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区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思考

郊区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思考

一、对城郊卫生院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王鑫宇[1](2021)在《城郊区域医养结合模式研究 ——以辽南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和农村及城郊地区医疗资源缺失的大背景下,农村及城郊地区的医疗资源和专业养老资源很难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同时我国现阶段大力推行医养结合模式,一种适合城郊区域的医养结合模式有可能解决农村、城郊医疗养老的一部分问题。城郊区域区位特殊,向下连接远郊农村,向上连接中心城市,既能享受到城市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的辐射,同时又存在为远郊农村提供服务的可能,所以在城郊建设医养结合设施能够同时顾及到城市、农村、以及城郊本身的医疗、养老需求,本文从建筑学的角度出发,经过对辽南地区进行调研和分析,运用多种理论,研究在城市边缘区域发展医养结合模式的可行性,并总结出该种模式下医养结合设施的模式特点、区位要求和空间特点。通过研究现有的文献资料和国内现状,发现医养合作是我国在城郊区域建立医养结合模式的一种较为可行的方式,同时对老年人日常医疗设施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以简单诊疗为主,对大型医院的专业诊疗使用频率较低,所以在该模式下医养结合设施内设置简单诊疗功能空间便足以满足绝大部分老年人的日常医疗需求,在医养合作的模式基础上,专业诊疗则通过与周边大型医院合作来完成。在此医养结合的基本框架下,通过调研、分析和参考相关案例,确定城郊区域医养结合模式的具体特征,确定城郊医养结合模式的主要服务对象和具体功能需求,并结合对老年人的医养需求调研和分析结果确定该模式下医养结合设施的区位特征、服务类型、功能需求和空间特点,并对在该模式下的各个功能空间的需求和特点做具体说明。最后选取调研区域内某既有养老设施进行改造设计,进而直观地阐述城郊医养结合模式和该模式下的建筑需求及特点。

石萌[2](2020)在《基于生活圈理论的济南市城郊型乡镇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对城镇公共资源的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各地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均衡、不充分的现象,尤其对于中心城边缘区域的城郊型乡镇来说短板更为凸显。随着城郊型乡镇在城市空间、生活方式等方面与中心城区逐步融合、趋同,现行乡镇公共服务设施的相关配置标准及导则已不再完全适用。生活圈理论作为我国推进网格化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得以快速地在全国各地的城市规划领域推广开来,多地政府已发布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并在城市规划管理中广泛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这一理论的实践还较少地应用于乡镇规划中,多数地区尚未将城郊型乡镇纳为生活圈的实践对象。本文拟通过对济南市城郊型乡镇现状公共服务设施的全样本数据分析,总结归纳现状特征及主要问题,并对现行乡镇公共服务设施方面的国家标准及导则进行归纳整合,此基础上运用生活圈理论提出城郊型乡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建议,并将济南等城市制定的生活圈规划导则中较为新颖、实用的内容纳入其中。同时,结合三类生活圈圈层的划定对各圈层需配置的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界定。此外,文章还将以济南为例,对不同功能类型的城郊型乡镇分别提出具有针对性配置建议,以期填补生活圈规划导则在城郊地区的空白,并为城郊型乡镇公共服务设施标准及导则的更新修订提出合理化建议。

乔美月[3](2020)在《基于农家休闲养老模式的张家口城郊乡村改造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老龄化人数的上升,城市的养老压力也在不断增加,养老问题被公众所关注。与此同时,城郊中小型乡村由于产业结构的单一化以及劳动人口的流失等问题出现了空心化现象,大量农宅被闲置。综合上述两类社会问题,农家休闲养老模式在探索中被提出。该模式为传统养老模式的有益补充,是城市退休老年人群到距离适宜、环境优美的乡村进行休闲养老的方式。因此,在农家休闲养老模式的指导下对城郊中小型乡村进行改造设计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张家口市区养老现状调研出发,对张家口市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老年人进行农家休闲养老模式的意愿及基本需求。接着,对张家口市适宜发展农家休闲养老模式的城郊乡村进行筛选比较。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张家口市发展农家休闲养老模式的城郊乡村比较模型,根据准则层影响因素的权重分析某限定条件下各城郊乡村发展农家休闲养老模式的优势与劣势。并结合老年人的需求、张家口市城郊乡村现状提出张家口市城郊乡村发展农家休闲养老模式的改造策略。最终选择张家口市适宜发展农家休闲养老模式的城郊乡村进行改造设计。本文最终的研究目的是对农家休闲养老模式和对城郊乡村改造的研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补充,也能够对未来城市养老问题的解决和城郊乡村的改造设计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许婉彤[4](2020)在《兰州市医疗服务空间可达性及资源配置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于“十三五”医疗改革中提出的我国卫生资源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匀等社会问题的背景下,为促进居民就医公平公正,坚持医疗服务供给的公平与效率相统一,本文以空间和需求两个角度,选择西北地区代表性省会兰州市作为研究区,通过评价兰州市平日医疗服务空间可达性,分析平日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状况,研究急救医疗服务的可达性和急救资源的配置优化等方面内容,整体分析兰州市医疗卫生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兰州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规划提出建议。方法包括:使用改进型两步移动搜索法评价兰州市平日医疗服务空间可达性;基于基尼系数和洛伦兹曲线评价兰州市平日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采用数据统计计算和对比的方法分析兰州市平日医疗卫生资源供需关系;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兰州市急救医疗服务可达性和交通拥堵对可达性造成的影响;使用区位配置模型提出急救医疗资源配置优化方案等。研究发现:(1)兰州市医疗服务空间可达性差,空间差异较大。兰州市大部分地区的空间可达性等级为一般及以下,因此兰州市空间可达性相对较差。其中,北部地区空间可达性比南部地区差,四个核心区主城区的大部分地区、红古区部分地区和一些小区域的空间可达性等级为极好,其他大部分乡村地区医疗可达性等级一般偏差。(2)兰州市医疗服务空间可达性城乡差异明显。城镇地区绝大多数的居民和地域面积都分布在空间可达性等级极好和好的地区;乡村地区有64.5%的人口和24.2%的地域面积分布在空间可达性等级极好和好的地区,有35.5%的居民和75%的地域面积分布在空间可达性等级不理想的地区。(3)兰州市平日医疗资源配置空间差异明显。需求角度下门诊服务无法满足大多数居民的需求,供需不平衡较严重的地区集中在永登县和榆中县;住院服务可以满足大多数居民的需求,供需不平衡现象出现在永登县城区域;兰州市目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开放的医疗资源在甘肃省和兰州市发病率情景下可以满足需求,在武汉市和湖北省发病率情景下存在供需不平衡现象。供给角度下等级医院门诊服务供需不平衡比例超过80%,大多数基础医疗设施可以达到供需平衡;住院服务供需不平衡现象主要体现在二级医院。医疗资源配置城乡同样存在较大差异。(4)兰州市医疗资源按人口分配公平,按地域面积分配不公平。床位资源按人口分配的基尼系数是0.1830,卫生技术人员资源按人口分配的基尼系数是0.2461,床位数按地域面积分配的基尼系数是0.6106,卫生技术人员数按地域面积分配的基尼系数是0.6080,由基尼系数分析,医疗资源按人口分配城乡差异较小,按地域面积分配城乡差异较大。(5)交通拥堵对院前急救服务可达性有影响。高峰时期居民获取院前急救服务所需平均时间和最长时间比平峰状态下分别增加10.6%和14%。(6)兰州市急救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急救站点分布过于集中,各站点之间形成的服务区重叠面积大。

