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科技实现长江上游生态重建

依托科技实现长江上游生态重建

一、依靠科技 实现长江上游生态重建(论文文献综述)

倪琪[1](2021)在《基于公众参与和逐级协商的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以渭河流域为例》文中指出由于自然边界与行政界限不一致,流域生态环境跨区域管理难度日益增加。由于流域的公共物品属性和水资源的单向流动性,流域内利益相关者基于自身利益的理性思考常常陷入“囚徒困境”,上下游之间很难通过集体行动来实现流域的合作治理。跨区域流域水资源治理是一项长期工程,耗资较大且见效缓慢,仅靠某一地方政府的单个治理行为难以有效解决。目前,我国的跨区域流域治理中,生态补偿仍存在市场或政府途径选择的困境、补偿利益主体关系复杂且界定不清、补偿方案较难达成共识、公众在补偿中参与不足等问题,使生态补偿难以在大范围、多主体、长时期内达成稳定的合作共识。本文基于公众参与和逐级协商来设计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探究将公众参与纳入政府主导性流域生态补偿中的路径,在补偿政策关键问题的设计中考虑公众意愿和偏好,思考环境保护的常态化建设和流域生态补偿的长效发展。本文构建了基于公众参与和逐级协商的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的研究框架,界定了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主客体,并分别探讨了上下游地方政府的博弈行为和流域公众参与补偿行为,提出以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改善的成本收益为依据、地方政府逐级协商的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提出纳入公众意愿与偏好的跨区域生态补偿方式的设计与优化思路。并以渭河流域为例,结合1159份流域居民调研数据,运用选择实验、鲁宾斯坦恩议价模型、双栏模型、多变量Probit模型等实证分析方法,探析了渭河流域公众参与补偿行为的影响因素、测算了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动态分析了上下游地方政府之间的协商过程以及探讨了公众对跨区域生态补偿方式的选择偏好及影响因素。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以及优化跨区域生态补偿政策的对策建议。通过上述系统研究,本文主要形成了以下结论:第一,基于公众参与的补偿政策能够代表全流域利益,拓宽补偿资金来源渠道,提高补偿政策与公众需求的匹配度;上下游地方政府的逐级协商,能够解决跨区域生态补偿中相关利益主体关系复杂、界定困难等问题,使跨区域生态补偿便于实施和操作。公众参与为逐级协商提供参考和依据,逐级协商是公众利益和偏好的代表。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主体是生态系统服务受益地区,受偿主体是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地区。上下游政府之间的静态博弈策略结果表明双方自主治理时存在囚徒博弈的困境,上下游政府之间的演化博弈行为分析表明当引入上级约束和保障措施时,地方政府间长期行为能够向(保护,补偿)状态演进。第二,流域下游公众参与跨区域生态补偿决策过程分为参与意愿和参与程度两个阶段,这两阶段是两种不同的决策过程,其背后的影响机制和内在机理存在较大差异。我国长期奉行的是“政府主导型环境治理”模式,导致普通民众形成了严重的政府依赖心理。越认同保护流域生态环境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其支付意愿反倒越低。结合调研中的实际情况,发现我国公众普遍认为生态补偿应该是政府行为,当公众面对当前个人利益的损失与未来收益之间的权衡时,他们往往选择规避当前的风险而不去支付一定的补偿金额,从而支付意愿水平越低。通过强化下游公众对自身治理能力判断和感受的自我效能感、将其环境价值观内化为保护行为的个人规范,对于促进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中的公众有效参与具有重要意义。第三,以成本原则测算渭河流域上游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全成本为142133.53万元/年,其中渭河流域上游地区治理维护的直接成本估算值为35021.27万元/年,间接成本约为107112.26万元/年。即为跨区域生态补偿标准的下限。基于收益原则,借助选择实验法量化生态系统服务改善对下游使用者的收益。若流域上游地区为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发生142133.53万元/年的全成本,使得选择实验模型中的各项指标均达到实验设定的最佳状态,则今后10a流域城镇居民愿意平均每年支付1107.86元/户,高于流域农村居民的981.44元/户,这反映出相较于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具有更加强烈的改善当前流域环境现状的意愿水平。通过计算得出,陕西省渭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改善的收益为252912.96万元,即为跨区域生态补偿的上限。当上下游分别依据生态系统服务改善的成本和收益进行协商时,由于议价中的“耐心优势”和“先发优势”,下游省份在谈判过程中处于相对更加有利的地位,最终获得更大份额的净收益,这时补偿量更接近于成本原则测算的最低标准。在更加接近现实情况的有限期讨价还价博弈中,净收益份额取决于协商期限和谁在最后阶段出价。这就是讨价还价博弈中的“后动优势”。尽管下游具有先提出分配方案的“先动优势”,但弱势的上游仍然可以利用最终提出方案的“后动优势”来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第四,公众对补偿方式的选择行为实证结果表明:(1)实物、技术补偿与资金方式之间具有选择上的替代关系,项目补偿方式和技术补偿的选择具有互补关系。(2)个体特征变量中,男性选择资金补偿的方式的概率更高,女性更倾向于选择项目、技术等方式;文化程度越低的受访者更倾向于选择资金补偿这种输血式补偿方式。(3)家庭特征变量中,家庭居住地到流域的地理距离,与公众对资金补偿方式的选择之间具有显着的相关关系。(4)心理认知变量中,风险偏好程度越高,越倾向于选择项目补偿的造血式方式;越信任政府的受访者,其选择实物补偿方式的概率越大,而选择项目补偿方式的概率越小。公众对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的了解程度,对流域受偿居民选择任一种生态补偿方式均不显着。最后,本文在对研究结论进行系统性总结的基础上,基于公众参与和逐级协商,设计了我国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并提出了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政策设计与优化的相关建议,以期为破解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困境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杨均华[2](2020)在《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应研究》文中指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关系到人类的福利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森林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恢复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关键,而退耕还林工程则是中国实现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工具和抓手。生态环境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并且,生态环境既是人类赖以生存基础,又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前提条件,影响到人类福利和社会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退化、资源枯竭、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肥力下降和灾害频发的形势,中国政府在1999年开始试点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退耕还林是一项中国甚至世界范围内资金投入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政策性最强和农户参与程度最高的公共生态工程。作为一项公共政策,退耕还林的实施方案和原则分别采取“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和“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退耕还林投资是政府利用公共财政资金开展生态建设,具有转移支付功能,但其实施方案和原则又是以私人承包制为基础,农户是退耕还林的供给主体,而不是公共组织,是借助寻求私人利益的退耕户参与,有助于促进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激励。从福利经济学视角出发,农户福利改善既是生态治理的前提条件,也是生态治理的重要目标。随着退耕还林的可持续实施,政府赋予退耕还林的改善农户民生的福利目标更加突出,从生态优先,兼顾农户生产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目标,再到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和增加农民收入目标,进一步发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集中连片地区的扶贫开发、增强农业绿色生产发展能力和精准脱贫目标。可见,改善农户福利成为退耕还林工程的重要目标。那么,在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实施的背景下,退耕还林如何影响农户福利及其效果究竟如何?这是评估退耕还林工程绩效的关键所在,也是解决“三农”问题重要途径,更是优化和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实际证据。因此,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已20年有余,评估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果对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福利经济学视角,在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理论等多维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在全面地和系统地梳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构建退耕还林工程影响农户福利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在全面回顾退耕还林发展进程及其主要成效的基础上,利用长期大样本农户追踪调研数据,首先,分析退耕区农户福利动态变化现状;其次,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评估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活满意度的主观福利影响,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差分模型(PSM-DID)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的客观福利影响,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差分模型(PSM-DID)以及回归分解法探究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扶贫客观福利的影响,采用Logit模型和聚类固定效应模型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非农就业客观福利的影响;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优化退耕还林政策建议,为进一步改善农户福利状况和提高农户福利水平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本研究的结论如下:(1)通过对退耕区农户福利现状分析,在主观福利方面,退耕区农户生活满意度明显提升。退耕户的生活满意的户数高于非退耕户的户数,分别为596户和402户;退耕还林与农户平均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系数为0.0547,表现为正相关关系,散点图的趋势线的截距为1.5967,其斜度略微向右上方倾斜。在客观福利方面,首先,样本总体、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农户收入水平及增速不断显着提高,收入来源和结构呈现多样化,农户获得的退耕补贴超过农业补贴,其比较优势在逐步下降,退耕补贴呈现倒“U”型状,农户获得的年均退耕补贴为360.73元,农业补贴(包括粮食补贴、农资补贴、农机补贴和良种补贴)为98.92元,退耕补贴是农业补贴的近4倍。其次,退耕区农户贫困程度变化受到国家贫困线标准变动的影响大,随着贫困人数的减少,农户贫困内部收入分配更加不平等;农户贫困广度、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在1999~2006年间都呈现下降趋势,且贫困广度下降幅度大;在2007~2014年间农户贫困广度、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都呈现了在波动中上升趋势。最后,与非退耕户相比,退耕户的劳动力利用结构发生了显着调整。1999~2014年,退耕户外出打工投劳的均值为168天、林牧渔业投劳为均值为116天、种植业投劳均值为100天、非农经营投劳均值为36天,退耕户以土地为基础投劳为均值216天,非农就业投劳均值为204天。(2)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活满意度主观福利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就样本总体看,退耕还林工程能够改善和提高农户生活满意度的可能性。具体而言,农户若参与退耕还林,能使其生活的“不满意”和“一般”的概率分别降低3.9%和4.79%,并使农户的生活感到“满意”的概率提高52.86%。就贫困户和非贫困不同群体看,退耕还林工程不仅能够促进贫困户的生活满意度,也可以促进非农困户的生活满意,贫困户和非贫困户都从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受益,增进了两类群体的主观福利水平,并且退耕还林提升贫困户生活满意度的可能性大于非贫困户。就不同区域看,退耕还林影响不同区域农户生活满意度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其大小依次为西部地区、长江流域、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黄河流域。(3)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差分模型(PSM-DID)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客观福利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就样本总体看,在控制诸多决定因素的条件下,退耕还林工程促进农户短期收入增长和长期收入增长,其幅度分别为175元和148元,在不考虑退耕补贴的情况下,农户增收水平有所下降,但仍能实现长期收入增长;将退耕还林参与变量分解为退耕年份变量后,由于政府为强化退耕还林成果,不断出台相关政策,研究发现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增长影响存在阶段性波动,农户增收存在着年份差异。在考察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来源和结构中,退耕还林促进了农户增收来源多样化,其工资增收为38元,本地增加20元,外地增加41元外地工资贡献大;退耕后,农户经营行为变化显着,其生产经营结构调整明显,农业经营增幅为15元,其中,种植业为31元、林牧渔业12元;二三产业(非农经营)收入增幅为21元。就不同区域看,退耕还林对不同区域农户都实现了增收,但存在显着地区域性差异。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农户增收幅度依次为106元、113元、120元、64元和76元。农户生产结构、就业结构和耕地生产力对退耕还林的农户增收福利发挥了显着的中介作用。(4)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差分模型((PSM-DID)和回归分解法探究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扶贫客观福利的影响,并建立退耕还林扶贫瞄准分析指标。结果显示,退耕还林工程农户扶贫瞄准效果不高,1999~2014年的退耕瞄准率为44%,且随着工程可持续推进,退耕瞄准率整体逐步上升,最高达到2008年的59%;相应的退耕漏出率整体上为56%,且随着工程推进,漏出率在下降;退耕有效覆盖率为8%。退耕还林工程对样本总体农户扶贫效果显着,并且退耕还林工程农户扶贫效果是存在显着的年份差异和区域差异。在国家绝对贫困标准下,就退耕参与看,1999~2014年间,退耕还林扶贫效果的贡献率为1.18%。就退耕年份看,退耕第二至八年具有脱贫作用,同样地,其脱贫贡献小,脱贫效果不大;另一方面,退耕第一年、第九至十六年脱贫贡献呈反向状态。就退耕区域看,退耕参与在国家绝对贫困标准下的脱贫贡献大小依次为西部地区(11.32%)、黄河流域(9.16%)、东部地区(6.41%)、长江流域(4.17%)和中部地区(1.23%)。(5)运用面板数据logit模型和聚类固定效应模型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非农就业客观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工程,土地对农村劳动力约束得到放松,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和转移倾向较快,农户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就业参与的可能性显着提高。退耕还林促进了非农就业参与、外出务工参与和非农经营劳动参与,较未退耕户分别显着地提高了20.1%、15.7%和4.4%的可能性。退耕还林释放的部分农业劳动时间,退耕还林工程促进了农户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劳动供给,其中,外出务工劳动供给贡献大。退耕第2年至第7年对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劳动供给的促进作用逐步增强,但在之后的退耕年份,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劳动供给逐步降低,并逐步变得不显着。退耕还林工程促进了不同区域农户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经营就业劳动时间,但存在显着区域差异。

