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周细胞及其肿瘤

血管周细胞及其肿瘤

一、血管周细胞及其肿瘤(论文文献综述)

张俊峰[1](2021)在《双靶向VEGF和PFKFB3诱导胶质母细胞瘤血管正常化及MRI评价》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和目的新兴诊疗方法在肿瘤学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性进展,但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患者的预后仍然不容乐观,其中位生存时间约为14.5~16.6个月。采用抗血管生成药物如单克隆人源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抗体贝伐单抗(Bevacizumab,BEV)促进肿瘤血管正常化(Tumor vascular normalization,TVN)是被给予厚望的抗肿瘤治疗策略。抗血管生成治疗(Anti-angiogenic therapy,AAT)诱导的TVN效应能够重塑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为联合其他抗肿瘤治疗提高治疗增效提供了一个机会时间窗。然而,血管正常化效应短暂,需要探索新的治疗策略增强延长AAT诱导的TVN效应,以期能够改善现有TVN诱导策略,持续提高对抗肿瘤治疗的协同增效作用。无创监测肿瘤治疗响应从而准确识别TVN效应有利于在正常化时间窗内正确指导抗肿瘤治疗实施和对治疗增效作用的评价。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定量参数Ktrans能够定量评价血管功能特征,已被北美放射学会定量影像生物标志物联盟推荐作为评价AAT疗效的终点指标。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磁共振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MRI,IVIM-MRI)由于可同时定量评价组织微循环和组织间水分子弥散特征,且不依赖外源性钆对比剂(Gd-based contrast agent,GBCA)成像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不同定量MRI技术,联合DCE-MRI与IVIM-MRI各自的成像优势有助于提供更丰富的血管功能信息。探究DCE-MRI和IVIM-MRI对肿瘤治疗响应监测和TVN评价的应用价值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有助于促进TVN策略的临床转化和应用。在本研究中,我们建立原位人源GBM移植瘤(Patient-derived xenograft,PDX)小鼠模型,探究靶向抑制VEGF和糖酵解激活因子PFKFB3的联合疗法是否能够协同增强TVN效应,并以DCE-MRI和IVIM-MRI监测肿瘤治疗响应的动态变化,分析MRI定量参数与TVN指标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1、本研究首先采用GEO数据集GSE39221分析BEV治疗前后U87-MG GBM组织PFKFB3表达水平,随后建立224例原位GBM PDX小鼠模型,将其中172例PDX模型随机分为BEV单一治疗组、3PO(PFKFB3抑制剂)单一治疗组、BEV+3PO联合治疗组和安慰剂(生理盐水)对照组。采用7.0T临床前磁共振成像仪、免疫印迹和组织学染色对PDX模型进行肿瘤大小、PFKFB3表达水平、细胞增殖与凋亡和生存期评价,分析不同治疗干预方案对GBM的抗肿瘤作用。在治疗前基线、治疗后2天、5天、8天、14天、25天对PDX模型进行组织病理学和1H-磁共振波谱(1H-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分析,评价肿瘤血管形态学特征、肿瘤缺氧程度、乳酸脱氢酶-A(Lactate dehydrogenase-A,LDHA)表达水平和肿瘤代谢物浓度。采用盐酸多柔比星(Doxorubicin hydrochloride,DOX)作为化疗药物对52例PDX模型进行不同治疗干预(DOX、DOX+3PO、DOX+BEV、DOX+BEV+3PO),评价DOX在瘤内的富集程度和抗肿瘤作用。采用血管生成相关因子蛋白芯片、免疫印迹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评价治疗相关的分子表达特征。2、采用7.0T临床前磁共振成像仪在治疗前基线、治疗后2天、5天、8天、14天、25天对已建立的172例PDX模型进行DCE-MRI和IVIM-MRI扫描,采用肿瘤区域分割和直方图方法分析肿瘤治疗响应的动态变化,并以影像-组织学指标相关性分析探讨MRI定量参数评价TVN的价值。结果1、GEO数据集分析结果显示U87-MG GBM组织PFKFB3水平在BEV单一治疗后显着增高。此结果在GBM PDX模型中得到一致验证。蛋白免疫印迹结果进一步显示PFKFB3靶向抑制剂3PO能够有效抑制BEV单一治疗诱导的PFKFB3表达增高,并显着增强BEV的抗肿瘤作用。BEV+3PO联合治疗较BEV单一治疗显着延长了荷瘤鼠生存期(68.5天vs.81天,P(27)0.05),延缓了肿瘤生长并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和抑制细胞增殖。组织学染色分析表明BEV与3PO的协同抗肿瘤作用得益于持续的TVN增效作用。TVN指标周细胞覆盖指数(Pericyte coverage index,PCI)和基膜标志物collagen IV表达在双靶向联合治疗后2天显着增加,此增高现象持续至治疗后第25天,显着长于BEV单一治疗诱导的TVN效应(治疗后2~14天,P(27)0.05)。双靶向治疗诱导的TVN协同增效作用持续提高了对缺氧、酸性TME的重塑作用,肿瘤缺氧标志物哌莫硝唑和LDHA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27)0.05)。1H-MRS进一步发现肿瘤代谢物胆碱峰、脂质峰和乳酸峰明显降低(P(27)0.05)。此外,BEV+3PO治疗诱导的TVN协同增效作用显着改善了DOX的药物递送效率和疗效(P(27)0.05),BEV+3PO治疗组中肿瘤区域DOX的富集程度较BEV单一治疗组更加明显,肿瘤生长抑制作用和荷瘤鼠生存期显着延长(P(27)0.05)。分子机制上,双靶向治疗下调了多种促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水平。其中,作为调控TVN过程的关键因子,肿瘤细胞和内皮细胞中的Tie-1表达水平在BEV+3PO处理后显着降低。2、DCE-和IVIM-MRI定量参数显示BEV+3PO诱导的肿瘤治疗响应异质性显着降低,肿瘤区域分割和直方图分析结果表明肿瘤中心区和外周区MRI参数变化均较BEV单一治疗组更加显着(P(27)0.05)。MRI定量参数与TVN指标相关性结果表明,DCE-MRI参数Ktrans、IVIM-MRI参数f和D*与肿瘤微血管密度和TVN指标相关关系均显着(P(27)0.0001),Ktrans与微血管密度相关程度最高(r(28)0.7202,P(27)0.0001)。D*与PCI、collagen IV表达和肿瘤缺氧相关系数r分别为0.6365,0.6628,-0.5446,高于Ktrans(r分别为-0.5214,-0.5781,0.4656)。D*与Ktrans相关程度较弱(r(28)-0.4499,P(27)0.0001)。结论1、原位GBM PDX模型中,双靶向VEGF和PFKFB3治疗策略能够协同增强对GBM的抗肿瘤作用和TVN效应,进而持续改善缺氧、酸性TME,可为提高化疗增效提供一个持续的机会时间窗。此策略有利于克服目前TVN效应短暂的局限性,或可作为一个有希望的TVN诱导策略。2、IVIM-MRI参数D*具有很大潜力作为非外源性GBCA依赖的影像标志物有效补充DCE-MRI参数Ktrans评价肿瘤治疗响应TVN效应,有助于促进TVN治疗策略的临床转化及应用,对TVN时间窗内实施治疗决策提供了有价值参考指标。