赵明明[5](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城郊涉农街道生态宜居现状及其治理研究 ——以G街道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升级,关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其中“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关键。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典型引路”优先支持城郊农村区域实现振兴。最早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也是多基于对城郊农村区域的观察,体现出城郊农村区域振兴的先行性。本文以城郊涉农街道生态宜居的现状及其治理为研究主题,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通过文献研究法,深入把握乡村振兴战略中“生态宜居”的具体要求。“生态宜居”包含“生态”和“宜居”两个层面的要求,其中“生态”主要涉及人居环境,人文环境;“宜居”主要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在此基础上,对城郊涉农街道——G街道生态宜居现状及其治理进行具体案例分析。通过实地调研法,半结构化访谈法,真实了解G街道生态宜居的治理现状,并从多主体治理角度出发,发掘其实现生态宜居的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成因分析。针对以上生态宜居的治理问题,借鉴国内优秀涉农街道生态宜居的治理经验,结合多中心治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提出城郊涉农街道实现生态宜居的多元化治理路径。首先,涉农基层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基层政府行政人员学习和树立治理观念;建立健全街道环境污染治理长效机制;公私合作完善优质基础设施建设。其次,涉农街道相关企业发挥引领作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投入资金参与生产生活污染整治工作。再次,涉农街道社会组织发挥基层服务作用:提供有针对性的公共服务;提升社工的专业服务能力。最后,涉农街道居民发挥主体作用:提升街道居民思想文化素养;积极参与涉农街道公共事务;加大乡土文化宣传保护力度。

孟根[6](2019)在《城郊村适老性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以武汉黄陂区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城乡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趋严重,我国正面临着老龄环境建设需求扩大与社会养老负担加剧的双重压力;同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的养老观念、养老需求逐渐发生变化,传统家庭式、机构式的养老模式受到挑战,乡村养老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其中,城郊乡村以其区位交通优势、自然景观特点和乡土文化特色成为乡村休闲养老、乡村长居养老的先行区,是如今缓解城乡老龄化压力的重要途径。然而,我国的城郊村适老标准建设远远滞后于其适老产业、适老服务发展。鉴于此,本论文建立一套判断城郊村适老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以期填补乡村适老性评价研究领域的空白,为城郊乡村养老地选址与建设提供参考。本论文就城郊村适老性评价体系构建和应用展开研究。首先,根据城郊村适老性评价体系构建的诉求、需求与要求,明确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阐释相关概念和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制定研究框架。并通过文献综述,了解城郊村的特征,学习、借鉴适老性评价方法与内容;结合相关理论,确定出城郊村适老性评价体系的核心内涵。其次,通过案例总结,梳理城郊村适老资源的5大要素,建立了评价指标的基础框架;通过文献阅读与频数统计,初步识别出41项评价因子;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到评价指标遴选的271份基础数据;通过因子分析(SPSS),提取出11项公因子,并筛选出35项评价指标,作为最终的城郊村适老性评价指标。再次,构建了城郊村适老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分为1项目标层(A)、5项准则层(B)指标、11项要素层(C)指标、35项指标层(D)指标;应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值,并设定出四分制打分方式和35项评分标准。以指标加权总分,制定出评分和定级两类评价结果的标准。最后,选取武汉市黄陂区的龚家大湾、中分卫湾、茨林罗湾进行适老性评价,得出三者均具有适老发展潜力,并将其划定为一级、二级、三级城郊适老型村庄,从而提出“修补”、“优化”、“完善”三级规划建议。检验了评价体系的实用性。

刘林[7](2019)在《西安城郊乡村转型研究 ——基于空间与功能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高速发展。郊区作为以服务城市为主要功能,与城市联系密切的城乡过渡区域,随着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城市用地的不断扩展,其功能内涵和空间范围也在不断变化。郊区的过渡性,决定了其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之成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保障粮食安全等多个宏观战略实施的空间载体,从而使郊区功能及其空间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着复杂的演化过程,准确把握这种演化规律,有利于科学的引导城乡发展,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功能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在分析郊区功能内涵和空间演化特征及过程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了城郊乡村转型的“区域—村域”两个尺度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遵循“概念—特征—机理—模式”的研究范式,以西安为例,开展了大城市郊区以土地利用转型为表征的城郊功能转型研究。通过考察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市郊区宏观和微观两个尺度上乡村转型特征,解析了影响城郊乡村转型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提出了城郊乡村发展模式。本文形成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随着城市的发展及其对郊区需求的变化,郊区的空间范围与功能结构不断地发生演化,各种功能空间也不断地发生位移。农用地向建设用地转变并协同增减是郊区乡村土地利用演变的总体特征,并体现在功能用地面积变化、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提高和空间圈层波浪式外扩位移等多个方面。期间,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生活配套和生态服务四类功能的服务能力与价值均不断提高。其中,农业生产功能由粮、蔬生产基地转变为果、蔬、粮综合生产基地,工业生产功能在乡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降低,生活及生态服务功能的构成则日益丰富。农业生产功能空间形成“圈层+板块”的分布格局,工业生产功能空间集中化和规模化态势明显,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则在特定化与泛在化的基础上呈现出综合化特征,生活功能空间则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变且距城市越近转变越明显。城郊乡村区域主导功能经历了“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生态服务”的转变,中心城市空间与功能的拓展,都市区发展需求的不断提升是城郊乡村功能演变的主要原因。(2)从构成城郊乡村的基本单元——村域尺度考察,其功能与空间演变除符合前述郊区整体特征外,由于各村间区位交通及资源禀赋的差异,还形成了不同的功能类型。其中,近郊区村域依托良好的交通及区位条件,形成了旅游休闲或乡村工业为主的村域功能,并由于村域自身及周边资源禀赋差异出现了多种经济类型(如农家乐、文化旅游、纸箱加工、家具加工等);远郊区村域的功能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但部分村庄依托其周边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等自然、人文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形成了休闲服务功能。