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m:在混乱中,生活还在继续

Bam:在混乱中,生活还在继续

一、巴姆:混乱中,生活还在继续(论文文献综述)

艾竞超[1](2020)在《英格兰国王爱德华四世复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英国历史上,爱德华四世是一位极具“特殊性”的国王。这表现在以下两点。首先,他是“新君主制”的开创者。其次,他具有失位与复位的传奇经历。其中,爱德华四世失去王位后的复位经历,最具传奇色彩,且对英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一个有研究价值的话题,值得系统探讨。本文包括绪论和正文五个章节。正文部分,首先介绍爱德华四世统治的社会背景,论述“变态封建主义”和玫瑰战争背景下,兰开斯特派与约克派围绕王室政府控制权、对法外交、王位展开的斗争。其次,约克派内部矛盾与爱德华四世王位的丧失。从爱德华四世的婚姻、内维尔家族与伍德维尔家族矛盾、外交政策三方面讨论约克派内部矛盾与爱德华四世丧失王位的紧密联系。再者,阐述爱德华四世复位的准备及其行动。其中重点介绍巴内特和图克斯伯里两场战役。最后,分析爱德华四世成功复位的历史原因。本文认为沃里克政权内部不稳、英格兰的民心向背和有利的国际环境三个方面共同促成了爱德华四世成功复位。厘清上述史实,不仅有助于认识爱德华四世国王生平事迹,还有助于理解英国玫瑰战争的性质,以及英国现代化进程的启动。

林友堂[2](2018)在《伊朗绿色运动初探》文中研究表明2009年6月12日,伊朗进行了四年一度的总统大选,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Mahmoud Ahmadi-nejad)成功连任总统。但其他候选人不甘心失败,以米尔—侯赛因·穆萨维(Mir-Hossein Mousavi)、马赫迪·卡鲁比(Mehdi Karroubi)为首的改革派候选人公开质疑选举舞弊,并号召其支持者上街游行,拉开了伊朗绿色运动的序幕。绿色运动的发起者们认为这次大选存在舞弊现象,总统候选人穆萨维和卡鲁比均提出了对此次选举的疑问,许多西方媒体也认为此次选举不符合规范。另外,部分伊朗民众对内贾德第一任期的工作表示不满,他们不希望其成功连任。改革派领袖的政治意愿与民众的热情相结合,最终引发了绿色运动。该运动自2009年6月12日开始,至2012年2月结束,历时近3年。在伊朗当代社会运动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起初反对派试图利用示威游行向政府施压,迫使政府重新选举,但宪法监护委员会在对选票审查之后表示选举结果有效,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也呼吁停止示威游行,并开始对游行队伍进行镇压。但政府对游行者的镇压反而激起了人们的怒火,一波波的示威行动不断在伊朗发生,而政府对示威者的镇压也越来越重,多次示威活动中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死伤。2010年,绿色运动开始走向低谷,反对派领导人逐渐停止抗议活动。随着2011年穆萨维和卡鲁比被软禁,绿色运动开始走向末路,虽然还有零星的抗议,但2012年最终告一段落。虽然这次运动最终失败,但它对伊朗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此次运动中,网络成为反对派对抗政府的重要工具,有的利用它传递信息,有的利用它攻击政府,可以说这次运动没有网络就无法发展到如此规模。西方许多媒体将这次运动称为“推特革命”,可以说这次运动将网络推向了政治前台。另外,绿色运动中政府对抗议者的审问和拷打极大降低了政府在公众心中的形象。随着伊朗监狱拷打和虐待示威者的事件曝光之后,上到神职人员,下到平民百姓,都对政府的这一行为表示出强烈的不满。

丁然[3](2017)在《后人类主义视域下新世纪科幻电影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影诞生于1895年,至今已120多年,而自1902年的《月球旅行记》之后,科幻电影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胶片的二次曝光到数字技术,科幻电影的表现形式愈加丰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填充并启发了电影的拍摄内容,各种光怪陆离的科学幻想和梦幻奇观使观众穿梭在时空的隧道中,现身过去,回到未来。与此同时,寓于科幻电影中的哲学思考和文化观念,也悄然发生着转变。本文以后人类主义哲学思潮为视点,对新世纪科幻电影的发展和文本进行了全面而详尽的研究,并对已有影片的创作规律、文本蕴含的思想内涵抽丝剥茧,找到科幻电影创作方法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后人类主义电影阐释的方法论。本论文的第一部分首先着力于厘清后人类主义和科幻电影的概念,并把这些概念置于历史发展的语境中予以把握;本文第二部分,通过一定的史料梳理和后人类主义理论架构,以历史-思潮-艺术的三种脉络对新世纪以来科幻电影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有相当体量并占主流的科幻电影文化原型。同时,以新世纪人类在科幻电影中面对的不同他者——外星人、生态、科技、病毒和人类自己,来映证后人类主义对人类中心主义消解的现实意义。在第三部分,本文深入科幻电影中的后人类身体,在远古部落神话、中世纪文化、宗教、补偿作用的心理学、超现实主义和恐怖美学中找到了后人类主义对人类身体构想的历史依据,并创新性地对后人类身体造型进行了概念上的划分:人机结合、基因改造人、人工智能和虚拟实体。在系统研究过科幻电影的叙事内容后,本文第四部分,又将视角转向了科幻电影中的数字技术,从数字技术对空间架构的营造到后人类主义创作观,阐明“以后人类主义创作观拍摄后人类主义主题的科幻电影”的观点。最后,本文提出了未来科幻电影在创作上的后人类主义趋势和科技预想,结合我国科幻电影羸弱的现状,提出了以“天人合一”思想作为我国科幻电影根系的发展建议,同时这也正是与后人类主义的一种暗合,在此前提下,实行培育科幻文学环境,以小题材入手等具体措施。

