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皖地区石炭纪露头层序地层

苏皖地区石炭纪露头层序地层

一、苏皖地区石炭系露头层序地层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吴琼[1](2020)在《中国和北美二叠纪高精度火山灰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文中认为二叠纪是地质历史中关键的转折期,发生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全球性重大地质和生物事件。深入研究上述事件发生的时空规律和因果机制需要以可靠的高精度同位素年龄为基准。本论文围绕二叠纪年代地层学长期以来存在的重要问题:全球中二叠统年代地层框架研究薄弱、我国华北二叠纪陆相地层缺乏可靠时间框架、我国华南陆相-过渡相二叠-三叠系界线层位存在争议,选取华南、华北和北美德克萨斯地区保存有良好火山灰层的二叠纪剖面,通过CA-ID-TIMS方法开展高精度火山灰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共获得20多个高精度同位素年龄,并取得如下重要成果:(1)为国际瓜达鲁普统(中二叠统)三个阶的底界提供了目前最可靠、精度最高的同位素年龄约束:将瓜达鲁普统(罗德阶)底界限定为272.95±0.11Ma,沃德阶底界估算为266.9±0.4 Ma,卡匹敦阶底界限定为264.28±0.16 Ma。将北美地区Illawarra Reversal年龄估算为267.4±0.4 Ma到266.5±0.3 Ma间。前乐平统生物演替事件可能发生于卡匹敦期最末期,与峨眉山玄武岩的活动时间一致,后者导致的环境压力使牙形类演化速率大大加快,并可能阻碍了吴家坪期早期生态环境的恢复。此外,上述年龄为华南和北美地区中二叠统地层对比提供了重要依据。(2)为华北地区植物演化、气候变化和构造运动与全球地质事件对比提供重要线索。本论文在华北北部地区建立的二叠纪地层时间框架表明太原组下部属于上石炭统格舍尔阶,太原组上部、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属于乌拉尔统阿瑟尔阶,上石盒子组属于萨克马尔阶至空谷阶下部,孙家沟组可能属于卡匹敦阶顶部至乐平统。华北北部地区上石盒子组顶部存在约20 myr的地层缺失,这可能与古亚洲洋闭合有关。华夏植物群开始繁盛于早二叠世初期的晚古生代大冰期发育期。从早二叠世早期开始,华北地区气候湿度逐渐降低,至二叠纪中期完全干旱化,适应温暖湿润气候的华夏植物群在华北地区逐渐消亡,同时古亚洲洋的闭合为安加拉植物群入侵提供了通道。该时期频发的大规模火山活动可能是导致晚古生代大冰期结束和全球中低纬地区气候干旱化的重要原因。(3)二叠-三叠纪之交大灭绝可能不是一次全球等时的瞬间灭绝事件。本论文高精度同位素年龄表明我国西南陆相-过渡相地区二叠-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灭绝发生于三叠纪最初期(251.776±0.055Ma),与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侵入岩的发育时间吻合,后者可能导致大量温室气体释放,加剧全球变暖和气候干旱化,最终触发华夏植物群的灭绝。本论文年龄数据表明华南陆相-过渡相较海相生物大灭绝滞后约165 kyr,前人报道北纬高纬度陆相地区二叠纪末舌羊齿植物灭绝较华南海相生物大灭绝提前了约370kyr。该时期纬向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梯度差异可能导致不同地区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同抵抗环境恶化的阈值,进而导致不同地区二叠-三叠纪之交生物灭绝发生的时间不同。

孟艳[2](2020)在《南京湖山黄龙组碳酸盐岩微相与旋回地层研究》文中指出南京湖山地区黄龙组出露完整,沉积标志明显,化石丰富,是下扬子板块具有代表性的剖面。本文在野外剖面详细实测的基础上,系统采集样品、制作岩石薄片,在镜下对岩石薄片中的显微特征进行了系统观察和描述,包括颗粒类型、显微结构、成岩作用等方面,尤其是对生物碎屑的类型及其特征、生物组合、微相特征进行了详细的鉴定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微相分析和旋回地层的研究。黄龙组的主要岩石类型以泥晶颗粒灰岩为主,亮晶颗粒灰岩次之,泥晶灰岩再次之。颗粒类型主要为生物碎屑,局部富集藻鲕、藻粒和球粒等。其中的生物碎屑类型主要为有孔虫、蜓、海百合茎、钙藻类、腕足类、腹足类、苔藓虫及少量珊瑚、介形虫、钙球等;可分为正常海生物碎屑组合及非正常盐度的生物组合。黄龙组的成岩作用类型主要为压实-压溶作用、溶解作用、胶结作用和重结晶作用,成岩环境主要是海水成岩环境、大气淡水成岩环境和埋藏成岩环境,其中最重要的是大气淡水成岩环境和海水成岩环境。黄龙组灰岩的微相共划分出7大类、23种岩石微相类型,通过分析各种微相类型的形成原因与条件,综合各种微相类型在垂向上的变化规律,划分出5种微相序列组合。主要微相类型反映了黄龙组的主要沉积环境为开阔潮下带、局限潮下带、潮坪及台地浅滩环境。根据黄龙组的岩石学特征和微相组合序列,在黄龙组中共划分出25个米级旋回,对应于六级旋回,均属于潮下型的向上变浅的沉积序列;根据其垂向叠加序列形式进一步进行了五级、四级及三级旋回的划分。旋回地层的形成机制主要与米兰科维奇旋回引起的冰川活动导致的海平面变化有关。