薛巍[2](2020)在《高级别脑胶质瘤新生血管基因特征及生成方式与MR灌注成像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及目的:脑胶质瘤(Glioma)是成人颅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占成人颅内原发性恶性肿瘤的百分之七十以上,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根据其细胞异型性、核分裂活跃程度、微血管增生和坏死程度将其分为Ⅰ到Ⅳ级,Ⅰ级和Ⅱ级胶质瘤为低级别胶质瘤(Low-grade glioma,LGG),Ⅲ级和Ⅳ级胶质瘤为高级别胶质瘤(High-grade glioma,HGG)。高级别胶质瘤恶性程度高,肿瘤进展快,即使治疗方法不断发展,其预后仍然很不理想,特别是WHOⅣ级胶质母细胞瘤,中位生存时间仅为14.6个月,5年生存率低于5%。高级别胶质瘤血管增生活跃,基底膜畸形、内皮不完整、周细胞缺失以及连通紊乱,形成了低氧、酸性以及高细胞间压力的特殊肿瘤微环境,刺激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促血管生成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等的分泌而进一步促进肿瘤血管新生,而且与肿瘤的生长、进展及转移密切相关。胶质瘤微血管还参与形成肿瘤血管龛(Niche)样结构,既可以为胶质瘤肿瘤干细胞的生存提供必要的场所及营养支持,又可以通过血管内皮细胞与肿瘤干细胞的相互交联促进干细胞的自我更新与干性维持,在胶质瘤的治疗抵抗以及复发中发挥关键作用。高级别胶质瘤的微血管增生在肿瘤生物学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抗血管治疗为胶质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胶质瘤的血管新生是一个多基因、多分子调控的复杂过程。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其中,例如V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α,SDF-1α)、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2,ANG-2)、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HIF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等,均在肿瘤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的病理性血管生成过程中发挥促血管新生的作用。高级别胶质瘤内存在多种形式的血管新生方式,如血管共生、血管生成、血管发生、血管拟态和肿瘤细胞内皮转分化等,不同的血管新生方式对应的病理过程以及调控机制不同,其主要调控基因既有交叉又相互独立。其中VEGF基因的高表达是胶质瘤中促进肿瘤血管新生的关键事件,参与了多种方式的血管新生,但是临床上使用放疗联合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化疗辅以贝伐单抗(Bevacizumab,BEV)抑制肿瘤VEGF生物活性的抗血管治疗策略并未能延长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时间,甚至在BEV治疗之后肿瘤区域血管共生增多且肿瘤侵袭增强,而且针对其它促血管新生分子的抗血管治疗策略在临床上也没能真正起到抗肿瘤血管新生进而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说明尚有未知的血管新生调控基因以及抗血管治疗后血管新生方式的变化导致了胶质瘤的抗血管治疗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由于高级别胶质瘤具有明显的异质性,手术或活检获取的部分肿瘤组织无法全面反映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因此在抗血管治疗过程中尚待寻找一种能全面评价肿瘤内部血管相关基因表达以及无创监测抗血管治疗疗效的有效手段。磁共振灌注成像(Perfusion-weighted MR imaging,PWI-MRI)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无创监测肿瘤内部血流及血管情况,进而评估肿瘤的分子特征及基因表达。DSC-MRI成像技术根据血管内对比剂信号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获得反映肿瘤内部血流灌注的参数CBV及CBF,DCE-MRI成像技术不仅可以获取肿瘤内部血流灌注的信息,例如血浆容积V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Ve,而且可以获得反映肿瘤血管功能的参数,例如血管通透性指标Ktrans以及对比剂反流速率指标Kep。这些参数不仅与肿瘤区域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相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肿瘤的分子特征及基因表达。例如,Ktrans与胶质母细胞瘤DNA修复酶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相关,rCBV可以用来评估胶质瘤患者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突变状态及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等,也有文献报道肿瘤特定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NA,m RNA)的表达量与其磁共振成像特征相关。因此磁共振灌注成像技术可以作为无创评价肿瘤内部血管相关基因表达以及抗血管治疗后肿瘤血管新生方式变化的潜在手段。综上所述,本研究首先收集了高级别胶质瘤手术标本,提取原代肿瘤细胞建立原位小鼠肿瘤模型并对肿瘤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根据肿瘤标本微血管状态以及能否成功构建原位胶质瘤模型,筛选出新的与高级别胶质瘤早期生长与进展密切相关的血管新生相关基因,并且筛选影像生物指标预测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为胶质瘤抗血管治疗提供新的靶点以及检测手段。而后对比了原代小鼠原位胶质瘤模型与患者脑胶质瘤常规及灌注磁共振特征的差异,并且从组织病理学以及基因表达的角度探究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为动物来源的磁共振生物标志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最后通过BEV和TMZ单独或联合干预原位小鼠胶质瘤模型的生长,探究治疗过程中肿瘤血管新生方式的动态变化以及能反映这种变化的影像标志,从血管新生方式的角度探索抗血管治疗失败的原因,为胶质瘤的个体化精准诊断以及抗血管治疗疗效监测提供科学可靠的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第一部分:高级别脑胶质瘤生长早期血管新生相关基因表达与PWI-MRI监测1、收集高级别胶质瘤病例30例,术前行DSC及DCE-MRI扫描,术中取肿瘤标本。2、无菌条件下将肿瘤标本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用来提取原代肿瘤细胞建立小鼠原位肿瘤模型;第二部用来对肿瘤血管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定量分析肿瘤区域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微血管面积(Microvascular area,MVA)以及平均微血管直径(Diameter);第三部分用来进行转录组测序。3、对DSC及DCE-MRI原始图像进行后处理后获得CBV、CBF、Ktrans、Vp、Ve及Kepmap,计算肿瘤所有体素平均r CBV、r CBF、Ktrans、Vp、Ve及Kep值作为该肿瘤的r CBV、r CBF、Ktrans、Vp、Ve及Kep值。4、根据原代肿瘤细胞能否在小鼠颅内生长并建立原位移植瘤模型,将30例高级别胶质瘤病例分为成瘤组与未成瘤组,比较两组病例灌注磁共振扫描参数r CBV、r CBF、Ktrans、Vp、Ve和Kep,肿瘤组织MVD、MVA和微血管直径,以及血管新生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5、使用siRNA分别抑制两例原代肿瘤细胞内上述基因的表达,检测其成血管能力的变化。6、根据小鼠原位移植瘤生长曲线,动态监测上述基因在肿瘤不同生长阶段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微血管的关系。7、对两组病例之间有显着差异的磁共振扫描参数进行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获取其鉴定肿瘤组织上述基因是否高表达的诊断阈值(cut-off值)、特异性及敏感性。第二部分:原代脑胶质瘤模型与相应患者脑胶质瘤MRI特征及基因表达差异研究1、收集了高级别胶质瘤病例7例。术前均行常规MRI,DWI-MRI以及DCE-MRI扫描,术中取肿瘤标本。2、对患者DWI及DCE-MRI原始图像进行后处理后获得ADC及Ktransmap,使用热点法在肿瘤最大层面上选取五个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分别测量得到r ADC及Ktrans值,计算平均值作为该病例肿瘤的r ADC及Ktrans值。3、分别提取原代肿瘤干细胞球并建立相应NOD-SCID小鼠原位胶质瘤模型,每例建模5只。4、在NOD-SCID小鼠原位移植瘤生长晚期,采用Bruker 7.0T小动物磁共振成像仪头部线圈对荷瘤鼠进行扫描,扫描序列有T1WI横断位,T2WI冠状位,T1WI增强扫描,DWI及DEC-MRI。5、对小鼠移植瘤DWI及DCE-MRI原始图像进行后处理后获得ADC及Ktransmap,使用热点法在肿瘤最大层面上分别选取五个ROIs,分别测量得到r ADC及Ktrans值,计算平均值作为该移植瘤的r ADC及Ktrans值。6、比较患者脑胶质瘤与相应小鼠原位移植瘤常规MRI,DWI-及DCE-MRI特征的差异。7、患者脑胶质瘤组织及相应小鼠移植瘤组织石蜡包埋后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 staining)和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通过组织病理染色探究患者脑胶质瘤与移植瘤磁共振特征差异的病理基础。8、患者脑胶质瘤组织(Patient tumor 1,2 and 3)及相应小鼠原位移植瘤组织(Xenograft 1,2 and 3)进行转录组测序,比较患者脑胶质瘤与原位移植瘤基因表达的差异。第三部分:抗血管治疗后脑胶质母细胞瘤血管新生方式变化的DCE-MRI评价1、建立U87 BALB/c小鼠原位胶质母细胞瘤模型。2、建模后21天,采用BEV(Bevacizumab,贝伐单抗)和TMZ(Temozolomide,替莫唑胺)单独及联合给药的方式对荷瘤鼠进行药物干预。BEV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剂量为15mg/kg,给药一次;TMZ采用口服给药的方式,剂量为50mg/kg/天,连续给药5天;TMZ和BEV联合干预时,首先静脉注射BEV,24小时后连续口服TMZ 5天,剂量为50mg/kg/天。对照组用0.9%生理盐水做相同处理。3、荷瘤鼠最后一次给药后1天、3天、6天进行MRI扫描,扫描序列包括T1WI横断位,T2WI冠状位,T1WI增强,DEC-MRI。4、对DCE-MRI原始图像进行后处理后获得Ktransmap,采用热点法,在肿瘤最大层面选择伪彩图上信号较高的5个区域为ROIs,计算平均值得到该移植瘤的Ktrans值。5、荷瘤鼠MRI扫描完成后,完整取出脑组织固定后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GFAP、CD34、TNC、CD34-PAS)及透射电镜检测。定量分析肿瘤区域微血管密度,血管共生、血管套叠、血管出芽及血管拟态数量。6、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计算Ktrans与血管新生类型定量参数的相关性并计算相关系数。结果第一部分高级别脑胶质瘤生长早期血管新生相关基因的表达及PWI-MRI监测1、30例原发性高级别胶质瘤手术标本中9例成功建立NOD-SCID小鼠原位胶质瘤模型;能形成小鼠原位胶质瘤模型的病例其肿瘤组织具有更大的微血管密度(P=0.003)及更小的平均微血管管径(P=0.019)。微血管面积与肿瘤组织形成原位胶质瘤模型的能力没有明确关联(P>0.05)。2、具有形成原位移植瘤模型能力的病例其肿瘤组织血管新生相关基因BMPER(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endothelial cell precursor derived regulator)、CXCL10(Chemokine ligand-10)及HOXA9(Homeobox A9)表达明显高于不能成原位移植瘤模型的肿瘤组织(P=0.043,P=0.002,P=0.002)。3、2例原代肿瘤细胞体外分别抑制BMPER、CXCL10或HOXA9表达后肿瘤细胞成血管能力减弱(P<0.05,P<0.05,P<0.05;P<0.05,P=0.008,P<0.05)。4、小鼠原位移植瘤模型动态监测显示,在肿瘤生长第20天,BMPER呈高表达,CXCL10、HOXA9及肿瘤血管标志CD34呈低表达;在第30天,BMPER呈高表达,CXCL10及HOXA9呈低表达,但CD34表达增高;到第40天BMPER表达降低,CXCL10及HOXA9表达升高,而且与CD34的表达存在空间上的相关性;肿瘤晚期CXCL10、BMPER及HOXA9均呈低表达,CD34呈高表达。5、BMPER、CXCL10及HOXA9高表达的病例DSC-MRI扫描参数r CBV、r CBF以及DCE-MRI扫描参数Ktrans、Vp明显高于低表达的病例(P=0.014,P=0.018,P=0.001,P=0.003)。ROC曲线分析显示,r CBV、r CBF、Ktrans及Vp对上述基因是否高表达具有较好的鉴别能力,r CBV诊断阈值为1.481,曲线下面积为0.861,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100.00%、75.00%。r CBF诊断阈值为1.289,曲线下面积为0.847,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100.00%、75.00%。Ktrans诊断阈值为0.209,曲线下面积为0.957,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100.00%、92.86%。Vp诊断阈值为0.139,曲线下面积为0.871,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0.00%、85.71%。第二部分:原代脑胶质瘤模型与相应患者脑胶质瘤MRI特征及基因表达差异研究1、移植瘤在小鼠颅内的生长方式分为两类,其中6例移植瘤呈弥散生长(xenografts1,2,3,4,5 and 6),1例呈结节状生长(xenograft 7)。呈弥散生长的移植瘤与相应患者脑胶质瘤MRI特征的最大差异:移植瘤增强扫描后只有局部区域出现轻度强化,灌注扫描Ktrans map显示肿瘤区域未见明显异常信号;移植瘤周围没有明显水肿信号,肿瘤内部信号均匀。呈结节状生长的移植瘤与相应患者脑胶质瘤MRI特征的最大差异:移植瘤与正常脑组织分界明显,移植瘤强化程度也明显低于相应患者脑胶质瘤7例移植瘤的Ktrans值明显低于相应患者脑胶质瘤,且r ADC值高于相应患者脑胶质瘤(P=0.016,P=0.001)。2、6例呈弥散生长的原位移植瘤组织与患者脑胶质瘤组织CD34染色:移植瘤微血管面积及微血管管径明显低于相应患者脑胶质瘤(P=0.009,P=0.007),而微血管密度在移植瘤与患者脑胶质瘤之间没有明显差别;结节状生长的移植瘤组织与患者脑胶质瘤H&E染色:移植瘤与正常脑组织边界较清楚而患者脑胶质瘤边界不清。3、原代原位移植瘤与相应患者脑胶质瘤之间存在明显的基因表达差异:Patient-1与Xenograft-1相比差异表达的基因共有3590个,Patient-2与Xenograft-2相比差异表达的基因共有5408个,Patient-3与Xenograft-3相比差异表达的基因共有3590个;对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聚类分析(GO analysis)显示,与原位移植瘤相比,患者脑胶质瘤血管生成相关基因(Angiogenesis and vasculature development related genes),肿瘤细胞特性及细胞外基质相关基因(cell activation,cell adhesion,cell migration,cell motility and extracellular matrix related genes),以及免疫相关基因(immune response,immune system process and immune effector process related genes)表达较高。而细胞周期及核分裂相关基因表达下降。第三部分:抗血管治疗后脑胶质母细胞瘤血管新生方式变化的DCE-MRI评价1、U87原位移植瘤内共鉴定出四种类型的血管新生,即血管共生、血管出芽、血管套叠及血管拟态。2、BEV干预组:给药后3天实验组血管出芽及血管套叠数量显着减少(P<0.05,P=0.002)。到给药后6天实验组微血管密度、血管套叠、血管共生及血管出芽数量数量明显减少(P<0.05,P=0.001,P<0.05,P<0.05),但是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血管拟态数量反而增高(P<0.05)。3、TMZ干预组:最后一次给药后3天实验组微血管密度、血管共生、血管出芽及血管套叠数量明显减少(P<0.05,P=0.001,P=0.001,P<0.05)。给药后6天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微血管密度反而增高(P=0.003),但血管共生数量、血管出芽数量、血管套叠数量及血管拟态数量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均无明显差异。血管套叠是对TMZ最敏感的新血管生成方式,在TMZ干预1天后即明显减少(P=0.001)。4、BEV和TMZ联合干预组:实验组肿瘤区域微血管密度、血管共生、血管出芽及血管套叠数量在最后一次给药后1天(P<0.05,P<0.05,P<0.05,P=0.01)及3天(P=0.003,P<0.05,P<0.05,P=0.025)都显着减少,血管拟态数量在两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别。最后一次给药后6天,药物对肿瘤微血管的影响开始减弱,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只有血管出芽数量减少(P<0.05),而微血管密度、血管套叠、血管共生及血管拟态数量均无明显差异。5、药物干预后U87原位移植瘤DCE-MRI特征变化:BEV单独干预组,从给药后1天到6天移植瘤Ktrans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5,P<0.05)。TMZ单独干预组,最后一次给药后1天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移植瘤Ktrans值没有明显差异,给药后3天移植瘤Ktrans值显着降低(P<0.05),但是给药后6天Ktrans值反而高于对照组(P=0.007)。BEV和TMZ联合干预组,移植瘤Ktrans值的变化与BEV单独干预组类似,最后一次给药后1天、3天及6天实验组移植瘤Ktrans值均低于对照组((P=0.022,P<0.05,P<0.05)。6、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药物干预后血管出芽数量与移植瘤Ktrans值有较好的相关性,BEV和TMZ单独或联合干预后,随时间的变化血管出芽数量与Ktrans值呈显着正相关,r的值分别为0.9068、0.9806、0.8641(P<0.05)。结论:1、原发性高级别胶质瘤中,BMPER、CXCL10以及HOXA9通过促进肿瘤血管新生而促进肿瘤早期生长与进展,有可能成为抗血管治疗的新靶点;DSC-MRI及DCE-MRI扫描参数r CBV、r CBF、Vp及Ktrans可以作为影像标志物无创预测肿瘤组织BMPER、CXCL10及HOXA9的表达程度。2、原代小鼠原位移植瘤模型并不能复制相应患者脑胶质瘤的MRI特征,而基因的差异表达可能是造成移植瘤与相应患者脑胶质瘤MRI特征差异的重要原因,因此移植瘤来源的MRI标志在临床应用时需要谨慎使用。3、BEV干预后胶质母细胞瘤肿瘤区域血管拟态数量的增多,以及TMZ治疗后微血管密度反弹性的增高,可能是胶质母细胞瘤抗血管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BEV和TMZ单独或联合干预后,血管出芽数量的变化与Ktrans值呈正相关,Ktrans值可以作为监测药物干预后血管出芽变化的潜在有效影像学指标。

