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初期就业矛盾加剧

入世初期就业矛盾加剧

一、入世初期就业矛盾将加剧(论文文献综述)

谭斯浩[1](2020)在《陈亮事功思想及其对现代企业发展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陈亮是“永康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事功”思想体系的根源可以追溯至中国的儒家文化的传统之中,他在儒家文化之中的“内圣外王”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从更加现实的层面出发,形成了独特的事功思想体系。陈亮事功思想对现实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他提倡社会“改革创新”,“求真务实”,“充分考虑公民和国家的利益”,“促进南宋的统一”,这些思想不仅仅是对整个南宋有着重要的意义,他的“事功”思想内涵对现代社会也具有极高的价值。文章写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以陈亮的事功思想为基础,试图寻找现代企业发展的不足,也为现代企业发展提供借鉴。文章主要分为六个部分,首先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以及国内外对陈亮事功思想的多方位研究和探索及其对其事功思想的总结和个人理解。其次主要是从陈亮的生平及其事功思想形成的背景和思想渊源进行探究,找到陈亮事功思想的理论根源。然后再通过研究事功思想本身与道、理、德的关系和陈亮事功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从而进一步深入探讨事功思想存在的重要现实意义。最后对陈亮思想进行升华,总结出“事功”思想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将陈亮“事功”进一步深化,实现精神价值的现实转化,总结出陈亮“事功”思想对现代企业的影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在物质日益增长,精神道德却十分缺失的今天,陈亮的“事功”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他提出的“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精神下鼓励人们会不断进取从而促进社会的繁荣。陈亮事功中的“义利合一”精神,“学为成人”的精神,“敢于创新”的精神,这些精神对我们社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是我们宝贵的民族财富,这些精神不仅仅是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还对社会的发展,整个民族的发展都有不可磨灭的价值。

何冰,周申[2](2019)在《贸易自由化与就业调整空间差异:中国地级市的经验证据》文中提出本文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一外生事件为背景,利用2000和2010年的关税与就业数据,通过构建Bartik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并将就业划分为正规与非正规就业,研究了最终品与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区域劳动力市场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最终品还是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均促进了非正规就业的扩张,贸易自由化程度越高的地区,非正规就业增加越多,且这种效应也会导致地区总就业增加。但贸易自由化对正规就业不存在类似的区域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贸易自由化对不同贸易部门非正规就业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对不可贸易部门非正规就业的正向影响要大于可贸易部门。

王磊[3](2019)在《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民营经济近年来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党的十九大就鼓励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一系列重大论述,为民营经济指明发展方向,标志着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前,如何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从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以看出,现有文献在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研究方法上尚不规范,研究内容也不够深入和具体,相关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本文通过系统的文献研究从而寻找理论依据并阐述了民营经济及高质量发展的定义、性质及内涵,剖析了民营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与宏观制度变迁历程相互之间的辨证关系,指出了宏观经济制度对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探讨了制度障碍和制度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当前,我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整体不高、整体创新力和竞争力不强、市场竞争环境不够公平安全等五大困境。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正式制度和实施机制上还存在现代产权制度、市场准入和市场竞争制度、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等障碍,在非正式制度和实施机制上还存在意识形态、社会认知偏见、企业家精神等障碍。本文结合案例民营企业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和现实实践,借鉴美欧日韩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了从产权制度、市场准入和公平市场竞争制度、财税金融制度等方面进行正式制度创新,以及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消除社会认知歧视与偏见、激发保护企业家精神等非正式制度创新的创新建议,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万军[4](2018)在《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源于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中存在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群体整体素质偏低的现状,与新形势下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对高素质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不相适应的现实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需要切实提升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其根本途径在于通过使农村转移劳动力普遍接受职业教育获得知识与技能水平的提升,从而对职业教育更好的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出了现实需求。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条件,制度创新则是保障与促进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活动开展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面向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领域,致力于研究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问题,开展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相应创新成果主要有下列五个方面。一是对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涵与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全面揭示了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在含义及其所具有的经济学特征。分析了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含义,是指“职业教育面向农村劳动力转移领域,为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各方的需求以及增进各方的利益,而开展相关职业教育活动的过程”,并提出提升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是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核心功能的观点;依据经济学“公共物品”理论,指出面向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职业教育服务既具有私人物品特征,也具有准公共物品特征,既能给接受职业教育服务的个体或组织带来私人效用,也能产生正外部性并给社会带来公共效用;从需求与供给角度对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活动进行了剖析,需求方面,提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要动因在于提升知识与技能水平以增加就业收益,企业的主要动因在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以提高经营效益,社会的主要动因在于扩大技能型劳动力的供给以支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供给方面,把职业教育服务的供给划分为转移前职业教育与转移后职业教育两类,指出供给主体是提供具体职业教育服务的个体或组织,即各级各类的职业教育机构。二是对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的基本含义、内容构成及制度功能进行了研究。在梳理分析教育制度概念和职业教育制度概念的基础上,对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提出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是指“约束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活动中各方行为的一系列正式规则的总和,包括法律、法规与政策等”,并指出“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属于职业教育制度的范畴,构成职业教育制度的一部分,并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属于教育制度的一部分;在分析正式制度所具有的与政府不同管理层级相对应的特性基础上,论述了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的构成,是由宏观、中观和微观等三个不同层次的正式制度中相关的正式规则所构成,指出每一层次的制度都包括了法律法规、大政方针和政策文件等三方面内容,并具体分析了每一层次制度的组成及典型的制度安排;分析指出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交易费用偏高与收益不确定性等两大问题,从消除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各方从职业教育服务中获取收益的角度,提出降低职业教育服务的交易成本和减少职业教育服务的不确定性是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的主要功能,同时还具有为增进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公共收益提供激励的功能。三是对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机制进行了研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创新理论,对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的基本含义进行了阐述,是指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活动的相关行为主体为了获取更大的职业教育服务收益,而主动实施的变革既有相关制度或创造新制度的行为;分析了作为正式制度的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的制度创新主体,提出凡是参与正式制度形成过程的主体都会对制度创新的结果产生影响,因而也构成制度创新的潜在主体,进而提出职业教育服务的需求方与供给方均是制度创新的潜在主体,包括政府、农村转移劳动力、企业和职业教育组织等;分析并提出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方式有两类,由政府主导实施的制度创新属于强制性制度创新,而由其他主体发起并推动、政府也同时参与的制度创新兼具诱致性制度创新和强制性制度创新特征,属于混合式制度创新;提出了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过程分析框架。四是对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领域各制度创新主体的制度创新行为进行了深入分析,特别是揭示了各制度创新主体产生制度非均衡的原因。提出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具有显着的“公益性”与“强制性”特征,主要作用在于弥补社会的制度供给不足、增加制度框架的稳定性、确保规则执行的公正性和规范性以及降低制度供给的成本等,引致政府的制度非均衡主要有四方面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导致低素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生产技术进步对农村劳动力资源提出素质提升的新需求,农村劳动力供给状况变化导致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便宜的比较优势快速消失,以及相关制度选择集合变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及相关领域的利益结构产生深刻影响等;提出农村转移劳动力产生制度非均衡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方式发生转变,导致具有不同人力资本的农村劳动力的相对价格也发生改变,具有更高人力资本的农村劳动力的相对价格更高,由此产生了对能促进其接受更多职业教育服务的制度的新需求;提出企业产生制度非均衡的原因在于,作为生产要素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经济价值提升,导致企业雇佣农村劳动力的价格不断上升,企业为了降低用人成本产生了对职业教育不断增加的需求,并产生了对能够满足其增加的职业教育服务需求的制度的新需求;提出职业教育组织产生制度非均衡的原因在于,满足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对职业教育服务日益增加的需求,扩大职业教育组织的收益。五是对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行动所遵循的特定模式进行了研究。面向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活动,构建了一个综合的制度创新行动模型,为研究不同制度创新主体的制度创新行动如何发生与发展提供了统一的框架;基于经济学的“供给—需求”理论,构建了一个面向职业教育服务的“供给—需求”分析框架,并运用这一分析框架对农村劳动力、企业、职业教育组织和政府的制度创新行动的路径与方向分别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各制度创新主体从制度均衡到非均衡再到均衡的制度创新活动背后遵循的独特逻辑,为推动制度创新活动开展以达成预期的制度创新结果提供有益的指引。在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的大背景下,本研究对于推动职业教育如何更好的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全面增进职业教育服务的个人与社会收益,促进职业教育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本研究在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涵、制度的界定、制度创新的机制与路径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专门研究,对于丰富与职业教育制度相关的理论研究内容与成果,以及拓展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研究范围等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周杰[5](2018)在《我国增加值出口贸易拉动就业的路径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最大化的吸收就业始终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大议题之一。就业问题不仅是个人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就业的稳定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促进我国就业水平增长便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测算了我国39个行业的增加值出口贸易,并通过构建模型建立了增加值出口贸易与我国就业量和就业结构之间的联系,最后本文利用SDA分解法其影响路径进行剖析。通过上述部分,本文认为我国传统贸易关境统计模式高估了我国的贸易水平。同时我国增加值出口贸易对我国就业具有明显的拉动能力,且对我国就业的总拉动能力呈现明显上升,特别是第二产业,这也符合我国出口品集中为低附加值产业,对第二产业产品的需求相对较大的现状。进一步的利用SDA分解法对我国增价值出口贸易的就业效应进行分解后发现,LII(劳动投入系数变动效应)尽管抑制了其对我国就业的拉动能力,但却是优化我国就业结构的主要路径。而长期而言LII对就业的拉动作用的抑制性完全能被EPI(企业生产增加值变动效应)、DDV(出口中国内直接提供的价值变动效应)对就业促进作用所抵消。