韩超[4](2017)在《论性别/种族之解构 ——以戈迪默三部小说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人们的传统认识中,“性别”只是用来区分男女两性的生理特征,并不具有除此以外的其他意义。但随着各种理论的深入发展,性别的社会性逐渐被发现。在殖民社会,性别与种族之间的同质同源性使人们改变了传统的性别观念,将性别与历史、权力、话语紧密地联系起来。在非洲,西方宗主国通过将殖民地女性化,推行其以西方和男性为中心的罗格斯中心主义,从而建构起“唯我独尊”的权力关系。纳丁戈迪默作为一个一直与南非人民并肩战斗的白人女作家,在其作品中解构了殖民叙事的性别建构,坚定地支持南非人民的革命运动,积极探讨在新的历史状态下民族与性别之间的关系问题。由此,本文旨在从戈迪默创作的历史背景出发,以《七月的人民》《我儿子的故事》《无人伴随我》三部小说为例,研究其后殖民创作中的性别书写;由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对目前国内外对戈迪默作品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进而提出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和意义。正文部分第一章通过论述殖民与性别之间的关系,探讨社会性别关系与殖民者的权力运行机制之间的同构性,建构起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二章则集中剖析三部小说中不同的人物形象,在建构黑人女性身份、瓦解白人男性身份以及对黑人男性身份质疑的过程中,戈迪默解构了殖民话语对性别形象的控制;第三章结合文本论述了戈迪默如何在其作品中进一步解构了殖民话语中的空间—性别隐喻;第四章从建构姐妹情谊、种族越界以及参加革命获得自我认同的方式论述了戈迪默对南非社会该如何摆脱孤独状态,化解主体性困境,民族、性别文化的和谐共处的探讨。最后,结语部分为总结部分,强调了戈迪默作品强烈的现实意义,其作品中强烈的民族和性别色彩成就了其在当代英语文学世界中独特而又经典的地位。

陈旭[5](2016)在《马梅特作品中的共同体思想研究》文中提出马梅特钟情的男性群体蕴含着他在共同体层面上对人类社会命运的思考,因而即使这些男性群体中的男性因持有某些性别偏见而有损彼此联系,他们之间的互动也依然体现了马梅特在自己熟悉的世界中对人类共同生存的伦理思考。从表面上看,马梅特戏剧展现出一个充斥着冷漠与背叛的毫无温情的世界,这与他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执笔呼吁意义和价值在场的共同体相去甚远。评论者们从现实主义角度认为马梅特旨在批判残酷自私的社会戕害人性,通过价值和意义的缺席来申诉它们的重要性,这或许可以从马梅特破碎的世界里探求得些许希望,但其评论仍不足以阐释作家的创作与愿景之间的断裂。及至创作后期,随着其犹太意识复苏以及政治思想转向保守,他的作品更被认为丧失了批判力度。然而,如果避免将马梅特一贯描绘的男性世界完全锚定在性别之上,并且深入探究他社会批判意识下对意义和价值的建构,那么马梅特的创作和愿景之间,以及他早、中期剧作和晚期作品之间则并不存在遽然断裂。在马梅特丰富的创作成果里,本论文以他的戏剧作品为主,从共同体的角度,分析其早期重要作品《鸭子变奏曲》、《湖船》、《戏剧生涯》,成名代表作《美国野牛》和《格林·罗斯庄园》,以及后期作品《犹太人的消失》、《凶杀》、《浮士德》,并结合他包括电影剧本、戏剧论述和社会时评在内的文集,展示其作品以男性人物群体为主要角色的创作特点之下,在性别、社会和宗教三个方面对人们在个人独立和归属之间探求彼此联系所作出的思考。第一章在性别的层面上探讨马梅特对男性共同体的建构和反思。在其早期剧作中,马梅特通过塑造渴望彼此联系的男性群体,重构男性纽带,展示了男性共同体得以存在的可能走向。本章在反思伊芙·塞吉维克和莱昂内尔·泰格的男性纽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波伏瓦的性别研究主张,揭示马梅特意义上的男性纽带的构建,既反映了形而上人类追求普遍联系的意愿,也受到某些性别偏见的侵蚀,但最终在以戏剧表演为隐喻的、对人的总体存在状态的反思中,倾向于逐渐开放。《鸭子变奏曲》中两位步入老年的男性人物在对个体生命有限性(mortality)反思中,颂扬类属传承,并逐渐理解个人通过自由意志选择缓解死亡焦虑。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召唤友谊以缓解由此可能生成的极端化个人主义。与《鸭子》中大写的人相比,《湖船》中的男性群体则体现了塞吉维克所揭示的男性同性社会性空间里,社会广泛存在的男性性别身份偏见压制人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有意义的男性纽带的形成;另一方面,湖船上的男性通过集体讲述故事而得以在其艺术想象力中展现出重新联系彼此的希望。《戏剧生涯》中两位男性戏剧演员相互交织的舞台人生历程,将《湖船》中开启的口头艺术的力量追溯到戏剧的根源中。一老一少两位男性演员通过台上剧目表演和台下的剧院生活,在表演以及对表演的认识中,建构男性纽带。表演的在场性引发的易逝性哲思,让他们理解对方并接受新旧传承中各自的责任。表演中形成的男性纽带既具有基于习俗的共识,也具有改变的可能性,在此意义上它超越性别,使男性共同体有可能走向去性别化的发展方向。第二章在社会层面上,探讨马梅特对市场共同体的思考。《美国野牛》和《格林·罗斯庄园》作为他对资本主义市场社会经典批判的成名剧作,两剧中的男性群体已然显露出围绕市场的、对人类共同生活的社会机制的建构性的思考。本章通过总结韦伯和哈耶克意义上的市场共同体的概念,并结合鲍曼对市场社会下共同体的道德反思,展示两剧中的男性群体在颂扬个人自由精神、反思私人性以及走向公共的表演精神中,权衡市场赋予的自由与共同体意味着的安全。《美国野牛》尽管批判美国梦堕落为对物质的朝奉,但仍然珍视其中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精神,视其为美国民族精神的精髓。更为深刻的是,《美国野牛》进一步反思个人自由的实质,质询因沉迷于追逐私人体验的自由感觉而将私人性情感眼光投入社会的做法。在后工业社会中,为了走出自我沉迷的、内向性的私人体验的自由,《格林·罗斯庄园》中具有表演精神的推销员群体,为可能迷失的人们带来启发,他们积极地利用市场共同体赋予的自由,从而让这种个人自由呈现出崇尚社会交往的公共意识,在公共维度上夯实市场共同体的个人主体性。第三章结合作家创作后期中犹太意识复苏的背景,在宗教层面上,探讨马梅特对犹太共同体的思考。在《犹太人的消失》、《凶杀》和《浮士德》中,他的共同体思想在其对族裔身份的反思中展现出宗教意蕴。马梅特将民族和宗教意义上本来相辅相成的犹太共同体问题化,凸显离散地犹太人在认同时的困境,并通过守持犹太教的偶像禁忌指出形成犹太共同体的方式。《犹太人的消失》展示了犹太人与美国社会高度整合的情形下,保持犹太身份的不易。两位男性朋友拥有极为不同的对待犹太身份的态度,却相互影响和启发对方,从而在极端正统的犹太教思想和彻底世俗的同化结果之间标定了犹太共同体的两极,它汲取纳粹屠犹后犹太人的集体生存意识,并且召唤现代社会人际联系以抗衡在某种程度上导致惨剧发生的僵化的、相互隔离的现代社会精细分工的机制和实用导向的理性。在总体上权衡犹太共同体的两极界限之后,马梅特在《凶杀》和《浮士德》中具体地展现了犹太共同体的指向。仅仅依赖屠犹浩劫以及以色列建国的民族意识所激发的共同体在《凶杀》中受到质疑,该剧质疑同化的犹太人从民族主义团体中寻找家园的做法,否定集体崇拜,从而将犹太共同体的精神维度置于思考中心,即遵循犹太教要义、反对崇拜任何偶像。奉行偶像禁忌的犹太共同体不仅反对集体偶像,也否定以理性和知识的名义把个人自我捧上神坛,《浮士德》扎根浮士德文学传统,通过展现一个狂妄地企图在抽象数理逻辑知识中钻探一切奥秘的现代浮士德的失败,来反对以自我为偶像的个人崇拜。他本人的狂傲与其儿子谦卑的爱形成强烈对比。正是借用后者的诗歌,魔鬼赢得了神性自成的浮士德,而浮士德揭示世界本源的大书和他儿子的诗歌,在参照犹太教宗教成文律法和口传律法相互指涉形成意义的阐释传统中,也为所有现代人在看待自我和他人的关系方面带来启发。马梅特作品中的男性世界在表面上剔除了理想的共同体温情,却在其中心保留了理想的位置,它不是一个已经实现了的共同体。共同体所指向的美好至福的状态永不可实现,但那是指引着人行动的方向。马梅特建构性的共同体以戏剧表演为隐喻,在社会中指向公共交往,拒绝对集体和对自我的偶像崇拜,与其说他意在刻画共同体的各种外部指征,不如说他旨在揭示形成共同体的内生机制和动力源泉。马梅特笔下共同体的建构性特征将个人主体地位前置,同时强调个人责任感,诉求人类经验积淀形成的传统中的人情常理。对个人的看重让马梅特最终认同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从而认同美国。如果说他共同体思想的力量在于它处于永不可实现的理想之中,那么在他将其具象化为美国并为此恪守现实的不完美性时,那个本在期望中无限到来的共同体的理想就显然被放逐了。