段雄[3](2019)在《上扬子地区二叠纪末-三叠纪初地质事件:紊乱古海洋的沉积响应》文中指出二叠纪末发生了显生宙最为严重的生物集群灭绝事件,接踵而至的是早三叠世漫长的生物复苏期,从而导致古生代型生态系让位于中生代型生态系。关于这次生物大灭绝的机制以及生物复苏期的古海洋条件、古气候背景一直吸引着众多地质学家。鉴于此,本文以上扬子地区不同沉积环境下的广元上寺、重庆北风井、重庆北碚白庙子、南川东胜、江油鱼洞子和青川大沟里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剖面为研究载体,以沉积学为主要研究手段、古生物学和地球化学为辅助手段,对上扬子地区二叠纪末—三叠纪初的地质事件和沉积特征作详细分析和系统研究,并讨论该地区的海平面下降、火山活动对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的影响,以及早三叠世一些异常沉积所反映的古海洋物理化学条件对生物复苏的作用。上扬子地区在二叠纪末普遍发生了相对海平面下降事件,其对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的影响甚微。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环境下的重庆北风井剖面长兴组顶部可见两个古暴露面,具喀斯特化且被古土壤充填,分别代表了两次相对海平面下降事件。在相对深水沉积环境下的广元上寺剖面,由于指示海平面变化的沉积学标志较难识别,故采用基于自然伽马数据的小波分析方法进行高频层序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利于Fischer图解来判定海平面变化,结果亦显示二叠纪末有区域海平面下降事件,并一直延续到早三叠世初期。此外,从重庆北风井剖面中生物对两次相对海平面下降事件的响应结果可以发现,第一次海平面下降导致部分生物发生种属更替或者死亡,第二次海平面下降虽然与生物大灭绝在时间上较为吻合,但是本文认为海平面下降对生物大灭绝作用有限,造成二叠纪末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是发生在海退过程中的火山活动。上扬子地区在二叠系—三叠系之交经历了数次规模不一的火山活动,其可能是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的主要因素。研究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均夹多套粘土层,根据界线地层的稀土元素分析结果显示,界线地层内的稀土元素配分特征与华南地区界线附近火山灰较为相似,表明上扬子地区在该时期持续受到火山作用的影响。大部分微量元素在界线粘土和非界线粘土层均表现出异常且垂向上变化特征比较一致,暗示粘土层是环境变化的标志。此外,由于界线粘土之下亦有多套粘土层,但是生物灭绝事件仅与界线粘土层耦合,故推测多脉冲式的火山喷发产生的累计效应与生物灭绝可能没有直接的相关性,且华南地区的火山活动影响范围有限,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的触发机制可能与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多源性火山在短时间内同时喷发有关。上扬子地区早三叠世广泛发育以微生物岩、砾屑灰岩和巨鲕灰岩等为代表的特殊碳酸盐沉积,表明该时期古海洋环境处于十分紊乱的状态。微生物岩种类繁多,有纹层状微生物岩、微小穹隆状微生物岩、凝块石状微生物岩等,微生物丘、巨鲕和微生物球状粒均为微生物成因,表明早三叠世是微生物勃发的时期。根据砾石的形态和结构可以将砾屑灰岩分为角砾状灰岩和扁平砾屑灰岩,露头上可见大型同沉积变形构造、液化岩脉、重力断层、“刺穿层理”和包卷构造等地震成因构造,以及风暴介壳层和形态各异的渠模构造,表明其形成机理可能与风暴和地震等事件有关。对“错时相”沉积的成因机理、微生物岩丘内腹足和介形虫所指示的有氧环境以及地震事件沉积标志的综合分析,显示研究区早三叠世海洋物理化学条件为整体缺氧、局部和间歇性海水含氧量增加,海水处于碳酸钙过饱和状态,且季风气候催生的频繁风暴作用和区域构造活动引发的多期地震作用进一步导致海洋动荡。综上推测,早三叠世极端恶劣的古气候条件、古海洋环境和强烈的区域构造活动是导致上扬子地区生物迟滞复苏的重要原因。本次论文较为系统的研究了上扬子地区二叠纪末—三叠纪初的一系列重大地质事件,如海平面下降事件、火山事件、微生物勃发事件、风暴事件和地震事件等,建立了该时期紊乱古海洋下的地质事件时间序列。二叠纪末火山喷发过程中伴随着相对海平面下降,但是海平面下降至三叠纪初停止,而火山活动在早三叠世并未停歇。微生物在三叠纪最早期开始繁盛,风暴、地震事件的启动事件略晚于微生物勃发事件,两者均贯穿整个早三叠世。