邱宇[3](2020)在《不确定条件下汀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补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补偿是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研究热点,也是理论界长期关注的议题。然而,理论研究中往往忽视了生态补偿与流域资源环境等影响因素的联动关系;产业资源消耗及排放强度的不确定性对生态补偿的影响也鲜见报道;理论生态补偿标准在实践中难以被采纳;流域水资源规划未考虑生态补偿因素,容易导致水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或远离最优状态,无法实现整个流域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帕累托最优。因此,在流域水资源规划时,应充分考虑水资源上线和环境质量底线的要求,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实现流域经济效益最大化,确定合理的生态补偿额度,促成上下游政府在生态补偿博弈中达成共识,平衡流域上下游主体利益,破解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的“囚徒困境”,促进流域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全国第二个跨省生态补偿试点流域——汀江(韩江)流域为研究对象,从生态补偿视角,充分考虑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行业水资源消耗指标及污染排放强度的不确定性、5种不同的水文径流情景、效益最大化涵盖的风险等情形下,相继采用确定性规划、区间不确定性规划、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和区间两阶段鲁棒随机规划等方法,以全流域地区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函数,研究建立汀江(韩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在流域水资源总量、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及区域最低发展水平要求的约束下,通过流域水资源在上、下游及各部门之间的优化配置,实现汀江(韩江)流域整体经济效益最大化,确定上下游合理的生态补偿额度,推进汀江流域生态补偿工作和区域可持续发展。(1)流域水资源配置确定性优化结果表明:汀江(韩江)流域总体综合经济效益为4142.50×104万元,较基准年2018年3805.33×104万元的流域总体综合经济效益提升了了337.17×104万元,升幅8.86%,流域十四个县区的经济效益均较基准年增长了4.19%13.55%;下游广东省补偿上游福建省的26927.96万元,较基础方案(生态补偿总额为5.42×104万元,其中国家补偿1.5×104万元,广东省补偿福建省3.92×104万元)相比减少了广东横向支付12272.04万元,降幅31.31%。既为流域下游生态补偿减负,同时也提升流域各县区及整体综合经济效益。确定性模型可为决策者优化水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降低流域生态补偿额度,实现汀江(韩江)流域综合经济效益最大化。(2)基于区间不确定性规划的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表明:行业水资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强度等因素在一定域值范围内波动的情景下(即区间不确定情景下),总行业用水规模和经济效益分别为[25.77,35.56]×104万吨和[3069.32,5756.79]×104万元,与确定性优化模型相比,其上限值都有明显提高,下限值都有一定程度地降低,说明行业用水规模对经济效益目标主要是正向影响,可增大行业用水规模。从不同产业部门上看,工业生产部门、市政生活部门、农业部门和生态环境部门用水规模分别为[200242.50,247940.00]万吨、[56822.94,106811.85]万吨、[269.10,345.18]万吨和[350.59,525.88]万吨,相应经济效益分别为[3001.44,5459.42]×104万元、[76.96,305.70]×104万元、[605.54,920.97]万元和0元,工业和市政部门是水资源消耗大户,工业部门经济效益贡献最大,占比达[95%,97%]。下游地区需要向上游地区支付的生态补偿为[23997.71,28640.05]万元,较确定性优化模型增加[-2977.20,1665.14]万元,可有效削减生态补偿额,减轻各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3)基于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方法的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区间不确定和五种不同水文径流情景条件下,总体经济效益下限为[3441.867,3706.47]×104万元,上限为[6560.93,6755.68]×104万元。流域整体及各县区经济效益按水文径流极丰〉丰〉平〉枯〉极枯的排序,逐级降低,水量与经济效益呈正相关。下限经济效益降低最大的为上游福建省新罗区,升高最大的为下游广东省兴宁县。上限经济效益提升最小和最大分别为上游福建省上杭县和下游广东省兴宁县。总补偿额由极枯水年至极丰水年为下限[26139.75,27712.06]万元;上限[27270.45,30005.80]万元。整体及各县区生态补偿额也按极丰〉丰〉平〉枯〉极枯排序,逐级降低,水量和生态补偿额呈正相关。(4)基于区间两阶段鲁棒随机规划方法的汀江(韩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表明:汀江流域总经济效益和生态补偿额随着鲁棒系数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生态补偿额随着鲁棒系数的增大呈下降趋势、总经济效益下降,这代表系统的稳定性增加,经济性和稳定性得到了较好地平衡。相较于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方法,汀江(韩江)流域总经济效益和生态补偿额呈下降趋势,表明区间两阶段鲁棒随机规划方法为提高稳定性和规避风险性而减少了经济效益,通过改变鲁棒值,能得到在不同风险水平和不同情境中较优的规划方案,为决策者科学的、弹性合理的规划汀江(韩江)流域水资源提供理论支撑。综上,本研究结合“三线一单”中水资源利用上线和水环境质量底线的管理要求,将生态补偿引入水资源规划,构建了汀江(韩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实现流域生态补偿与水资源配置、产业结构和污染物排放等因素的联动优化,获得流域生态补偿总额合理化和整体经济效益最大化方案,对开展流域水资源规划及生态补偿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文子健[4](2020)在《流域生态补偿居民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东洞庭湖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由于受到气候变化、江湖关系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影响,洞庭湖生态环境现状面临危机,迫切需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予以应对。本文基于条件价值法,将洞庭湖流域生态补偿居民支付意愿作为研究对象,在湖南省岳阳市东洞庭湖流域岳阳楼区、君山区、华容县、岳阳县、4个地区进行实地调研,通过面访的方式实施问卷调查,收集整理东洞庭湖流域居民的支付意愿,并对居民支付意愿采用非参数方法估值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以期能为东洞庭湖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测算提供依据和参考,完善东洞庭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促进东洞庭湖流域内水环境资源的公平利用、改善东洞庭湖水域生态环境、落实东洞庭湖流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本文采用非参数估计核算东洞庭湖流域生态补偿居民支付意愿,通过对614个有效样本数据进行演算,得出结果为114.35元/人*年,这表示东洞庭湖流域居民愿意每人每年支付114.35元给东洞庭湖流域水生态环境服务的提供者,购买东洞庭湖流域水生态环境服务。(2)基于条件价值法,为了有效分析东洞庭湖居民流域生态补偿的支付意愿,以“基本特征”“居住地特征”“水环境意识”“现状评价”“心理预期”五个影响因素类别15个影响因素对居民支付意愿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研究表明,教育层次对居民支付意愿有极显着正影响;居住地时长、水环境产权意识、政策了解度、对政府治理预期对支付意愿有极显着正影响;水质现状、植被覆盖度对东洞庭湖流域生态补偿居民支付意愿有显着负影响;居住地离东洞庭湖距离对居民补偿意愿有极显着负影响。(3)基于东洞庭湖流域居民流域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研究结论,结合目前湖南省洞庭湖流域生态补偿现状,提出四点建议:第一,加强东洞庭湖流域生态补偿的政策宣传,拓宽流域生态补偿社会公众参与途径;第二,选择合理的测算依据,科学测算东洞庭湖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第三,引入NGO补偿作为有益补充,减少东洞庭湖流域生态补偿交易费用;第四,设立统一的东洞庭湖流域环境治理和管理机构。