张晓宁[3](2020)在《血管周细胞通过旁分泌诱导胶质瘤细胞替莫唑胺耐药的机制及其个体化诊疗意义》文中研究表明弥漫性胶质瘤是最常见的成人原发恶性脑肿瘤,占所有成人原发性恶性脑肿瘤的比例的75%左右,其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为胶质母细胞瘤(WHO IV级)。一旦诊断,即使经过完全切除的手术治疗联合标准方案的放化疗,中位生存期仅为14.6个月。替莫唑胺是新发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首选化疗药(指南唯一推荐),自用于临床后疗效确切,显着延长了患者生存期(2.5个月),但是部分病例会出现替莫唑胺耐药。现研究发现MGMT启动子低甲基化导致其蛋白高表达是替莫唑胺耐药最主要的原因,但是抑制MGMT并不能完全逆转替莫唑胺的耐药,故仍有其它导致胶质母细胞瘤替莫唑胺耐药的机制亟待发现。深入研究胶质瘤替莫唑胺耐药的原因及分子机制,并研发提高替莫唑胺敏感性的药物可为胶质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胶质母细胞瘤的血管生成极为活跃,血管数量丰富,形态十分复杂,个体间存在显着性差异。在血管周微环境中,胶质瘤细胞可与微环境中的组分相互作用,维持其恶性生物学行为。肿瘤微血管结构中除含有内皮细胞外,还含有血管周细胞,周细胞位于血管外侧,与肿瘤细胞直接接触,此类细胞对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调控作用已日益受到关注。在胶质瘤中,合作课题组研究发现免疫缺陷小鼠中人来源的胶质瘤移植瘤内约70%-80%的血管周细胞由胶质瘤干细胞转分化而来,同时用荧光原位杂交的方法证实表达α-SMA的胶质瘤血管周细胞和表达Sox2的胶质瘤肿瘤干细胞具有相同的肿瘤基因突变。随后,研究利用标记RGS5-promoter-GFP小鼠的体内示踪实验证实,原位移植的GL261小鼠胶质瘤中超过一半的血管周细胞来自正常大脑,而余下比例来自胶质瘤肿瘤细胞。上述研究虽然有比例上的差异,但都证明了胶质瘤内的血管周细胞有较大比例来自肿瘤细胞。胶质瘤干细胞或肿瘤细胞转分化而来的血管周细胞被推测认为也可参与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我们前期研究发现相较于血管周细胞覆盖率低的患者,覆盖率高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对化学治疗更不敏感,生存期更短,但血管周细胞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拟探讨胶质瘤血管周细胞导致替莫唑胺耐药的作用机制,并初步评估利用该机制靶向胶质瘤周细胞以提高胶质瘤细胞对替莫唑胺的敏感性的临床应用前景。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和意义如下:1.胶质瘤血管周细胞分布与胶质瘤替莫唑胺治疗敏感性存在相关性,富含血管周细胞的胶质瘤样本,患者对替莫唑胺治疗更不敏感,可将血管周细胞含量作为临床诊断中判断替莫唑胺疗效的指标之一;2.首次、成功完成了胶质瘤血管周细胞的分离、鉴定及体外培养;3.胶质瘤血管周细胞保护胶质瘤肿瘤细胞减少替莫唑胺诱导的凋亡;4.血管周细胞高分泌CCL5,作用于肿瘤细胞的CCR5,激活DNA损伤修复通路,故而使肿瘤细胞对替莫唑胺耐药;5.成功筛查并鉴定了促进胶质瘤细胞化疗耐药的CCL5/CCR5下游信号通路,阐明了CCL5/CCR5通路的作用机制;6.小分子抑制剂马拉维诺阻断CCL5/CCR5通路,可提高胶质瘤细胞替莫唑胺敏感性,作为化疗增敏剂与替莫唑胺联用,提高化疗效果,具有潜在的临床治疗意义。综上所述,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胶质瘤血管周细胞分布呈现异质性。周细胞含量越高、CCL5表达量越高,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对替莫唑胺的治疗效果越差,其无进展生存期越短;去除周细胞或阻断其下游的CCL5/CCR5信号通路后,可提高胶质瘤替莫唑胺的敏感性,抑制胶质瘤肿瘤生长;CCL5/CCR5通过下游AKT信号通路和DNAPK信号通路促进DNA的损伤修复,从而促进胶质瘤细胞的替莫唑胺耐药。上述结果将为阐明血管周细胞在胶质瘤替莫唑胺耐药的分子调控机制,并依据该机制提出了胶质瘤联合靶向治疗的临床新策略。

