树-马尔可夫模型,定量评价不同免疫策略的成本效益,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依据。具体研究目的为:对山东省乙肝相关疾病住院病人及社区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携带者两个角度进行调查,从直接、间接、无形经济负担三方面测算其经济负担,为山东省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经济学评价提供有效的感染成本参数;依据决策学分析基本原理和乙肝感染的慢性转归特征,结合现行乙肝疫苗预防接种的实际情况,构建山东省新生儿队列乙肝疫苗接种决策树-马尔可夫模型:定量评价山东省新生儿乙肝疫苗不同免疫策略的成本效益,对参数变化的影响进行灵敏度分析和阈值分析,从成本效益角度,回答山东省新生儿目前实施的5μg重组乙肝疫苗是否需要调整,如果是,调整至哪种策略较合理。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山东省2010年的新生儿出生队列。研究方法1.经济学评价模型及方法将新生儿队列在母亲筛检后接种、不筛检直接接种和不接种策略下,直到死亡所经历的过程(或是乙肝病毒感染,或是乙肝疫苗保护,或是自然死亡)所产生的成本和效益进行测算,建立不同免疫策略的决策树-马尔可夫模型,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是计算不同免疫策略的人均全部预期成本(包括感染成本、接种成本、筛检成本等)和人均全部预期效益,根据以上两个指标计算出不同接种方案的净效益(Net Benefit, NB)和效益成本比(Benefit-Cost Ratio, BCR)两指标。为评价各参数对乙肝疫苗接种策略影响程度的大小,运用单项替代法对研究中主要参数加以变动进行灵敏度分析。通过阈值分析,找出优选策略从一种转化为另一种时某一影响较大因素的阈值。2.资料来源及方法模型中的乙肝感染成本参数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获得慢性HBV携带者感染成本,采用和时间阶段连续病例整群抽样方法,获得急性乙肝、慢性乙肝、乙肝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等乙肝相关疾病的感染成本,其他参数为山东省数据或文献分析数据。乙肝相关疾病感染成本为病人的年例均直接、间接和无形费用。直接费用包括直接医疗和直接非医疗费用,直接医疗费用包括门诊费、住院费、治疗费、自购药费等;直接非医疗费用包括交通费、食宿费和增加的营养费等:间接费用采用人力资本法测算;无形费用测量采用表达偏好-条件估价法中支付意愿法和竞价法,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为避免感染带来的身体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压力而可能愿意支付金钱的数量。其他成本参数、疫苗相关参数、乙肝感染相关参数等主要取自山东省近期数据,个别参数为国家层面数据,或为文献分析数据。研究结果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成本效益分析结果显示,策略2,即母亲筛检HBsAg和HBeAg (Hepatitis B e antigen), HBsAg和HBeAg阳性者所生新生儿接种3针10μg重组乙肝疫苗合用高价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e globulin, HBIG),阴性者新生儿接种3针10μg重组乙肝疫苗,BCR为41.62,是3种策略中最高的;仅次于策略2,策略1,即直接接种3针10μg重组乙肝疫苗的BCR为2150;而策略3,即直接接种5μg重组乙肝疫苗的BCR最低,为15.06,表明接种3针5μg疫苗经济学上较10μg疫苗更不划算。若按山东省一年出生100万新生儿计算,使用3种策略均较不接种方案均可获得80亿元以上的净效益。若将现行的直接接种5μg重组乙肝疫苗调整为接种10μg重组乙肝疫苗,从社会角度讲,该出生队列将节约348亿元的资源消耗,从卫生保健支付者角度,可节约2.44亿元;若调整为母亲筛检后接种,从社会角度讲,该出生队列将节约759亿元的资源消耗,从卫生保健支付者角度,可节约530亿元。灵敏度分析表明,乙肝病毒感染成本取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之和时,影响策略2BCR和NB的最大因素分别是乙肝疫苗接种率和贴现率,其次为HBV感染率、疫苗接种率等;影响策略1BCR和NB的最大因素分别是乙肝疫苗直接接种保护率(Vaccine Efficacy, VE,又称疫苗效力)和贴现率,其次为疫苗接种率、HBV感染率等。接种率小于50%时,策略1和策略2,其BCR和NB分别小于1和0。阈值分析结果,当10μg重组乙肝疫苗保护率降至9590%以下时,直接接种5μg重组乙肝疫苗的效益成本比要略高直接接种10μg重组乙肝疫苗:当直接接种10μg重组乙肝疫苗保护率达到99.15%时,效益成本比高于母亲筛检后接种策略:母亲未感染10μg重组乙肝疫苗保护率降至97.70%时,母亲筛检后接种策略BCR低于直接接种10μg重组乙肝疫苗策略。结论及政策建议结论:1)基于经济负担测算结果,山东省乙肝相关疾病病人经济支出占据当年家庭收入与人均GDP的比例较大,经济负担颇为沉重。2)为切实降低乙肝病毒感染所致经济负担,山东省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目前宜采用“母亲筛检HBsAg和HBeAg, HBsAg和HBeAg阳性者所生新生儿接种3针10μg重组乙肝疫苗+HBIG,单阳和阴性者新生儿接种3针10μg重组乙肝疫苗”,适时采用“直接接种3针10μg重组乙肝疫苗”策略。3)灵敏度分析显示,疫苗接种率是影响策略BCR和NB的最大因素,疫苗保护率是影响BCR的较大因素。4)根据现阶段山东省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情况,直接接种10μg重组乙肝疫苗保护率的阈值分别为95.90%和99.15%,低于95.90%时,“直接接种10μg重组乙肝疫苗”策略的效益成本比略低于“直接接种5μg重组乙肝疫苗”策略,高于9915%时,“直接接种10μg重组乙肝疫苗”策略效益成本比高于母亲筛检后接种策略;母亲未感染儿童疫苗保护率阂值为97.70%,低于此值“直接接种3针10μg重组乙肝疫苗”策略效益成本比高于母亲筛检后接种策略。5)本研究注重了模型参数的权威性,尝试将上限值和下限值引入模型进行灵敏度分析,将Meta分析结果用于模型,均提高了决策分析的可靠性和证据性。政策建议:1)针对乙肝相关疾病感染成本较高,从二级预防的角度,对携带者进行社区随访管理,防止其慢性进展和疾病转归;对慢性、重型病例及时、规范诊治,可延缓其恶性进展,进而降低经济负担。2)为根本降低乙肝相关疾病经济负担,从一级预防的角度,可优先采用母亲筛检HBeAg和HBsAg后接种策略,适时采用直接接种高剂量重组乙肝疫苗策略;灵敏度分析提示我们,执行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的过程中,需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以乡镇为单位乙肝疫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保持并尽力提高接种率。创新与不足本研究的创新之处:1)本研究设计较新颖,与成本参数取自文献的经济学评价研究相比,本研究成本参数及主要参数取自本省。从本省乙肝病毒感染所致经济负担调查入手,测算该类疾病经济负担,基于所测算的经济负担数据确定山东省乙肝病毒相关感染成本参数,对山东省现行的新生儿5μg重组乙肝疫苗接种策略、即将实施的新生儿10gg重组乙肝疫苗策略及其他可能优选策略进行成本-效益分析。2)本研究尝试从直接、间接和无形费用三方面测算该类疾病的感染成本,不同于以往大部分基于直接费用的经济学研究,以山东省乙肝相关疾病病人和社区HBsAg阳性者为调查对象,合理测算了乙肝病毒感染所有状态的感染成本。3)本研究联合运用决策树和马尔可夫模型,借助计算机模拟技术为决策者提供调整现有策略的循证政策依据。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1)现场调查方面:本研究在无形经济负担的调查中虽采用标准化的询问技巧,也遇到无法量化的调查对象,在计算时以量化结果的均数替代;因青岛市市北区和德州市乐陵市随访时拆迁、外出打工和拒绝调查者太多,造成社区HBsAg阳性者失访率太高,可能会影响其感染成本的测算结果;可能由于调查时间阶段较短造成个别感染成本均数不可靠,对结果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2)本研究建立的决策树-Markov模型是一个静态、确定、整体、封闭的模型。与动态模型相比,未考虑免疫屏障的作用,低估了免疫效益;灵敏性分析方面,参数取值未采用概率分布,与基于参数概率分布的分析相比,存在欠缺;与基于个体建立的模型相比,整体模型不能追踪个体的转归,仅采用年转归概率,因而无法反映个体转归的差异;与开放性模型相比,封闭模型忽略所模拟出生队列人群的进入和迁出,与实际情况稍有偏差。考虑免疫屏障作用并符合实际情况的动态模型的建立和评价可能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李顺平,马东平,王健[8](2011)在《我国乙肝疫苗接种策略的经济学评价系统综述》文中提出目的:了解我国乙肝疫苗接种策略的经济学评价研究现状。方法:系统搜索并评价1995—2010年间发表的国内乙肝疫苗接种策略的经济学评价文献。结果:国内关于乙肝疫苗接种策略的经济学评价研究尚不规范,尤其是对成本和效益/效果/效用指标的界定与测量上差别较大,这可能影响到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和实用性。结论:乙肝疫苗接种的经济学评价是一个动态、长期的过程,应继续加强国内乙肝疫苗接种的经济学评价研究。