不同功能类型的村域形成了与之匹配的用地结构和农户收入结构,但微观村域的消费观念和关系网络并未随功能演变和农户的收入变化而出现明显分化。(3)大城市城郊乡村功能与空间演变是规划政策调控下的空间用途管制与市场机制作用下的资源有效配置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在“内外互馈”机制下实现“路径创造”,在这个过程中,郊区功能的变化导致空间响应,推动功能空间演变。其中,郊区的生态服务功能日益凸显,应遵循生态地租的理论指导功能空间布局。“内外互馈”机制包括外部动力主导下影响城郊乡村转型各要素之间的“内外互动”机制和城郊乡村“区域—村域”的“作用反馈”机制。内外互动机制是指在外部动力主导下,“自身条件—外部环境”要素综合作用改变城市与乡村的互动关系,引发城郊乡村区域空间及其表征的功能演变的“自上而下”复合作用过程。不同影响因素在城郊乡村转型过程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作用反馈机制是指上述外部影响因素作用于不同交通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条件的村域,改变村域的发展要素构成,实现村域功能与土地利用变化,进而构筑宏观区域整体功能和空间结构的微观村域“自下而上”“螺旋上升”式反馈过程。所谓路径创造是指改革开放以来,城郊乡村发展突破了对计划经济时期集体经济制度下的乡村发展路径的依赖,实现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乡村发展路径创造——城郊乡村功能转型及其空间响应。基于西安郊区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不断提高的特征,本文提出西安城郊乡村生态地租竞租曲线的假设,在这一假设下付租能力呈现出随着与城市中心距离增加先快速下降,转而逐渐上升的态势。(4)城郊乡村不同村域所处的区位不同,资源禀赋各异,导致驱动村域发展的主导因素不同,进而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就西安郊区而言,存在包括政策驱动、技术驱动、需求拉动和综合驱动四类乡村发展模式。不同乡村发展模式对应的典型村域在不同的影响因素互动作用下形成了不同的功能特征及空间结构。

陈香媛[8](2019)在《居家养老模式下西安城郊型乡村社区居住环境适老化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居住环境作为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空间场所,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日渐加剧,在其构建和优化过程中需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提升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加强适老化设计。尤其是农村空巢老人的激增使得农村的养老问题逐渐凸显。农村在经济、管理体制以及观念等种种因素的制约下,居住环境和适老化设计方面往往忽视老年人的身心需求,无法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养老环境。农村老年人也更加倾向于在熟悉的环境中安度余生,这种“需求导向性”选择使得居家养老成为农村养老的主要趋势。另外,随着国家近年来对乡村建设的重视和适老化概念的倡导也使人们开始逐渐关注农村老年人的居住环境问题。本文运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式,以西安城郊为研究区域,以居住环境的适老化设计为研究对象,从居家养老的理念模式出发,构建了西安城郊型乡村社区居住环境适老化评价体系,完成了农村老年人对居家养老需求与影响因素的分析,力求满足老年人在熟悉环境中进行养老的诉求,同时改善乡村社区目前居住环境缺乏适老化设计的现状。对此,本文分六个章节进行论述。首先,通过研究我国老龄化现状和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确立了本文的研究方向。接着,通过国内外相关理论基础研究深入分析了农村养老模式、居住环境以及适老化设计三者的互动关系,论证了我国农村居家养老的可行性。第三,通过实地调研老年人的需求及居住环境现状,反映出了西安城郊型乡村在居住环境建设中的不足与可提升空间。第四,依据老年人的需求及影响居家养老的因素构建了居住环境适老化的评价体系,确定了各指标层的权重从而明确了居住环境适老化设计的重点和原则。第五,结合前文所研究的评价体系分别从宏观规划、建筑空间布局、建筑内外环境及养老服务配套设施各层指标中具体阐述了农村社区居住环境适老化设计的方法。最后,通过西安典型的城郊型乡村案例,分析了在目前城郊旅游型乡村的趋势下,如何更好的构建农村社区的居住环境,以便为老人创造良好的安老环境。通过研究,西安城郊型乡村居家养老模式可以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利用城郊天然的环境资源,结合乡村旅游的趋势从而发展都市休闲农业,配合建设高标准的农业园区以提升土地价值,通过环境建设和资源整合反向促进农村的经济效益,从而给乡村居家养老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本文的研究成果也能够为改善“居家养老”模式下农村地区老年人的居住环境提供理论和借鉴,搭建一套能满足老年人在原居住宅中安老的居住环境指标的评价体系。期望本文构建的居家养老的影响要素体系以及居住环境适老化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能为改善老年人的居住品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及策略指导,也为西安城郊型农村及相似地区的居住环境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吸引更多的人员投身到农村地区养老问题及建筑设计的研究中去、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源支持乡村建设。

张焘[9](2019)在《就地城镇化进程中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研究 ——以淮安市Q镇为例》文中认为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以小城镇为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将成为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新的加速器。就地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之间有着重要联结和特殊关系,长期以来,小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取得了显着成效,但在不同层面和环节存在着一些问题,未能有效保障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也制约了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本文以淮安市Q镇为个案,首先,从客观的政府供给情况和主观的居民满意度两方面评估该镇就地城镇化进程中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现状,将客观供给现状与相应标准进行比较,并结合主观满意度和需求情况,发现就地城镇化进程中Q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三大症结,即供给总量不足、供给结构失衡以及供给质和量的不统一。其次,从多方面深入分析造成Q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症结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思路,以期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推进就地城镇化建设。