欧·海明威,潘小松[6](2015)在《海明威书信选》文中研究说明钓鱼、打猎、斗牛、拳击,再往下数海明威的爱好,恐怕就是写信了。这位勤奋的"硬汉"作家活了六十一岁(1899—1961),写了大概六千封信。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海明威书信全集》迄今才出到第二卷。"你难道不喜欢写信?我喜欢。"海明威视写信为写作之余的"换脑子",觉得如此动笔,即便不写作,也还是在干着点什么吧。他喜欢别人告诉他点什么,哪怕是嚼舌。他喜欢在书信里坦露对世事及文事的个人意见,并且很不留情面。假如这些信当时被当事人看见,惹出官司是没有问题的。这是他不愿意别人拿他的书信去发

邵金远[7](2014)在《近代加拿大传教使团在豫北医学传教活动研究》文中提出关于基督教在中国的医学传教活动,目前国内外研究者虽然众多,但针对中国内陆闭塞落后地区的区域性案例研究还极为匮乏,同时关于加拿大传教使团在中国医学传教的研究更为罕见,所以,本论文选取加拿大长老会在近代豫北的医学传教进行研究便具有以上两方面填补一定空白的意义。另外,相较欧美各国,加拿大传教使团登场较晚甚至是最晚,又因当时是英国的殖民地,从而较少带有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功利目的,而更多地是基于传播上帝“福音”的纯宗教活动。同时,加拿大传教使团医学传教的目的地——近代豫北又是一块封闭、落后的尚待“开垦”的处女地。这就使得本选题又具有了作为中西科学文化交流的一个纯粹、典型案例的学术研究价值。明确了选题的价值,本论文便从问题出发,根据档案资料、口述史料、实物资料、加拿大传教士后人提供的资料这“四位一体”的大量第一手资料,循着历史的线索,在近代中国的大背景下,发掘、梳理和尽可能地还原加拿大长老会在豫北60年(1888-1947年)的医学传教活动,分析其分期、走向、特色、规律、影响以及与近代豫北社会的互动关系,厘清了社会福音运动在从以“疗灵”为主向以“疗身”为主转变中的作用、河南基督教“本色化”运动在西医本土化进程中的地位以及加拿大传教使团“四进四出”豫北对其医学传教活动的影响等等问题。为此,本论文选取从加拿大长老会传教使团进入豫北进行医学传教的1888年为开端,到1947年加拿大长老会传教使团永久地撤离豫北,这60年的时间跨度作为研究对象,将加拿大长老会在豫北医学传教活动划分为五大时期:即1888-1903年间的创业期(巡诊、诊所)、1903-1927年间的发展期(医院)、1927-1937年间的鼎盛期、1937-1945年间的动荡期以及1945-1947年间的恢复-撤退期。不过,在具体分门别类的论述中,又不完全拘泥于以上的五大分期时间,而是遵循着西学东渐从器物到制度再到精神三个层面的大的走向,即遵循西方医学在豫北的体制化进程。本论文由绪论、八章正文和结语共十部分组成。绪论介绍选题的意义,相关的研究进展,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是全文的一个总纲;第一章介绍豫北医学传教的背景,即加拿大长老会何以会选择豫北;第二章介绍西方医学在豫北的植入,为生存而战的艰辛历程,即近代豫北医学传教是怎样开始的;第三章介绍近代豫北医院的雏形,即近代豫北医学传教是怎样发展的;第四章介绍正规化医院(以托管制、住院医疗为标志)的建立,即近代豫北医学传教是怎样深入的;第五章介绍近代豫北的医学教育,即近代豫北医学传教是怎样支撑的;第六章介绍公共卫生事业和农村医疗网建设,即发掘近代豫北医学传教是怎样拓展的;第七章介绍近代豫北医学传教的衰落与医院的新生,即教会医学的终结与新中国医学的诞生;第八章则是关于近代豫北医学体制化、本土化的特征及其历史影响,即豫北医学传教留给今天的有形和无形的遗产;最后是结语,对加拿大长老会在豫北60年一个甲子的医学传教历程、特点、规律、影响和当今的启示进行了回顾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认为加拿大长老会在豫北医学传教活动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西方医学在豫北体制化、本土化的历程,也大致遵循着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精神层面三个层次的发展大主轴。所以,本论文的撰写思路既是历史的脉络,也是西方医学在豫北体制化、本土化的脉络,是逻辑和历史的统一。本论文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创新:第一,本研究在材料的搜集上是一个创新,根据档案资料、口述史料、实物资料、加拿大传教士后人提供的资料,以“四位一体”的方式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拿材料的方式新,取得的材料新。不仅如此,本研究是国内外首次对加拿大长老会在华即豫北医学传教活动的系统整理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加拿大长老会在豫北的医学传教活动,无论是外在的器物,还是内在的制度和精神,给今天豫北、河南乃至中国的医院经营、医学教育和公共卫生管理等事业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遗产。