党如波[9](2008)在《中国乙肝疫苗接种效果追踪决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我国自1992年在新生儿中推广乙肝疫苗预防以来已经10余年,人群中乙肝病毒感染的模式发生了显着变化,亟待对乙肝疫苗接种策略进行追踪决策分析。虽然近年全国各地对乙肝疫苗接种效果包括免疫学效果、流行病学效果和卫生经济学效果等进行了评估,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累积了大量资料,但是仍未见全国性乙肝疫苗接种效果卫生经济学评估报道和乙肝疫苗接种策略追踪决策方面的报道。因此本文通过查阅国内乙肝有关重要研究资料,构建决策树模型,对我国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预防策略14年的经济效果进行评估,对目前我国不同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策略进行优选,为相关部门制定乙肝免疫接种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综合国内有关重要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考虑了HBV感染率、接种率、保护率、感染HBV后的各种转归概率、易感人群HBV年新感染率、感染HBV治疗费、疫苗及接种费、筛检费、贴现率、年新生儿出生人口数等因素影响,构建了我国乙肝疫苗免疫预防14年效果评估决策树模型、我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决策树模型和我国乙肝疫苗接种策略多级决策树模型,采用成本效益和成本效果分析指标对我国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预防策略14年的经济效果进行评估,对目前我国不同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策略进行优选;通过敏感性分析探讨不同因素对模型的影响大小;利用Epidata3.1和Excel对数据进行计算整理。结果1.我国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使得1992~2005年出生的新生儿累计避免发生HBV感染65 229 476人(城市24 423 516人,农村40 805 960人),其中急性乙肝13 045 894例,慢性乙肝652 294例,肝硬化60 076例,肝癌6 007例;每预防一例HBV感染的费用为81.99元(城市84.34元,农村80.58元),可获得约2 674.77亿元的净效益,效益成本比为51.01:1(城市49.59:1,农村51.91:1)。引入模型各参数的敏感度大小依次为:感染HBV治疗费、全程接种率、疫苗保护率、年新生儿出生人口数、易感人群年新感染率、疫苗及接种费。2.新生儿人群接种方案1成本效果比最小(169.11),效益成本比最大(19.14);与不接种方案相比,1~4岁、5~9岁、10~14岁、15~19岁、20~29岁、30~39岁、40~49岁、≥50岁组人群直接接种方案和筛检后再接种方案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603.91、497.35、577.60、987.40、1 269.34、1 692.46、1 870.99、2 090.80和491.47、444.53、487.38、637.58、718.09、838.97、890.06、952.81,效益成本比分别为5.36、6.51、5.60、3.28、2.55、1.91、1.73、1.55和6.59、7.28、6.64、5.08、4.51、3.86、3.64、3.40。新生儿以外人群筛检后再接种方案优于直接接种方案,小年龄组人群接种效果优于大年龄组人群。不同年龄组人群加量接种后,优选接种方案仍是筛检后再接种方案。根据目前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在1~14岁人群保护性抗体抗-HBs与HBVM合计阳性率低于53%,优选方案为直接接种,当高于53%时,优选方案变为筛检后再接种方案;在≥15岁人群保护性抗体抗-HBs与HBVM合计阳性率低于30%,优选方案为直接接种,当高于30%时,优选方案变为筛检后再接种方案。引入模型各参数的敏感度大小依次为:保护性抗体抗-HBs阳性率、感染HBV治疗费、疫苗保护率、易感人群年新感染率、筛检费、HBVM累积阳性率、疫苗及接种费、贴现率。结论1.我国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实施14年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决策树模型应用于乙肝疫苗接种效果评估具有定量决策和综合多因素等优点。2.目前我国新生儿人群以直接接种3剂5ug疫苗为优选方案,新生儿以外人群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策略以筛检后再接种为优选策略,应优先接种低年龄组人群。