隋欣如[4](2017)在《巢北地区下石炭统沉积环境与古生态恢复》文中提出安徽巢湖北部地区位于下扬子板块北部边缘部分,下石炭统发育良好,分布广泛,沉积特征明显。通过对巢北地区详细的野外测量和系统的岩石学、沉积学、古生态学的研究,尤其是进行碳酸盐岩石微相研究,分析下石炭统是沉积环境特征演化及古生态环境。首先对研究区内下石炭统的野外地层典型剖面进行系统的剖面测量,描述宏观岩石特征及沉积标志,系统地采集样品,在室内对岩石薄片中的显微特征进行观察,尤其是生物碎屑的类型、生屑组合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的鉴定与描述,在此基础上划分出九种岩石微相。巢湖北部下石炭沉积相模式主要有:开阔台地相模式,对应于金陵组、和州组下部的灰岩部分;潮坪-泻湖-砂坝相模式,对应于高骊山组;淡化极浅水潮坪泻湖相模式,对应于和州组第四旋回、第五旋回顶部;生物碎屑浅滩相模式,对应于和州组第五、六旋回的块状灰岩。通过对地层中的宏体化石、微体化石与生屑组合、遗迹化石的研究,总结了金陵组、高骊山组、和州组的古生态特征,和州组划分出了六种古生态环境。

张振,程日辉,许中杰,李双林[5](2018)在《下扬子区上石炭统船山组碳酸盐台地层序与相对海平面变化控制:以句容剖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江苏句容地区的上石炭统船山组碳酸盐沉积发育泥晶灰岩、细晶灰岩、生物碎屑泥晶灰岩、泥晶生物碎屑灰岩、含生物碎屑泥晶灰岩和含生物屑核形石灰岩6种岩性,可区分出潮坪、开阔台地、台盆、浅滩和生物礁5种相类型。这套碳酸盐沉积序列由S1、S2和S3三个层序构成,其中S1为Ⅰ型层序,S2和S3为Ⅱ型层序。依据岩性、沉积相、古生物与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编制出的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反映船山组经历了3次海平面相对上升和下降。相对海平面升降控制了层序的发育,层序S1由滨海砾岩-潮坪结晶灰岩(低水位体系域)、台盆相含生物碎屑泥晶灰岩-泥晶灰岩(海侵体系域)和浅滩相含生物屑核形石灰岩(高水位体系域)构成;层序S2由生物礁相泥晶生物碎屑灰岩与开阔台地相生物碎屑泥晶灰岩-含生物碎屑泥晶灰岩-泥晶灰岩(海侵体系域)和开阔台地相含生物碎屑泥晶灰岩(高水位体系域)构成;层序S3由开阔台地相泥晶灰岩(海侵体系域)和浅滩相含生物屑核形石灰岩-潮坪相结晶灰岩-块状灰岩(高水位体系域)构成。下扬子区船山组是在构造相对稳定背景下发育的一套以开阔台地为主局部有滩有盆出现的碳酸盐沉积。开阔台地和台盆环境中沉积的灰岩是良好的生油层位,礁滩环境中的灰岩具备良好的储集性能。

路琳琳,纪友亮[6](2013)在《下扬子地区寒武纪层序格架及古地理演化》文中指出下扬子地区在寒武纪处于相对稳定的克拉通盆地背景,盆地沉积格局基本上为两坳夹一隆的特点,中部以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为特征,南北为深水碎屑沉积与碳酸盐沉积为特征。作者以下扬子发育的野外露头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精细测量与观测南京、巢湖、杭州等12个露头点露头资料,建立了下扬子地区寒武纪的层序地层格架。寒武纪可划分为2个二级层序及14个三级层序,作者首次以二级层序体系域为单元对寒武纪进行了岩相古地理编图,并对寒武纪层序—古地理演化3个关键的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下扬子区寒武纪古地理格局相对稳定,继承性地发育了开阔台地、局限台地、台地边缘斜坡、盆地等沉积相类型。

纪友亮,周勇,王改为,路琳琳[7](2011)在《下扬子地区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发育模式及储层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层序地层学、沉积学等理论、方法为指导,以野外露头资料为主,综合应用钻井、测井等资料对下扬子地区古生代海相地层进行了研究。在野外考察过程中识别出代表四种类型层序边界的不整合面,即隆升侵蚀型不整合、海侵上超型不整合、水下侵蚀型不整合和暴露侵蚀型不整合。此外,还识别出4种类型的凝缩段,即震旦系的煤层,志留系、石炭系高骊山组的页岩,奥陶系的薄层白云岩以及石炭系的薄层灰岩。根据这些界面标志,共划分出11个二级层序,建立了下扬子区层序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根据下扬子地区古生界野外露头剖面所确定的岩性、岩相、沉积构造等沉积标志特征,确定了下扬子地区古生界发育3种沉积体系类型,即大陆沉积体系,海陆过渡沉积体系和海洋沉积体系。最后结合区域性大地构造背景及前人研究成果,对本区的盆地性质及演化进行了研究,并分别建立了研究区震旦纪—晚奥陶世、泥盆世和石炭纪两坳夹一隆型的克拉通盆地层序模式、晚奥陶世末到晚志留世的前陆盆地层序模式和中、晚奥陶世、晚二叠世—中三叠世的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层序模式,总结了其各自的层序发育特征,明确了研究区不同类型背景的层序的储层的发育特征。