董一蕾[5](2020)在《白洋淀湿地生态修复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雄安新区的成立,白洋淀的生态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加强对白洋淀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发挥白洋淀湿地“华北之肾”的功能,对建设雄安新区生态城市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1月,经过党中央与国务院的同意,河北省正式发布了《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2018-2035年)》,标志着白洋淀生态环境修复已经基本完成了顶层设计,同年11月《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条例(草案)》也进入审议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白洋淀的湿地生态修复迎来了新机遇。国家与当地政府致力于彻底将白洋淀的湿地生态环境治理好,不过在修复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法律问题,影响了生态环境的治理进程。在白洋淀湿地生态修复的过程中,离不开法律的指导和保障,所以本文从法律问题的视角出发,以白洋淀生态修复法律为研究对象,在法律界定、法律主体、标准要求、制度措施四个方面逐渐深入的对其进行详细探究。通过研究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的现实状况,结合《环境保护法》及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分析发现,尽管我国在生态修复法律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法律主体的认识上存在不足,并且在解决湿地生态修复的标准与措施上缺乏针对性。对此笔者通过学习国内生态修复的成功经验和借鉴国外优秀的案例,丰富白洋淀湿地生态修复的法律主体,从污染损害责任主体、资源开发利用主体、志愿组织及志愿者三个方面构建白洋淀湿地生态修复法律主体的多元化路径;并根据现有湿地生态修复的标准要求,针对性的提出适合于白洋淀的修复标准,动用一切可能的资源,达到符合白洋淀湿地修复的预期效果;最后统筹规划白洋淀生态修复,解决以往由于缺乏法律规范导致的白洋淀生态环境不断被破坏的现状,为白洋淀生态修复提出现实可行的制度设计,自然修复方面的法律制度和社会修复方面的法律制度同等重要,完善白洋淀湿地生态修复的制度措施,使其可以遵守切实有效的法律条款,有助于树立法律的权威,也保障了白洋淀日常的治理工作顺利进行。