程玥[4](2020)在《缺氧状态下胶质瘤释放的sEV可诱导胶质瘤干细胞向周细胞转化并促进肿瘤血管生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低氧状态下胶质瘤释放的小胞外囊泡(sEV)诱导胶质瘤干细胞(GSC)向周细胞转化,并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发生发展。方法:采用超高速离心法和透射电镜(TEM)、纳米粒子跟踪分析(NTA)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对缺氧或常氧条件下胶质瘤衍生的sEV进行分离和鉴定。将PBS作为空白组,常氧sEV作为对照组,缺氧sEV作为实验组分别与GSC或HUVEC共培养,再用0.4μm的Transwell小室构建HUVEC与GSC的共培养体系。抑制剂组用细胞松弛素D预处理部分防止细胞吸收sEV。CCK-8法检测GSC或HUVEC增殖率,Transwell(8.0μm)室或划痕实验观察各细胞迁移情况,小管形成实验测定细胞的血管生成能力,Western blot及Elisa法检测细胞内、细胞上清和常氧缺氧sEV内各靶蛋白变化。最后建立裸鼠肿瘤皮下模型,将PBS、常氧sEV、缺氧sEV的用尾静脉的方式输注,并将依鲁替尼和贝伐单抗作为靶向抑制剂持续给药,动态监测瘤体的生长,用免疫组化和荧光观察瘤体血管生成情况。结果:与PBS相比,常氧sEV和缺氧sEV的处理能促进GSC和HUVEC的增殖、迁移和小管形成能力。缺氧sEV对GSC和HUVEC的增殖、迁移和成管能力的促进作用比常氧sEV更显着。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常氧GSC表达和缺氧sEV都能促进周细胞相关蛋白α-SMA、Desmin、CD146在GSC中的表达并激活TGF-β通路提高下游Smad2/3的蛋白磷酸化水平。而胶质瘤干细胞相关蛋白如Sox2、Nestin和CD133的表达都被下调。在相同的sEV处理后,HUVEC中的VEGF-A表达也出现升高。所有检测蛋白的变化都在缺氧sEV处理后更为显着。细胞松弛素D的预处理可部分阻断上述变化,所以非磷酸化蛋白变化都用RT-PCR得到了相同的结果。Elisa检测结果同样表明无论在细胞内、细胞上清还是sEV中,缺氧处理能够显着提升TGF-β和VEGF-A的水平。在裸鼠皮下移植模型中,常氧和缺氧sEV都能促进瘤体的生长,且缺氧sEV的促进作用更为显着。靶向药物依鲁替尼和贝伐珠单抗都部分抑制了肿瘤的生长。结论:缺氧状态下胶质瘤释放的sEV促进GSC和HUVEC的增殖、迁移能力和成管能力,诱导GSC向血管周细胞的转化。缺氧处理获得的sEV也促进了体内肿瘤的生长发展。