张晨[10](2017)在《新型城镇化中城郊失地农民公共服务供给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城郊地带既不属于城市,也不属于农村,它处于我国连接二元社会结构的特殊地带、边缘地带和过渡地带,一般是各种社会矛盾的交汇区域,由此而引发出了各种城郊地带的独有问题,其中因土地被征用而产生的失地农民问题成为各种问题的焦点。在中央和地方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努力提升城镇化建设质量和内涵的背景下,城郊失地农民的公共服务供给问题成为了广大民众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成为了衡量新型城镇化质量的重要标准。对于城郊失地农民公共服务供给问题的研究,国外由于土地产权性质的不同,一般不存在失地农民这一概念,但是国外依然有许多关于城郊地区农民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研究,其主要的观点和结论依然是城乡公共服务供给须走向均等化。国内学术界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从城镇化进程中衍生的问题及其解决,到将失地农民的公共服务供给问题纳入新型城镇化质量考核体系,体现出了对于新型城镇化中有关民生等重点问题的关注。基于此,本文试图对城郊失地农民、公共服务供给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比较详细阐释了新型城镇化理论、公共服务供给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以及城乡协调发展理论,分析了新型城镇化中关注城郊失地农民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意义。接着,梳理了新型城镇化中城郊失地农民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取得的成绩,并重点指出了目前还存在的不足之处,认为主要存在城郊失地农民缺乏均等的基础教育资源、均等的医疗卫生待遇、城郊失地农民依然突出的就业问题、城郊地区公共基础设施滞后于城镇化进程以及城郊地区的公共安全保障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政府对城郊失地农民的市民素质培育不足、政府的扶持政策缺乏制度保障、城乡二元结构对农民社会保障权的限制以及城镇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等。在此基础之上,我们提出了完善城郊失地农民公共服务供给问题的对策建议:(1)坚定不移地促进城郊失地农民的市民化转变;(2)政府需全面履行城郊地区公共服务供给职能;(3)强化实施保障以推动公共服务供给政策落地;(4)以户籍制度改革为抓手打破二元结构限制;(5)依据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律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等。

二、对城郊卫生院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城郊卫生院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城郊区域医养结合模式研究 ——以辽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案例归纳法
        1.4.3 实地调研法
        1.4.4 学科交叉法
    1.5 研究框架
2.国内外基础理论与相关研究
    2.1 相关概念阐述
    2.2 基本理论
        2.2.1 环境行为学理论
        2.2.2 建筑计划学理论
        2.2.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3 医养结合模式研究现状
        2.3.1 国外医养结合模式研究现状
        2.3.2 国内医养结合模式研究现状
    2.4 城郊养老设施发展研究现状
    2.5 相关研究总结
3.辽南区域实地调研与案例研究
    3.1 辽南地区调研案例
        3.1.1 调研概要
        3.1.2 调研对象选取
        3.1.3 调研思路
        3.1.4 调研区域分布
    3.2 医养设施分布调研
        3.2.1 调研对象一
        3.2.2 调研对象二
        3.2.3 调研对象三
        3.2.4 辽南地区城郊区域医养设施汇总
    3.3 辽南区域老年人医养需求调研
        3.3.1 调研区域人群主体情况
        3.3.2 调研区域养老服务选择
        3.3.3 调研区域老年人服务需求
    3.4 案例研究
        3.4.1 案例研究一——“新宿榉园”综合福祉设施
        3.4.2 案例研究二——吉林省伊通民族医院附属养老中心
        3.4.3 医养结合建筑案例总结
    3.5 城郊区域医养结合可实施性分析
        3.5.1 辽南城郊区域医养现状分析
        3.5.2 辽南城郊区域医养结合模式可行性分析
4.城郊区域医养结合设施设计策略研究
    4.1 城郊区域医养结合模式特点
        4.1.1 医养结合模式的选择
        4.1.2 服务对象及功能需求
        4.1.3 具体模式总结
        4.1.4 快速医疗通道和服务半径
    4.2 区位特征及功能关系
        4.2.1 设施区位特征
        4.2.2 设施功能关系
        4.2.3 空间组合关系
    4.3 建筑空间特点
        4.3.1 养老居住空间
        4.3.2 诊疗功能空间
        4.3.3 护理服务空间
        4.3.4 康复功能空间
        4.3.5 休闲娱乐空间
        4.3.6 快速医疗通道
5.城郊医养结合设施改造设计
    5.1 改造案例简介
        5.1.1 机构概况
        5.1.2 区位特点
        5.1.3 功能平面
    5.2 改造设计
        5.2.1 总体空间布局
        5.2.2 各空间组团分析
    5.3 改造设计总结
6.结论与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A 辽南区域老年人医养需求调研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基于生活圈理论的济南市城郊型乡镇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公共服务设施相关概念研究综述
        2.1.1 公共服务设施的概念
        2.1.2 关于公共服务设施理论的国外研究综述
        2.1.3 关于公共服务设施理论的国内研究综述
        2.1.4 关于我国公共服务设施方面相关标准和导则综述
    2.2 生活圈相关概念研究综述
        2.2.1 生活圈的概念
        2.2.2 关于生活圈理论的国外研究综述
        2.2.3 关于生活圈理论的国内研究综述
        2.2.4 关于我国城市相关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的综述
    2.3 相关概念
        2.3.1 乡镇的概念
        2.3.2 城郊型乡镇
        2.3.3 公共服务设施
    2.4 小结
第3章 济南市城郊型乡镇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3.1 济南城郊型乡镇界定
        3.1.1 界定原则
        3.1.2 济南城郊型乡镇界定
    3.2 城郊型乡镇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3.2.1 设施空间分布
        3.2.2 设施类型及数量分析
        3.2.3 现状特征及问题总结
第4章 基于生活圈理论的城郊型乡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建议
    4.1 对现行相关乡镇公共服务设施标准和导则内容的梳理整合
    4.2 对《济南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内容的梳理
    4.3 城郊型乡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内容建议
        4.3.1 配置类型
        4.3.2 配置原则
        4.3.3 配置内容
    4.4 基于生活圈圈层的城郊型乡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内容建议
        4.4.1 生活圈圈层的划分
        4.4.2 基于生活圈圈层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内容
第5章 不同类型城郊型乡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建议
    5.1 北部产业型乡镇
    5.2 南部旅游型乡镇
    5.3 西南农副型乡镇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主要不足
    6.4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3)基于农家休闲养老模式的张家口城郊乡村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学术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老年人
        1.3.2 农家休闲养老模式
        1.3.3 城郊乡村
    1.4 研究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国外研究现状
        1.5.2 国内研究现状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2章 张家口市发展农家休闲养老模式问卷调查
    2.1 张家口市养老概况
        2.1.1 张家口市养老现状调研
        2.1.2 技术支持
    2.2 农家休闲养老模式与传统养老模式的对比