江文斌[6](2020)在《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技术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沿海经济带的发展,当前滨海盐沼湿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生态修复是解决滨海盐沼湿地退化的有效措施。但是,当前对于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研究相对较少,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缺乏理论和技术支持。因此本文针对滨海盐沼湿地,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工程实际案例应用、数值模拟等多重手段对滨海盐沼湿地的生态修复进行探索性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基于已有生态修复相关研究成果及滨海盐沼湿地的特点,采用文献调研等手法,从功能定位、相关原理、基本原则与步骤三方面建立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的基础理论。(2)从生境恢复的角度对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的技术内容要点及应用实例进行研究探讨,建立滨海盐沼湿地生境修复技术体系。技术内容要点方面,根据生境修复的类型,湿地生境修复技术可分为水文修复技术、基底土壤修复技术:水文修复技术可采用微地形改造、堤坝拆除、潮沟修复、生态型消浪工程建设、闸坝建设、淡水补充等措施进行水文环境的修复;基底土壤修复技术可以采用滨海盐碱土改良及土壤肥力增强等措施进行基地土壤条件的修复。应用实例方面,以团山海洋公园围海养殖型退化盐沼湿地修复为例进行盐沼湿地生境修复方案的探讨;同时,采用MIKE21建立研究区域二维水动力及泥沙模型从淹没时间及流速变化、断面潮通量、泥沙特性等方面对提出的两套生境修复方案进行了探讨。(3)从生物资源恢复的角度对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的技术内容要点及应用实例进行研究探讨,建立滨海盐沼湿地生物资源修复技术体系。技术内容要点方面,根据生物资源的类型,将滨海盐沼湿地生物修复划分为植被修复技术及其他生物资源修复技术:植被修复技术从翅碱蓬、芦苇这两种湿地优势物种切入,探究其生境及种植方法;其他生物资源修复技术主要从微生物及沙蚕的修复进行研究,探讨其修复的方法。应用实例方面,从入海河口盐沼湿地植被修复(以兴城柳河河口盐沼植被修复为例)及浅海滩涂盐沼湿地植被修复(以营口团山海洋公园滨海盐沼湿地为例)两方面对湿地植被修复技术进行了探讨。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后续的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及参考依据。

胡锦枝[7](2020)在《LID视角下结合雨水利用的居住区水景优化营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类持续的开发与建设,地球水资源被大量的消耗和污染,生态水文系统也被不同程度的打乱与破坏。于是,气候变化与旱涝灾害等问题开始逐日俱增。目前,在对国外低影响开发理念与实践的探索基础上,我国“海绵城市”的提出正是解决自身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问题的最佳思路导向。另外,由于水景以其经济、社会、环境等综合效益对于人居环境有着较大的提升作用,房地产竞相以水景设计作为其楼盘价值销售热点。然而,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许多城市水资源严重匮乏,促使居住区水景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城市居住区中水资源紧缺、水质污染问题,以“海绵城市”总方针下的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为目标,从低影响开发的本质出发,探讨雨水管理与风景园林建设的内在联系,以一种可持续的景观途径使场地恢复到开发前的水文循环状态。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和对国外的案例分析,梳理了低影响开发的国内外进展及研究现状;结合对昆明居住区的实地调研,分析居住区水景的建设现状及问题,评估居住区水景优化营造的研究价值;随后,以问题为导向、以低影响开发的本质为出发点,从宏观、中观、微观三种尺度上提出低影响开发视角下的营造策略,最后以昆明云安阳光城为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提出结合雨水利用的水景优化营造的具体思路和方案。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昆明10个居住区的实地调研,了解到目前昆明居住区水景主要存在水量不足、水质较差等问题;运用城市开放空间价值评价法(CVM)评估得出昆明居住区水景的经济价值为24951万元/a,其中,居民的月收入、受教育程度、小区水景干涸度与最大支付意愿值(WTP)呈显着线性正比关系。(2)本文围绕LID雨水利用的本质出发,从宏观上提出生态恢复的三大策略——改造地形、恢复土壤、生态重建,以构建雨水生态系统,模拟自然雨水管理过程;从中观上提出居住区雨水管理——“雨水收集-渗透过滤-调蓄储存”三大处理架构,建立雨水集流、渗滤、调蓄系统;从微观上,根据LID场地设计原则与问题导向,将“源头控制”与“末端输出”高效对接,进一步提出了居住区水景营造设计策略。(3)在对昆明云安阳光城小区进行雨水潜力、水量平衡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低影响开发理念建立“雨水集流—雨水渗滤—雨水调蓄”的系统架构,进行雨水生态系统的方案量化设计,随后对该小区进行结合雨水利用的水景优化改造,最终实现居住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的三效合一。

禹萱[8](2020)在《汶川地震重灾区近十年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与评价 ——以四川省茂县为例》文中提出川西北地区作为岷江、大渡河、沱江和涪江的主要发源地及流经区,是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该区域地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是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区域,发育有多条断裂带,成为我国最显着、最剧烈的地震活动区之一,近十年先后发生多次Ms7.0以上特大地震。其中汶川映秀于2008年5月12日发生Ms8.0地震,地震诱发的不同规模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堰塞湖等次生灾害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影响,例如植被破坏、濒危生物生境丧失、物种多样性受损、山地水土流失加剧、水源涵养功能退化等,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随着汶川地震重灾区生态重建的开展,区域内生态环境状况得到逐步恢复。虽然目前关于汶川地震重灾区生态重建的理论和方法已有一定研究成果,但基于“3S”技术,利用遥感数据动态监测并评价地震重灾区震后十年生态环境恢复状况和变化情况的研究仍比较欠缺。为此本研究以汶川地震极重灾区茂县作为研究实例区,开展汶川地震重灾区生态环境遥感信息参数提取分析与地震前后生态环境时空动态变化定量研究。本研究利用“3S”技术反演区域生态环境遥感信参数息、挖掘遥感数据的生态信息,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和最小相对信息熵理论综合评价区域地震前后生态环境状况,掌握汶川地震重灾区地震前后生态环境时空动态变化特征,提出生态修复建议,为区域灾后重建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支撑。本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利用Landsat遥感数字影像,采用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提取研究区土地利用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指数,通过建立网格实现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指数的空间化。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估算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利用Landsat遥感影像的热红外波段,采用大气校正法提取研究区地表温度分布。综合运用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土壤数据、数字高程模型依次提取降雨侵蚀力、植被覆盖因子、土壤可蚀性、地形起伏度、沟壑密度,建立土壤侵蚀模型。(2)基于生态环境遥感信息参数提取结果可知,土地利用方面,2008年研究区林地和水域面积减少的幅度最大;2013、2018年未利用地面积有所下降,同时建设用地面积不断上升,耕地面积轻微下降后有所增加;研究区土地利用综合程度由于地震影响呈先降后增趋势。植被覆盖度方面,由于地震影响,植被覆盖度降低;2013年,植被极高覆盖度区域面积明显增多;2018年,植被极高覆盖度区域面积进一步增加,但增加速度有所缓和。地表温度方面,地震影响下区域植被下的土壤裸露,裸露的土地吸收更多热量,温度朝着高温的方向移动;2013年干旱河谷的地表温度持续升高,抑制植被恢复;而2018年区域植被覆盖度提高,进而高温范围有所下降。土壤侵蚀方面,研究区土壤侵蚀主要为轻度敏感,重度敏感和极度敏感所占的比例最小。(3)选取地表温度、植被覆盖度、高程、地形起伏度、土壤侵蚀敏感性、生物丰度指数、沟壑密度和年均降雨量等8个自然条件因子与土地利用程度和人口密度等2个人类活动因子,基于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和最小相对信息熵建立生态环境综合指数评价模型。结果表明,2008年生态环境状况与2007年相比明显下降,2013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趋于好转,2018年生态环境状况继续好转。研究期间,研究区生态环境主要为优级和良级,差级区域主要分布在中部洼底乡-渭门乡一带和南部凤仪镇-南新镇沟谷地带;同时根据研究区生态环境状况的时空变化情况,提出了针对生态环境优良区、生态环境一般区和生态环境较差区的生态环境恢复建议。