叶春林,刘家润,王训诚,蒋少涌[8](2010)在《安徽铜陵及邻区早石炭世沉积古地理》文中认为依据前人研究结果及实测剖面资料、基于层序地层所获得的沉积古地理的研究结果表明:以安徽铜陵为中心区域的研究区,在早石炭世沉积层序CSQ1沉积时期存在呈北东—南西向延展、包含繁昌—铜陵—贵池在内的剥蚀区——繁贵岛,自CSQ2沉积晚期该岛被海侵海泛分割为铜陵北东的繁岛和南西的贵岛两部分,并存续至CSQ3沉积末期;繁贵岛和繁岛、贵岛两侧以及繁岛与贵岛之间为海相、滨海平原相沉积区,发育有浅海相碳酸盐、混有陆源碎屑的碳酸盐以及滨浅海和滨海平原陆源碎屑沉积,各沉积带主要呈北东—南西向展布。此外在CSQ3沉积晚期还发育有潮坪碳酸盐沉积。随着海平面变化,沉积区扩大,岛区缩小,沉积带类型及其空间位置发生变化和迁移摆动。沉积古地理的变化表明,在CSQ1和CSQ3两沉积时期分别发育同沉积断裂(带),后一期断裂横穿原繁贵岛而导致铜陵地区新生海区形成,构成可能的海底热水喷流沉积成矿的构造与古地理背景。