王娜[5](2020)在《可注射血管内皮抑素水凝胶在肺癌细胞的抑瘤效能及放疗协同机制初步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抗血管生成药物能有效抑制多数实体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具备提高肿瘤氧运效率,改善乏氧而增强放疗杀伤效应的潜力。本研究旨在以血管内皮抑素(endostatin,ES)为实验用药,水凝胶为载体改变给药途径,以期达到提升局部血药浓度的同时,限制抗血管生成药物现有给药模式的全身毒性;观察载药体系的放疗协同效能并初步探究其潜在机制。方法:选取72只雌性C57小鼠、Lewis肺癌(LLC)细胞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运用物理融合、化学交联等方法合成血管内皮抑素水凝胶载药体系(ES-HA-Tyr)并观察其缓释性能。体外实验行MTT、Transwell、成管实验观察PBS、透明质酸-酪胺聚合物载体(HA-Tyr)、ES、ES-HA-Tyr各亚组对HUVEC增殖、侵袭及成管能力的影响;体内实验建立Lewis肺癌皮下异种植瘤模型,分PBS、ES、HA-Tyr、ES-HA-Tyr、RT、ES-HA-Tyr+RT6个亚组处理;每隔2天,定时间监测小鼠肿瘤的生长情况,并测量体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观察时间总计17天,计算各组小鼠肿瘤质量并收集小鼠肿瘤组织和血清。病理HE染色评估ES、ES-HA-Tyr亚组小鼠肝、肾、肺、心观察组织损伤情况;ELISA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清及肿瘤组织血管内皮抑素浓度,评价血管内皮抑素载药体系的药物分布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小鼠移植瘤的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周细胞覆盖率;18FMISO-PET/CT成像观察各组小鼠肿瘤乏氧情况,免疫组化检测VEGFA及HIF-1α表达情况,评价血管内皮抑素水凝胶体系对放疗的协同作用及可能机制。结果:成功合成瘤内注射用血管内皮抑素水凝胶缓释载药体系,合成前为无色液体且具流动性,合成后呈无色、透明凝胶状态,凝固、无流动性。体外实验证实ES-HA-Tyr具有明显缓释作用,第14天的血管内皮抑素累计释放量为52.66±3.93%,且其分解及释放血管内皮抑素具有酶依赖性。体外实验结果提示,与PBS、HA-Tyr、ES组相比较,ES-HA-Tyr组能更显着地抑制HUVEC增殖活性(P<0.05)、侵袭活性(P<0.01)及成管能力(P<0.01)。体内实验结果提示,在增加血管内皮抑素瘤内局部药物浓度(P<0.01)的同时降低全身血液药物浓度(P<0.01),从而减轻对心、肝、肺、肾等正常组织的损伤。放疗协同实验提示,与PBS、ES、HA-Tyr、ES-HA-Tyr、RT单纯治疗组相比,ES-HA-Tyr+RT组在更有效抑制肿瘤生长(P<0.05),同时通过降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P<0.05)及增加血管周细胞覆盖率(P<0.01),进而改善肿瘤缺氧(P<0.05),增强放疗对肿瘤的杀伤效能(P<0.05)。结论:1.成功构建血管内皮抑素水凝胶缓释药载体系,证实其体外缓释效能且具备酶依赖分解缓释特性;2.体外实验,证实血管内皮抑素水凝胶在对内皮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及成管能力的长时抑制效能优于血管内皮抑素;3.在体内实验,证实血管内皮抑素水凝胶能提高局部瘤内药物浓度,降低全身血药浓度,更好保护小鼠心、肺、肝、肾组织器官;4.在体内联合放疗实验,证实血管内皮抑素水凝胶协同放疗对肺癌有更强的抑瘤活性,其潜在机制可能与抑制血管过度生长,增加血管周细胞覆盖率,减轻肿瘤组织乏氧关联。

刘祖平,郭庆喜,杨成万[6](2018)在《7例颅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周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讨论颅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周细胞瘤(SFT/HP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7例颅内SFT/HPC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结果本组病例中男性3例,女性4例,中位年龄52岁(3859岁)。临床症状多为头晕头痛、肢体麻木、颅内高压等;MRI/CT示与脑膜关系密切,为富于血供肿瘤,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5例为WHOⅡ级,镜下见肿瘤细胞丰富,由梭形或多角形细胞构成,间质富含薄壁"鹿角状"血管及胶原纤维,瘤细胞围绕血管呈车幅状或同心圆样排列,核分裂象03个/10HPF;2例为WHOⅢ级,镜下见细胞密集,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810/10HPF。免疫组化结果示7例CD34、vimentin、STAT6(+)(7/7,100%),CD99(5/7,71.4%)及bcl-2(4/7,57.1%)部分(+),PR及EMA分别有1例(+),S-100、SMA均为(-),Ki-67(2%10%)。随访1387个月,2例患者术后复发,其中1例术后72个月复发并发生肺转移死亡。结论SFT/HPC为颅内罕见肿瘤,与脑膜关系密切,组织学形态多变,STAT6阳性可为特异性指标。应结合免疫组化、融合基因检测与脑膜瘤等鉴别。术后可复发转移,需长期随访。

陈荣,彭德昌,胡祖力,李海军,张静坤,肖香佐[7](2016)在《颅内血管周细胞瘤与血管瘤型脑膜瘤的磁共振成像征象对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周细胞瘤(HPC)与血管瘤型脑膜瘤的MRI特征性表现的异同。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6例HPC和24例血管瘤型脑膜瘤的术前MRI平扫及增强的影像学资料。采用χ2检验和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二者的MRI表现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HPC与血管瘤型脑膜瘤比较,肿瘤的长径(t=2.066,P=0.046)、分叶征(χ2=7.111,P=0.008)、T1WI信号(χ2=17.220,P<0.001)、T2WI信号(χ2=22.247,P<0.001)、DWI等低信号(χ2=4.310,P=0.038)、囊变坏死(χ2=7.111,P=0.008)、瘤周水肿程度(χ2=9.864,P=0.014)、血管流空影(χ2=8.087,P=0.004)、与硬脑膜窄基底相连(χ2=15.973,P<0.001)等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膜尾征(χ2=0.150,P=0.698)、瘤内出血(χ2=2.338,P=0.126)、中线结构移位(t=-1.656,P=0.106)等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C与血管瘤型脑膜瘤的MRI表现存在差异,对比分析二者的影像学征象有助于两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钟小灵[8](2016)在《结构性转录因子HMGA1与HMGA2调控脑胶质瘤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研究》文中提出神经胶质瘤(Glioma)亦称胶质瘤,是最为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其中恶性程度最高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 GBM)具有危害大、复发率高等特点;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短,仅12-15个月。研究发现胶质瘤干细胞可能是肿瘤发生和复发的来源。该类细胞能够增强胶质瘤抵抗放化疗的能力,因此探索胶质瘤干细胞的特性以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靶点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HMGA1与HMGA2属于结构性的转录因子,在小鼠大脑皮层发育早期阶段高表达,能够维持神经前体细胞染色质的开放状态。这类“干性”分子也与多种类型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在多种间充质类型的肿瘤的浸润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有报道称HMGA1与HMGA2在胶质瘤组织中高表达,与肿瘤的级别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对胶质瘤组织芯片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发现,HMGA1和HMGA2在高级别的胶质瘤中表达较高,其中HMGA2的表达范围和强度与肿瘤的级别具有正相关性;TCGA数据分析也显示HMGA2在间充质类型的胶质母细胞瘤中高表达,在前神经元型等预后型较好的肿瘤中表达量较低,而HMGA1的表达在4种分子亚型中普遍高表达,相互之间并没有显着差异。免疫荧光染色发现,HMGA1阳性细胞大多表达SOX2;但HMGA2不仅与SOX2具有共定位,在微血管分布广泛的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HMGA2在血管平滑肌细胞(周细胞)中高表达。我们进一步从胶质母细胞瘤中分离出胶质瘤干细胞,在增殖条件下敲低胶质瘤干细胞中HMGA1或HMGA2的表达,发现肿瘤干细胞成球的数目和大小显着受到抑制,细胞体外增殖速度降低。提示HMGA1和HMGA2对于胶质瘤干细胞的干性维持具有重要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分化和多种细胞因子刺激的条件下,HMGA2还能够促进胶质瘤干细胞的间充质转换及血管周细胞的产生。在胶质瘤干细胞分化成血管周细胞的过程中,HMGA2的表达量上升,敲低HMGA2能够显着抑制血管周细胞的产生。体外迁移、侵袭和内皮细胞共培养实验也证明,敲低HMGA2能够抑制胶质瘤干细胞的迁移、侵袭以及成血管能力;裸鼠颅内成瘤实验也证实了上述结论。通过RNA-seq分析了干预HMGA1和HMGA2后胶质瘤干细胞的转录组发现,HMGA1和HMGA2的表达水平后能够下调一类与细胞周期和增殖相关的基因表达;HMGA2显着激活的下游基因的表达,包括FOXM1、PLAU、CRY61等,推测HMGA2通过正调控这些基因不仅参与胶质瘤的干性维持,也能促进胶质瘤的侵袭和血管形成。综上所述,本文探索了HMGA1和HMGA2在胶质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及间充质分化过程,以及血管形成方面的作用。与它们在神经前体细胞中的功能类似,在胶质瘤干细胞中,HMGA1和HMGA2均能够维持其“干性”,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地补偿机制;不同的是HMGA2还能够促进胶质瘤干细胞的间充质转化和血管周细胞形成,对于胶质瘤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不仅探讨了HMGA1和HMGA2在胶质瘤干细胞中的功能,还拓展了对胶质母细胞瘤复发、诊断和治疗方面的认识,为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提供了线索。