王吉玲[10](2007)在《成人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免疫策略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HepB)是全球公共卫生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属于乙肝病毒(HBV)感染中、高流行区,大概有7亿多人受过感染,有1.2亿人长期携带HBsAg,每年有约30万人死于与HBV感染相关的肝硬化和肝癌。注射乙肝疫苗是迄今为止全球公认的预防和控制乙肝最有效的措施。我国自199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新生儿计划免疫管理。近10多年来,新生儿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已取得了很大成绩。然而我国的乙肝防制工作仍然面临许多困难与挑战:总人群的HBsAg携带率和HBV感染率没有明显下降,近几年的总报告发病率不但没有下降,却还有上升趋势;从近期效果来看,新生儿免疫策略虽能阻断母婴传播,却不能控制成人间的水平传播,而这种传播有愈演愈烈之势;仍然有5~10%的人接种乙肝疫苗表现为无、弱应答而仍保持为易感状态。研究目的本文以绍兴市为例,分析1998年以来乙肝发病流行特征,揭示现阶段乙肝发病的重点人群,提出乙肝防制工作的重点;对成人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和失败机理展开研究,并对成人乙肝疫苗免疫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为各级政府制定成人乙肝免疫策略和实施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材料与方法疫情资料来源于绍兴市法定传染病疫情年鉴,人口资料来源于绍兴市统计局和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将疫情数据导入Excel 2003统计软件,并利用部分相对数指标和统计图表对从1998年以来的乙肝的性别年龄分布、地区分布以及职业分布等流行特征的变化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绍兴市结合当前国内的乙肝流行特征的共同点探讨阐述成人乙肝疫情的严峻性和制定成人免疫策略的紧迫性。为探讨成人乙肝疫苗免疫策略的可行性,以绍兴某市区一工厂为研究地点,选择18~50岁的成人,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史、疫苗过敏史、乙肝感染史等的问询和血清学筛选,最终选择HBsAg、抗-HBs阴性的健康成人为乙肝疫苗免疫对象,开展乙肝疫苗免疫成功率研究;对无、弱应答人群再进行免疫失败影响因素研究。乙肝疫苗由华北制药金坦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血清学检测由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绍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共同承担完成。数据用卡方、秩和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后推断出结果。结果1 1998~2006年绍兴市乙肝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乙型肝炎是绍兴市病毒性肝炎的优势型别,2006年报告发病率达到93.76/10万。地区分布:越城区、绍兴县、诸暨市报告发病数占了全市总发病数的74.48%,报告发病地区差异明显的主要原因是近年越城区、绍兴县、诸暨市三地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年龄、性别分布:15岁以下儿童占2.72%,15~59岁占89.35%,60岁及以上占7.93%,15~59岁的成人是绍兴市乙肝发病的主要对象。15岁以下儿童的乙肝发病率从1998年的16.54/10万降至2006年的9.71/10万,比1998年下降了41.29%,而其余年龄组总体呈上升趋势,保持高发病状态。男女之比为2.37:1。职业分布:发病前三位的职业分别是:农民(占59.25%)、工人(12.31%)、学生(6.85%)。2成人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免疫效果471名HBsAg、抗-HBs阴性者接受10μg/mlCHO重组乙肝疫苗免疫,完成全程接种401人,全程接种率为85.14%。按免疫前的血清学结果分为三项全阴性组、单抗-HBc阳性组。全程接种后1个月接种对象免疫后的抗-HBs阳转率为96.76%,抗-HBs滴度中位数为352.79mIU/ml。两组均有随年龄增长免疫水平下降、男性比女性免疫反应弱的规律。全程接种后1年,观察175人,抗-HBs阳性率85.71%,抗-HBs滴度中位数为53.86mIU/ml,与全程接种后1月后比较,差别有显着性(P<0.05)。3首次全程免疫失败人群加强免疫效果观察13名首次免疫无、弱应答对象用20μg/mlCHO细胞重组乙肝疫苗按0,1,6月的接种程序进行加强免疫。加强免疫结束后1个月检测抗-HBs,结果5名抗-HBs阳转。4免疫失败相关因素研究4.1 HLA-DR区基因表型对免疫失败者和强应答者各13名进行HLA-DR区基因表型检测,结果发现免疫失败者和强应答组的人群中DR2(15)、DR5(12)、DR7、DR9检出率基本一致,无显着差异。4.2微量病毒感染8名加强免疫失败者中,发现1例HBV DNA阳性者。4.3生活行为方式对12名(13名首次免疫失败者中除外1名HBV DNA阳性者)免疫失败者和免疫成功者以1:2同年龄、性别配对,进行吸烟、饮酒、乙肝家族史、拔牙、手术等情况的调查问卷和身高、体重等相关指标的测量。结果经Fisher确切概率法统计分析,发现两组人群在吸烟、肥胖、乙肝家族史、拔牙等方面有差异。5疫苗安全性所有免疫人群接种CHO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后24h、48h、72h内均未出现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结论绍兴市成人乙肝疫情形势严峻。成人接种乙肝疫苗可获得与新生儿类似的免疫效果。成人接种乙肝疫苗,时间越早效果越好。男性、老龄等可选择大剂量乙肝疫苗。单抗-HBc阳性者可取得与HBV阴性类似的免疫效果,应纳入接种对象。微量病毒感染、年龄、吸烟、有乙肝家属史等是影响乙肝疫苗效果的影响因素。政府应抓紧制订成人乙肝疫苗免疫策略和实施方案,以抑制我国乙肝高发病状态,缩短控制乙肝的时限。