祝心怡[9](2020)在《高安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改革开发以来,中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程度不断提高,城市建设同化现象也日益加深。同时人口分布过于密集和集中导致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相关问题频发,如大量的耕地和水体被城市建设所占用,林地被砍伐。而如何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结合自身地域文化特色进行合理规划布局也成为了城市建设的新命题之一。本文采用文献查阅、实地调查等相关研究方法,对高安市绿地特色地域规划进行了详细科学的考证,并最终归纳总结如何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绿地系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对高安这座城市具有深远的影响,其独特的文化元素在高安的人工环境塑造方面更是相得益彰,独具一格。高安市分布有华林寨—上游湖景区、贾家古村等着名历史文化景点,并随着历史和人文环境的演化和影响逐步形成高安独具特色的空间布局和结构。本文通过实地调查高安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地域特色的不足之处,并总结得出两方面提升意见:生态环境方面,在突出和挖掘城市周边自然资源的同时,注意对具有地域特色文化自然景观的打造;人工环境方面,结合自身城市中的产业结构进行合理的城市特色绿地空间规划。争取能找到兼顾生态、社会、经济三者效益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模式。

杨均华,刘璨,李桦[10](2019)在《退耕还林工程精准扶贫效果的测度与分析》文中提出研究目标:评估退耕还林工程的精准扶贫效果。研究方法: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双重差分法和回归分解法对该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退耕还林贫困瞄准效率较低,瞄准率为44%和有效覆盖率为8%;工程贫困户瞄准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工程显着地降低了农户贫困发生概率,脱贫效果明显,但存在显着地脱贫年份和区域差异,区域脱贫效果大小依次为西部地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脱贫不显着;退耕还林脱贫贡献小,且存在区域性差异。研究创新:基于生态文明和精准扶贫视角,在分析了工程精准扶贫机制基础上,利用17年农户追踪数据系统地评估了工程瞄准效果、扶贫效果及贡献率。研究价值:为退耕还林精准扶贫政策提供量化分析。

二、依靠科技 实现长江上游生态重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依靠科技 实现长江上游生态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公众参与和逐级协商的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以渭河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
        1.2.3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跨区域流域水资源治理研究进展
        1.3.2 国内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1.3.3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范围
        1.5.1 研究区域
        1.5.2 数据说明
    1.6 论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生态补偿机制
        2.1.2 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
        2.1.3 公众参与
        2.1.4 逐级协商
    2.2 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理论基础
        2.2.1 公共物品理论
        2.2.2 环境外部性理论
        2.2.3 协商理论
        2.2.4 公平性理论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研究框架构建
        2.3.1 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概念模型
        2.3.2 基本思路
        2.3.3 基本原则
        2.3.4 补偿的利益相关者
        2.3.5 补偿标准
        2.3.6 补偿方式
        2.3.7 补偿资金的融资方式
        2.3.8 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保障措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外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实践分析
    3.1 国内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实践分析
        3.1.1 国内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现状
        3.1.2 国内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3.2 国外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实践分析
        3.2.1 国外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现状
        3.2.2 国外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对我国的启示
    3.3 渭河流域跨区域生态补偿及治理现状
    3.4 渭河流域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3.4.1 渭河流域跨区域生态补偿的重要性
        3.4.2 渭河流域跨区域生态补偿的可行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主客体及行为分析
    4.1 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主客体分析
    4.2 跨区域流域上下游政府间博弈行为分析
        4.2.1 静态博弈分析
        4.2.2 演化博弈分析
    4.3 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的公众参与行为分析
    4.4 实证分析
        4.4.1 数据收集与变量描述
        4.4.2 模型设定
        4.4.3 实证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公众参与和逐级协商的跨区域流域补偿标准
    5.1 问题的提出
    5.2 基于公众参与的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标准上下限分析
        5.2.1 补偿上限-流域下游生态系统服务支付主体的收益
        5.2.2 补偿下限-流域上游生态系统服务受偿主体的成本
        5.2.3 补偿标准-基于鲁宾斯坦恩议价模型的协商标准
    5.3 实证分析
        5.3.1 基于选择实验法的渭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下限测算
        5.3.2 渭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上限测算
        5.3.3 基于鲁宾斯坦恩议价模型的渭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分析
        5.3.4 议价能力、协商阶段对补偿标准的影响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公众参与和逐级协商的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方式
    6.1 问题的提出
    6.2 基于公众参与和逐级协商的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方式理论分析
        6.2.1 不同生态补偿方式的界定
        6.2.2 生态补偿方式的实践经验
        6.2.3 跨区域流域补偿方式逐级协商
    6.3 渭河流域生态补偿方式选择偏好
        6.3.1 变量选择及样本统计性特征
        6.3.2 计量模型分析
        6.3.3 实证结果及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保障措施
    7.1 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的优化与建议
        7.1.1 以成本收益双视角作为跨区域协商补偿标准的依据
        7.1.2 跨区域补偿标准应充分体现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
        7.1.3 跨区域生态补偿要关注区域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7.2 针对其他相关措施的优化与建议
        7.2.1 建立上下游不同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联盟
        7.2.2 完善跨区域流域治理和补偿相关法规政策
        7.2.3 增强企业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7.2.4 培养跨区域流域保护补偿的生态价值理性
        7.2.5 充分发挥流域内社会组织的公信力和专业性
        7.2.6 建设跨区域流域的信息交流平台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数据来源
    1.5 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退耕还林工程
        2.1.2 农户、退耕户、非退耕户
        2.1.3 福利、福利分类、福利度量方法、福利效应、农户福利
        2.1.4 生活满意度、收入增长、扶贫
        2.1.5 非农就业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物品理论
        2.2.2 外部性理论
        2.2.3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福利经济学理论
    2.3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福利效应的影响机理
        2.3.1 研究视角的再诠释
        2.3.2 退耕还林工程影响农户福利效应的研究维度
        2.3.3 作用机理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退耕还林工程发展历程与农户福利现状分析
    3.1 退耕还林工程发展历程
        3.1.1 启蒙与初创阶段
        3.1.2 恢复与探索阶段
        3.1.3 试点与示范阶段
        3.1.4 启动与调整阶段
        3.1.5 巩固与发展阶段
        3.1.6 担当新任务与新使命阶段
    3.2 退耕区农户福利发展的现状分析
        3.2.1 退耕区农户主观福利的现状分析
        3.2.2 退耕区农户客观福利的现状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活满意度主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4.2 模型构建
        4.2.1 Ordered Probit模型
        4.2.2 Binary Probit模型
    4.3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4.3.1 变量选择
        4.3.2 描述性统计
    4.4 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4.4.1 .多重共线性检验
        4.4.2 退耕还林对样本总体农户生活满意度福利的影响
        4.4.3 退耕还林对贫困户与非贫困户生活满意度福利的影响
        4.4.4 退耕还林对不同区域农户生活满意度福利的影响
    4.5 稳健性检验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客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5.1 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机理
    5.2 计量模型构建与方法说明
        5.2.1 计量模型构建
        5.2.2 方法说明
    5.3 变量定义、样本匹配与描述统计
        5.3.1 变量定义
        5.3.2 样本匹配(PSM)及其匹配质量检验
        5.3.3 描述性统计
    5.4 计量经验结果与分析
        5.4.1 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5.4.2 退耕还林对农户分项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5.4.3 退耕年份对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5.4.4 退耕还林对不同区域农户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5.4.5 中介效应检验
    5.5 稳健性检验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扶贫客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6.1 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福利的影响机理分析及研究假设
    6.2 计量模型构建
        6.2.1 双差分模型(DID)的适应性分析
        6.2.2 双差分(DID)模型的构建
        6.2.3 回归分解计量模型构建
    6.3 变量设置、样本匹配、贫困判定标准与描述性统计
        6.3.1 变量设置
        6.3.2 样本匹配(PSM)及其匹配质量检验
        6.3.3 贫困判定标准
        6.3.4 退耕还林扶贫福利瞄准效率情况
        6.3.5 描述性统计
    6.4 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6.4.1 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效果福利的影响
        6.4.2 退耕年份对农户扶贫效果福利的影响
        6.4.3 不同区域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福利的影响
        6.4.4 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福利贡献的影响
    6.5 稳健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客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7.1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福利的影响机理分析
    7.2 变量设置与描述性统计
        7.2.1 变量设置
        7.2.2 统计性描述
    7.3 计量模型的构建和方法说明
        7.3.1 计量模型的构建
        7.3.2 方法说明
    7.4 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7.4.1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参与福利的影响
        7.4.2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劳动供给福利的影响
        7.4.3 退耕年份对农户非农就业劳动供给福利的影响
        7.4.4 不同区域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劳动供给福利的影响
    7.5 稳健性检验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创新农户增收福利的退耕补偿机制,提高退耕补贴标准
        8.2.2 建立和完善农户增收福利的还林生态补偿机制
        8.2.3 促进农户增收福利的退耕后续产业向新型农林经营模式转变
        8.2.4 搭建和完善农户非农就业福利平台
        8.2.5 提高退耕还林扶贫瞄准扶持机制
        8.2.6 提升农户生活满意度福利水平的认知导向
    8.3 本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介绍