马嵩[6](2016)在《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动力转换背景下民营经济发展动力问题研究》文中提出2013年以来,东北地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引起理论界与实践层的高度关注。国家提出的振兴东北“药方”是要靠改革激发东北的内生动力,尤其是切实消除民营经济发展障碍、形成民营经济发展新动力,是东北经济振兴的必然选择。本研究以我国经济新常态为背景,以东北经济下行为切入点,以区域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理论为指导,概述东北民营经济演进发展,从推动地区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劳动就业等方面,与国内典型发达地区和全国整体水平进行比较,分析东北民营经济发展动力作用的差异或差距;在此基础上,基于新常态对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要求,明确民营经济在东北经济增长动力转换中的目标定位,尝试构建民营经济发展动力结构模型,探讨民营经济发展的动力要素和动力机制,提出东北民营经济发展动力转换的路径与对策。本研究包括七章。第一章,导论。在概述问题的提出及意义、研究内容及方法、主要创新与不足的基础上,重点从经济增长动力、民营经济作用、民营经济发展动力、制度约束及变迁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以期对民营经济发展动力理论及其实践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第二章,相关理论分析。通过对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区域经济增长动力、民营经济发展作用、民营经济发展动力、制度变迁以及系统论和耗散结构理论等梳理分析,总结民营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即民营经济是区域经济增长动力结构中的重要动力要素;同时,经济发展基础、市场发育程度、制度变迁等又是民营经济自身发展的动力要素。第三章,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分析。本章以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为时间划分基点,分析了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动力结构演变的阶段性特征及趋势,论述了新常态背景下东北对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方向,即制度和技术的创新驱动、需求结构协调拉动、产业结构升级带动、民营经济发展推动,进而提出了东北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动力要求。第四章,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动力分析。从东北民营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分析入手,采用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民营经济增长贡献、就业拉动贡献以及税收增加贡献等指标,比较分析东北地区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以及全国范围下民营经济发展贡献率的差异或差距,揭示民营经济在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动力结构转换中的发展潜力及动力提升空间。第五章,区域经济增长动力转换下东北民营经济发展动力选择。概述民营经济发展的动力形成要素,探讨东北经济增长动力转换中民营经济发展的动力要素及其组合形成的动力机制。基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模型,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需要制度、政策、金融、技术、人力等动力系统相互作用。笛六音.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大战动力转换的障碍与对策探讨。在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动力转换的制度约束和非制度约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现实,探讨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动力转换、形成新动力机制的路径与对策。研究发现,“黑土地”文化、“铁饭碗”意识、“关系寻租”、市场化程度、资源环境状况、民营企业自身问题等,是障碍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动力转换的重要因素,需要通过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改善民营企业融资机制等途径,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提升民营经济发展动力。第七章,研究结论。本研究的主要创新表现在:一是理论层面,尝试构建民营经济增长动力结构模型。民营经济发展动力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基于系统论和耗散结构理论,需要制度源动力系统、政府外生推动力系统、创新驱动力系统与资源要素承载力系统的相互作用,形成“负熵流”,进而形成民营经济发展动力机制;以此为基础,从理论上提出新常态下东北民营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即以产权制度、金融配置、技术创新、人力资本为动力要素的东北民营经济发展动力结构。二是实践层面,对区域经济增长与民营经济发展相关性进行了初步探讨。东北民营经济的经济增长贡献远不及发达地区显着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拉动就业的相关系数最低,税收相关系数显示其并没有成为区域税收增长中的倚重力量,揭示出民营经济制度源动力系统滞后、政府外生推动力系统动力不足、创新驱动力系统作用有限、低端生产要素提供的“负熵流”能级降低,引发系统走向无序,无法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三是对策层面,提出民营经济发展动力转换的目标及路径选择。在比较分析东北地区、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民营经济贡献率的基础上,对四大区域民营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及其结构进行比较,揭示了民营经济发展动力结构以及动力结构转换的条件和规律;基于此,提出东北民营经济发展动力转换的路径选择及对策建议,即通过规范政府行为、完善产权制度、鼓励技术创新、优化金融资源和人力资源配置,从实践层面构建民营企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同时,本研究的不足表现在:对于民营经济发展历史数据的整理和运用有待于进一步强化,经验实证研究方法特别是定量研究的方法运用不足,民营经济发展动力机制的构建和设计还有待于验证。