        2.2.1 传统养老模式
        2.2.2 农家休闲养老模式与传统养老模式的对比
    2.3 农家休闲养老模式特征
        2.3.1 环境优选
        2.3.2 安全便捷
        2.3.3 医疗服务
    2.4 张家口市城市老年人选择农家休闲养老模式问卷调查
        2.4.1 调查目的
        2.4.2 调查结果
        2.4.3 调查分析
    2.5 农家休闲养老模式下的老年人需求
        2.5.1 老年人需求
        2.5.2 农家休闲养老模式下的老年人需求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张家口市城郊乡村调研
    3.1 张家口市中小型乡村发展概况
    3.2 张家口适宜发展农家休闲养老模式城郊乡村
        3.2.1 环京津近郊区衰落乡村适老化再生潜力评价模型
        3.2.2 环京津近郊区衰落乡村适老化再生潜力评价模型借鉴
        3.2.3 张家口适宜发展农家休闲养老模式城郊乡村
    3.3 张家口适宜发展农家休闲养老模式城郊乡村分析
        3.3.1 政策引导
        3.3.2 城郊乡村环境
        3.3.3 城郊乡村建筑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适宜发展农家休闲养老模式的城郊乡村分析
    4.1 张家口市适宜发展农家休闲养老模式的城郊乡村分析思路
    4.2 层次分析法的应用及影响因素的确定
        4.2.1 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4.2.2 影响因素
    4.3 张家口市发展农家休闲养老模式的城郊乡村比较模型
        4.3.1 模型建立
        4.3.2 符号说明
        4.3.3 计算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农家休闲养老模式的城郊乡村改造策略
    5.1 农家休闲养老模式的主旨思想
    5.2 案例分析
        5.2.1 北京怀柔区渤海镇田仙峪村改造
        5.2.2 衢州七里乡集镇农家休闲改造
        5.2.3 浙江省杭州市岭源村改造
    5.3 基于农家休闲养老模式的改造原则
        5.3.1 扬长补短原则
        5.3.2 因地制宜原则
        5.3.3 生态平衡原则
        5.3.4 文化保护原则
    5.4 基于农家休闲养老模式的城郊乡村改造策略
        5.4.1 发挥比较优势,形成村庄特色
        5.4.2 发现村庄不足,满足基本要求
        5.4.3 根据农宅特点,提出针对性设计方案
        5.4.4 环境整合,提供养老配套
        5.4.5 以旧陈新,院落空间重构
        5.4.6 逐步推进,分期分批进行
        5.4.7 新旧共生,业态有机融合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农家休闲养老模式的城郊乡村改造设计实践研究
    6.1 基于农家休闲养老模式的城郊乡村改造设计思路
    6.2 羊房堡村现状调研
        6.2.1 羊房堡村现状
        6.2.2 羊房堡村现状分析
    6.3 基于农家休闲养老模式的羊房堡村改造设计
        6.3.1 羊房堡村的资源有效利用
        6.3.2 羊房堡村的道路改造
        6.3.3 羊房堡村公共建筑改造
        6.3.4 闲置农宅分类改造
        6.3.5 闲置院落空间重构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张家口市城市老年人进行农家休闲养老模式意愿与需求问卷调查
附录B 张家口市发展农家休闲养老模式的城郊乡村打分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4)兰州市医疗服务空间可达性及资源配置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医学地理学
        1.2.2 医疗服务空间可达性
        1.2.3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公平性
        1.2.4 急救医疗服务及资源配置优化
        1.2.5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述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环境概况
    2.2 社会经济人口概况
    2.3 交通概况
第三章 数据与方法
    3.1 研究数据
    3.2 研究方法
        3.2.1 平日医疗服务空间可达性的计算
        3.2.2 平日医疗资源空间配置供需关系的计算
        3.2.3 平日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评价
        3.2.4 急救医疗服务的可达性评价和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评价
        3.2.5 急救医疗资源的配置优化
第四章 兰州市平日医疗服务空间可达性及影响因素和医疗资源配置分析
    4.1 医疗服务空间可达性分析
        4.1.1 医疗服务可达性的空间差异
        4.1.2 医疗服务可达性的城乡差异
        4.1.3 医疗服务可达性差异的影响因素
    4.2 平日医疗资源配置分析
        4.2.1 平日就医便捷性分析
        4.2.2 需求角度医疗资源供需关系分析
        4.2.3 供给角度医疗资源供需关系分析
        4.2.4 医疗资源配置城乡差异
    4.3 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评价
    4.4 小结
第五章 兰州市急救医疗服务可达性和资源配置及优化分析
    5.1 兰州市院前急救可达性分析
        5.1.1 兰州市院前急救现状
        5.1.2 院前急救可达性结果
    5.2 交通拥堵对院前急救可达性的影响分析
    5.3 急救医疗资源配置合理性分析
    5.4 急救医疗资源区位配置优化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建议
    6.3 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乡村振兴战略下城郊涉农街道生态宜居现状及其治理研究 ——以G街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主要内容及框架
        1.4.1 研究主要内容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性
        1.5.1 研究方法
        1.5.2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城郊涉农街道的概念及特征
        2.1.2 治理的概念及特征
        2.1.3 生态宜居的概念及内涵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多中心治理理论及其应用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及其应用
第三章 城郊涉农街道生态宜居治理的现状与要求
    3.1 城郊涉农街道生态宜居治理的现状
        3.1.1 农村整体上生态宜居治理的基本情况
        3.1.2 城郊涉农街道生态宜居治理的先行性
    3.2 城郊涉农街道生态宜居治理的要求
        3.2.1 生态宜居的要求
        3.2.2 城郊涉农街道生态宜居治理的需求
第四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城郊涉农街道生态宜居治理的实证分析——以G街道为例
    4.1 G街道简介
    4.2 G街道生态宜居治理的现状分析
        4.2.1 街道人居环境现状
        4.2.2 街道人文环境现状
        4.2.3 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4.2.4 公共服务供给现状
    4.3 G街道生态宜居治理的问题分析
        4.3.1 政府治理存在的问题
        4.3.1.1 行政人员治理观念尚不深入
        4.3.1.2 人居环境污染整治力度不足
        4.3.1.3 优质基础设施供给较为缺乏
        4.3.2 企业治理存在的问题
        4.3.2.1 企业违规违法排污情况尚存
        4.3.2.2 参与污染整治工作相对较少
        4.3.3 社会组织治理存在的问题
        4.3.3.1 居民多样化服务需求不能满足
        4.3.3.2 社工服务的专业能力有待加强
        4.3.4 街道居民治理存在的问题
        4.3.4.1 参与街道治理积极性不高
        4.3.4.2 服务类活动的参与度较低
        4.3.4.3 乡土文化传承与发展不足