本文对这笔遗产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发掘、整理和展示,特别是人文关怀、人道主义的精神和实践力量。第二,本研究以问题为导向和出发点,提出了诸如加拿大长老会为什么会选择豫北作为传教基地、何以会长期独霸豫北、其成功的秘诀何在(医院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公共卫生、医学教育等)、社会福音运动与河南基督教“本色化”运动在其中有怎样的影响以及豫北医学传教的分期、进程、特点、规律和影响是什么等问题,然后通过实证的分析和系统的研究尽可能地解答了这些问题,这种解答的过程与答案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第三,本研究以实证材料阐明了这样一个结论,即加拿大长老会在豫北的医学传教是西方医学体制化(医院、管理、制度、护理、护校、公共卫生理念、护理分会等)与本土化(男护士、男女合校、中文教材、汉语讲授、不办医学高等教育、寄宿制人才培养模式、农村医疗网等)相结合的产物,是中西间的妥协、折中和融合,双方都有改变,既不是完全的体制化(因规模和目的的局限,不可能是全面的体制化,如缺乏豫北的医学“共同体”及其制度和章程,也没有专门固定的出版物等),也不是完全的本土化(尽管中方教职人员多方争斗,也未做到完全由中国人管理、运作;特别是,这种本土化始终是在西方医学体制化的大框架下进行的),其结果就是豫北特色的西医体制化。中西两种文化在西医东渐的历史演进中不断冲突与磨合,不断寻找一种平衡点,遵循矛盾-冲突-妥协-融合-平衡出出的不断循环演进的过程和规律。第四,本研究不仅是西方医学在中国体制化、本土化的一个典型和纯粹的研究标本,填补了西医东渐个案研究以及近代豫北医学传教研究的空白,而且以实证的案例揭示和证明了西学东渐中的一个现象和规律,即相对于科学技术的其他门类如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质学以及各类应用技术和实用工程等,医学是兼科技与人道于一身的“仁术”,所以,西方医学的传播相对较少受到经济、交通、文化等发展水平的制约,而能在相对封闭、落后的乡村地区如近代的豫北迅速、深入并全面的展开和深入。究其原因,是传教士传教的需要与中国底层百姓求医祛病最现实、最迫切的诉求能够最直接对接的结果。本论文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对西方医学在豫北的体制化、本土化的历程及其与‘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民俗、中西学关系等互动的系统相关性分析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王思璀[8](2013)在《中西医学不同理性的历史文化研究 ——中西医学求真、求实与求证、求解的思路历程》文中指出中国传统医学既有极其丰富多彩的临床经验技术,又有详尽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其诊治能力数千年间曾长期处于领先地位,深得人心。今天,中医学之实用价值犹然显着,其临床诊治效果客观现实,不容否认,但对其理论思想的质疑之声却此起彼伏,始终未能获得科学界之普遍认可。西方医学越过了中世纪后,充分化纳了其他学科之先进成果,在诸多领域均实现突破性发展。其理论学说不断得到证明,技术水平日益提高,临床诊疗能力进步飞速,逐渐成为世界性医学,在全球范围内被共同理解和应用。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西医学当下之不同境遇?何以中西医学从理论到实践皆如此大相径庭?经验的实用性和理论的准确性之间该是怎样的关系?形成如此格局分布的背后支配力量何在?几十年来,学术界对中西医学进行的比较探讨不可谓不广泛,研究角度纷繁复杂,创意迭出,然所得结论形形色色,莫衷一是。笔者认为,从中西医学本身出发进行比较似乎已不能深入辨明上述这一连串的疑问,或许应从孕育了这两种不同医学之东西方历史文化背景中去寻找更为合理的答案。本文试图从求真、求实的不同价值选择与求证、求解的不同思维取向两方面入手,对比中西医学在各自之历史文化母体中走过的思路历程,进而剖析造成者在近代产生如此鸿沟之原因。文章上篇首先了回顾了中西方思想史上对真知与实用的不同追求倾向,探讨了二者的内在联系及相对独立性;其次,总结了中西医学在“求真”与“求实”两种不同价值选择的影响下所取得的历史成就和留下的历史空白;最后,尝试探索在未来之医学研究中实现科学认识“求真”与“求实”相结合的可能性和发展道路。文章下篇则先从哲学视角分析了求证明与求理解两种思维取向的不同内涵和目的;其次,归纳了中西医学在两种思维取向之引领下各自得到的理论成果;再次,讨论了“求证”与“求解”之不同思维方式在认识上的意义差别;最后,追问不同的思维取向在可期的未来能否实现有机统如今,对中西医关系的探索仍在不断深入,而从中西医的求真求实、求证求解的不同价值理性出发,或可对中西医学之差异给出别有新意的理解和说明。窃希望通过对历史文化背景的进一步比较钻研,为现时中西医关系之处理开启稍许有积极意义的思路。