许国明[9](2010)在《川西地区中古生界海相油气地质条件研究》文中指出研究区处于松潘-甘孜地槽和扬子地台西北大陆边缘槽台过渡带。自从晋宁运动扬子地台基底形成以来,古中生代海相(Z-T2)总体处于被动大陆边缘的构造背景下,加里东至印支早期构造大阶段中,在川西槽台过渡带,槽区形成克拉通边缘裂陷槽盆地,台区形成克拉通周边沉降盆地(台缘)和克拉通内坳陷盆地(台内)。这些不同性质的原型盆地在其形成演化过程中都曾形成过有利烃源岩发育的构造沉积背景。本次研究以深灰色以深的灰岩、泥岩作为烃源岩,编制的不同层系烃源岩平面展布图显示槽区、龙门山区和川西坳陷区烃源岩层系有所不同,槽区烃源岩依次为泥盆系(D)、志留系(S)、上三叠统(T3)和下寒武统(∈1);龙门山区为泥盆系(D)和中二叠统(P2);川西坳陷以中二叠统(P2)和下中三叠统(T1-T2)为主,此外有部分为下寒武统(∈1)。海相∈1、P烃源岩评价结果表明,下寒武统Ⅰ类烃源区位于绵阳、绵竹一线的西北地区,生烃强度30~130×108m3/km2。Ⅱ类烃源区位于绵阳、德阳、中江、金堂一带,生烃强度10~30×108 m3/km2。Ⅲ类烃源区位于什邡、成都以西地区,生烃强度小于10×108m3/km2。中二叠统Ⅰ类烃源区位于汉旺、彭州、雾1井以东地区,生烃强度30~55×108m3/km2。其以西地区为Ⅱ类烃源区,生烃强度24~30×108m3/km2。上二叠统烃源岩,以中江、新都、温江一线为界,其西部为Ⅱ类烃源区,生烃强度10~30×108m3/km2。其东部为Ⅲ类烃源区,生烃强度8~10×108m3/km2。对龙门前山源岩、油苗、沥青样品饱和烃色谱(GC)、色谱-质谱(GC-SQ)以及碳同位素等资料分析对比认为:陆相储层中的油苗、沥青具有海陆混源,海相储层具有海相多源供烃的特征;如在厚坝陆相油砂岩(J2s1)和中坝气田中46井T3x2储层内沥青的色谱-质谱具有典型的海相图谱特征,而与D2j源岩图谱近似,江油汉旺地区的沙窝子组(D3s)与武都镇飞仙关组(T1f)和鱼洞梁仙关组(T1f)储层沥青样品的GC-SQ高度相似;烃源岩演化分析表明:川西古生界台缘坳陷P3、D、∈、Z的源岩在安县运动(T3X3-4)之前均已成熟,可以向高处的斜坡和台内(即现今的龙门前山至川西坳陷一带)运移,因此预测在龙门前山至川西坳陷一带未遭后期构造运动破坏的层系可能找到“海生海储”、“海生陆储”的油气藏。通过川西龙门山地区北段江油-平武、中段汉旺-大火地和南段映秀-三江等地野外石油地质调查及相关样品分析化验以及龙深1井、川科1井样品成果和盆地内钻井地化样品成果的分析,指出了研究区海相古、中生界整体而言,主要发育3套区域性生储盖组合:①以盆地-下斜坡相Z1ds黑色页岩、深灰色微晶灰岩、∈1黑色页岩为烃源/以Z2dn暴露藻礁、藻屑滩孔缝性白云岩为储层/∈1、S泥页岩为盖层;②以Z2dn2、∈1及盆地相S1灰黑色页岩、D1-2盆地-深水陆棚相黑色页岩、黑灰色泥微晶灰岩为烃源/S1-2、D2-3砂岩、礁滩相灰岩、云岩为储层/D2-3与C1z泻湖-潮坪相泥页岩为盖层;③以外缓坡相和沼泽相P2-3暗色泥质泥微晶灰岩、黑色页岩为烃源岩/P2-3、T1-2滩相灰岩、云岩为储层/T1-2泥岩、膏岩、T3泥岩为盖层。这几套组合的存在是川西海相古油气藏和现今油气藏得以形成的基础。其中第一套组合在川西坳陷埋深大于8000米,第二套组合仅发育于川西西缘龙门山区,可能对川西第三套组合储层有一定规模补给,最具现实勘探意义的是第3套P-T的组合。