    4.4 G街道生态宜居治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4.4.1 政府因素:政府与社会力量合作不充分
        4.4.2 企业因素:规范化的市场机制尚不健全
        4.4.3 社会组织因素:参与公共服务力量较弱
        4.4.4 街道居民因素:思想文化素养相对较低
第五章 城郊涉农街道生态宜居的治理经验借鉴
    5.1 洪塘街道生态宜居的治理经验
        5.1.1 洪塘街道概况
        5.1.2 洪塘街道生态宜居的治理经验
    5.2 大面街道生态宜居的治理经验
        5.2.1 大面街道概况
        5.2.2 大面街道生态宜居的治理经验
    5.3 汤山街道生态宜居的治理经验
        5.3.1 汤山街道概况
        5.3.2 汤山街道生态宜居的治理经验
第六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城郊涉农街道生态宜居的多元化治理路径探析
    6.1 涉农基层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6.1.1 行政人员学习和树立治理观念
        6.1.2 建立健全街道环境污染治理长效机制
        6.1.3 公私合作完善街道优质基础设施建设
    6.2 涉农街道相关企业发挥引领作用
        6.2.1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6.2.2 投入资金参与生产生活污染整治工作
    6.3 涉农社会组织发挥基层服务作用
        6.3.1 提供有针对性的公共服务
        6.3.2 提升社工的专业服务能力
    6.4 涉农街道居民发挥主体作用
        6.4.1 提升街道居民思想文化素养
        6.4.2 积极参与涉农街道公共事务
        6.4.3 加大乡土文化宣传保护力度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乡村振兴战略下 G 街道生态宜居情况半结构化访谈提纲

(6)城郊村适老性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以武汉黄陂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刚性诉求:探索老龄事业新路径
        1.1.2 现实需求:发展城郊村养老新模式
        1.1.3 客观要求:构建城郊村适老性评价标准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城郊村
        1.2.2 适老性与适老性评价体系
        1.2.3 适老型村庄与城郊适老型村庄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相关研究综述与基础理论
    2.1 相关研究综述
        2.1.1 城郊村研究
        2.1.2 适老性评价研究
        2.1.3 乡村养老地适宜性评价研究
        2.1.4 相关研究述评
    2.2 相关基础理论
        2.2.1 资源依赖理论
        2.2.2 老龄化理论
        2.2.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2.4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2.2.5 对于本论文研究的指导意义
    2.3 本章小结
3 城郊村适老性评价指标筛选
    3.1 城郊村适老性评价指标筛选原则与依据
        3.1.1 评价指标筛选原则
        3.1.2 评价指标筛选依据
    3.2 城郊村适老性评价指标筛选思路
    3.3 城郊村适老性评价指标基础框架
        3.3.1 归纳构成要素
        3.3.2 建立基础框架
    3.4 城郊村适老性评价指标初选
        3.4.1 相关因子识别
        3.4.2 确定初选指标
    3.5 城郊村适老性评价指标遴选
        3.5.1 指标遴选的问卷设计
        3.5.2 问卷受访者基本信息
        3.5.3 问卷结果的统计分析
        3.5.4 指标遴选的最终结果
    3.6 城郊村适老性评价指标说明
        3.6.1 适老出行环境指标
        3.6.2 适老生态景观环境指标
        3.6.3 适老人文环境指标
        3.6.4 适老生活服务环境指标
        3.6.5 适老社会经济环境指标
    3.7 本章小结
4 城郊村适老性评价的体系建构与方法设定
    4.1 城郊村适老性评价体系建构的总体思路与技术路线
        4.1.1 评价体系建构的总体思路
        4.1.2 评价体系建构的技术路线
    4.2 城郊村适老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评价指标的层次结构
        4.2.2 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
    4.3 城郊村适老性评价进程与方法
        4.3.1 制定评分标准
        4.3.2 确定评分依据
        4.3.3 设定评价方法
    4.4 本章小结
5 城郊村适老性评价的实证应用—以武汉黄陂区为例
    5.1 城郊村适老性评价对象选择
        5.1.1 宏观对象选择
        5.1.2 中观对象选择
        5.1.3 微观对象选择
    5.2 黄陂区适老基础条件分析
        5.2.1 适宜城乡要素流通的区位条件
        5.2.2 适宜老年群体康养的环境条件
        5.2.3 具备培育老龄产业的用地条件
        5.2.4 推进养老市场化发展的经济条件
        5.2.5 保障老年人生活安定的社会条件
        5.2.6 具备从事养老行业的人力资源条件
    5.3 黄陂区村庄适老性评价
        5.3.1 胜天村龚家大湾适老性评价
        5.3.2 王棚村中分卫湾适老性评价
        5.3.3 白塘村茨林罗湾适老性评价
        5.3.4 黄陂区三个村庄适老性评价结果的总体分析
    5.4 黄陂区适老型村庄分级规划建议
        5.4.1 一级城郊适老型村庄规划—“修补适老环境要素”
        5.4.2 二级城郊适老型村庄规划—“优化适老环境品质”
        5.4.3 三级城郊适老型村庄规划—“完善适老环境条件”
    5.5 本章小节
6 结语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7)西安城郊乡村转型研究 ——基于空间与功能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实践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关键科学问题
        1.2.3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述评
        1.3.1 土地利用转型研究
        1.3.2 乡村多功能研究
        1.3.3 城郊乡村转型
        1.3.4 研究述评
    1.4 研究区选择与概况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与数据
        1.5.3 技术路线
    1.6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城郊乡村转型研究架构
    2.1 概念解析
        2.1.1 郊区
        2.1.2 城郊乡村
        2.1.3 乡村转型
    2.2 理论基础
    2.3 城郊乡村转型分析和解释框架
        2.3.1 城郊乡村转型“区域—村域”多尺度分析框架
        2.3.2 城郊乡村转型“要素—机理”多维度解释框架
    2.4 城乡关系演变历程
        2.4.1 城镇化起步阶段——“城乡分离”
        2.4.2 快速城镇化时期——“以乡举城”
        2.4.3 城镇化成熟阶段——“城乡融合”
    2.5 城郊乡村功能构成
        2.5.1 郊区功能内涵分析
        2.5.2 西安城郊乡村功能构成
    2.6 城郊乡村范围界定
        2.6.1 郊区范围内涵分析
        2.6.2 西安城郊乡村研究范围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安城郊乡村转型特征——区域尺度
    3.1 空间转型特征
        3.1.1 城郊乡村区域尺度空间转型态势
        3.1.2 耕地与建设用地呈现逆势协同演化
        3.1.3 城郊乡村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显着分异
        3.1.4 城郊乡村空间转型呈现圈层分布特征
    3.2 功能转型特征
        3.2.1 农业生产功能不断分化
        3.2.2 工业生产功能趋向极化
        3.2.3 生活功能按行政区分异
        3.2.4 生态功能构成日益丰富