二、高剂量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成本效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剂量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成本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成人不同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策略的免疫原性比较和接种意愿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部分 成人乙型肝炎疫苗不同免疫策略的免疫原性比较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3. 材料与方法
        3.1 资料来源
        3.2 现场调查与血标本采集、检测
        3.3 指标定义
        3.4 数据整理与分析
        3.5 伦理审查
    4. 技术路线图
    5. 结果
        5.1 不同免疫程序HepB接种免疫效果比较
        5.2 不同种类HepB接种免疫效果比较
        5.3 不同剂量HepB接种免疫效果比较
    6. 讨论
        6.1 不同免疫程序HepB接种免疫效果
        6.2 不同种类HepB接种免疫效果
        6.3 不同剂量HepB-SCY接种免疫效果
    7. 研究局限性
    8. 结论和建议
第二部分 成人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意愿调查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3. 材料和方法
        3.1 调查现场
        3.2 研究对象
        3.3 样本量计算
        3.4 调查方法与内容
        3.5 指标定义
        3.6 统计分析
        3.7 质量控制
        3.8 伦理审查
    4. 技术路线图
    5. 结果
        5.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5.2 乙肝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
        5.3 HepB接种率及影响因素
        5.4 HepB全程接种率及影响因素
        5.5 HepB未接种原因
        5.6 HepB接种意愿及影响因素
    6. 讨论
        6.1 乙肝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
        6.2 HepB接种率及影响因素
        6.3 HepB全程接种率及影响因素
        6.4 HepB未接种原因
        6.5 HepB接种意愿及影响因素
    7. 局限性
    8. 结论和建议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成人乙型肝炎感染风险和疾病负担
    文献综述参考文献
附件 成人乙肝疫苗接种意愿调查问卷
个人简历
致谢