(3)不确定条件下汀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补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
        1.3.2 生态补偿标准核算
        1.3.3 水资源规划
        1.3.4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结构
    1.5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生态补偿
        2.1.2 三线一单
        2.1.3 不确定性
        2.1.4 水资源优化配置
    2.2 经济理论基础
        2.2.1 外部性理论
        2.2.2 庇古理论
        2.2.3 科斯定理
第3章 汀江(韩江)流域生态补偿与水资源利用
    3.1 自然社会经济现状
        3.1.1 地理位置和研究范围
        3.1.2 自然条件
        3.1.3 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3.2 流域生态补偿
        3.2.1 生态补偿原则
        3.2.2 生态补偿对象
        3.2.3 生态补偿目标
        3.2.4 生态补偿模式
        3.2.5 补偿实施效果
    3.3 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存在问题
        3.3.1 流域水资源
        3.3.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3.3.3 存在的问题
第4章 基于确定性模型的汀江(韩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补偿研究
    4.1 确定性优化模型构建与求解
        4.1.1 确定性优化模型的构建
        4.1.2 确定性优化模型的求解
    4.2 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分析
    4.3 流域各部门产业优化调整
    4.4 流域综合经济效益优化分析
    4.5 流域生态补偿优化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区间不确定规划的汀江(韩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补偿研究
    5.1 区间不确定性优化模型构建与求解
        5.1.1 区间不确定性优化模型的构建
        5.1.2 区间不确定性优化模型的求解
    5.2 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经济效益分析
    5.3 流域污染物排放优化分析
    5.4 流域生态补偿优化分析
    5.5 本章小结
        5.5.1 区间不确定性优化模型
        5.5.2 优化分析
第6章 基于区间两阶段方法的汀江(韩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补偿研究
    6.1 区间两阶段不确定性优化模型构建与求解
        6.1.1 模型方法简介
        6.1.2 区间两阶段不确定性优化模型的构建
        6.1.3 区间两阶段不确定性优化模型的求解
    6.2 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分析
    6.3 流域综合经济效益优化分析
    6.4 流域生态补偿优化分析
    6.5 本章小结
        6.5.1 区间两阶段不确定性优化模型
        6.5.2 优化分析
第7章 基于区间两阶段鲁棒随机规划方法的汀江(韩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补偿研究
    7.1 区间两阶段鲁棒随机规划不确定优化模型构建与求解
        7.1.1 模型方法简介
        7.1.2 区间两阶段鲁棒随机规划不确定优化模型构建
        7.1.3 区间两阶段鲁棒随机规划不确定优化模型求解
    7.2 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分析
    7.3 流域生态补偿额与经济效益优化分析
    7.4 各优化方法横向对比结果
    7.5 本章小结
        7.5.1 区间两阶段鲁棒随机规划不确定优化模型
        7.5.2 优化分析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基于确定性模型的汀江(韩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补偿研究
        8.1.2 基于区间不确定规划的汀江(韩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补偿研究
        8.1.3 基于区间两阶段方法的汀江(韩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补偿研究
        8.1.4 基于区间两阶段鲁棒随机规划方法的汀江(韩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补偿研究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流域生态补偿居民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东洞庭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关于生态补偿的国内外研究
        1.3.2 关于流域生态补偿内涵的国内外研究
        1.3.3 关于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方式—条件价值法的国内外研究
        1.3.4 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及研究方法
    2.1 相关概念
        2.1.1 生态补偿
        2.1.2 流域生态补偿
    2.2 条件价值法
        2.2.1 调查问卷设计与调研方法
        2.2.2 条件价值法的引导方法
        2.2.3 条件价值法的调查方法
        2.2.4 条件价值法的数据偏差处理
3 研究区域概述与实地调研
    3.1 洞庭湖流域区域特征
    3.2 洞庭湖流域生态补偿现状
    3.3 实地调研
        3.3.1 关于居民支付意愿的调查问卷设计
        3.3.2 调研实施
4 基于条件价值法的东洞庭湖流域居民支付意愿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1.1 居民样本分析
        4.1.2 居住地特征分析
        4.1.3 居民水生态意识分析
        4.1.4 居民心理预期分析
        4.1.5 关于居民支付意愿的分析
    4.2 支付意愿非参数估计
    4.3 本章小结
5 东洞庭湖流域支付额度的制约因素实例分析
    5.1 流域生态补偿中关于支付意愿的假说
    5.2 影响因素假设及变量描述
    5.3 支付意愿回归分析
        5.3.1 东洞庭湖岳阳楼区及君山区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3.2 华容县及岳阳县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完善洞庭湖流域生态补偿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 A
致谢