宋坤,张新华,章如松,余波,周晓军[9](2015)在《WHOⅡ级颅内血管周细胞瘤的预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周细胞瘤(WHOⅡ级)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颅内血管周细胞瘤临床病理资料,Ki-67免疫组化标记采用En Vision两步法。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成死亡复发组和无死亡复发组,对两组患者8项临床病理指标(年龄、性别、是否侵犯肿瘤周边组织、坏死、出血、核分裂计数、Ki-67指数、是否全切加术后放疗)进行评估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有无坏死、核分裂计数、Ki-67指数、是否全切加术后放疗在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是否伴出血、是否侵犯肿瘤周边组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组织有坏死、核分裂计数>2个/10个高倍视野(HPF)、Ki-67指数>7%、次全切或全切后未加术后放疗是颅内血管周细胞瘤(WHOⅡ级)患者复发或死亡的危险因素。

侍述璟[10](2014)在《抗血管治疗增强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肿瘤的生长具有血管依赖性,需要血管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这也使得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一个颇具前景的手段。抗肿瘤血管治疗在最初阶段被认为可以抑制肿瘤血管形成、阻断肿瘤的营养和氧气的供应,进而使得肿瘤缺血、缺氧从而抑制肿瘤生长。但是在临床单独应用抗血管治疗并不能取得明显疗效,而将抗血管治疗与化疗或放疗联合应用,却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目前,肿瘤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是肿瘤生物治疗的热点领域。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在体外实验中表现出明显的抗肿瘤活性,给肿瘤免疫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但是单独的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不能使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而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面临的主要挑战是过继性免疫细胞向肿瘤组织归巢和肿瘤内部免疫抑制性的微环境。由于肿瘤血管在结构及功能上的异常,肿瘤组织中出现乏氧区域,并形成免疫抑制性的肿瘤微环境。肿瘤血管的完整性和肿瘤免疫抑制的微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的疗效。而抗血管治疗对这两个方面都有调节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联合抗血管治疗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 cells)过继性免疫治疗在小鼠肿瘤模型(A549肺癌、SPC-A1肺癌和Lewis肺癌)中的协同抗肿瘤作用,同时,本实验观察了抗血管治疗对肿瘤微血管结构和功能的调节、对肿瘤乏氧微环境的改善以及肿瘤免疫微环境对CIK细胞的影响。体外乏氧模型的建立使得我们得以观察乏氧对CIK细胞的增殖、杀伤、迁移以及黏附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将抗血管治疗与过继性CIK细胞免疫治疗联合可以起到协同抗肿瘤作用,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策略。第一章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增强CIK细胞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rh-endostatin)在小鼠模型(Lewis肺癌、A549肺癌、SPC-A1肺癌)中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killer cells,CIK cells)的抗肿瘤活性的增强作用,并从肿瘤血管微环境及乏氧微环境的调节两个方面阐述抗血管治疗的增效作用。[材料与方法]1.分别建立BALB/cnu/nu裸鼠A549、SPC-A1肺癌模型和C57BL/6小鼠Lewis肺癌模型,荷瘤小鼠分别随机分为四组:NS组(给予生理盐水)、EN组(给予rh-endostatin)、CIK组(NS处理7天后给予CIK细胞)、EN+CIK组(rh-endostatin处理7天后联合CIK细胞)。隔日测量肿瘤长短径、监测肿瘤体积,观察各组治疗方案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2.流式细胞术观察体外培养7天、14天、21天的CIK细胞中CD3+CD56+细胞的百分比。3.分离rh-endostatin和NS处理后的A549肺癌模型中的肿瘤组织,分别行CD31、α-SMA分子免疫荧光染色以评估肿瘤微血管密度及肿瘤血管周细胞覆盖率。4.通过尾静脉注射Evans Blue,利用活体血管成像显示肿瘤血管对大分子物质的通透性,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DCE-MRI)观察分析Ktrans在rh-endostatin治疗前后的变化,研究th-endostatin处理后肿瘤血管对小分子物质通透性的改变。5.将CFSE标记CIK细胞回输rh-endostatin或NS处理7天的小鼠,流式细胞术观察各组小鼠肿瘤组织或者脾脏中浸润的CIK细胞的比例。6.流式细胞术观察th-endostatin处理7天后荷瘤鼠肿瘤以及脾脏中骨髓来源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的变化。7.乏氧探针检测肿瘤内部的乏氧状况,小鼠连续7天予以rh-endostatin处理,在第3天、第6天及第9天处死小鼠,处死小鼠前4小时腹腔注射乏氧探针,免疫组化显示肿瘤内部的乏氧区域,观察rh-endo statin处理对肿瘤乏氧的影响。[结果]1.在三种小鼠肺癌模型中,rh-endostatin联合CIK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可以明显抑制肺癌的生长,起到协同抗肿瘤作用;而单独rh-endostatin治疗或单独CIK免疫治疗对肺癌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2.流式细胞术观察体外培养7天、14天、21天的CIK细胞中CD3+CD56+细胞的百分比。在第7天、14天、21天,CD3+CD56+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8.93%,23.66%and 17.17%。3.Rh-endostatin可以降低肿瘤的微血管密度、增加周细胞覆盖率进而促进肿瘤血管正常化。4.Rh-endostatin可以减少肿瘤血管对大分子物质(Evans blue-Albumin,67kD)的渗透性,增加对小分子物质(Gd-DTPA,0.55kD)的渗透性。5.Rh-endostatin可以增加CIK细胞向肿瘤组织以及脾脏的浸润。CIK细胞在Rh-endostatin组肿瘤组织中的比例高于对照组(15.95±1.64%vs 1.57±0.07%,P=0.006),CIK细胞在rh-endostatin处理组小鼠脾脏组织中的比例也高于对照组(5.55±1.56%vs 1.63±0.22%,P=0.036)。6.Rh-endostatin处理可以下调肿瘤局灶中MDSCs的比例(3.21±0.19%vs 4.62土0.43%,P=0.022)而不影响脾脏组织中MDSCs的比例(7.65±1.65%vs 7.82土1.51%,P=0.394)。Rh-endostatin处理对肿瘤局灶中以及脾脏组织中TAMs的比例均无影响。7.Rh-endostatin可以减少肿瘤内部乏氧面积。A549肺癌模型中,rh-endostatin处理后第6、9天,肿瘤乏氧面积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值分别为P=0.002和P=0.0093)。[结论]在多种小鼠肺癌模型中,rh-endostatin与过继性CIK细胞免疫治疗联合可以起到协同抗肿瘤作用。这与抗血管治疗促进肿瘤血管正常化、改善肿瘤乏氧微环境和免疫抑制性微环境、促进CIK细胞向肿瘤组织归巢相关。第二章紫杉醇节律化疗增强CIK细胞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抑制作用[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紫杉醇(paclitaxel,PTX)节律化疗的抗血管生成作用,将其与CIK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结合,探索联合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协同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材料与方法]1.分别建立BALB/c nu/nu裸鼠A549肺癌模型和BALB/c nu/nu裸鼠PTX耐药的A549肺癌模型,随机分为四组:NS组(给予NS)、CIK组(给予CIK细胞)、PTX组(给予PTX节律化疗)、PTX+CIK组(给予PTX节律化疗后联合CIK细胞)。隔日测量肿瘤长短径、监测肿瘤体积,观察各组治疗方案对A549肺癌以及PTX耐药的A549肺癌的抑制作用。2.观察小鼠的外观、活动能力、反应能力和体重,利用临床外观评分系统进行评分,以评估各组小鼠的健康状态。3.PTX节律化疗处理A549荷瘤小鼠5天后,乏氧探针检测PTX节律化疗对肿瘤乏氧状况的影响。4.将A549肿瘤组织行连续切片,分别行乏氧检测及CD3+CIK细胞染色,研究乏氧与CIK细胞浸润的关系5.分离PTX节律化疗或NS处理后的A549肺癌模型中的肿瘤组织,行CD3分子免疫组化染色以评估肿瘤组织局灶T淋巴细胞在各处理组的浸润情况。[结果]1.在BALB/c nu/nu裸鼠A549肺癌模型及BALB/c nu/nu裸鼠PTX耐药的A549肺癌模型中,PTX节律化疗联合CIK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均可以明显抑制肺癌的生长;单独PTX治疗及单独CIK免疫治疗不能抑制肺癌的生长,联合治疗起到协同抗肿瘤作用。2.对照组、PTX或CIK细胞单药治疗组的小鼠体重比实验开始时明显下降。然而,联合治疗组小鼠体重在实验结束时无明显变化。联合治疗后小鼠的整体健康评分优于单药治疗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所有P值均<0.05)。3.A549肺癌模型中,PTX节律化疗处理5天诱导肿瘤内部乏氧面积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2.74±0.72%vs 38.05±3.98%,P=0.003)。4.乏氧区域CIK细胞浸润极少,而非乏氧区域CIK细胞浸润明显高于乏氧区域,说明乏氧可以抑制CIK细胞的浸润。5.A549肺癌模型中PTX节律化疗可以促进过继性输注的CIK细胞至肿瘤局灶的归巢。[结论]PTX节律化疗可以减少肿瘤乏氧面积。与过继性CIK细胞免疫治疗联合可以增加后者的疗效,促进CIK细胞向肿瘤组织局部浸润,起到协同抗肿瘤作用。联合节律化疗与过继性免疫治疗可以改善荷瘤小鼠的健康状态。第三章乏氧对CIK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体外乏氧模型,研究乏氧对CIK细胞增殖、迁移、细胞毒性及黏附能力的影响。[材料与方法]1.将CIK细胞分别置于乏氧培养及正常氧含量培养条件下48小时,而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计数CIK细胞的数目,计算不同培养条件下CIK细胞的增殖能力。2.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在乏氧及正常氧含量培养条件下,CIK细胞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的黏附能力。3.免疫细胞化学观察乏氧和正常氧含量培养条件下HUVECs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ar adhension molecular-l,ICAM-l)和血管内皮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nsion molecular-1,VC AM-1)的能力。4.Transwell实验研究CIK细胞穿透HUVECs细胞层的迁移能力。5.LDH释放实验研究乏氧及正常氧含量条件下,不同效靶比时CIK细胞对A549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6.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在肿瘤组织内ICAM-1和VCAM-1的表达与CIK细胞浸润的关系。[结果]1.正常氧含量条件下,CIK细胞形成较多较大的生长集落;而乏氧条件下CIK细胞只能形成较少量、较小的集落。CIK细胞在正常条件下增殖速度明显高于乏氧条件下,乏氧可以抑制CIK细胞的增殖。2.在乏氧条件下培养的CIK细胞对HUVECs的黏附能力能力明显低于正常氧含量条件下的增殖速度。乏氧可以抑制CIK细胞的增殖。3.相比于正常氧含量培养条件,乏氧明显抑制HUVECs表达黏附分子ICAM-1、VCAM-1。4.在正常氧含量的培养条件下,CIK细胞穿透HUVECs单细胞层的数目是乏氧条件下的2.89倍(P=0.003),乏氧培养下CIK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降低。5.在正常氧含量培养条件下,效靶比为20:1和40:1时,CIK细胞对A549肺癌细胞杀伤率分别为49.09±2.54%和77.06±12.48%;而乏氧培养时,CIK细胞的杀伤率仅为8.35±2.74%和30.76±6.19%。6.在肿瘤组织中ICAM-1或VCAM-1高表达的区域,CD3+CIK细胞的浸润也增多;而在ICAM-1或VCAM-1低表达的区域,CD3+CIK细胞的浸润明显减少。[结论]乏氧可以抑制CIK细胞的增殖,降低CIK细胞对HUVECs的黏附能力及穿越HUVECs细胞层的迁移能力,减低CIK细胞对A549肺癌细胞的杀伤能力。乏氧还可以降低HUVECs表达内皮细胞黏附分子ICAM-1和VCAM-1,后两者在肿瘤组织内部与CIK细胞的浸润呈正相关。第四章 VEGFR2酪氨酸磷酸化位点Y951/Y949在肿瘤血管形成中的影响[目的]研究VEGFR2信号通路上酪氨酸磷酸化位点Y951/Y949在血管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其在肿瘤生长、转移中起到的作用。[材料与方法]1.用胚胎干细胞体外培养形成胚胎小体,研究Y949在血管形成中的作用。2.Mile实验在小鼠体内进行,研究Y949突变对血管通透性的影响。3.RipTag野生型小鼠和RipTag Y949突变型小鼠,当小鼠约12-14周龄时,处死小鼠,快速分离胰腺肿瘤组织,测量肿瘤的大小并计算肿瘤体积。4.免疫荧光检测肿瘤组织中Fibrinogen、NG2、podocalyxin的表达[结果]1.VEGFR2酪氨酸磷酸化位点Y949突变导致胚胎小体(EB)形成障碍,抑制血管形成2.VEGFR2酪氨酸磷酸化位点Y949突变导致血管对伊凡氏蓝的渗透性降低,改善血管功能3.VEGFR2酪氨酸磷酸化位点Y949突变的RipTag小鼠胰腺肿瘤生长被抑制4.VEGFR2酪氨酸磷酸化位点Y949突变不影响Fibrinogen的表达5.VEGFR2酪氨酸磷酸化位点Y949突变小鼠肿瘤中NG2/CD31表达下降6.VEGFR2酪氨酸磷酸化位点Y949突变小鼠肿瘤中podocalyxin表达下降7.Y949突变抑制RipTag肿瘤的肝转移[结论]VEGFR2信号通路上酪氨酸磷酸化位点Y951/Y949突变具有抑制血管形成、降低血管通透性、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并且Y951/Y949突变抑制podocalyxin表达。