(2)军队20μg乙肝疫苗接种策略的效果评价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研究背景
    2.乙型肝炎的主要危害
    3. 国内外现状
        3.1 乙型肝炎的流行概况
        3.2 乙肝疫苗的免疫概况
        3.3 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概况
        3.4 军队乙肝的流行概况
    4. 立题依据
    5. 研究问题的提出
    6. 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6.1 研究意义
        6.2 研究内容
        6.3 技术路线
第一章 新兵(学员)乙肝血清抗体本底水平调查
    1.1 前言
    1.2 材料和方法
        1.2.1 研究对象和抽样设计
        1.2.2 研究方法
    1.3 结果
        1.3.1 新兵(新学员)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1.3.2 新兵(新学员)入伍前乙肝抗-HBs血清检测情况
    1.4 讨论
    1.5 小结
第二章 新兵(学员)接种 20μg乙肝疫苗的效果观察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研究方法
        2.2.3 主要技术路线
    2.3 结果
        2.3.1 乙肝疫苗免疫后研究对象阳转率
        2.3.2 乙肝疫苗免疫后研究对象抗-HBs滴度
        2.3.3 安全性观察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新兵(学员)接种 20μg乙肝疫苗的成本效益分析
    3.1 前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资料来源
        3.2.3 研究方法
    3.3 结果
        3.3.1 模型建立
        3.3.2 成本分析
        3.3.3 效益分析
        3.3.4 成本(C)-效益(B)分析
        3.3.5 敏感性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研究发现
    4.2 研究创新点
    4.3 研究中的不足
    4.4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乙肝疫苗接种情况个案调查表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主要简历
致谢