(5)白洋淀湿地生态修复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1 国内研究
        1.3.2 国外研究
第二章 白洋淀湿地生态修复的法律界定
    2.1 生态修复法律概念的基本内涵
        2.1.1 生态修复法律概念的定义
        2.1.2 生态修复与相近概念之辨析
    2.2 白洋淀湿地生态修复法律概念的认识误区
    2.3 白洋淀湿地生态修复法律概念的具体分析
        2.3.1 自然修复方面
        2.3.2 社会修复方面
第三章 白洋淀湿地生态修复的法律主体问题
    3.1 生态修复法律主体的历史变迁
        3.1.1 国家环境政策主导的主体模式
        3.1.2 政府立法规范强制的主体模式
        3.1.3 新型环保产业激励的主体模式
    3.2 白洋淀湿地生态修复法律主体的现状分析
    3.3 白洋淀湿地生态修复法律主体的多元构建
        3.3.1 污染损害责任主体
        3.3.2 资源开发利用主体
        3.3.3 志愿组织及志愿者
第四章 白洋淀湿地生态修复的标准要求问题
    4.1 湿地生态修复的标准要求
    4.2 白洋淀湿地生态修复面临的现实状况
    4.3 白洋淀湿地生态修复的标准与预期
        4.3.1 白洋淀湿地生态修复的标准要求
        4.3.2 白洋淀湿地生态修复的预期效果
第五章 白洋淀湿地生态修复的制度措施问题
    5.1 自然修复方面
        5.1.1 实行白洋淀湿地污染源综合治理法律制度
        5.1.2 确立白洋淀湿地生态修复的评估标准和监管机制
    5.2 社会修复方面
        5.2.1 建立白洋淀湿地生态修复激励机制
        5.2.2 完善白洋淀湿地生态修复配套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技术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定义
        1.2.1 滨海湿地
        1.2.2 滨海盐沼湿地
    1.3 研究现状
        1.3.1 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发展基本现状
        1.3.2 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技术措施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2 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基础理论
    2.1 滨海盐沼湿地的主要功能
        2.1.1 生态功能
        2.1.2 社会功能
        2.1.3 经济功能
    2.2 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相关原理
        2.2.1 生态学基本原理
        2.2.2 恢复生态学原理
        2.2.3 景观生态学原理
    2.3 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基本原则与步骤
        2.3.1 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基本原则
        2.3.2 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基本步骤
    2.4 本章小结
3 滨海盐沼湿地生境修复技术及应用
    3.1 水文修复技术
        3.1.1 微地形改造
        3.1.2 堤坝拆除
        3.1.3 潮沟修复
        3.1.4 生态型消浪工程建设
        3.1.5 闸坝建设
        3.1.6 淡水补充
    3.2 基底土壤修复技术
        3.2.1 滨海盐碱土改良
        3.2.2 土壤肥力增强
    3.3 生境修复技术应用实例
        3.3.1 湿地生境问题诊断及适宜性分析
        3.3.2 湿地生境修复方案确定
        3.3.3 滨海盐沼湿地生境修复方案比选及论证
    3.4 本章小结
4 滨海盐沼湿地生物资源修复技术及应用
    4.1 湿地植被修复技术
        4.1.1 翅碱蓬植被种植修复
        4.1.2 芦苇湿地群落种植修复
    4.2 其他生物资源修复技术
        4.2.1 微生物修复
        4.2.3 底栖生物(沙蚕)修复
    4.3 生物资源修复技术应用实例
        4.3.1 入海河口盐沼湿地植被修复
        4.3.2 浅海滩涂盐沼湿地植被修复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7)LID视角下结合雨水利用的居住区水景优化营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我国城市居住区水景现状
        1.1.2 理论背景——海绵城市建设推广及居住区水景的迅速发展
        1.1.3 政策背景——坚持低影响开发的建设模式为基本原则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居住区的概念及其空间构成
        2.1.1 城市居住区
        2.1.2 居住园林环境
        2.1.3 居住区水景
    2.2 海绵城市的概念及内涵
    2.3 雨洪控制及其相关概念
        2.3.1 雨洪控制利用的概念
        2.3.2 雨洪控制与风景园林的关系
        2.3.3 雨水利用与居住区水景营造
    2.4 低影响开发及其相关理论
        2.4.1 低影响开发
        2.4.2 城市生态系统
        2.4.3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
        2.4.4 可持续景观设计
    2.5 国外研究进展
        2.5.1 德国雨水管理利用研究进展
        2.5.2 美国雨水管理利用研究进展
        2.5.3 澳大利亚雨水管理利用研究进展
    2.6 国内研究进展
    2.7 国外典型案例设计分析
        2.7.1 低影响开发技术应用案例——美国High Point住宅区改造
        2.7.2 结合雨水利用的水景营造案例——美国纽约皇后区植物花园设计
第三章 基于CVM的昆明市居住区水景调研及其价值评价
    3.1 调研区域介绍
        3.1.1 昆明水资源概况
        3.1.2 昆明土壤质地
        3.1.3 调研居住区基本情况
        3.1.4 现状问题总结
    3.2 城市开放空间价值评估方法——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应用及原理
        3.2.1 CVM简介
        3.2.2 CVM的经济学原理
        3.2.3 CVM的评估流程
    3.3 调研目的与调研方法
        3.3.1 调研目的
        3.3.2 调研方法
    3.4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3.4.1 样本统计分析
        3.4.2 支付意愿值统计分析
    3.5 调查结论
        3.5.1 昆明居住区水景经济价值估算
        3.5.2 调查结果总结
        3.5.3 调研结论
第四章 基于LID视角下结合雨水利用的居住区水景营造策略
    4.1 构建LID引导下的雨水生态系统
        4.1.1 雨水生态系统及其功能
        4.1.2 雨水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
        4.1.3 模拟自然雨水管理过程
    4.2 LID引导下居住区雨水处理系统架构
        4.2.1 雨水集流系统
        4.2.2 雨水渗滤系统
        4.2.3 雨水调蓄系统
    4.3 LID场地设计原则
        4.3.1 维护场地自然排水模式
        4.3.2 最大化自然渗透力
        4.3.3 保护现有植被与敏感区
        4.3.4 最小化不渗透面积
    4.4 LID视角下结合雨水利用的居住区水景营造设计策略
        4.4.1 分析场地水文条件
        4.4.2 优化自然排水路径
        4.4.3 LID居住区水景营造
第五章 LID视角下结合雨水利用的居住区水景优化营造——以云安·阳光城为例
    5.1 区域水文特征及云安·阳光城概况
        5.1.1 区域水文特征分析
        5.1.2 云安·阳光城概况
        5.1.3 水景现存问题
    5.2 云安·阳光城住区雨水潜力分析
        5.2.1 可收集利用的雨水总量
        5.2.2 居住区年需水总量
        5.2.3 居住区水量平衡分析
    5.3 LID视角下云安·阳光城住区雨水处理架构优化营造
        5.3.1 居住区水景优化营造原则
        5.3.2 雨水集流系统优化营造
        5.3.3 雨水渗滤系统优化营造
        5.3.4 雨水调蓄系统优化营造
        5.3.5 LID设施的运行与维护
    5.4 云安·阳光城住区水景优化营造综合成本效益评估
        5.4.1 经济效益分析
        5.4.2 环境效益分析
        5.4.3 社会效益分析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图片索引
附录C:调研问卷