文雁兵[7](2014)在《包容型政府行为逻辑、治理模式与经济绩效研究 ——来自中国的经验》文中指出发展是在特定时空环境和社会结构下发生的政治、社会和经济互动过程,大国如何形成有效的治理结构和构建适宜的治理模式是经济学需要回答的问题。中国经济改革迄今为止基本上延续了改革之前户籍制度的城乡分割、财税制度的经济分权和社会网络的关系纽带几个特征,这些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在经济发展的早期对于资本积累、技术创新、市场激励和合约履行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发展代价,如城乡间、区域间和人际间的收入和公共服务差距的扩大,以及与此相关的经济结构的失衡和社会福利的扭曲。这些问题这使得当代中国的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和谐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们未来需要什么样的大国治理模式呢?这种治理模式具有怎样的运行机制呢?是否具有一般性规则和借鉴意义呢?本文试图从政府生产性、发展性和包容性特征出发和聚焦其行为逻辑、治理模式与经济绩效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一方面在国家理论下能够厘清不同经济转型过程中政府治理功能发展的脉络,以及总结出在经济社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作用差异、作用边界和作用大小,另一方面,能够基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事实和已有的发展理论、增长理论和国家理论,深入剖析经济发展中适宜制度和政府治理的作用,构建包容型政府的理论框架,并对未来可能的改革路径进行展望,以期能够对中国可能走上的包容性增长道路具有一定启发意义。本文在构建包容型政府理论框架和对包容型政府行为及其绩效分析的基础上,强调适宜制度(专利制度、财政分权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和政府干预(政府行为、政府规模和政府效率)发挥政府治理包容的作用,通过经济增长(利用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实现)和成果分享(通过体现效率的初次分配、体现公平的二次分配)发挥经济增长包容的作用,通过社会流动(如通过代际流动和收入流动)和社会包容(如户籍改革如和教育公平)实现社会发展包容的作用,通过思想繁荣(思想自由和知识资本积累)实现思想市场包容的作用。本文首次对思想市场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进行了全面的论证,进一步提出了适宜制度的概念和功能,并构建了新的内生增长模型论证制度对于经济增长的根本作用和机理。思想市场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经济增长既有逻辑链条(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政治经济制度)的一个重要补充,而适宜制度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华盛顿共识”和“北京共识”的否定之否定。政府积极干预可以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产生更好的积极影响业已得到学者们的广泛赞同,但对于政府边界、政府行为选择(“攫取之手”或“援助之手”)及其演变(更多“攫取”或更多“援助”)仅基于中国式分权(“政治集权”和“财政分权”)宏观一元框架和“政治人”或“经济人”微观单峰偏好的假定,以及暗含区域间禀赋同质和完全流动,忽略了中观层面区域禀赋异质性对地方政府行为选择和演变的影响是已有研究的重要缺陷,本文既从中国层面考察了区域异质性视角,还基于地方政府官员“政治人”和“经济人”的微观联合偏好视角,对宏观财政分权制度背景下地方政府行为选择、演变和绩效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是对已有财政政分权理论和地方政府竞争理论的有益增补。运用了面板门槛模型,本文首次全面细致的检验了“利维坦假说”、“粘纸效应”和“瓦格纳法则”在中国的存在性、有效性和条件性,结果发现政府规模与财政分权、转移支付和经济增长交互影响对发展包容分别表现出“N型”、“倒U型”和“N型”非线性关系,应当引起中央政府和各地政府的重视,在制定和执行区域性政策和战略时,应充分考虑政策实施的综合效果而不是单一目标。包容型政府行为模式不同于“泛利性政府”、“中性政府”、“生产型政府”和“发展型政府”,其治理模式也不同于市场式政府(强调政府管理市场化)、参与式政府(主张对政府管理有更多的参与)、弹性化政府(认为政府需要更多的灵活性)和解制型政府(提出减少政府内部规则)。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1)从社会包容视角首次提出并探讨了包容型政府概念和理论,为解决中国目前经济社会转型过程的诸多现实问题提供新的分析视角,包容型政府需同时解决经济增长和发展包容两个核心问题,具体而言,是形成适宜制度、经济增长和社会包容为核心内容的“发展的三角”。这一概念和理论是对林毅夫(2003,2013)关于要素禀赋决定比较优势和政府如何遵循比较优势理论的逆向补充和Acemoglu and Robinson(2012)关于中国“半包容半掠夺”制度和政府行为特征的有力佐证,也为中国道路可能具有的世界意义增加了新的内容。(2)关于政治经济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不同于既有研究的内生性视角(要素禀赋、政治博弈或威权选择的结果),而是在一个开放的国际经济环境中,从国际贸易这个外生性冲击渠道分析了政治经济制度演化。(3)既有研究强调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和产业集聚的自组织性,强调产业升级和产业内结构变动的市场机制,对政府行为在产业集聚过程的作用以及产业关联效应,尤其是二三产业发展对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关注较少。本文则从产业关联视角考察了农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关联绩效,农业现代化发展事关“三农问题”、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而本文的研究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4)本文关注了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将分属社会学的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和经济学的经济增长与发展包容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良性发展的耦合机制。社会流动不仅对于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发展包容同样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教育流动、劳动流动、职业流动、性别流动和收入流动可以减少“机会不平等”和“静态不平等”等“坏的不平等”,逐渐消除各种排斥(社会排斥、地理排斥和经济排斥),实现增长包容性,这一思路将有助于解决目前经济和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各种难题。(5)本文首次提出了包容性减贫模式,强调通过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自上而下”和自生能力与社会流动“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贫困缓解策略,从群体特征和个体特征两个视角强调贫困缓解的新渠道。2013年11月恰逢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本文的研究或许能够为未来政府职能改革提供少许有价值的学术火花。

余勃[8](2014)在《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力有效供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经发展到新阶段,即在产业升级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尽管制造业工资水平近年不断上涨,但是沿海制造业发达地区仍然频繁出现“缺工”现象,甚至开始向内地蔓延。中国还存在相当数量需要就业的农民工劳动力,用供求理论几乎不能解释在劳动力市场上是因为供给不足导致劳动力短缺。本文设想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影响了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力的供给,形成了企业缺工与新生代农民工“高流动”并存,就业摩擦加剧的现象。本文用劳动力有效供给不足解释上述现象,为缓解产业升级背景下的劳动力供求矛盾和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提出应对策略,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将管理学与经济学理论相结合,提出以效率为中心,将追求效率与效果、效益相结合,以协调为手段,来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力的有效供给。在宏观层次研究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创新及推动市民化进程的解决方案。在微观层次上通过剖析典型案例,研究企业新生代农民工管理方式创新。论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力有效供给的理论分析。从外延和内涵对新生代农民工概念进行剖析。在就业类型上,将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划为新型的正规就业。按“乡土”关系与“进城”最终状态组合划分,把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划分成“离土—能进城—离乡”型和“离土—不进城—返乡(流动)”型。按照社会认同的选择划分,新生代农民工内部有两个新群体,一种是融入城市青年的群体,另一种是与城市青年隔离的群体。新生代农民工频繁的流动可以看成是改变其社会地位不合理性,试图融入城市青年群体的一种良性的尝试。在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力供给中,传统的劳动经济学说假设的劳动力供给条件很难成立。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力有效供给要引入政府与企业管理手段协调供给矛盾,推动劳动力市场向均衡方向发展。分析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上多种因素影响劳动力供给,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优化加剧了就业摩擦,结构性失业和技术性失业是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新问题。提出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力有效供给的实现条件。第二,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力有效供给的影响因素分析。梳理户籍、土地、社会保障三大制度对农民工劳动力供给所形成的阻滞机制,根据制度创新趋势判断制度性阻滞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力供给所起到阻滞作用正在不断弱化。教育制度的城市偏向直接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素质。中国劳动力市场制度的不健全增加了交易成本,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力有效供给还要靠规范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制度。新生代农民工务工过程中的主观诉求表现在多方面,直接的工资性收入高低仍然是影响他们劳动力供给决策的首要内在因素。自我发展因素是促动新生代农民工流动的深层次原因。向往城市却又无法完全融入城市客观上阻碍他们彻底转化为产业工人。婚姻、家庭这些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务工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女性农民工。第三,在职业教育与培训、市民化和企业管理变革三个方面提出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力有效供给策略。在职业教育与培训方面,分析认为新生代农民工低人力资本价值影响了工资收入和就业机会。人力资本产权的人身依附性和资产专用性让新生代农民工和企业在人力资本的投资上都有所顾虑。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与培训需要政府的引导和干预,职业教育改革要推动校企合作,职校人才培养模式要借鉴“双教师制”,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培训。在市民化方面,分析认为市民化制度、迁移成本因素、城市融入因素和家庭城市生存能力因素都会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推动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要降低城市入户门槛和家庭的城乡迁移成本,要发挥社区在城市融入过程中主导作用,要培养迁移家庭成员的城市生存能力。在企业管理变革方面,分析认为延续老一代农民工的“经济人”假设的管理方式降低了新生代农民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助长了高流动性。企业要综合运用经济激励、工作激励和心理激励方式调动新生代农民工工作积极性。企业通过构建长期心理契约关系以培养新生代农民工对组织的忠诚。