(3)深圳市乙肝母婴阻断和人群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的经济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新生儿乙肝免疫预防策略的经济学评价研究进展
    1.2 抗病毒治疗策略的经济学评价研究进展
    1.3 决策分析马尔科夫模型在乙肝防治中的应用进展
2 目的
3 方法
    3.1 决策分析马尔科夫模型的构建
        3.1.1 决策分析马尔科夫模型的基本原理
        3.1.2 新生儿乙肝免疫预防策略的决策分析马尔科夫模型构建
        3.1.3 基于社区人群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策略的决策分析马尔科夫模型构建
        3.1.4 模型相关条件
    3.2 模型中参数的确定
        3.2.1 新生儿乙肝免疫预防策略的参数确定
        3.2.2 基于社区人群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策略的参数确定
    3.3 分析方法
        3.3.1 成本效益分析
        3.3.2 成本效果分析
        3.3.3 敏感性分析
    3.4 数据处理与计算方法
    3.5 研究技术路线
4 结果
    4.1 深圳市新生儿乙肝免疫预防策略经济学评价结果
        4.1.1 深圳市新生儿乙肝免疫预防决策分析马尔科夫模型
        4.1.2 深圳市新生儿乙肝免疫预防策略的参数确定结果
        4.1.3 深圳市新生儿乙肝免疫预防策略的成本效益分析结果
        4.1.4 深圳市新生儿乙肝免疫预防策略的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4.1.5 敏感性分析结果
    4.2 抗病毒治疗策略经济学评价结果
        4.2.1 抗病毒治疗策略决策分析马尔科夫模型
        4.2.2 基于社区人群慢性乙肝治疗策略参数确定结果
        4.2.3 抗病毒治疗策略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4.2.4 敏感性分析结果
5 讨论
    5.1 新生儿乙肝免疫预防策略经济学评价结果分析
    5.2 抗病毒治疗策略经济学评价结果分析
    5.3 决策分析马尔科夫模型的应用体会
    5.4 参数的确定及可靠性
    5.5 成本效益分析和成本效果分析的应用体会
    5.6 本研究的优缺点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附:TreeAge Pro 2015操作要点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4)阜宁县成人60μg乙肝疫苗免疫成功率监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3 结果判定
    1.4 资料分析
2 结果
    2.1 免疫成功率
    2.2 不同年龄组免疫成功率比较
    2.3 成人组中不同年龄段免疫成功率比较
    2.4 不同性别抗-HBs阳性率比较
3 讨论
    3.1 高剂量乙肝疫苗防病效果肯定
    3.2高剂量乙肝疫苗对特殊人群的保护作用
    3.3 高剂量乙肝疫苗的远期保护效果等值得研究

(5)我国现行乙肝免疫预防策略的成本效果分析及可支付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我国的乙肝免疫预防策略
    1.2 乙肝免疫预防策略的经济学评价
    1.3 我国乙肝疫苗接种策略的经济学评价
2 方法
    2.1 构建决策分析马尔科夫模型
    2.2 确定参数
    2.3 成本效果分析
    2.4 敏感性分析
    2.5 可支付性评价
3 结果
    3.1 我国新生儿不同接种策略的决策分析马尔科夫模型
    3.2 模型中的参数
    3.3 减少的乙肝相关疾病人数
    3.4 乙肝母婴阻断策略和不接种策略比较
    3.5 母婴阻断策略和新生儿普种策略比较
    3.6 乙肝母婴阻断策略的可支付性评价
4 讨论
    4.1 现行策略与不接种策略比较
    4.2 现行策略与新生儿普种策略比较
    4.3 现行策略在支付者角度的成本效果分析
    4.4 现行策略的可支付性评价
    4.5 本研究的创新点
    4.6 本研究的局限性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我国孕妇HBsAg流行率文献一览表
附录2 不同免疫策略的抗体阳转率和感染率的文献一览表
附录3 我国乙肝相关疾病效用值测量的相关文献
附录4 纳入meta回归模型的效用值
附录5 我国乙肝相关疾病效用值的Meta回归的结果
附录6 2013年各年龄组死亡率
附录7 成本计算的TreeAge操作流程图
附录8 马尔科夫队列模拟的TreeAge操作流程图
附录9 不同马尔科夫队列的乙肝相关疾病人数
附录10 寿命年计算的TreeAge操作流程图
附录11 一维敏感性分析的TreeAge操作流程图
附录12 概率敏感性分析的TreeAge操作流程图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活动
致谢