        3.2.5 主导功能由生产转为生态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安城郊乡村转型特征——村域尺度
    4.1 空间转型特征
        4.1.1 宏微观转型总体特征一致
        4.1.2 用地演化的区位分异特征显着
    4.2 功能转型特征
        4.2.1 调研村庄的经济功能不断转型
        4.2.2 经济功能随城市距离远近分异
        4.2.3 经济功能分异引发用地结构分化
        4.2.4 经济功能变迁引发社会功能分化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郊乡村转型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
    5.1 影响因素
        5.1.1 资源禀赋
        5.1.2 区位交通
        5.1.3 发展需求
        5.1.4 技术进步
        5.1.5 政策调控
    5.2 作用机理
        5.2.1 城郊乡村转型的内外互馈机制
        5.2.2 城郊乡村转型的路径创造过程
        5.2.3 城郊乡村功能转型引发空间响应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城郊乡村发展模式
    6.1 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类型
    6.2 政策驱动型
        6.2.1 “政策+能人”驱动村庄转型
        6.2.2 村域土地利用趋向集约发展
        6.2.3 土地利用投资以政府为主导
    6.3 技术驱动型
        6.3.1“技术+生产大户”引领产业升级
        6.3.2 生产设施用地和农村居民点规模同步扩大
        6.3.3 土地利用投资以村民投资为主体
    6.4 需求拉动型
        6.4.1 企业入驻实现经济发展
        6.4.2 市场主导村办企业转型
        6.4.3 经济分异引发用地分化
        6.4.4 投资主体以市场为主导
    6.5 综合驱动型
        6.5.1 社会需求变化引致村庄经济不断更迭
        6.5.2 综合因素主导乡村发展突破村域空间
        6.5.3 形成复合的投资、权属空间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8)居家养老模式下西安城郊型乡村社区居住环境适老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来源
        1.1.1 我国老龄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1.1.2 我国农村地区养老问题及养老现状
        1.1.3 农村地区居住环境适老化重视不足
        1.1.4 需求导向下的居家养老模式
        1.1.5 课题来源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课题研究的有关内容和相关概念界定
        1.3.1 居家养老
        1.3.2 城郊型乡村社区
        1.3.3 居住环境
        1.3.4 适老化设计
        1.3.5 西安城郊型乡村居住环境适老化设计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读与学科交叉
        1.4.2 实地观测考察
        1.4.3 老年人行为观察研究
        1.4.4 概念分类综述研究
        1.4.5 实例研究
    1.5 论文的思路与框架
        1.5.1 论文思路
        1.5.2 论文框架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2.1 老年人的类型特征及需求分析研究
        2.1.1 老年人的类型研究
        2.1.2 老年人的特征研究
        2.1.3 老年人需求分析研究
    2.2 养老模式及养老服务措施研究
        2.2.1 国外关于养老模式及养老服务措施的研究
        2.2.2 国内关于养老模式和养老服务体系研究
    2.3 居家养老的可行性研究
        2.3.1 居家养老待解决问题
        2.3.2 居家养老的可实施性
        2.3.3 居家养老的落实方式
        2.3.4 居家养老需求与影响因素
    2.4 居住环境适老化设计研究
        2.4.1 国外关于居住环境适老化设计的研究
        2.4.2 国内关于养老居住环境构建的研究
        2.4.3 适老化设计的必要性与依据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安城郊型乡村社区居住环境调研分析
    3.1 调研方案设计
        3.1.1 调研问卷概述
        3.1.2 调研范围及对象选取
        3.1.3 调研内容与方法
    3.2 西安城郊型乡村概况与老龄化现状分析
        3.2.1 西安城郊型乡村概况
        3.2.2 西安城郊型乡村老龄化现状
    3.3 西安城郊型乡村社区养老需求调查分析
        3.3.1 受访老人的特征分析
        3.3.2 养老意愿分析
    3.4 西安城郊型乡村社区居住环境现状调查分析
        3.4.1 乡村整体规划环境调查
        3.4.2 建筑内部居住环境调查
        3.4.3 建筑外部居住环境调查
        3.4.4 养老服务配套设施环境调查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安城郊型乡村社区居住环境适老化评价体系
    4.1 居住环境适老化的设计原则
        4.1.1 舒适安全原则
        4.1.2 识别可达原则
        4.1.3 环境多样原则
        4.1.4 文化传承原则
        4.1.5 经济适用原则
    4.2 居住环境适老化评价体系构建
        4.2.1 评价层次结构
        4.2.2 评价指标要素
        4.2.3 评价体系框架
        4.2.4 评价权重确定
    4.3 调研乡村居住环境适老化评价
        4.3.1 评价指标赋值
        4.3.2 评价分数统计
        4.3.3 评价分值计算
        4.3.4 评价结果确定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安城郊型乡村社区居住环境适老化设计方法研究
    5.1 宏观规划
        5.1.1 规划主要内容
        5.1.2 规划布局措施
        5.1.3 社区选址要素
    5.2 建筑空间布局模式
        5.2.1 构建西安城郊型乡村社区建筑的空间层级
        5.2.2 老年人独居或老年夫妻同居的空间布局模式
        5.2.3 老年人与子女多代居住的空间布局模式
        5.2.4 老年人居住与城郊旅游产业结合的空间布局模式
    5.3 建筑内环境
        5.3.1 建筑外观
        5.3.2 住宅套型
        5.3.3 公共空间
        5.3.4 细部措施
    5.4 建筑外环境
        5.4.1 道路空间
        5.4.2 交往空间
        5.4.3 休息空间
        5.4.4 景观空间
    5.5 养老服务配套设施
        5.5.1 社区服务中心
        5.5.2 卫生服务中心
        5.5.3 老年活动中心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安城郊型乡村社区居住环境适老化设计实践应用——以西安长安区上王村为例
    6.1 案例前期分析
        6.1.1 选择依据
        6.1.2 概况分析
        6.1.3 区位分析
        6.1.4 用地分析
    6.2 规划设计分析
        6.2.1 政策背景分析
        6.2.2 规划依据和原则
        6.2.3 规划理念
        6.2.4 规划布局
    6.3 建筑内环境设计分析
        6.3.1 建筑外观设计
        6.3.2 住宅套型设计
        6.3.3 公共空间设计
    6.4 建筑外环境设计分析
        6.4.1 道路交通
        6.4.2 交往空间
        6.4.3 休息空间
        6.4.4 景观空间
    6.5 养老服务配套设施设计分析
        6.5.1 社区服务中心
        6.5.2 幸福院与卫生中心
    6.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就地城镇化进程中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研究 ——以淮安市Q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国内文献综述