刘世隽[9](2013)在《以就业为中心的人力资源政策研究 ——以A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就业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具有普遍性、社会性、规律性、相对性等特点。曾经有一段时期,政府对于经济增长速度的关注要大于对于就业问题的重视。一种思想认为:经济的快速增长会使一切社会问题和矛盾得以解决。“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不断增长、国家综合国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我国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就业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削弱了政府对于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分配职能,增强了市场自身调节功能。政府一方面提供服务,另一方面采取监管的手段予以规范。结合我国目前就业压力大的具体情况,我们要认真分析形势,研究对策。就业问题的重点包括三个方面:就业、再就业、农民工就业。我们一方面要安置每年几百万的应届毕业生,还要解决由于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重组原因而形成的大批下岗失业人员以及“4050”人员的再就业问题,还要关注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现实问题。“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快车道”。但与此同时,我国就业现状及就业形式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象也较明显的表现出来。如不加以研究分析和采取有效措施,势必会对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阻碍。就业问题解决的不好,会直接影响到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我们应该将过去的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转变到以创造就业为重要内容的经济增长,即以就业为中心的、兼顾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从实行城乡社会统筹;采取措施,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服务业;建立完善覆盖面广的综合性社会保障体系;控制人口;提高教育水平等方面,科学的处理好劳动力就业与经济持续发展的关系,使就业成为促使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使我国的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周靖祥[10](2012)在《中国内外经济发展失衡研究》文中认为中国30余年(19782011)经济增长创造年均10.1%的速度奇迹,同时经济发展失衡问题也在不断恶化,主要体现在城乡差异、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的地区差异;在城市化、工业化和全球化冲击下,外部经济同样面临多重发展困局,急需谋划破解思路。①基于持续7年多的实地调查(经济学直觉获取和真实经济发展问题把握),展开广泛而深入的实证和理论研究,寻找中国经济发展失衡“警报”解除的政策措施,构想未来发展道路和可能出现的情景。本研究的失衡立题包涵了更为宽泛的内容,试图构建立足于中国发展实情的失衡经济学理论研究体系——人本位主义经济学,同时也是立于中国背景的开放宏观经济学一部分;本研究基于我们已有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和梳理,“人口(人)”变量贯穿全文的论述,并从多视角展开论述。我们研究的初衷和归宿是将各种失衡(概括为内外发展失衡)纳入到统一的研究框架内,全文分析贯穿着“一般均衡分析”思想,依此设计而逐步展开论述。本研究的发现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被拔高”的短期增长导致长期经济发展不可持续,且陷入了“增长导致失衡,失衡又催生不稳定的增长”经济系统运动怪圈,形成的路径依赖倒逼当局做出“适应性”的政策调整和管理措施调适,结果使得增长总是在内外失衡困局中匍匐式地滚动前行。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正被各种失衡因素所困扰着,短期内不太可能彻底祛除去失衡潜在的风险威胁,长期走向则是平衡发展之路,与之回应的经济学问题探索更不容回避。中文题名《中国内外经济发展失衡》(英文对照的另题则为A Contribution to the Research of EconomicDevelopment),研究实现过程中采取“基于研究(理论和实证文献)的研究”的分析范式;纵横交错的比兑意在指明中国需要立足自身发展实情的经济理论,警示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研究过程的简单“经济理论借用和研究方法混用”,本无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济学理论,而应该从经济现象(问题)出发展开研究和抽象。论证过程参见第1、2和5章,强调中国增长和发展研究的“本土化”和问题导向。本研究还透露出一种思绪,那就是在追求效率的同时需要兼顾公平,城乡融合和区域公平,以及争取全球经济体不平等(国别歧视)条件下的公平,在大国地位确立之后更多需要思考谋强国发展之路。博士论文的很大一部分内容属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发展失衡方面的相关文献梳理,建立在个人已有研究基础上的文字内容整合意在找到“经济高增长促成失衡”判断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证据,并为中国经济发展再平衡的政策思路设计提供启发和“基准”。从失衡现象切入,再到本质探讨,最终回归失衡和平衡发展道路选择。透过于此来诠释开放宏观经济学理论研究范畴,回答如何跳出经济学研究“数学化公理化”或“最优化”陷阱,数学推导过程之前本已定格的“确定性”结论。宏观经济体系中,供求失衡关系求解是“起点又是终点”,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解释总是逃离不了广义上的“经济或权力资源如何分配”,国家公有制属性植根其中,植入经济要素的所有制结构展开探讨显然是非常关键的视角。参见第2、3、4章内容,方法论的探讨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研究和经济学研究的“灵魂”,基础还是经济实践和经济学的问题直觉。新中国60年的风雨兼程,可以简单地划分为前30年和后30年,其中前30年是举国上下拼发展,凝聚和动员全社会力量恢复建设,经济和社会在相对平衡的路径框架下得以延续。改革和对外开放30年,表现为中国融入世界与提速内部经济发展齐头并进的30年。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掉入“发展失衡陷阱”,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内外经济发展交融会使得各项失衡更为复杂,不及时应对和处理将可能导致内外经济发展长期停滞徘徊。反思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思考和建构起新的发展方式,需要设计出一套“组合拳”并加以应用才会奏效,“失衡陷阱”的表述和概念提出,不可避免触动当下中国经济的多根神经,目的是为实现平衡发展,最根本的要求则是消除认识上的多个误区。跨越分歧,凝聚共识。新古典派经济学假定经济运行处于一个平衡状态,而这被凯恩斯主义者描绘成这样一种状态:经济总是在失衡调整中趋向经济平衡点,而并非运行至平衡点后既成不变。事实上,经济学家总是在寻求一种理论共识,但是在解释中国经济运行时处处受挫;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济常理其实并不存,尤其是当既成理论在解释复杂和多变的中国经济实验时尤为如此。具体内容参见第5、6章,给出内外失衡发展研究的“政策含义”,最后部分内容主要是展望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学研究。

二、入世初期就业矛盾将加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入世初期就业矛盾将加剧(论文提纲范文)