二、血管周细胞及其肿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管周细胞及其肿瘤(论文提纲范文)

(1)双靶向VEGF和PFKFB3诱导胶质母细胞瘤血管正常化及MRI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第三章 靶向抑制VEGF和 PFKFB3 协同增效胶质母细胞瘤血管正常化
    3.1 引言
    3.2 结果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胶质母细胞瘤治疗响应动态变化及肿瘤血管正常化MRI评价
    4.1 引言
    4.2 结果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肿瘤血管正常化及影像学评价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2)高级别脑胶质瘤新生血管基因特征及生成方式与MR灌注成像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高级别脑胶质瘤生长早期血管新生相关基因的表达及PWI-MRI监测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原代脑胶质瘤模型与相应患者脑胶质瘤MRI特征及基因表达差异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抗血管治疗后脑胶质母细胞瘤血管新生方式变化的DCE-MRI评价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高级别胶质瘤血管新生研究进展与PWI-MRI评价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
学位论文自评表
致谢

(3)血管周细胞通过旁分泌诱导胶质瘤细胞替莫唑胺耐药的机制及其个体化诊疗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胶质瘤血管周细胞的分布及临床病理学意义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胶质瘤血管周细胞促进肿瘤细胞逃避替莫唑胺杀伤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胶质瘤血管周细胞通过激活CCL5 旁分泌轴促进肿瘤细胞DNA损伤修复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胶质瘤中血管周细胞标志物和CCL5 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替莫唑胺治疗效果呈负相关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
    5.3 讨论
    5.4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血管周细胞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缺氧状态下胶质瘤释放的sEV可诱导胶质瘤干细胞向周细胞转化并促进肿瘤血管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可注射血管内皮抑素水凝胶在肺癌细胞的抑瘤效能及放疗协同机制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可注射血管内皮抑素水凝胶在肺癌细胞的抑瘤效能及放疗协同机制初步研究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对象
        2 主要实验试剂
        3 主要实验仪器
        4 实验方法
        5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ES-HA-Tyr的制备结果及体外释放率测定
        2 在体外实验在ES-HA-Tyr对 HUVEC的影响
        3 ES-HA-Tyr降低了ES潜在的全身毒副作用
        4 ES-HA-Tyr+RT在体内的协同作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第二部分 透明质酸及其衍生物在肿瘤学中的研究进展 综述
    1 透明质酸作为肿瘤药物传送的载体
        1.1 透明质酸水凝胶药物
        1.2 透明质酸纳米药物
    2 透明质酸协助肿瘤诊断
    3 透明质酸对肿瘤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4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第四部分 致谢