(6)我国新生儿乙肝疫苗不同免疫策略成本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对象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二、方法
        1. 研究方法:
        2. 成本估算:
        3. 效益估算:
        4. 成本效益分析:
        5. 敏感性分析:
    三、统计学方法
结果
    一、免疫策略保护率估计
    二、疫苗接种成本估计
    三、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的效益及成本效益分析
    四、敏感性分析
讨论

(7)山东省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经济学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现状和研究问题的提出
    3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4 论文结构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1 乙肝病毒感染所致经济负担(感染成本)研究现状
    2 乙肝疫苗免疫策略及研究现状
    3 乙肝病毒感染自然史及马尔可夫模型
    4 国内外研究的空白点及本研究的意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模型和研究方法
    1 理论模型
    2 研究框架
    3 资料与方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乙肝病毒感染成本结果与分析
    1 社区人群HBsAg阳性者感染成本
    2 乙肝相关疾病病人感染成本
    3 不同乙肝病毒感染状态成本可靠性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模型构建和参数确定结果
    1 HBV感染转归Markov模型
    2 山东省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策略决策树-Markov模型
    3 参数确定结果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经济学评价结果
    1 成本效益评价结果
    2 成本效益的灵敏度分析
    3 成本效益的阈值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讨论和政策建议
    1 方法学讨论
    2 研究结果讨论
    3 结论
    4 政策建议
本研究的创新点、不足
附录1 HBV感染者经济负担调查表
附录2-1 乙型病毒性肝炎经济负担调查表
附录2-2 型病毒性肝炎经济负担调查进度调查员控制表
附录3 山东省社区人群HBsAg阳性者人口统计学特征
附录4 山东各调查点乙肝相关疾病病人人口统计学特征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表

(9)中国乙肝疫苗接种效果追踪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国乙肝疫苗接种效果追踪决策研究
    引言
    第一部分 决策树模型法评估我国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实施14年的效果
        1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我国乙肝疫苗接种优化方案的追踪决策
        1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决策树模型在制定乙型肝炎免疫预防策略中的应用
    正文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本研究已发表或接受的论文
    后记

(10)成人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免疫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
    成人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免疫策略研究
    一、中文摘要
    二、Abstract
    三、正文
        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四、综述
    成人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免疫及免疫失败研究的最新进展
    参考文献
五、附录
    研究对象免疫前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筛选结果
    成人乙肝疫苗接种流行病学调查表
    在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
六、致谢

四、高剂量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成本效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成人不同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策略的免疫原性比较和接种意愿调查[D]. 万咏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03)
  • [2]军队20μg乙肝疫苗接种策略的效果评价和研究[D]. 唐玥. 军事科学院, 2018(01)
  • [3]深圳市乙肝母婴阻断和人群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的经济学评价[D]. 蔡亚丽. 郑州大学, 2016(02)
  • [4]阜宁县成人60μg乙肝疫苗免疫成功率监测分析[J]. 刘文羽,唐杰,林建洋. 中国校医, 2016(04)
  • [5]我国现行乙肝免疫预防策略的成本效果分析及可支付性评价[D]. 林莹. 广东药科大学, 2016(02)
  • [6]我国新生儿乙肝疫苗不同免疫策略成本效益分析[J]. 马建新,肖敏,张卫,李倩,庞星火,王怀,王艳红,潘利,李辉. 北京医学, 2015(06)
  • [7]山东省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经济学评价研究[D]. 吕静静. 山东大学, 2013(10)
  • [8]我国乙肝疫苗接种策略的经济学评价系统综述[J]. 李顺平,马东平,王健. 中国卫生经济, 2011(03)
  • [9]中国乙肝疫苗接种效果追踪决策研究[D]. 党如波. 郑州大学, 2008(02)
  • [10]成人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免疫策略研究[D]. 王吉玲. 浙江大学, 2007(09)

标签:;  ;  ;  ;  ;  

大剂量乙肝疫苗免疫策略的成本效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