区带综合评价认为:川西地区都江堰-江油断裂以西的龙门山构造带受印支晚期-喜山期多期构造运动影响,古中生代地层遭受强烈的抬升剥蚀、挤压推覆,构造变形严重,断裂通天,油气保存条件遭到严重破坏,整体成藏条件差;都江堰-江油断裂以东川西坳陷西缘,地震剖面揭示在坳陷西缘古中生界还保存有较完整的“原地体”构造带,在“原地体”构造带上沉积多套巨厚的印支中晚-燕山期海陆相盖层,西侧被江油-都江堰断裂之下多条未露头的低角度叠瓦逆冲断层封挡,保存条件相对较好,海相层系早期成藏的圈闭可能未遭印支晚期至喜山期的构造运动的严重破坏,只是被调整改造,印支晚期后深埋,油转化成气,在新的成藏条件下形成新的油气藏,因此,综合生储盖条件及构造演化分析认为:在江油-都江堰断裂以东、川西坳陷西缘古中生界“原地体”构造带内极可能寻找到大中型的天然气藏,应是川西海相油气勘探重要区带;另外,川西坳陷中部-川中隆起的区域地震剖面还揭示:古中生界还发育孝泉-新场-丰谷构造带、龙泉山构造带、中江-回龙鼻状构造带,它们保存条件优越,早中三叠统内可能发育台内滩相储层,可能寻找到大中型的构造-岩性或岩性油气藏,也是川西海相油气勘探重要区带。

周小进[10](2009)在《中国南方二叠纪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南方二叠系蕴含着丰富的海相油气资源,已成为四川盆地重要的油气勘探目的层之一,但与其较大的盆地沉积面积相比,现今油气发现尚微不足道。因此,如何在南方其它地区选择有利石油地质条件区块,扩大油气发现,成为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此,本论文以系统解剖我国南方二叠系沉积演化特征为主要目的,应用层序地层学、古地理学、石油地质学等理论,按构造控盆、盆地控相的研究思路,从区域构造背景和点上的层序地层学分析出发,依托大量的露头剖面点资料,对整个南方地区的二叠纪进行了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研究,揭示了在等时层序地层格架下的盆地沉积充填演化和生、储物质的空间分布规律,为今后南方海相油气勘探选区评价提供了地质依据。同时,本文提出的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研究方法和表达技术,可为同类研究提供借鉴。本论文主要结论与创新点如下:①应用Vail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通过6条基干剖面、22条辅助剖面及部分钻井剖面的层序地层学分析与对比,将我国南方二叠系划分为2个超层序和12个三级层序。研究表明,三级层序类型主要为Ⅱ型,Ⅰ型层序仅分布在二叠系的顶、底和中上二叠统之间。②二叠纪我国南方总体处于拉张背景,发育了由陆缘向陆内延伸发展的裂陷盆地;受东吴运动影响,扬子和华夏克拉通遭形成了两个二级海平面升降沉积旋回;陆缘裂陷盆地是低位期沉积的主要场所,而克拉通区主要为海侵和高位期沉积,低位期主要表现为陆上风化残积、河流沉积或仅发育厚度很薄的沼泽相含煤碎屑岩。③以超层序的体系域为单元,依据200多个资料点,再造了二叠纪六个关键时期构造—岩相古地理的时空展布与原型盆地的沉积充填特征。研究认为,中二叠世属缓慢扩大型沉积,发育具缓坡性质的单一碳酸盐台地体系,晚期仅在东南沿海发育高位三角洲体系;晚二叠世属逐渐退缩型沉积,在湘桂裂陷盆地两侧形成对称分布的陆地—碳酸盐台地或混积台地的沉积体系组合。④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的空间展布特征表明,二级层序的海侵期和最大海泛期是二叠纪烃源岩发育的主要时期,分别在克拉通的缓坡台地上、裂陷槽盆和古陆周缘形成了碳酸盐岩、泥质岩和煤系三类烃源岩。⑤储集相发育条件表明,中上扬子克拉通是发育层序界面古岩溶、台缘礁滩、白云岩以及河流、三角洲、滨岸相碎屑岩等多种类型的储层区,右江和湘桂裂陷盆地是发育斜坡相碳酸盐岩重力流、盆底浊积扇和孤台碳酸盐岩的储层区,这些储层与烃源岩在空间上可构成上下或侧向接触组合。