(6)7例颅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周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特征
    2.2 巨检
    2.3 镜检
    2.4 免疫组化
3 讨论
    3.1 临床特征
    3.2 病理学特征
    3.3 鉴别诊断
    3.4 治疗及预后

(8)结构性转录因子HMGA1与HMGA2调控脑胶质瘤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脑胶质瘤
        1.1.1 脑胶质瘤分级和分子分型
        1.1.1.1 胶质瘤病理分级
        1.1.1.2 胶质瘤母细胞瘤分子分型
        1.1.2 脑胶质瘤中的信号通路
        1.1.2.1 脑胶质瘤中3条核心的信号通路
        1.1.2.2 NF-κB信号通路
        1.1.2.3 TGFβ信号通路
        1.1.2.4 其它胶质瘤相关的信号通路
    1.2 胶质瘤起始细胞和胶质瘤干细胞
        1.2.1 胶质瘤起始细胞
        1.2.2 胶质瘤干细胞
        1.2.2.2 胶质瘤干细胞的分子标记物
        1.2.2.3 胶质瘤干细胞相关转录因子
        1.2.2.4 胶质瘤干细胞的细胞外微环境
    1.3 胶质瘤特征
        1.3.1 上皮-间充质转化(EMT,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1.3.1.1 上皮间充质转化的类型
        1.3.1.2 上皮与间充质特征
        1.3.1.3 与上皮间充质转化相关的分子标记物和信号通路
        1.3.1.4 针对上皮间充质转化的诊断和治疗
        1.3.2 肿瘤血管发生
        1.3.2.1 肿瘤血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1.3.2.2 影响肿瘤血管发生的细胞因子和细胞外基质
        1.3.2.3 肿瘤微血管系统的组成和来源
        1.3.2.4 肿瘤的抗血管治疗
    1.4 HMGA1和HMGA2
        1.4.1 HMGA家族概述
        1.4.2 HMGA1
        1.4.2.1 HMGA1的结构和功能
        1.4.2.2 HMGA1发挥功能的分子机制
        1.4.3 HMGA2
        1.4.3.1 HMGA2的分子结构
        1.4.3.2 HMGA2的功能
        1.4.3.3 HMGA2发挥功能的分子机制
        1.4.4 HMGA1与HMGA2的关系
        1.4.5 HMGA1和HMGA2在胶质瘤中的研究状况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实验主要仪器
        2.1.2 动物、细胞及其培养相关材料
        2.1.3 主要载体和构建用试剂
        2.1.4 抗体和其它实验相关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载体构建和引物设计
        2.2.2 慢转录病毒的包装和感染
        2.2.3 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的检测
        2.2.4 原代胶质瘤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2.2.5 HUVEC细胞传代及体外血管模型建立
        2.2.6 裸鼠皮下及颅内肿瘤移植实验
        2.2.7 组织包埋及冰冻切片
        2.2.8 免疫组织化学(DAB显色)和免疫荧光染色
        2.2.9 RNA提取和反转录、定量PCR
        2.2.10 组织与细胞蛋白的提取、蛋白质免疫印迹
3 结果与讨论
    3.1 研究背景和立项依据
    3.2 研究结果
        3.2.1 HMGA1和HMGA2在胶质瘤中的表达谱
        3.2.1.1 HMGA1在胶质瘤组织中高表达
        3.2.1.2 HMGA2的表达与肿瘤的级别具有正相关性
        3.2.1.3 HMGA2在间充质亚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中高表达
        3.2.2 表达HMGA1和HMGA2细胞类型的鉴定
        3.2.2.1 HMGA1与干细胞的分子标记物SOX2具有明显的共定位关系
        3.2.2.2 HMGA2与胶质瘤干细胞和血管周细胞共定位
        3.2.3 下调HMGA1或HMGA2显着抑制胶质瘤细胞系的增殖能力
        3.2.3.1 HMGA1和HMGA2在几种不同的胶质瘤细胞系中的表达
        3.2.3.2 HMGA1和HMGA2 shRNA的效率检测
        3.2.3.3 敲低HMGA1能够显着抑制胶质瘤细胞系的增殖和克隆形成
        3.2.3.4 敲低HMGA1能够显着胶质瘤细胞系的体内成瘤能力
        3.2.3.5 敲低HMGA2能够抑制胶质瘤细胞系皮下成瘤能力
        3.2.4 下调HMGA1和HMGA2能够显着抑制胶质瘤干细胞的增殖和成球能力
        3.2.4.1 胶质瘤干细胞的分离和功能鉴定
        3.2.4.2 下调HMGA1和HMGA2能够显着抑制胶质瘤干细胞的增殖和成球能力
        3.2.5 HMGA2调控胶质瘤干细胞向间充质和周细胞分化
        3.2.5.1 胶质瘤干细胞具有上皮间充质转化和形成血管周细胞的能力
        3.2.5.2 HMGA2能够调控胶质瘤干细胞向间充质的转化
        3.2.5.3 下调HMGA2能够显着抑制胶质瘤干细胞体外分化成血管周细胞的能力
        3.2.5.4 下调HMGA2能够显着抑制胶质瘤干细胞的颅内成瘤以及血管生成能力
        3.2.6 应用RNA-seq转录组分析鉴定了受HMGA2调控的候选靶基因
        3.2.6.1 RNA-seq测序结果和分析
        3.2.6.2 鉴定受HMGA2调控的候选靶基因
    3.3 小结与讨论
4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9)WHOⅡ级颅内血管周细胞瘤的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临床资料
    2.2 巨检
    2.3 镜检
    2.4 免疫组化
    2.5 随访
    2.6 复发死亡组与无复发死亡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
3 讨 论

(10)抗血管治疗增强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章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增强CIK细胞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抑制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紫杉醇节律化疗增强CIK细胞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抑制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乏氧对CIK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参考文献
第四章 VEGFR2酪氨酸磷酸化位点Y951/Y949在肿瘤血管形成中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参考文献
结论与展望
文献综述:抗血管治疗增强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的抗肿瘤效果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
致谢

四、血管周细胞及其肿瘤(论文参考文献)

  • [1]双靶向VEGF和PFKFB3诱导胶质母细胞瘤血管正常化及MRI评价[D]. 张俊峰.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
  • [2]高级别脑胶质瘤新生血管基因特征及生成方式与MR灌注成像相关性研究[D]. 薛巍.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7)
  • [3]血管周细胞通过旁分泌诱导胶质瘤细胞替莫唑胺耐药的机制及其个体化诊疗意义[D]. 张晓宁.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1)
  • [4]缺氧状态下胶质瘤释放的sEV可诱导胶质瘤干细胞向周细胞转化并促进肿瘤血管生成[D]. 程玥.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5]可注射血管内皮抑素水凝胶在肺癌细胞的抑瘤效能及放疗协同机制初步研究[D]. 王娜. 西南医科大学, 2020(10)
  • [6]7例颅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周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J]. 刘祖平,郭庆喜,杨成万.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8(10)
  • [7]颅内血管周细胞瘤与血管瘤型脑膜瘤的磁共振成像征象对比分析[J]. 陈荣,彭德昌,胡祖力,李海军,张静坤,肖香佐. 磁共振成像, 2016(03)
  • [8]结构性转录因子HMGA1与HMGA2调控脑胶质瘤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研究[D]. 钟小灵. 武汉大学, 2016(02)
  • [9]WHOⅡ级颅内血管周细胞瘤的预后分析[J]. 宋坤,张新华,章如松,余波,周晓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1)
  • [10]抗血管治疗增强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侍述璟. 南京大学, 2014(05)

标签:;  ;  ;  ;  ;  

血管周细胞及其肿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