(8)汶川地震重灾区近十年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与评价 ——以四川省茂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汶川地震重灾区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1.2.2 生态环境评价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概况
    2.2 自然环境概况
        2.2.1 地质构造
        2.2.2 地形地貌
        2.2.3 气候条件
        2.2.4 水文特征
        2.2.5 土壤特征
    2.3 社会经济概况
第3章 生态环境遥感信息参数提取与分析
    3.1 遥感影像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3.1.1 遥感影像数据来源
        3.1.2 遥感数据预处理
    3.2 土地利用遥感信息提取
        3.2.1 遥感解译标志建立
        3.2.2 研究区土地利用遥感信息提取及精度评价
    3.3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
        3.3.1 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结构
        3.3.2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3.3.3 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指数分析
    3.4 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分析
        3.4.1 植被指数计算方法与原理
        3.4.2 植被覆盖度计算方法及精度验证
        3.4.3 植被覆盖度遥感估算结果时空变化分析
    3.5 地表温度时空变化分析
        3.5.1 地表温度计算方法与原理
        3.5.2 地表温度计算结果时空分析
    3.6 土壤侵蚀敏感性时空变化分析
        3.6.1 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
        3.6.2 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与分级
        3.6.3 土壤侵蚀敏感性时空变化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区生态环境评价
    4.1 研究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3 评价指标分级标准化
    4.2 研究区生态环境评价模型构建
        4.2.1 层次分析法确定主观权重
        4.2.2 熵权法确定客观权重
        4.2.3 最小相对信息熵确定指标组合权重
    4.3 研究区生态环境评价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研究区生态环境时空变化分析
    5.1 研究区地震前后生态环境状况时空变化分析
        5.1.1 研究区地震前后生态环境状况分析
        5.1.2 研究区地震前后生态环境状况时空变化分析
    5.2 研究区地震前后生态环境状况转移分析
        5.2.1 2007-2008年生态环境状况转移分析
        5.2.2 2008-2013年生态环境状况转移分析
        5.2.3 2013-2018年生态环境状况转移分析
    5.3 研究区生态环境治理建议
    5.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9)高安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城市化对绿地系统的要求
        1.1.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发展的要求
    1.2 国内外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研究
    1.1 高安市绿地概况
        1.1.1 地理位置
        1.1.2 自然条件
        1.1.3 自然资源
        1.1.4 人文资源
        1.1.5 中心城区现状人口
    1.2 区域绿地现状调查与分析
        1.2.1 区域绿地分类
        1.2.2 区域绿地现状分析
    1.3 规划区绿地现状调查与分析
        1.3.1 绿地现状调查方法
        1.3.2 公园绿地调查分析
        1.3.3 防护绿地调查分析
        1.3.4 广场用地调查分析
        1.3.5 附属绿地调查分析
        1.3.6 园林绿化树种调查分析
        1.3.7 古树名木调查
        1.3.8 园林绿化管理机构调查
        1.3.9 城市绿地总体评价
    1.4 SWOT分析
        1.4.1 优势(strength)
        1.4.2 劣势(weakness)
        1.4.3 机遇(opportunity)
        1.4.4 挑战(threats)
第三章 规划总则与相关研究
    1.1 规划依据
    1.2 规划期限
    1.3 人口规模
        1.3.1 规划近期(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
        1.3.2 远期(2030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
    1.4 规划范围
    1.5 规划指导思想
    1.6 规划原则
    1.7 规划目标与指标
        1.7.1 总体目标
        1.7.2 具体目标
        1.7.3 规划指标
    1.8 相关规划研究
        1.8.1 《高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分析
    1.9 《瑞阳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分析
        1.9.1 规划范围
        1.9.2 背景解读
        1.9.3 空间布局策略
        1.9.4 功能结构
        1.9.5 绿化系统规划
        1.9.6 景观系统规划
第四章 绿地适宜性评价方法
    1.1 理论简述
    1.2 高安市绿地适宜性评价
        1.2.1 影响因子选取与分析
        1.2.2 影响因子权重的给定
        1.2.3 多因子叠加分析
        1.2.4 评价结果分析
    1.3 市域绿地结构与布局
        1.3.1 规划原则
        1.3.2 市域绿地规划结构
        1.3.3 区域绿地分类发展规划
        1.3.4 风景游憩绿地规划
        1.3.5 区域设施防护绿地规划
        1.3.6 生产绿地规划
        1.3.7 文物保护单位规划控制
第五章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1.1 高安市城市格局演变
        1.1.1 中心城区形态演变
        1.1.2 城市空间增长边界
        1.1.3 城市空间发展趋势
        1.1.4 城市空间环境分析
    1.2 规划对策
    1.3 绿地系统结构布局
    1.4 各片区景观风貌引导
        1.4.1 老城区
        1.4.2 城北新区
        1.4.3 瑞阳新区
        1.4.4 新世纪工业园区
    1.5 规划指标
    1.6 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
        1.6.1 绿地布局调整
        1.6.2 公园绿地布局
        1.6.3 绿地指标
        1.6.4 绿地系统结构
    1.7 公园绿地(G1)规划
        1.7.1 规划原则
        1.7.2 规划指标
        1.7.3 公园绿地规划
    1.8 防护绿地(G2)规划
        1.8.1 道路防护绿地
        1.8.2 高压走廊绿带
        1.8.3 卫生隔离绿带
        1.8.4 防风林带
    1.9 广场用地(G3)规划
        1.9.1 广场用地(G3)
    1.10 附属绿地(G4)规划
        1.10.1 附属绿地规划指标
        1.10.2 居住绿地规划
        1.10.3 工业附属绿地规划
        1.10.4 公共设施附属绿地
        1.10.5 仓储及市政设施附属绿地规划
        1.10.6 城市道路绿地
第六章 专项规划
    1.1 树种规划
        1.1.1 树种规划原则
        1.1.2 植物现状分析
        1.1.3 树种规划目标
        1.1.4 树种总体规划
        1.1.5 植物规划指标
        1.1.6 一般树种规划
    1.2 防灾避险功能绿地规划
        1.2.1 防灾避险功能绿地规划原则
        1.2.2 防灾避险总体规划
        1.2.3 城市防灾避险功能绿地规划、
    1.3 生态修复规划
        1.3.1 生态修复定义与特点
        1.3.2 生态修复规划
        1.3.3 高安市城区生态环境评价分析
        1.3.4 高安市单体生态修复项目规划
    1.4 城市绿道规划
        1.4.1 绿道的定义
        1.4.2 城市绿道功能
        1.4.3 城市绿道规划设计原则
        1.4.4 高安市绿道规划
        1.4.5 绿道要素规划设计要求
    1.5 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1.5.1 古树名木等级划分
        1.5.2 古树名木的价值
        1.5.3 古树名木保护规划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1.5.4 古树名木保护规划基本原则
        1.5.5 高安市古树名木基本情况
        1.5.6 古树名木保护现状分析与评价
        1.5.7 古树名木保护措施
        1.5.8 管理要求与建议
参考文献

(10)退耕还林工程精准扶贫效果的测度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一、退耕还林工程对精准扶贫效果影响机制分析
二、数据来源及统计性描述
    1.数据来源
    2.样本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及其匹配质量检验
    3.描述性统计
三、计量模型设定
    1.双差分法(DID)在退耕还林(草)工程扶贫效果中的适应性分析
    2.退耕还林贫困户瞄准的决定因素计量模型设定
    3.退耕还林精准扶贫效果计量模型设定
    4.退耕还林扶贫贡献的计量模型设定
四、退耕还林贫困户瞄准效果分析
    1.退耕还林贫困户瞄准效率分析(3)
    2.退耕还林贫困户瞄准的决定因素分析
五、退耕还林工程扶贫效果分析
    1.退耕还林工程样本总体上的扶贫效果分析
    2.退耕还林工程区域上的扶贫效果分析
六、退耕还林工程精准扶贫效果的贡献率分析
七、结论与政策建议

四、依靠科技 实现长江上游生态重建(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公众参与和逐级协商的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以渭河流域为例[D]. 倪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应研究[D]. 杨均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3]不确定条件下汀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补偿研究[D]. 邱宇. 吉林大学, 2020(08)
  • [4]流域生态补偿居民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东洞庭湖为例[D]. 文子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5]白洋淀湿地生态修复法律问题研究[D]. 董一蕾. 河北大学, 2020(08)
  • [6]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技术及应用研究[D]. 江文斌.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7]LID视角下结合雨水利用的居住区水景优化营造[D]. 胡锦枝.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8]汶川地震重灾区近十年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与评价 ——以四川省茂县为例[D]. 禹萱.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9]高安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 祝心怡.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10]退耕还林工程精准扶贫效果的测度与分析[J]. 杨均华,刘璨,李桦.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9(12)

标签:;  ;  ;  ;  ;  

依托科技实现长江上游生态重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