王继创[9](2012)在《整体主义环境伦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整体主义环境伦理思想作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种新的理性认知,是对现代环境伦理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本文坚持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整体性”,把人与自然看作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建构“人—自然—社会”协同共存、有机统一的整体主义生态世界观,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对立,实现伦理价值意义上人的“诗意地栖居”,为当代环境伦理学何以存在寻找科学的哲学范式,为生态文明理论研究提供方法论支撑。本文的基本内容由导言、五章系统性论述和结语构成。导言部分,简要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整体主义环境伦理思想研究现状,阐明本文写作的基本思路、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以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一章,深度追问当代环境伦理学的整体主义诉求与困惑。一方面,分析了整体主义环境伦理思想确立对哲学观变革的根本要求,及其在哲学世界观基础、价值观基础和方法论基础方面的具体展现;另一方面,反思了当代整体主义环境伦理思想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面临的诸多难题,揭示进一步深化整体主义环境伦理思想研究的必要性。第二章,深入分析整体主义环境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主要分析了西方哲学中蕴涵的整体论基础,东方传统文化中体现的整体主义“生态智慧”,以及现代科学中彰显的整体主义思维方法,系统阐明整体主义环境伦理思想的哲学渊源、文化基底与科学支撑。第三章,合理诠释整体主义环境伦理思想的世界观图景。首先,追溯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嬗变,阐明整体主义生态自然观的科学合理性;其次,分析了整体主义生态自然观蕴涵的人与自然关系认知思维方式的转变;最后,论证了整体主义生态思维对“休谟问题”的合理消解及其诉求的“生态自觉”。第四章,系统阐明整体主义环境伦理思想的价值观分析。首先,阐释了现代环境伦理建构自然价值的论证路径,揭示整体主义环境伦理思想诉求主客观辩证统一方法的自然价值论;其次,诠释了整体主义自然价值观蕴涵的价值关系系统;最后,阐明了整体主义环境伦理思想对各种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内在超越,以及如何实现人类在整体的意义上“诗意地栖居”。第五章,科学揭示整体主义环境伦理思想的实践旨趣。首先,考察了环境伦理实践的历史发展,揭示“尊重自然”的环境伦理实践是生态文明时代理想形态;其次,分析了整体主义环境伦理实践的基本特征;最后,提出了整体主义环境伦理诉求的环境伦理实践在经济发展方向、科技价值取向、社会生活方式、环境伦理意识等方面具体表征。结语部分,主要对整体主义环境伦理思想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

施锐[10](2011)在《德意志“希腊想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德意志希腊想象是德意志启蒙的产物。德意志启蒙终结了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身份作为第一性自我认同的漫长历史,从而引发了德意志身份重构问题,“希腊想象”和希腊—德意志亲和性叙事在这样的背景下得以展开。温克尔曼通过“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这一经典命题解读希腊雕像确立了德意志希腊想象的初始范式,其理论立场是审美本位的。歌德和席勒建构的“古典希腊”强化了历时性的古典与现代的二元对照。黑格尔、谢林、荷尔德林建构的“艺术希腊”强化了共时性的艺术—宗教—哲学总体文化组成中、艺术相对于另外两个维度在希腊世界的中心地位。尼采以“重估一切价值”的精神完成了德意志希腊想象最重大的一次范式革命,凸显出竞争、酒神、人性等理论要素。海德格尔对尼采的希腊想象新范式实施了大规模修正,通过“存在史”叙事的方案,建构起一个纯粹精神性的希腊世界。马丁·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中遗留的文化与政治分裂问题在德意志启蒙和希腊想象中依然如故,重建政治空间成为后海德格尔时代德意志思想实现自我扬弃的必经之路,以汉娜·阿伦特为代表的政治哲学复兴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乌托邦式德意志希腊想象的终结。

二、巴姆:混乱中,生活还在继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巴姆:混乱中,生活还在继续(论文提纲范文)

(1)英格兰国王爱德华四世复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目的和意义
    2.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现状
    3.研究思路与方法
    4.主要研究内容
    5.创新点
第一章 爱德华四世前期统治的背景
    1.1 “变态封建主义”与“超级臣属”现象的缘起
    1.2 兰开斯特家族与约克家族的恩怨
        1.2.1 争夺王室政府控制权
        1.2.2 外交政策
        1.2.3 武装斗争
第二章 爱德华四世的失位
    2.1 约克派贵族内部矛盾的激化
        2.1.1 爱德华四世婚姻引发的矛盾
        2.1.2 内维尔家族与伍德维尔家族的矛盾
        2.1.3 外交政策的矛盾
    2.2 沃里克伯爵发动政变
        2.2.1 政变的原因
        2.2.2 政变的导火索
        2.2.3 政变的经过及影响
第三章 爱德华四世复位的准备与行动
    3.1 复位准备
        3.1.1 召集军队
        3.1.2 吸引国内支持者
    3.2 复位战争过程
        3.2.1 交战方军力对比
        3.2.2 巴内特战役
        3.2.3 图克斯伯里决战
第四章 爱德华四世成功复位的原因分析
    4.1 沃里克伯爵政权内部不稳
    4.2 英格兰民众的支持
    4.3 有利的国际环境:法兰西诸侯与汉萨同盟的支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伊朗绿色运动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四、研究内容
    五、特色和创新点
第一章 伊朗绿色运动兴起的背景
    第一节 民主政治与神权政治的长期斗争
        一、内贾德上台前民主政治与神权政治的斗争
        二、内贾德上台后民主政治与神权政治的斗争
    第二节 反对派对内贾德政府经济政策的不满
        一、内贾德经济改革的失败
        二、经济萧条使反对派不满加剧
    第三节 反对派对选举的质疑
        一、穆萨维对选举的质疑
        二、部分选民对选举的质疑
第二章 绿色运动概述
    第一节 绿色运动的演变过程
        一、绿色运动的爆发
        二、绿色运动的发展
        三、绿色运动的消亡
    第二节 绿色运动中的“网络战”
        一、反对派利用网络表达不满
        二、西方媒体利用网络煽动抗议
第三章 绿色运动的影响
    第一节 伊斯兰政府形象败坏
        一、伊斯兰政府的人权劣迹
        二、反对派的抗议活动
    第二节 伊朗神权体制遭到冲击
        一、教法学家的分裂
        二、革命卫队的不满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后人类主义视域下新世纪科幻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2 后人类主义和新世纪科幻电影
    2.1 后人类主义思潮的缘起及发展
    2.2 科幻电影的概念与流变
3 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
    3.1 科幻创作之潜流:自然与社会
    3.2 新世纪科幻电影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消解
        3.2.1 他者:外星人
        3.2.2 他者:生态
        3.2.3 他者:科技
        3.2.4 他者:病毒
        3.2.5 他者:自己
4 科幻电影中的后人类身体
    4.1 后人类的身体探析
    4.2 科幻电影中后人类身体的造型分类
        4.2.1 人-机结合
        4.2.2 基因改造人
        4.2.3 人工智能
        4.2.4 虚拟实体
5 数字技术的形神合一
    5.1 神:后人类主义世界观
    5.2 形:后人类主义创作观
6 未来科幻电影的展望与追问
    6.1 后人类主义视域下科幻电影的未来展望
    6.2 国产科幻电影的局限与突破
        6.2.1 国产科幻电影发展现状
        6.2.2 国产科幻电影发展建议
7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参考影片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4)论性别/种族之解构 ——以戈迪默三部小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性别与种族之同构
    一、“性别”探源
    二、戈迪默笔下的性别与种族
第二章 性别形象的解构和建构
    一、跌落神坛的帝国英雄
    二、徘徊犹疑的黑色英雄
    三、冲破桎梏的巾帼英雄
第三章 性别空间的坍塌与融合
    一、倒置扭曲的空间
    二、白人空间的坍塌
    三、从分裂到融合的空间
第四章 超越“孤独”与自我认同
    一、姐妹情谊的虚妄
    二、种族越界的艰难
    三、革命中的自我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马梅特作品中的共同体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第一章 男性纽带与男性共同体
    第一节 《鸭子变奏曲》中男性友谊的“去性别化”
    第二节 《湖船》中男人之间“讲故事的艺术”
    第三节 《戏剧生涯》中表演艺术的在场与超越
第二章 自由与市场共同体
    第一节 《美国野牛》中自由个人的联合
    第二节 《美国野牛》中私人性的羁绊
    第三节 《格林·罗斯庄园》中表演的公共性
第三章 偶像禁忌与犹太共同体
    第一节 《犹太人的消失》中的认同
    第二节 《凶杀》中的集体偶像禁忌
    第三节 《浮士德》中自我中心的个人偶像禁忌
结论
引用文献
后记