        (二) 国外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一) 就地城镇化
        (二) 公共服务与基本公共服务
    二、理论基础
        (一) 城镇化相关理论
        (二) 新公共服务理论
    三、研究方法
        (一) 文献法
        (二) 问卷调查法
        (三) 访谈法
    四、Q镇情况
第三章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现状
    一、基础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供给
    二、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供给
    三、文化娱乐和公共环境服务供给
    四、公共交通和公共安全服务供给
第四章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居民满意度分析
    一、基础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
    二、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的满意度
    三、文化娱乐和公共环境服务的满意度
    四、公共交通和公共安全服务的满意度
第五章 就地城镇化进程中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主要症结
    一、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
    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结构失衡
    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和量不统一
第六章 就地城镇化进程中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症结的原因分析
    一、财政资源与人力资源匮乏
    二、居民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特征复杂
    三、政府需求导向观念薄弱
    四、居民需求表达渠道狭隘
    五、社会参与力量不足
    六、监管和评估的缺位
第七章 就地城镇化进程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思考
    一、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侧
        (一) 树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基本公共服务观念
        (二) 拓宽民众表达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的渠道
        (三) 形成基本公共服务的双向决策机制
    二、加强小城镇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一) 提升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能力
        (二) 增强干部队伍工作和服务能力
        (三) 引导社会主体参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三、重视监管评估,健全基本公共服务监督和反馈机制
        (一) 加强对基本公共服务的过程监督和管理
        (二) 重视基本公共服务质量评估反馈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出版或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10)新型城镇化中城郊失地农民公共服务供给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第2章 新型城镇化中城郊失地农民公共服务供给问题的理论分析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新型城镇化的含义及特征
        2.1.2 城郊失地农民公共服务供给的含义及内容
    2.2 新型城镇化中城郊失地农民公共服务供给的理论基础
        2.2.1 新型城镇化理论
        2.2.2 公共服务供给理论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4 城乡协调发展理论
    2.3 新型城镇化中关注城郊失地农民公共服务供给的特殊意义
        2.3.1 有利于解决城郊地区的社会治理问题
        2.3.2 有利于推动城镇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2.3.3 有利于增加城郊失地农民的获得感
        2.3.4 有利于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第3章 新型城镇化中城郊失地农民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分析
    3.1 新型城镇化中城郊失地农民公共服务供给取得的初步成绩
        3.1.1 城市政府提供城郊地区公共服务的意识不断提升
        3.1.2 城郊失地农民公共服务供给法律和制度日趋完善
        3.1.3 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3.2 新型城镇化中城郊失地农民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不足之处
        3.2.1 城郊失地农民缺乏均等的基础教育资源
        3.2.2 城郊失地农民缺乏均等的医疗卫生待遇
        3.2.3 城郊失地农民就业问题依然突出
        3.2.4 城郊地区公共基础设施滞后于城镇化进程
        3.2.5 城郊地区的公共安全保障不足
    3.3 新型城镇化中城郊失地农民公共服务供给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3.3.1 政府对城郊失地农民的市民素质培育不足
        3.3.2 政府的扶持政策缺乏制度保障
        3.3.3 城乡二元结构对农民社会保障权的限制
        3.3.4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第4章 新型城镇化中完善城郊失地农民公共服务供给的对策建议
    4.1 坚定不移地促使城郊失地农民的市民化转变
    4.2 政府需全面履行城郊地区公共服务供给职能
    4.3 强化实施保障以推动公共服务供给政策落地
    4.4 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为抓手打破二元结构限制
    4.5 依据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律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对城郊卫生院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城郊区域医养结合模式研究 ——以辽南地区为例[D]. 王鑫宇.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生活圈理论的济南市城郊型乡镇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研究[D]. 石萌.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2)
  • [3]基于农家休闲养老模式的张家口城郊乡村改造设计研究[D]. 乔美月.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020(01)
  • [4]兰州市医疗服务空间可达性及资源配置分析研究[D]. 许婉彤. 兰州大学, 2020(01)
  • [5]乡村振兴战略下城郊涉农街道生态宜居现状及其治理研究 ——以G街道为例[D]. 赵明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6]城郊村适老性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以武汉黄陂区为例[D]. 孟根.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7]西安城郊乡村转型研究 ——基于空间与功能视角[D]. 刘林. 西北大学, 2019(07)
  • [8]居家养老模式下西安城郊型乡村社区居住环境适老化设计研究[D]. 陈香媛. 长安大学, 2019(01)
  • [9]就地城镇化进程中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研究 ——以淮安市Q镇为例[D]. 张焘. 苏州大学, 2019(04)
  • [10]新型城镇化中城郊失地农民公共服务供给问题研究[D]. 张晨. 湖南大学, 2017(07)

标签:;  ;  ;  ;  ;  

郊区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