(1)陈亮事功思想及其对现代企业发展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选题背景和意义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研究思路
    研究方法
    创新和不足
第1章 陈亮事功思想形成的背景及渊源
    1.1 陈亮事功思想形成的背景
        1.1.1 南宋时期积弊的政治背景
        1.1.2 南宋时期衰微的经济背景
        1.1.3 南宋空疏的学术背景
    1.2 陈亮事功思想形成的学术渊源
        1.2.1 先秦儒家“重行”思想的影响
        1.2.2 隋唐时期王通“王道”思想的传承
        1.2.3 北宋时期王安石、李觏的新“功利”思想
第2章 陈亮事功思想的主要内涵
    2.1 事功与道、理、德
    2.2 “王霸义利”之辨是基础
    2.3 “尊王攘夷”主张统一
        2.3.1 “夷夏之辨”的思想
        2.3.2 倡用武力,坚定统一
    2.4 改革除弊”促发展是其目的
        2.4.1 变革人治,主张法治
        2.4.2 顺抗金之业,图改革之治
        2.4.3 “重商”思想的实行
    2.5 陈亮“事功”思想的特点
        2.5.1 王霸之杂,事功之会
        2.5.2 功到成处,便是有德
第3章 陈亮“事功”思想的意义
    3.1 对南宋后期变革产生深远影响
    3.2 对南宋学风的扭转产生影响
    3.3 对后世的经世思想产生影响
第4章 陈亮事功思想对现代企业发展的启示
    4.1 对现代企业发展的启示
        4.1.1 发展法制化的现代企业
        4.1.2 发展实践派的现代企业
    4.2 对现代企业员工素质发展的启示
        4.2.1 培养员工不懈进取的精神
        4.2.2 培养学以致用,德才兼备的精神
        4.2.3 培养“能力为本”素质,注重“学为成人”精神
    4.3 对现代企业与企业之间利益信任关系的启示
        4.3.1 义利合一的价值观
        4.3.2 从义利合一到利、义、责统一
    4.4 对现代企业利益与社会公德利益之间存在矛盾关系的启示
        4.4.1 学为成人的人生观
        4.4.2 从学为成人到从商及做人
    4.5 陈亮事功思想对现代企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贸易自由化与就业调整空间差异:中国地级市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言
二 理论机制分析
三 背景与数据来源
    (一) 区域劳动力市场变动与贸易自由化发展
    (二) 数据来源和变量设定
四 经验分析策略
五 经验分析
    (一) 基准结果
    (二) 分贸易部门的分析
    (三) 稳健性检验
        1.控制前向趋势。
        2.贸易自由化指标的重新测算。
六 结论与启示
附录:

(3)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民营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与政策建议
        四、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问题与对策建议
        五、评析
    第三节 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第五节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一、本文的创新点
        二、本文的不足
第二章 理论依据
    第一节 概念厘清
        一、民营经济的概念与范围界定
        二、民营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私有经济
    第二节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
        二、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
    第三节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体系
        一、制度与制度变迁
        二、制度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体系
第三章 民营经济发展历程与制度变迁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
        一、民营经济的重生和形成阶段(1978-1988)
        二、民营经济的徘徊发展阶段(1989-1991)
        三、民营经济的稳定发展阶段(1992-2001)
        四、民营经济的巩固提升阶段(2002-2007)
        五、民营经济的冲击和成长阶段(2008-2012)
        六、民营经济的转型升级阶段和前景展望(2013 至今)
        七、民营经济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
    第二节 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变迁
        一、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二、民营经济发展正式制度的变迁与现状
        三、民营经济发展非正式制度的变迁与现状
        四、民营经济发展制度变迁的方式
第四章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制度障碍
    第一节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困境
        一、整体创新力和竞争力不高
        二、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整体不高
        三、市场竞争环境不够公平安全
        四、税费社保负担过重、融资难融资贵
        五、经营管理观念和机制不科学
    第二节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式制度及其实施机制障碍
        一、现代产权制度不健全
        二、市场准入和市场竞争制度不公平
        三、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不畅
        四、财税金融制度不合理
        五、创新激励的体制机制不完善
    第三节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非正式制度和实施机制障碍
        一、意识形态方面的制度障碍
        二、社会认知偏见障碍
        三、企业家精神激发与保护不够
第五章 基于安徽某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案例分析
    第一节 案例概述
        一、案例的选取及理由
        二、数据来源
        三、发展历史概述
        四、局限性
    第二节 案例公司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困境分析
        一、阻碍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内部因素
        二、阻碍公司在高质量发展的外部因素
    第三节 公司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正式制度障碍
        一、影响公司高质量发展中的市场准入障碍
        二、影响公司高质量发展中的产权问题
        三、影响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税收制度
        四、影响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金融制度
    第四节 公司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非正式制度障碍
        一、社会认知偏见对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二、企业家精神的弘扬对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度创新的建议
    第一节 国际经验借鉴
        一、产权制度创新的国际经验
        二、市场准入和公平市场竞争制度创新的国际经验
        三、财税制度创新的国际经验
        四、金融制度创新的国际经验
        五、创新激励制度的国际经验
        六、激发保护企业家精神的国际经验
    第二节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正式制度创新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
        二、建立健全公平宽松的市场准入与市场竞争制度
        三、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
        四、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五、完善创新激励的体制机制
    第三节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非正式制度创新的建议
        一、形成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二、尽快消除社会认知歧视与偏见
        三、激发保护和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4)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主要概念
        1.2.1 职业教育
        1.2.2 农村劳动力转移
        1.2.3 制度
        1.2.4 制度创新
    1.3 研究现状
        1.3.1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
        1.3.2 关于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提升的研究
        1.3.3 关于教育制度创新的研究
        1.3.4 关于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制度创新的研究
        1.3.5 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内容
第2章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程与新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2.1 劳动力转移相关理论
        2.2.1 刘易斯模型
        2.2.2 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2.2.3 乔根森模型
        2.2.4 托达罗模型
    2.2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形成
        2.2.1 农村剩余劳动力概念的界定
        2.2.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因
        2.2.3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式
    2.3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进程
        2.3.1 改革开放前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
        2.3.2 改革开放后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
    2.4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贡献
    2.5 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新时期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2.5.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时代背景发生深刻变化
        2.5.2 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常态
        2.5.3 国家发展战略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功能定位产生重大转变
        2.5.4 经济社会发展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发生根本性改变
        2.5.5 农村转移劳动力群体的组成发生结构性变化
    2.6 新时期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的因素
        2.6.1 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与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不匹配
        2.6.2 农村劳动转移进程中各参与主体的收益结构不均衡
        2.6.3 驱动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的制度性激励不足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涵与特征
    3.1 职业教育的功能与属性
        3.1.1 职业教育的概念
        3.1.2 职业教育的功能
        3.1.3 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特征
    3.2 职业教育服务的含义与特征
        3.2.1 职业教育服务的基本含义
        3.2.2 职业教育服务的经济学特征
        3.2.3 职业教育服务的类型
        3.2.4 职业教育服务的实施机构
    3.3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含义与特征
        3.3.1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含义
        3.3.2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功能定位
        3.3.3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学特征
    3.4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求与供给
        3.4.1 农村劳动力转移领域职业教育服务的需求
        3.4.2 农村劳动力转移领域职业教育服务的供给
    3.5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与社会价值
        3.5.1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
        3.5.2 培育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高素质劳动力资源
        3.5.3 改善农村劳动力就业与促进教育公平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及其功能
    4.1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的界定
        4.1.1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的基本含义
        4.1.2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的类型
    4.2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的构成
        4.2.1 制度安排与制度结构
        4.2.2 宏观层次的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
        4.2.3 中观层次的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
        4.2.4 微观层次的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
    4.3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需求
        4.3.1 制度产生的相关理论观点
        4.3.2 制度的需求源于对职业教育服务收益的追求
        4.3.3 阻碍职业教育服务收益的主要因素
    4.4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的功能
        4.4.1 降低职业教育服务的成本
        4.4.2 减少职业教育服务的不确定性
        4.4.3 增进职业教育服务的社会公共收益激励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机制研究
    5.1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创新理论
        5.1.1 制度创新与制度变迁
        5.1.2 制度创新的动因
        5.1.3 制度创新的主体
        5.1.4 制度创新的路径
        5.1.5 制度创新的方式
    5.2 制度创新的一般过程
        5.2.1 制度创新的基本流程
        5.2.2 制度非均衡的产生
        5.2.3 制度创新的成本——收益分析
        5.2.4 制度创新方案转化为制度安排的行动
    5.3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
        5.3.1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的界定
        5.3.2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方式
        5.3.3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模式
        5.3.4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的实施过程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行为分析
    6.1 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
        6.1.1 政府实施制度创新的基本逻辑
        6.1.2 政府的制度创新需求
        6.1.3 政府制度创新的成本—收益分析
        6.1.4 政府制度创新的实际行动
    6.2 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制度创新行为
        6.2.1 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制度创新需求
        6.2.2 农村转移劳动力制度创新的成本——收益分析
        6.2.3 农村转移劳动力制度创新的实际行动
    6.3 企业的制度创新行为
        6.3.1 企业的制度创新需求
        6.3.2 企业制度创新的成本——收益分析
        6.3.3 企业制度创新的实际行动
    6.4 职业教育组织的制度创新行为
        6.4.1 对职业教育组织作为制度创新主体的分类
        6.4.2 营利性职业教育组织的制度创新行为
        6.4.3 非营利性职业教育组织的制度创新行为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行动模型构建与制度创新行动分析
    7.1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行动模型构建