(7)近代加拿大传教使团在豫北医学传教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选题的意义
    2 文献资料与先行研究
        2.1 建国前关于在华医学传教活动的相关资料与研究
        2.2 建国后国内学者关于在华医学传教活动的研究
        2.3 港台和海外学者关于在华医学传教活动的研究
        2.4 国内外关于河南和豫北医学传教活动的研究
    3 研究思路
    4 研究方法
    5 创新与不足
        5.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5.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近代豫北医学传教的背景
    1.1 时代与文化背景
        1.1.1 医疗服务与宗教福音事业
        1.1.2 中国沿海初期的医学传教
        1.1.3 豫北医学传教的特殊之处
    1.2 豫北:何以成为加拿大人的必然选择
        1.2.1 基督教深入河南腹地传教
        1.2.2 近代豫北的医疗卫生实况
        1.2.3 医疗需求与加拿大的选择
    本章小结
    附:勇敢的乡村冒险者——古约翰、史密斯
第二章 近代豫北医学传教活动的肇始
    2.1 古约翰:开径辟路初入豫北
    2.2 初显身手,用医学敲开家门
        2.2.1 初到豫北,屡遭冷遇
        2.2.2 仁术仁心,融化坚冰
        2.2.3 入乡随俗,扎根豫北
    2.3 屡挫屡奋,为生存立教而战
        2.3.1 在与疾病抗争中前进
        2.3.2 用知识诚意战胜暴力
        2.3.3 为传教豫北不懈奋斗
    本章小结
    附:为了信仰而坚守——第一代医疗女传教士马多士、科玉贞
第三章 近代豫北医学传教活动的开展
    3.1 豫北三处教会医院的初建
        3.1.1 使团兴办医院的原因
        3.1.2 安阳广生医院的初建
        3.1.3 卫辉博济医院的初建
        3.1.4 怀庆教会医院的初建
    3.2 豫北教会医院的初步效果
        3.2.1 提供有序的医疗服务
        3.2.2 形成了医疗诊治群体
        3.2.3 改善医务人员的生活
        3.2.4 拓展维系各界的关系
        3.2.5 促进卫生系统的形成
    3.3 向正规化近代医院的转型
        3.3.1 二三十年代医院扩建
        3.3.2 集体正规化转型启动
        3.3.3 传教与传医重心转换
    本章小结
    附:为了信仰而前仆后继——孟恩赐医生夫妇和他们的后代
第四章 近代豫北医学传教活动的深入
    4.1 豫北正规化医院集体转型
        4.1.1 医患比例及护理水平
        4.1.2 医疗卫生设施与服务
        4.1.3 分科意识建辅助部门
        4.1.4 主要病例和治疗成果
        4.1.5 正规化医院的主指标
    4.2 豫北医院医教关系的变迁
        4.2.1 早期投入与医教纷争
        4.2.2 宗教狭隘与医院紧身
        4.2.3 去宗教化与医院发展
    4.3 医院管理权限的易主冲突
        4.3.1 医院管理权两次易主
        4.3.2 传教医务人员的情感
        4.3.3 管理权限争夺的原因
    本章小结
    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麦克卢尔父子的中国情结
第五章 近代豫北医学传教活动的教育支撑
    5.1 本土医学人才培养三阶段
        5.1.1 识字扫盲阶段的培训
        5.1.2 教会中小学校的教育
        5.1.3 教会正规的医学教育
    5.2 豫北正规医学教育的开展
        5.2.1 东西医学体系的差异
        5.2.2 惠民护士学校的特色
        5.2.3 豫北护理体系的影响
    本章小结
    附:近代豫北护理事业的创建者——饶秀贞、布莱登
第六章 近代豫北公共卫生事业的发端
    6.1 豫北公共卫生理念的传播
        6.1.1 传教与公共卫生事业
        6.1.2 公共卫生运动在豫北
        6.1.3 易俗中的女传教护士
    6.2 怀庆“农村医疗网”建设
        6.2.1 乡村建设与卫生宣传
        6.2.2 传教士对农村的影响
        6.2.3 农村医疗网:新构想
        6.2.4 罗光普的“人生公式”
    本章小结
    附:近代豫北公共卫生意识的传播者——盖麻姑、彭纯修
第七章 加拿大传教使团的撤离与医院重生
    7.1 加拿大传教使团的“四进四出”
        7.1.1 义和团运动中的撤出
        7.1.2 北伐战争中的大撤离
        7.1.3 反英运动中的大撤离
        7.1.4 因内战而永久的撤离
    7.2 内忧外患中缓而痛的解体
        7.2.1 反复撤离中遭受重创
        7.2.2 外部的支持不断削弱
        7.2.3 内部的矛盾逐渐激化
    7.3 豫北三所教会医院的重生
        7.3.1 安阳广生医院的沿革
        7.3.2 卫辉惠民医院的新生
        7.3.3 平原省立医院的筹建
    本章小结
    附:近代豫北本土的医护领军人物——段美卿、李素英
第八章 豫北医学体制本土化及其影响
    8.1 豫北医学体制本土化表现
        8.1.1 器物层面本土化表现
        8.1.2 制度层面本土化表现
    8.2 豫北医学体制本土化影响
        8.2.1 中西文化磨合与创新
        8.2.2 有形遗产的历史影响
        8.2.3 无形遗产的挖掘利用
    本章小结
    附:中西文化交流的促进者——季理斐
结语
附录
    附录1 缩略语查询目录
    附录2 近代豫北地区传教活动大事记
    附录3 本研究所涉及的近代在豫北的加拿大传教士名单一览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8)中西医学不同理性的历史文化研究 ——中西医学求真、求实与求证、求解的思路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上篇 求真知和求实用的不同价值选择
    1 真知与实用的内在联系及相对独立性
        1.1 爱智范式——西方哲学的知识论传统
        1.2 从实用理性的哲学精神到科学文化的实用性格
        1.3 中西方不同价值选择的背后成因
        1.3.1 地理环境与文化性格
        1.3.2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1.3.3 社会契约与血缘宗法
    2 追求真知和追求实用的不同历史成就
        2.1 追求真知的丰厚历史积淀
        2.1.1 精密的解剖学知识
        2.1.2 生命体的奥秘——从细胞到基因
        2.1.3 微生物与细菌学
        2.2 追求实用的辉煌历史成就
        2.2.1 古老的针灸
        2.2.2 源出自然的药与方
        2.2.3 人工免疫法之先驱
    3 追求真知和追求实用留下的历史空白
        3.1 知识之困境
        3.1.1 瘟疫的梦魇
        3.1.2 生命的质量
        3.1.3 医学勾勒姆
        3.2 实用之纪极
        3.2.1 解剖学之殇
        3.2.2 谁动了我们的手术刀
        3.2.3 病因何去何从
    4 如何谋求科学认识的求真求实的统一
        4.1 迈近真知——逐步统一的学术理论体系
        4.1.1 当代医学的多元化图景
        4.1.2 必然统一之可期未来
        4.1.3 异文化的相融与不可通约
        4.1.4 全新学术体系的可能构成
        4.2 多方兼顾——日趋完整的医疗实践内容
        4.2.1 从“人道的医疗方式”到“人类学化的医学”
        4.2.2 PAT还是SIC
        4.2.3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4.3 求真与求实之间
下篇 求证明和求理解的不同思维取向
    5 求证和求解的不同内涵及其目的
        5.1 不同的自然——构成论与生成论
        5.1.1 西方主流的构成论自然观
        5.1.2 中国传统的生成论自然观
        5.1.3 思想史上的擦肩而过
        5.2 被引领的思维
        5.2.1 构成论自然观引领下之求证明思维
        5.2.2 从生成论自然观到求理解的思维取向
        5.3 不同思维取向下的医学方向选择
        5.3.1 用事实说话——不断寻求证明的西医
        5.3.2 医者意也——求理解思维下的中医学
    6 求证和求解得到的不同理论成果
        6.1 求证明的理论成果
        6.1.1 拉·梅特里与《人是机器》
        6.1.2 寻找药物“魔弹”
        6.1.3 循证医学的兴起
        6.2 求理解的理论成果
        6.2.1 “天人合一”之生态思想
        6.2.2 普遍联系之整体观念
        6.2.3 司揣内外辨证论治
        6.2.4 从四气五味到君臣佐使
    7 求证和求解在认识上的不同意义
        7.1 逻辑论证与直觉体悟
        7.1.1 知识的逻辑体系
        7.1.2 意象性概念至直觉式判断
        7.2 思维的最高形式——推理
        7.2.1 归纳演绎
        7.2.2 取象比类
        7.3 两种思维取向之价值评断
        7.3.1 标准的规范
        7.3.2 自由的空间
    8 如何谋求求证与求解的有机统一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附录