二、苏皖地区石炭系露头层序地层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皖地区石炭系露头层序地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和北美二叠纪高精度火山灰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现状
        1.1.1 二叠纪年代地层框架研究背景和现状
        1.1.2 华北地区陆相二叠系年代地层研究背景和现状
        1.1.3 华南西南地区陆相二叠-三叠纪之交大灭绝研究现状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火山灰锆石U-Pb定年原理及方法
    2.1 火山灰锆石U-Pb测年原理
    2.2 火山灰锆石U-Pb定年的方法简介及对比
    2.3 CA-ID-TIMS锆石U-Pb测年样品处理和数据计算
第3章 华南和北美瓜达鲁普统高精度年代地层学
    3.1 研究区域地质概况
        3.1.1 华南南京和巢湖地区
        3.1.2 北美德克萨斯瓜达鲁普山国家公园地区
    3.2 火山灰锆石U-Pb年龄
        3.2.1 华南南京和巢湖地区火山灰锆石U-Pb年龄
        3.2.2 北美德克萨斯瓜达鲁普山国家公园地区火山灰锆石U-Pb年龄
    3.3 讨论
        3.3.1 瓜达鲁普统各阶界线年龄
        3.3.2 高精度锆石U-Pb年龄对前乐平统生物事件的年龄约束
        3.3.3 华南地区和北美地区的瓜达鲁普统底界的对比
        3.3.4 Illawarra Reversal的年龄估计和对比
第4章 华北地区陆相二叠纪高精度年代地层学
    4.1 研究区域地质概况
    4.2 火山灰锆石U-Pb年龄
    4.3 讨论
        4.3.1 华北北部陆相地层年代框架
        4.3.2 上石盒子组顶部不整合的构造意义
        4.3.3 华北地区二叠纪早期植物演化和气候变化
第5章 华南陆相及过渡相二叠纪末大灭绝年龄约束
    5.1 研究区域地质概况
    5.2 火山灰锆石U-Pb年龄
    5.3 讨论
        5.3.1 华南陆相和过渡相地层二叠纪末大灭绝过程
        5.3.2 华南陆相及过渡相二叠纪末大灭绝的年龄约束
        5.3.3 二叠-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灭绝的灭绝模式探讨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6.1 阶段性成果
    6.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各剖面火山灰样品锆石U-Pb年龄汇总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南京湖山黄龙组碳酸盐岩微相与旋回地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技术流程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量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自然地理和交通
    2.2 地层
    2.3 区域构造与演化
3 黄龙组岩石学特征
    3.1 实测剖面描述及宏观岩石学特征
    3.2 微观岩石学特征
    3.3 成岩作用与成岩环境
    3.4 小结
4 黄龙组岩石微相及其特征
    4.1 碳酸盐岩的分类
    4.2 黄龙组微相类型描述
    4.3 黄龙组微相总体特征
    4.4 黄龙组沉积相划分及相带序列组合
    4.5 小结
5 黄龙组旋回地层特征
    5.1 概述
    5.2 黄龙组米级旋回的类型及特征
    5.3 黄龙组旋回地层分析
    5.4 小结
6 结论
附表
参考文献
图版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上扬子地区二叠纪末-三叠纪初地质事件:紊乱古海洋的沉积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来源
    1.2 研究现状
        1.2.1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海平面变化
        1.2.2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火山事件
        1.2.3 早三叠世的异常海洋环境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4 论文主要工作量
    1.5 论文创新性研究成果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全球古地理格局
    2.2 研究区构造背景
    2.3 研究区沉积背景
    2.4 地层特征
        2.4.1 上二叠统长兴组/大隆组
        2.4.2 下三叠统飞仙关组
第3章 典型剖面描述
    3.1 四川广元上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剖面
        3.1.1 沉积构造
        3.1.2 岩相划分
        3.1.3 古生物学特征
        3.1.4 沉积环境
    3.2 重庆北风井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剖面
        3.2.1 沉积构造
        3.2.2 岩相划分
        3.2.3 古生物学特征
        3.2.4 沉积环境
    3.3 重庆北碚白庙子下三叠统格里斯巴赫亚阶地层剖面
        3.3.1 沉积构造
        3.3.2 岩相类型
        3.3.3 古生物学特征
        3.3.4 沉积环境
    3.4 重庆南川东胜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剖面
        3.4.1 沉积构造
        3.4.2 岩相类型
        3.4.3 古生物学特征
        3.4.4 沉积环境
        3.4.5 碳同位素
    3.5 四川江油鱼洞子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剖面
    3.6 四川青川大沟里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剖面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地质事件的沉积响应
    4.1 二叠纪末相对海平面下降
        4.1.1 重庆北风井地区
        4.1.2 广元上寺地区
    4.2 火山事件与界线粘土
        4.2.1 稀土元素分析
        4.2.2 微量元素分析
    4.3 微生物勃发事件与微生物岩
        4.3.1 格里斯巴赫期微生物岩及微生物成因结构
        4.3.2 格里斯巴赫期微生物丘
        4.3.3 巨鲕和球状粒
    4.4 风暴、地震事件与砾屑灰岩
        4.4.1 角砾状灰岩
        4.4.2 扁平砾屑灰岩
        4.4.3 其它相关沉积及构造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讨论
    5.1 海平面变化及其对生物灭绝事件的影响
        5.1.1 全球海平面下降与生物灭绝的关系
        5.1.2 上扬子地区相对海平面下降与生物灭绝的关系
    5.2 火山事件与生物灭绝事件的耦合关系
        5.2.1 火山活动造成的生物灭绝机制
        5.2.2 上扬子地区火山活动与生物灭绝的关系
    5.3 早三叠世极端古海洋、古气候条件及对生物复苏的影响
        5.3.1 全球早三叠世生物复苏期的海洋环境和沉积体系
        5.3.2 上扬子地区三叠纪初沉积记录对生物复苏期古海洋的启示
    5.4 二叠-三叠系界线附近重大地质事件时间序列及其成因联系
    5.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4)巢北地区下石炭统沉积环境与古生态恢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目的和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流程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自然地理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构造与研究区地质构造
    2.4 实测剖面描述
    2.5 小结
3 石灰岩微相类型
    3.1 生物碎屑的鉴定特征
    3.2 石灰岩微相类型及特征
    3.3 小结
4 沉积环境特征及演化
    4.1 沉积环境分析标志
    4.2 沉积相类型
    4.3 风暴沉积特征
    4.4 炉渣灰岩成因
    4.5 沉积环境演化
    4.6 小结
5 研究区古生态环境
    5.1 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
    5.2 金陵组古生态环境
    5.3 高骊山组古生态环境
    5.4 和州组古生态环境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下扬子区上石炭统船山组碳酸盐台地层序与相对海平面变化控制:以句容剖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地质概况
2研究方法
3地层序列
4沉积特征
    4.1岩石类型
    4.2沉积类型
    4.3沉积相演变的地球化学响应
5层序地层
    5.1层序界面的识别
        5.1.1层序界面1
        5.1.2层序界面2
        5.1.3层序界面3
        5.1.4最大海泛面
    5.2层序划分及其内部构成
6相对海平面变化对层序发育的控制
    6.1相对海平面升降的元素地球化学记录
    6.2船山组相对海平面升降与全球海平面变化对比
    6.3相对海平面升降对层序发育的控制
        6.3.1对层序S1的控制
        6.3.2对层序S2的控制
7讨论
8结论