        7.1.1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活动的基本假设
        7.1.2 一个综合的制度创新行动模型
    7.2 基于“供给—需求”框架的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行动分析
        7.2.1 经济学“供给—需求”理论框架
        7.2.2 职业教育服务的“供给—需求”分析框架
        7.2.3 基于“供给—需求”框架的农村劳动力制度创新行动分析
        7.2.4 基于“供给—需求”框架的企业制度创新行动分析
        7.2.5 基于“供给—需求”框架的职业教育组织制度创新行动分析
        7.2.6 基于“供给—需求”框架的政府制度创新行动分析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主要结论、对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是制度创新的根本动力
        8.1.2 推动转移进程中职业教育服务供求活动的均衡是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
        8.1.3 制度创新的成本过高是阻碍诱致性制度创新行动的主要因素
    8.2 对策建议
        8.2.1 强化政府的强制性制度创新行为以弥补诱致性制度创新不足
        8.2.2 构建促进投资于技能形成的制度框架以增加技能型劳动力供给
        8.2.3 完善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以促进各行为主体的收益均衡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职业技能培训调研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我国增加值出口贸易拉动就业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相关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1.4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1.4.1 研究难点
        1.4.2 研究创新点
2 增加值出口贸易就业效应的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阐述
        2.1.1 增加值出口贸易概念阐述
        2.1.2 结构分解法(SDA)介绍
    2.2 增加值出口贸易就业效应的机理分析
3 我国增加值出口贸易的核算
    3.1 增加值出口贸易核算框架的构建
    3.2 数据来源及处理
    3.3 我国增加值出口贸易的总值分析
    3.4 分产业和行业增加值出口贸易的比较分析
        3.4.1 不同产业增加值出口贸易的比较分析
        3.4.2 不同行业增加值出口贸易的比较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我国增加值出口贸易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
    4.1 相关模型构建
    4.2 数据来源及处理
    4.3 我国增加值出口贸易的就业数量效应
        4.3.1 从总体上分析我国增加值出口贸易的就业数量效应
        4.3.2 从行业层面分析我国增加值出口贸易的就业数量效应
    4.4 我国增加值出口贸易的就业结构效应
        4.4.1 从总体上分析我国增加值出口贸易的就业结构效应
        4.4.2 从行业层面分析我国增加值出口贸易的就业结构效应
    4.5 本章小结
5 我国增加值出口贸易拉动就业的路径分析
    5.1 相关模型构建
    5.2 数据来源及处理
    5.3 我国增加值出口贸易拉动就业数量的路径分析
        5.3.1 我国增加值出口贸易拉动就业数量的路径分解
        5.3.2 我国增加值出口贸易拉动就业的动态分析
    5.4 我国增加值出口贸易优化就业结构的路径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相关政策与建议
    6.1 提高出口品的技术含量
    6.2 树立人力资本理念
    6.3 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增强企业竞争力
    6.4 借鉴国际经验建立新型的贸易核算体系
    6.5 颁布税收优惠政策激励企业对人力资本的投资
    6.6 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6)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动力转换背景下民营经济发展动力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 问题提出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述评
        (一) 国外文献研究述评
        (二) 国内文献研究述评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四、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
        (一) 主要创新点
        (二) 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理论基础
    一、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一) 经济增长理论
        (二) 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理论
        (三) 区域经济增长动力理论
    二、民营经济发展理论
        (一) 民营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二) 民营经济发展的作用论
        (三) 民营经济发展的动力论
    三、制度变迁理论
        (一) 强制性制度变迁
        (二) 诱致性制度变迁
    四、系统论与耗散结构论
        (一) 系统理论
        (二) 耗散结构理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分析
    一、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的历史与现状
        (一) 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的历史
        (二) 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的现状
    二、新常态下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的变动趋势
        (一) 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要求
        (二) 新常态下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
        (三) 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对民营经济的动力要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其动力分析
    一、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一) 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历史
        (二) 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
    二、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贡献比较分析
        (一) 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贡献分析
        (二) 全国范围民营经济发展的贡献分析
        (三) 发达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贡献分析
        (四) 东北地区与发达地区民营经济贡献比较
    三、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动力比较分析
        (一) 全国范围民营经济发展的动力分析
        (二) 发达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动力分析
        (三) 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动力分析
        (四) 东北地区与发达地区民营经济发展动力比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区域经济增长动力转换下东北民营经济发展动力选择
    一、民营经济在东北经济增长动力转换中的目标定位
    二、民营经济在东北经济增长动力转换中的动力作用
        (一) 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三) 区域创新驱动力量
        (四)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三、东北经济增长动力转换中民营经济发展的动力系统模型
        (一) 民营经济发展动力模型的理论借鉴
        (二) 民营经济发展动力模型的构建
    四、东北经济增长动力转换中民营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
        (一) 完善制度源动力保障系统
        (二) 优化政府外生推动力系统
        (三) 整合资源要素承载力系统
        (四) 提升创新驱动力作用系统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动力转换的障碍及对策探讨
    一、东北民营经济发展动力转换的主要障碍
        (一) 制度约束
        (二) 非制度约束
    二、东北民营经济发展动力转换的路径选择
        (一) 健全现代产权制度
        (二)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 扩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
    三、东北民营经济发展动力转换的主要对策
        (一) 加大政府扶植力度
        (二) 规划产业发展战略
        (三) 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7)包容型政府行为逻辑、治理模式与经济绩效研究 ——来自中国的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目次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思想缘起
        1.1.2 研究动机
        1.1.3 研究目的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2 文献综述
    2.1 经济发展的制度视角:制度的作用、形成与演化
        2.1.1 制度的作用与案例
        2.1.2 制度的形成与演化
        2.1.3 制度的适宜与发展
    2.2 经济发展的政府视角:政府的作用、机制与演化
        2.2.1 政府作用的三种理论
        2.2.2 政府作用的两种机制
        2.2.3 政府行为的三种选择
    2.3 经济发展的包容视角:包容的表现、内涵和测度
    2.4 总结性评述
3 包容型政府理论框架
    3.1 国家理论与政府治理
    3.2 包容型政府的定义
    3.3 包容型政府的特征
    3.4 包容型政府的内容
        3.4.1 政府治理包容
        3.4.2 经济增长包容
        3.4.3 社会发展包容
        3.4.4 思想市场包容
    3.5 包容型政府分析框架
    3.6 本章小结
4. 思想市场与经济增长:适宜制度视角
    4.1 思想市场与经济增长
        4.1.1 概念与分类
        4.1.2 特征与生产
    4.2 思想市场与技术创新
        4.2.1 内生增长理论之外:对“思想”的忽略
        4.2.2 内生增长理论缺陷:对“思想”的偏离
        4.2.3 知识积累机制
        4.2.4 人力资本机制
    4.3 适宜制度与经济增长
        4.3.1 适宜制度的功能
        4.3.2 技术(知识)特征
        4.3.3 适宜制度的最优化策略
5 适宜制度与经济发展:国际贸易视角
    5.1 文献回顾
        5.1.1 历史考察:大西洋贸易启示
        5.1.2 中国故事:通商制度的遗产
        5.1.3 适宜制度:制度与贸易互动
    5.2 制度内涵与“中国化”指标
        5.2.1 制度与制度质量
        5.2.2 “中国化”的制度质量指标与数据说明
    5.3 制度的贸易效应与实证
        5.3.1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5.3.2 平稳性单位根检验
        5.3.3 长期均衡协整检验
        5.3.4 短期动态调整检验
        5.3.5 结论与政策含义
    5.4 贸易的制度激励机制
        5.4.1 基准模型
        5.4.2 南北贸易与制度差异
        5.4.3 贸易均衡与制度优势
        5.4.4 力争上游机制
        5.4.5 甘居下游机制
        5.4.6 左右逢源机制
    5.5 结论与拓展
6 制度变迁与政府行为:产业发展视角
    6.1 文献回顾
        6.1.1 理论回顾
        6.1.2 现有研究不足
    6.2 理论模型
        6.2.1 基准模型C-P
        6.2.2 模型拓展C-P-I
    6.3 产业集聚:制度变迁与政府行为的渗透效应
        6.3.1 短期均衡
        6.3.2 长期均衡
    6.4 结论和政策含义
    6.5 产业关联:技术外溢与农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6.5.1 产业关联对农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
        6.5.2 实证分析
        6.5.3 政策含义
7 地方政府行为选择及演变:区域异质视角
    7.1 援助之手还是攫取之手
    7.2 策略性选择机制的发现:禀赋差异与理论假说
        7.2.1 基本假说与行为偏好
        7.2.2 禀赋异质与行为选择
    7.3 实证检验
        7.3.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7.3.2 数据说明与估计策略
        7.3.3 实证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7.3.4 资源诅咒再检验
        7.3.5 结论与政策含义
    7.4 策略性选择机制的拓展
        7.4.1 模型设定与新假说
        7.4.2 实证检验与新发现
    7.5 本章小结
8 我国地方政府行为及其治理绩效
    8.1 “南方崛起”中的政府
    8.2 “中国奇迹”中的政府
    8.3 实证策略
        8.3.1 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8.3.2 数据说明与估计策略
    8.4 政治周期与政府行为
        8.4.1 政治晋升竞标赛:存在与质疑
        8.4.2 政治周期与换届效应
        8.4.3 全国结果及其分析
        8.4.4 区域结果及其分析
        8.4.5 稳健性检验
        8.4.6 研究结论
    8.5 政府规模与发展包容
        8.5.1 中国政府规模的历史演变
        8.5.2 理论假说及其发展
        8.5.3 全国结果及其分析
        8.5.4 区域结果及其分析
        8.5.5 稳健性检验
    8.6 政府干预与社会福利
        8.6.1 理论假说讨论
        8.6.2 基准回归分析
        8.6.3 门槛效应检验
    8.7 本章小结
9 我国发展包容与贫困缓解:理论与实证
    9.1 贫困缓解的两种策略
        9.1.1 自上而下策略:持续增长与成果共享
        9.1.2 自下而上策略:自生能力与社会流动
    9.2 经验事实与诊断框架
        9.2.1 二次分配的经验事实
        9.2.2 包容性增长诊断框架
    9.3 实证检验
        9.3.1 变量定义与指标选取
        9.3.2 数据说明与估计策略
        9.3.3 实证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9.3.4 结论与政策含义
    9.4 包容型政府构建:一个社会流动与经济增长耦合的视角
        9.4.1 社会流动的理论解构
        9.4.2 为何耦合?:现实与意义
        9.4.3 如何耦合?:渠道与机制
        9.4.4 耦合机制构建
        9.4.5 结论与思考
10 结论
    10.1 研究结论
    10.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主要科研成果