(9)整体主义环境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s
导言
第一章 当代环境伦理学的整体主义诉求及困惑
    1.1 整体主义环境伦理思想与哲学观变革的根本要求
        1.1.1 整体主义环境伦理思想的哲学世界观基础
        1.1.2 整体主义环境伦理思想的哲学价值观基础
        1.1.3 整体主义环境伦理思想的哲学方法论基础
    1.2 当代整体主义环境伦理思想研究的理论困惑
        1.2.1 自然“内在价值”定义难题
        1.2.2 “是”与“应该”的推理难题
        1.2.3 “环境法西斯主义”的实践诘难
第二章 整体主义环境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
    2.1 西方哲学的整体论基础
        2.1.1 朴素直觉整体论
        2.1.2 机械集合整体论
        2.1.3 辩证有机整体论
    2.2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整体智慧
        2.2.1 “天人合一”的生态整体智慧
        2.2.2 “道法自然”的生态整体智慧
        2.2.3 “众生平等”的生态整体智慧
    2.3 现代科学理论中的整体主义思想
        2.3.1 现代生态学中的整体主义思想
        2.3.2 复杂性科学中的整体主义思想
第三章 整体主义环境伦理思想的世界观图景
    3.1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嬗变
        3.1.1 朴素有机的直觉自然观
        3.1.2 主客二分的机械自然观
        3.1.3 共生和谐的生态自然观
    3.2 整体主义生态自然观与思维范式转换
        3.2.1 从还原思维到整体思维
        3.2.2 从实体思维到关系思维
        3.2.3 从线性思维到非线性思维
    3.3 “休谟问题”的消解及超越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
        3.3.1 整体主义视野下“休谟问题”的解答
        3.3.2 整体主义环境伦理思想诉求的“生态自觉”
第四章 整体主义环境伦理思想的价值观分析
    4.1 “自然价值”的论证路径
        4.1.1 主观主义的自然价值论
        4.1.2 客观主义的自然价值论
        4.1.3 主客观辩证统一的自然价值论
    4.2 整体主义自然价值观蕴涵的价值关系系统
        4.2.1 工具价值与内在价值的统一
        4.2.2 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
        4.2.3 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统一
    4.3 自然价值的合理证明及人类“诗意地栖居”
        4.3.1 走出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困境
        4.3.2 在“人为的”意义上遵循自然
        4.3.3 在整体的意义上“诗意地栖居”
第五章 整体主义环境伦理思想的实践旨趣
    5.1 环境伦理实践的历史考证
        5.1.1 “依附自然”的环境伦理实践
        5.1.2 “控制自然”的环境伦理实践
        5.1.3 “尊重自然”的环境伦理实践
    5.2 整体主义环境伦理实践的基本特征
        5.2.1 道德关怀拓展的合理性
        5.2.2 文化价值理念的生态性
        5.2.3 生态道德律令的普世性
    5.3 整体主义环境伦理实践的具体表征
        5.3.1 “稳态增长”的经济发展观
        5.3.2 “顺应自然”的资源保护观
        5.3.3 “敬畏自然”的科学技术观
        5.3.4 “倡导俭朴”的生活消费观
        5.3.5 “关怀生命”的环境教育观
结语 整体主义环境伦理思想研究的未来走向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10)德意志“希腊想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德意志启蒙与身份重构
    第一节 德意志启蒙与人文主义传统
        一、马丁·路德与北欧人文主义
        二、“古今之争”问题
    第二节 德意志启蒙中的“文化与政治”问题
        一、德意志的文化与政治分裂
        二、关于“日耳曼民族纯粹的内在性”
    第三节 德意志身份重构问题
        一、日耳曼本位的德意志身份重构
        二、德意志—希腊亲和性叙事
第二章 温克尔曼与德意志“希腊想象”的范式确立
    第一节 温克尔曼与德意志启蒙
        一、温克尔曼与审美现代性
        二、温克尔曼与德意志“内在性”原则
    第二节 温克尔曼与“希腊美的理想”
        一、温克尔曼的“历史主义”与本质主义
        二、温克尔曼与拉斐尔式风格
        三、温克尔曼的“内在性”原则
    第三节 “拉奥孔”问题
        一、温克尔曼的“拉奥孔解读”
        二、莱辛的“拉奥孔”解读与诗画分界问题
第三章 歌德、席勒与“古典希腊”
    第一节 歌德、席勒与“古典希腊”的“完整性”问题
        一、歌德、席勒的“希腊人”与卢梭的“自然人”理念
        二、歌德的“形态学”
    第二节 歌德、席勒与“古典希腊”的“理想性”问题
        一、主观性与客观性问题
        二、希腊“客观性”成因与典范性意义
        三、温克尔曼理论与希尔特理论的统一调和问题
    第三节 歌德、席勒与“古典希腊”的自由问题
        一、席勒与作为自由游戏审美王国的希腊
        二、歌德关于“自由希腊”的“形态学”观照
第四章 黑格尔、谢林、荷尔德林与“艺术希腊”
    第一节 黑格尔的“艺术希腊”想象与“艺术的终结”问题
        一、黑格尔与作为古典型艺术中心的雕塑
        二、黑格尔与希腊诗歌
        三、“艺术的终结”问题
    第二节 谢林的“艺术希腊”想象与神话问题
        一、谢林艺术哲学的“理智直观”原则
        二、谢林的希腊神话观照
    第三节 荷尔德林的“艺术希腊”想象与“艺术宗教”问题
        一、作为诗人的荷尔德林
        二、荷尔德林与艺术——宗教本质同一的希腊建构
第五章 尼采与德意志“希腊想象”的范式革命
    第一节 尼采与荷马问题
        一、重估荷马的价值
        二、荷马式竞争性希腊意志
    第二节 《悲剧的诞生》中的日神和酒神
        一、日神与酒神的竞争
        二、《悲剧的诞生》中狄俄尼索斯——瓦格纳叙事建构
    第三节 《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中的“前苏格拉底”精神对话
        一、《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中的“超人”哲学家赫拉克利特
        二、《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中的“精神暴君”谱系
    第四节 尼采与“人性的,太人性的”希腊
        一、作为高贵价值的希腊——人性世界
        二、尼采与马基雅维里
    第五节 尼采的“古典希腊”重构
        一、后期尼采“希腊想象”中的形式范畴
        二、希腊——法国亲和性叙事
第六章 海德格尔与“存在史”叙事中的“希腊想象”
    第一节 海德格尔与“竞争的希腊”
        一、城邦问题
        二、希腊思想词语physis、aletheia、logos
        三、海德格尔的“存在史”建构
    第二节 海德格尔与德国——希腊亲和性神话
        一、海德格尔的政治介入
        二、“德意志精神”的“扎根状态”
    第三节 海德格尔与“存在史”叙事中希腊世界的“思”与“诗”
        一、非人本主义的希腊存在
        二、语言问题
        三、海德格尔的索福克勒斯悲剧解读
第七章 汉娜·阿伦特与德意志“希腊想象”的政治哲学转向
    第一节 汉娜·阿伦特的希腊城邦叙事
        一、希腊城邦的政治性存在
        二、本真政治问题
    第二节 汉娜·阿伦特与故事的意义
        一、作为讲故事的人的希腊诗人与历史学家
        二、虚构问题
    第三节 汉娜·阿伦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叙事
        一、汉娜·阿伦特的苏格拉底——雅斯贝尔斯叙事建构
        二、汉娜·阿伦特的柏拉图——海德格尔叙事建构
结语
    一、德意志身份重构问题
    二、“纯粹内在性”与公共政治空间张力问题
    三、审美现代性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详细摘要