(6)下扬子地区寒武纪层序格架及古地理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岩石地层划分
2 层序划分
3 岩相古地理特征
    3.1 SS3 (早寒武世) 沉积时期
    3.2 SS4 (中晚寒武世) 沉积时期
4 层序—古地理格局演化的控制因素
    4.1 沉积盆地的古构造格局控制了层序—古地理格局
    4.2 构造运动控制了层序格架及其界面的形成
    4.3 气候是层序—古地理格局演化的影响因素之一
5 结论

(8)安徽铜陵及邻区早石炭世沉积古地理(论文提纲范文)

1 方法与资料
    1.1 研究方法
    1.2 研究资料与岩石地层
2 沉积类型与沉积环境及其变化型式
3 层序地层
    3.1 剖面层序地层划分
    3.2 剖面层序地层对比
    3.3 层序地层格架及其特征
4 沉积古地理及其变化特征
    4.1 CSQ1期
    4.2 CSQ2期
    4.3 CSQ3期
5 问题与讨论
    5.1 同沉积断裂 (带) 的识别
    5.2 古地理研究方法
6 结论

(9)川西地区中古生界海相油气地质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技术研究现状
        1.2.1 油气成藏研究现状
        1.2.2 工区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主要完成的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川西海相油气基础地质条件
    2.1 地层系统
        2.1.1 上元古界
    2.2 区域构造特征
        2.2.1 构造阶段划分
        2.2.2 构造样式与构造平衡恢复
        2.2.3 主控断裂特征及构造区划
第3章 川西海相地层成藏条件
    3.1 烃源岩特征
        3.1.1 加里东期-海西早期台缘烃源坳陷与主要烃源岩
        3.1.2 海西晚期-印支早期烃源坳陷与主要烃源岩
        3.1.3 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
        3.1.4 主要烃源岩生、排烃史研究
        3.1.5 烃源岩评价
    3.2 储集条件与生储盖组合
        3.2.1 储层特征
        3.2.2 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3.2.3 储层发育主控因素
        3.2.4 储层地震预测
        3.2.5 储层综合评价
        3.2.6 生储盖组合
    3.3 构造圈闭条件
        3.3.1 断裂特征
        3.3.2 重点构造圈闭特征
    3.4 运移条件
    3.5 保存条件
        3.5.1 盖层发育层系
        3.5.2 盖层封闭性能及有效性
        3.5.3 断层封堵性评价
        3.5.4 地层水化学特征与油气保存关系
        3.5.5 油气保存区带评价
第4章 成藏主控因素
    4.1 典型气藏解剖
        4.1.1 中坝雷三气藏解剖
        4.1.2 磨溪气田嘉二气藏解剖
        4.1.3 龙深1 井解剖
        4.1.4 川西地区典型气藏及重点井解剖的启示
    4.2 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4.2.1 龙门山推覆冲断前山带
        4.2.2 川西坳陷西缘隐伏构造带
        4.2.3 川西坳陷内孝新合构造带
        4.2.4 川西坳陷东坡-龙泉山构造带
    4.3 成藏模式探讨
第5章 有利区综合评价
    5.1 评价原则及方法
    5.2 有利区划分与综合评价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10)中国南方二叠纪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论文选题的依据、来源及科学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1.2.2 工区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攻关目标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1.5.1 完成的主要工作
        1.5.2 取得的主要成果与创新
第二章 区域构造背景及演化特征
    2.1 南方大地构造框架
    2.2 晚古生代大地构造及演化
第三章 二叠系层序地层分析
    3.1 岩石地层对比
    3.2 层序地层划分
        3.2.1 Vail经典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
        3.2.2 基干剖面的层序地层划分
        3.2.3 二叠系层序地层格架分析
第四章 二叠系沉积体系
    4.1 沉积体系的类型
        4.1.1 陆地沉积体系组
        4.1.2 海陆过渡沉积体系组
        4.1.3 海洋沉积体系组
    4.2 沉积体系的组合
        4.2.1 中二叠世沉积体系组合
        4.2.2 晚二叠世沉积体系组合
    4.3 沉积演化模式
第五章 原型盆地层序充填及演化
    5.1 原型盆地沉积充填特征
        5.1.1 克拉通盆地
        5.1.2 裂陷盆地
        5.1.3 前陆盆地
    5.2 原型盆地层序充填时空格架
第六章 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展布特征与演化
    6.1 编图思路与成图单元
        6.1.1 编图基本原则和主要表达方法
        6.1.2 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的成图单元
    6.2 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6.2.1 第一超层序(早二叠世末—中二叠世)
        6.2.2 第二超层序(晚二叠世)
第七章 油气生、储层分布及受控的主要因素
    7.1 烃源岩分布及受控的主要因素
        7.1.1 烃源岩分布及主要特征
        7.1.2 控制烃源岩发育的主要因素
    7.2 储层分布及受控的主要因素
        7.2.1 储层分布及主要特征
        7.2.2 控制储层发育的主要因素
    7.3 生储盖组合类型及分布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苏皖地区石炭系露头层序地层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和北美二叠纪高精度火山灰锆石U-Pb年代学研究[D]. 吴琼.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2]南京湖山黄龙组碳酸盐岩微相与旋回地层研究[D]. 孟艳.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3]上扬子地区二叠纪末-三叠纪初地质事件:紊乱古海洋的沉积响应[D]. 段雄.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6)
  • [4]巢北地区下石炭统沉积环境与古生态恢复[D]. 隋欣如. 中国矿业大学, 2017(03)
  • [5]下扬子区上石炭统船山组碳酸盐台地层序与相对海平面变化控制:以句容剖面为例[J]. 张振,程日辉,许中杰,李双林. 地学前缘, 2018(02)
  • [6]下扬子地区寒武纪层序格架及古地理演化[J]. 路琳琳,纪友亮. 古地理学报, 2013(06)
  • [7]下扬子地区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发育模式及储层预测[J]. 纪友亮,周勇,王改为,路琳琳.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1(05)
  • [8]安徽铜陵及邻区早石炭世沉积古地理[J]. 叶春林,刘家润,王训诚,蒋少涌. 古地理学报, 2010(04)
  • [9]川西地区中古生界海相油气地质条件研究[D]. 许国明. 成都理工大学, 2010(03)
  • [10]中国南方二叠纪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D]. 周小进. 中南大学, 2009(03)

标签:;  ;  ;  ;  ;  

苏皖地区石炭纪露头层序地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