(8)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力有效供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3.1 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1.3.2 国内研究动态综述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力有效供给的理论分析
    2.1 新生代农民工
        2.1.1 农民工的内涵
        2.1.2 新生代农民工的外延与内涵
        2.1.3 新生代农民工的类型
    2.2 劳动力有效供给
        2.2.1 劳动力供给——新生代农民工的视角
        2.2.2 劳动力有效供给——管理学与经济学的视角
    2.3 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评价
        2.3.1 工资率以外的因素的影响劳动力供给
        2.3.2 产业升级加剧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摩擦
        2.3.3 群体的高流动性引发市场“缺工”
    2.4 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力有效供给的实现条件
第三章 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力有效供给的影响因素
    3.1 制度性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力有效供给的影响
        3.1.1 户籍制度
        3.1.2 土地流转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
        3.1.3 教育制度与劳动力市场制度
    3.2 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力有效供给的个体决策与意愿——动因分析
        3.2.1 调查对象与分析方法
        3.2.2 为什么来——外出务工的动因
        3.2.3 为什么走——最近一次离职的动因
        3.2.4 为什么想最终返乡——返乡动因
    3.3 个体基本特质差异对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力有效供给的影响
        3.3.1 问卷分析方法
        3.3.2 个体基本特质差异对进城务工动因的影响
        3.3.3 个体基本特质差异对离职动因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与培训
    4.1 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界定
    4.2 职业技能对农民工就业机会和工资的影响
    4.3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困境探析
    4.4 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思考
        4.4.1 人力资本产权特征概述
        4.4.2 新生代农民工对人力资本投资的选择
        4.4.3 企业对人力资本投资的顾虑
        4.4.4 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正外部性
        4.4.5 政府干预与寻租的避免
    4.5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建设策略
        4.5.1 国际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发展趋势
        4.5.2 德国的成功模式
        4.5.3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建设策略
第五章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5.1 农民工市民化的涵义
        5.1.1 市民化的相关概念辨析
        5.1.2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意义
    5.2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
        5.2.1 市民化制度因素
        5.2.2 迁移成本因素
        5.2.3 城市融入因素
        5.2.4 家庭城市生存能力因素
    5.3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推进策略
        5.3.1 解决好产业升级与新生代农民工稳定就业的矛盾
        5.3.2 市民化的配套制度改革和创新
        5.3.3 以城市社区为中心,多途径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
第六章 新生代农民工管理变革
    6.1 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性假设
        6.1.1 对新生代农民工经济人假设的否定
        6.1.2 新生代农民工复杂的人性特征
    6.2 典型企业新生代农民工管理的启示
        6.2.1 海底捞的成功经验
        6.2.2 富士康的管理反思
    6.3 新生代农民工的综合激励方式
        6.3.1 经济激励
        6.3.2 工作激励
        6.3.3 心理激励
    6.4 企业与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契约关系的构建
        6.4.1 塑造共同愿景
        6.4.2 做好职业生涯管理
        6.4.3 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本管理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9)以就业为中心的人力资源政策研究 ——以A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论文主要论述内容和框架
第2章 就业基本概念和涵义
    2.1 就业的基本概念
    2.2 就业的基本涵义
    2.3 就业的基本理论
第3章 实施以就业为中心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3.1 就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一
    3.2 现阶段我国实施以就业为中心的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第4章 我国就业状况的研究与分析
    4.1 我国十五至十二五期间的就业状况
    4.2 我国十二五期间(2011年-2015年)就业形势分析
    4.3 我国当前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基本情况
    4.4 2015至2020年中国的就业趋势预测
        4.4.1 劳动力资源分析预测
        4.4.2 劳动力供给分析及预测
        4.4.3 劳动力的需求预测
        4.4.4 劳动力供求平衡状况预测分析
        4.4.5 2015至2020年我国就业总体趋势
第5章 A区实施就业为中心的人力资源政策
    5.1 A区基本概况
    5.2 A区基本就业形势概述
    5.3 A区就业形势分析
        5.3.1 就业矛盾突出
        5.3.2 就业环境进一步优化
    5.4 A区就业政策的启示
第6章 影响劳动力不能充分就业的主要因素
    6.1 产业结构调整
    6.2 国有企业改革
    6.3 国有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6.4 我国中小型企业发展面临难题
    6.5 社会保障能力不足
    6.6 就业的短期行为和不稳定性
    6.7 服务业发展滞后
    6.8 城市化和乡镇企业发展缺乏政策支撑
    6.9 中小企业发展动力不足
    6.10 贸易的影响
第7章 以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发展的主要战略措施
    7.1 实施整体性就业促进政策措施
    7.2 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和方式
    7.3 建立全国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
    7.4 建立全国性的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体系
    7.5 促进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以及新兴服务业的发展
    7.6 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7.7 切实帮助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
    7.8 进一步加大职业培训力度
    7.9 立法保护产权
    7.10 控制人口
    7.11 提高职业教育水平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中国内外经济发展失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学术研究基点
        1.1.2 平衡发展和改革实践诉求视角
    1.2 界定失衡与平衡发展
        1.2.1 失衡、均衡与平衡概念理解
        1.2.2 内外经济发展失衡
    1.3 透过中国模式及争论探讨失衡
    1.4 主要研究工作及创新
        1.4.1 研究内容框架
        1.4.2 主要工作及意义
        1.4.3 主要创新之处
2 经济发展失衡研究的基础理论及文献支持
    2.1 理论研究基础和方法论
        2.1.1 经济增长理论研究
        2.1.2 经济发展理论研究
    2.2 增长经济学与失衡评判
        2.2.1 经济增长的量化及认知
        2.2.2 增长波动与总量失衡
    2.3 发展经济学和失衡审视
        2.3.1 如何衡量发展
        2.3.2 中国改革与发展失衡
    2.4 本章小结
3 内外经济发展失衡特征事实和研究总结
    3.1 总量失衡与结构失衡
        3.1.1 经济总量失衡
        3.1.2 结构性失衡
    3.2 区域失衡与地区差距:地方竞争
        3.2.1 区域失衡发展历程及特征事实
        3.2.2 从“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到“赶超”
        3.2.3 区域发展与失衡的机理解释
    3.3 城乡失衡与收入分配
        3.3.1 城乡失衡发展及收入不平等的事实描述
        3.3.2 非均衡发展的理论总结
    3.4 外部失衡与内部失衡的统一解释
        3.4.1 开放经济发展视角理解外部失衡
        3.4.2 国际收支不平衡与内外失衡
        3.4.3 外部失衡的内因考察
        3.4.4 中国内外经济发展失衡的一般性解释
    3.5 本章小结
4 开放条件下的发展失衡的动态趋向:内“因”外“挫”
    4.1 土地与增长、发展的关系
        4.1.1 来自理论启示的中国解读
        4.1.2 土地推高经济增长和未来发展大转型
        4.1.3 制度和体制研究大背景:土地与户籍制度设计
    4.2 世界格局演变及亚洲发展展望
    4.3 亚洲国家发展的绝对优势:人口总量与结构
        4.3.1 中国、日本和印度人口和经济发展扫视
        4.3.2 中国的亚洲地位与人口转变
    4.4 大国经济发展忧思:外资和外贸视野下的中国地缘经济安全
    4.5 本章小结
5 中国内外经济平衡发展路径选择与对策思路
    5.1 扭转思路,突破认识局限
        5.1.1 发展拐点和跨越
        5.1.2 改革时点和方向
        5.1.3 超越“经济”认识“社会”:以改革促发展
    5.2 投资平衡为先导,破除区域失衡——资本和劳动配比
        5.2.1 投资的地区和城乡平衡
        5.2.2 城乡与区域联动的平衡之路
    5.3 一揽子市场化改革计划:界定市场竞争和政府调控的边界
        5.3.1 辩证看待以财政为平衡之手破除失衡
        5.3.2 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价格形成机制
        5.3.3 汇率调整与金融市场化改革的相机推进
    5.4 注重社会建设,超越发展经济的认识局限:城市化之路
        5.4.1 中国城市化认知
        5.4.2 注重公平与效率的收入分配平衡和消费平等
        5.4.3 提升农转非居民城市社会适应性的思路
    5.5 消除外部失衡:外部经济发展思路
    5.6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研究论述的实地调研和论文(已发表、即将发表、工作论文)以及课题支持
        A.1 专着和课题报告
        A.2 已发表部分论文
        A.3 评论文章
        A.4 部分与博士论文相关的工作论文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满足答辩要求)
    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导师主持)的科研项目
    D. 学术奖励

四、入世初期就业矛盾将加剧(论文参考文献)

  • [1]陈亮事功思想及其对现代企业发展的启示[D]. 谭斯浩. 湘潭大学, 2020(02)
  • [2]贸易自由化与就业调整空间差异:中国地级市的经验证据[J]. 何冰,周申. 世界经济, 2019(06)
  • [3]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D]. 王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9(09)
  • [4]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研究[D]. 万军.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5]我国增加值出口贸易拉动就业的路径研究[D]. 周杰. 江苏大学, 2018(05)
  • [6]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动力转换背景下民营经济发展动力问题研究[D]. 马嵩.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4)
  • [7]包容型政府行为逻辑、治理模式与经济绩效研究 ——来自中国的经验[D]. 文雁兵. 浙江大学, 2014(08)
  • [8]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力有效供给研究[D]. 余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3)
  • [9]以就业为中心的人力资源政策研究 ——以A区为例[D]. 刘世隽. 西南交通大学, 2013(01)
  • [10]中国内外经济发展失衡研究[D]. 周靖祥. 重庆大学, 2012(06)

标签:;  ;  ;  ;  ;  

入世初期就业矛盾加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