四、巴姆:混乱中,生活还在继续(论文参考文献)

  • [1]英格兰国王爱德华四世复位研究[D]. 艾竞超. 河北大学, 2020(08)
  • [2]伊朗绿色运动初探[D]. 林友堂. 西北大学, 2018(01)
  • [3]后人类主义视域下新世纪科幻电影研究[D]. 丁然. 重庆大学, 2017(06)
  • [4]论性别/种族之解构 ——以戈迪默三部小说为例[D]. 韩超. 兰州大学, 2017(04)
  • [5]马梅特作品中的共同体思想研究[D]. 陈旭. 南京大学, 2016(04)
  • [6]海明威书信选[J]. 欧·海明威,潘小松. 世界文学, 2015(02)
  • [7]近代加拿大传教使团在豫北医学传教活动研究[D]. 邵金远. 山西大学, 2014(01)
  • [8]中西医学不同理性的历史文化研究 ——中西医学求真、求实与求证、求解的思路历程[D]. 王思璀.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3(S1)
  • [9]整体主义环境伦理思想研究[D]. 王继创. 山西大学, 2012(01)
  • [10]德意志“希腊想象”研究[D]. 施锐. 黑龙江大学, 2011(06)

标签:;  ;  ;  ;  

Bam:在混乱中,生活还在继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